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寺的由來與歷史
西元628年,那時日本的首都尚位於飛鳥(相當於現在的奈良縣境)地方,
在淺草有兩位以捕魚為業的兄弟,名為檜前濱成和竹成。
3月18日的清晨,這兩位兄弟正在隅田川捕魚,
突然,某種特別的啟示傳入兩兄弟的腦海,進而從水中打撈出一尊觀音菩薩像。
當時淺草的地方官土師中知得知這個消息後便趕往視察,一見之下,土師中知旋即發現,
這座佛像乃是對於佛教徒來說相當重要的聖觀世音菩薩像。
應此因緣契機,土師中知決心虔信聖觀世音菩薩,並將自宅改建為寺,
終其一生奉獻於觀世音菩薩的信仰,這便是淺草寺的起源。
之後,於西元645年,一位名為勝海上人僧侶來到了淺草,並為這座佛像建立了觀音堂。
其後,勝海上人依從了一個由夢中獲得的啟示,決定將聖觀世音菩薩制定為所謂的「秘佛像」,
也就是不得為人眼所直視。直至今日,這個規定依舊被嚴格地堅守著。
淺草寺坐落在廣闊武藏野平原上的淺草地方,這裡原本只是個東京海灣邊的狹小漁村,
卻因著參拜信眾的日益增加而逐漸發展。9世紀中葉,佛教派系之一的天台宗,
其總本山延曆寺最高位階之高僧圓仁(794–864)蒞臨淺草寺,
並為淺草寺製作了一尊與秘佛有著同樣身態的佛像置於大殿,供信徒膜拜。
隨著時代進入鐮倉時代(1192–1333),淺草寺受到在當時可說是日本實際掌權者的將軍們虔誠地信仰,
也應此,諸多歷史上有名的武將與文人雅士等便隨之逐漸地開始前往淺草寺參拜。
在這些名人勢力的保護之下,淺草寺得以進一步地興建拓展境內的建築物。
終於在進入江戶時代(1603–1867)後,淺草寺成為了江戶幕府一代將軍德川家康所指定的幕府祈願寺廟。
整座寺院也因此而逐步擴建為更具威望之姿,並成為足以誇耀江戶文化和信仰的中心所在,達到了空前的繁盛興隆。
就這麼,東京最古老寺廟的淺草寺,就這樣以「淺草觀音」受到日本各地人的親近和喜愛,
每年有大約3000萬人到此參拜,可說已然成為善男信女等民眾信仰的中心。
日本古代仕女.
其實跟我們唐代人是一樣的穿著打扮.
每個女人臉都跟楊貴妃差不多.
這條幾百公尺場的仲見世通可是有著無比的魔力...
深深的吸引著往來的遊客的荷包....小心....彈盡援絕.
唯有斯斯這般功力深厚之客方能全身而退...
彤彤:老公.那是因為你身無分文的關係吧..
斯斯:愛吐潮的老婆......
雷門是淺草觀音寺的正門.
正式名稱是「風雷神門」.
右側供放風神像.左側則是雷神像.
不過大家只知道”雷門”而已.
因為簡單又好記.又是大門口..
老婆說來到淺草觀音寺.
當然要跟「雷門」合照證明到此一遊.
好大的雷門....
郎客官呀.到淺草.
沒來看看這個寫著”雷門”重達670公斤的燈籠.
別跟斯斯說你來過淺草嘿....
淺草觀音寺前的交通要道.
有看到右前方的金色建築物塊嗎.
原來說到這個另類地標.
也幾乎是淺草的代表了.
原先是朝日啤酒請法國名設計師設計的金色火燄.
原意是象徵該公司炙熱的心.
結果造型太像狗便便了.所以被稱為”金色大便”
淺草觀音寺大門口右側的當地一家派出所.
不知阿倆會不會暫時到這邊值勤..
從淺草車站走出來不久.
很快就可以看到雷門大大的紅燈籠與大批遊客搶著拍照的畫面.
於1960年火災後重建的雷門成為重要的景點.
留下一張與雷門的合照彷彿是必需的呢....
斯斯忍不住也要來拍上一張到此一遊照...
話說.”雷門”全稱是”風雷神門”.門面由風雷二神守護
不過因為雷聲大於風聲.漸漸的就只剩下”雷門”二字
斗大的幾個松下電器是贊助廠商.燈籠每隔幾年就會換
因為當初松下企業的大老板突然罹患重疾.最後在淺草觀音寺祈福撿回一條命
所以往後雷門燈籠的重製費用都由松下企業支付.以為感念與功德佈施…
「雷門」前一小方廣場是遊客聚集的要點.
一個個排隊等著跟大紅燈籠合影....
各式各樣的天然草鞋.
我以為日本只有木屐.
賀正???細瞎毀...??
原來意思很簡單明瞭ㄡ:
賀正- ???? or ??? 皆可
是日本過新年時的祝賀語,尤其是寫賀年卡時常用!
與"賀春"類似
【賀正】顧名思義就是 "恭賀新年" 之意
「賀」即為恭賀、 祝賀
而「正」為"正月"也就是"新年"之意
全日本走到哪都會看到的當地燈籠.
我已經有一個箱根的小小燈飾了..
很漂亮的立體仕女圖.1800不貴耶.
可惜....偶沒錢...
(還好身上不放錢是對的選擇..不然真的買不完.....)
下午四點半多一點了..
人潮還是窩到爆..
而且越晚越冷..
難得出國一次...
有喜歡又想吃的美食當然不能放過.
這一家的東西我們也有買....
老婆排對買好吃的洋果子當中..
這個我就沒吃了.
看起來跟麻薯差不多的甜食....
這些甜的美食.斯斯通場是興趣拍照大於享用美食拉
瞧...就是這個了..
一盒有六塊.每一塊都四四方方的..
吃起來也是甜甜的.還是覺得像羊羹的口感.
好吃.
林老爺買的.
我吃了一小塊那綠色的羊羹.
雖然也是很甜.但甜而不膩.又香香的.很不錯吃.
店家的燈火已經點燃.此番看去...真是燈火通明了
好運木牌嗎????
哇...扇子耶...
不過我現在才看到...好像不能拍照是嗎.
拍謝拉...不知者不罪吧..
日本家家戶戶過年用的平安符.
應該都是放在大門或客廳使用的.
又或者是作生意人才使用的吧.
原來....
真的有在賣這種晴天娃娃耶..
真是太好了..我身上沒錢.
不然又要多花380元拉..
說真的.如果讓斯斯一個人來逛.
還真的可以消磨一整天都不會膩呢..
我們慢慢的往我們來的東側門-二天門方向走去...
對面的塔是五重塔.
聽說晚上打了燈之後更壯觀.每一層代表的意思是地.水.火.空.風
塔內最高層供俸來自斯里蘭卡的釋迦牟尼佛舍利子.
這間的大燈籠寫著”小舟町”
它是一個地名.只不過在此為何意.斯斯就不知道了
地名: 小舟町 ?????? KOFUNECHOU
(位於長崎? 佐世保市)
觀世音菩薩(梵文:???????????? Avalokite?vara;藏文:??????????????????????,Chenrezigwangchug),又譯為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漢語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觀世音菩薩是東亞民間普遍敬仰崇拜的菩薩,在各種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像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在台灣,觀世音菩薩是台灣民間信仰所崇信的「家堂五神」的首尊,常將之繪製於家堂神畫「佛祖漆」上,與自家所祀神明一同,晨昏祭祀。佛教的經典上說觀世音菩薩的悲心廣大,世間眾生無論遭遇何種災難,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尋聲赴感,使之離苦得樂,故人稱「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為佛教中知名度最高的大菩薩,有「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讚譽。
在早期的佛經中,多直接自梵語「Avalokite?vara」音譯為「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竺法護和尚譯為「光世音菩薩」,南北朝姚秦時的鳩摩羅什法師譯為「觀世音菩薩」。
唐代玄奘法師等譯師們則譯為「觀自在菩薩」。「Avalokita」為「觀」,「i?vara」為「自在」,意為眾生所見之主,故玄奘譯為觀自在菩薩,可見於今日的《般若心經》[1]。
學術界原先誤認為,因唐太宗李世民的本名當中有個「世」字,為了避諱,故當時將「觀世音菩薩」改稱為「觀音菩薩」,但其實「觀音菩薩」只是「觀世音菩薩」的略稱。唐代清涼澄觀法師指出在梵文古本中存在兩種不同的名稱,1927年新疆出土的古抄本中,以Avalokitasvara為觀音菩薩的名稱,證實了他的說法。「娑伐羅」(svara),意思為「聲音」,Avalokitasvara可意譯為「觀音」,鳩摩羅什出生在西域地區,所見的應該就是這個版本。因此,觀音菩薩並非是因為避諱而出現的名稱。根據宋代玄應的說法,這可能是來自於不同地區方言所導致的[2]。
「觀世音菩薩」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聲音」的菩薩,出自《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又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另一重意思則出自《楞嚴經》。觀世音菩薩以聽音方法契入法性,證得耳根圓通,修成正果。
觀世音菩薩在藏文作:??????????????????????,Chenrezigwangchug),也是「觀自在」之意,與玄奘法師等譯師們譯意相同。因為藏文「觀自在」總共有五個藏語的音節,所以藏文書面、口語通常略稱「Chenrezig(「觀」、「眼視」)」三個音節,而省略了「wangchug(「自在」)」兩個音節。
觀世音菩薩的起源目前已不可考,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稱他是阿彌陀佛西方淨土中的大菩薩,如《無量壽經》記載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淨土中阿彌陀佛的左右?侍菩薩。
《悲華經》敘述阿彌陀佛於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他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咰,他出家之後,即號「觀世音」;在久遠的將來,阿彌陀佛涅槃後,他將候補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據《悲華經》卷二記載,觀世音本名不煦,是無量劫前轉輪王無諍念的長子,因為其在寶藏佛前發願:「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退失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沒有人可去請求保護,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如果他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那求救的音聲被我天耳所聞,被我天眼所見,如是一切苦難眾生,若我不能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則終不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果。」
寶藏佛即為祂授記:「善男子!汝觀人天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發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我當字汝為觀世音。」此說菩薩因地具大悲心,普令眾生離苦得樂,因此寶藏佛為其命名觀世音。
不空三藏所譯出的密教《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經》中認為無量壽佛(阿彌陀佛的另一名稱),又名「得自性清淨法性如來」、「觀自在王如來」,在西方清淨佛土中,他即現佛身。但在五濁惡世中,他即以觀自在菩薩的形像出現。
不空三藏所譯《大方廣曼殊室利經》又說,觀世音菩薩將以「平等光明普照如來」的名號成佛,但在此經中並未提及他與阿彌陀佛的關係。
而在其他經典上說此觀世音菩薩,於過去無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號『正法明如來』,釋迦牟尼佛曾經是他的弟子[3]。由於他的大悲願力及所發菩提心,為了安樂一切眾生成就一切眾生的道業,故仍然示現為菩薩。因祂以救苦救難為己任,故在民間的影響極為深遠。
《楞嚴經》則認為過去曾經有佛,名「觀世音」,觀世音菩薩為其弟子,故也稱「觀世音」[4]
二天門旁是一家消防隊..
今天我們就在消防車旁跟大家說再會了.
我們要去吃烤肉了...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