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東之旅 05-[台東-成功]-三仙台.下
置頂照片: 三仙台的老婆大人
旅遊時間:3天2夜-- 第二天早上 .
時間:民國105年 12月10日星期六.
斯斯旅遊-領隊兼導遊還兼司機-斯斯.
天氣:情
溫度: 25-28度C
(本篇文章之照片皆由EOS M+18-55MM+28MM微距鏡拍攝)
近年來,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成立「寶抱鼓樂隊」,
成員以部落裡10到17歲的孩童為主,他們把漁業浮球切半做鼓身,
山上的竹根做鼓座,利用部落裡養的羊製成羊皮,
曬乾拉平做成鼓面,這種自製的鼓樂器,成為寶抱鼓樂隊的特色。
他們以美妙的鼓樂,歡迎到三仙台的遊客光臨曾經是羊群漫步的比西里岸部落。
自然生態
三仙台上不僅奇石分佈,植物生態更是豐富,
有水芫花、安旱草、毛苦參、濱龍吐珠、蘭嶼小鞘蕊花、
蘭嶼木蘭、白水木、台灣海棗等稀有且珍貴的濱海植物。
島的南端到基翬一帶海域,有美麗的珊瑚礁群和熱帶魚群,
是東海岸最美的海景之一,已被列為自然保護區。
遊客可循規劃良好的步道觀賞沿途的植物生態及地質觀賞。
此外,三仙台也是海洋性鳥類最佳的棲息場所,
礫岩之間有岩鷺、東方環頸行鳥、黃足鷸出沒,
夏天常見燕鷗類翔舞其間,附近海域魚類豐富,
是著名漁場與磯釣場。
旅遊活動
三仙台是台灣東海岸最有名的景點!
而它最特別的莫過於那八個拱橋連接而成的跨海拱橋,
長約四百公尺,有如巨龍橫臥於陸地與岬角海灣之間,
而來此觀賞日出更是一大享受,金黃色的曙光灑在跨海大橋以及太平洋,
配上變化萬千的雲彩,堪稱世界級的美景!
而美麗的三仙台燈塔也不容錯過,建造於日治時期,
是東海岸的第一座燈塔;造訪燈塔一路可看見台灣最美的海蝕地形,
石門、壺穴、海蝕平台讓你對於自然的鬼斧神工一覽無遺!
這些石頭斯斯只是拿起來拍拍照而已.
可別私心的據為己有帶回家呦.
地質環境
三仙台離岸島都是由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所構成,周圍有隆起的珊瑚礁分佈。
海岬的北側是一片礫石海灘,潮水和海浪翻湧沖刷海灘時,會發出震撼的聲響。
由於受到風化和海水侵蝕的作用,三仙台風景區內,
有許多造型奇特的岩石,精彩珍貴的海蝕地形,值得仔細欣賞。
由三仙台向西望去是多層的海階,成階的台地,是農耕集中利用的地區。
地質
海拔最高處約77公尺,屬於都巒山層火山集塊岩,
在海水經年累月的侵蝕下逐漸由岬角成為離岸島。
周圍有隆起的珊瑚礁分布。海岬北側為礫石海灘,
潮水和海浪翻湧沖刷海灘時,會發出震撼的聲響。
由於長期受到風化和海水侵蝕,
形成許多造型奇特的海蝕地形如海蝕柱、壺穴和隧道型海蝕門,
由三仙台向西望去的成功鎮是多層的海階地形,
成階的台地為農耕集中帶。
火山集塊岩為三仙台地層主體,全區有許多海蝕柱,
停車場附近有較小的海蝕柱,三個較大的海蝕柱位於三仙台島上,
最高約80公尺高。島上北端的濱台有許多壺穴,直徑最大者達5公尺,
深4公尺,東北岸有一隧道型海蝕門(合歡洞),長58公尺,
寬約3公尺,高約3至4公尺,沿著集塊岩的節理,貫穿小島的東北部,
為通往小島南岸的捷徑,另外島上隨處可見林投
(由拱橋通往涼亭的步道沿途幾乎都是林投)、
台灣海棗、白水木和濱刀豆等濱海植物。
傳說:
漢人與當地阿美族人,各自對三仙台有其傳說。
相傳「八仙」中的李鐵拐,呂洞賓、何仙姑曾於島上停憩,
在山上留下三仙足印,故名三仙台。
阿美族人則流傳著三仙台藏有守護神「及發烏安」海龍的故事。
剛剛有說到阿美族人.
那就來介紹一下唄...
阿美族
(阿美語:Amis/Pangcah)是臺灣原住民的一個族群。
主要分布於花東縱谷平原與海岸平原地區,
少數分布於屏東縣牡丹、滿州鄉一帶。
總人口數約二十萬餘人,是台灣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
簡介
阿美族自稱Pangcah(音近:攀查),意為「人」或「同族人」。
Amis是南部阿美族(馬蘭阿美與恆春阿美)的自稱,
源自於北方的阿美族遷移時接觸到南方異族的自稱,
是為北方之意。
Pangcah在阿美語是的意思是平坦的臺地,
Pangcah的自稱可能源自於從Cilangasan向外遷移後對自我來源的描述,
進而變成自我族群認同的稱呼,除此之外,
由於發音類似舟的意思,因此有指象徵從海外行舟至此的人,
其他甚或有番人或番社等諧音的說法。
阿美族的語言為阿美語,屬於臺灣南島語言的一種,
是目前臺灣南島語言當中使用人口數最多的語言。
此外,臺鐵各級列車行駛花蓮至知本間中途各站會增加阿美語廣播。
(先幫老婆拍張紀念照)
文化
阿美族在傳統上被歸類為母系社會,家族事務是以女性為主體並由女性負責,
家族產業之繼承以家族長女與其他女性為優先,家族/氏族多指母系一族。
然在部落中,有關部落的大小事務則是由部落男子所組成的年齡階級制度(selal)負責統籌規劃與執行,
各階級負責各種不同的任務與工作,並且聽從青年之父(mama nu kapah)的指導。
阿美族女性沒有議事權,甚至不得於平時進入集會所(Talo'an / Soraratan / 'Adawang / Sefi)。
由此,是否為母系社會還有待商榷。阿美族的起源傳說與大洪水、檳榔、兄妹婚有關。
(據說就算是漂流木也是屬於國有財產.勿隨意帶走.)
阿美族的傳統祭儀有豐年祭(Ilisin)、
播種祭(hafay/小米)、捕魚祭、海祭、祈晴祭和祈雨祭等等。
許多祭典內容原有嚴格男女分際或性別禁忌,
但因時代變遷而有所更曳或亡佚。
豐年祭是阿美族重要的祭祀儀式,
其重要性相當於漢人的農曆年,
是族人與祖先、神靈團聚的時間,
通常在每年七至九月間進行,
主要為耕地收獲後的時節舉辦;
天數則依各部落而異,
一般是由各部落耆老(matoasay)來決定,
傳統上短則三天,多則半個月,
祭祀過程與內容依各部落習慣上之不同而有差異,
如年齡階層(selal)的訓練與進階、祭祀流程等。
豐年祭中會進行捕獵、採集或購買食物,並由族人們共聚分食。
阿美族傳統文物中的陶製品、編藝品和其它手工藝品都讓人印象深刻。
另外,沿海一帶目前尚有部分部落保有製作傳統竹筏的技藝。
阿美族的生活中從不缺乏音樂。許多阿美古調甚至被改編並傳唱於世。
在傳統信仰上為泛靈信仰,各部落也有巫師/祭司系統,祖先或祖靈亦屬神靈,
但不是指有專門神通或管理特定事務之神。
基督宗教傳入後,許多族人改信基督教,而傳統信仰雖仍存在但並不普遍。
三仙台位於台東縣成功鎮東北方約3公里處,
是由離岸小島和珊瑚礁海岸構成的特殊景觀區,
也是東海岸最具知名度的風景點,
三仙台島嶼面積約為22公頃、最高點海拔約77公尺,
島上有三塊巨石,相傳古時鐵拐... TravelKing旅遊王
地址: 臺東縣成功鎮三仙里基翬路
營業(開放)時間: 遊客服務中心 上午8:30至12:00及下午1:00至5:00
遊客服務中心/洽詢電話 089-850785
三仙台真的是一個很美麗的景點..
我們夫妻倆在這島上生活了這麼久.
還是第一次來到此地...真是太開心了.
以下照片眾多.就不再多做介紹.
請自行慢慢觀賞了....^^"
詳細介紹
開放時間
每日08:30~17:00
服務設施
停車場
公廁
觀景台
步道
聯繫我們
臺東縣成功鎮基翬路74號 MAP
電話: 089-854097
門票資訊
大型車:假日200元、非假日170元;小型車:假日60元、非假日50元;機車:假日20元、非假日15元
建議遊程
【第1日】八仙洞→三仙台→成功(海鮮大餐)→阿美族民俗中心→東河橋
【第2日】金樽→水往上流→小野柳
自行開車
北上:沿台11線,經都歷、成功,至111公里處即抵三仙台。
南下:沿台11線,經烏石鼻、石雨傘,至111公里處即抵三仙台。
大眾運輸
北上:由台東火車站前搭往長濱、靜浦,或花蓮的鼎東、花蓮客運海線班車,於三仙台站下車。
南下:由花蓮火車站前搭往台東等地的花蓮、鼎東客運海線班車,於三仙台站下車。
詳細時刻表及車資請洽花蓮客運(查詢電話:03-8338146~8)或鼎東客運海線(查詢電話:089-328629 / 089-333443)
旅遊叮嚀
1.三仙台燈塔地形險峻,通路狹窄,民眾如要造訪,宜選擇晴朗的好天氣,以策安全。
2.三仙台島區被列為自然保護區,請愛護自然生態,不採集任何動植物,以免觸法。
3.進入三仙台遊憩區需酌收停車清潔費,假日:大型車200元,小型車60元,機車20元。非假日:大型車170元,小型車50元,機車15元。
4.地址台東縣成功鎮三仙里基翬路74號
電話(089)854-097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