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吉林長春之後.我們將回到東北三省中的遼寧省.
首先我們今天的目標是瀋陽市.要去探索故宮跟少帥府.
對於喜愛歷史的斯斯來說這是二個人生當中很大的景點.
再則.中國有(或稱二岸三地)三大故宮.
也就是台北故宮.北京故宮跟今日要完成大三元的瀋陽故宮了.
真的是充滿了期待呢.....不過我們一早還是要趕四五個小時的車程.......
在此讓斯斯大約的先來介紹一下瀋陽呗.
瀋陽市,簡稱沈,是遼寧省省會及最大城市,
中國東北地區區域中心城市,副省級城市,
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瀋陽經濟區核心城市。
瀋陽位於東北平原南緣,南連遼東半島,北依長白山麓,
位處環渤海經濟圈之內,是環渤海地區與東北地區的重要結合部。
瀋陽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貿中心,
全國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瀋陽市政治、軍事、金融、外交機構林立,駐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大軍區瀋陽軍區、
中國人民銀行九個跨省區市分行之一的瀋陽分行、
中國民航總局七大地區管理局之一的民航東北地區管理局、
國家電監會六大區域電監局之一的東北電監局、
國家鐵路局七個地區鐵路監督管理局之一的瀋陽鐵路局、
國家電網五大區域分公司之一的東北電網有限公司、
國家審計署18個審計特派員辦事處之一的駐瀋陽特派員辦事處、
中國科學院13個分院之一的中科院瀋陽分院,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8大網路中心城市之一,
境外媒體常駐瀋陽新聞機構、國家土地監察瀋陽局、瀋陽郵區中心局、
瀋陽陸地搜救中心等中央直屬機構,
擁有美國、俄羅斯、朝鮮、日本、韓國、法國、德國七國駐瀋陽總領事館及英國簽證中心。
瀋陽歷史悠久,有7200多年歷史的新樂遺址是瀋陽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遺址,
瀋陽歷史文化遺產以清入關前及民國為主,有2300年建城史。
瀋陽市現轄九區一市三縣,包括渾南新區和沈北新區兩個產業新區,
總面積約1.3萬平方千米,市區面積3495平方千米,截至2012年,常住人口822.8萬。
釋名
瀋陽一名的由來,通常被認為最早始於元朝,
但具體的形成原因卻分以下兩種說法。
合成說:據《元史》記載,元成宗元貞二年,
元政府將瀋州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和遼陽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合併為"瀋陽等路安撫高麗軍民總管府"。
兩府合併後仍僑治「遼陽故城」而後移至現今瀋陽[16]。
瀋水之陽說:有學者指出,瀋陽一詞在元貞二年之前就已被官方使用。
根據《陪都紀略》及《全遼志》的記載,瀋陽因其離地位置處於瀋水之北,
因「水北為陽」,而被命名為瀋陽。
地理
瀋陽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南部,地處遼河、渾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以平原為主。
瀋陽的地貌骨架基本上形成於兩億年前的中生代燕山構造期,地勢由東北向西南緩緩傾斜。
東部因與靖宇台拱的凡河凹陷相鄰,故為低山地貌,西部屬平原與燕山台褶帶接壤。
瀋陽城區的地勢起伏很小,平均海拔45米左右。
東陵的天柱山是市區最高點,海拔65米,西南最低處在鐵西區海拔僅有36米,市內最大高度差為29米。
全市境內最高海拔高度為447.2米,在法庫縣境內;最低海拔高度為5.3米,在遼中縣於家房鎮。
瀋陽屬長白植物區系、蒙古植物區系和華北植物區系的交匯地帶,植物種類豐富,共779種。
地表植被有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油松林、油松櫟林、草甸、沼澤植被等,但由於人類活動影響,
原生植被已所剩無幾,現已多為次生林和人工林。
此外,瀋陽能源礦產和非金屬礦產豐富,
各類可供開發利用的礦產包括煤、鐵、鉬、矽、沸石等共計25種。
瀋陽境內流經的大小河流共有15條,主要有遼河、渾河、蒲河、柳河、繞陽河等。
渾河古稱瀋水,瀋陽處於渾河北部以「瀋水之陽」得名,故渾河被認為是瀋陽的「母親河」[56]。
渾河發源於吉林省和遼寧省的交界處。
瀋陽境內最大的湖泊為形成於中生代晚期白堊紀的康平縣臥龍.
水域面積67平方公里,亦是遼寧省第一大平原淡水湖。
瀋陽的水力資源源頭為大夥房水庫。
大夥房水庫位於遼河支流渾河中上游,又稱淨月湖,
距瀋陽市68千米,建成於1958年,為瀋陽撫順兩市的飲用水的重要水源地。
瀋陽水資源稀缺,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
且地下水資源開發已達到極限。
截止到2013年,瀋陽配水能力為每天170萬噸。
(今日午餐.餐後就是去對面的故宮參觀了)
瀋陽氣候屬暖溫帶,水分條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顯著,
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4℃,全年無霜期183天。
受季風影響,降水集中,溫差較大,四季分明。
1月最冷,平均氣溫-11.0℃,7月最熱,平均氣溫24.7℃。
極端最高氣溫38.3℃(1952年7月18日),極端最低氣溫-32.9℃(2001年1月15日)。
全年降水量在680—530毫米之間,降水分布是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從市內到東陵渾河沿岸為多雨區,新民縣北部為少雨區,雨量多少差150毫米左右。
市內自1906年以來,年平均降水量為715.5毫米,多於遼西地區,少於東部山區;
年平均降水量同朝陽相比,約多50%,但比丹東少30%。多數年份的降水量比較適宜。
瀋陽的空氣污染問題曾經非常嚴重,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將瀋陽列為世界第二大污染城市。
2000年,瀋陽對鐵西等工業區進行了大規模改造,污染物排放減量明顯,
並被列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文化
瀋陽文化早期發於明末,貫穿盛清,是盛京地區以滿族為主體的各族共創文化,被稱為「盛京文化」。
明末,皇太極通過聯姻、同盟等手段籠絡蒙古貴族,使得盛京文化融有蒙古特色。
為解決滿漢民族矛盾,皇太極又採用改族號、改國號、學習模仿漢制等手段吸收漢文化,
使得瀋陽早期文化發展為滿漢蒙各族共創文化。
近代以來,瀋陽文化受到闖關東移民運動、近代工商文明和殖民文化的影響。
飲食
瀋陽菜發展自清朝宮廷筵席菜和民間小吃,結合了滿、蒙、漢、回、鮮五大民族的飲食特點,
以鮮咸為基本口味,是遼菜的主體部分,也是東北菜的一部分。
清末時期,瀋陽就形成了宮廷料理盛京滿漢全席。
瀋陽菜十分完整的體現了經過長時期醞釀而形成的遼菜。
瀋陽菜在發展過程中,經過了特別是魯菜的全國各大菜系的不斷影響。
瀋陽菜多以鄰近地區的山貨、野味為原料,烹飪技法則以「扒」著稱,以「煎、炒、烹」見長,
而且幾乎每道名菜都不同的歷史典故或傳說。
瀋陽菜的形成與其是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相關。瀋陽一直由少數民族和漢族輪流統治,
長久以來,全國各地各民族的風味小吃彙集於此。
目前在瀋陽的民族風味為朝鮮族西塔大冷麵、朝鮮族打糕、老邊餃子、烤牛肉、
老山記海城餡餅、滿族小吃那家白肉血腸、回民小吃馬家燒麥等。
經濟
瀋陽在近代以來就已是中國東北地區的經濟中心。
北洋時期,奉系軍閥大力發展軍事工業,投巨資興辦近代工業,而民族資本發展實業。
瀋陽的工業、商業、金融業都獲得了快速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瀋陽市被確立為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全國重工業基地,
著重發展工業,進行了機械工業為主的大規模基本建設。
當時,全國工業總投資的六分之一被投入到瀋陽。
改革開放後,中國區域經濟實施傾斜發展戰略,分別建立東南沿海經濟特區和加速開發廣東、上海等省市,
導致國家對瀋陽的基本建設投資比重明顯下降,國有企業適應市場經濟出現困難,導致瀋陽的經濟實力疲弱。
自瀋陽防爆器械廠成為中國第一家破產的國有企業後,瀋陽國企破產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瀋陽國企大量虧損破產,幾十萬工人下崗。
為改變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局面,瀋陽市曾經把希望寄托在旅遊、
金融等產業方面,但最終仍確定了「工業立市」的發展方針。
2002年,中央政府將瀋陽確立為全國唯一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
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上升為國策,
以著手解決以瀋陽為中心的中國東北地區在發展上遇到的困難。
2010年4月6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瀋陽經濟區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目前,以瀋陽為核心的瀋陽經濟區在經濟增長等多項重要經濟指標都高於遼寧乃至東北的平均水平,
已發展成東北發展具有重要支撐和牽動作用的核心區域。
2012年,瀋陽市GDP為6606.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佔4.77%,第二產業佔51.30%,第三產業佔43.93%。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瀋陽被列為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城市,工業得到快速發展,
並以鐵西區為中心,建成中國最重要的機械裝備基地。
天安門城樓上的國徽、中國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第一枚地空飛彈,
第一台火箭發動機,第一台數控機床、第一台水下機器人等均產自瀋陽。
改革開放後,由於社保體制、經營機制等方面的原因,瀋陽工業發展步入低谷,
工業企業競爭逐年下降,工程裝備老化,失業率急速上升,社會治安惡化,
並出現嚴重的人才流失情況,成為東北現象的代表。
2003年起,在胡錦濤和溫家寶的推動下,國務院成立了振興東北辦公室,
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
同年,瀋陽市確定「工業立市」的發展方針,使之成為城市發展的主基調。
自瀋陽經濟區被國務院確立為中國唯一一個以「新型工業化」為主題的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來,
瀋陽的工業又重新煥發了生機。瀋陽工業主要以汽車及零部件製造、裝備製造、
電子信息、醫藥、化工、食品及農產品深加工、航空、鋼鐵、有色金屬深加工等行業為主。
在航空工業領域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是中國航空工業飛機設計和製造的主要基地之一,
在裝備製造工業領域,瀋陽機床集團為世界上銷售額最大的機床企業,
而北方重工集團是中國最大的國防裝備製造企業。
此外,高新技術產業中的東軟集團已經發展為中國最大的軟體外包提供商,
而在交通工業方面,華晨汽車集團已發展為中小型乘用車生產的重要基地,
而寶馬鐵西工廠則是寶馬在世界最大規模的製造基地。
瀋陽商業興於清初。
自瀋陽第一家商鋪天合利絲作坊在四平街開辦以來,
瀋陽作為清朝的陪都及東北地區重鎮,加之地理、交通、漕運上的優勢,
發展出糧食加工、燒鍋、油坊、林木採伐與貿易、絲房等產業。
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的商戶源源不斷進入瀋陽。
清末民初,瀋陽已逐漸發展為東北地區最大的鐵路運輸樞紐和物資集散地,
商業街區也漸次形成,商業日益繁榮。
直隸、山東、山西、吉林、河北等地商業資本接踵而至,
以瀋陽為物流中心,採運各地貨物。
1918年,在張作霖的指示下,時任奉天省代省長王永江在奉天商埠地內開闢南北兩市場。
其中,北市場在闢建初期,有大規模的商業資本投入,
並很快就發展成為行業門類較為齊全的商業區,是東北和全國市井最繁榮的商業區之一。
目前,瀋陽作為東北中心城市及商品集散地,
在東北地區,尤其是遼寧中部地區具有較大的影響,
如三好街在IT市場、五愛市場在日用百貨等領域發揮著較大影響,
其中三好街作為東北三省電子產品的集散中心,
可謂是整個電子產品銷售渠道中的樞紐。
香港貿發局對內地30個城市消費力評級,瀋陽為AA級城市。
瀋陽歷史上老字號眾多,如老邊餃子、寶發園、馬家燒麥、甘露餃子、萃華樓等。
目前,瀋陽市的商業區主要集中在市區的中街、太原街、興華街和長江街等地。
瀋陽歷史悠久,有7200多年歷史的新樂遺址是瀋陽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遺趾。
在那裡發現的太陽鳥可能是中國史前鳳圖騰的原型。
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燕國的重鎮,肅慎、東胡人活動於瀋陽。
據相關史料記載直到戰國,瀋陽的原住民是東胡等少數民族。
戰國時間地處中原北部的秦、趙、燕等國經常受到北方東胡等少數民族的襲擾。
前300年(燕昭王十二年)秦開奉命率軍攻襲東胡,將他們向北驅逐千餘里,
度過遼水進攻箕子朝鮮北部,直達滿番汗(今鴨綠江)為界,開拓了大片北方領土。
秦開又修築了起於河北北部、止於遼東東部的長城,以守護北方領土,
在此建立了上谷郡、漁陽郡、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以治理這一地區。
瀋陽當時屬於遼東郡統轄下的戍邊城,名為侯城,這是瀋陽建制的最早記載。
另一說法是玄菟城在這裡。玄菟城後來相繼被鮮卑人,高句麗人等少數民族佔領。
東漢時期,瀋陽分為南北兩處,南部繼續隸屬於遼東郡,而北部則隸屬於玄菟郡。
三國時期,瀋陽為幽州所轄,從西晉開始,以遼河為界,東西兩邊分屬玄菟郡、昌黎郡管轄,
從十六國的北燕起,遼河以東為高句麗所據,直到隋朝。
隋朝時期,以遼河為界,分設燕郡和遼東郡。
在唐朝時期,瀋陽被稱為瀋州。
唐高宗後,屬安東都護府轄區。
遼初設三河縣,後改稱樂郊縣。
瀋州城在遼代已具有一定的城市雛形與規模。
1296年,元重建土城,改瀋州為瀋陽路,
在治地樂郊城設瀋陽千戶所,歸遼陽管轄。
1386年,明朝改稱瀋陽路為瀋陽中衛,隸屬於遼東都司。
1621年,努爾哈赤攻佔瀋陽,
1625年從遼陽遷都瀋陽,由於當時的形勢和人財物力情況,
他沒能對瀋陽城做大規模的修建,只是加固了明代留下的城垣,
修宮殿,建「汗宮」和諸王的府邸等。
皇太極繼位後,大興土木,於天聰元年(1627年)開始在明代磚城基礎上重修瀋陽城。
瀋陽城門由四個增至八個,城內將原來的十字街改建為井字街,
井字街第一橫畫的中心是皇宮,現為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現為中國僅存的兩大古代皇宮建築群之一,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1634年,清太宗皇太極改瀋陽為盛京。
1644年,清朝遷都北京後,改瀋陽為陪都,
並設有和北京相近的中央機構,
即禮、戶、工、刑和兵五部衙門,各部的首腦為侍郎。
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瀋陽設奉天府。
「奉天」二字取自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前八個字中的頭兩個字。
乾隆時期,開設清代關外三陵的管理機構三陵總理事務衙門,總管為盛京將軍。
1900年,庚子拳亂爆發,俄軍乘機佔領瀋陽。
1905年,盛京將軍趙爾巽上奏請廷獲准後,成立瀋陽市第一座銀行奉天銀號。
同年,日俄戰爭俄軍戰敗,退出瀋陽。
1910年,奉天咨議局在瀋陽成立,成為奉天省的最高議事機構。
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幟,將"奉天市"改為"瀋陽市"。
瀋陽金融業起步於清朝起步的銀市錢莊,
當時的長安寺一帶是瀋陽城內最大的銀市。
清末,瀋陽由於私人錢莊、錢鋪、票號等各個金融機構間的準備金多寡不一,
普遍存在濫發憑帖的現象,致使金融秩序紊亂。
庚子之亂後,瀋陽為統一貨幣管理,開設了官商合辦的奉天官銀號,
為瀋陽的第一個具有銀行性質的機構。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東三省總督兼盛京將軍徐世昌將奉天官銀號改為東三省官銀號,
是為中國東北第一家銀行[94]。清末民初,諸多外資銀行及部分民族資本銀行相繼在瀋陽開業,
其中包括日本橫濱正金銀行,美國花旗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英國匯豐銀行、志誠銀行、
朝鮮銀行、東洋拓殖株式會社(日語:東洋拓殖)等22家外資金融機構。
第二次直奉戰爭後,邊業銀行遷到瀋陽,成為瀋陽國營民族資本銀行業的代表。
1986年8月5日,瀋陽信託投資公司債券買賣和抵押業務,成為中國最早的有價證券交易市場。
上交所和深交所設立後,瀋陽市政府提出在沈設立證券交易所,但被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駁回。
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成立,作為總行的派出機構在中國東北地區履行中央銀行職能。
目前,瀋陽共有分行以上金融機構112家,其中法人總部11家,省級以上區域性總部93家。
2010年4月,國務院提出要瀋陽經濟區「開展國家優化金融生態綜合試驗,加快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
帶動整個東北地區金融生態環境優化。」自此,瀋陽經濟區成為繼浦東新區、濱海新區之後,
中國第三個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示範區。
2014年起,瀋陽經濟區開展優化金融生態改革試驗,通過區內金融同城化等政策將瀋陽經濟區建設成東北金融中心。
瀋陽現有的本地金融機構有盛京銀行、瀋陽農商銀行、中天證券等。
古蹟與文化遺產
瀋陽市內有諸多清朝文化古蹟,是中國除北京外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之一,
共有兩處,分別是瀋陽故宮和盛京三陵。
新樂遺址是新石器時代母系社會氏族公社的村落文化遺址。
2001年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因遺址發現於新樂電工廠宿舍區域內,故命名為新樂遺址。
1984年遺址設立了「新樂遺址博物館」。
(瀋陽故宮前的下馬碑)
盛京三陵,指早期的三個清朝皇家陵寢,
即遼寧省瀋陽市郊的清福陵、清昭陵和清永陵。
福陵坐落於瀋陽市東北郊外,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墓,
整個陵園背靠山巒,氣勢宏偉,風景優美。
昭陵是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后的合葬陵墓,
是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
瀋陽故宮始建於1625年,初成於1636年,
位於瀋陽市瀋河區明清舊城中心,
是後金入關前的盛京皇宮和清朝遷都北京後的盛京行宮。
經乾隆時期大規模的改建與增修,佔地約6萬平方米。
1926年後,瀋陽故宮建築群陸續闢作博物館,現稱瀋陽故宮博物院 。
與北京故宮相比,瀋陽故宮建築風格具有獨特的滿、蒙、藏特色,
並分為東路,中路,西路三路。
東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築群布局仿照八旗行軍帳殿的布局。
中路的特點則是「宮高殿低」,居住部分位於高台之上,
俯瞰理政的正殿區域,這是來源於滿族人喜居於台崗之上的生活習慣。
西路以及中路的東西二宮則是完全的漢式建築。
1743年,乾隆帝東巡盛京時發現與北京的紫禁城相比,
盛京的宮殿過於簡略,於是在乾隆便計劃擴建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也迎來了創建以來最大規模的擴建與增建。
瀋陽故宮於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於2004年7月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及瀋陽的明清皇家宮殿」項目。
瀋陽故宮
建於1625年,瀋陽故宮歷經三百多年的風雨演變,
是中國大陸僅存的兩座古代帝王宮殿之一,
並在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佔地面積6萬平方公尺,和北京故宮的72萬平方公尺相比,
約為北京故宮的十二分之一,
當清兵入主中原後,瀋陽故宮遂被作為陪都宮殿與皇帝東巡時的盛京行宮。
按照建築的時間佈局,區分成三路建築,東、中、西路分別是努爾哈赤、皇太極、乾隆三位清帝建造。
努爾哈赤修建以「大政殿」為中心、「十王亭」為兩翼的東路建築;
皇太極接續興建「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台上五宮」等皇宮主體架構,
約至清入關前瀋陽故宮的主要建築才完成。
乾隆於東巡時期以及為了祭祖方便居住,又開始大規模擴建,
乾隆十一~十三年(1746~1478)以對稱原則興建,
形成「大清門」與「清寧宮」為中軸的「東、西所」對稱佈局,
乾隆四十八年(1783)完成東、中、西三路並列的最終樣貌,
其中包含中國史上最大叢書《四庫全書》藏書處「文溯閣」建築;
歷時158年,三代君王因此造就如今的瀋陽故宮。
地址: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瀋陽路171號
電話:(024)2485-2012
交通資訊:於瀋陽市搭乘公交線路213路、215路、228路、
292路、294路、環路等,南站方向乘坐237路,在懷遠門下車;
北站方向乘坐227、228路等公交車即可到達。
E-mail:無
景點等級:AAAA
此景點共有三篇文章.約186張相片.
因為...所以....斯斯就不多做介紹了.
請大家自行觀賞就是了.....
地址: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沈阳路171号
邮政编码:110011 地铁站点:中街
咨询电话:86-24-24843001
投诉电话:86-24-24843819 紧急救援电话:86-24-24842106
电子邮件:webmaster@sypm.org.cn(这个E-mail受所垃圾邮件程序保护,您需要启用JavaScript才能查看)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0張照片.
本次-2013-東北三省-情繫哈爾濱-共已上傳1372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驚人.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3-東北三省-情繫哈爾濱.大約有40篇文章.23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