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rwdIFa  

 

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 23-[加拿大-蒙特婁]-迪克卡迪爾廣場.

置頂照片:美加東-秋天該有的美麗楓紅.

旅遊時間:12天9夜-(10-04到10月15)-第四天

時間:民國112年10月07日-星期六-下午

可樂旅遊-領隊-楊麗豫小姐(小楊)

天氣:陰雨.

溫度:14-19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7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1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

本次參加人員-斯斯.彤彤.二姑姑.小姑姑-4位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腳架-Marsace DT-1541T + DB-1 碳纖維三腳架套組

 

迪克卡迪爾廣場 (1).JPG

 

 (下午四點20分我們來到了蒙特婁老城區.)

 

蒙特婁老城

(法語:Vieux-Montréal)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市的一個歷史城區。

蒙特婁老城由法國定居者創建於1642年,即瑪麗城堡壘(Fort Ville-Marie)。

這裡許多建築的歷史可追溯到新法蘭西時期。

瑪麗城(Ville-Marie)區就得名於這個17世紀定居點。

 

 

迪克卡迪爾廣場 (2).JPG

 

 

該區是蒙特婁舊港的所在地,西到麥基爾街(McGill Street),

北到Ruelle des Fortifications,東到聖安德烈街,南到聖羅倫斯河。

該區最近修改邊界後,已擴大到西到蘇斯·格尼斯街(Rue des Soeurs Grises)、

北到聖安托萬街,東到聖休伯特街。

1964年,魁北克省文化部宣布蒙特婁老城大部分地區為歷史區。

 

迪克卡迪爾廣場 (3).JPG

 

歷史


1605年,薩繆爾·德·尚普蘭在聖羅倫斯河與小聖皮耶河

(Petite Rivière St-Pierre)匯合處的皇家廣場建立了一個毛皮貿易站。

它毗鄰今天的德尤維爾廣場和卡耶角,蒙特婁考古歷史博物館。

後來,由於易洛魁聯盟入侵,定居者被迫放棄貿易站。

迪克卡迪爾廣場 (4).JPG

 

 

最初的蒙特婁定居點成立於1642年。

它被稱為瑪麗城,大致與尚普蘭設立的交易站位於同一個位置。

創始人保羅·喬梅迪·德邁森紐夫於1643年建造了一座要塞,

作為聖母會(Société Notre-Dame)的總部,

該組織的使命是使第一民族改信基督教,

在新法蘭西建立並負責管理一個基督教居民點。

居民點由聖敘爾皮斯會的讓-雅克·奧利爾和耶雷梅·勒·羅伊爾·德拉·達弗西埃創立。

 

迪克卡迪爾廣場 (5).JPG

 

 

法國殖民地


1663年3月9日,聖母會解散後,聖敘爾皮斯會(1657年到達)成為蒙特婁的莊園貴族,

因為殖民地由國王路易十四個人控制。新制度將蒙特婁島分封給他們,

他們有義務住在這裡,通過耕種土地,確保其得到發展。

1665年,路易十四派來了1,200人。聖敘爾皮斯會在島嶼中心建立了莊園。

弗朗索瓦·多利爾·卡松神父開闢了殖民地最早的街道網格。

這些早期街道包括聖母街、聖保羅街和聖雅各街。

那個時代的建築包括主宮醫院(Hôtel-Dieu)、

聖敘爾皮斯神學院和聖母堂(後來由蒙特婁聖母聖殿取代)。

 

迪克卡迪爾廣場 (6).JPG

 

 

8世紀初,「蒙特婁」這個名字(最初指的是皇家山)逐漸取代了瑪麗城。

瑪格麗特·布爾吉耶斯修女(她創立了聖母會)在1657年的到來,

以及耶穌會和方濟各會於1692年的到來,有助於確保居民點的天主教性質。

蒙特婁最初的防禦工事,由加斯帕德·喬塞格羅斯·德·萊利建於1717年,

形成了當時蒙特婁的邊界。

迪克卡迪爾廣場 (7).JPG

 

德·萊利建造了防禦工事,以確保定居點免受英國入侵。

雖然城牆可以提供安全保障,防止入侵,但是又面臨另一個問題:

城市發展局限在城牆內,大量帶壁爐的木屋集中在一起,導致許多毀滅性的火災。

1721年,蒙特婁收到來自法國的皇家命令,禁止建造木建築,

必須使用石頭建造建築物,但禁令並未得到充分尊重。

 

迪克卡迪爾廣場 (8).JPG

 

 

英國控制

1763年七年戰爭之後,加拿大成為英國殖民地。

英國的統治從根本上改變了蒙特婁老城的面貌,

部分原因在於大火燒毀了城市的大部分,由英國人負起重建城市的任務。

1765年5月,大火燒毀了大約110所房屋,然後摧毀了古老的卡利埃府和原總醫院。

1768年4月,聖若翰洗者街和沃德雷伊爾府之間的88所房屋被燒毀,包括聖母會修道院。

 

 

迪克卡迪爾廣場 (9).JPG

 

 

在兩起火災之間,該市近一半的建築物被毀。

在接下來的年份里,這個城市密集地進行重建。

1803 年 6 月 6 日,一場大火燒毀了監獄、教堂和耶穌會的產業、

十幾所房屋和沃德雷伊爾城堡(Château Vaudreuil)。

兩名投機者買下了城堡的花園,三分之一賣給市政廳,其餘的分成七塊,留給自己。

 

 

迪克卡迪爾廣場 (10).JPG

 

該市最古老的公共紀念碑納爾遜紀念柱(Nelson's Column)建於1809年,

位於賣給市政廳的原花園地塊。地塊的一部分闢為新的市場廣場,

稱為新市場(Marché Neuf),1845年改為現名雅克·卡蒂亞廣場。

耶穌會教堂占用的空間變成了沃克林廣場(Place Vauquelin),

蒙特婁市政廳於1873年在原耶穌會花園興建。

 

 

迪克卡迪爾廣場 (11).JPG

 

 

812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豪華的Mansion House hotel酒店,

它深受河狸俱樂部(Beaver Club)的歡迎,並設有蒙特婁的第一座公共圖書館。

取代它的是英美酒店,擁有約翰·莫爾森建造的皇家劇院,這是該市第一個永久劇院。

該酒店於1833年燒毀,1845年在孟斯庫爾市場重建。

1849年,一場騷亂引發了一場大火,並引發了政治後果,當時,

當時,托利黨群眾抗議一項法律,焚燒德尤維爾廣場的蒙特婁議會大廈。

1903年,議會火災現場成立蒙特婁第一個消防站。

該建築仍然存在,現在是蒙特婁歷史中心。

 

迪克卡迪爾廣場 (12).JPG

 

 

殖民當局於1804年決定對該區進行第一次徹底改造,

拆除了蒙特婁市中心周圍的防禦工事。

1815年完工後,擴大了蒙特婁老城的範圍,改善了進城的交通。

19世紀見證了資產階級的出現,其中大多數是蘇格蘭商人。

港口的日益活躍改變了城市景觀。

 

迪克卡迪爾廣場 (13).JPG

 

 

住宅區離開了蒙特婁老城,

因為富有的蘇格蘭和英國商人在皇家山下建造了豪華住宅區,

稱為黃金平方英里(Golden Square Mile)。

英語影響力成為銀行、製造業、商業和金融領域的主導力量。

聖雅各街成為蒙特婁的金融中心,擁有蒙特婁銀行、

加拿大皇家銀行等大型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交易所。

 

迪克卡迪爾廣場 (14).JPG

 


聖雅各街的大部分金融建築是由英語建築師設計的。

如約翰·奧斯特勒]設計的舊法院大樓和海關大樓、孟斯庫爾市場,

甚至蒙特婁聖母聖殿也是如此(其立面是來自紐約的愛爾蘭新教徒詹姆斯·奧唐納的作品)。

唯一值得注意的例外是蒙特婁市政廳,它受到雷恩市政廳的啟發。

19世紀晚期建築的維多利亞風格,與 法屬時期使用的石砌建築,

發生了重大改變,影響了蒙特婁老城的面貌。

 

迪克卡迪爾廣場 (15).JPG

 

 

衰落、保護和復興

該區在 20 世紀初繼續發展,奧爾德雷德大廈(1929-1931 年)、

拉索韋加德大廈(1913 年)和第一證券交易所(1903-1904 年)等著名建築的建造證明了這一點。

港口活動、金融部門和市政府幫助維持活動,直到1929年大蕭條爆發。

在大蕭條時期,港口設施的進一步搬遷東移,使蒙特婁老城失去許多與海運貿易有關的公司,

留下許多廢棄的倉庫和商業建築。市中心區向北移動了幾個街區,而且幾乎完全沒有居民(1950年只有幾百人),

當企業在一天結束時關閉時,該區出現空無一人的效果。當時,缺乏夜生活使該區因夜間危險而聲名狼藉。

 

 

迪克卡迪爾廣場 (16).JPG

 

 

蒙特婁老城越來越發現自己正在改變,以適應汽車的崛起。

在20世紀中葉,一些著名的地點,如兵器廣場、德尤維爾廣場和雅克·卡蒂亞廣場,交通擁擠不堪。

市政當局並不了解其潛在的遺產價值,都市計畫者想要拓寬街道,這意味著要夷平許多老建築。

修建一條沿河高架公路的提議,促使人們採取保護該區的行動。

出生於荷蘭的建築師和都市計畫師丹尼爾·范·金克爾在1960年代早期在拯救該地區免遭破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蒙特婁市新成立的規劃部門的助理局長,他說服當局放棄修建一條穿過舊城的高速公路的計劃。

1964年,蒙特婁老城大部分地區被列為歷史街區。

儘管如此,魁北克政府還是夷平了幾座19世紀的建築,以建造一座新的法院。

 

 

迪克卡迪爾廣場 (17).JPG

 

 

該地區除了住宅回歸外,對酒店業也極具吸引力。在19世紀,

所有主要酒店都在蒙特婁老城,但到1980年已經沒有了。

2009年,大約有20家酒店,大部分是修復的舊建築。源源不斷的遊客,

以及新居民的存在,促進了夜生活和娛樂。

此外,市政當局還投入大量資金,更新該區的基礎設施。

 

迪克卡迪爾廣場 (18).JPG

 

雅克·卡蒂亞廣場和德尤維爾廣場的一部分地點已經重新設計,

兵器廣場的修復正在進行中。還制定了照明計劃,以突出不同的立面風格。

現在人們一致認為,蒙特婁老城的歷史遺產是其主要資產。

在重建的幫助下,它現在是蒙特婁的主要旅遊目的地。

 

 

迪克卡迪爾廣場 (19).JPG

 

建築和都市計畫

蒙特婁老城是一個主要的旅遊景點。

有些建築的歷史可追溯至17世紀,它是北美最古老的城區之一。

在老城區東部的雅克·卡蒂亞廣場附近可以發現以下著名建築:

蒙特婁市政廳、孟斯庫爾市場、進教之佑聖母小堂,以及保存完好的殖民大廈,

如哈默介城堡和喬治·艾蒂安·卡地亞爵士國家歷史遺址。

 

 

迪克卡迪爾廣場 (20).JPG

 

 

再往西,兵器廣場(Place d'Armes)由南側的蒙特婁聖母聖殿主宰,

它旁邊是聖敘爾皮斯神學院(蒙特婁現存最古老的建築)。

廣場的其他幾側是商業建築,北面是原蒙特婁銀行總行大樓,

西側是奧爾德雷德大廈和1888年的紐約人壽保險大廈,

這是加拿大最古老的摩天大樓。聖雅各街的其他地方,

從鼎盛時期(作為加拿大的金融中心)開始,都排列著老舊的銀行大樓,

如舊皇家銀行大樓(Old Royal Bank Building)。

 

迪克卡迪爾廣場 (21).JPG

 

孟斯庫爾市場

老城區的西南部,包含蒙特婁第一個定居點的重要考古遺蹟

(大約在德尤維爾廣場和皇家廣場),卡耶角,蒙特婁考古歷史博物館。

蒙特婁老城的建築和鵝卵石街道得到維護或修復,

以保持早期定居點的城市外觀,而馬車幫助維持這種形象。

 

 

迪克卡迪爾廣場 (22).JPG

 

 

老城區的河岸被蒙特婁舊港(Vieux-Port)占用,

其海事設施被娛樂空間以及各種博物館和景點所包圍。

亞歷山德拉碼頭的伊伯維爾碼頭是郵輪碼頭。

每年約有50,000名乘客乘坐大型遊輪在聖羅倫斯航道上航行。

 

迪克卡迪爾廣場 (23).JPG

 

 

戰神廣場

戰神廣場(Champ de Mars)是位於蒙特婁市政廳和瑪麗城高速公路之間的大型公共空間。

這裡享有蒙特婁市中心和蒙特婁唐人街的景致。

它由於位置和考古遺蹟而引人注目。那裡兩行平行的石頭,

是當今蒙特婁仍然可以看到殖民時代武裝定居點的物證的為數不多的地點之一。

 

 

迪克卡迪爾廣場 (24).JPG

 

 

交通

蒙特婁老城可以從市中心通過蒙特婁地下城市到達,

有幾條巴士路線,以及幾個地鐵站戰神廣場站、

兵器廣場站和維多利亞廣場-國際民航組織站。

在夏季,開通前往南岸城市隆格伊的渡輪。

迪克卡迪爾廣場 (25).JPG

 

 

雅克·卡蒂亞廣場

(Place Jacques-Cartier)

是位於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婁蒙特婁舊城的一座廣場,

也是蒙特婁舊港的入口。廣場上有眾多餐廳和咖啡館等休閒設施。

1723年,沃德勒伊城堡(Château Vaudreuil)在此興建,

其花園就在今天廣場所在的位置。

 

迪克卡迪爾廣場 (26).JPG

 

 

城堡在1803年燒毀,此處改為公共廣場,

稱為新市場廣場(New Market Place)。

1809年,蒙特婁的第一個公共紀念碑納爾遜紀念柱樹立於此。

1847年,為紀念在1535年首個發現加拿大的法國探險家雅克·卡蒂亞,

廣場以他的名字重新命名。

迪克卡迪爾廣場 (27).JPG

 

雅克·卡蒂亞

(法語:Jacques Cartier,1491年12月31日—1557年9月1日)

是法國探險家、航海家。雅克·卡蒂亞在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的資助下一共進行了三次航行。

既未能開闢通往東方的西北航道,又未能發現黃金,失敗了的雅克·卡蒂亞只能黯然返回家鄉。

儘管他的探索成果令法國人感到萬分失望,但成功的為歐洲人開啟了加拿大的大門,

以後的數百年間加拿大向歐洲輸入了大量的皮毛。

他是第一位描述聖羅倫斯灣並描製地圖的歐洲人,

對聖羅倫斯河流域進行的考察也為新法蘭西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迪克卡迪爾廣場 (28).JPG

 

 (因為已經下午四點半左右了.加上下小雨.氣溫有點冷)

 

早年經歷

雅克·卡蒂亞於1491年出生在布列塔尼半島西北岸港口城市聖馬洛。

他在家鄉名聲不錯,這一點可以從他的名字作為教父或公證人而經常性的出現在洗禮名單上可以看出。

當時,在西班牙與葡萄牙航海所帶來的豐厚利潤刺激下,

西北歐的國家曾試圖開闢大西洋北部通往中國的航線--西北航道。

同當時很多的探險家一樣,卡蒂亞希望能找到從歐洲到東方的新航線。

在參加1523年的遠航後,卡蒂亞並從中汲取了足夠的航海經驗。

 

迪克卡迪爾廣場 (29).JPG

 

 

航海經歷

處女航(1534年)


1534年,布列塔尼公國與法國簽訂《聯盟法令》。

鑑於西班牙在美洲獲得大量黃金,又由於雅克·卡蒂亞的遊說,

法國國王給與了雅克·卡蒂亞資助。

此前佛羅倫斯探險家喬瓦尼·達韋拉扎諾曾於1524年受法方委託探訪北美洲東岸。

 

迪克卡迪爾廣場 (30).JPG

 

 

拉扎諾引用紐芬蘭到巴西的航路證明卡蒂亞有能力發現新大陸。

1534年4月20日,卡蒂亞受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派遣,

率領61人乘一艘大帆船前往亞洲開拓市場。按照派遣書所述,

卡蒂亞將前往「聲稱發現大量黃金和貴重物品的某座島嶼或大陸某處」(意指中國和日本),

他們從家鄉布列塔尼地區的聖馬洛港出發到北方探險,勘探通往亞洲的航道。

 

 

迪克卡迪爾廣場 (31).JPG

 

 

在海上航行了3周後的5月10日,他們抵達紐芬蘭部分地區,

即現在加拿大東海岸的聖老楞佐灣加斯佩西-馬德萊娜群島區。

在聖老楞佐灣,那裡有大群的海豹和海象,而附近紐芬蘭島海域有大量的鱈魚,

這是早年由約翰·卡波特發現的土壤肥沃的紐芬蘭漁場。

 

迪克卡迪爾廣場 (32).JPG

 

 

卡蒂亞在沙勒爾灣北面首次遇到有可能是加拿大原住民的米克馬克人,

雙方有過交易。7月24日,卡蒂亞以國王的名義正式占領該地。

由於沒能找到一條通往中國的水道,9月份,蒂埃返回了法國。

在美洲時,卡蒂亞採取了歐洲探險家們慣用的手段,

綁架了當地酋長的兩個兒子當地人酋長終於同意他們可以用歐洲貨物進行貿易。

抓來的印第安酋長告訴他內陸有三個富有的王國。

 

迪克卡迪爾廣場 (33).JPG

 

 


第二次航行(1535年–1536年)

第二年5月,卡蒂亞再次北航。

他進入聖老楞佐河河口,沿著聖老楞佐河道深入內陸,遠行至現今的魁北克市。

他登陸時,問當地的印第安人這是什麼地方,他們回答說是Canada。

意為村莊或居住地,加拿大的名字由此而來。他在易洛魁人的村莊附近建立基地。

 

迪克卡迪爾廣場 (34).JPG

 

 

接著,他又乘小船向上遊方向探測,到達了印第安人的村莊霍切里加。

隨後湍急的河水使得他所駕駛的三桅船無法繼續前行。

卡蒂亞將他在霍切里加村附近登上的山,命名為蒙特婁(「皇家山」之意)。

後來,又以蒙特婁命名了法國定居者於1642年在此建立的一座城市,

就是現今的蒙特婁市。在美洲大陸北部,傳教士的活動是相當活躍的。

1536年的冬天,由於無法補充維生素C,103名水手中有100人患上了壞血症,

其中25人瀕於死亡。從土著印地安人那裡聽說,

喝浸泡過的柏樹葉水可以治療壞血病,水手們因此得救。

 

迪克卡迪爾廣場 (35).JPG

 

 (有別於歐式建築的加拿大建築)

 

第三次航行(1541年–1542年)

回到法國後,為了繼續自己的探險,

卡蒂亞吹噓加拿大擁有豐富的黃金、白銀和香料,

再次說服法國國王,組織新的探險隊。

1541年,卡蒂亞率領五艘帆船,搭載著法國移民,

前往北美大陸建立殖民地,再次來到蒙特婁。

迪克卡迪爾廣場 (36).JPG

 

 

奧什拉加村的印第安人告訴卡蒂亞,在薩格奈河流域,盛藏著寶貴的礦物。

卡蒂亞來到那裡挖出礦產,並攜帶了滿滿一筐的「黃金和寶石」返回法國,

卻被鑑定只是銅、黃鐵和雲母礦石而已。

從此,卡蒂亞名聲掃地,失去了國王的信任,

「像加拿大鑽石一樣虛假」甚至成為了法國的知名諺語典故。

這次探險的失敗,使法國失去了前往海外開拓的興趣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加之16世紀下半葉爆發的宗教戰爭,開發加拿大的行動進行地相當緩慢,

直至17世紀才到達一個新階段。

 

迪克卡迪爾廣場 (37).JPG

 

 

餘生

第三次航行後,未能帶來高額利潤的雅克·卡蒂亞回到了家鄉聖馬洛,

後來常擔任葡萄牙語的翻譯,並在那裡度過了餘生。

他從死亡年齡可能是65歲或66歲,如果66歲的話,

他可能是由於瘟疫死於1557年9月1日。

有可能是因為斑疹傷寒,不過也有許多參考資料認為他的死因不明,

他埋在聖文森大教堂。

迪克卡迪爾廣場 (38).JPG

 

重新探索卡蒂亞的第一個殖民地

2006年8月18日,

魁北克省長莊社理宣布加拿大的考古學家已發現卡蒂亞的第一個殖民地查爾斯堡的確切位置。

殖民地是建在Cap Rouge和聖老楞佐河匯流的位置,是依照燒毀的木材遺跡定年,

發現可定年到十六世紀中,另一個證據是一個義大利法恩扎製作,

精美的Istoriato盤子的碎片,製作間是在1540至1550年間,

應該是屬於法國殖民地中貴族成員中的一員。

 

 

迪克卡迪爾廣場 (39).JPG

 

最有可能的是取代卡蒂亞成為此地首領的Jean-François Roberval。

這個殖民地是在西元1000年後維京人在北紐芬蘭蘭塞奧茲牧草地建立村莊後,

第一個已知的歐洲殖民地。

這個發現被認為是加拿大考古上發現蘭塞奧茲牧草地後,最重要的一次發現

 

 

 

迪克卡迪爾廣場 (40).JPG

 

 


紀念

雅克·卡蒂亞廣場,蒙特婁舊港(Vieux Port)的主要街道

雅克·卡蒂亞河,位在蒙特婁

雅克·卡蒂亞橋,位在蒙特婁

雅克·卡蒂亞公園,位在紐約聖老楞佐縣

卡蒂亞館(Cartier Pavilion),1955年在聖讓皇家軍事學院建立.

 

迪克卡迪爾廣場 (41).JPG

 

 (此時雨勢漸大.....又寒冷)

 

蒙特婁老港

位於加拿大蒙特婁老城,沿聖羅倫斯河延伸2 km(1.2 mi)。

它是由法國毛皮貿易商開闢於1611年。

1976年,蒙特婁的港口活動向東遷移到今天的蒙特婁港。

1990年代初,老港重新開發,由建築師Aurèle Cardinal和彼得·羅斯指導。

今天這裡是娛樂和歷史區,每年吸引600萬遊客。

迪克卡迪爾廣場 (42).JPG

 

 

景點

歷史悠久的舊港為蒙特婁人和遊客提供了各種活動,

包括蒙特婁科學中心、IMAX劇院和蒙特婁鐘樓,還有河濱步道,

出租自行車、旱冰、四輪車、踏板和電動平衡車。

 

迪克卡迪爾廣場 (43).JPG

 

在聖羅倫斯河的岸邊,還有老蒙特婁摩天輪。

它也位於拉欣運河的東端,那裡也成了自行車、旱冰和遊船的熱門目的地。

文化活動包括Festival Montréal en lumière、Igloofest和Matsuri Japon節。

大約每兩年,太陽馬戲團推出一個新的節目。

 

迪克卡迪爾廣場 (44).JPG

 

 (前往蒙特婁舊港口中)

2012年6月,在蒙特婁鐘樓旁,開放了一片城市沙灘,

稱為鐘樓沙灘(Plage de l'Horloge)。

老港也被稱為大蒙特婁地區最著名的捕魚點之一。

一個受歡迎的岸上捕魚位置是阿弗爾城公園(Parc de la Cité-du-Havre),

這裡的捕魚點有很多種類的魚。在冬天,在舊港的冰上舉行冰上釣魚活動。

 

迪克卡迪爾廣場 (45).JPG

 

蒙特婁大摩天輪(Grande roue de Montréal)

於2017年在老港開業以為紀念蒙特婁建城375周年。

它是加拿大最高的摩天輪。

迪克卡迪爾廣場 (46).JPG

 

 

管理
老港由蒙特婁老港公司管理。

老港公司雖然是加拿大土地公司的子公司,

卻直接向政府負責。

 

迪克卡迪爾廣場 (47).JPG

 

 (滿滿的黃色落葉....也是另一種美)

蒙特婁鐘樓

又名船員紀念鐘(The Sailors' Memorial Clock),

位於加拿大蒙特婁舊港(Old Port)的鐘樓碼頭(Quai de l'Horloge),

原名維多利亞碼頭(Victoria Pier)。

迪克卡迪爾廣場 (48).JPG

 

 

1919年10月31日,由威爾斯親王為其奠基,

兩年後,45米高的塔樓建成,用於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遇難的加拿大船員。

時鐘是由英國克羅伊登的吉列和強斯頓公司製造,其機制類似於西敏宮的大本鐘。

遊客可以爬上192級台階,眺望風景。

迪克卡迪爾廣場 (49).JPG

 

(加拿大最高的摩天輪)

 

鐘樓沙灘

是一處城市沙灘,位於加拿大蒙特婁聖羅倫斯河畔的蒙特婁舊港,毗鄰蒙特婁鐘樓。

沙灘於2012年開放。它包括沙、躺椅、傘、木板路、酒吧、淋浴和冷氣機。

遊客需要付費入場。2011年秋季開始施工。

沙灘是由克勞德·科米爾設計。他還設計了多倫多的城市沙灘。

 

迪克卡迪爾廣場 (50).JPG

 

 蒙特婁大摩天輪(Grande roue de Montréal)

 

今天楓葉的狀態很不錯耶..

迪克卡迪爾廣場 (51).JPG

 美麗的楓紅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迪克卡迪爾廣場 (52).JPG

 

 美麗的楓紅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迪克卡迪爾廣場 (53).JPG

 美麗的楓紅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迪克卡迪爾廣場 (54).JPG

 

 美麗的楓紅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迪克卡迪爾廣場 (55).JPG

 

 美麗的楓紅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迪克卡迪爾廣場 (56).JPG

 

 美麗的楓紅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

迪克卡迪爾廣場 (57).JPG

 

 

迪克卡迪爾廣場 (58).JPG

 

 因為集合時間的接近.我們又回到了迪克卡迪爾廣場處...

迪克卡迪爾廣場 (59).JPG

 

 這邊小公園的楓紅吸引了我們的目光.... 

迪克卡迪爾廣場 (60).JPG

 

 在這樣的季節.不管是不是楓紅.

 

只要是變色植物都美呆了.... 

迪克卡迪爾廣場 (61).JPG

 

 (前方建築物-蒙特婁市政廳)

 

蒙特婁市政廳

是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婁市政府的總部所在,

由建築師亨利-莫里斯·佩勞爾特(Henri-Maurice Perrault)

和亞歷山大·考珀·哈欽森(Alexander Cowper Hutchison)設計,

建造於1872年與1878年之間。

市政廳座落蒙特婁舊城區,鄰近戰神廣場地鐵站。

大樓為加拿大國內第二帝國風格建築的最佳範例之一,

並是國內首座特別為市政機關而設的地方政府大樓,

因而於1984年列入加拿大法定國家古蹟.

 

迪克卡迪爾廣場 (62).JPG

 

 斯斯到此一遊....

迪克卡迪爾廣場 (63).JPG

 

 美麗的植物...

迪克卡迪爾廣場 (64).JPG

 

 雨中的小花.

迪克卡迪爾廣場 (65).JPG

 

 加拿大蒙特婁-迪克卡迪爾廣場上的美麗楓紅.

迪克卡迪爾廣場 (66).JPG

 

 公園一角..

迪克卡迪爾廣場 (67).JPG

 

 後來雨越下越大.又逢超低溫...一行四人躲進一家商店.

 

買了一份甜點.並且輪流去上了一趟廁所.... 

迪克卡迪爾廣場 (68).JPG  

 

 準備集合了....先去吃晚餐在入住飯店了...好冷!!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8張照片.

本次-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共已上傳1092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大約有86篇文章.42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