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  33-[法國-巴黎]-聖母院-上

置頂照片: 其實很昏暗的聖母院.
 

旅遊時間:10天7夜-- 第五天下午 . 

時間:民國105年 3月30日星期三

可樂旅遊-領隊兼導遊-邵士立先生.

天氣:陰雨天

溫度: 5-10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16(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去過的國家:7(日本+9.中國大陸+4.柬埔寨+1.

加拿大+1.法國+1.荷蘭+1.比利時+1...等)

 

 

聖母院 (1)

 離開了香水博物館之後....

我們一樣在巴黎市區優游著...

我們等一下要去巴黎左岸..

不過不是要去喝咖啡....>"<

 

聖母院 (2)

 在巴黎每天看到的.經過的都是這樣美麗的建築物.

感覺整個人都跟著高貴了起來.不再俗不可耐...哈哈.

 

聖母院 (3)

 是的...我們又來到了塞納河道上...

只是我們來到了西堤島上的一座美麗宏偉的建築物-聖母院.

 

聖母院 (4)

 天空下起了毛毛細雨...雖不大卻是惱人.

不過還是開心的拍著照片.

人說巴黎的天氣就像是少女的心.變化莫測.我們總算是見識到了.

 

聖母院 (5)

 塞納河在這邊因為有西堤島而被分成了二條.還記得吧..

旁邊就是巴黎左岸了.不過我們沒時間去喝咖啡.有一點可惜....^^"

 

聖母院 (6)

 法國人的浪漫..隨時可見..

這也是我深深喜歡這個國家或城市的一個原因...

 

聖母院 (7)

 後面這棟哥德式建築就是巴黎有名的聖母院.(或稱聖母院大教堂).

 

聖母院 (8)

 再幫老婆多拍幾張到此一遊照..這也是我的人生一大樂事.哈哈

 

聖母院 (9)

 

巴黎聖母院

(法語:Notre-Dame de Paris),

正式名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

(法語: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

是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西堤島上的天主教教堂,

也是天主教巴黎總教區的主教座堂,

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於哥德式建築形式,

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德式教堂群裡面,

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聖母院 (10)

 

聖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蹟、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

而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

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

使得聖母院被視為法國文化中心點的象徵意義,又更加強烈了一點。

聖母院法文原名中的「Notre Dame」原意為「我們的女士」,

這位女士正是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

這種敬稱也廣泛於西方國家的語言使用。

 

聖母院 (11)

 

歷史
 
 
前身

聖母院並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棟宗教性建築,

根據教堂地底下挖掘出來的一些文物,

該地點被作為宗教用途的歷史,

可以回溯到羅馬皇帝提庇留時代,

在西堤島的東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來祭祀羅馬與高盧神祇的神殿。

 

聖母院 (12)

 

至於在此地址上所修築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

則眾說紛紜,有說法認為在4世紀時這裡修築了一座用來祭拜聖史蒂芬的大型教堂,

但也有說法認為教堂是在7世紀所建,但是使用了一些更早期時的建築要素,

或有說法認為教堂是在墨洛溫王朝的希爾德貝爾特一世(Childebert I)在528年時,

以先前已經存在的教堂為基礎進一步改建。

 

聖母院 (13)

 

起造者


聖母院的前身早在10世紀時,就已經成為巴黎、或整個法國的宗教中心。

但是,也正因為這般的重要性,人們開始發現原有的聖史蒂芬教堂與它所承擔的重任不相符,

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經隨著時間而老舊,而開始思索重新修築教堂的必要性。

1160年時,巴黎主教昴熙斯·德·蘇利(Maurice de Sully)發起教堂的重建計畫,

並於1163年時埋下第一顆基石,象徵教堂開始興建。

不過,關於到底是誰負責埋下聖母院的基石眾說紛紜,

除了昴熙斯·德·蘇利是可能的人選外,

也有說法認為是當時的教皇亞歷山大三世負責奠基。

 

聖母院 (14)

 

財務支援

雖然在中世紀,教堂的修築通常都有當地統治者的介入與支持,

但並沒有文件顯示聖母院興建時的法國統治者路易七世有真的主導這項工作。

路易七世曾在1180年時捐款給教堂,而在教堂東北角小門「紅門」

(Porte Rouge)的弧形頂飾(Tympanum)上屈膝跪著的皇家人像,

傳統上被認為是象徵聖路易國王(路易九世)

與他的皇后普羅旺斯的瑪格利特(Queen Marguerite de Provence),

這點間接暗示法國皇家可能還是有稍在此計畫中做出貢獻,

但卻不能把教堂視為是一座皇家建築。

 

聖母院 (15)

 

真正作為教堂修築過程中主要財務來源的,

其實是一般民眾的捐獻與當地的教會分會,

只不過因為缺乏文獻,

無法判斷教會是否在教堂建設初期就已定期地提供財務支援。

目前只能知道的是在進入13世紀之後,

他們開始在管理工地的事物上擔負重任,

尤其是在主宮醫院(Hôtel-Dieu,聖母院附設的教堂醫院)的修建部分。

 

聖母院 (16)

 

建築師

由於缺乏文獻,聖母院最早的一批建築師到底是誰,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第一位有列名出來的建築師是尚·德·謝耶(Jean de Chelles),

負責擴建教堂的北袖廳(Transept)。在1258年謝耶過世後,

他的後繼者皮耶·德·蒙特厄依(Pierre de Montreuil)則完成了教堂的南袖廳。

 

聖母院 (17)

 

之後皮耶·德·謝耶(Pierre de Chelles)接手將門龕改為現今看到的模樣,

而尚·哈維(Jean Ravy)則完成了唱詩班屏風。

法國大革命時期,聖母院教堂蒙受了非常大的損害而曾經一度殘破,

在19世紀,歐仁·維奧萊-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負責全面整修教堂,

因此今日我們見到的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來重新詮釋的。

 

聖母院 (18)

 

建造
 

在聖母院的修建計畫中,新的建物要比原建物東移,

以便在教堂前方騰出一個可以作為遊行用途的廣場。

為達到此點,昴熙斯主教將一個原本是孤立在西堤島東邊的小島與本島相連,

以填土的方式產生出可以建築教堂的用地。

除此之外他也拆建了不少屋舍,

以便能鋪設一條全新的街道「新聖母院路」(Rue Neuve Notre-Dame),

這條六米寬的街道是中世紀時巴黎最大的一條街。

至於主教宅邸與教堂附設的醫院(主宮醫院),

則因為島上用地不足之故,被迫遷移到塞納河南岸。

 

聖母院 (19)

 

在教堂的平面上,承襲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

聖母院被設計成有五個縱艙(Nave)的規劃,

包括一個中艙與兩側各兩個的翼艙。

但相對的,整棟建築的尺度規模都放大許多,

教堂全長128公尺,光是中艙就有12.5公尺寬,

而整座教堂的全寬則為40公尺,

穹頂(Vault)則為33公尺寬。

 

聖母院 (20)

 

教堂的第一顆基石是1163年奠下,

屬於唱詩班席結構的一部份,

開工後教堂的修築速度非常快,

因此在1182年教皇的使者獻出了新的祭壇之後,

聖母院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

一直到這階段後,

工人們才開始將舊的教堂拆除.

(中古時代,舊教堂並不會在新教堂起建初期就拆除,

以延續教堂日常的宗教性運作)。

 

聖母院 (21)

 裡面其實有來過的人應該都知道...非常非常的昏暗.

加上我的無敵兔ISO真的不太優...我拉到ISO5000才勉強可以拍..

但是品質真的不太行..裡面也不能上腳架...看來...以後有理由換新機了...>"<

 (起碼應該要把EOS M更換EOS M5+11-22MM才能應付這種需要高ISO昏暗大景.)

聖母院 (22)

 

之後聖母院一共更換了四位姓名不可考的建築師,

逐漸的將哥德式建築招牌的肋拱式大跨距穹頂完成,

教堂雙塔造型的正面(Façade)一直到進入13世紀以後、

在第三任建築師的手上才動工,

並在1220年代時,

由第四位建築師與艙頂部分接合、一同完成。

 

聖母院 (23)

 

原本哥德式建築在鐘塔的頂端,

還會設計有尖塔在其上,但因為尖塔的工程難度過高,

在法蘭西島地區的這麼多座哥德式教堂中,

實際上將尖塔完成而且沒有在之後毀壞傾倒的教堂,數量極少。

聖母院雖然在剛開始時的確有計畫要興建尖塔,

但卻沒有付諸實行,因此從某個角度,

我們可以說縱是過了幾百年,

聖母院仍然一直處於未完工的狀態,

雖然實際上後人並沒有真的想將這部分原案補建上去的打算。

 

聖母院 (24)

 

在聖母院完工後一直到18世紀這段漫長的時光中,

教堂被進一步改裝的次數與幅度並不多,

僅有在1698年時,在路易十四世的要求下,

赫伯·德·科特(Robert de Cotte,凡爾賽宮教堂的建築師)

將唱詩班席附近進行了改裝以符合當時的審美標準。

除此之外還有18世紀時,在教會的要求下,

蘇弗洛(J.G.Soufflot,萬神殿的建築師)將教堂正面中央的門口擴大,

以便能讓大型的遊行列隊或是抬轎之類的事物能夠直接穿門而入。

然而,以上的這些改變,全在19世紀維優雷·勒·杜克的修復工程中,

以尊重中古時期設計原味的理由給全部恢復,只留下了極少的蛛絲馬跡。

 

聖母院 (25)

 

反倒是,在18世紀中期為了改善教堂內的採光,

教會方面拆除了原本造於中世紀時的老式花窗玻璃,

改為單一塊玻璃面積較大但是圖樣較欠缺複雜華麗感的新式透明玻璃,

僅有教堂西、北、南三面的玫瑰窗部分,保留了原始設計。

 

聖母院 (26)

 

政治見證者
 

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自己拿起皇冠戴到頭上,然後再為跪在地上的約瑟芬加冕為皇后。
1239年,路易九世在這裡舉行加冕典禮,從此巴黎聖母院在法國政治上擁有重要地位。
1302年,腓力四世在此召開第一次全國三級會議。
1430年,亨利六世在此加冕。
1455年,教廷在此為聖女貞德召開平反訴訟會。
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聖母院遭到褻瀆與破壞。
1802年,拿破崙又重新賦予巴黎聖母院宗教之職。1804年12月2日,拿破崙在此加冕。
1944年,自由法國收復巴黎後,戴高樂將軍在此感謝聖母的庇佑。
1996年,法國前總統密特朗逝世,百餘國家代表在此為他舉行安魂彌撒。

 

聖母院 (27)

 

重要事件

首宗自殺事件

巴黎聖母院近年來成為反同性婚姻人士聚集的戰場,

2013年5月21日更發生建院八百五十年來首宗自殺事件,

反對法國政府立法批准同志婚姻的極右派歷史學家及作家韋內(Dominique Venner),

在眾目睽睽下走到祭壇前,向頭部開槍自盡。

當時聖母院內有大約一千五百名遊客,當局馬上封鎖現場、疏散全部遊客。

 

聖母院 (28)

 我們所在之地是聖母院.那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聖母是誰吧.

讓我們來介紹一下這位聖母-瑪麗亞唄...

 

聖母院 (29)

 

根據《新約聖經》記載,

馬利亞/瑪利亞

(希伯來語:מרים‎,Miriam,Miryam;亞蘭語:Maryām;古希臘語:

Μαριάμ;拉丁語:Maria;阿拉伯語:مريم‎;英語:Mary;約公元前18年-約公元41年)

是一名居住於加利利地區拿撒勒(納匝勒)城的猶太婦女,是耶穌的母親。

中國基督教新教翻譯為馬利亞,中國天主教翻譯為瑪利亞,景教翻譯為末艷,中國伊斯蘭教翻譯為麥爾彥。

基督徒認定《新約聖經》對瑪利亞還是處女時順從天主,受聖神感孕而懷孕生出耶穌的記載,

並且認定她所生的耶穌是基督(或稱默西亞),降生成人的天主之子。

當時瑪利亞已與聖若瑟訂婚,若瑟把瑪利亞娶過來之後,便陪伴她去了伯利恆,在那裡,她生下了耶穌。

 

聖母院 (30)

 


《路加福音》從描寫瑪利亞接受天使加百列預報耶穌的降生開始。

儘管其中對瑪利亞在耶穌公開傳道後的描述不多,聖史路加記錄了當耶穌受難時,瑪利亞在十字架下默默地陪伴著他。

耶穌升天之後,在耶路撒冷的早期基督教團體中,瑪利亞乃是非常重要的一員。

有部分秘經記載瑪利亞從未經歷死亡,而是肉體與靈魂直接升入天國。

瑪利亞是基督教中最為重要的女性人物,從基督教早期開始就倍受尊敬,對其有「聖母」、「萬福童貞瑪利亞」等尊稱。

羅馬天主教、東方正教會、東方正統教會、聖公宗以及路德宗的基督徒們都相信瑪利亞是「天主之母」。

天主教相信瑪利亞無染原罪、卒世童貞、蒙召升天。

而新教則不接受這些觀點,並且認為由於《聖經》中對瑪利亞描寫不多,而將其視作較不重要的人物。

 

聖母院 (31)

 

姓名

在希臘文《新約聖經》中,耶穌母親的名稱,最早是以希臘文出現,

拼為Μαριάμ(Mariám)或Μαρία(Maria)。

其中Μαρία是由Μαριάμ變化來的簡短形式,

但是這兩種拼法在不同版本與段落的《新約聖經》都有人使用。

這個名字最早源自希伯來語:מִרְיָם‎(Miriam或Miryam),或是亞蘭文的Maryām,原意為「苦澀」。

阿拉伯語:مريم‎(Miryam)由希伯來文翻譯而成。

歐洲中世紀時,採用拉丁語:Maria,傳入英語後,拼成Mary。

 

聖母院 (32)

 

生平
 

描繪聖經中寫到的天使加百列奉天主差遣到拿撒勒向瑪利亞預報她將要孕育耶穌

大部分關於瑪利亞的資料來源於《新約聖經》:

The New Testament account of her humility and obedience to the message of God have made her an exemplar for all

ages of Christians. Out of the details supplied in the New Testament by the Gospels about the maid of Galilee,

 Christian piety and theology have constructed a picture of Mary that fulfills the prediction ascribed to her in the Magnificat :

 "Henceforth all generations will call me blessed."

新約聖經解釋道,由於她的謙卑與對天主旨意的順從,天主使她成為所有基督徒的榜樣。

源於新約聖經對這位加利利少女的描寫,基督徒以虔誠和神學刻畫出瑪利亞的形象,她滿全了《尊主頌》中的預言:「今後萬世萬代都要稱我有福」

——"Mary." Web: 29 Sept. 2010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大英百科全書在線版)

 

聖母院 (33)

 

路加福音是提到瑪利亞的名字次數最多的福音,有十二次。

瑪竇福音提到瑪利亞的名字五次。

馬爾谷福音只有一次提到瑪利亞的名字,另有一次提到她作為耶穌的母親。

若望福音提到瑪利亞作為耶穌的母親兩次,但沒有提及她的名字。

一次在加納婚宴上,這一事件之在若望福音中被提及。

另一次則是在耶穌受難時,描寫瑪利亞與瑪利亞瑪達肋納、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

(若望稱她為瑪利亞的姊妹)還有「耶穌所愛的門徒」一起。

若望福音的第2章1至12節是四部福音中唯一一段記載耶穌與瑪利亞對話的段落。

耶穌沒有稱她為「母親」,而是「女人」,這在當時是一種尊稱,相當於現在的敬稱「我的女士」。

這可能將瑪利亞與創世紀中「踏碎毒蛇頭顱的女子」,還有默示錄中「身披太陽的女子」聯繫在一起。

在路加的第二本書宗徒大事錄中,耶穌升天之後,瑪利亞與「耶穌的兄弟們」還有十二門徒一起聚集在最後晚餐廳上祈禱。

默示錄中第12章提到「身披太陽,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的榮冠」的女人,雖然若望沒有明示那就是瑪利亞,但這種確信自古以來就存在。

 

聖母院 (34)

 

家庭與早年生活

《新約聖經》中對瑪利亞的早年生平記錄很少,公元二世紀的作品雅各伯福音是記錄瑪利亞早年生活的第一部書籍。

雅各伯福音記載瑪利亞生於塞佛瑞斯,她的父母為若雅與安妮,他們在年紀很大的時候才生下瑪利亞。

《若望福音》19章25節記載了瑪利亞有一個同名的姊妹,她可能是瑪利亞的阿姨,若瑟兄弟克羅帕的妻子,這個觀點源於公元二世紀的史學家Hegesippus的觀點。

根據聖史路加,瑪利亞是依撒伯爾的表妹,依撒伯爾是祭司匝加利亞的妻子。由於依撒伯爾的祖先是亞倫,並且屬於利未支派,,

有些學者認為這關係是母系遺傳的(亞倫的妻子厄裡舍巴是屬於猶大支派的,所以亞倫的子孫即屬於猶大支派又屬於利未支派),

也就是說,若瑟與瑪利亞都屬於猶大支派,大衛王室的後裔。

由此,《路加福音》第3章列出的族譜,上至納堂(拿單),實際上是瑪利亞的族譜,而《瑪竇福音》第1章列出的上至撒羅滿(所羅門)的族譜乃是若瑟的族譜。

 

聖母院 (35)

 

瑪利亞在加利利的小鎮納匝勒與她的父母一起定居下來,

並且正當她與若瑟訂婚的時期——這是猶太婚姻的第一步——此時天使加百列向她預報受聖神感孕,成為預定的默西亞之母的事。

瑪利亞以純全的美德與謙卑順從了天主的意思,「看!天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與我吧!」  幾個月之後,

當若瑟在夢中被天主的天使告知瑪利亞懷孕的事時,他很驚訝;但天使隨即告訴他不要怕把瑪利亞娶過來,若瑟如此做了之後便完成了整個猶太婚姻的儀式。

自從天使加百列告訴瑪利亞她的親戚依撒伯爾雖原是無法生育的,但也懷了孩子之後,瑪利亞便急速動身去「猶大的一座城」拜訪依撒伯爾。

 瑪利亞到達並問候了依撒伯爾之後,依撒伯爾尊稱她為「吾主的母親」,其後瑪利亞以尊主頌讚美天主。三個月之後,瑪利亞返回自己家中。

根據《路加福音》,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出了一道上諭,要求帝國境內所有人都要去登記戶籍,所以若瑟帶著瑪利亞返回故鄉白冷(伯利恆)去登記。

在伯利恆時,瑪利亞生下了耶穌,但由於旅店中沒有地方,便將耶穌用襁褓裹起,放在馬槽裡。

八天之後,孩子受割禮,瑪利亞和若瑟按天使的指示給他以「耶穌」為名,意為「天主拯救」

當瑪利亞完成為期40天的取潔期後,她與若瑟帶著耶穌去耶路撒冷獻給天主(根據梅瑟法律,首生子應獻給天主),並按法律獻上祭物。

 在接受義人默西盎和女先知亞納的預言之後,若瑟和瑪利亞帶著耶穌返回了加利利的納匝勒。

其中,東方的三位賢者根據星象的指引來到猶太朝拜耶穌,但並不能確定這發生在耶穌剛出生後,還是在瑪利亞和若瑟帶耶穌去耶路撒冷之後。

之後,由於黑落德王的迫害,若瑟帶著全家逃往埃及,直到黑落德王去世為止(約於公元前4年),才回到納匝勒再次生活。

 

聖母院 (36)

 

耶穌在世時的瑪利亞

聖母馬利亞向耶穌代求事蹟 根據思高聖經的《若望福音》第二章第1節至第12節描述,

瑪利亞參加在加里肋亞加納的婚宴,耶穌與門徒也受邀參加婚宴。

這是聖經首次記載瑪利亞替人們祈求子耶穌,原文:""酒缺了,耶穌的母親向衪說:「他們沒有酒了。」"",

雖然耶穌說:「女人,這於我和妳有什麼關係?我的時刻尚未來到。(此處的女人是指對婦女的尊重稱謂)。」

但是,耶穌仍然應允了聖母的請求,並且第一次行使神蹟將"六口裝滿水的石缸"轉變為"好酒"提供婚宴使用。

《若望福音》此處經文記載耶穌應允聖母為他人向耶穌代求願望,並能獲得耶穌賞賜且提前行使神蹟,而有他的門徒見證。

耶穌宣示聖母馬利亞為耶穌門徒之母 根據思高聖經的《若望福音》第十九章第25節至第27節描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耶穌看見母親,

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裏。

這是聖經若望福音明確記載耶穌宣示聖母為耶穌門徒之母。至此之後,耶穌死後復活及升天後降聖神兩時期,聖母馬利亞都協同耶穌門徒一起。

 

聖母院 (37)

 

耶穌升天之後

聖經的福音書並沒有詳細記載聖母瑪利亞在耶穌死後的事蹟,但是在思高聖經《宗徒大事錄》中第一章12節至13節記載,

耶穌升天之後,耶穌門徒、聖母馬利亞與弟兄、婦女等眾人,齊聚一堂為等候聖神降臨前進行祈禱的預前工作。

"思高聖經原文:這些人同一些婦女及耶穌的母親瑪利亞並他的兄弟, 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

書籍與教會傳統

新約記載,瑪利亞在嫁給約瑟之前就懷了耶穌,但是約瑟並沒有因此解除婚約,

仍然娶了瑪利亞,並且承認她的兒子耶穌是他們家的長子,擁有財產繼承權的第一順位。

新教相信,瑪利亞在嫁給約瑟之後,又為他生了四個兒子,分別是公義者雅各、約西、猶大、西門,及幾個女兒。

天主教會則認為這幾個人是若瑟家族中的人,是耶穌的堂兄弟姐妹,或是若瑟前妻所生,並不是瑪利亞所生的。

耶穌死後,由耶穌所愛的門徒負責照顧瑪利亞的生活,教會傳統上認為這位門徒是使徒約翰,但也有可能是公義者雅各。

 

聖母院 (38)

 

神學觀點

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觀點

天主教認為瑪利亞是天主特別為誕生耶穌而派到人間的,所以她是無罪之身,不同於其他凡人,

天主教也因此認為她升天後成為中保聖人,可以代人祈求赦罪。

神學家盧德維格·奧脫(Ludwig Ott)認為瑪利亞是人類服從的代表,和夏娃是剛好相反的象徵,

他同時認為迦納婚宴的故事可以支持靠瑪利亞代禱的觀點。

天主教的官方文獻顯示:「瑪利亞要是符合兩個條件,就實在是『天主之母』了。首先,她確實是耶穌的母親;

其次,耶穌確實是天主。」聖經説瑪利亞確實是耶穌的母親,但是聖經寫成以後很久,

到公元4世紀,教會確認「三位一體」為信條,這時耶穌承認為天主。

公元5世紀時,在以弗所公會議上,聶斯脫里派受到批判,其主要學者君士坦丁堡主教聶斯脫里主張耶穌的兩性區分,

而瑪利亞只是「基督之母」(Christotokos),認定「天主之母」的稱謂等同是付予瑪利亞神性。

而亞歷山大主教區利羅主張耶穌的兩性合一,其神性滲透人性,而瑪利亞生了整個基督,認定瑪利亞被稱為「天主之母」是合理而且不能避免。

 

聖母院 (39)

 

結果,聶斯脫里派被宣判為異端並受到壓制。隨後在迦克墩公會議上,得出的結論整合了兩派神學的觀點。

對聶斯脫里的裁定在1895年出現戲劇性的轉變,聶斯脫里晚年的一部著作《大馬色人紇拉克斯的記述》(The Treatise of Heraclides of Damascus)在敘利亞被發現。

在該書中聶斯脫里否認以弗所會議的指責,反對馬利亞為上帝之母及對馬利亞的崇拜,並為自己辯護。

聶斯脫里的解釋與傳統天主教會對他的觀點不同,和迦克墩信經的基督論相近,

從而有學者開始懷疑「聶斯脫里主義」是否真的是教會傳統指控的「不屬於三位一體範疇的教義」以及以弗所會議的結論是否客觀公正。

在這份聶斯脫里為自己辯護的書中,自述其接受耶穌具有神人兩性,兩性聯結(συναφεια),並非兩性分離或兩個位格,

認為這完全是對手區利羅對其位格/屬性字義的曲解,因為位格一字在當時也可解為屬性。 1994年11月11日,

天主教會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與東方亞述教會大公牧首瑪·丁克哈四世簽署了《共同聲明》,支持兩項東方亞述教會慣用的稱呼,

「基督之母」或是「我們天主救主基督之母」(the Mother of Christ our God and Saviour)[48]。

正教會認為瑪利亞是天主特別選為誕生耶穌的人。她本身也是凡人,受亞當的原罪(就是死亡)的傳染;但是她從小就已經完全順從天主,

依靠天主的恩典脫離罪惡。正教會認為她就是人類回答天主之「是」,來彌補和解放人類脫離夏娃之「非」及叛逆。

正教會稱聖母瑪利亞為"Theotokos",就是誕生天主(耶穌)者;也譯成「誕神者」,「誕神女」,「上帝之母」。 

 

聖母院 (40)

 

新教觀點

新教教會基本上只認可馬利亞為耶穌在地上時的生母,也就是為人耶穌的母親,並不認可是基督神性的母親或「上帝之母」。

新教認為,基督的神性非受造,源於太初之道,與父神同質且同榮同尊,而馬利亞只是蒙恩受造的平凡女子,

及耶穌人性的孕母,不應賦予神性被高舉為神之母,這種觀點自以弗所公會議時,被堅持馬利亞為上帝之母的亞歷山大宗主教區利羅強烈反對,

區利羅強調基督里神人二性的『一』,秉持亞歷山太學派傳統,高舉兩性聯合說(hypostatic union),認為在基督裏神人二性乃是聯合成為一個『神—人』性(φυσι),

該派雖承認神人兩性,一個位格,但較強調基督神性,人性被動融合於神性,而近於基督一性說[註 1],

而後其子弟修士歐迪奇則提出極端的基督一性說(one-naturism,Eutychianism),在451年迦克墩公會議被判為異端而遭放逐。

聶氏在公元431年以弗所會議判為異端觀點在1895年出現戲劇性的轉變,聶斯脫里晚年的一部著作《大馬色人紇拉克斯的記述》(The Treatise of Heraclides of Damascus)在敘利亞被發現。

在該書中聶斯脫里否認以弗所會議的指責,反對馬利亞為上帝之母及對馬利亞的崇拜,並為自己辯護。

聶斯脫里的解釋與傳統天主教會對他的觀點不同,和迦克墩信經的基督論相近,從而有學者開始懷疑「聶斯脫里主義」是否真的是教會傳統指控的「不屬於三位一體範疇的教義」

以及以弗所會議的結論是否客觀公正。在這份聶斯脫里為自己辯護的書中,自述其接受耶穌具有神人兩性,兩性聯結(συναφεια),並非兩性分離或兩個位格,

認為這完全是對手區利羅對其位格/屬性字義的曲解,因為位格一字在當時也可解為屬性。

 

聖母院 (41)

 

有學者認為新教的看法相近於當時東方亞述教會所支持的君士坦丁堡牧首聶斯脫里的論述。

也就是新教認為,馬利亞是拿撒勒人耶穌的母親,為人耶穌之母,非上帝之母,接受聶氏反對崇拜馬利亞或將之高舉為神之母的觀點,

所不同於聶斯脫里對基督的理解,新教接受耶穌具有神人兩性,兩性聯合成一位格的觀點;而非具有兩個位格或兩性連結的理解。

另外近代,新教也反對天主教向馬利亞公開的敬禮及請託代禱的行為[52],反對天主教及東正教於教堂中擺設或懸掛聖母及聖徒塑像,

此舉被視為褻瀆上帝的聖徒崇拜及偶像崇拜行為,同時認為向馬利亞請託禱告嚴重的侵犯基督為神人中間唯一中保的角色,

更違犯了舊約摩西律法中禁止活人與死人溝通的禁令。

新教教會並不接受天主教關於馬利亞無罪之身可以作為中保的說法,因為新教認為馬利亞無原罪之說及中保的說法並不符正典的記載,

聖母升天及終身童貞的傳說,更無可靠歷史及正典的佐證,為信徒代禱可倍加蒙神垂聽的說法也不符四福音的紀錄,

甚至求見及請託耶穌時遭到拒絕或不禮貌的對待(馬太福音12:46;約翰福音2:4)。然而新教信徒仍稱她為「耶穌的母親馬利亞」,

以區別四福音中其他的馬利亞,認為她具有甘心順從上帝的美德,受到上帝特別的揀選,稱她是「蒙大恩的女子」,

上帝與她同在,是「有福的女子」(路加福音 1:28,42; 11:27),新教接受其為「童貞女馬利亞」這一稱號;

也有些教會稱她為「聖馬利亞」,視她是聖徒中的一位,但不會特別稱她為聖母或上帝之母。

 

聖母院 (42)

 

「敬禮」而非「崇拜」

一般人認為聖人的遺物可以助人病得痊癒、可以趕鬼驅魔、可以偵察案情、免除災難等。

但這並非正式的教理。起初被教會視為最高尚的童貞女,然而在第四世紀之前,已出現一個信條:即是馬利亞生基督後仍終身為童女之說。

部分新教徒和部分非基督徒認為天主教儀式對瑪利亞表達了一種「崇拜」的態度。

由於天主教和新教都認為,「崇拜」這個詞只可用於對上帝敬拜,所以也有天主教徒認為,少數新教徒認為天主教崇拜聖母是對天主教信仰的攻擊。

傳統上,天主教會反對使用「崇拜」這個詞來描述對聖母的態度,他們使用「恭敬」或「敬禮」這兩個詞。

 

聖母院 (43)

 

歷史

1世紀時,瑪利亞的地位已受到特別的重視,他們認為的証據是約翰福音/若望福音19:26-27,

耶穌將自己的母親託付給使徒約翰/聖若望,天主教會認為他代表了全體信徒。

當時並沒有文獻或證據顯示早期基督徒向瑪利亞禱告,

但是若望福音記載聖母在加里肋亞加納的婚宴替眾人向耶穌祈求,並獲得耶穌行使神蹟,

有他們的門徒見證(若望福音2:1~2:12)。

耶穌死後,瑪利亞在教會成立之初已和門徒一起禱告(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1:14)。

在431年,以弗所公會議時,會議決定將瑪利亞確定為「天主之母」。

 

聖母院 (44)

 

自此之後,圍繞著聖母瑪利亞的各種敬禮(天主教反對向任何天主之外的宗教人物使用「崇拜」一詞)儀式成為東正教和天主教的重要教條。

在公元553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認定馬利亞是「終身童貞」;這意味到她與約瑟的婚姻只是掛名的,他們從未行房或生下任何兒女。

1495年,敬禮瑪利亞的玫瑰經祈禱獲得教宗歷山六世的承認,對瑪利亞的敬禮儀式和活動達到一個高潮。

但在宗教改革時,現今大部分部分基督新教並不認可此信條為新教教義,大部分新教教會反對「中保聖人」的觀念,

然而馬丁路德和加爾文等改革者依然保留"天主之母"和"終身童貞"的信條。

在1854年,教宗庇護九世承認馬利亞由聖靈懷孕。這個信條認為馬利亞沒有從亞當承受到任何罪;事實上,她是不可能犯罪的。

在1950年,教宗庇護十二世接受信條,認同馬利亞在結束地上的一生之後身體被接到天上去。

 

 

聖母院 (45)

 

天主教恭敬聖母瑪利亞,有下列四種原因:


1. 聖母瑪利亞是耶穌基督的母親,耶穌基督很敬愛祂的母親;我們既是耶穌基督的信徒,

對祂的母親也該有禮貌,表示尊敬:不然,對不起耶穌基督。

2. 聖母瑪利亞是耶穌基督的母親,耶穌基督是天主子降世成人、代人贖罪的救主,

祂從聖母瑪利亞取了人性,聖母瑪利亞養育了祂:當祂為代人贖罪,受苦受難受死時,

聖母瑪利亞在精神上又分擔了祂的苦難:

聖經上記載:耶穌背看重大十字架走苦路時,聖母瑪利亞遠在後面,很難過的跟看祂走;

耶穌在加爾瓦略山上被釘時,聖母在旁痛哭觀看;耶穌被懸在十字架上數小時痛苦不堪時,

聖母站在十字架下與耶穌一起痛苦悲傷;耶穌死後聖屍被卸下時,聖母接抱在懷中,哀傷萬分。

我們可以說,聖母在精神上分擔了耶穌的苦難,幫助祂完成了救贖人類的大功。

我們承受耶穌救贖大恩的人,對救主耶穌一定要感激崇拜不盡,但對聖母也該有一份謝意和敬意。

 

聖母院 (46)

 

3. 聖母是耶穌基督的母親,她以慈母心腸愛護耶穌基督,她這種慈母心腸,

還由耶穌身上擴展到耶穌的信徒們身上,以愛耶穌的心情愛護耶穌的信徒們,

她看到信徒們的疾苦,便在天主台前為他們轉求一切恩典。

在天上我們擁有一位這樣的好母親,真是我們的福氣,難道我們不該敬愛她嗎?

4. 聖母是我們品德的模範。

我們作人要修練美德,在這方面聖母為我們立了很好的德表。

她的第一美德是服從天主的聖意,聽天主的命。

聽命或服從是很難修的德行,我們的原祖父母,就因不肯聽從天主的命令,才惹下了滔天大禍。

聖母瑪利亞卻不如此,比如當天使嘉俾厄爾向她報告說,她要懷孕生子,給祂起名叫耶穌時,

她曾向天使說,她不認誠男人,這事如何能成就呢?天使向她說,她將因聖神的德能而懷孕,無損於她的童貞,

她要生的兒子將成為至高者天主的兒子,是拯救人類的默西亞。

 

聖母院 (47)

 

聖母得知這是天主的計劃後,立刻表示服從,向天使說:「我是天主的婢女,就按天主的聖意完成於我吧!」這是多大的服從。

聖母的第二美德是謙遜,聖母一生謙虛為懷,比如她從天使得知,她要懷孕生默西亞時,並未像一般猶太婦女一樣,

以作默西亞之母為莫大榮耀;她卻以天主的婢女身份自居,情願聽天主的使喚,天主叫她作什麼,她就作什麼。

這是多大的謙卑。聖母的第三美德是忍耐,聖母一生遭受了許多痛苦和挫折,她都安心忍受下來,比如當她和聖若瑟獻耶穌聖嬰於耶路撒冷聖殿時,

老人西默盎指看那穌聖嬰向聖母說: 「看,這孩子已被立定,為使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和復起,並成為反對的目標。

至於你,要有一把利劍刺透你的心靈,為叫許多人心中的思念顯露出來。」

〔路三34~36〕。倘若是一般婦女聽到了這些話,一定會感到緊張不安,要向老人酉默盎問個明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聖母當時並未如此,卻把這些話默存在自己心中,隱忍起來。忍耐為人生非常重要,國人常說: 「小不忍則亂大謀。」我國先哲為勸人忍耐,留有百忍圖,作為警惕。

 

聖母院 (48)

 

聖母的忍德,的確是我們在生活上忍辱負重的楷模。聖母的第四美德是助人的愛心和行動,比如她在天使嘉俾厄爾向她報喜時,

得知她表姐依撒伯爾已懷孕六個月之事後,她立刻想到,她表姐一向未曾生育過兒女,現在到了老年,

竟然懷了孕,而且已六個月了,一定需要有人在場照顧。因此她為愛心所驅使,不怕當時交通工具缺乏,不怕三天旅途勞累,

竟自以色列北部的納匝肋,長途跋涉的來到南部的艾殷卡林她表姐家中,照顧她表姐三個月左右〔路一39~56〕。

這是多大的助人愛心和行動。又比如在加納婚筵時,席上沒有酒了,這對喜家是難堪之事。

聖母見此窘狀,立刻自動的向耶穌報告了一切,請祂設法幫助喜家解除窘境,結果產生了耶穌變水為酒的奇蹟〔若二1~11〕。

這又是多大的助人愛心和行動。由於聖母有服從、謙卑、忍耐和愛心等美德,所以聖母慈祥良善。

我國文化最尊重聖賢和聖賢遺教,也講究師法聖賢和聖賢遺教。

倘若有讀書人言行不當,旁人會說: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聖母瑪利亞是聖賢中的聖賢,更值得我們尊重和師法。

 

聖母院 (49)

 

玫瑰經

主條目:玫瑰經

在天主教傳統中,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祈禱方式,稱為玫瑰經祈禱,就是通過默想耶穌和聖母一生的十五件重大事件來達到默想和淨化目的。

教宗庇護九世曾經說玫瑰經是教會最富有的寶藏。前任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多次表示他個人的經歷中,玫瑰經曾經起過重要的作用。

玫瑰經於15世紀成形,1495年得到教廷承認。核心的形式部份包括各由一遍天主經、十遍聖母經及一遍聖三光榮經所組成的每端奧跡。

傳統玫瑰經所紀念的奧跡共有十五項,分為「歡喜五端」(聖母領報、聖母往見聖婦依撒伯爾、吾主耶穌基督誕生、聖母獻耶穌於主殿、耶穌十二齡講道)、

「痛苦五端」(耶穌山園祈禱、耶穌繫受鞭笞、耶穌受刺冠之苦辱、耶穌負十字架陟山受死、耶穌被釘十字架上死)及「榮福五端」

(耶穌復活、耶穌升天、聖神降臨、聖母蒙召升天、天主光榮聖母)。這種結構是模仿歐洲於中古時期修道人士所採用的日課祈禱而成。

一百五十篇聖母經,象徵聖經《聖詠集》(又稱詩篇)中的一百五十篇聖詠。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2年頒布《童貞瑪利亞的玫瑰經》,提議新增「光明五端」,即為:耶穌在約旦河受洗,耶穌參與加納婚宴、耶穌宣講天國勸人悔改、

耶穌在泰博爾山顯聖容、耶穌在最後晚餐中建立聖體聖事。

按照天主教羅馬禮的年曆,每年十月七日為「玫瑰聖母紀念日」。

玫瑰經的傳統結束禱詞,點出了此一祈禱方式的深義:「天主,因你唯一聖子的降生、死亡和復活,為我們獲得了永生的賞報。

我們懇求你:使我們默想聖母玫瑰經的奧跡,並能效法其中的含義,獲得其中的許諾……」。

 

聖母院 (50)

 這些美麗的玻璃窗戶有一個美麗的名稱-玫瑰窗.

玫瑰窗,

廣義來說是指圓形的窗口,特指哥德式大教堂中的圓形玻璃窗。

在17世紀之前並無玫瑰窗的說法。

這個名字可能來源於古代法語中的roué(意為輻輳狀的車輪),而非英語中的rose。

 名詞「輪輻窗」常常指的是一個窗戶,被從中央的凸起或空心輻射出的一些輻輳分割的形態。

而「玫瑰窗」指的是那些經過高度繁複設計的像多瓣的玫瑰花的窗戶。

一個圓形的沒有花窗格的窗,像很多在義大利教堂發現的窗戶,

被定義為一個建築的開孔或圓孔。

 

聖母院 (51)

 

由於它的位置而成為裝飾的重點,

在陽光照耀時,把教堂內部渲染的五彩繽紛、眩神奪目。

玫瑰窗忽明忽暗,斑駁陸離光影中,

讓人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聖母院 (52)

 

11世紀時,彩色玻璃窗以藍色為主調,有9種顏色,都是濃重黝暗的。

以後,逐漸轉變為以深紅色為主,再轉變為以紫色為主,然後又轉變為更富麗而明亮的色調。
 

到12世紀,玻璃的顏色有21種之多。陽光照耀時,把教堂內部渲染得五彩繽紛,光彩奪目。

教士們解釋,這正是上帝居處的景象。13世紀中葉以前,由於玻璃塊小,所以分格小,

每格里的圖畫是情節性的,內容複雜,形象多,因而色彩特別渾厚,並且便於色調的統一。

 

聖母院 (53)

 

13世紀之末,彩色玻璃窗發生了變化。

玻璃塊大了,分格疏了,因而圖畫內容簡略,

以個別聖像代替了故事,且用著色彌補彩色玻璃的不足,

大面積的色調統一就難維持了,同時也就削弱了裝飾性,削弱了同建築的協調。

 

聖母院 (54)

 

14世紀,玻璃的色彩更多樣,也更透明,因此就不濃重了。

由於常用幾層不同顏色的玻璃重疊,色調的變化更多了。

到15世紀,玻璃片更大了,不再作鑲嵌,而在玻璃上繪畫,裝飾性就更差了。

由小塊到大片,由深色到透明,這是玻璃生產技術的進步,但玻璃窗卻為此而損失了它的建築性。

 

聖母院 (55)  

 

巴黎聖母院

基本資訊
位置
 法國巴黎
地理坐標
48.8530°N 2.3498°E
座標:48.8530°N 2.3498°E
所屬宗教
天主教巴黎總教區
宗教禮儀
羅馬禮
地區
法蘭西島

巴黎
教會地位
主教座堂
領導
安德烈·萬特羅瓦
網站
www.notredamedeparis.fr
建築描述
建築類型
教堂
建築風格
法國哥德式建築
正立面朝向
西
開工
1163年
竣工年份
1345年
長度
128公尺(420英尺)
寬度
69公尺(226英尺)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55張照片.

本次-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 -共已上傳2095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大約有45篇文章.40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