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街.上. (2)

 

 

古文化街是中國天津市南開區的一條由仿中國清代民間小式店鋪組成的商業步行街,

原為以天津天后宮為中心的「宮南大街」和「宮北大街」,是天津最早的文化、宗教和商貿聚集之地。

目前,古文化街北起通北路,南至水閣大街,全長687米,寬5米。

2011年,天津市規劃局將這裡納入歷史文化街區規劃,定名古文化街歷史文化街區。

 

 

文化古街.上. (3)

 

 

歷史

在漕運時代,天津老城城東門外、海河三岔河口西岸的宮南大街和宮北大街是繁盛的銀號集中區,

也是當時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的娛樂之場所。

在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和1912年壬子兵變期間,宮南大街和宮北大街兩度遭受洗劫,

商業遷往天津租界,宮南大街和宮北大街從此衰落並逐步演變為普通民宅[1]。

1986年元旦,天津市人民政府對宮南大街和宮北大街進行改造翻新,新建百餘棟仿清民間小樓,

成為今天「津門十景」之一的古文化街。此後,這裡逐漸成為天津比較大型的集市貿易和年貨市場。

其中,著名的天津皇會(娘娘誕辰吉日)也於每年春節期間在古文化街舉行,成為天津春節習俗的一道風景。

目前,天津古文化街街道兩邊設有百餘家店鋪,主要經營包括:古舊書籍、民俗用品、民族樂器、傳統手工藝品等古董和文化用品。

其中,較為著名的有楊柳青年畫、泥人張、風箏魏、四寶堂、春在堂、萃文齋和刻磚劉等專賣店鋪。

2007年5月8日,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文化古街.上. (4)

 

 

(一下遊覽車.又是一陣的刺骨寒風襲來...衣服要拉緊拉好了.)

2002年年底,作為天津市海河綜合開發改造工程的六大節點之一,

天津市房產總公司投資人民幣20億元在原古文化街基礎上又新建一個古文化街海河樓商貿區,

新的古文化街海河樓商貿區東起張自忠路,西至東馬路,南起水閣大街,北至通北路,

總建築面積為22萬建築平方米。此外,該商貿區還包括親水平台和水閣客棧等綜合商業項目。

另外,古文化街的東北側新建有文化小城、古文化街的西側新建有古玩城、美博城等商業設施。

 

 

 

文化古街.上. (5)

 

 

天津“津门十景”是1989年由群众和专家共同评定的——

包括天塔旋云(天津广播电视塔)、蓟北雄关(蓟县黄崖关长城)、

三盘暮雨(蓟县盘山)、古刹晨钟(蓟县独乐寺)、海门古塞(大沽口炮台)、

沽水流霞(海河风景线)、故里寻踪(古文化街)、

双城醉月(南市食品街、南市旅馆街)、龙潭浮翠(水上公园)、中环彩练(中环线)。

 

 

 

文化古街.上. (6)

 

 哇..又一個很厲害的小吃.

還號稱天津一絕呢.

只不過我們剛吃飽....沒胃口...

看老闆娘的穿著應該就知道現在的溫度有多低了吧....

 

 

文化古街.上. (7)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簡介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位於天津市南開區東門外,

東起海河西岸、北為老鐵橋大街(宮北大街)、南至水閣大街(宮南大街),

長約687公尺、寬約5公尺,南北入口各有一座「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牌坊,

是天津著名的商業步行街,是昔日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的所在地;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於西元1986年落成開放,

以位於天後宮為中心,整體建築為仿清民間式建築風格,

為天津十景之一,2007年局正式成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文化古街.上. (8)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歷史發展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的發展可源自於天後宮的歷史,

傳說在北宋年間,中國高麗大使路允迪的船隊在海上遇到大浪,

船隻幾乎沉沒到僅剩一艘,在眾人祈禱林默娘的保佑下竟生還,

這個事蹟流傳之下,南宋冊封林默娘為「靈惠夫人」、「靈惠妃」,

元朝靈惠妃晉封為「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著天妃」,

清朝又晉封為「護國庇民昭靈顯應仁慈天後」;金朝時這裡為直沽寨,

元代設立海津鎮,是槽運的重要樞紐,並建立了天妃宮,至清朝改稱天後宮,

至今香火十分鼎盛,且在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完成後,

回復昔日每年農曆3月23日所舉辦的皇會,龍燈、高蹺、旱船、秧歌、

法鼓、中幡、獅子舞和武術等表演,成為天津旅遊不可缺少的旅遊景點。

 

 

文化古街.上. (9)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街景特色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整條街有上百家的店鋪,

青磚砌體、磨磚對縫的清代風格,坡頂、飛椽廊柱的樓閣,

冰盤簷、掛落板、朝天欄桿的平頂小閣,窗櫺上的彩繪圖案多以歷史神話、

人物、花鳥為主,透雕、浮雕和圓雕的技術精湛,

是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不可錯過的特色;

在眾多建築中,最具特色的是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中心處的天後宮,

過街戲樓和桅桿旗幡的壯麗景色,搭配宮前廣場的寬廣視野,

讓遊客來到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感受古巷純樸建築氛圍;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的各家店鋪販賣著來自各地的工藝品、

古玩和文化趣味,像是最具天津特色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彩塑工藝品」、

「文房四寶堂」、「古玩萃文齋」、「景泰藍」、「雙面繡」、「牙玉雕」

和其他金銀飾品、陶瓷藝術等等,

讓民眾來到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能夠體驗昔日傳統中國的工藝樂趣。

 

 

文化古街.上. (10)

 

 

走吧.走吧.去看看津門十景之一的古文化街吧.

來到大陸之後我忽然覺得.好像全世界都一樣.不只是日本.

像今天剛來到就看到天津三絕.津門十景.四大傳統商業街.八大菜系...等一堆的名稱.

聽的我都頭暈了我....

 

 

 

文化古街.上. (11)

 

 

在大門口導遊嘉嘉說在此停留一個半小時.之後原地集合.遊覽車就停在對面.

要跟著她走的她會一路解說詳細.要自己逛的別忘了時間集合.

好在此行六天五夜中大家都很守時.不僅準時.有時還可以提早出發.太棒了.

這或許就是人少的好處吧.

 

 

文化古街.上. (12)

 

 

鄉親呀.天氣有多冷.看當地人穿著就知道了.

我這台灣來的穿的還沒她多呢.

因為是從台灣剛下飛機第一天.所以我沒穿上衛生褲.

我還是穿著那薄薄的牛仔褲.結果雙腳凍的直發抖.

去上廁所.找了老半天還找不到那大鵰上哪去了..

就在這裡-津門八景之一的古文化街.只不過一個多小時.斯斯就凍傷了.

(今天1月9號.回來一個多星期了.剛剛要脫皮....)

不過第二天起就有穿.所以情況不再惡化.加上老婆的藥用乳液.起了作用.

不然會像上次去日本一樣.雙腳嚴重凍傷.打針吃藥.一個半月才會好.
 

 

 

文化古街.上. (13)

 

 

所以褲子除了衛生褲外.外褲最好是不透風的防寒褲才可以.

千萬別小瞧了大自然的威力.也別太看的起自己的身體防禦力.

下次去哈爾濱.我的腳一定不會再給它凍傷了...

老婆.那2000元的防寒褲給我來三條吧..

 

 

文化古街.上. (14)

 

 

既然是中國古文化街.

那琴.棋.書.畫的玩意兒怎能少.你說是不是.

 

 

文化古街.上. (15)

 

 

每一家商店都很有特色.

說真的很奇怪.在大陸我就覺得都沒什麼呀.

為什麼一回到台灣.我就特別的懷念當地呢..

是不是我的時差還沒調過來呀..

彤彤:最好是有時差拉...

 

 

文化古街.上. (16)

 

 

 

古文化街現在比較著名的建築有:

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天后宮,古文化街80號。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通慶里,古文化街通慶里。
古文化街周邊比較著名的建築有:

官銀號,東馬路15號。

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天津文廟,東門裡大街1號

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金湯橋。

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玉皇閣,東門外玉皇閣大街12號。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原基督教青年會,東馬路94號。

 

文化古街.上. (17)

 

 這真是雕樑畫棟呀..真是美呆了.

 

 

文化古街.上. (18)

 

 

 

古文化街目前全長580米,寬5米。

沿途建有天津天后宮、通慶里、玉皇閣等建築。

目前,古文化街地區為天津市重要的商業街之一等。

 

文化古街.上. (19)

 

 

很奇怪吧.走到哪它都說它是總店.

原來大陸用語可能跟我們不同.

台灣人的總店只有一個.其它的算分店.

大陸人卻都說是總店.在他們來說分店是山寨版的才是分店.

鄉親呀.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嗎.

 

文化古街.上. (20)

 

 

越空曠的地方風越大.也越冷..

反正後來也懶得再拿手機看是幾度了.

再怎麼看都是零下好幾度拉...

 

 

文化古街.上. (21)

 

 

中國工藝之一篆刻

篆刻二字,最初見於揚雄的法言:「童子彫蟲篆刻是也。」篆刻有廣義與狹義兩種解釋。狹義的篆刻專指後人所謂的治印之學;廣義的篆刻則泛指一切雕琢技法。

篆刻也是刻印印章的一種,但卻是藝術家將學術,素養化作個性所表現出來的藝術。

要真要詳細的訴說起”篆刻”二字...

那又是一篇長而遠的中華文化史了.

決不是小日本的一千多年文化可比擬.

 

 

文化古街.上. (22)

 

 

玉石印章

 

印章據說源於中國「三代」的制陶(《後漢書·祭祀志》曰:「三皇無文,結繩以治,自五帝始有書契。

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然猶未有金玉銀銅之器也。」

唐朝杜佑《通典》說:「三代之制,人民皆以金玉為印。」)或源於商殷墟甲骨文的契書和青銅鑄造的銘文,至今尚未定論。

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遺物,印章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較為普遍使用。同時,也有說法認為印章起源於「徵識圖騰」等。

據《抱朴子·登涉篇》載:「古之人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

印章後來傳至東亞其他地區如日本、朝鮮、越南等地,成為這些地區傳統的文化之一。印章在朝鮮的使用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紀的扶餘國,

 

 

文化古街.上. (23)

 

 

 古文化街上的老婆.

 

文化古街.上. (24)

 

 

 

平整的岩石路面.但也要小心滑倒.

這種冷的要命的天氣一倒下去可是痛的要命.醫院又遠的要命.

 

文化古街.上. (25)

 

 

對了.還有很有名的鼻煙壺.

鼻煙壺,是一種盛放鼻煙的容器,源於西方,至十七世紀傳入中國。

鼻煙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先是利用傳統藥瓶盛放鼻煙,後來利用了利用瑪瑙、

陶瓷器或象牙等多種材質和製作工藝來完善鼻煙的盛具,這種盛具,被人們稱作鼻煙壺。

中國鼻煙壺的製作相當講究,加上雕鏤細膩的圖樣。

從明末到康熙年間,對於鼻煙壺的鑑賞相當流行,直至今時今日,中國古代鼻煙壺依然是許多古董收藏家的愛好。

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春冰室野乘》中描述,孫士毅在乾隆接見時,送給皇帝一隻鼻煙壺,和珅在途中向他索要,他不肯給。

後來和珅直接向皇帝索得,可見得和珅的權力之大。

內畫鼻煙壺四派:魯派(代表人物:張廣慶),冀派(代表人物:王習三),京派(代表人物:劉守本),粵派(代表人物:吳松齡)。

現代對內畫鼻煙壺作出重要貢獻的有索振海,他將外部繪畫的內容和內畫的技巧結合起來,給內畫的創作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文化古街.上. (26)

 

 

 

 

 

文化古街.上. (27)

 

  

從頭到尾.我們都只是經過而已.沒有進去看.

為什麼呢?

 

文化古街.上. (28)

 

 

因為大陸人說話都很直.

直到讓我們不敢進去逛進去看.

或許我們還不習慣他們的招呼方式吧.

 

 

文化古街.上. (29)

 

 

 這邊人潮突然多了起來.是有什麼好康的嗎?

 

又一個津門一絕-茶湯

 

天津的小吃花樣繁多,在中國名小吃之中獨具風格。

天津風味小吃的制作多以面粉為主料,有油炸、煎烙、稀食和粘甜食四大類。

其中最出名的有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耳朵眼炸糕,被譽為“津門三絕”。

此外還有天津糕幹、煎餅果子、貼餑餑熬小魚、果仁張、棒槌果子、石頭門坎素包、

鮮果餡湯圓、恩發德蒸餃、馬記茶湯等各色各樣的小吃,漫步天津的街頭,一定會找到中意的口味

 

 

文化古街.上. (30)

 

 

 

茶湯

  茶湯是一種甜飲食,和藕粉相類,原料也是糜子面。用開水沖食。但它有一套沖制的技巧,非熟手不辦。先把茶湯原料在碗內調好,放好糖與桂花鹵;然後再在高大、體重的銅壺中裝滿滾開的水。售者一手執碗,一手扶壺柄,必須雙腳撇開半蹲式,才能立穩。

  左手的碗,正好等在壺嘴邊,等水一沖出,碗要隨時變換距離,以掌握開水適量來控制它的厚薄程度,並不使開水外溢,激出糖漿,這是技巧之一。

  右手要有足夠的控制力量,開水一出壺口,正好注入碗內。要一次完成,才能沖熟茶湯,否則滴滴嗒嗒注水,茶湯必生,不能吃,那就虧本了。

 

 

文化古街.上. (31)

 

 

同時也要注意水出得猛,會澆在自己手上,燙了自己,也碎了碗,就更不合算了,這是技巧之二。所以賣茶湯沒有這一身技巧是做不了的。

  你看他雙腳分開,雙臂分左右擺好架勢取得平衡,一副伸縮自如的動作,不知要費多少氣力!那些老手,開水出口,碗口和壺口距離有時在一二尺的地方。

 

開水全部入碗,點滴不外溢,而且說止即止,一次沖熟,厚薄合乎要求,從來沒見過加水再沖,或沖壞一碗再換一碗的。茶湯滋味儲蓄,除香甜外,有一股穀物的樸實之氣,給人以親切感。

 

 

 

 

文化古街.上. (32)

 

 

 中國式的建築跟商店街...

 

文化古街.上. (33)

 

 專賣文房四寶的商店...

 

 

文化古街.上. (34)

 

 

 

這家商店是賣字畫的.

只不過這畫面配上那醜到不行的簡體字真是一大敗筆..

 

 

 

文化古街.上. (35)

 

 

 

古文化街中看到一個很突兀的手扶梯.

上頭竟是傳來熟悉的陣陣歌聲.

嗯.那是張信哲的..愛如潮水..

不問你為何流眼淚 不在乎你心裡還有誰
且讓我給你安慰 不論結局是喜是悲
走過千山萬水 在我心裡你永遠是那麼美.

既然愛了就無怨無悔 再多的苦我也願意背
我的愛如潮水 愛如潮水將我向你推 緊緊跟隨 愛如潮水它將你我包圍.

我再也不願見你在深夜裡買醉 不願別的男人見識你的嫵媚
你該知道這樣會讓我心碎.

答應我你從此不在深夜裡徘徊 不要輕易嘗試放縱的滋味
你可知道這樣會讓我心碎.

 

 

文化古街.上. (36)

 

 

 古時後用竹片串成的書...

 

 

文化古街.上. (37)

 

 

這邊有一個大廣場...我喜歡地上的這些石塊.

不過想了想.應該不是石塊才對吧.那工程也未免太浩大了.

 

 

 

文化古街.上. (38)

 

 

 

到了這裡.太陽更是西沉.溫度更低了.

本來拿起藏在外套中的頭套要蓋在頭上了.

但是看到美雲的阿哪大冷的直發抖.

好吧.有人比我更需要它.我的頭套...再會拉...

 

文化古街.上. (39)

 

 

 天氣一冷.觀光客都躲到屋內去了..

 

文化古街.上. (40)

 

 

天津天后宮,俗稱娘娘宮,是一座位於中國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的媽祖廟。

天津天后宮位於原天津老城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始建於元泰定元年(1326年),明永樂元年(1403年)重建,

該建築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1]和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2]。現為天津民俗博物館。

與福建莆田湄洲島湄洲媽祖祖廟和中華民國雲林縣北港朝天宮並稱為世界三大媽祖廟

 

 

文化古街.上. (41)

 

 

話說來到這碰到了驢打滾.說要留下買食財.

老婆也只好乖乖的掏起錢來也.

究竟”驢打滾”是啥玩意兒了呢..

讓我們下節見分曉...

 

 

文化古街.上. (42)

 

 

 越來越冷了.....

 

 

文化古街.上.(01)  

 

 一棟棟住宅大樓正以飛快的速度崛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