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費城]-獨立紀念館

 

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  64-[美國-費城]-獨立紀念館.

置頂照片:獨立紀念館大門口處.

旅遊時間:12天9夜-(10-04到10月15)-第九天

時間:民國112年10月12日-星期.四-下午

可樂旅遊-領隊-楊麗豫小姐(小楊)

天氣:晴

溫度:10-22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7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1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

本次參加人員-斯斯.彤彤.二姑姑.小姑姑-4位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腳架-Marsace DT-1541T + DB-1 碳纖維三腳架套組

 

獨立宮 (1).JPG

 

美國獨立紀念館

(又稱獨立廳,英語:Independence Hall)

是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一棟喬治風格的紅磚建築物。

建於1732年到1753年之間,由埃德蒙·伍利和安德魯·漢密爾頓設計,

伍利主持修建。

 

獨立宮 (2).JPG

 

該建築最高處距地面41m(135ft)。

該建築初由賓夕法尼亞殖民議會批准修建,

作為賓夕法尼亞殖民當局的州議會的議場。

另外兩座小型建築毗鄰獨立紀念館:

東側的舊城廳(Old City Hall)和西側的國會廳。

 

 

獨立宮 (3).JPG

 

1776年7月4日,

來自英國殖民下的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在這里簽署了由托馬斯·傑斐遜撰稿的美國獨立宣言。

1787年,美國憲法也在此地制定。

在1790年到1800年費城作為美國首都的這段期間,該建築是美國國會的所在地。

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今天也是美國獨立國家歷史公園的一部分。

 

獨立宮 (4).JPG

 

自由鐘


該建築的鐘樓最初放置著自由鐘,後來由於鐘體開裂,

被卸下陳列於街對面的自由鐘中心。

今天的鐘樓,則設置著「百年鐘」,

該鐘在1876年美國獨立百年博覽會時首次亮相。

1976年伊莉莎白二世訪問費城時,贈予美國人民一座複製品「二百年鐘」,

今天陳列於獨立紀念館臨近的第三大街當代鐘樓內。

 

 

獨立宮 (5).JPG

 

獨立及第二次大陸會議宣言

獨立廳議事堂,美國獨立宣言和憲法草案均在此簽署

1775年至1783年,獨立廳作為北美十三州殖民地舉行第二次大陸會議會議時的場地。

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宣言在此通過,並且此後在樓下,

今天的獨立廣場位置向公眾大聲宣讀。這一天也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

 

 

獨立宮 (6).JPG

 

1775年6月14日,大陸會議代表在獨立廳議事堂提名喬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領導北美抵抗英軍。7月26日,會議任命班傑明·富蘭克林為首位郵政部長。

1777年9月,英軍占領費城,大陸會議被迫放棄此處場地,

逃往賓夕法尼亞約克鎮,11月邦聯條例在約克鎮通過。

1778年7月2日英軍撤退後會議返回費城。

然而1783年賓夕法尼亞兵變使得會議於當年6月再次轉移它處。

 

 

獨立宮 (7).JPG

 

美國憲法及費城國會

1786年9月,來自五個州的委員召開安納波利斯會議,

討論並修改邦聯條例,以促進貿易往來。

同時他們也邀請各州代表前往費城共商國是。

委員們辯論後的1787年2月21日,邦聯議會同意修改邦聯條例。

是年,除過羅德島州外的12個州接受了邀請並派代表於1787年6月抵達獨立廳。

 

 

獨立宮 (8).JPG

 

相關事件

1918年10月26日托馬斯·馬薩里克在獨立廳的台階上宣布了捷克斯洛伐克的獨立。

1948年,建築內部得到重修,恢復到最初的面貌。

第80屆美國國會後,美國獨立國家歷史公園建立,以保護美國革命歷史遺蹟。

獨立國家歷史公園是一塊四街區組成的區域,

包括以下著名景點:獨立廣場、卡本特廳(第一屆大陸會議召開地)、

富蘭克林故居、格拉夫廳(重建,獨立宣言起草地)、酒館城(革命戰爭核心區域)等。

1962年美國獨立日時,美國總統甘迺迪曾到此發表演說。

獨立廳也作為100美元的背面印飾。

 

獨立宮 (9).JPG

 

美國獨立日

(英語:Independence Day / the Fourth of July)

是為紀念美利堅合眾國於西元1776年7月4日於大陸會議中宣布獨立宣言所成立的節日。

這一天是美國正式宣布從大英帝國宣告獨立的日子,故此獨立日是美國的國慶日。

在7月4日這一天,美國會舉辦許多活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敲響位於費城的自由鐘。

在各地也會舉會各項慶祝活動,像是放煙火、花車遊行、節慶遊行、

燒烤、野餐、舉辦音樂會、棒球賽、以及家庭聚會等。

 

獨立宮 (10).JPG

 

背景

美國革命期間,1776年7月2日第二屆大陸會議表決通過維吉尼亞州的理察·亨利·李提出的一項宣示獨立決定的提案時,

十三個殖民地已在法理上脫離英國。在投票通過獨立後,大陸會議開始關注《美國獨立宣言》的制定,

此宣言解釋了獨立的緣由。獨立宣言由五人委員會準備,主要作者為托馬斯·傑斐遜。

其後大陸會議對文本內容進行了修改和辯論,最終在7月4日得以通過。

 

 

 

獨立宮 (11).JPG

 

7月3日約翰·亞當斯在給他的妻子艾碧該·亞當斯的信中寫到:

1776年7月2日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時刻。

我相信我們後輩將每年一度慶祝這個偉大的紀念日。

這個日子應該被視為拯救日來慶祝,是依靠對全能的神的莊嚴奉獻而獲得的。

這一天應該以歡慶遊行、表演、遊戲、運動、鳴槍、鳴鐘、

篝火晚會和燈飾莊重的慶祝,從大陸的一端到另一端,從此時直到永遠。

 

獨立宮 (12).JPG

 

約翰·亞當斯的預測提前了兩天,事實上從一開始美國人就按照《獨立宣言》

上記錄的日期7月4日慶祝美國獨立,而不是大陸會議做出獨立決議的7月2日。

歷史學家對大陸會議是否的確在7月4日簽署《獨立宣言》存在長期的爭議,

儘管約翰·亞當斯、托馬斯·傑斐遜、班傑明·富蘭克林後來都寫道他們在那一天簽署宣言。

然而大多數歷史學家認為獨立宣言實際在一個月後亦即1776年8月2日正式簽署通過,

而不是人們通常認為的7月4日。

 

獨立宮 (13).JPG

 

歷史

1777年7月4日在羅德島布里斯托清晨和晚上鳴槍十三次以作慶祝。

費城舉行了獨立一周年紀念,內容和現代慶祝方式很類似:

大陸會議的官方晚宴、烤麵包、13支槍鳴槍致敬、演講、祈禱、音樂會

、遊行、閱兵以及煙花慶典。船隻上掛滿了紅、白、藍色的裝飾。

1779年7月4日為星期日。慶祝活動因此改到了7月5日(星期一)。

1781年,麻省法院成為第一個承認7月4日為國家節日的國家立法機關。

1791年,首次被記載到使用「獨立日」為節日名稱。

1870年,美國國會確定獨立日為聯邦雇員的無薪假日。

1938年,美國國會確定獨立日為帶薪的聯邦假日。

 

獨立宮 (14).JPG

 

習俗


獨立日是美國的國慶日,其慶祝內容大多為表達愛國情緒。

與其他夏季活動類似,獨立日的慶祝活動往往在戶外舉行。

獨立日是一個聯邦假日,因此當天所有非必需的聯邦機構(如郵政和聯邦法院)均會放假。

政治活動家通常會選擇當天在公眾場合讚美美國的傳統、法律、歷史、社會和人民。

 

 

獨立宮 (15).JPG

 

美國家庭往往通過舉辦或參加野餐或燒烤慶祝獨立日,

他們通常會利用當天的假期與親友見面。

節日的裝飾品(如彩帶、氣球以及服裝)一般為美國國旗的紅、白、藍色。

慶祝遊行常在早上舉行,晚上則在公園、聚會場地、城市廣場等地舉辦煙花匯演。

 

 

獨立宮 (16).JPG

 

從前在7月4日前一天晚上也會舉行熱鬧的聚會,

當天慶祝活動的核心標誌往往是點燃篝火。

新英格蘭的城鎮競相用木桶建造高聳的篝火塔。

夜幕降臨時點燃它來進行慶祝活動。

有記載的最高篝火塔為美國麻薩諸塞州塞勒姆建造的,由40層木桶組成。

 

獨立宮 (17).JPG

 

19世紀和20世紀這種習俗仍流傳發展,在一些新英格蘭城鎮仍在實行。

獨立日煙花表演時往往播放美國愛國歌曲:如美國國歌《星條旗》、

《上帝保佑美國》、《星條旗永不落》、《美麗的阿美利加》、

《我的國家屬於你》、《這是你的土地》。在東北部各州會播放《洋基歌》

而南部各州則播放《迪克西》。

歌詞令人回憶起美國獨立戰爭以及1812年戰爭時的景象。

 

 

獨立宮 (18).JPG

 

許多州會舉行煙花表演,個人也會購買煙花自用或參與公共表演。

一些州因安全問題禁止燃放煙花或對允許的尺寸和類型加以限制。

故亦存在從限制較少的州非法運輸煙花的行為。

獨立日當天中午,所有美國軍事基地會按照美國州數鳴槍,

這種儀式被稱為「向聯盟致敬」(Salute to the Union)。

 

獨立宮 (19).JPG

 

2009年紐約舉行了全國最大的煙火表演,使用了逾22噸煙火。

其他的大型煙火表演地點為芝加哥密西根湖、

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使命灣、波士頓查爾斯河、

聖路易斯密西西比河、舊金山舊金山灣以及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廣場。

 

獨立宮 (20).JPG

 

雖然官方的紀念活動總是定在7月4日,

但節日的慶祝程度可能會因這天是星期幾在不同地區有所變動。

如果獨立日當天為一周的周三左右,

為方便觀看起見煙花匯演和慶祝活動可能會調整至周末。

七月的第一周通常是一年中美國人出遊最頻繁的一周,

很多人選擇利用這個長假出遊。

 

獨立宮 (21).JPG

 

美利堅十三個聯合邦一致宣言

(英語:The unanimous Declaration of the thirtee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通稱美國獨立宣言,是北美洲十三個英屬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顛王國獨立,並宣明此舉正當性之文告。

1776年7月4日,本宣言由第二次大陸會議於費城批准。後來7月4日成為美國獨立紀念日。

宣言原件由大陸會議出席代表共同簽署,並永久展示於華盛頓特區美國國家檔案館。

此宣言為美國最重要的立國文書之一。

 

 

獨立宮 (22).JPG

 

沿革

1760年代與1770年代間,英屬北美十三殖民地與大不列顛王國間之緊張關係持續升高,

終在1775年爆發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戰役(來克星頓槍聲),為美國獨立戰爭之先聲。

一開始大多數人仍然希望與英國和解,直到強力壓制殖民地自治的《不可容忍法案》通過後,

視不列顛母國為壓迫者的觀點方日益廣佈。

1774年麻薩諸塞州之《沙福克決議》與湯瑪斯·潘恩於1776年出版之小冊《常識》等文告更掀起反不列顛風潮。

 

 

獨立宮 (23).JPG

 

起草與採用

1776年6月,麻薩諸塞州約翰·亞當斯、賓夕法尼亞州班傑明·富蘭克林、

維吉尼亞州湯瑪斯·傑弗遜、紐約州羅伯特·李文斯頓、康乃迪克州羅傑·謝爾曼

(即後世所稱五人小組(Committee of Five))聚集起草合宜之文告,宣示獨立決心。

五人小組決議宣言由湯瑪斯·傑弗遜獨立起草後對富蘭克林與亞當斯展示,

富蘭克林一人即至少修訂其中48處。後傑弗遜據此謄錄一份修訂版,

由五人小組於1776年6月28日上呈大陸議會。

 

獨立宮 (24).JPG

 

1776年6月7日,維吉尼亞的理查·亨利·李上呈李氏決議文至大陸議會;7月2日正式宣告獨立。
 
決議文中寫道:
 
茲決議:合眾殖民地為,亦應是,自由獨立之國家,其免除自身對不列顛王室之擁戴;
 
其與大不列顛國之一切政治聯繫為,亦應是,徹底無效。
 
(Resolved: That these United Colonies are, and of right ought to be, free and independent States,
 
 that they are absolved from all allegiance to the British Crown,
 
 and that all polit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nd the State of Great Britain is, and ought to be, totally dissolved.)
 
——──北美獨立宣言

 

獨立宮 (25).JPG

 

大陸議會於賓夕法尼亞的獨立廳採納獨立宣言時,曾小幅重寫部分總綱。8月10日宣言全文送達倫敦。

複寫本與副本

1776年7月4日,大陸議會決議採用本宣言,其手寫初稿由議會主席約翰·漢考克與秘書查爾斯·湯森簽署後,

即送往數個街口外的約翰·當列普(John Dunlap)印刷廠印製。

當晚即產出150至200份的印刷本,今稱當列普單面印刷版(Dunlap broadside)。

其中一份於七月六日送達喬治·華盛頓將軍手中,他於七月九日對駐紮於紐約的部隊宣讀。

尚存的25份當列普單面印刷版為本宣言最古老之現存版本。手寫原稿今已不存。

 

獨立宮 (26).JPG

 

7月19日,大陸議會裁示,手抄謄錄一份印刷版的宣言以供與會代表簽署。

這份抄本的原稿由提摩西·梅拉克在議會秘書之協助下,大字正體謄錄而成。

大部份與會代表於1776年8月2日簽署本宣言,依據各人所代表的殖民州之地理位置,由北而南排序。

數名代表因未出席會議,須於日後補行簽署,其中有兩名代表甚至根本沒有簽署。

後來才加入大陸議會的代表們允獲補簽,最終共有56名代表簽署本宣言。這份原稿今展示於國家檔案署。

 

 

獨立宮 (27).JPG

 

約翰·杜倫巴爾之名畫常遭誤解為獨立宣言簽署人之群像,但實為五人小組上呈大會其成果。

1777年1月18日,大陸議會裁示,本宣言應更廣為傳佈。

經由瑪麗·凱瑟琳·高達德製作第二份手抄本。

第一份手抄本上僅列出漢考克與湯森的姓名,第二份手抄本方列明所有的簽署人。

1823年,印刷專家威廉·史東銜國務卿約翰·昆西·亞當斯之命,製作與原件毫無二致之雕版印刷本。

 

 

獨立宮 (28).JPG

 

史東使用濕墨轉印法,即濕潤原件之表面,並將原件上的部份油墨轉印至一片銅質平板上。

該銅質轉印板後經蝕刻,用以反覆壓印,製作副本。

1776年製作的原稿因十九世紀時的不當保存而歷盡風霜,

史東的雕版印刷本反而成為現代重製品的基礎。

1776年7月6日至8日,本宣言由賓夕法尼亞的史坦因與西斯特

(Steiner & Cist)譯為德語,印刷成單面不折疊的形式。

 

 

 

獨立宮 (29).JPG

 

序文

在有關人類事務的發展過程中,當一個民族必須解除其和另一個民族之間的政治聯繫,

並在世界各國之間依照自然法則和自然神明,取得獨立和平等的地位時,

出於對人類公義的尊重,必須宣布他們不得不獨立的原因。

前言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29張照片.

本次-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共已上傳2878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大約有86篇文章.42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斯斯 的頭像
    斯斯

    斯言彤語-旅行攝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