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9)

 

(置頂照片-悠遊於四草湖上的台江元帥號..)

 

 (本文章出處皆來自於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http://www.tjnp.gov.tw/chinese/index.php

台南台江四草位於台南市安南區的西南部,

過去因為盛產一種 「草海桐」 而得名。

原先是內海,後來因台江的泥沙淤積成了四個湖泊,

該湖中長滿了草,所以叫做四草湖,

後來草湖漸漸淤積成了溼地,也就成了現在大家口中的"台江四草"。

 

  

 

06.四草湖生態之旅(01)

 

 

由於臺江四草東半部的溼地是多種珍稀鳥類過冬時的覓食及繁殖的區域,

目前已經規劃程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而位在中央的大眾廟,更設有抹香鯨陳列館(鯨豚館)及一座休閒公園,

附近還有四草古砲台及紅樹林保護區。

假日時可來台南台江來趟生態懷古之旅,

搭竹筏沿著台江遊四草湖或規畫一趟紅樹林古河道之旅。

特別推薦在四草與安平之間的"四草大橋",橋下就是臺江的出海口,

河海交錯是挺適合觀浪,到了晚上,和伴侶共同聽海潮吹海風,挺浪漫地喲...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

 

 既然都說是生態旅遊了.那就讓我們八股一點好好的說清楚.講明白一些吧....

生態旅遊倡議的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模式,

與一般消費性的大眾旅遊模式有很大的不同,

生態旅遊學會於1991年為生態旅遊所做的註解如下:

生態旅遊是一種具有環境責任感的旅遊方式,

保育自然環境與延續當地住民福祉為發展生態旅遊的最終目標。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推動生態旅遊應掌握以下原則:

•尊重自然人文導向
•強調教育與解說
•在地組織主導
•自然環境與社會文化負面影響最小
•永續經營
•回饋社區與社區參與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

 

 

生態旅遊之主要目的在於避免遊憩行為壓力對於珍貴之自然生態資源所帶來之負面衝擊,

除可提高遊憩體驗之深度外,亦可在領略大自然之美與各物種存續之重要價值同時,

進而興起保護之體認與意識;而生態旅遊的不同,在於強調深度的體驗獨特之自然生態與文化,

而台江國家公園區域內眾多遊憩資源都屬珍貴並有其獨特性與不可回復性,

如黑面琵鷺棲息地、開台歷史紀念地、七股潟湖、四草濕地等,

因此如需有遊憩行為之產生,更必須以生態旅遊之方式進行。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

 

 

台江國家公園擁有國際級、國家級之生物及人文資源,

為發展生態旅遊之絕佳環境,期以發展生態旅遊為目標,

由本處擔任資源整合之平台,進行社區營造工作,

建立本處與在地居民、產業共同的目標與願景,

復以行政資源協助各具發展生態旅遊條件之社區培養具備發展生態旅遊必備之解說教育、

資源監測、經營管理之能力,並輔導在地產業研究發展復古與創新之文化創意產業為生態旅遊加值,

俟各社區生態旅遊發展成熟穩定,再協助整合串連,提供園區最佳生態旅遊套裝產品,提升競爭力。

發展生態旅遊除可使民眾認識、守護自己的家鄉資源,

並進而得到實質的利益回饋,政府亦得以保全員區自然及人文資源的永續發展,創造雙贏。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7)

 

 

 

陸域生態資源 

鳥類

本區原大多屬台江內海,二百多年來,

由於淤積陸化逐漸被開發成鹽田、魚塭及村落,

其因位在亞洲水鳥遷徙的路線上,每年秋、

冬季節都會有數以萬計的候鳥經此南下過境,或留在鹽田、魚塭及河口浮覆地度冬。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8)

 

 

根據臺南市野鳥學會所做調查,

本區域出現的鳥種近200種,

其中保育類鳥類計有黑面琵鷺等21種,

主要棲息地則有曾文溪口、七股溪口、七股鹽田、

將軍溪口、北門鹽田、急水溪口、八掌溪口等。

以候鳥的種類及數量最多,約佔75%,另25%為留鳥。

每年9月至11月為水鳥大量南下之遷移期,過境候鳥在此暫駐、覓食並補充體能,

部分候鳥在此過冬。如鷸鴴科、鷹鷲科、鷗科、鷺科、朱鷺科等常見候鳥逾140種。

隔年3月下旬至5月中旬為春季候鳥北返遷徙期,其主要分布在鹽田、魚塭等多處,茲分別簡述如下: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9)

 

 

1.鹽田

以往由於晒鹽需要引進潔淨海水,連帶將水中浮游生物、底棲生物、小魚一併引進,

因而吸引鷗科、鷺科、反嘴鴴科、秧雞科等鳥類來此停棲覓食。

其中整年可見的有高蹺鴴、東方環頸鴴、小環頸鴴、青足鷸、小青足鷸、

赤足鷸、雲雀鷸、小白鷺、翠鳥、紅冠水雞、白腹秧雞、緋秧雞等。

而屬春秋兩季較容易看到的過境鳥有唐白鷺、姥鷸、三趾鷸、針尾鷸、

寬嘴鷸、斑尾鷸、黑尾鷸、黦鷸、白腰草鷸、紅領瓣足鷸、半蹼鷸。

冬候鳥為蒼鷺、大白鷺、中白鷺、黑面琵鷺、遊隼、濱鷸、滸鷸、雲雀鷸、磯鷸、長嘴半蹼鷸。

屬夏候鳥為小燕鷗、黑腹燕鷗等。目前鹽田雖多已停晒,但面積最大的安順鹽田、

四草鹽田均有部分劃作野生動物保護區,持續發揮以往供鳥類停棲、覓食的功能。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0)

 

 

 

2.魚塭

 
在魚塭整年可見的有小白鷺、栗小鷺、夜鷺、紅冠水雞、

高蹺鴴、青足鷸、赤足鷸、喜鵲,由於魚塭隨著經營方式不同,

有深水塭與淺水塭之分,在飼養過程添加不少飼料及有機物質,

提供藻類及底棲生物的有利生長環境,比鹽田更適合鳥類棲息、覓食。

如小水鴨、白眉鴨、赤頸鳧、尖尾鴨、琵嘴鴨、赤膀鴨,

還有稀有的瀆鳧、花鳧、羅文鴨、青頭潛鴨。

還有很有特色的反嘴鴴、也有成群的高蹺鴴、濱鷸、東方環頸鴴。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1)

 

 

3.河口潮間帶

鹽水溪口、嘉南大圳、曾文溪口流出的淡水在河口和海水相會,

形成適合各類底棲、植物生長的環境,在此繁衍了大量的藻類、底棲生物、紅樹林。

可供多數迴游魚類在此產卵繁衍後代。在退潮時更是鷸鴴科、秧雞科、

鷺科大量覓食的時刻,也常可見到大杓鷸、中杓鷸、濱鷸、東方環頸鴴,

以及曾文溪口瀕臨絕種的野生鳥類黑面琵鷺等。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2)

 

 

 

4.潮溝

鹽田、魚塭水的來源就靠潮溝引水而入,在潮溝兩旁聚集廣大濱海植物,

如紅海欖、欖李、海茄苳、海馬齒、苦林盤、土沉香、毛西番蓮、

馬鞍藤、黃槿、銀合歡等,因具定砂、護岸功能,亦是秧雞科、鷺科、鷸鴴科及陸域性鳥類的天堂。

在溪流、潮溝的水域裡可見到小白鷺、栗小鷺、黃小鷺、翠鳥、灰胸秧雞、紅冠水雞、

白腹秧雞、小水鴨、琵嘴鴨,還有一些鷸鴴科鳥類。

陸域性鳥類在這類濕地環境中有翠鳥、野鴝、黃尾鴝、棕背伯勞、紅尾伯勞、極北柳鶯、大葦鶯、紅鳩、喜鵲等。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3)

 

 

 

5.灌木叢


四草地區的魚塭土堤、鹽田道路兩側經常生長茂盛之灌木叢,

包括臺灣海桐、土沉香、冬青菊、單花蟛蜞菊、銀合歡、黃槿、苦林盤、苦檻藍等,

這些種類亦經常成為溝渠內紅樹林的伴生植物。

灌木叢中最常見的鳥類包括綠繡眼、大葦鶯、褐頭鷦鶯、灰頭鷦鶯、紅尾伯勞等。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4)

 

 

6.防風林

為定沙及防止海岸侵蝕,臺灣的西濱地區廣植木麻黃等防風林,

但近年因沙源不足,海水入侵逐漸漫入防風林內形成林間沼澤濕地。

木麻黃林區內樹種單一,故環境較為單調,但為四草地區較易見到的鶇科鳥類及喜鵲的區域,

同時亦是著名的鷺鷥林,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5)

 

 

 

哺乳類

本區由於開發較早,棲地環境受人為干擾較多,

因此哺乳動物多為平地常見的物種,目前已知共發現11種,

包括小型非森林哺乳類如東亞家蝠、錢鼠、鬼鼠等。

兩棲爬蟲類

本區共發現10種,其中兩棲類5種,有黑眶蟾蜍、虎皮蛙、澤蛙、小雨蛙、貢德氏蛙等。

爬蟲類亦有5種,包含褐虎(壁虎)、麗紋石龍子、蓬萊草蜥、錦蛇及眼鏡蛇,

上述種類中虎皮蛙、貢德氏蛙、蓬萊草蜥、錦蛇及眼鏡蛇均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6)

 

 

 

陸棲無脊椎動物

本區因鄰近已開發地區,樹林少且人為活動較頻繁,

因此陸棲無脊椎動物種類普通,目前已知約有螢火蟲、蝴蝶等26種,

其中螢火蟲中的臺灣窗螢以前在本區族群量多,現已少見,

可於本區進行復育,推廣平地生態旅遊賞螢活動。

植物資源

計畫範圍境內植物種類多,依據工業局「臺南科技工業區環境監測」

(2005)及臺南市野鳥學會、高雄縣野鳥學會的調查,僅大四草地區即達55科151屬205種,

其中較珍貴或稀有者,除海茄苳、水筆仔、欖李、紅海欖等4種紅樹林外,

尚有如白花馬鞍藤、禾葉芋蘭、苦檻藍、海南草海桐、土沉香等沙地及鹽地植物。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7)

 

 

 

在近年積極的環境保育下,植物資源之復育更見成效。

茲將各類型環境的植被分布情形與最具特色的紅樹林敘述如下:

1.海岸保安防風林

自曾文溪口之城西里濱海邊緣,南至二仁溪口北邊,分布有帶狀之防風林,

是由木麻黃及黃槿混生而成,其林相整齊,面積曾達600公頃以上,

唯近年道路開發與土地鹽化,使防風林面積減至300公頃左右,目前正積極復育中。

保安防風林下生長之植物種類複雜,木本種計有馬櫻丹、林投、寬萼山漆莖等,

草本類則有印度牛膝、龍葵、毛西番蓮等。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8)

 

 

 

近年由於土地鹽化,在曾文溪口附近、城西垃圾焚化爐以西的防風林,

海水滲入而形成林間沼地,原本數量不多的欖李,逐漸在此發展為欖李的紅樹林純林,景色相當可觀。

目前欖李主要生存於四草鹽田的水岸邊、港仔西的潮溝旁及城西里防風林內。

2.沙地及鹽地植物

沙地及鹽地植物係為能適應海邊風大日照強,少雨蒸發量大,以及鹽分高與土壤貧瘠等特殊之生長環境者。

能適應此種環境的植物並不多,區內常見的沙地及鹽地植物有馬鞍藤、濱水菜、濱雀稗、濱剌麥、白芒、假馬齒莧、苦藍盤等。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19)

 

 

 

3.魚塭周邊植物

魚塭堤岸上植被可分成兩區,較靠近水邊者,主要以禾本科為主,

以濱雀稗最多,另有其它種類植物包括龍爪茅、土牛膝及鯽魚膽等類;

堤岸上較高處的植物以土牛膝及銀合歡數量稍多,

形成灌叢的種類有磨盤草、銀合歡,白花苦林盤,

其餘包括馬鞍藤、毛西番蓮、一枝香、刀傷草等。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0)

 

 

4.紅樹林


紅海欖、欖李及海茄苳三種紅樹林原產於臺南。

計畫範圍內曾文溪口到鹽水溪的紅樹林以海茄苳及欖李為主,

鹽水溪河口到觀海橋則有大範圍的海茄苳紅樹林,

大眾廟旁有一處紅樹林保護區,裡面分布有紅海欖、

欖李、海茄苳及水筆仔等4種紅樹林,號稱「臺灣最古老紅樹林」;

臺南科技工業區旁鹽田內紅樹林,現在已規劃做為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

目前曾文溪口南岸保安林內有自然演替形成林間沼地,

分布有欖李紅樹林二千多棵,為景緻相當獨特欖李純林。

而竹筏港排水道兩岸為生長良好的紅樹林,種類包括欖李及海茄苳,

其林下則有海馬齒莧等蔓生匍伏草本植物樹林小苗。

魚塭旁潮溝,則多分布海茄苳紅樹林。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1)

 

 

船頭前方水面有個十字交叉的地方下面就是網子,

運用一根繩索, 一人就可將漁網撈起...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2)

 

 

海埔地與沙洲

海埔地與沙洲為本國家公園區域海岸地理景觀與土地利用的一大特色,

臺南沿海海岸陸棚平緩,加上由西海岸出海河川,輸沙量很大,

且因地形與地質的關係,入海時河流流速驟減,所夾帶之大量泥沙淤積於河口附近,

加上風、潮汐、波浪等作用,河口逐漸淤積且向外隆起,形成自然的海埔地或沙洲。

在近岸地帶形成寬廣的近濱區潮汐灘地的同時,

另一方面在碎浪區形成一連串的離岸沙洲島,形成另一特殊海岸景觀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3)

 

 

「海埔地」全稱為「海埔新生地」,

係指在海岸地區經自然沉積或施工築堤涸出之土地,

廣義而言,泛指臨海地區淺灘處表露的新生土地。

除了自然沉積生成的海埔地之外,另外一種經施工築堤而成的海埔地,

則是肇因於國家土地政策、經濟發展的需求或地理環境之需要時,

由中央主管機關權衡設置而開發的人工海埔新生地。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4)

 

 

觀光船上有解說員. 這趟80分鐘的遊湖.

 這位解說員說的好清楚. 所有生態環境候鳥歷史講來條理分明.

且一路用站的...真是讓人佩服.....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5)

 

 

1970-1980年代,在七股地區陸續開發了2,000多公頃的海埔地。

這些開發而成的海埔新生地,有些開發成鹽田;有些規劃為養殖漁業魚塭用地,

其中以七股區的虱目魚養殖漁業規模最大,造福了無數的漁村家庭;

另外,曾文溪北岸的300公頃海埔地,被列為黑面琵鷺野生動物保護區,

每年吸引大批的遊客前來一睹黑面琵鷺珍貴的生態奇景。

本國家公園範圍內,由北至南分別有六個沙洲地形,

分別為青山港沙洲、網仔寮沙洲、頂頭額沙洲、新浮崙沙洲、

曾文溪河口離岸沙洲及臺南城西濱海沙洲,近年來因遭受海浪與開發之影響,

沙洲正以每年25-100公尺的速度退後中,並遭受侵蝕。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6)

 

 

濕地

本國家公園範圍內重要濕地共計有4處,包含2處國際級濕地:

曾文溪口濕地、四草濕地,以及2處國家級濕地:

七股鹽田濕地、鹽水溪口濕地等。

分述如下:

1.曾文溪口濕地(國際級濕地)

本濕地位於曾文溪出海口,北起頂頭額沙洲國聖燈塔(七股燈塔)、

南堤堤防及七股海埔堤防,南至曾文溪南岸青草崙堤防,

東以省道臺17線(國聖大橋)為界,西側海域至等深線6公尺處,面積總計3,218公頃。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7)

 

 

曾文溪發源於阿里山脈,標高2,609公尺;主要支流為後堀溪、菜寮溪及官田溪。

流域面積約1,176平方公里,幹流長度約138公里。

位於臺灣西南部的曾文溪口,由於上游帶來豐富的營養鹽,成為一個各級生物群聚的棲息地。

每年10月起,吸引黑面琵鷺自韓國等地飛來過冬。

範圍包括農委會公告的臺南市曾文溪口北岸黑面琵鷺動物保護區及臺南市曾文溪口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8)

 

 

 

其包含之生態資源,瀕臨絕種的種類:黑面琵鷺、東方白鸛、諾氏鷸、遊隼及草鴞;

珍貴稀有的種類:小燕鷗、鳳頭燕鷗、唐白鷺、黑鸛、白琵鷺、鵠、花臉鴨(巴鴨)、

松雀鷹、赤腹鷹、灰面鵟鷹、鳳頭蒼鷹、澤鵟、魚鷹、紅隼、短耳鴞等;

應予保育的種類:半蹼鷸、燕鴴、紅尾伯勞。沙岸指標鳥種東方環頸鴴,

以及沼澤區的指標鳥種高蹺鴴及反嘴鴴等。

自曾文水庫興建後,曾文溪口海岸侵蝕日趨明顯,新浮崙沙洲、頂頭額沙洲年年退後,

後退25~100公尺,沙洲與海堤間的潟湖面積也逐年減少。

雖早年非法獵殺水鳥的情況獲得改善,但周休2日大量的賞鳥人潮仍然帶來的垃圾、塞車及干擾。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29)

 

 

 

2.四草濕地(國際級濕地)

本濕地位於曾文溪、鹿耳門溪、鹽水溪與嘉南大排匯流處之間,

省道臺17線西南側,被臺南科技工業區分隔成3處。

其中A1區為高蹺鴴繁殖區,A2區為北汕尾水鳥保護區,A3區為竹筏港水鳥保護區,面積總計547公頃。

300多年前,四草濕地原為台江內海南端之北汕尾及南汕,

1823年暴風雨氾濫成災,曾文溪改道,由上游沖下大量泥沙,

使日漸淤積的台江內海形成一海埔新生地,同時也將台江內海分成三大鹹水潟湖,

分別為鯤鯓湖、四草湖與七股潟湖。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0)

 

 

臺南市四草濕地範圍則依據農委會1994年11月30日公告的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其中的A1區及A2區的部分舊鹽田已改善成為自然感潮的鹽沼濕地。

屬海岸自然濕地、人為濕地及停晒的舊臺南鹽場。

臺南鹽田濕地於晒鹽時期為四大濕地之一,與蘭陽溪口、關渡及大肚溪口齊名;

於開發臺南科技工業區時,保留524公頃土地做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其內包含之生態資源有,瀕臨絕種的種類;黑面琵鷺、東方白鸛、諾氏鷸、遊隼、草鴞;

珍貴稀有的種類:小燕鷗、鳳頭燕鷗、唐白鷺、黑鸛、白琵鷺、花臉鴨、

松雀鷹、赤腹鷹、灰面鵟鷹、鳳頭蒼鷹、澤鵟、魚鷹、紅隼、短耳鴞等;

應予保育的種類:半蹼鷸、燕鴴、紅尾伯勞、東方環頸鴴與高蹺鴴。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1)

 

 

自臺南科技工業區填土淤塞渠道後,濕地的生態環境丕變,

慈鯛科的吳郭魚、胎鱂科的大肚魚與帆鰭胎鱂等3種外來種魚類成為此區的優勢種。

晒鹽時期的優勢種,水生昆蟲的大員牙蟲、臺南搖蚊及多毛類的腺帶刺沙蠶,

都因經營管理的方式改變而減少,不利於來此覓食的小型鷸鴴科水鳥,

以及利用此保護區繁衍後代的高蹺鴴與東方環頸鴴。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2)

 

 

3.七股鹽田濕地(國家級濕地)

本濕地北起將軍漁港南側,東側沿七股鹽場新鹽灘第一工區西側堤防往南,

排除青山漁港,包括七股鹽場西區鹽區及中寮鹽區,南以七股潟湖南堤為界,

西側海域至等深線6公尺處,包含頂頭額沙洲、網仔寮沙洲;扇形鹽灘等處為未定範圍。面積總計2,997公頃。

包括七股潟湖及東邊的鹽田,總開晒面積達1,976公頃,為全臺面積最大的鹽場。

日治時期開發,2002年,七股鹽灘全面停晒。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3)

 

本日新聞-自由時報 – 2013年11月28日

台南市民王志煌日前在四草橋下捕鰻魚苗時,

意外網到一條重達一百五十三台斤(約九十二公斤)的超級巨無霸龍膽石斑魚,

以五萬元賣給友人,眾人品嚐後讚不絕口。海釣客說,如此重量級的石斑相當少見,

研判應是八八水災時,從養殖魚塭逃到海域成長。

嘉縣警局技工 湊5萬買下

又到了捕鰻魚苗的季節,日前王志煌在四草橋下鹽水溪出海口捕鰻魚苗,赫然發現網裡有一條巨無霸龍膽石斑,花了近二十分鐘,才勉強拖上船筏,精疲力盡。

船筏靠岸,引來路人圍觀,有人出價欲收購,王志煌不願意割愛,將此消息告知住在朴子市的哥哥王志明,在場的縣警局技工李建德馬上集資,最後決定以五萬元買下。

李建德等人開貨車運回這條還活跳跳的石斑,先用吊車吊起清洗後秤重,重達一百五十三台斤(約九十二公斤)、魚身長一百六十五公分,再載往雲林縣請專人肢解朋分。「果真是魚中極品」,品嚐後,李建德等人讚不絕口。

西海岸野生罕見 應是養殖

海釣客顏明泉指出,野生龍膽石斑以棲身珊瑚礁洞穴為主,台灣西岸海域並不多見,但有人養殖。八八水災過後,曾有釣客在布袋商港南堤附近防波堤水域,陸續釣上六、七十台斤的龍膽石斑,他研判,

在台灣西部海域被捕、釣上的龍膽石斑,應該都是八八水災期間,從魚塭脫逃出去的,因其生性凶猛,又少天敵,能快速成長。

石斑養殖業者謝蒼明也認為,這條重量級龍膽石斑魚,是八八水災中脫逃野外的可能性很高。他說,台灣西岸少見野生龍膽石斑,自從八八水災後,開始有人釣到,這些應該都是從魚塭流出。

他說,一般龍膽石斑都養到二十到四十台斤就賣出,只有留下繁殖的「魚母」會養到一百五、六十台斤,野外能有此份量,相當罕見。

 

 

 

 

自1993年濱南工業區開發案要求使用潟湖與鹽田,做為煉油廠與煉鋼廠,

引起超過100個的保育團體串連,發起搶救珍貴濕地與黑面琵鷺的環保運動;

歷經13年,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以「程序要件不符」為由,

將全案退回經濟部,而得以暫時保住。

其內生態資源有,瀕臨絕種的種類:黑面琵鷺、東方白鸛、遊隼;

珍貴稀有的種類:澤鵟、魚鷹、紅隼、小燕鷗、黑嘴鷗;

應予保育的種類:燕鴴、紅尾伯勞。東方環頸鴴與高蹺鴴(在此濕地繁殖),

此外為提供黑面琵鷺等候鳥度冬期所需的食源,區域內之鳥魚蝦等生物亦應有足夠之供應計畫。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4)

 

 

4.鹽水溪口濕地(國家級濕地)

本濕地位於鹽水溪出海口,北側毗鄰四草濕地A2區,

自鹽水溪大排北堤起,南至安平堤防止,

東以省道臺17線及大港觀海橋為界,西側海域至等深線6公尺處。

面積總計635公頃。

近幾年,中白鷺在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繁殖,並建立新的族群;

臺南市鹽水溪口的紅樹林區,也發現大白鷺及中白鷺有營巢的現象。

另外,臺灣博物館學刊第58卷曾報導在此溪口採集到臺灣花瓣蛤為一雙殼綱的新種。
 
其內之生態資源有,瀕臨絕種的種類:東方白鸛、黑面琵鷺;

珍貴稀有的種類:澤鵟、魚鷹、紅隼、小燕鷗、畫眉;

應予保育的種類:紅尾伯勞、禾葉芋蘭。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5)

 

 

海域生物資源 

 
根據臺灣濕地保護聯盟研究調查發現,

在曾文溪口及鹿耳門溪口地區,至少包括205種貝類、240種魚類、53種螃蟹…等,

足以說明此區為生態重要區域,且河口濕地的生產力遠高於一般的農田,

有充分的食物,吸引野生生物,魚蝦、蟹貝在此棲息繁殖。

在四草濕地的招潮蟹有網紋招潮、清白招潮、北方呼喚招潮、

臺灣招潮、三角招潮、四角招潮、屠氏招潮、粗腿綠眼招潮及糾結清白招潮、

窄招潮等10種。而鹽水溪口是目前全臺灣唯一可以發現10種招潮蟹數量最多的地區。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6)

 

 

螃蟹

本區蟹類資源主要分布於沿海之消波塊、人工石礫區、沙灘、潟湖、紅樹林沼澤及泥質潮汐灘地,

至目前共發現53種(臺灣濕地聯盟,2008)。臺灣地區現有的10種招潮蟹,在本地區皆可見,

尤其是臺灣招潮蟹更為臺灣特有種,臺灣招潮蟹喜居於高潮線下方土質堅硬黏性大的泥灘地,

其築窩形式為高塔煙囪狀,為招潮蟹中非常特別的習性,主要分布在七股區龍山里的潮溝、頂頭額沙洲、新浮崙沙洲及附近潮溝。

另和尚蟹,其體呈圓球型,有如「和尚頭」而得名,其在退潮後的沙質及泥質灘地會集體出外覓食,

有如成千上萬蟹將雄兵,排山倒海而來,具有高度觀光遊憩價值。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7)

 

 

 

鯨豚

根據葉世文等(2010),台江地區記錄過21種鯨豚種類,

然而以臺灣西南沿海或臺南沿海的鯨豚資源調查非常少。

目前於四草大眾廟有抹香鯨陳列館、鹽田文化村有台江鯨豚館,

皆可觀賞到鯨豚骨骼標本,另鹽田文化村內更有鯨豚救援中心。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8)

 

 

 

魚類

目前臺灣部分濕地仍保有高歧異度的魚類群聚及漁業資源,

如四草濕地及七股潟湖,此一區域便有將近240種魚類。

其中,鯔科魚類是最普遍可見的魚種,一般小型鯔科魚類俗稱豆仔魚,如長鰭凡鯔。

而經濟性價值甚高的烏魚(鯔)受季節性遷移影響,冬季寒流來襲時,

臺灣南部海域附近的烏魚族群會大量的增加,其稚魚及部分族群也會留滯在濕地裡。

另本區七股潟湖棲息的魚種及數量甚多,且為多種仔稚魚繁息及覓食的庇護所,

其中如石斑魚、黑鯛、沙鮻、豆仔魚(前鱗鮻、白鮻、大鱗鮻)等,族群量非常豐富。

另鰕虎科亦為常見魚類,彈塗魚即為最熟知的,眼斑擬鰕虎及臺灣克利米鰕虎為世界新紀錄種鰕虎,

道氏眶鱗鰕虎為臺灣新紀錄種,谷津氏猴鯊為臺灣特有種,大青彈塗魚為臺灣西南部特有種等。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39)

 

 

 

螺貝類

本區因有沿岸洋流經過、多變的河口環境、平坦的沙泥海域,

並位於貝類最多的印度太平洋(Indo-Pacific)海域,因此貝類共有205種以上。

主要有臺灣波浪蛤、臺灣花瓣蛤、車鼓粟螺、田邊粟螺、流紋蜷、

褐皮粗米螺等,而牡蠣、文蛤等,都是相當重要的經濟性食用貝類。

因本區沙泥灘地之野生貝類數量甚多,退潮時常有居民前往掘取,

且當地也常舉辦挖赤嘴或摸文蛤比賽等活動,

將產業觀光及旅遊活動結合,未來可劃定適當區域,供民眾做遊憩體驗活動。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0)

 

 

 

遺址與歷史空間

史蹟保存區至今歷經自然環境變化與政權交替,

以往先民之開墾史蹟雖已湮沒,但留下遺址供後人憑引,

極富教育意義,並成為深度旅遊之重要內涵。

1.鹿耳門港與竹筏港溪
史蹟保存區內包含鹿耳門港及竹筏港溪為清領時期開發治理的遺跡與歷史。
•鹿耳門港
康熙22年海禁後,臺灣與廈門通商唯一「正口」。
•竹筏港溪
竹筏港舊道位於大眾廟後方,百餘年前為運送民生物資之人工渠道,其代表性為漢人在臺灣第一條人工運河。

目前竹筏港舊道已被嘉南農田水利會作為排水道使用,在鹿耳門溪以北為「竹筏港排水道」,

以南部分則多湮沒,僅餘大眾廟至四草湖這段可見其規模。

清廷曾設釐金局位竹筏港南端以收取釐金,是台江晚期商業活動中,

貨物的轉售據點,目前為一水道閘與漁塭。

由於竹筏港荒廢既久,大眾廟後方紅樹林保護區兩岸蓬勃生長,

在水道上方形成「水上綠色隧道」,形成相當具特色之景觀。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1)

 

 

 

四草濕地

為國際級濕地,位於曾文溪、鹿耳門溪、鹽水溪與嘉南大排匯流處之間,

省道台17線西南側,被台南科技工業區分隔成3處。

300多年前,四草濕地原為台江內海南端之北汕尾及南汕,

1823年暴風雨氾濫成災,曾文溪改道,由上游沖下大量泥沙,

使日漸淤積的台江內海形成一海埔新生地,同時也將台江內海分成三大鹹水潟湖,分別為鯤鯓湖、四草湖與七股潟湖。

其內包含之生態資源有,瀕臨絕種的種類;黑面琵鷺、東方白鸛、諾氏鷸、

遊隼、草鴞;珍貴稀有的種類:小燕鷗、鳳頭燕鷗、唐白鷺、黑鸛、白琵鷺、

花臉鴨、松雀鷹、赤腹鷹、灰面鵟鷹、鳳頭蒼鷹、澤鵟、魚鷹、紅隼、短耳鴞等;

應予保育的種類:半蹼鷸、燕鴴、紅尾伯勞、東方環頸鴴與高蹺鴴。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2)

 

 

 

觀光船沿著竹筏港緩緩駛出,沿途經過紅樹林及一些耐鹽植物,

大部分都是海茄苳,如果說綠色隧道是濃縮紅樹林與沼澤地的生態美景於一條水道,

台江四草湖這條路線則是將焦點移開而發散,視野擴及到整片台江內海的生態系,

白色水鳥在紅樹林間飛行或停靠,定置網、桶間寮及水面架起的蚵棚也頗有在地討生活的味道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3)

 

 

來到格外開闊的台江內海(四草湖)。

由竹筏港溪、運鹽古運河、 嘉南大排以及鹽水溪匯流後進入台灣海峽,

這裡原本是內海,因台江的泥沙淤積成了湖泊,湖又漸漸淤積成了溼地,

地處河海交界地帶,魚蝦類漁產資源相當豐富,內海又相對平靜無波,

因此捕魚養蚵成為當地的重要經濟活動。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4)

 

 

水面上浮起由竹子搭建的平台即是蚵棚,蚵農辛苦地工作,

加上先前經過安平區看到努力自蚵殼挖取新鮮蚵仔的婦女們,

今後吃蚵仔會更加珍惜。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5)

 

 

順應在地條件而有不同的捕魚工具,台江內海這帶的竹筏配備有些不同,

竹筏船身長而扁平,船頭架設吊罾,後方搭建棚子為探更寮。

吊罾主要是一面竹架撐起的方形大網,透過L形的支架與轉軸,利用槓桿原理,

壓下時將網具升起,簡易又省力地捕獲水中的魚產,相當厲害。

探更寮,是指守夜用的地方,因其外形像是桶子,又稱為桶間寮,

魚池常因凌晨氣溫變動而造成水中氧氣不足,池中魚兒容易缺氧而暴斃,漁民藉由在此守夜,

聽魚兒缺氧浮出水面呼吸的嗶啵聲來掌握魚池的狀況,也順便看顧魚塭,防止宵小。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6)

 

 

 

四草地區原為淤積而成的海埔新生地,目前為本省重要的溼地。

溼地介於水域及陸域之間,為水鳥、岸鳥等許多鳥類繁殖、覓食或遷徙度冬的活動場所,

溼地並孕育了適應力強的動、植物,具有較高的生產力,魚蝦、貝類與底棲生物豐富,

可供作鳥類的食物來源,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

在四草濕地中紅樹林、招潮蟹、彈塗魚、鹹水吳郭魚是中主要的生態。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7)

 

 

 

四草保有的溼地狀態,除了孕育豐富的鳥類資源外,還有百餘種的植物。

有許多鹽田,因海岸線西移而無法晒鹽,因而附近的水域長滿紅樹林,

包括紅海欖、欖李及海茄苳,另外還有一些鹽生性水草。

每年9、10月鹽田池水放乾,淺水期間可提供鳥類更多的食物。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8)

 

 最後我們來到了大眾廟旁的-抹香鯨陳列館.

 

建立此抹香鯨陳列館要追溯到民國八十一年七月四日,

一大一小的抹香鯨擱淺於四草大眾廟前方的海灘上,是一對母子,

而小抹香鯨的臍帶尚未脫落,可見才剛出生不久,

當地居民希望這對抹香鯨能留在四草,於是建造了抹香鯨陳列館放置這對抹香鯨母子的標本,

並於八十二年對外開放。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49)

 

 

 

抹香鯨陳列館館內不大,

館內的中間架立著抹香鯨母子的標本,

其軟骨、牙齒也都完整的保存著。

在標本旁的文字解說裡就有詳細的說明母鯨全長約十四公尺,

而子鯨長約四公尺,站在剛出生約兩週的子鯨旁,

骨骼標本也都比我們人體還大呢!

入館需支付十元清潔費,以維護陳列館的運作,(但是憑剛剛坐船的票根免費入場)

除了抹香鯨的標本外,四周還有陳列許多海洋生物的標本、貝殼、漁民們捕魚的器具等等,

琳瑯滿目,很適合帶小朋友前往觀賞。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0)

 

 早期漁船的模型..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1)

 

 螃蟹一呀爪八個...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2)

 

 各種小魚...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3)

 

 原來螃蟹的種類還真是不少..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4)

 

 大大小小的蟹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5)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6)

 

 

 貝類真的是超多種的..認識不完...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7)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8)

 

 不是說要歸還給寄居蟹的家嗎.

這裡還這麼多....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59)

 

 各種貝類..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60)

 

 

 

抹香鯨陳列館就位於四草大眾廟旁,

抹香鯨名稱是來自其所產之龍涎香。

因龍涎香的經濟價值高,人類濫捕,

抹香鯨已濱臨絕種,國際已將其列為被保護動物之一。

抹香鯨陳列館內存放一對母子鯨魚的標本,

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完整的標本,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61)

 

 聽說是目前在四草當地捉到最大的處女蟳.

一隻整整超過三公斤.也就是超過五台斤了...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62)

 

 又回到大眾廟了.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63)

 

 有拜有保祐拉.

沒拜也不會出代誌...

 

 

 

06.四草湖生態之旅 (64)  

 最後我們在此要離開這個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地方了.

我相信沒多久.我和老婆一定會再回來低...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http://www.tjnp.gov.tw/chinese/index.php

地址:70841台南市安平區城平路2號(交通資訊)  

 電話:06-3910000  

E-Mail:tjnpmail@cpami.gov.tw

服務時間:星期一~五上午8:30~下午5:30

 

 

 

arrow
arrow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