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  38-[法國-巴黎]-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上

置頂照片: 彤彤於香榭麗舍大道旁.
 

旅遊時間:10天7夜-- 第六天下午.

時間:民國105年 3月31日-星期四.

可樂旅遊-領隊兼導遊-邵士立先生.

天氣:陰雨天

溫度: 4-7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16(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去過的國家:7(日本+9.中國大陸+4.柬埔寨+1.

加拿大+1.法國+1.荷蘭+1.比利時+1...等)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

 百貨公司自由行跟自費午餐之後..

我們下午還有一個景點要走..

那就是有名的凱旋門跟香榭麗舍大道..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

 等遊覽車當中....

巴黎人也是會濫丟菸蒂...^^"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

 看起來相當美味的麵包夾心..

那一條應該是兩人分吧....好大呀.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

 來法國怎能不吃甜點呢.

世界三大料理之一耶....^^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5)

 上車之後我們又經過這地方...

小邵給我們十分鐘下車拍照.

但因為下著大雨....下車的只有小貓二三隻.

但是我是一定不會缺席的.撐著傘....拍..拍..拍...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6)

 (在法國這四天中.也是每天都過經過的景點)

協和廣場

廣場由Ange-Jacques Gabriel於1755年設計,

始建於1757年,是一個由護城河環繞的八角形,

介於西面的香榭麗舍大街和東面的杜伊勒里宮之間。

廣場上充滿了雕塑和噴泉,1763年以當時的國王命名為路易十五廣場(Place Louis XV)。

1748年,廣場上豎立起國王的騎馬雕像。

在廣場北側的皇家路兩側,當時興建了兩座式樣相同的壯麗的大廈,

它們能列入這一時期最優秀的建築實例之列。

最初它們都用作政府機構,東側的一座用作法國海軍部,

但是西側的那座在建成之後不久即開設了豪華的克里雍大飯店(至今仍在營業),

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在此消磨下午的時光,並學習鋼琴課程。

這座酒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用作德國占領軍總部。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7)

 

法國大革命期間,路易十五雕像被推倒,

廣場也改名革命廣場(法文:Place de la Révolution)。

當時貴族階層和資產階級成員接受款待,

在格列夫廣場觀看宣判有罪的囚犯活著被肢解,

新的革命政府在革命廣場立起了斷頭台,

斷頭台前經常聚集著喝彩的人群。

1793年1月21日,第一位名人,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在革命廣場被處決。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8)

 

在這裡上斷頭台的重要人物還有:

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伊莉莎白夫人, 夏綠蒂·科黛、杜巴利伯爵夫人、

喬治·雅克·丹敦、卡米爾·德穆蘭、安托萬-洛朗·德·拉瓦錫、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庇爾、路易·德聖茹斯特和奧蘭普·德古熱。

斷頭台在恐怖統治期間最為繁忙。

1794年夏天,在一個月內處死了超過1,300人。

一年後,當革命變得較為溫和時,從廣場上移走了斷頭台。

在1795-1799年的督政府時期,這座廣場更名為協和廣場,

作為在法國革命的混亂之後表示出的民族和解的姿態 。

在19世紀,這座廣場又曾經更名數次,但是最終還是定名為協和廣場。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9)

 (前方就是有名的方尖碑)

方尖碑
 


主條目:盧克索方尖碑

廣場的中心擺放著巨大的埃及方尖碑,上頭裝飾著象形文字讚揚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的統治。

他是十九世紀埃及政府送給法國的兩個方尖碑之一。

另一個仍留在埃及因為以當時的技術來說這太困難且太重以致於不能運到法國。

1990年代,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密特朗把第二個方尖碑歸還給埃及政府。

方尖碑曾經豎立在盧克索神廟的入口處。

1829年,鄂圖曼帝國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把3300年的盧克索方尖碑送給法國。

方尖碑在1833年12月21日抵達巴黎,三年之後,1836年10月25日,

法王路易菲利浦將它豎立在協和廣場的中央,廣場在法國革命時期曾經豎立斷頭台。

方尖碑為一紅色花崗岩柱,高23米(包含基座),重達250公噸。

以當時的技術來說,運送它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基座描繪的圖,解釋著用來運送的機械裝置。

方尖碑兩個側面有噴水池,建於方尖碑豎起於廣場的同時。

因為原始的尖頂遺失了(據信是西元前六世紀被偷的),

1998年法國政府在方尖碑的頂端加上了金色的金字塔尖頂。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0)

 

廣場周圍由雕塑和噴泉環繞,另有8座雕像,

代表法國8座主要城市

(里爾、斯特拉斯堡、里昂、馬賽、波爾多、南特、布雷斯特和魯昂)。

1870-1871年普法戰爭後,阿爾薩斯和洛林被割讓給德國,

於是斯特拉斯堡雕像被蒙上了黑紗,常有花環裝飾,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收回這一地區。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1)

 一邊撐傘一邊拍照中...

因為時間關係..不然我也好想上去摩天輪....^^"

沒關係...下次有機會..哈哈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2)

 

協和廣場 (第8區,右岸)

位於香榭麗舍大街東端, 初建時稱為「路易十五廣場」,

臭名昭著的斷頭台的地點。

埃及方尖碑是巴黎「最古老的古蹟」。

廣場上,皇家路的兩側,有兩座相同的石頭建築:

東面的一座是法國海軍部,西面的一座是豪華的克里雍大飯店(Hotel de Crillon)。

附近的旺多姆廣場以時尚和豪華酒店著稱,

擁有巴黎里茲酒店(Hotel Ritz)和旺多姆大飯店(Hotel de Vendome)及其珠寶店,

許多著名時裝設計師在廣場上擁有他們的沙龍。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3)

香榭麗舍大街(第8區,右岸)

 連接協和廣場和凱旋門,

由17世紀花園式散步道改建的大道。

它是巴黎的眾多旅遊景點之一和主要的購物街。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4)

 再拍一張...上車了..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5)

 大雨之中..小邵說.來到這邊不來此地看看鐵塔.等於入寶山而空手歸...

那這邊是哪裡呢...原來這邊叫-夏樂宮(Palais de Chaillot)

夏樂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夏樂宮(Palais de Chaillot)位於法國巴黎十六區,

隔塞納河與艾菲爾鐵塔相對。(因此也是觀賞鐵塔的最佳地點之一.)

夏樂宮地區又稱為特羅卡德羅(Trocadéro)。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6)

 

名稱的由來

夏樂原是當地村莊的名稱。

特羅卡德羅是西班牙最南端加的斯灣的一個小島,今天通過穿越海灣的大橋與加的斯相連。

在特羅卡德羅戰役中,1823年8月31日,未來的法國國王查理十世之子昂古萊姆公爵率領部隊攻占了堡壘。

法國出面干預,是代表受到叛亂威脅的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七世。

今天,廣場正式名稱為特羅卡德羅與11月11日廣場(Place du Trocadéro et du 11 Novembre),

通常簡稱為特羅卡德羅廣場(Place du Trocadéro)。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7)

 

老的特羅卡德羅宮

夏樂山被安排作1867年世界博覽會場地。

老的特羅卡德羅宮(Palais du Trocadéro)是為了1878年世界博覽會而建,(國際組織可以在博覽會期間在此舉行會議)。

宮殿的形式是一個大音樂廳,伸展出兩翼,和兩個塔樓;其風格是充滿異國情調和歷史典故的混合物,

通常稱為「摩爾式」,但是帶有某些拜占庭元素。建築師是Gabriel Davioud。音樂廳有大型的管風琴,

這是法國音樂廳里的第一台大型管風琴(1977年遷往里昂的莫里斯拉威爾禮堂(Auditorium Maurice Ravel),今天仍在使用)。

在建築下面留下了過去的地下採石場,改建為大型水族館,容納法國河流的魚類。

在1937年曾改造,自1985年再次關閉改造,直至2006年5月22日。

宮殿和塞納河之間的空間開闢為花園,由讓-查爾斯·阿爾方設計,以及數組噴泉。

在舊特羅卡德羅宮的花園有兩個大型動物雕像,犀牛和大象。

它們在拆除舊宮時被移走,自1986年以來安放在奧賽博物館入口的旁邊。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8)

 

新的夏樂宮


為了1937年世界博覽會,老特羅卡德羅宮被拆除,代之以位於山頂的夏樂宮。

它是流線型摩登風格,建築師路易-伊波利特·布瓦洛、雅克·卡魯和利昂·阿澤馬。

與舊宮一樣,夏樂宮也設計成兩翼的形狀,形成一個寬闊的弧形:的確,兩翼是建造在舊建築的基礎之上。

然而,與舊宮不同,兩翼是獨立的建築物,沒有核心元素將其連接: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寬闊的空地,使得從特羅卡德羅廣場觀看艾菲爾鐵塔時保持廣闊的視野。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19)

 

夏樂宮現在設有許多博物館:

國家海軍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a Marine)和人類學博物館(Musée de l'Homme)在南翼(帕西翼),

建築與遺產城(Cité de l'Architecture et du Patrimoine),

包括法國古蹟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Monuments Français),在東翼(巴黎翼),

從此可進入位於地下的夏樂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

1940年,希特勒在訪問被征服的巴黎時,在夏樂宮留影,背景是艾菲爾鐵塔。

這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標誌性形象。

1948年12月10日,在夏樂宮展開的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

現在用一塊石頭紀念這一事件,廣場也被稱為esplanade des droits de l'homme(「人權廣場」)。

夏樂宮亦是北約最初的總部「北約宮」(現巴黎第九大學所在地)。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0)

 

艾菲爾鐵塔

(法語:La Tour Eiffel,也常稱為巴黎鐵塔)

是位於法國巴黎戰神廣場的鐵製鏤空塔,

世界著名建築,也是法國文化象徵之一,

巴黎城市地標之一,巴黎最高建築物,

得名自其設計師居斯塔夫·艾菲爾,

屬於世界建築史上的技術傑作。

艾菲爾鐵塔也是世界上最多人付費參觀的名勝古跡,

2011年約有698萬人參觀,

在2010年累計參觀人數已超過二億七千萬人....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1)

 

艾菲爾鐵塔從1887年1月27日起建,分為三樓,

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

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台,

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

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

250萬隻鉚釘,模仿人體的骨頭為建,

極為壯觀屬於鏤空結構鐵塔,

塔高為300公尺,總高320公尺。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2)

 

1889年5月15日,為給世界博覽會開幕典禮剪彩,

鐵塔的設計師艾菲爾親手將法國國旗升上鐵塔的300米高空,

由此,人們為了紀念他對法國和巴黎的這一貢獻,特別還在塔下為他塑造了一座半身銅像。

直到2004年1月16日,為申辦2012年夏季奧運會,

法國巴黎市政府特意在艾菲爾鐵塔上介紹了其為申奧所做出的準備情況,

而艾菲爾鐵塔更成為了該國申奧的「天然廣告」。

這個為了世界博覽會而落成的金屬建築,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45年,直到紐約克萊斯勒大樓的出現。

艾菲爾鐵塔由250萬個鉚釘連接固定。

於塔的四個面上共刻有72個法國科學家、工程師與其他知名人士的名字,居斯塔夫·艾菲爾以此來銘記他們做出的貢獻。

戰神廣場的另一端有和平門和和平碑,上面用不同的文字寫著「和平」,表達了人們美好的願望。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3)

 歷史上的今天-

一百多年前..希特勒也曾在這個位子照過相...^^"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4)

 每一棟建築物都是一個美麗的歷史地標.

這就是法國-巴黎.

你來過了嗎?

此生必遊國家.讚!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5)

 遊覽車繼續開在巴黎市區中...

往我們下一個景點駛去..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6)

 (各位觀眾...將..將..將.....是凱旋門耶...我的天天天兒呀..)

戴高樂廣場

(法語:Place Charles de Gaulle)

是法國巴黎市中心主要廣場之一,也是巴黎凱旋門的所在地,

始建於1892年,1899年落成。

原名星形廣場(Place de l'Etoile),1918年為紀念一戰勝利而改名為勝利廣場;

二戰法國遭納粹德國占領期間,被改名為貝當廣場。

1970年11月13日,為紀念逝世不久的前法國總統夏爾·戴高樂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貢獻而改為現名。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7)

 

概覽

戴高樂廣場位於塞納河以北,是十二條主要道路的交匯點,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向東南延伸的香榭麗舍大街。

這十二條大街按照順時針從北方依次為:

瓦格蘭大街(Avenue de Wagram)

奧什大街(Avenue Hoche)

弗里德蘭大街(Avenue de Friedland)

香榭麗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Elysees)

馬索大街(Avenue Marceau)

耶拿大街(Avenue d'Iena)

克勒貝爾大街(Avenue Kleber)

雨果大街(Avenue Victor-Hugo)

福煦大街(Avenue Foch)

大軍團大街(Avenue de la Grande-Armee)

卡諾大街(Avenue Carnot)

麥馬漢大街(Avenue Mac Mahon)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8)

 我們隔著車道遙望凱旋門..

心想要是能到它底下不知該有多好..好想好想去拍拍照..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29)

 不過安慰一下自己..沒關係啦.

能隔街遙望也是不錯啦..

有總比沒有好..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0)

 但是....有看到嗎...它底下有人耶.

所以說它還是可以進去的.只是暫時不知道如何走過去...

不過對我來說找路...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啦.安啦.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1)

 先幫老婆拍一張到此一遊照先.

要知道今天是我們來歐洲當中這十天七夜最為寒冷的一天.

溫度約四五度.加上又下著雨..連我都覺得發抖了...>"<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2)

 (不過我們要先去方便一下下...)

香榭麗舍大道

(法文:Avenue des Champs-Elysees或les Champs-Elysees)

是法國首都巴黎的一條大道,位於城市西北部的第八區。

它被譽為巴黎最美麗的街道。

「香榭麗舍」原意是希臘神話中聖人及英雄靈魂居住的冥界中之至福樂土。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3)

 

簡介

香榭麗舍大道位於巴黎八區,城市的西北部。

起始於協和廣場,廣場上矗立有方尖碑,大街由東向西延伸1915米,前半段較平坦,

接著有一段上坡直到戴高樂廣場(舊稱星形廣場,位於夏佑宮所在的高地頂部),廣場中心屹立著凱旋門。

它筆直的街道讓我們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羅浮宮和它裡面的金字塔、卡魯索凱旋門、杜伊勒里花園、

方尖碑、凱旋門,以及在西邊更遠處,巴黎城外的拉德芳斯新凱旋門。這是巴黎西邊的歷史軸線。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4)

 

香榭麗舍大道是巴黎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香榭麗舍大道的前半段被綠地(square Marigny)和一些建築包圍著(theatre Marigny, palais de la Decouverte)。

在它的高處,有很多奢侈品商店和演出場所(電影院、麗都夜總會、香榭麗舍劇院),還有許多著名的咖啡館和餐館(Fouquet's)。

在十七世紀,自從凡爾賽城堡的風景畫家勒·諾特(一法國畫家)於1640年請人在羅浮宮和杜伊勒宮的延長線上種下了一排樹以來,

香榭麗舍大道只是一個還未城市化的區域中心的一個長長的散步場所。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5)

 (各位鄉親...將..將..將...這就是有名的香榭麗舍大道耶....我的媽呀!)

它目前的輪廓(在被稱作「夏佑宮」之星以前)成形於1724年,它延伸了杜伊勒花園的視線。

半個世紀以後,它的西部通過目前巴黎的la Grande Armee大街以及納伊的戴高樂大街延伸到塞納河,

但是不久之後,Fermiers Generaux牆又重新把它界定在星形廣場。

從1828年開始,巴黎市政府對它進行了修整,建成了最早的人行道。

1838年,建築師Jacques Hittorff對香榭麗舍大道加以規劃

(包括如今依然保存的路燈,花園是在拿破倫三世統治時期,由Jean-Charles Alphand規劃的)。

1994年,香榭麗舍大道得到巨資(2.5億法郎)投入,開始必要的修整,

參與者主要有Bernard Huet(都市計畫專家),Jean-Michel Wilmotte和Norman Foster(道路和公共場所設施設計師)。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6)

 

經濟
 
 
大道上的商家組成了香榭麗舍委員會,該會於1860年組成,

原名為香榭麗舍守衛及促進會,而於1980年改為現在的名稱。

委員會的主旨是要維持大道的名聲及形象。

為了達到主旨,委員會會監督地方政府調查商家的裝潢(照明、室內外裝飾等等)

還有商業活動(這裡的營業時間可以不受限制而比法國其他地方都長),

委員會也有責任幫助新店家融入,同時確定這些店家符合大道的形象。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7)

 

因為它的名聲和豪華的排場,在香榭麗舍大道上開店自然很貴。

這裡的房價高到很少人在這裡居住,而一樓以上的位置多半是當辦公室使用。

在這開店所需價錢並不一致,好比說北邊因為太陽照射時間比較多,

櫥窗不會像南邊被建築物的陰影擋到,所以租金也高很多。

截至2013年9月,香榭麗舍大道每月商用租金為世界第三貴,

2013年,香港銅鑼灣羅素街在兩年內先後超越香榭麗舍大道和美國第五大道,

成為每月商用租金世界最貴街道。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8)

活動
 

香榭麗舍

每年7月14日巴士底日,法國總統都會出席在香榭麗舍大道舉行的閱兵式。

香榭麗舍大道也是傳統上環法自行車大賽最後一個賽段的終點。

每年的最後一天,香榭麗舍大道就會成為步行街,人們就街上慶祝新年。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39)

 借廁所的餐廳...等一下來的是這家餐廳用餐嗎..我也搞傻了...>"<

真是...吃老有三歹...ㄏㄏ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0)

 小邵給了我們一個小時的時間去逛逛..

大部分的團員因為不耐寒..都躲在室內居多..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1)

 這時候似乎只有我帶著老婆往我認定的方向前進..

沒錯...我已經找到去凱旋門底下的入口了.

話說....斯斯不但長得帥..還很有方向感..認路更是一流.

這應該跟智商也有關係吧....我想..^^"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2)

 是的....沒錯.這就是往凱旋門唯一的地下通道.

要是不仔細看還真找不到呢.

而我只不過花了我智商的萬分之一就找到它了...

別羨慕哥..這跟斯斯帥氣的外表一樣..都是天生的..哈哈哈.

彤彤:好啦..要是這樣你會開心..那也好啦..^^"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3)

 走過一條長長的地下通道..

通道上面就是十二條大馬路的集中點-戴高樂廣場.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4)

 心情不錯耶...美女.

想也是啦..能有帥哥相陪.人生幾何呀..哈哈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5)

 終於....我們在馬路的這一邊了..

而我的後面就是......轉身....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6)

 (我的媽咪呀...我終於來到凱旋門了...)

巴黎凱旋門

(法語:Arc de triomphe de l'Etoile),即雄獅凱旋門,

位於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

是拿破崙為紀念1805年打敗俄奧聯軍的勝利,於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

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

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又重新復工,到1836年終於全部竣工。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7)

 

歷史


1805年12月2日,拿破崙率領的法國軍隊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擊敗了俄奧聯軍,

法國的國威達到史無前例的頂峰。

為了炫耀國力,並慶祝戰爭的勝利,在1806年2月12日拿破崙宣布在星形廣場

(今戴高樂廣場)興建「一道偉大的雕塑」,迎接日後凱旋的法軍將士。

同年8月15日,按照著名建築師讓·夏格倫的設計開始動土興建。

但後來拿破崙被推翻後,凱旋門工程中途輟止。

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後,工程才得以繼續。斷斷續續經過了30年,

凱旋門終於在1836年7月29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8)

建築

 
巴黎12條大街都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四周放射,氣勢磅薄,為歐洲大城市的設計典範。

凱旋門高49.54米,寬44.82米,厚22.21米,中心拱門高36.6米,寬14.6米。

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出征"、"勝利"、"和平"和"抵抗";

其中有些人物雕塑還高達五六米。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49)

凱旋門的四周都有門,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遠征的386名將軍和96場勝戰的名字,

門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間的法國戰事史。

凱旋門的拱門上可以乘電梯或登石梯上去,石梯共273階,

上去後第一站有一個小型的歷史博物館,

裡面陳列著有關凱旋門的各種歷史文物以及拿破崙生平事蹟的圖片和法國的各種勳章、獎章。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50)

另外,還有兩間配有法語解說的電影放映室,專門放映一些反映巴黎歷史變遷的資料片。

再往上走,就到了凱旋門的頂部平台,從這裡可以鳥瞰巴黎名勝。

凱旋門的正下方,是1920年11月11日建造的無名烈士墓,

墓是平的,地上嵌著紅色的墓誌「這裡安息的是為國犧牲的法國軍人。」據說,

墓中長眠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犧牲的一位無名戰士,

他代表著在大戰中死難的150萬法國官兵。

墓前有一長明燈,每天晚上,這裡都會點起不滅的火焰。

每逢節日,就有一面10多米長的法國國旗從拱門頂端直垂下來,

在無名烈士墓上空招展飄揚。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51)

 

文化

到今天,巴黎人民始終保留著這樣的傳統:每逢重大節日盛典,

一個身穿拿破崙時代盔甲的戰士,手持劈刀,守衛在《出征》雕像前,

鼓舞法國人民為自由、平等、博愛而戰鬥。

每年的7月14日,法國舉國歡慶國慶節時,法國總統都要從凱旋門下通過;

而每當法國總統卸職的最後一天也要來此,向無名烈士墓獻上一束鮮花。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52)

 人站在其下..頓時覺得自己的渺小...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53)

 凱旋門下的無名烈士墓...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54)

拿破崙是非常出色的軍事家,

他一生親自參加的戰爭達到60多次,

而其指揮的戰鬥,在軍事史上有重要意義。

他的征戰打破歐洲的權力均衡。

在拿破崙戰敗後的維也納會議上,

新的歐洲秩序與均衡被重新建立起來。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55)

 

拿破崙於1804年11月6日加冕稱帝,把共和國變成帝國。

在位期間稱「法國人的皇帝」,也是歷史上自查理三世後第二位享有此名號的法國皇帝。

對內他多次鎮壓反動勢力的叛亂,頒布《拿破崙法典》,

完善世界法律體系,奠定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秩序。

對外他率軍五破英、普、奧、俄等國組成的反法聯盟,打贏五十餘場大型戰役,

沉重地打擊歐洲各國的封建制度,捍衛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凱旋門+香榭麗舍大道 (56)  

 (一腳踩在歷史中....感動.)

拿破崙在法國執政期間多次對外擴張,發動拿破崙戰爭,

成為義大利國王、萊茵邦聯的保護者、瑞士聯邦的仲裁者、法蘭西帝國殖民領主

(包含各法國殖民地、荷蘭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等)。

在最輝煌時期,歐洲除英國外,其餘各國均向拿破崙臣服或結盟。

形成龐大的拿破崙帝國體系,創造一系列軍政奇蹟與短暫的輝煌成就。

 除此之外,拿破崙也是最早提出歐羅巴合眾國構想並試圖通過武力合併來實現的人。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5張照片.

本次-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 -共已上傳2449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大約有45篇文章.40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