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伊斯坦堡-土耳其 15-[土耳其-安卡拉]-鹽湖+休息站(土耳其冰淇淋).
置頂照片:春天的土耳其鹽湖.
旅遊時間:11天8夜-(3-28到4-7)- 第3天.
時間:民國107年3月30日-星期五-下午
可樂旅遊-領隊-黃漢瑋(小瑋)+土耳其導遊-OMER.
天氣:陰晴
溫度:3-15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20(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12(日本+9.柬埔寨+1.中國大陸+4.加拿大+1.
荷蘭+1.比利時+1.法國+2.韓國+1.澳洲+1.德國+1.瑞士+1.土耳其+1)
隨身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
相機+鏡頭總重量 = 9公斤.(加腳架超過10公斤)
主機-CANON-EOS 5D2,鏡頭-CANON-16-35L F4+28-70L F2.8+70-300L(胖白)
備用機-CANON-EOS M5,鏡頭-CANON-EF-M 11-22mm+EF-M 28mm f3.5+(轉接環+胖白)
閃光燈-CANON-EX-430+永諾-YN565EXII+ GODOX 神牛 LED 126 補光燈
輕型腳架-FOTOPRO C-4i+ Manfrotto PIXI 迷你三腳架
上遊覽車了....此行到今晚住宿點有著309公里的距離.
不過途中會經過一個點.我們會下車去走走...
途中經過一個小小的風景點-鹽湖.
不過這個季節不對.所以加減看看就好.
畢竟沒人那麼好運道.可以一趟行程就可以看到所有美景.
這一點認知我們還是有的....哈哈.而且這不是重點.(重要景點)

因為誰都知道來土耳其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是搭乘高空熱氣球.
沒搭到高空熱氣球等於沒來土耳其一樣.會讓人很失望的.
尤其這輩子搞不好只有這一次機會而已.
所以..越是接近卡帕多奇亞.心就越是既緊張又期待更怕受傷害...只因我那幼小的心靈兒.

下車第一件事就是去放風....畢竟這是人生第一急.

走到湖邊一定會經過的商家....
不過有時候不是很喜歡這種半強迫的推銷方式.
我跟老婆都離得遠遠的....

因利成便.最好就是推廣美容.
附近的商店都賣鹽湖出產的護膚品.
土耳其鹽湖 (Tuz Golu) 是土耳其的第二大湖,
位於土耳其首都安卡拉東南方。
這個地區由於古時位於海底,岩層內富含鹽份,
雨水與雪水將岩層內的鹽份洗刷出來,才成了今天的鹽湖。
(今日一小步.實乃人生的一大步.)
湖泊的面積四季不同,春天溶雪時水位最高。
夏季時由於水份蒸發,湖面形成薄薄一層白色鹽的結晶。
大家在拍甚麼呢?
原來在拍鹽巴啦...

鹽湖,音譯又叫圖茲湖
(Tuz Gölü,土耳其文中tuz為「鹽」,göl則為「湖」之意),
位於土耳其安那托利亞中部,在安卡拉(Ankara)、
孔亞(Konya)和阿克薩賴(Aksaray)三省交集之處。
鹽湖為土耳其境內第二大湖,為一座封閉的湖泊,
其南北最長80公里,東西最長則是60公里,
海拔925米,總面積約1500平方公里。
鹽湖顧名思義是個充滿「鹽」的湖泊,世界上有許多地方都有鹽湖,
科普知識說,鹽湖是鹹水湖中含鹽度很高最鹹的湖。
要形成鹽湖需要某些特定的自然條件,
像是乾旱或半乾旱的氣候條件使蒸發量大於湖水補給量,造成含鹽量增加;
另外也可能因為封閉的地形和強烈的蒸發作用,
使的湖內鹽分越積越多,久而久之便形成「鹽湖」。
(在對的時期來..會看到海天一色的美麗倒影.)
土耳其的圖茲湖湖水含鹽量高達30%,
大家都知道土耳其是個重口味的民族,
不只喝茶時要丟好幾塊方糖,連吃飯時都狂撒鹽,
而整個土耳其全國50%以上的鹽使用量都是從這個大湖中取出,
由此可知其地位之重了。
天空之鏡般的湖面
土耳其鹽湖最出名的就是它白茫茫宛如仙境的景色,
湖面就像一面鏡子,隨著不同的季節天色反射而轉變樣貌,
因此又有人稱鹽湖為「天空之鏡」。
當湖面上有水時,天上的藍天白雲一覽無遺地照在湖上,
美的太不真實,還真讓人有身處仙境的幻覺。
(不過這畫面我們今天無緣得見.哈哈)
這樣的大自然美景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朝聖,
許多人會在這拍藝術照跟倒影照(當然還有更多自拍照)。
鹽湖白花花又空曠的一片景緻有種荒涼遼闊的美感,
聽說陳綺貞的音樂專輯作品《時間的歌》製作期間也有赴此取材取景.
鹽湖的水位一年中因季節更迭而有所改變,但都不是太高。
到此遊覽的人通常都會脫下鞋子踩到湖中走走。
真的不是在開玩笑,腳底下踩的粒粒結晶都是鹽,
經過個人哀哀叫的慘痛經驗後,含淚建議大家攜帶拖鞋在身上,
最近因為氣候變異的關係,鹽湖也開始起了變化。
原本就會因為天色展現不同顏色的鹽湖,
在嗜鹽微生物杜氏鹽藻(Dunaliella salina)大量繁殖的情況下,湖水顏色逐漸轉紅。
據資料顯示,「杜氏鹽藻,又名鹽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
是種抗氧化能力相當強的藻類,能生產大量類胡蘿蔔素,把湖水染成紅色或粉紅色。
英國學者丹森(Michael Danson)指出,杜氏鹽藻能產生一種紅色色素,
以吸收太陽光產生能量,這也是鹽湖之所以泛紅的主要原因。
鹽湖一眼望去與天空相連非常美麗,鹽湖是土耳其第二大湖
由於位於海底的岩層所含鹽分受雨及雪經年累月沖刷而形成,
經過多年的環境變異,現在的湖水已經乾涸,
所以觀光客皆能夠步行其上喔~
我跟老婆的人生哲學就是既來之則安之.
一切隨緣..老天要我們看甚麼.我們都可以欣然接受.
因為有時候看甚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跟甚麼人在一起.不是嗎?!

有自信的女人最美....

大約停留20分鐘後我們就離開鹽湖了....
窗外到處都是像這樣一片綠油油的田..
之前就說過這些田裡種的就是甜菜根.就是土耳其糖的來源產地.

309公里算是有一點距離了.(台北到高雄了吧)
加上早上拉車的187公里.今天是這十一天中距離最遠的.
所以我們離開鹽湖之後一個半小時後又來到了休息站.
不過聽說這裡有一個必吃的冰淇淋.等一下來去瞧瞧..

冰淇淋的老祖先
據文獻記載,世界上最早的冰淇淋出現在距今3000年前的中國,是用冰凍的牛奶做成的一種甜品。
當然,和現在的冰淇淋是不大相同的,不過可以算得上是冰淇淋的始祖。
有此一說:馬可波羅西返歐洲後,也將冰淇淋的作法一併傳到了歐洲;另一種說法則是:
冰淇淋的製造技術在西元13世紀之前,經由東西往來的商旅傳到義大利,
再傳至法國、英國甚至美洲,之後冰淇淋在各國便有了不同的發展。
至於霜淇淋,則要等到冷凍機械發明後,在1939年才問世。
土耳其的冰淇淋―「Maraş」冰淇淋
土耳其的冰淇淋歷史,雖然沒有正式的文獻記載,但至少已有兩三百年之久。
「Maraş」馬拉什是土耳其卡赫拉曼馬拉什省(Kahramanmaraş)的省會。
世上獨一無二的「Maraş」冰淇淋,便是發源於此。
基本上所謂的土耳其冰淇淋,指的就是用傳統作法製成的「Maraş」冰淇淋。
在還沒有冰箱的古早時期,如何吃冰呢?
馬拉什省人利用自然環境克服了這個問題。
在當地用矮灌木叢的樹枝編成一層可用來覆蓋的墊子,
在馬廄山的背陽坡或是谷地中,約從4月開始,
便將這墊子覆蓋在雪地上防止雪融化,到了夏天時,
便將墊子下的雪切成小塊,拌入牛奶、水果、蜂蜜或是蘭莖粉等一起食用,
有點類似台灣的刨冰。
後來便逐漸發展成特有的元祖土耳其冰淇淋「Maraş」冰淇淋。
(聽說是土耳其最有名的冰淇淋品牌)
土耳其冰淇淋的秘密
目前一般市面上所販售的冰淇淋,主要成分是:牛奶、鮮奶油、糖、脫脂奶粉、香料、乳化劑及安定劑。
家庭中自製的冰淇淋,多半使用牛奶、鮮奶油、糖、蛋黃以及香料等。
而道地的土耳其冰淇淋,必須由奶、糖以及蘭莖粉製成。
為什麼不說是牛奶呢?因為真正講究的土耳其冰淇淋,不同於一般冰淇淋,得用「山羊奶」來製造哦!
冰淇淋的製作過程,更對於品質有關鍵性的影響。
(一球四里拉.約台幣32元.還好啦不是很貴)
傳統的土耳其冰淇淋是怎麼做出來的呢?
1公升的土耳其冰淇淋,材料比例大致為:
羊奶1公斤
糖250克
蘭莖粉3到5克(以精純的蘭莖粉為準;否則就得提高份量)
在銅製的鍋爐中,將羊奶緩緩加熱至20至30℃,接著加入糖,用木製的長柄杓攪拌均勻。
欲使冰淇淋口感更滑順,可用紗布濾過。持續加熱到40至50℃,
分次且徐徐加入蘭莖粉攪拌,使其均勻溶解以免結塊。
至於火候和份量的拿捏,就全靠師傅本身的經驗與功力了。
這當中得不停攪拌,直到沸騰。由於牛奶(包含羊奶)中含有87%的水分,
如果不這麼持續攪拌、加熱,讓其中的水分緩緩蒸發,則冰淇淋結凍後,
會因水分過多、結冰而影響口感;同時也讓羊奶更香純、製成的冰淇淋更細緻。
沸騰後繼續攪拌10到20分鐘,使成糊狀,達到足夠的濃稠度後就可以熄火。
(傷腦筋--今天要吃甚麼口味的冰淇淋呢?)
土耳其冰淇淋 不打不成器
煮好的熱奶糊結凍:將其放入外觀似脫水機,內有攪拌棒的銅製冰桶中。
經由快速旋轉攪拌,讓奶糊結凍(負10℃左右的低溫);整個過程大約20分鐘。
然後將已呈麵團狀的冰淇淋取出,改置於木製的冰桶中,再用金屬製長柄杓不斷捶打20分鐘左右。
捶打的過程,可以讓麵團狀的冰淇淋變硬,且更有彈性,可謂是愈打愈帶勁兒!
即使在販售的過程中,仍得不定時捶打,讓冰淇淋保持其彈性與口感。
這就是為什麼土耳其冰淇淋的小販總是那麼忙,除了要整人還要一直戳那冰淇淋。
(土耳其有名的冰淇淋品牌)
跳繩不稀罕,我們跳「冰淇淋」
土耳其冰淇淋之所以與眾不同,還在於它的延展性。
而這就得歸功於神奇的蘭莖粉了!而馬拉什省產有土耳其品質最好的蘭莖粉。
市面上冰淇淋都會加入穩定劑和乳化劑。
原因在於牛奶中的乳脂經過攪拌後,細小的油脂顆粒會互相結合形成更大的顆粒,
進而破壞其中的乳化平衡,油的比重輕而上浮分離成奶油。
添加乳化劑可以讓水分和油脂結合,避免沉澱分離,讓組織更加均勻。
至於穩定劑,可以把水分穩穩的結合,避免結冰現象,以維持細緻的口感;
穩定劑放得愈多,製成的冰淇淋愈不易融化,黏度會增加,口感也會變得QQ的。
(冰淇淋店旁邊的蛋糕店...看起來很好吃...)
可以說,蘭莖粉中的「聚葡甘露醣」,便是天然的穩定劑與乳化劑。
也因而,含有蘭莖粉的冰淇淋,甚至可以拿來跳繩!
而且就算在室溫下,也可以保持幾個小時不易融化。
土耳其冰淇淋具有相當的彈力與韌性,用一般的冰淇淋挖杓是奈何不了它的!
只能用像切麵一樣的切杓才能切得了,可是卻擁有入口即溶、紮實而綿密的口感。
如果在土耳其看到有人用刀叉吃冰淇淋,可別太驚訝哦!
傳統與現代結合
隨著機械化的普及、製造技術的發展,完全遵循古法製造的冰淇淋已漸漸沒落,
改由機械取代人工生產,如此一來,冰淇淋的品質可以更穩定、口味更多樣化,也能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目前土耳其市面上所販售的土耳其冰淇淋,絕大多數改用牛奶;儘管山羊奶製成的冰淇淋口感更佳,
但因取得不易,且產量有限,為因應消費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得已改用牛奶替代。
不過,也使得蘭莖粉的品質以及加熱的過程,顯得格外重要。
(買二球來試試滋味.說真的..還是我們去歐洲的冰淇淋好吃.這太甜了..)
土耳其一家名為MADO
(由Maraş Dondurması縮寫而來;即「Maraş」冰淇淋之意)的冰淇淋製造商,
便是成功結合傳統與現代的例子。
值得一提的是,MADO公司仍堅持使用山羊奶來製造冰淇淋。其所製造的冰淇淋,
除了傳統的口味(原味和可可)之外,還發展出開心果、榛果、核桃等土耳其限定口味,
以及各式各樣水果等二十幾種口味。
由於品質廣獲好評,外銷市場已擴及德國、中東甚至新加坡及日本。
投幣式的手機充電座..
吃過冰淇淋之後.還有一點時間拍拍照..
這是一個高速公路旁的休息站..
馬路的對面有著一家豐田汽車門市..
果真是銷售的豐田.到哪都看的到.
斯斯除了喜歡拍風景照外.也喜歡拈花惹草.
雖然我研究不多.不知花名.但也拍的不亦樂乎哉.
再拍一張..準備上車了....
車子繼續奔馳在公路上....窗外的土耳其建築..
我深深的覺得...就算是土耳其的建築.也比台灣的建築美多了..
相對於台灣村莊的房子或是都市裡的公寓.這裡的房子漂亮多了.
也因為這樣子.這趟土耳其之旅.在拉車時.
斯斯也拍了很多很多土耳其各地的民居建築.
別人可能都在睡覺或發呆.我是用相機寫日記.用來將來好回憶...

大約也在這個時候...
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小瑋說我們的名單送出去了....開心.

明天早上的氣象說是OK的.
沒意外的話.高空熱氣球是可以順利升空的.
所以我們的隊員名單要先報上去.(保險用)
小瑋說我們這一團是幸運的.
因為這星期到今天都還沒升空過.
我們明天可能是這星期第一批升空的...哈哈

不過小瑋也先打預防針的說.
就算送名單了.也不保證百分百一定可以升空.
因為就算明定出發到達定點之後.
如果沒有土耳其政府的許可放行.熱氣球也無法升空的.

(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啦.這是必須的.)
最後在大家一條心..一起集氣之下.
我們能夠順利升空嗎?
請繼續看下去唄.....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47張照片.
本次-2018-伊斯坦堡-土耳其-共已上傳665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8-伊斯坦堡-土耳其.大約有95篇文章.5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