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初體驗 (85)

 

2015-玉龍雪山-麗江城   02-麗江初體驗.下

置頂照片:    麗江的胖金哥與胖金妹.

旅遊時間:六天五夜--  第一天 

時間:民國104年3月 27-星期五

天氣:晴

溫度:12-24 度C.

 

麗江初體驗 (49)

 

麗江市是中國雲南省西北部的一座地級市,

2002年全市總人口111萬人,

其中的麗江古城區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城,

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

1997年12月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也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麗江初體驗 (50)

 

麗江自古以來是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中轉站,

麗江有建於南宋的麗江古城,納西族名稱叫「鞏本知」,

「鞏本」為倉廩,「知」即集市,麗江古城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麗江初體驗 (51)

 

歷史

麗江古城(當地人習慣稱之為大研鎮或大研古城)始建於南宋時期。

明朝設「麗江軍民府」,清朝設「麗江府」。

麗江土司(世襲統治者)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

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宮邸「木府」

「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

 

麗江初體驗 (52)

 

麗江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中國的納西族(擁有自己的象形文字)主要分布在麗江,

人口約為23萬。

還有彝族,?僳族,花?僳,摩梭族(母系氏族,當地人稱為走婚)等民族。

1950年設麗江專區,專署駐麗江縣。1961年4月10日麗江縣改設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1970年麗江專區改稱麗江地區,地區駐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1996年2月3日,麗江發生7級強烈地震,稱為「1996年麗江地震」。

2002年12月2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麗江地區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設立地級麗江市。

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古城區福慧路。麗江市設立古城區和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轄原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黃山鎮、石鼓鎮、巨甸鎮、白沙鄉、

拉市鄉、太安鄉、龍蟠鄉、金莊鄉、魯甸鄉、大具鄉、寶山鄉、奉科鄉、鳴音鄉、

石頭白族鄉、仁和?僳族、黎明?僳族鄉、九河白族鄉。縣人民政府駐黃山鎮。

 

麗江初體驗 (53)

 

地理


麗江處於青藏高原與雲貴高原的銜接地段。

麗江兼有兩種高原地形特徵,地貌多樣,有雪山、草甸等自然景觀,氣候變化顯著。

麗江的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

古城坐落在麗江壩中部。海拔2400餘米。附近有海拔5596米的玉龍雪山,有虎跳峽。

 

麗江初體驗 (54)

 

氣候

由於高原地形,麗江氣候宜人,四季如春,屬亞熱帶高原型氣候(柯本 Cwb)。

氣候特點為:冬無嚴寒、晴朗,夏無酷暑、潮濕、相當陰沉。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6.0℃,最熱月(6月)平均氣溫18.4℃。

 

麗江初體驗 (55)

 

人口

麗江市各區(縣)人口數據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1244769人 .

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18123人,增長10.48%。

平均每年增加11812人,年平均增長率為1.0%。

其中,男性為642374人,占總人口的51.61%;女性為602395人,占總人口的48.39%。

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為106.64。0-14歲的人口為227498人,占總人口的18.28%;

15-64歲的人口為921118人,占總人口的74%;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6153人,占總人口的7.72%。

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46046人,占總人口的27.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898724人,占總人口的72.2%。

 

麗江初體驗 (56)

 

民族

麗江有中國唯一的一個納西族自治縣,縣內居民以納西族為主,

兼有白族、彝族、?僳族、普米族等少數民族。

其中納西族的東巴文化被譽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著的象形文字」。

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37893人,占總人口的43.21%;

各少數民族人口為706876人,占總人口的56.79%。

 

麗江初體驗 (57)

 

納西族

Naxizu11.JPG

 

總人口

30.8萬

分佈地區

生活於 中國雲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處,多生活於雲南麗江

語言

納西語

宗教信仰

東巴教,藏傳佛教

相關種族

摩梭人,羌族

納西族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

聚居地分布於雲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處的麗江及其毗鄰地區,

雲南省為納西族主要分布省份。

中國(中國大陸)有納西族總人口309,477人(2000年人口普查),列第27大民族,

其中雲南295,464人,占納西族人口的95.5%,其餘省市區均有分布。

 

麗江初體驗 (58)

 

歷史

納西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

據《華陽國志》記載,東漢(公元25-220年)末年,該地區有「摩沙夷」活動。

唐代,納西族先民分布記錄較詳細,據《蠻書》所記,

西至金沙江河谷、巨甸以北「鐵橋上下及大婆、小婆、三探覽

(均在今麗江地區)」東至雅礱江流域「昆池(今鹽源)等川」,

都是「磨些蠻」所居之地。

元明時代,由於雲南麗江木氏土司崛起,不斷向外擴張,納西族活動地域更為廣闊,

東北部可能到了今四川省康定及以南貢嘎嶺一帶,北到今巴塘、理塘和昌都,西到怒江流域。

清雍正元年(1723年)木氏土司改土歸流後,西北部藏族土司實力南移,納西族土司式微,

加之大批彝族西遷入雅礱江流域,人數就逐漸減少。

 

麗江初體驗 (59)

 

稱謂

納西族正式定名於1954年,

當時中央民委派出的雲南民族識別調查小組依據大多數納西族人的意願確定了這個稱謂。

歷史上納西族有過多種稱謂。

兩漢、魏晉時稱「麽沙夷」,唐代到清代稱為「麽些」,近代被稱為「麽些」、「摩梭」及「麽西」等。

納西族西部20多萬人自稱「納西」,東部數萬人自稱「納」、「納汝」、「「納恆」等。

近年來摩梭人往往特指東部。

 

麗江初體驗 (60)

 

分布

雲南省為納西族主要聚居地,有納西族295,464人(2000年人口普查),占納西族人口的95.5%。

除雲南外,四川和西藏均有納西族聚居地,四川有納西族8,725人,占2.8%,西藏有1,223人,占0.4%;

其餘28個省份均有分布,共有4,065人,占1.3%。納西族集中分布地為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

 

麗江初體驗 (61)

 

語言

東巴文古籍

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

納西族的語言是納西語,一般歸入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它有兩種文字:東巴文和哥巴文,其中東巴文創造於一千多年前,

是今天世界上唯一的仍被使用的一種象形文字。

 

麗江初體驗 (62)

 

宗教

納西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東巴教,這是一種多神的宗教,

主要的經典是《東巴經》,也有部分信仰藏傳佛教。

姓氏

納西族以前沒有姓氏,有梅、禾、樹、葉四個氏族,後貴族賜姓木,平民多姓和。

現在納西族約有90多個姓氏。

 

麗江初體驗 (63)

 

飲食

納西族的特色飲食包括吹肝、粑粑以及米灌腸麗江粑粑,雞豌豆涼粉

服飾

納西族婦女一般穿著寬大布衣、戴圓帽(現在很多婦女直接戴藍色的圓形紅軍帽)、

披羊皮披肩,羊皮批上有兩根白色背帶在胸前交叉,

一般有7個白色圓形裝飾,俗稱「披星戴月」。

 

麗江初體驗 (64)

 

麗江旅遊-重點提示

古城過去麗江是茶馬古道的重鎮,

南來北往運送貨物的馬幫,都會在這裡歇腿,

或是直接交換貨物就往回走了。

因此,很多人說麗江的商業氣息很重, 但就當地人說,

以前在馬路還沒開通之前,麗江古城內就都是店舖了。

麗江古城內皆鋪有美麗的五彩石板路,加上引高山雪水進城,

小橋流水的映著垂柳紅燈籠, 就是古城處處可見的風貌了。

 

麗江初體驗 (65)

 

古城前有一個大水車,是著名地標,江澤民還提了字,

說麗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遺址,從這裡往新城找吃的,或生活用品都很方便。

從大水車拐進新華街,白天沒什麼特別,晚上就開始音樂節奏,

霓虹燈閃爍,成了酒吧一條街,熱鬧非凡,不管是傳統的,搖滾的,

Rock的音樂, 各家都有人做。

(因此怕吵的人, 記得要住遠一點,不然很吵)。

 

麗江初體驗 (66)

 

古城裡面以萬古樓為至高點,穿過萬古樓再往上,

就到獅子山公園, 後頭有柏油路可以下山。

因此有大行李的人,可以在這段路找住的,然後請客棧幫忙提行李,

 比較不那麼辛苦, 住宿的視野也不錯。

古城很大,有東門,北門,南門, 從四方街擴散開來,

提醒您有的地圖比例尺的不太對,離四方街越遠的地方,

通常在地圖上看起來很近, 實際要走很遠,要有點心理準備。

南門大多是接待團體觀光客的地方,仿古的大型酒店很多,吃的更多,

 火鍋,燒烤,服務員到處拉客人,競爭非常激烈。

 

麗江初體驗 (67)

 

黑龍潭從古城出來,背對大水車往左轉,

新街上就有公交往黑龍潭, 大約兩-三站就到了,

公交1元,的士7元不用跳錶就可以到了,走路應該也可以到。

這裡著名的景點是可以從湖面看到玉龍雪山的倒影,

裡面湖光山色, 蠻適合歇腿拍照。

 

麗江初體驗 (68)

 

玉龍雪山不管是從飛機往下眺望,或是在城裡的任何角落,

玉龍雪山彷彿就是屹立在前方。

玉龍雪山共有三條索道, 大索道直接纜車拉上4500M高的雪山頂,視野遼闊,

 冰川靄靄白雪, 一覽無遺。另有步道直攻山頂4680M,

景致更壯闊,並可看到雲霧因高與冷的驟變,凌利的陡峭冰山。

 

麗江初體驗 (69)

 

拉市海+茶馬古道 這個景點的一大賣點,

就是騎馬實際體會過去馬幫運貨的路徑與情形,

沿途風景秀麗,處處可見湖光山色。

拉市海則是一長年不會乾涸的湖, 水裡水草非常多,

另有多種侯鳥海鷗避寒, 搖船在湖上晃悠,甚為愜意。

 

麗江初體驗 (70)

 

麗江共有大研、束河和白沙三個知名古城,

它們也代表了納西文化在麗江的遷徙過程,

白沙最古老,束河其次,大研最新也最大,

現在更是麗江的代名詞,一般說麗江古城即指大研古城。

隨著知名度的高漲,現在的大研古城已過度開發,

從早到晚旅行團不斷,營業的客棧與商家幾乎都是外地人,

能看到的納西人已少之又少,

所以許多遊客會選擇住到相對清幽的束河古鎮,

體會昔日茶馬古道的風情。

 

麗江初體驗 (71)

 

但還是有人嫌束河不夠原汁原味,乾脆住到白沙古鎮,

更貼近納西傳統人家與玉龍雪山。

白沙很小只有一條主街,雖也有不錯的客棧、咖啡廳和小餐館,

但相比之下可玩的地方仍有限,耐不住寂寞的人過路玩玩即可。

因lonely planet的推薦,外國背包客幾乎都住宿在白沙,

所以此地食宿價格和其他兩個古城不相上下。

 

麗江初體驗 (72)

 

觀光

自助旅遊或參團旅遊都很方便,

但旅遊旺季(特別是黃金周)用房及用車不但價格高而且緊張。

遊覽麗江及周邊常規景點所需的時間:

徒步虎跳峽全程2-3天時間,如果直接坐車徒步中虎跳或上虎跳一天足已。

瀘沽湖2-3天時間,推薦3天。
 
朝拜香格里拉-梅裏雪山4天時間。

梅裏雪山深處中的聖地—雨崩6天時間。
 
香格里拉2天時間(不推薦,香格里拉的目的主要是去梅裏雪山)。
 
黎明丹霞地貌徒步千龜山一天時間。

老君山原始森林徒步探險3-6天時間。

 

麗江初體驗 (73)

 

劍川沙溪古鎮+石寶山石窟2-3天。
 
寶山石頭城2-3天時間。

玉龍雪山一天時間(太趕)。

拉市海一天時間(離麗江半小時路程無門票,體會在高原湖泊邊草原上策馬飛馳的感覺)。
 
至於在束河和麗江古城就要看個人了,時間是一天至一輩子!

  (束河是為了不破壞大研古蹟而仿大研建造供拍戲的拍戲城,其實跟大研裡面一模一樣,但規模小很多)。

 

麗江初體驗 (74)

 

玉龍雪山: 古城到玉龍雪山約40分鐘車程。

若是包車一天,(僅玉龍雪山這個風景區約100元, 到其他地方還要加錢。

旅行團, 包車, 包門票,包印象麗江與保險,參考價590元。

自行前往, 可以從大水車出來肯德基方向到新城街上搭公交7號,

或者更往前行 (看得到玉龍雪山的方向),大約兩個路口,

到達紅太陽廣場 (就是有毛主席雕像的地方),旁邊有個賓館內的廣場, 有觀光公交(綠色車身)到風景區。

一個小時一班, 每人10元。另有私人中巴, 甚至在車上貼7號(自比公交)攬客,並會說服你 "你省一點,

我賺一點, 因為我是當地人" 要你配合逃票, 或者是邀你騎馬上山, 請自行評估.....。

 

麗江初體驗 (75)

 

玉龍雪山:古城坐麵包車往返約75元,進玉龍雪山的花費包括古城維護費80與門票125。

大索道180元。進到甘子海停車場(在這邊買大索道的票),有免費專車分別前往大索道與藍月谷(包括白水河雲杉坪等景點)。

前往玉龍雪山越早越好,旅行團通常在8點半到達,這時候等車或等索道就會比較久。

(2014.3.25旅遊記錄) 2014/06在麗江問到最便宜的純玩團是570含印象麗江,

電瓶車,衣服,小車,只有不含餐,跟自己去差不多。

但是地點不太好找。玉龍雪山全包差別在於電瓶車,羽毛衣,餐。建議可以不含餐。

大索道上來休息區有泡麵,速食漢堡套餐也才35,如果不含衣服可扣錢也可以不含,

六月山頂並不冷,帶防風外套就好。不含電瓶車逛藍月谷時間很趕,

 

麗江初體驗 (76)

 

納西族是古老羌人的一支,曾輾轉南遷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帶生活,

納西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維西、中甸及。

蒗縣的永寧區、德欽、永勝、鶴慶、劍川、蘭坪等縣和四川省鹽源、鹽邊、木里等縣,

西藏的茫康縣也有分布。

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納西族人口數爲308839.根使用納西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由於同漢族交往較多,群眾多能使用漢語文。

納西族曾在古代有過表意的象形文字,稱東巴文;另一是表音的音節文字,稱爲哥巴文。

但都未在群眾中推廣使用,隻是記載了古代的許多詩歌、傳說、故事和宗教經典。

1957年,設計了以拉丁字母爲基礎的拼音方案。 

 

 

麗江初體驗 (77)

 

東巴文化

  約30萬人口的納西族在中國50多個民族中算不上是一個大民族,

但是它的東巴文化卻名颺中外,引起世人的興趣和關注。

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代文化一樣,東巴文化也是一種宗教文化,

即東巴教文化,同時也是一種民俗活動。

東巴教是納西族的一種原始多神教,信仰萬物有靈。

它是在納西族的本土文化--巫文化與藏族“苯”教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宗教。

其祭司叫“東巴”,意譯爲智者,這些“智者”知識淵博,

能畫、能歌、能舞,具備天文、地理、農牧、醫藥、禮儀等知識。

 

 

麗江初體驗 (78)

 

他們書寫經文使用的文字是一種“專象形,人則圖人,

物則圖物,以爲書契”的古老文字,稱“東巴文”。

他們是東巴文化的主要的繼承者和傳播人。

換言之,東巴文化就是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

東巴文化包括象形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舞蹈等。

其中東巴象形文字是被譽爲目前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作爲一種獨特而豐富的民族文化,東巴文化引起了世界各國學者的極大關注與重視。

一個世紀以來,先後有法國、英國、美國、俄國、德國、挪威、

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瑞士、波蘭等國家的學者,前來收集、調查、研究納西族東巴文化。

 

麗江初體驗 (79)

 

最早把納西族東巴文化公諸於世的是法國人太倫.拉科佩倫,

他把一本東巴象形文經書抄本收入所編的《西藏附近文字的起源》一書,於1894年在倫敦出版。

1913年,法國學者巴克(BOCOT)教授,把自己收集到的納西族東巴文及調查見聞編寫成《LESMSOS》一書出版。

在眾多的研究納西族東巴文化的學者當中,最爲引人注目的是中國的學者李霖燦和美國的學者洛克。


原台灣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霖燦先生,原來是從事繪畫藝術的。

當他來到納西族居住的麗江玉龍大雪山,接觸了納西東巴文化後,便毅然放下畫筆,

學習和研究起東巴文化,寫下了《麼些象形文字字典》、《麼些標音文字字典》、

《麼些研究論文集》等重要著作。

 

麗江初體驗 (80)

 

美國的學者洛克,在本世紀二十年代來到中國研究植物,他在納西族地區居住了二十多年,

收集了大量的東巴文化資料, 寫出了許多研究東巴文化的著作,其中《納西語、英語百科詞典》

(上、下冊)已成爲研究東巴文化的重要著作。

洛克被稱爲西方研究東巴文化的鼻祖。八十年代以來,更是湧現出一大批青年學者,

出現了研究納西東巴文化的熱潮,研究成果逐年遞增,一個國際性的納西東巴文化學正在形成。

 

麗江初體驗 (81)

 

東巴經書是東巴文化的核心和内涵。

國内外學者在研究東巴文化的過程中,也收集了相當數量的東巴經書,作爲研究的資料。

目前世界上收存有約三萬冊東巴經書。其中一萬冊左右收藏在美國、德國、英國、法國;

有兩萬冊收藏在台灣、南京、北京、昆明、麗江、中甸等地。

除了在本土中國以外,國際上收藏東巴經書最多的是美國。

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華盛頓大學圖書館等共存有七千八百三十六冊。

 

麗江初體驗 (82)

 

由於東巴經是用原始圖畫象形文字書寫的,一般人不易釋讀,

所以,東巴經一直被視之爲“天書”。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麗江東巴文化研究所從八十年代初,就開始了翻譯東巴經典的這項工程。

在東巴老先生的配合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經過十多年的努力,

終於完成了《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的翻譯工程,譯稿已陸續由雲南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

它的出版,將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這神祕的東巴文化,也將對納西東巴文化學的形成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納西族的《東巴經》五百多卷,七百多萬宇,全用象形文字寫成。

 

麗江初體驗 (83)

 

這種象形文字,納西語叫“森究魯究”,意爲“木石之痕蹟”,或譯爲“木字石字”,指其象木石之字。

這種文字起源於圖畫,始終保持着圖畫的特征,但又約定俗成,成爲一種文字符號,

在麗江、中甸、維西等縣納西族地區,沿用達十多個世紀,國内外有不少研究納西族象形文字的著作。

《東巴經》比較完整地記載着反映納西族遠古時期生活的神話,其數量質量都很驚人。

他不僅對後來納西族文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而且大大豐富了祖國各民族的神話寶庫。

許多神話的篇幅都比較大,如已整理發表的《創世紀》、《黑白之戰》等,都長達二千多行。

 

麗江初體驗 (84)

 

從這些神話里,我們看到了古代納西族獨特的各種各樣的神,如天神、地神、太陽神、

月亮神、星宿神、善神、惡神、男神、女神、雷神、風神、雲神、山神、水神、土神、

石神、鐵神、智慧神、靈巧神、善良神、豐盛神、測量神、度數神、勝利神、五穀神、畜牧神等等。

當然,也還有各種各樣的妖魔鬼怪。在這個神的世界里,不僅各種神的形象迥然不同,

就是神的行事也具有不同的風趣,說明神話的絢麗多采。

 

麗江初體驗 (85)

 

麗江納西族的女孩子都很黑。

那是曬出來的,高原地區,紫外?強烈,

我們去旅遊,當地導遊千叮萬囑,就是要大家做好防曬,

太陽底下,最好戴帽子,不怕打陽傘,一句話,能遮就遮。

但納西人卻哪有這麼多講究,所以男女都黑。

男人黑不覺,女孩子黑就很顯眼。

 

麗江初體驗 (86)

 

有趣的是,納西人的審美觀,覺得女孩子黑是漂亮的。

一個女孩子漂亮,不但要黑,還要胖,又黑又胖,男人搶?要。

女人要胖,男人也要胖,反正在納西人眼裏,身上肉多,就好看。

所以連稱呼都如此,禮貌一點稱呼人,男的叫「胖金哥」,女的叫「胖金妹」。

就算那男女都很瘦,也「胖金哥」「胖金妹」,聽者舒服。

 

麗江初體驗 (87)

 

究其原因,納西族胖人其實不多,大多又黑又瘦,所以胖人就金貴了。

這倒是跟我小時候在上海一樣,由於食物油水欠缺,小孩子個個都長得精瘦精瘦,

偶爾有一個,身上多了幾斤肉,面頰不再凹陷,觀之有些滾圓,這孩子就引人羨慕了,

就會被人稱作「大塊頭」,也就是「胖子」了。

納西人生活條件艱苦,女權很大,男人只幹「雜事」,琴棋書畫抽煙喝茶遛鳥。

家中大小事務,田裏莊稼農活,都由女人做了,如此操勞,還有幾個胖得起來?

所以,見了納西女人,說她胖,叫她「胖金妹」,就恭維得她很開心了。

 

麗江初體驗 (88)

 美麗的麗江高山櫻花正盛開當中...

 

 

麗江初體驗 (89)

 

 東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樣,

也是一種宗教文化,,即東巴教文化,同時也是一種民俗活動。

是由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

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其祭司叫“東巴”,

是東巴文化的主要傳承者,意譯爲智者,

是納西族最高級的知識分子,

他們多數集歌、舞、經、書、史、畫、醫爲一身。

換語之,東巴文化就是東巴世代傳承下來的納西族古文化。 

 

麗江初體驗 (90)

 

東巴文

  東巴文是一種十分原始的圖畫象形文字,從文字形態發展的角度來看,

它比甲骨文還要原始,屬於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態,最早是寫、畫在木頭和石頭上的符號圖像,

後來有了紙,才把這些符號圖像寫在紙上。

由於東巴才掌握這種文字,故稱爲東巴文。

東巴文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

是人類社會文字起源和發展的“活化石”。

 

麗江初體驗 (91)

 (麗江當地少數民族的穿著....我們每天都會看到.)

 


  東巴文化學者蘭偉:“東巴經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活着的象形文字了,

它現在被統稱爲是納西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因爲它牽涉到方方面面,

就是歷史,政治,天文地理呀,還有文學藝術呀,宗教啊,人類學,甚至於醫藥,

還有生產生活方面的許許多多知識,當然也有很多神話故事。”

 

麗江初體驗 (92)

 

東巴文化學者蘭偉:“東巴文字,由於人類造字尊重意識,或者叫做仿造,

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的,文字無非就是記錄語言的一種工具。

人在觀察事物的時候,把它記錄下來了,開始的時候就是有圖畫,

現在我們的東巴文里面有很多的圖畫字,一幅圖畫就是一個故事,

也是一個約定俗成固定的一個内容,大家一看這個畫就知道它是指什麼事情,

所以由於圖畫字,人們在觀察,比如說我們漢字,

因爲是在平原里面看那個‘山’,是一個山,一個山的,

所以他寫字呢,就有三個山頭,但是納西族它生活在山區里頭,

他一出門就是大山,所以他造字的時候,就是隻有一個‘山’,

就是這麼個意思,像漢字的門字,有兩扇門,納西族隻有一個門,

所以他造字的時候看到的隻有一個門,與他所處的環境是有關係的,

所以他在造字的時候看到什麼就畫下了什麼,逐步用圖畫從繁到簡,

就把它減少了,形成約定俗成的一種筆畫,固定的形式,它屬於這樣造字的範圍,

所以東巴文它是通過圖畫到文字發展起來的。

我們用漢族的話說叫書畫同源。”

 

麗江初體驗 (93)

 


           東巴文

  隨着納西族社會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

在明末清初,又創造了格巴文。格巴是弟子的意思,

格巴文的意思是東巴什羅後代弟子創造的文字,格巴文是對東巴文的改造和發展。


  東巴文化學者蘭偉:“象形文字從它的造字以及整個發展的情況來看,

它是從圖畫逐步發展演變成現在的東巴文字,所以現在的東巴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每一個東巴文字都是很美的一幅畫。”


  知識點滴:納西族,自稱“納”,“納西”,“納汝”。

晉、唐史籍稱“摩沙”或“摩些”。分布在雲南麗江、中甸、維西、寧蒗及四川鹽源、鹽邊、木里等地。

語言屬漢藏語系或藏緬語族彝語支。

 

麗江初體驗 (94)

 

民族服飾

  納西族的大襟女襖多爲布袍,基本結構是大袖、無領、夾層,前短後長。

穿時將袖口卷齊肘部,上加坎肩、百褶圍腰,背披“羊披”。


  古老的東巴經《迎東格神》中有這樣的描寫:“天地動,生兩兄妹,結緣成一家,牧養白綿羊,用羊毛作衣衫披氈,用羊毛作帽子腰帶……”,直到現在,納西婦女的“羊皮披”仍是民族服飾的一個主要標記。羊皮披納西語稱“優軛”,用毛色烏黑純淨的綿羊皮經皮硝、糯米粉等加工後,再按體裁制。縫上黑絨或黑氆氌的“優軛筒”(羊皮頸),飾以七塊圓形五彩絲絨繡的“優軛繆”(羊皮眼睛),再訂上七組細白羊皮條做成的“優軛崩”(羊皮須),一對“優軛貨”(羊皮背帶)用白布做成。上繡藍色蝴蝶紋飾,一端訂在羊皮的背部,羊皮披在背上,背帶在胸前交叉,然後繞回背後從下端把羊皮系緊,尾端自然垂下,類同有“尾”,與東巴文的“羊皮”十分相似。寧蒗納西族摩梭人女子的腰帶,用很多的寬布條制成,層層纏於腰間,寬的可達二十多公分。腰帶下面系着的,是寬大的百褶長裙。


  納西族男子的服飾基本上與漢族相同,婦女則穿“披星戴月”服,以示勤勞。麗江每年正月十五日有“農具會”(俗稱棒棒會),中甸、麗江在“二月八”、三月、七月趕“騾馬會“。這些節日都要擧行盛大的物資交流會和内容豐富多采的競賽。

  

麗江初體驗 (95)

 

飲食文化

  納西飲食文化與民族節日之祭祀活動有緊密聯繫。

與婚喪大事緊密聯繫。節日必有祭祀,祭祀必有飲食供品。

家祭,公祭都有約定俗成的飲食譜子。


  麗江地區屬於青藏高原的南端,地勢高峻,山川雄偉。

峰奇穀秀,物產豐饒。平均海拔2700米,形成寒、溫、亞熱帶三種氣候類型。

玉龍雪山海拔高達5000多米,被譽爲“植物倉庫”而聞名於世。

麗江壩子和河穀區以農業爲主,種植水稻、小麥、豆類、玉米等。

拉市蠶豆,太安芸豆,阿旺辣子,茨滿梨都很有名。

納西族自古就善於飼養牛、馬、羊、豬,有豐富的飼養經驗。

其銅器久負盛名。豐富的食品原料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達,

爲烹調技術的提高提供了保證。

 

 

麗江初體驗 (96)  

 

納西族居住的壩區和大研鎮均具有相當高的烹調技術。

請客一般都用“八大碗”、“三碟水”待客。常吃雜鍋菜。

早餐喜吃麗江粑粑,酥油茶,喜歡飲酒,愛吃酸辣和腌臘制品。

麗江的米灌腸”,吹肝,永寧等地的“豬膘肉”(琵琶肉)都很出名。


  麗江壩子盛產小麥。小麥是納西族的主食之一。

在雲南眾多的民族中,有“傣族糯米,納西族小麥”之說。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48張照片.

本次-2015-玉龍雪山-麗江城-共已上傳96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5-玉龍雪山-麗江城.大約有35篇文章.24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