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 50-[德國-奧伯拉瑪高]-壁畫村.上
 
置頂照片:精美的房屋壁畫.
 
旅遊時間:10天7夜-(9-16到9-25)- 第7天.
 
時間:民國106年 9月22日-星期五.下午
 
可樂旅遊-領隊兼導遊-邵士立先生.(小.第二次跟他帶的團)
 
天氣:晴天
 
溫度:8-12度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19(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11(日本+9.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1.荷蘭+1.比利時+1.法國+2.韓國+1.澳洲+1.德國+1.瑞士+1.)
 
隨身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
 
相機+鏡頭總重量 = 9公斤.(加腳架超過10公斤)
 
主機-CANON 5D2,鏡頭-CANON-16-35L F4+28-70L F2.8+70-300L(胖白)
 
備用機-CANON-EOS M5,鏡頭-CANON-EF-M 11-22mm+EF-M 28mm f3.5+(轉接環+胖白)
 
閃光燈-CANON-EX-430+永諾-YN565EXII+ GODOX 神牛 LED 126 補光燈
 
輕型腳架-FOTOPRO C-4i+ Manfrotto PIXI 迷你三腳架
 
壁畫村 (1)
 
離開威斯教堂之後...下一個景點壁畫村距離約26公里..
 
 
壁畫村 (2) 
 
很快的我們就來到了今天的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景點-壁畫村.
 
不過此刻卻發生了一件很不可原諒的事.
 
那就是我竟然沒發現我的鏡頭蓋上的遮光罩歪了一邊.
 
以至於拍出來的照片右上跟左下角有遮光罩的黑影.....挖哩咧.... 
 
 
壁畫村 (3)
 
所以能夠重新構圖加裁切的我都做了.
 
還有黑點的話敬請大家多多原諒.加減看了. 
 
 
 
壁畫村 (4)
 
還是先來介紹一下這個景點唄..
 
 
歐伯拉瑪高(Oberammergau,也有人翻譯為「上阿瑪高」,
 
因為ober在德文中,就是「上」之意),
 
是一個位於德國南方靠近德奧邊境的小鎮,
 
也是一個位於阿爾卑斯群山之間的小村莊,
 
小鎮人口僅五千多,但每隔10年,
 
就會動員全鎮的人力,上演一齣「耶穌受難劇」的戲碼。
 
 
 
壁畫村 (5) 
 
奧伯拉瑪高(Oberammergau)位於德國南部,
 
是阿爾卑斯山區的小鎮,以許多溼壁畫(Fresco)而聞名。
 
不管是住戶、旅館、餐館或商店,
 
房子外面的牆面上都有著各式各樣的溼壁畫(Fresco)。
 
如:小紅帽與大野狼、糖果屋的漢斯兄妹,
 
以及屠龍記等童話故事內容都被畫成壁畫,
 
整個小鎮顯得活潑有朝氣。
 
 
壁畫村 (6)
 
 
溼壁畫(Fresco)這種彩繪藝術起源於義大利的文藝復興時期,
 
後來傳入德國,風行於巴伐利亞地區。
 
濕壁畫內容大都不離聖經故事、本區守護者的肖像,或與屋主職業相關的內容。
 
一種優良的繪畫技法,將永久性抗鹼色料溶解於水中,趁顏料新鮮時塗於灰泥壁上;
 
同時也只稱以此工法完成的壁畫。
 
 
壁畫村 (7)
 
在進行濕壁畫製作時,顏料會透過毛細管作用滲入濕牆壁中,並成為牆壁表層的一部分。
 
有適當基底的室內濕壁畫為最具有永久性的繪畫工法之一。
 
它的色彩之所以穩定,不是像前人相信那般,認為其乃受到 鈣質或石灰層的保護,
 
而是因為它是以惰性色料製造的。濕壁畫不適用於戶外;它的主要敵人為空氣污染與風力的吹損。
 
 
壁畫村 (8)
 
濕壁畫合乎理想牆壁繪畫的所有條件:它有完美的無光表層;
 
色彩效果十分鮮明;特別適合用於紀念碑形式;老化後更顯高貴氣質。
 
濕壁畫牆面必須根據一定的工序施工,它需塗抹數層灰泥。
 
濕壁畫可分為許多種方式,典型的濕壁畫為層面包括打底灰泥層、褐色層、沙塗層,
 
與最後的壁畫表層(intonaco)。
 
通常當最後第二層乾了以後,會把整體構圖的全彩初稿透描上去。
 
 
壁畫村 (9)
 
並且用深色水彩顏料強化它的線條。
 
[在文藝復興時期, 草圖會直接用華鐵丹(sinopia)描繪在壁畫表層之上,
 
後來華鐵丹便用來指稱以這種顏料作畫的棕土色素描。]覆蓋草圖的壁畫表層會分段 進行,
 
端看藝術家一次想要完成的面積而定,每段配合底稿的其他部分,
 
再次把正確素描草圖描繪在濕灰泥上,藝術家在壁畫表層上進行繪畫工作直到這天結束為止,
 
或是直到牆壁變得太乾而無法上色為止。
 
壁畫村 (10)
 
灰泥接縫都經過仔細計畫,以便連接構圖輪廓線條,
 
並且避免超出平塗色面(高牆壁畫除外,高牆壁畫的新上灰泥區域稱為「pontata」,
 
該區域必須位於鷹架高度的同一水平線上,然後再逐步降低。
 
多數早期地中海文明都曾使用過濕壁畫,其中尤以克里特的米諾斯文化為最知名,
 
濕壁電的蹤跡甚至遍及整個歐洲藝術史。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600年間在印度阿占塔(Ajanta)洞穴神廟裡所發現的一系列動人濕壁畫曾困擾了許多學者,
 
因為它們是不循正常的灰泥接縫工法製作出來。
 
壁畫村 (11)
 
 
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大師進一步將濕壁畫繪畫發展到了極致。
 
其中最著名的傑作有喬托(Giotto,?1267-1337.)
 
為帕度亞的阿雷那禮拜堂以及亞西西的聖方濟教堂所作的壁畫;
 
法蘭契斯卡(Pierodell;Francesca,約1420-1492)
 
在亞勒索的聖法蘭契斯卡教堂與聖塞波爾克洛的康謬那宮裡的濕壁畫;
 
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的梵諦岡西斯汀教堂;
 
拉斐爾(Raphael,1483-1520:在西納卻堂與梵諦岡宮的作品等。
 
壁畫村 (12)
 
 
I7世紀以後,濕壁畫開始式微。
 
不過今日卻又在墨西哥地區,經過歐洛斯(J.ClementeOrozco,I883-1949)
 
與里維拉(DiegoRivera,1886-1957)等人的努力下復甦了。
 
在美國,聯邦藝術計畫則為不少建築物製作了濕壁畫。
 
大型濕壁畫是一項耗時且昂貴的工作,
 
對現代人來說,它不啻是一項大工程、一樁冒險。
 
 
壁畫村 (13)
 
 
因為藝術家需要一整隊泥水匠與助手的協助,
 
再加上工作會受房間使用的干擾,或使得新建築物的啟用受到延誤,
 
濕壁畫因而常被較迅速的工法所取代。
 
在今天,室內壁畫主要為油畫作品,
 
不過也有以酪蛋白顏料、壓克力顏料、乾性壁畫、膠彩製作的。
 
多數的現代濕壁畫作品則局限於小房間內的單幅作品。
 
 
壁畫村 (14)
 
 
每10年上演「耶穌受難劇」的習俗,源自17世紀。
 
1632年歐洲黑死病肆虐,歐伯拉瑪高亦開始有村民感染黑死病死亡,
 
當時地方領袖聚會,禱告祈求上帝的護佑。
 
後來歐伯拉瑪高的疫情竟奇蹟似地逐漸平息下來,
 
村民為感謝上帝的庇護,從1634年開始,
 
每隔十年持續演出「耶穌受難劇」,
 
從籌畫、製作到演出,完全由村民義務擔綱,
 
有人甚至請長假全力支援,至今已將近400年不曾間斷。
 
 
壁畫村 (15)
 
這部大型舞台劇,最近一次的演出是在2010年的5月到10月期間,
 
總共演出102場,動員了兩千多位村民參與其中,
 
飾演耶穌的演員還須遵守蓄髮蓄鬍一年的規定!
 
下次演出將會是在2020年。
 
 
壁畫村 (16)
 
歐伯拉瑪高除了每十年一次的耶穌受難劇的演出之外,也以木雕聞名,
 
此外小鎮最大的特色,就是房舍牆面上繪製的大型濕壁畫。
 
壁畫的主題多半是童話故事或宗教題材,內容五花八門、色彩亮麗繽紛。
 
當穿梭在大街小巷之際,一幅幅不期而遇、繽紛多彩的濕壁畫,
 
都會帶給遊客意外的驚喜!
 
 
壁畫村 (17)
 
濕壁畫,原意是「新鮮」,是一種十分耐久的壁飾繪畫,
 
泛指在鋪上灰泥的牆壁及天花板上繪畫的畫作,
 
14-16世紀時所形成於義大利。操作困難,今已罕見。
 
 
壁畫村 (18)
 
 
製作方法
通常是先在牆壁上抹上幾層灰泥,有時多達四層。
 
在倒數第二層(義大利文:arricciato,意為粗抹)上勾出要畫的圖形
 
(即初步輪廓,義大利文:sinopia,義為草底)。
 
然後刷最後一層石灰漿(義大利文:intonaco,意為刷灰)。
 
 
壁畫村 (19)
 
 
研磨好的乾粉顏料摻入清水,製成水性顏料,
 
趁石灰漿未乾前,再將顏料塗在剛抹在牆壁表面的濕灰泥,
 
刷灰面積夠一天的工作(義大利文:giornata,意為一日量),
 
再等待灰泥乾燥凝固之後,便永久保存於牆壁表面。
 
其缺點是乾得很快,繪圖者動作必須很快。
 
 
 
壁畫村 (20) 
 
濕壁畫的起源不可考,
 
但早在米諾安文明時期以及古羅馬人(如龐貝城)中就有出色的彩色壁畫。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是濕壁畫的輝煌時期,從13 世紀到16世紀中,
 
契馬布埃(Cimabue)、喬托(Giotto)、馬薩其奧(Masaccio)、
 
安吉利科(Fra Angelico)、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到柯勒喬(Correggio)等,
 
都是創作濕壁畫的能手。
 
壁畫村 (21)
 
 
其中以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禮拜堂繪製的
 
《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最為偉大、壯觀,
 
而拉斐爾在梵諦岡的諸室壁畫如《雅典學院》等則最為精致典雅。
 
然而由於油畫等發明和運用成熟, 16世紀中期濕壁畫逐漸式微,
 
而被油畫大量取代。
 
到20世紀上半葉,這種技術由黎維拉 (Diego Rivera)
 
和其他墨西哥壁畫畫家短暫加以復興。
 
壁畫村 (22)
 
 
技法
 
濕壁畫是從義大利文Fresco而來,
 
意旨「新鮮的」、「新的」,
 
因為它要求將顏料塗在剛抹好的濕灰泥牆壁上,故而得名。
 
這種把研磨好的乾粉顏料摻入清水而製得的色彩,
 
與灰泥一起乾燥凝固後,就成為牆壁的永久部分。
 
由於濕壁畫耐久且表面不會反光,成為製作壁畫的理想方法。
 
 
壁畫村 (23)
 
 
濕壁畫種類
 
1.布翁(Buon)式濕壁畫(或稱「真正的」濕壁畫)是最耐久的技術,
 
製作過程是︰在牆上預先敷上兩層由灰泥和沙(有時再加上大理石粉)
 
調配較粗糙的灰泥(稱為rinzaffo)後,暫待它乾燥變硬。
 
這時,藝術家就可把圖稿描到牆上,為arriccio。
 
最後描繪時再抹上第三層較細緻光滑的灰泥(intonaco),
 
塗抹的面積以每日(一次)能完成的工作量為限。
 
壁畫村 (24)
 
 
接著小心沿著輪廓線描上此區邊界,
 
讓接續部分的新灰泥邊緣或接點看不出來。
 
然後,在這層新塗的光滑表層描摹,
 
小心與牆壁上其他鄰接的繪圖部分一一對準接齊,
 
再把輪廓和內部線條描到新鮮灰泥上,叫做arriccio。
 
 繪畫時就根據這些淺淡而精確的輪廓處理色彩和明暗關係。
 
 
壁畫村 (25)
 
 
如果光滑表層調佩得當,能保濕好幾個小時。
 
畫家用水性色彩繪製時,色料會滲入灰泥,
 
與石灰粒、沙粒牢牢結合;
 
乾燥後顏色便能持久而不脫落,
 
因為它已成為牆面的一部分。
 
 
壁畫村 (26)
 
這種材質使畫家需要高超的技巧,
 
因為他必須在灰泥還沒乾的時候快速工作,
 
而且不能塗改,只能用乾式畫法在新鮮灰泥上修正。
 
也因為乾燥速度迅術,畫家得一步一步的按計畫進行,
 
並計算他們在一天內可以畫多少面積,
 
每天根據工作量敷上一塊新範圍的泥灰,
 
叫做giornata。
 
壁畫村 (27)
 
 
每個區塊之間的接縫是看得見的,
 
因此能判斷出繪畫的步驟順序。)
 
因此畫家可以藉由畫面的接合處去計算需要多少天才能畫完,
 
但他們在意的不是一天可以畫多少面積,
 
而是要如何畫的又快速又精美,
 
以避免日後用乾壁畫(secco)的方式的修改,
 
且保證顏色有著相同的保存時間。
 
壁畫村 (28)
 
 
2.乾式濕壁畫(Fresco Secco)則是一種表面的畫法,
 
牆壁用濕灰泥混合的材料塗敷,牆壁變乾後再用石灰水弄濕,
 
趁著還濕的時候畫上去。
 
其顏色不會滲入灰泥,而是和其他塗料一樣形成表膜。
 
乾式濕壁畫比真正的濕壁畫略遜一籌,但適合用來修飾。
 
壁畫村 (29)
 
 
3.半濕式濕壁畫(Mezzo Fresco) 常見於16世紀末,
 
是一個在細泥灰表面幾乎乾燥時繪製的畫法,
 
顏料只有輕微滲透灰泥壁面,
 
畫在色彩已固定的濕灰泥上時可使色彩更豐富變化。
 
(在十五世紀之前,傳統上還是習慣於將草圖畫在灰泥上,
 
但在十五世紀之後,廣泛流傳著將草圖先畫好再轉移至牆上的技巧。)
 
壁畫村 (30)
 
看完以上的濕壁畫介紹之後.是不是很驚訝呢?
 
不過這種技法很費時費力.現代也應該沒有人會了.
也因為如此這個壁畫村才更顯得彌足珍貴. 
 
 
壁畫村 (31)
 
我們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可以慢慢逛.
聽說晚一點集合地方有冰淇淋可以吃.. 
 
 
壁畫村 (32)
 
於是再一次..帥氣的大姊夫.
帶著吳氏三姊妹漫步於歐洲德國的小村莊中.... 
 
 
 
壁畫村 (33)
 
這是一家當地有名的飯店..
 
 
壁畫村 (34)
隨處都可以看到濕壁畫的存在.美麗極了. 
 
 
 
壁畫村 (35) 
 
小鎮的範圍不大.
 
可以沿著主要街道伊托街(Ettaler strabe)往南走.
 
沿路欣賞房舍牆面上的濕壁畫...
 
 
壁畫村 (36) 
 
小邵說:這是一個群山環繞的一個小鎮.
 
依山傍水,阿莫河(Ammer)從鎮中心穿流而過.
 
 
壁畫村 (37)
 
二姑姑...
 
 
 
 
壁畫村 (38)
 
這個塔狀的噴水池吸引著我們的眼光..
 
 
 
 
壁畫村 (39)
 
每一間房子不只美麗.還很乾淨.有發現嗎?
 
 
 
 
壁畫村 (40)
 
小姑姑:有注意到嗎?
 
濕壁畫的主題大多圍繞在天主教的故事情節中... 
 
 
 
 
 
壁畫村 (41)
 
因為濕壁畫的做法可以保存良久.
 
一百年後再來看應該還是可以看到如此美麗的圖騰.
 
 
 
壁畫村 (42)
 
大姑姑..
 
 
 
 
壁畫村 (43)
二姑姑.. 
 
 
 
 
壁畫村 (44)
閃亮三姊妹再一次出現了))))))) 
 
 
 
壁畫村 (45)
 
這裡除了美麗的濕壁畫之外.
 
櫥窗中的擺設也是異常的吸引人. 
 
 
壁畫村 (46)
為了要跟櫥窗拍照...三姊妹辛苦了... 
 
 
 
壁畫村 (47)
再一張....辛苦一定是值得的.. 
 
回憶無價.大姊夫拍的照片更是無價啦.
 
 
 
壁畫村 (48)
 
旁邊的山就是屬於阿爾卑斯山派了....
 
 
 
壁畫村 (49)
 
小姑姑最喜歡這些小東西了..
 
 
 
 
壁畫村 (50)
 
這些小玩偶大多還是跟宗教有關.
 
這些算是比較可愛的.
有些太寫實了.我不喜歡.就沒拍了. 
 
 
 
壁畫村 (51)
 
當然我們也不會買啦..畢竟信仰不同.
 
還是看看就好....我們下一篇再繼續逛街去.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51張照片.
 
本次-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 -共已上傳3151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大約有48篇文章.36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