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 49-[德國-施泰恩加登]-威斯教堂.下

置頂照片:巴伐利亞草原奇蹟的威斯教堂.

旅遊時間:10天7夜-(9-16到9-25)- 第7天.

時間:民國106年 9月22日-星期五.中午

可樂旅遊-領隊兼導遊-邵士立先生.(小.第二次跟他帶的團)

天氣:晴天

溫度:8-12度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19(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11(日本+9.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1.荷蘭+1.比利時+1.法國+2.韓國+1.澳洲+1.德國+1.瑞士+1.)

隨身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

相機+鏡頭總重量 = 9公斤.(加腳架超過10公斤)

主機-CANON 5D2,鏡頭-CANON-16-35L F4+28-70L F2.8+70-300L(胖白)

備用機-CANON-EOS M5,鏡頭-CANON-EF-M 11-22mm+EF-M 28mm f3.5+(轉接環+胖白)

閃光燈-CANON-EX-430+永諾-YN565EXII+ GODOX 神牛 LED 126 補光燈

輕型腳架-FOTOPRO C-4i+ Manfrotto PIXI 迷你三腳架

 

 (換M5+胖白上場....把這些美麗的雕塑拉近一點...)

M5 (1)

換M5加胖白上場...把這些雕塑拉近點...哇..好精緻的雕塑. 

 

M5 (2)

 

原本有一些反建築的意識在一七二零年代迅速地全部轉變,

並造就了洛可可風格在歐洲室內設計和裝飾美學上大綻光芒的時代。

其中最多姿多彩的德國洛可可就發源於天主教德國。
 
一般而言,洛可可建築是指純粹室內風格。

因為當時的富人貴族從凡爾賽搬回巴黎時,巴黎已經是一個已發展的城市。

所以他們大都直接以新風格裝潢原有的建築,而較少重新興建新的大型建築物。

 

M5 (3)

 

油畫
 

洛可可風格亦從建築設計中的純粹裝飾藝術伸延至繪畫上。

洛可可畫家選用清淡鮮明的顏色和精緻的曲線構圖,

喜歡用基路伯小天使和愛情神話中等來點綴畫中氛圍,令畫面變得優美而神祕。

洛可可風格細緻地表現在人像畫中;畫中人不再是神、聖人或騎士,

而是宮廷的朝臣、貴族等,顏色細致、淡雅,人物纖細。

 

M5 (4)

 

一些畫像亦顯示當時美學開始離開宗教、國家等思想方向;

不再表現人物的端莊神聖,開始表現得有點不純潔和不道德。

而洛可可的風景畫則是田園詩式的,多數描寫貴族的男男女女在悠閒地遊山玩水。

第一個主要代表畫家是華托(1684–1721),華托的《發舟西地島》畫面迷離,

人物雍容華貴;華托和其後的洛可可畫家不同的是,他的畫除了純粹的裝飾外,往往滲出一種憂鬱氣息。

其後的洛可可畫家包括布歇(1703-1770)、法戈納(1732-1806)等,他們都深受華托的影響。

 

M5 (5)

 

威斯教堂,位於德國巴伐利亞邦史坦加登鎮維斯區,

於1745年至1754年由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和多米尼庫斯·齊默爾曼兄弟設計建造,

他們都是德國洛可可風格的畫家和建築師。

 

M5 (6)

一絲一毫都不馬虎....真是精緻到讓人讚嘆... 

 

 

M5 (7)

 

這間教堂.

非常厲害的是華麗的雕刻與壁畫.

一踏入內..都會忍不住的驚呼一聲~~哇))))))

 

M5 (8)

 

教堂是進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

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

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稱為「天主堂」;

伊斯蘭教進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一般稱為清真寺,

猶太教從事宗教儀式和其它活動的場所中文亦稱猶太教堂或猶太會堂。

 

M5 (9)

 

歷史
 

公元10世紀至11世紀,歐洲各封建領主熱心於在自己的領地上修建規模壯觀的修道院和教堂。

教堂建築採用典型的羅馬式拱券結構。它是從古羅馬時代的巴西利卡式演變而來。

建築史上稱這種新形制為「羅曼內斯克」即羅馬式。

羅馬式教堂的雛形是具有山形牆和石頭的坡屋頂並使用圓拱。

它的外形像封建領主的城堡,以堅固、沉重、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顯示教會的權威。

 

M5 (10)

 

教堂的一側或中間往往建有鐘塔。

屋頂上設一採光的高樓,從室內看,這是唯一能夠射進光線的地方。

教堂內光線幽暗,給人一種神秘宗教氣氛和肅穆感及壓迫感。

教堂內部裝飾主要使用壁畫和雕塑,教堂外表的正面牆和內部柱頭多用浮雕裝飾,

這些雕塑形象都與建築結構渾然一體。

羅馬式時期的雕塑具有古代雕塑的氣魄,較多運用變形誇張手法,

但又不同於古代的寫實風格。

 

M5 (11)

 

中世紀時期,天主教會統治歐洲。

自12世紀到15世紀,城市已成為各個封建王國的政治、宗教、經濟和文化中心。

教堂成為城市中最高大雄偉、富麗堂皇的建築,

這一時期興起了封建社會下壯麗發展的產物——哥德式藝術。

「哥德」是指野蠻人。

在歐洲人眼裡羅馬式是正統藝術,繼而興起的新的建築形式就被貶為「哥德」了。

第一個哥德式建築是在法國國王的領地上誕生的。

之後整個歐洲都受到「哥德化」的影響。

 

M5 (12)

 

哥德式教堂建築在藝術造型上的特點:

首先在大小和高度上創造了新紀錄,從教堂中廳的高度看,

德國的科隆中廳高達48米;從教堂的鐘塔高度看德國的烏爾姆市教堂高達161米。

其次是形體向上的動勢十分強烈,輕靈的垂直線直貫全身。

不論是牆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劃越細,裝飾越多,也越玲瓏,

而且頂上都有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頂。

 

M5 (13)

 


不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築局部和細節的上端也都是尖的,

整個教堂處處充滿向上的衝力。

這種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為特徵的造型風格是教會的棄絕塵世的宗教思想的體現,

也是城市顯示其強大向上蓬勃生機的精神反映。

如果說羅馬式以其堅厚、敦實、不可動搖的形體來顯示教會的權威,

形式上帶有復古繼承傳統的意味,那麼哥德式則以高聳削瘦 ,

靈巧、上升的力量體現教會的神性力量。

 

M5 (14)

 

它的直升的線條,奇突的空間推移,

透過彩色玻璃窗的瑰麗斑斕的光線和各式各樣輕巧玲瓏的雕刻的裝飾,

綜合地造成一個「非人間」的境域,給人以神秘感。

有人說羅馬建築是地上的宮殿,哥特建築則是天堂裡的神宮。

 

M5 (15)

 

哥德式教堂結構變化,造成一種火焰式的衝力,

把人們的意念帶向「天國」,成功地體現了宗教觀念,

人們的視覺和情緒隨著向上升華的尖塔,有一種接近上帝和天堂的感覺。

從審美的層面看,羅馬式建築較寬大雄渾,但顯得閉關自守,

而哥德式建築表現出一種人的意念的衝動,它不再是純粹的宗教建築物,

也不再是軍事堡壘,而是城市的文化標誌,標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紀心靈上獲得的有限自由,

人們會發現一絲屬靈的光透進了現實黑暗的中世紀。

 

M5 (16)

 

與哥特建築一起應運而生的是優美的彩色玻璃窗畫。

這種畫也成為不識字信徒們的聖經。

圓形的玫瑰窗象徵天堂,各式聖者登上了色彩絢麗的玻璃窗,

酷似豐富多彩的舞台畫面。

當人們走近教堂不僅產生對天國的神幻感,也產生裝飾美感。

 

M5 (17)

 

由於它是玻璃畫能依靠光線的穿透而生艷,以其光色的奇妙而引人入勝。

哥德式雕塑是教堂建築不可缺少的裝飾,它的人物形象開始保持獨立的空間地位,

追求三度空間的立體造型,力求符合真實的形象,追求自然生動的塑造,

使人體逐漸豐滿起來,衣褶也隨之有了結構的變化,使人感到衣服裡面是實在的人體。

雕像不再是人的外形的攀模,而是有血有肉的人了。

哥德式建築上多採用圓雕和接近圓雕的高浮雕。

 

M5 (18)

 

哥德式藝術接近生活和寫實,

遍布歐洲,因此也稱國際哥德式風格。

晚期的哥德式藝術已明顯孕育著文藝復興的到來。

文藝復興時期,隨著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哥德式教堂不再受到建築師的親睞,

教堂更加成為一種建築師為自己樹碑立傳的好機會,

追求宏大的穹頂成為建築師的主要目標之一,

但是由於當時的建築力學和建築材料不夠先進,

真正能成功建成並保留至今的穹頂教堂為數不多。

 

M5 (19)

 

現代的教堂不再局限於教堂的傳統形式,

而是更注意宗教氣氛的創造。

玻璃、鑄鐵、木材、混凝土等各種新材料被廣泛運用在教堂建築中,

同時也湧現出大量的傑出作品,

很多建築大師因設計出獨特的教堂而一舉成名,

如阿爾瓦·阿爾托的三十字教堂、菲利浦·詹森的水晶教堂、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會」、「水之教會」、「風之教會」等等。

 

M5 (20)

 

特徵
 

十字形平面,分拉丁十字形和希臘十字形(耶路撒冷十字形)。

拉丁十字形有兩個較短的橫向臂,以及一個長的縱向臂。

而希臘十字形四臂長度相等,中心為一大正方形空間,

希臘十字形設計廣泛運用於拜占庭建築及受拜占庭建築影響的西方教堂。

 

M5 (21)

 

等級

教堂建築分為四等級:

小堂/禮拜堂(Chapel):有駐堂神父/主理聖品一位。

聖堂/禮拜堂(Church):通常為傳道區/牧區所在,有主任司鐸/主任牧師,

教友/會友多的教堂甚至有執事/助理聖品。

座堂(Cathedral):教區主教駐在地。

宗座聖殿/大殿(Basilica):又稱聖殿,通常為總主教/大主教所在、

或為有特殊宗教事蹟發生的地點,例如露德、花地瑪。僅天主教會設此等級。

 

M5 (22)

 

管風琴

(英語:Pipe organ)是一種鍵盤樂器,也是世界最大的樂器,

外形類似直立式鋼琴,通過腳下的踏板送風,

吹響音管,並配合雙手鍵盤彈奏的一種樂器。

踏板鼓風進入風道,如果不彈奏,則整個風道是密閉的;

當手指按下某琴鍵後,該鍵對應的音管的管塞就會打開,

氣流通過而吹響音管,則發出一個樂音。

 

M5 (23)

 

靠鼓動風箱內的空氣,通過銅製、鋅製或木製音管來發音。

早期演奏管風琴通常需要兩人搭檔,一人演奏,

一人鼓風(一般是來自教堂信徒中的小男孩)。

後來管風琴的規模越來越大,有以蒸氣機、電力設備鼓風,

因而又發展出了更複雜的鍵盤機械結構。

現在常見的管風琴有機械式管風琴、

機電式管風琴和電動壓氣式管風琴。

管風琴於公元前三世紀由古希臘的非洲亞歷士山大城工程師Ktesibris所發明 。

 

M5 (24)

 

一個中型教堂內安裝的管風琴大約有1200根音管、

23個音栓控制音色、兩層手鍵盤和一個腳鍵盤,

而製造它則需要好幾年時間。

後在裝配時,還要根據演奏地點的室內聲學特性來調節音響效果。

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風琴在美國亞特蘭大大西洋城一個禮堂內。

 

M5 (25)

 

管風琴在西方宗教,尤其是基督宗教的彌撒儀式上,扮演著莫大的信仰角色。

首先出現於公元前250年前後。

因為管風琴的結構是直接依附在建築結構之上,所以一般與教堂或歌劇院同時建造。

因此,管風琴沒有明確的規格限制。在日治時代被引入臺灣的中小學音樂教室,

至20世紀末才漸漸汰除。至今,音樂課的風琴仍存在於多數台灣人的記憶中。

 

M5 (26) 

18世紀之前,管風琴都是為每一個教堂單獨設計,並在現場製造組裝。

到了19世紀,法國工程師卡瓦葉.科爾(Aristide Cavaillé-Coll, 1811-1899)

開始試驗工廠化生產管風琴。

他大幅提升了管風琴的製作工藝,其生產的管風琴質量很好,

演奏強音的時候音量巨大,能夠製造出以前的管風琴所無法企及的雷霆般音響,

也能夠奏出低聲細語般的音色,細膩地表現微妙的情感。

 

......................再換回無敵兔..................

威斯教堂 (55)

 

現在的巴黎聖三一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等20餘座教堂的管風琴都出自卡瓦葉的工廠。

演奏管風琴時,會同時使用高音譜號、低音譜號或中音譜號,腳踏鍵盤部分用低音譜號。

管風琴的音量宏大,音色飽滿,尤其適合在莊嚴的氣氛中演奏嚴肅神聖的宗教音樂。

中世紀的歐洲,幾乎每個小鎮的教堂中都擁有或大或小的管風琴。

能夠在著名的大教堂中擔任管風琴師,是音樂家們引以為豪的榮譽。

20世紀新型的管風琴通過演奏前設定好音栓,能模仿各種不同的樂器,

如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打擊樂器的音色等。

 

威斯教堂 (56)

本教堂主要供奉救世主雕像.

那你們知道誰是救世主嗎?來維基一下不就知道了 

 

彌賽亞

(天主教漢譯作默西亞;希伯來語:מָשִׁיחַ‎,轉寫:Mašíaḥ‎;

亞拉姆語:משיחא;阿拉伯語:المسيح‎,轉寫:almsih‎‎‎,

伊斯蘭教漢譯作麥西哈,景教譯彌施訶),

基督宗教術語,意指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世主。

基督教主張「拿撒勒人耶穌就是彌賽亞,

因為耶穌的出現,應驗了許多舊約聖經中的預言」,

伊斯蘭教也認同耶穌就是彌賽亞,稱他為"麥西哈爾撒";

而猶太教信徒則予以否認,並仍然期待他們心中的彌賽亞來臨。

一些被指為異端和普遍認爲是邪教的教派,其創辦人也常以彌賽亞自居。

例如麻原彰晃、文鮮明、又吉耶穌等。

 

威斯教堂 (57)

 

釋義

彌賽亞來自於希伯來文מָשִׁיחַ‎(moshiahch),與希臘語詞基督(christos)同意,直譯為受膏者。

受膏是一種宗教儀式,經由先知,以聖膏油塗在候選者的頭上,

確認此人是上帝所選中的人,將可以成為君主或是祭司。

在阿拉伯語中مسح(masah)亦有擦拭之意。

《舊約》記載的第一位受膏者是祭司亞倫,經由摩西為他執行受膏禮。

數百年後,撒母耳為大衛執行受膏禮,宣告他將繼任,成為以色列王。

另外,希伯來書的出現,也讓人推論耶穌就是麥基洗德的肉身,

故彌賽亞、基督、麥基洗德應互為同義字。

猶太教也用這個詞來指出自大衛家系的拯救者,由他帶領以色列國恢復大衛統治時期的輝煌盛世。

 

威斯教堂 (58)

 

猶太教彌賽亞觀

猶太教相信,彌賽亞的王國下,以色列民將全部回歸耶路撒冷,

萬民都將歸順亞伯拉罕的主,艾薩克的主,雅各布的主,

世界將會迎來和平,昔日的惡人將從善,

出現「豺狼會和羔羊同臥」的場面,仇敵變成朋友。

而人們相信,橄欖山是彌賽亞的王國開始的地方。

 

威斯教堂 (59)

 

而在彌賽亞來到前會有戰爭和苦難,而在彌賽亞來到後,

他要在政治上和靈性上拯救和治癒以色列人,

把他們帶回以色列並重建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恢復對至高主的敬拜,

恢復以色列往昔的宗教法庭及推行猶太律法,並將在以色列建立一個政府,

成為無論是猶太人和外邦人,世界所有政府的中心。

 

威斯教堂 (60) 

 

在此前,猶太拉比為彌賽亞將是什麼名字發生過爭論,

也曾有不少拉比與猶太人相信希西家就是已經降臨的彌賽亞,

但最後在塔木德中,這種觀點被嚴厲斥責:「正義對至高主說,

『宇宙的主啊!以色列王大衛寫出了那麼多頌揚你的歌,

你都沒有使他成為彌賽亞,而對於你曾為他創造了那麼多奇蹟,

他卻連一支頌歌都沒有為你寫出的希西家,你難道要使他成為彌賽亞嗎?」

 

威斯教堂 (61)

 

但毋庸置疑的是,彌賽亞必定是猶大氏族的子孫,是大衛的後人,

因為:「權杖不離開猶大,柄杖不離他腳間。直到那掌權者來到,萬民必將歸順。」

「當你的日子滿期與你祖先長眠時,我必在你以後興起一個後裔,即你所生的兒子;我必鞏固他的王權。

是他要為我的名建立殿宇;我要鞏固他的王位直到永遠。」

由於以色列民族一直受到迫害,一直處於漂泊中,故猶太人迫切的希望彌賽亞的降臨,

而以色列國將由主奪回並賜予以色列民族。

 

威斯教堂 (62)

 

也因此,現代的以色列與錫安主義被認為延緩了彌賽亞的到來,

許多虔誠的猶太人拒絕世俗以色列國,甚至比周邊的伊斯蘭國家更加痛恨。

「如果全以色列只懺悔一天,大衛之子便會立刻到來。

如果以色列好好地守一次安息日,大衛之子便會立刻到來」(p.Tann.64a)

於是,按照塔木德的指示,哈西德派猶太人在以色列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活動,

希望全民嚴格奉守猶太律法,以促成彌賽亞的早日來臨。

同時,許多猶太人相信,每個猶太人身上都有成為彌賽亞的潛質,

有些人尤其接近彌賽亞,但他們沒能完成自己生時的任務,故這人就沒能成為彌賽亞。

 

威斯教堂 (63)

 

新約中論及的彌賽亞

基督教方面宣稱「新約聖經指出,舊約聖經一直提及的彌賽亞就是木匠出生的拿撒勒人耶穌。

聖經從幾方面說明彌賽亞的身份。」以下「家系」「預言」「承認」是基督教方面的主觀宣稱,

而非客觀描述,也未體現其它宗教和非宗教界的觀點。

比如猶太教與基督教在耶穌身份上自古以來就有根本分歧。

 

威斯教堂 (64)

 

家系

聖經舊約中上帝耶和華曾經告訴以色列人的祖先亞伯拉罕,應許的「苗裔」會是他的子孫。

上帝也向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以撒的兒子雅各,以及雅各的兒子猶大,提出同樣的應許。

幾百年後,聖經揭示猶大的後人大衛王,彌賽亞會是他的後裔。

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證實,耶穌的確是大衛的後裔。耶穌的世系廣為人知。

雖然人們猛烈反對耶穌,但從沒有人懷疑過耶穌是不是大衛的子孫。

可見,耶穌出於大衛的世系是沒有疑問的。

耶穌升上天後37年,也就是公元70年,羅馬人毀滅耶路撒冷,把猶太人的家譜全部毀掉,

從此就再沒有人能證明自己是上帝應許的彌賽亞了。

 

威斯教堂 (65)

 

聖經的預言

基督教方面有宣稱希伯來語經卷有不少預言提到彌賽亞一生中的不同階段,這樣的宣稱包括:

公元前8世紀,聖經的彌迦書預言,偉大的君王彌賽亞會在稱為伯利恆的小城出生。

以色列有兩個城都叫伯利恆。預言清楚指出,彌賽亞會生於又叫以法他的那個伯利恆,也就是大衛王的出生地。

耶穌的父母約瑟和馬利亞原本住在拿撒勒,位於伯利恆北面約150公里。

馬利亞懷孕期間,羅馬統治者凱撒·奧古斯都下令人民回鄉登記戶籍。

約瑟只好帶著懷孕多月的馬利亞到伯利恆去,馬利亞就在那裏生下耶穌。

 

威斯教堂 (66)

 

公元前6世紀,聖經的但以理書預言,從頒布諭旨修復、重建耶路撒冷起,

經過六十九個「七」的時期,稱為「彌賽亞」的領袖便會出現。

這段時期的每一個「七」指七年。

根據聖經和世俗歷史的記載,重建耶路撒冷的諭旨在公元前455年頒布。

因此,從那一年算起,483年(69×7)之後,也就是公元29年,彌賽亞就會出現。

上帝耶和華在那一年用聖靈膏立耶穌。

當時耶穌成了「基督」(受膏的救主),也就是彌賽亞。

 

威斯教堂 (67)

 

耶和華的承認

基督教方面有如此的宣稱「耶和華上帝親自作證,表明耶穌的確是彌賽亞。

耶和華曾差遣天使告訴人,耶穌就是他應許的彌賽亞。

耶穌在地上時,耶和華曾在天上發言,説耶穌是他所悅納的。

耶和華上帝也賜給耶穌超過人的力量去施行奇蹟。」

 

威斯教堂 (68)

 

耶穌的預言

四福音書中記載關於耶穌預言未來的假彌賽亞現象與祂(真彌賽亞)的再來。

《聖經(和合本)/馬可福音馬可福音》第十三章21-22節:

「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看哪、基督在這裏.或說、基督在那裏.你們不要信。

因爲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神蹟奇事.倘若能行、就把選民迷惑了。」

第35節:「所以你們要儆醒、因爲你們不知道家主甚麼時候來、或晚上、或半夜、或雞叫、或早晨。」

《聖經(和合本)/馬太福音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36節: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

 

威斯教堂 (69)

 

歷史上的「彌賽亞」

西緬·巴爾·科克巴(Simon bar Kokhba)

公元132年,猶太教著名教士阿吉巴·本·約瑟稱呼西緬·巴爾·科克巴說「這位就是彌賽亞君王!」。

巴爾·科克巴位高勢強,擁有一支雄兵。許多猶太人以為,拯救他們脫離羅馬世界霸權之手,

終止他們長期以來所受壓迫的人終於出現了。

可是,巴爾·科克巴卻一敗塗地,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更因此賠上了性命。

 

威斯教堂 (70)

 

12世紀葉門的彌賽亞

在12世紀在葉門有一位猶太彌賽亞出現。

當地的哈里發(即統治者)請他提出一個標記去證明自己是彌賽亞。

於是這位彌賽亞建議哈里發把他斬首,他會迅速復活而以此為證。

哈里發一口答允——葉門彌賽亞的故事就從此結束了。

在同一個世紀,有個叫大衛·阿爾羅伊的人出現。

他告訴中東的猶太人作好準備,隨他乘坐天使的翅膀飛返聖地。

許多人相信他便是彌賽亞。巴格達的猶太人在房頂上耐心等候,

雖然賊人趁機把他們的財物盜去,他們也滿不在乎。

 

威斯教堂 (71)

 

薩瓦塔伊·塞比

在17世紀,薩瓦塔伊·塞比在伊茲密爾興起。

他向全歐各地的猶太人宣稱自己是彌賽亞。

基督徒也有聽信他的。

塞比應許為跟從他的人帶來解放——方法是任由他們隨便犯罪。

他的親信奉行秘密祭神儀式、赤身露體、肆意行淫,甚至做出亂倫的敗行來。

然後他們鞭打自己、在雪裏赤身打滾,或把自己埋在冰冷的土堆裏,僅露出頭來懲罰自己。

後來,塞比來到土耳其,給人捉著,迫他歸信伊斯蘭教,否則便要喪命。

結果,塞比歸信了伊斯蘭教。他手下許多虔誠信徒的希望就此破滅。

即使如此,在隨後兩個世紀,有些人仍把塞比稱為彌賽亞。

 

威斯教堂 (72)

 

基督教國的彌賽亞

基督教國也有各種各式的彌賽亞興起。

在12世紀,有個名叫坦凱爾姆的人招來大批跟從者,整個安特衛普城均受其控制。

這位彌賽亞自稱為神,甚至把自己沐浴的水作為聖禮賣給跟從者喝。

另一位「基督教」彌賽亞是16世紀在德國興起的托馬斯·閔采爾。

他起來反抗當地的政府,並且告訴手下這便是哈米吉多頓。

他曾應允用衣袖把敵人發射的炮彈接住。

但結果是,他手下的黨徒慘遭屠殺,自己則被斬首。

過去多個世紀,基督教國裏曾有不少這類的彌賽亞出現。

 

威斯教堂 (73)

 

20世紀的彌賽亞

在20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

人類比以前更期望有一個彌賽亞給人類帶來和平。

因此,許多人自詡為彌賽亞。

1920、30和40年代,在非洲剛果,

人們把西蒙·基班古及他的繼承人安德烈·「耶穌」·馬特斯瓦視為彌賽亞。

這兩人已死去,但跟從他們的人仍期待他們回來,為非洲帶來一個千禧年。

 

威斯教堂 (74)

 

在紐幾內亞和美拉尼西亞,興起了「貨物崇拜」。

奉行這種崇拜的人期望有一天,有船隻或飛機載著救主般的白人抵達,

他們帶來財富及引進一個幸福的時代,屆時甚至死人也會復活。

在工業國家,有些是宗教領袖,例如文鮮明便自詡為耶穌基督的繼承人。

他的理想是要結合手下虔誠的信徒,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家庭以淨化世界。

政治領袖們也曾試圖扮演彌賽亞的角色。

例如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夢想建立一個千年帝國。

照樣,政治哲學和組織也曾獲致彌賽亞的地位。

《美國百科全書》指出,馬克思-列寧的政治理念便含有拯救世界的意味。

聯合國組織則普遍被視為達致世界和平的惟一希望。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這個組織已取代了救世主的地位。

 

威斯教堂 (75)

彤彤:內行的看門道.外行的就看熱鬧.

 

 

威斯教堂 (76)

時間差不多了....

只剩我跟老婆二個人在裡面拍照..

再拍個二張就準備離開了.... 

 

 

威斯教堂 (77)

美麗的教堂..再會了..

我們會想念你得... 

 

 

威斯教堂 (78)

捨不得要離開了....我還沒拍夠說.. 

 

 

M5 (27) 

威斯教堂之鐘樓.

鐘樓或鐘塔

(clock tower,bell tower),

是一種多面(通常四面)有鐘面的西方塔建築。

一般鐘樓建於教堂或市政建築之中,

不過很多鐘樓都是獨立建成的。

塔鐘是在鐘樓裡面的一個部件,

它通常於整點時響出撞鐘的聲音,

有時也會播放一段音樂曲子。

 

M5 (28) 

 

地標
 

 

很多鐘樓都是著名的地面標誌。

 

五大知名鐘樓有:St Stephen大鐘,即倫敦威斯敏斯特宮裡面的大笨鐘;

 

印度孟買Rajabai鐘樓;莫斯科克林姆林宮的Spasskaya鐘樓;

 

義大利威尼斯比薩斜塔的鐘樓;瑞士伯爾尼的Zytglogge鐘樓。

 

 

M5 (29)  

騎單車的德國女孩...

 

 

威斯教堂 (79)  

本篇就在這張小商店要畫下句點了..

下一個景點也很精采ㄡ.....請期待唄!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54張照片.

本次-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 -共已上傳3100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大約有48篇文章.36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