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 01-[德國-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機場
置頂照片:帥氣的-歐洲豪華大巴士.
旅遊時間:10天7夜-(9.16-9.25)- 第1-2天.
時間:民國106年 9月16-17日-星期六.日.
可樂旅遊-領隊兼導遊-邵士立先生.(小邵.第二次跟他帶的團)
天氣:陰.晴
溫度: 8-12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19(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11(日本+9.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1.荷蘭+1.比利時+1.法國+2.韓國+1.澳洲+1.德國+1.瑞士+1.)
隨身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
相機+鏡頭總重量 = 9公斤.(加腳架超過10公斤)
主機-CANON 5D2,鏡頭-CANON-16-35L F4+28-70L F2.8+70-300L(胖白)
備用機-CANON-EOS M5,鏡頭-CANON-EF-M 11-22mm+EF-M 28mm f3.5+(轉接環+胖白)
閃光燈-CANON-EX-430+永諾-YN565EXII+ GODOX 神牛 LED 126 補光燈
輕型腳架-FOTOPRO C-4i+ Manfrotto PIXI 迷你三腳架
(本篇文章皆由EOS M5+EF-M 11-22mm f/4-5.6 IS STM所拍攝)
從三月等到九月...這半年漫長的等待...
好不容易終於成行了..
拜託..下一次不要一大早就訂行程好嗎....很傷神..
這一次會這麼的期待..
是因為這是小邵帶的團.
加上二位認識的團員夫妻檔.
但是一開始...是沒有二位小姑姑的..
一直到了前一個月左右.因為有二位報名的團員不去.所以才增加了位子.
趕緊問問二位小姑姑是否有意願參加.
當然說真格的...能去歐洲誰不想去呢.
畢竟對於亞洲人來說.能去歐洲應該也是一生的夢想吧.(沒想到我要去第二趟了
)
所以才有此次的四人家族之旅.
這也是繼二年前的加拿大之旅後.
再一次的帶著三姊妹同行.
這也是我的EOS M5第一次的出國之旅.
接上EF-M 11-22mm後.等效16MM的超廣角.
進出機場就靠它了....(要使用十年以上.不再換隨身機了)
不過說真的....M5的畫質沒有第一代M那麼讓我驚豔.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第一代M的畫質.發色真的超棒的.
所以柳小姐你要好好的愛惜EOS M.它真的很不錯.
最喜歡去歐洲的班機時間了...
因為通常都是在晚上十一點前後.
上了飛機就可以睡覺.或是晚一點再睡調時差.
通常這個時間點...一個好的導遊就會引導你如何去調適時差了.
通常在這個時間點...心情是很開心愉悅的.
尤其是看到喜歡的Hello Kitty.
真的會讓人頓時少女心大發...
離上飛機還有二個小時....逛街最好打發時間了.
小姑姑也突然要裝可愛...
是心情太好的關係吧....整個人放鬆了..
裝可愛中的小姑姑....
逛累了...還是進入候機室中休息一下...
滿滿的人潮...而且人真的好多.聽說是客滿的.
這就是我們來回所搭乘的華航波音777廣體客機.
波音777是一款由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中遠程雙引擎廣體客機,
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雙引擎廣體客機(目前已被空中巴士A380超越),
三級艙布置的載客量由283人至368人,
航程由5,235海里至9,450海里(9,695公里至17,500公里)。
波音777採用圓形機身設計[3],起落架共有14個機輪[4],
波音777-300ER型及200LR型採用奇異GE90-115B引擎,
直徑達3.43米(被廣泛使用的波音737之機體直徑僅為3.4米),
實驗最大推力569千牛頓。
波音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來開發777,這是第一架完全採電腦輔助設計的商用飛機,
商用結果證明波音777是一款成功的飛機。
印象中..我們夫妻一起出國19次.
這是第一次搭到這麼大的飛機.
最多一排有10個座位.而且位子還不小.
真的是超大的廣體客機...
而且每一個座位前的電視機也超大的.應該約在10至12吋之間.
畫質更優.觸控感也更棒.選擇更多樣化....真的很讚.
而且....小邵畫給我們夫妻來回都是靠窗的二個位子.空間更是讚到沒話說.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睡覺....
這之間又忙碌地吃了二頓機上餐點..
也看了幾部電影....昏睡繼續.....
.........................13個小時後..............
當地時間是早上的五點多...還沒天亮..
德國-法蘭克福市區街景....我們終於來了...雙B的故鄉.
進入德國-法蘭克福機場了...
(終於到達德國境內了..人生中新的里程碑)
法蘭克福機場
(英語:Frankfurt am Main Airport,
德語:Flughafen Frankfurt am Main或者Rhein-Main-Flughafen;
IATA代碼:FRA;ICAO代碼:EDDF)一般也稱作「萊茵-美茵國際機場」,
或「法蘭克福國際機場」,位於德國黑森邦法蘭克福,
不僅是德國規模最大的機場,同時還是歐洲第三大與世界第九大機場(2009年統計),
主要用以服務法蘭克福以及整個「法蘭克福╱萊茵-美茵都會區」。
(先整理一下行李.把要用的衣物拿出來.我則把筆電放入行李中)
位於法蘭克福市中心南方約12公里的法蘭克福國際機場是由Fraport公司所經營,
除了是歐洲最重要的客運航空樞紐之外,它也是歐洲境內貨運航班量排行第二的集散點。
在1947年到2005年這段期間,法蘭克福機場的南半部一直都是美國空軍重要的空運基地—
—萊茵-美因空軍基地——的所在地,但該基地已在2005年底正式交還給德國,
並由Fraport接手經營管理,而原空軍基地的任務則轉移由拉姆施泰因(Ramstein)
與斯潘達勒姆(Spangdahlem)兩基地承接。
(台灣專用的行李道.... )
法蘭克福國際機場是德國的國家航空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的主場基地與主要樞紐機場。
由於法蘭克福的容量有限,因此除了法蘭克福外,
漢莎航空公司又另行在慕尼黑的慕尼黑國際機場設置了第二樞紐,共同負擔該公司龐大的班機接駁量。
排名
法蘭克福國際機場比倫敦的希斯洛國際機場提供更多的飛行目的地,
但按乘客流量來算,法蘭克福國際機場在歐洲位列第三名,全球第八,
排在倫敦的希斯洛國際機場和巴黎的夏爾·戴高樂國際機場之後。
2007年法蘭克福機場客運量為54,161,856人次 ,
希斯洛機場為68,068,554人次,夏爾·戴高樂機場為59,919,383人次。
法蘭克福機場以477475架次的起降量位列歐洲第二,
排名在夏爾·戴高樂機場(525660架次)和希斯洛機場(475999架次)之間。
按貨運量來算,法蘭克福機場依然是第二名(1838894噸),
僅次於夏爾·戴高樂機場(1876900噸),位列希斯洛機場之前(1412033噸)。
(我們來時.剛好遇到二年一度的車壇盛事-2017-法蘭克福車展)
歷史
1936年萊茵-美茵空軍基地啟用,是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第二大機場(僅次於柏林的騰珀爾霍夫機場)。
戰後,它成為柏林空中運輸的主要基地。
在1972年機場新的航廈(即現在的1號航廈)投入使用之前,它都不是主要的國際航班集散中心。
(斯斯小時候的夢想-擁有一輛積架跑車.. )
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德國法蘭克福車展,
與法國的巴黎車展採隔年輪流舉辦的方式進行,
兩個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車展,每次展出皆吸引了超過一百萬的人次。
從三月的日內瓦車展,到九月舉辦的法蘭克福(或巴黎)車展,
對歐洲車壇而言都是一大盛事。
2017-「法蘭克福車展」即將於德國時間9月14日至9月24日盛大開幕.
當然按照往例..斯斯還是要先來簡單的介紹一下德國: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
簡稱德國(德語: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聯邦議會共和制國家,
由16個邦組成,首都與最大城市為柏林。
其國土面積約35.7萬平方公里,南北距離為876公里,東西相距640公里,
從北部的北海與波羅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爾卑斯山。
氣候溫和,季節分明。德國人口約8,180萬,為歐洲聯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
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僅次於美國。
在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
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
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
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
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
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
1871年,在普魯士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
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
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兩個德國分別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國家元首為聯邦總統,政府首腦則為聯邦總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
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
德國為已開發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
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
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
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
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國為1993年歐洲聯盟的創始成員國之一,為申根區一部分,並於1999年推動歐元區的建立。
德國亦為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八國集團、20國集團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其軍事開支總額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內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
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國名
中文德意志一詞是德語Deutsch的音譯,而日耳曼是英語German的音譯,
來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亞,尤利烏斯·凱撒以日耳曼尼亞稱呼萊茵河東岸的各個部落,
日耳曼尼亞紀載於西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亞志》,後來英語單詞的德國(Germany)由此演變而來。
而德文中的德國(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為diutisciu land)來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語的diutisc
(大眾的,指屬於diot或diota"人"的一詞而來,該詞最初用以區別源自拉丁文及羅曼語族的地方話。
diutisc一詞依序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þiudiskaz(大眾的),
þiudiskaz又來自於þeudō,þeudō又承繼自原始印歐語的tewtéh(人)。
日本、共產化之前的大陸地區、臺灣日治時期與韓國舊時對德國的國名漢字寫法,都是「獨逸」,
日文寫作「ドイツ(獨逸,Doitsu)」,韓國字寫作「독일(獨逸,Dokil)」,臺灣臺語羅馬字寫作「to̍k-i̍k」。
在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分別稱德國為阿利曼(Allemagne)、阿拉曼尼亞(Alemania、Alemanha),
是承襲過去稱呼由日耳曼人一支的阿勒曼尼人創建的獨立國家的舊稱。
歷史
主條目:德國歷史
毛厄原人下頜骨化石的發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國即有古人類活動。
自舍寧根的煤礦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標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獵武器。
在尼安德河谷發現史上第一枚非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物種被稱為尼安德特人。
尼安德特-1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歷史。烏爾姆附近施瓦本汝拉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時期的現代人類生存跡象,
包括42,000年前的鳥骨和猛獁象牙笛,為至今出土的最早樂器;
40,000年前大冰期的獅子人為世界已知無爭議的最古老雕塑品;
距今35,000年前的霍勒費爾斯維納斯則為無爭議的最古老人類雕塑。
內布拉星象盤於薩克森-安哈特的內布拉附近出土,為一歐洲青銅時代銅製文物,
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名錄。
地理
主條目:德國地理
在地區分類上德國屬於西歐或中歐,北與丹麥相連,東面與波蘭和捷克接壤,
東南臨奧地利,西南偏南為瑞士,西同法國、盧森堡和比利時相界,西北毗荷蘭。
其領土大部分位於北緯47至55度,東經5至16度間。德國北瀕北海,東北偏北臨波羅的海,
於奧地利及瑞士邊界同中歐第三大湖博登湖相鄰。
德國國土面積為357,021平方公里(137,847平方英里),
包括349,223平方公里(134,836平方英里)陸地及7,798平方公里(3,011平方英里)水域,
為歐洲面積第7大國家及世界面積第62大國家。
德國地勢總體南高北低.
高度由位於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向位於西北的北海海岸及東北的波羅的海[註 8]海岸遞減。
其最高點為楚格峰(阿爾卑斯山),海拔2,962公尺(9,718英尺),
最低點為威爾斯特馬斯克(北德低地),海拔為海平面以下3.54公尺(11.6英尺)。
萊因河、多瑙河及易北河等大河穿流而過德國中部的森林高地及北部低地。
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冰川正逐漸經歷消退。
德國重要自然資源包括鐵礦、煤礦、草木灰、木材、褐煤、鈾、銅、天然氣、鹽、鎳、耕地及水。
氣候
德國大多數地區受西風帶影響,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此地區氣候因墨西哥灣暖流向北延伸的北大西洋漂流而較為溫和,
而該暖流較溫暖的海水影響北海周邊區域。
德國年均降水量為789公釐(31英寸),無穩定的乾燥期。
冬季溫和,夏季溫暖,氣溫可超30 °C(86 °F)。
德國東部偏向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夏季溫暖,較常出現長時間的乾燥。
德國中部及南部地區為海洋性氣候及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帶,
最南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氣溫較低,德國中部的高地屬山地氣候,
氣溫較低且降雨較多。
(準備上車了.....)
經濟
主條目:德國經濟
德國擁有規模巨大的汽車工業,並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
德國採行社會市場經濟,工業基礎堅固,
擁有高技術的勞工、龐大股本,較低的腐敗程度,及高創新能力。
德國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及歐洲第一大經濟體;
按國際匯率計算,為世界第4大經濟體,
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則為世界第5大經濟體。
服務業(包括通訊產業)對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達到71%,
工業和農業則分別貢獻28%和1%。
根據歐洲統計局2015年1月數據,德國失業率為4.7%,為28個歐盟成員國中最低;
其青年失業率為7.1%,亦為歐盟最低。
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報告,德國為世界上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這輛很帥氣的遊覽車.只陪我們一天而已.因為一例一休的關係.)
法蘭克福為歐洲金融中心,亦為歐洲中央銀行總部所在地。
德國為歐洲單一市場(消費者數量超過5.08億)的組成部分。
多項國內商業政策通過歐盟成員國協定及歐盟立法協調製訂。
2002年德國推行歐洲共同貨幣歐元。
作為歐元區成員國(總人口近3.38億),
德國的貨幣政策由總部設於歐洲大陸金融中心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制訂。
德國是近代汽車的發源國,擁有全球最具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汽車產業之一,
汽車產量位居全球第四。
出口量最大的十種貨品為汽車、機械、化學品、電子產品、機電設備、
醫藥品、運輸設備、基礎金屬、食品、橡膠及塑膠。
(在這次歐洲之旅.我們總共會做到三輛不同的遊覽車)
旅遊
主條目:德國觀光
國王湖位於阿爾卑斯地區的貝希特斯加登。
巴伐利亞為來訪人數最多的德國邦;梅克倫堡-西波美恩則為國內訪客最多的邦。
德國是世界入境遊客數量第7多的國家,
2012年到訪過夜遊客數量達到4.07億人次,其中包括6,883萬外國遊客。
2012年,超過3,040萬國際遊客到訪德國。
柏林為歐洲訪客數量第三高的城市。
此外,超過30%的德國國民在本國度假,國內訪客最多的邦為梅克倫堡-西波美恩。
德國11,116個鄉鎮中在旅遊局登記的約有4000個,其中310個獲得療養地或海水浴場的認證。
德國國內及國際旅遊對GDP的直接貢獻數額達到432億歐元;
將間接因素包括在內後,旅遊業貢獻4.5%的GDP,並提供兩百萬個就業崗位(占總就業的4.8%)。
(通常我負責行李.老婆則是去車上找後面一點的位子.最好是一個人坐一邊)
德國以其多元的旅遊線路聞名,包括南部從維爾茨堡到菲森的浪漫之路(Romantische Straße);
西部穿越普法茲葡萄酒產區葡萄酒之路(Weinstraße);
從曼海姆經海爾布隆、紐倫堡一直延伸到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城堡之路(Burgenstraße);
從波羅的海到博登湖縱貫德國南北長達2900公里的大道之路(Alleenstraße);
還有從德國北部的易北河到瑞士邊境博登湖的德國木構架之路(Deutsche Fachwerkstraße),
將桁架這一建築形式的重要代表串聯起來。
另外德國還有6.135個博物館、366劇院、34主題公園、4萬5千個網球場、
648個高爾夫球場、122個自然公園,徒步旅行的線路達19萬公里,自行車線路4萬公里。
德國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的世界遺產數量達41個,
包括雷根斯堡、班貝格、盧貝克、奎德林堡、威瑪、
史特拉頌和維斯馬的歷史城區等38項文化遺產和麥塞爾化石坑、瓦登海、古山毛櫸森林等3項自然遺產。
德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包括新天鵝堡、科隆主教座堂、德國國會大廈、皇家宮廷啤酒屋、
海德堡城堡、茨溫格宮、柏林電視塔及亞琛主教座堂。
位於弗萊堡的歐洲公園是歐洲第二受歡迎的主題公園。
人口
主條目:德國人口和德意志人
根據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德國人口約為8,020萬,
而至2015年6月30日這一數字上升至8,150萬,
到2015年12月31日至少達到8,190萬。
德國為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歐洲則為第2位(居俄羅斯之後),世界第16位。
其人口密度為227人/平方千米(588人/平方英里)。
總預期壽命為80.19歲(男性77.93歲;女性82.58歲)。
總和生育率為每名婦女生育1.41名子女(2011年估計),
即年增長率約千分之8.33,為世界最低之一。
自1970年代起,德國的死亡率持續高於其生育率,
但自2010年代以來其生育率和移民率有一定提升,
受優良教育的移民數量尤有提升。
四個頗具規模的族群因其祖先在相應區域長期定居,被稱為「國家少數民族」。
在北端的史列斯威-霍爾斯坦邦有近50,000名丹麥裔;
在薩克森和布蘭登堡的盧薩蒂亞地區有近60,000名斯拉夫裔索布人;
羅姆人和辛提人生活於聯邦全境;弗里斯蘭人則生活於史列斯威-霍爾斯坦西岸及下薩克森西北部。
近500萬德國人生活在海外。
建築
德國在建築方面作出的貢獻包括卡洛林和奧托風格,這二者為羅曼式建築的先導。
中世紀磚砌哥德式風格亦發源於德國。
在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德國亦發展出相應的地方性風格(如威悉文藝復興和德勒斯登巴洛克)。
巴洛克時期的著名建築師包括馬特烏斯•丹尼爾•珀佩爾曼、巴塔薩·紐曼、
格奧爾格·溫策斯勞斯·馮·克諾伯斯多夫和阿薩姆兄弟。
韋索布倫派主導18世紀南德的灰泥建築風格。
上施瓦本巴洛克之路途中,雕塑家約翰·米夏埃爾·費希特梅耶、
灰泥匠兄弟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和多米尼庫斯·齊默爾曼的貢獻一覽無遺。
德國民居建築以其木骨架(Fachwerk)傳統聞名,不同地區風格各有不同。
歐洲工業化時期,古典主義和歷史主義風格在德國發展起來,
因19世紀的經濟繁榮而時被稱作「繁榮時期」(Gründerzeit)風格。
區域性歷史主義風格包括漢諾威派、紐倫堡風格及德勒斯登森佩爾-尼柯萊派。
新天鵝堡為最著名的德國建築之一和羅曼復興式建築的代表。
18世紀一些亞風格在德國的礦泉療養地及海水浴場中發展起來。
德國藝術家、作家和畫廊家如西格弗萊德·賓、格奧爾格·希爾特和布魯諾·穆赫林亦為20世紀初新藝術運動的發展作出貢獻.
當然德國還有很多很多的東西.比如2B1A轎車....等
我們在未來的幾天旅途中會一一的為大家介紹...請期待唄..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45張照片.
本次-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 -共已上傳51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大約有48篇文章.36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