煙袋斜街. (2)

 

煙袋斜街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斜街之一,

位於北京市西城區轄境,為東北-西南走向,

胡同的東口通向地安門外大街,西口則守銀錠橋頭。

 

 

 

煙袋斜街. (3)

 

 

根據明朝時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記載,

這條胡同叫做「打魚廳斜街」,

據朱尊彝所著《日下舊聞考》的記載清乾隆年間這條胡同被稱為「鼓樓斜街」,

到清末時鼓樓斜街改名煙袋斜街。

據記載,清朝時的煙袋斜街上開了很多出售煙袋的商鋪,

其中一家名為「雙勝泰」的煙袋鋪在門前樹立了一個五尺高的木質大煙袋作為幌子,

曾經名揚京城。久而久之鼓樓斜街就變成煙袋斜街了。

 

 

煙袋斜街. (4)

 

 

這是我們下午的第一個景點.

地上因為鋪了一層消雪碳.

所以看起來是黑嗎嗎的一片.

但是走起來不會滑.讓人很安心的走動.

 

 

煙袋斜街. (5)

 

 

煙袋斜街它東起地安門外大街,

西至小石碑胡同與鴉兒胡同相連,

為東北西南走向,全長232米。

據清乾隆年間刊刻的《日下舊聞考》一書記載,

此街原名"鼓樓斜街",清末改稱"煙袋斜街"。

 

 

煙袋斜街. (6)

 

 

據說.當時居住在北城的旗人.

大都嗜好抽旱煙或水煙.煙葉裝在煙袋中.

由於煙袋的需求與日俱增.

所以斜街上一戶一戶開起了煙袋鋪.....

 

 

煙袋斜街. (7)

 

 

這條街上的煙袋鋪.

大都是高臺階.

門前豎一個木制大煙袋當幌子.

黑色的煙袋桿兒.

金色的煙袋鍋兒.

這樣的標誌真可謂生動形象至極....

 

 

煙袋斜街. (8)

 

 

 

在煙袋斜街的東口路北有一家"雙盛泰"煙袋鋪.

門前豎著的木雕大煙袋.足有一人多高.

粗如飯碗一般.金黃色的煙袋鍋上還系著條紅綢穗.十分醒目.

這"雙盛泰"的大煙袋真稱得上是北京同行業中的頭號大煙袋了.....


 

 

煙袋斜街. (9)

 

 

除此之外,煙袋斜街本身就宛如一只煙袋。

細長的街道好似煙袋桿兒,

東頭入口像煙袋嘴兒,

西頭入口折向南邊,

通往銀錠橋,看上去活象煙袋鍋兒。

正是基於這兩方面的原因,

以"煙袋"命名斜街,真可謂名副其實了。

 

 

煙袋斜街. (10)

 

 

 

煙袋斜街的名字越叫越響,一直流傳到今天。

 

民國以後,清朝滅亡,

王公貴族沒了依靠,紛紛破產,

於是便把家裏的古董拿出來變賣。

而那些新權貴以及富商大賈們又都好玩這些東西,

所以煙袋斜街又變成了一些古玩商的根據地,

先後出現了一些古玩玉器店。

 

煙袋斜街. (11)

 

 

很可愛的豬頭共產黨噎....

ㄟ...這樣好像在罵人...

大人饒命呀..本人只是看圖說故事.沒別的意思.

大人呀.你明白我的意思?.

 

 

煙袋斜街. (12)

 

 

這裏的建築風格樸素典雅,

街頭景觀有濃郁的老北京特色,

所以老北京人對它的感情特別的深。

煙袋斜街有全北京胡同最好吃的羊肉串,

煙袋斜街上,在兩頭的入口處各有一個為附近居民生活所不能離開的羊肉串攤,

以各自略為不同的手法每天為大家帶來無數個噴香平凡的幸福肉串。

 

 

 

煙袋斜街. (13)

 

 

煙袋斜街的小店鋪挨家挨戶的以家庭為單位排列著,

很多家是幾輩人繁衍生息在這裏,店鋪是他們生活的根。

從前這條從1數到50就能走完的小街上有兩家很大很出名的煙袋店。

兩家各自的店門口都立著一個巨大的煙袋。

另外還有綢緞店、成衣店、理發店、糧店,小吃就更多了。

 

 

煙袋斜街. (14)

 

 

煙袋斜街上的利通商行是個很老的店。

最早這是個糧店鋪子。

兩輩人過來,現在這裏賣的是工藝品,

都是有點年頭的瓷器擺件,此外兼營漁具。

東西都很自然錯落著擱在四處。

瓷器架子上、窗臺上甚至電視機上都額外擺了個籠子來養蟈蟈。

店主還是個愛說話的和善老人,

他指著顯眼地掛在墻上鏡框中的英文報紙,

幫你很快認出上面拍的圖片就是這個店,

占整半個版,介紹這條街和這個店。

老人就進一步介紹他的獨特寶貝:

店裏現在還收著和出售的古舊煙袋,

價格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貴,可年頭夠久。

 

 

煙袋斜街. (15)

 

 

 

煙袋斜街的又一大文化景觀就屬由蓮花市場門樓方向進來的各間裝潢別致的Bars了!

蓮花是這裏的第一家酒吧。坐在樓下就看街景,到了樓上就可以望見整條老街,

信步一走,就又到了寬敞無比的大露臺,想必設計者一定是用心良苦!

相關人士預言,早已拋棄三裏屯的精華人群將在這裏重新凝聚,這條街將要很出名。

 

煙袋斜街. (16)

 

當然來到北京最著名的就是胡同文化了.

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胡同文化吧.-

 

衚衕或作胡同,

為中國北方特有稱呼,

指狹窄的街道。

其中又以北京的胡同最為著名。

 

 

 

煙袋斜街. (17)

 

 

根據史料記載,胡同一詞最初見於元雜劇。

元代雜曲名家關漢卿的《單刀會》中,

有「殺出一條血胡同來」的台詞。

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中也有如下對白:

「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哪裡?』

梅香說:『我家住磚塔兒胡同。』」

其中提到的磚塔兒胡同就是今天的磚塔胡同。

 

 

煙袋斜街. (18)

 

 

 

明沈榜所著《宛署雜記》中記載:胡同本元人語。

根據史料記載和民間傳說,

目前學術界對「胡同」一詞含義和來源的解釋主要有三種:

水井:在蒙古語、突厥語、滿語中,水井一詞的發音與胡同非常接近,

在歷史上,北京吃水主要依靠水井,

因此水井成為居民聚居區的代稱進而成為街道的代稱,由此產生了胡同一詞。

元朝時遺留的名稱:蒙古語將城鎮稱為「浩特」,

蒙古人建元朝後,按照自己的習慣,將中原城鎮街巷也稱為「浩特」,

後來「浩特」演化為「火弄」或「弄通」,

進而演化成今日的「胡同」和「弄堂」。

胡人大同:認為胡同一詞是元朝時政治口號「胡人大統」的簡化版。
 

 

煙袋斜街. (19)

 

 

胡同的歷史和現在的北京城一樣久遠,

現在的北京舊城是以元大都為基礎修建的,

元大都城共有11座城門,城門內的大街構成了全城主幹道。

主幹道相交形成若干長方形居民居住區,

居住區中又有等距離東西走向的若干小巷,

這些小巷就被稱為胡同,當時規定大街寬24步(約37.2米),

小街寬12步(約18.6米),胡同寬六步(約9.3米),

胡同、小街和大街構成了完整的的元大都城市街道體系。

 

 

 

煙袋斜街. (20)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的基本沿襲了元大都的格局,

內城包括磚塔胡同在內的許多胡同都是元代的遺存。

但自明開始,對城市建築的規範越來越寬鬆,

出現了許多斜街和不規則的街道,

明英宗時期開始修建的外城斜街和曲折不標準的胡同就更多了。

歷史上的北京以胡同眾多而著稱,

民間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 沒名的胡同賽牛毛」的說法。

元《橋津志》記載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條火巷,二十九條胡同」;

明朝張爵《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一書中記載,

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約1170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459條;

清朝朱一新《京師坊巷志稿》一書中所列的北京街巷胡同名顯示,

清朝時北京有街巷胡同2076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978條;

1944年日本人多田貞一在《北京地名志》記載,

當時北京共有3200條胡同;1949年的統計顯示北京城區有名字的街巷6074條,

其中胡同1330條,街274條,巷111條,道85條,里71條,

而習慣上,人們把上面提到的胡同、街、巷、道、里統稱為胡同。

 

 

煙袋斜街. (21)

 

 

廣福觀建於明天順三年,

清代改名為孚佑宮,到民國時又改回原名。

廣福觀分東西兩院,東院保存較為完好有山門、中殿、後殿等建築尚存於世,

西院卻僅餘3間正殿,3間東配房。

目前廣福觀系西城區文物保護單位,為一民居,

但房屋的所有者將道觀山門改建為一個「溫室吧」其實就是一個酒吧。

 

 

煙袋斜街. (22)

 

 

在歷史上和現實中,

胡同都是城市普通市民生息的場所,

胡同與北京文化的形成和存在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相比於代表皇家文化的紫禁城、天壇、頤和園,

胡同可以說是北京平民文化的代表。

青磚灰瓦清水脊幾乎已經成為老北京的象徵。

 

 

煙袋斜街. (23)

 

 

 

隨著什剎海地區管理委員會對整個什剎海地區商業開發計劃的推進,

有關部門對煙袋斜街進行了改造,新建了許多不倫不類的仿古建築,

同時在胡同里陸續出現了很多以外國遊客為主要目標客戶的民族工藝品商店和各色酒吧,

各式各樣光怪陸離頗具「文化氣息」的裝飾衝擊著煙袋斜街這條古老的胡同,

這條老街已難回寧靜。

 

煙袋斜街. (24)

 

 

北京胡同的名字從不同側面反映了舊北京的地理、政治、

軍事、經濟、文化、宗教和民俗,是研究北京歷史文化的重要資料。

北京胡同的命名有很多種類型

以衙署命名:如北兵馬司胡同、府學胡同、外交部街、內務部街等

以人名官名命名:如三不老胡同(原名三寶老爹胡同,指三寶太監鄭和)、

武定侯胡同、石老娘胡同(西四北五條)

以貿易市場命名:羊肉胡同、花市大街、缸瓦市、米市大街等

以寺廟命名:寶產胡同、磚塔胡同等

特殊標誌命名:如鐵獅子胡同、耳朵眼胡同等

以器物命名:如煙袋斜街、紗帽胡同

以動植物命名:如高義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以形狀走勢命名:如弓背胡同、一尺大街等

以水井命名:如福綏境(原名苦水井)、王府井大街、龍頭井胡同等

從中華民國時期開始北京進行了多次胡同名稱改造,修改了一些不雅的名稱,

如蠍虎胡同——協和胡同;王寡婦斜街——王廣福斜街;

驢市胡同——禮士胡同;狗尾巴胡同——高義伯胡同;劈柴胡同——辟才胡同等。

 

 

煙袋斜街. (25)

 

 

著名胡同東交民巷最長的胡同

一尺大街最短的胡同

小喇叭口胡同最短的胡同

九灣胡同拐彎最多的胡同

錢市胡同最窄的胡同

磚塔胡同最古老的胡同

國子監街文廟和國子監所在地

小楊家胡同就是《四世同堂》中的小羊圈胡同

 

 

煙袋斜街. (26)

 

 

胡同文化(節錄)                                    汪曾祺


北京城像一塊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裏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東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識極強。過去拉洋車的,

逢轉彎處都高叫一聲“東去!”“西去!”以防碰著行人。

老兩口睡覺,老太太嫌老頭子擠著她了,說“你往南邊去一點”。

這是外地少有的。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別標明是斜街,

如煙袋斜街、楊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個又一個方塊。

這種方正不但影響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響了北京人的思想。

 

 

 

煙袋斜街. (27)

 

 

胡同原是蒙古語,據說原意是水井,未知確否。

胡同的取名,有各種來源。

有的是計數的,如東單三條、東四十條。

有的原是皇家儲存物件的地方,

如皮庫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

有的是這條胡同裏曾住過一個有名的人物,

如無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寶胡同原名大啞吧胡同,大概胡同裏曾住過一個啞吧。

 

 

煙袋斜街. (28)

 

 

王皮胡同是因為有一個姓王的皮匠。

王廣福胡同原名王寡婦胡同。

有的是某種行業集中的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賣手帕的。

羊肉胡同當初想必是賣羊肉的,

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狀的。

高義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賓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為這兩條胡同的樣子有點像羊尾巴、狗尾巴。

有些胡同則不知道何所取義,如大綠紗帽胡同。

 

 

煙袋斜街. (29)

 

 

胡同有的很寬闊,如東總布胡同、鐵獅子胡同。

這些胡同兩邊大都是“宅門”,

到現在房屋都還挺整齊。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

北京人說: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數不清,

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煙袋斜街. (30)

 

 

 

胡同是貫通大街的網路。

它距離鬧市很近,打個醬油,

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又似很遠。

這裏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

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

(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

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串,搖動作聲)、

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

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胡同裏更加安靜了。

 

煙袋斜街. (31)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體。

胡同兩邊是若干四合院連接起來的。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

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態。

我們通常說北京的市民文化,

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煙袋斜街. (32)

 

 

胡同文化是一種封閉的文化。

住在胡同裏的居民大都安土重遷,不大願意搬家。

有在一個胡同裏一住住幾十年的,

甚至有住了幾輩子的。

胡同裏的房屋大都很舊了,

“地根兒”房子就不太好,

舊房檁,斷磚牆。

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裏小下。

一到下大雨,總可以聽到房塌的聲音,

那是胡同裏的房子。

但是他們捨不得“挪窩兒”,——“破家值萬貫”。

 

 

煙袋斜街. (33)

 

 

北京人易於滿足,他們對生活的物質要求不高。

有窩頭,就知足了。大醃蘿蔔,就不錯。

小醬蘿蔔,那還有什麼說的。

臭豆腐滴幾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蝦米皮熬白菜,嘿!我認識一個在國子監當過差,

伺候過陸潤庫、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

他說:“哪兒也比不了北京。

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別處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五味神是什麼神?我至今考查不出來。

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卻是可以理解的。

北京人每個人一輩子吃的大白菜摞起來大概有北海白塔那麼高。

 

 

煙袋斜街. (34)

 

 

北京人愛瞧熱鬧,但是不愛管閒事。

他們總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義是“忍”,

安分守已、逆來順受。

老舍《茶館》裏的王利發說“我當了一輩子的順民”,

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態。

 

 

 

煙袋斜街. (35)

 

 

我們樓裏有個小夥子,為一點事,

打了開電梯的小姑娘一個嘴巴。

我們都很生氣,怎麼可以打一個女孩子呢!

我跟兩個上了歲數的老北京

(他們是“搬遷戶”,原來是住在胡同裏的)說,

大家應該主持正義,讓小夥子當眾向小姑娘認錯,

這二位同志說:“叫他認錯?門兒也沒有!忍著吧!

——‘窮忍著,富耐著,睡不著眯著’!”

“睡不著眯著”這話實在太精彩了!睡不著,

別煩躁,別起急,眯著,北京人,真有你的!

 

 

煙袋斜街. (36)

 

 

北京的胡同在衰敗,沒落。

除了少數“宅門”還在那裏挺著,

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經很殘破,

有的地基柱礎甚至已經下沉,

只有多半截還露在地面上。

有些四合院門外還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馬樁、

上馬石,記錄著失去的榮華。

有打不上水來的井眼、磨圓了棱角的石頭棋盤,

供人憑弔。西風殘照,衰草離披,滿目荒涼,毫無生氣。

 

 

煙袋斜街. (37)

 

 

看看這些胡同的照片,

不禁使人產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

但是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在商品經濟大潮的席捲之下,

胡同和胡同文化總有一天會消失的。

也許像西安的蝦蟆陵,南京的烏衣巷,

還會保留一兩個名目,使人悵望低徊。

  再見吧,胡同。  

 

 

 

煙袋斜街.(01)  

 

 

 走吧..上車了.

轉往我們下一個目的地去呗...

 

 

 

arrow
arrow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