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宮 (178)

 

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  14-法國-巴黎-羅浮宮-中.

置頂照片:  羅浮宮必看名畫之- 拿破崙一世加冕大典
 

旅遊時間:10天7夜--  第三天中午 . 

時間:民國105年3月28日星期一

可樂旅遊-領隊兼導遊-邵士立先生.

天氣:晴

溫度: 5-12度C

 

羅浮宮 (97)

 我們都知道英法有百年戰爭.

但你們可能不知道其實英法有二次的百年戰爭.(雖然法國人不承認.因為第二次他們戰敗了.)

第一次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法國誕生了一位民族英雄.他就是聖女貞德.

第二次的英法百年戰爭(約1689年-1815年).法國一樣有一位英雄誕生.他就是拿破崙.

讓我們回到幾百年前..來看看這幾場殘酷的戰爭唄..

 

羅浮宮 (98)

英法百年戰爭

 
英法百年戰爭(Hundred Years'War)是指英國和法國,以及後來加入的勃艮第,

於1337年-1453年間的戰爭,是世界最長的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116年,

百年戰爭中,最後由法勝出,其中發展出不少新戰術和武器,

對於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

 

羅浮宮 (99)

 

英法百年戰爭

英法百年戰爭,發生於1337年-1453年之間,英國和法國為爭奪王位和土地,導致了英法百年戰爭的爆發。

戰爭開始時,兩國主要以西歐原來的貴族兵源制,由各領主募集軍隊,有服役時間考量。

這對跨海遠征的英格蘭很不利,於是轉而招募更多來自下層人民的雇傭兵,並配合以有名的長弓兵戰術。

法國則迫於初期戰局失利,必須擴張王室統合權力以抵擋外敵。

戰爭過程中,雙方的武器裝備、戰爭體制、戰術思想都有緩慢而深刻的改變。

在戰爭結束時,雙方都已走上中央集權的道路。

 

羅浮宮 (100)

 

百年戰爭的四個時期:

1337年─1360年之間,英法爭奪佛蘭德地區。

期間爆發「黑死病」,雙方休戰10年,但該階段以法國割讓南部領土給英國而告終。

1360年─1400之間,法王查理五世展開報仇,奪回部分被侵佔的領土。
 
1415——1429之間,法國貴族發生內亂,英國人重起戰端,法國戰敗,

英王亨利五世娶法王查理六世之女,並規定查理六世死後,王位由亨利五世繼承,為英法國王。

1429——1453之間,查理七世和亨利六世之爭,最終查理七世在「牧羊女」聖女貞德的幫助下得以加冕,法軍節節勝利。

 

羅浮宮 (101)

 

英法百年戰爭

北歐維京海盜騷擾侵略法國海岸由來已久。

卡洛林王朝時期,法蘭克統治者查理三世同意這些北歐人在法國海岸諾曼底定居下來,他們後來建立了諾曼底公國。

1066年諾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統帥下成功地入侵英格蘭,英國從此在150年內宮廷里全是說法語的盎格魯—諾曼貴族。他們同時統治著英格蘭和諾曼底。

1216年盎格魯—諾曼統治者失去了對諾曼底的控制,但直到百年戰爭開始的時候,他們仍然控制著法國英吉利海峽沿岸的一些地區。

在14世紀時,法國人試圖把英國人由法國西南部趕走,從而統一法國。

英國當然不願退出,並欲奪回祖先的土地如諾曼底、曼恩、安茹等。當時英法兩國因為貿易利益的關係,均對佛蘭德斯作出爭奪,使它們之間的衝突加深。

因為佛蘭德斯表面上屬於法國,但實際上卻獨自行政,並經常與英國進行羊毛貿易。

同時,雙方還繼續保持著密切的姻親關係,最終導致了關於王位繼承的問題。

戰爭導火線出現在法國卡佩王朝絕嗣之後,英王愛德華三世企圖以近親身分繼承王位,但最後由腓力六世奪冠。愛德華三世於是宣戰,要搶回其王位。

 

羅浮宮 (102)

 

英法百年戰爭 -戰爭經過


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諸侯和佛蘭德斯站在英國一方,而蘇格蘭和羅馬教皇則支持法國。

英軍當時是雇傭兵制,由步兵,弓箭兵和雇傭騎兵組成,統一由國王親自指揮,而法軍則主要由封建騎士組成。

百年戰爭依局勢的轉變,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羅浮宮 (103)

 

第一階段(1337年-1360年)是雙方對佛蘭德斯和基恩的爭奪戰。

首先在1340年的斯呂斯海戰中,英軍打敗法軍,奪取制海權,以防止法軍入侵。

然後在1346年8月所發生的克雷西會戰中,英軍取得陸地上的優勢,

並在圍攻11個月後成功佔領了法國海防要塞加萊港。

英國挾著勝利的餘威,在內維爾十字戰役當中,打敗蘇格蘭的入侵,

並且擒獲親法的蘇格蘭王大衛二世,此役也大大地減少蘇格蘭對英格蘭的威脅。

 

羅浮宮 (104)

 

1348年黑死病橫掃整個歐洲,兩國停戰十年,直到1356年英國再度開戰,攻取了法國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

隨即又在普瓦捷戰役利用相同的戰術再次擊潰法軍。而因為英軍的橫徵暴斂和法國全國的經濟崩潰,使得法國平民發起起義運動。

結果法國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被迫於1360年於布雷蒂尼簽訂極為不平等的和約——《布勒丁尼和約》,

將盧瓦爾河以南至比利牛斯山脈的領土全部割讓予英國。

 

羅浮宮 (105)

 (這也是必看的名畫-梅杜薩之筏)法國-傑利柯所繪.受到米開郎基羅-((最後的審判))的啟發.畫出船上悲痛靈魂.

 

第二階段(1360年-1400年)是因為法王查理五世欲報仇雪恨,奪回英國所佔的地區而發生的。

查理五世重組軍隊以雇傭步兵代替大部份騎兵,並建立了野戰炮兵和重建艦隊。

在內政方面亦作出較大的改革,並整頓了稅制,以安撫民心。

時機成熟后,他任命B.迪蓋克蘭這位為軍隊總司令,以突襲和游擊戰術攻擊英軍,

在多場戰役中均大敗英軍,至1380年時已將英軍迫退至沿海地帶。

英王為免法國的領地全部丟失,結果與法國簽署停戰協定,只保有五個港口,

分別是波爾多、巴約納、布雷斯特、瑟堡和加萊及和波爾多與巴約納間的部份連接地區。

 

羅浮宮 (106)

 

第三階段(1415年-1429年)是英國乘法國國內的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發生內訌,而農民和市民亦發生起義之際重啟戰端。

在1415年,英軍於阿贊庫爾戰役中大敗法軍,並隨即與勃艮地公爵結盟,攻佔法國北部大部份地區。

法王查理六世在無法組織有效抵抗的情況下惟有於1420年5月21日在特魯瓦簽訂幾乎等同於承認法國亡國的和約——《特魯瓦和約》。

將法國淪為英法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英王亨利五世隨即宣布自己為法國的攝政王,並有權於查理六世死後承繼法國王位。

在1422年,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同於這年死去。結果新法王查理七世和新英王亨利六世為爭奪法國王位,再啟戰端,百年戰爭進入第四階段。

 

羅浮宮 (107)

 

第四階段(1429年-1453年),法國人民因為不堪英軍的壓迫,紛紛組織游擊戰,這給予法軍很大的幫助。

游擊隊經常設置埋伏,捉拿英國的徵稅者,消滅英軍的部隊,達到了牽制英國之效。

雖然於1428年10月,英軍與勃艮地派進逼至奧爾良,並包圍了此城,使得法軍形勢大為不利,

但此時法國出現了一位千古傳頌的救星——聖女貞德,在她的指揮下法軍於1429年5月解除了英國對奧爾良的包圍,

贏得了重大勝利,從而扭轉了整個戰爭的形勢。

雖然貞德於不久后便英軍所捉拿,並以女巫罪處死,但這反而激起法國的民族義憤,使法軍作出大反攻。

在1437年法軍光復首都巴黎,於1441年收復香檳,又於1450年解放曼恩和諾曼底,隨後又於1453年奪回吉耶訥。

最後於1453年10月19日,波爾多的英軍投降,法國收復了除加萊外的全部領土,百年戰爭至此完全結束。

 

羅浮宮 (108)

 

英法百年戰爭 -重要戰役

 

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écy) 

發生時間:1316年8月26日

當時法軍兵力接近6萬,其中有12000名重騎兵,6000弩手,17000名輕騎兵以及約25000左右的一群跟在部隊的後面且缺乏紀律的所謂「公社徵募兵」。

英軍的部隊則剛過兩萬。但英軍的指揮官愛德華三世精心的布置了戰場,將自己在兵力上的「損失」在地形上儘力的補回。

1316年8月26日的下午六點左右,法軍排成亢長的縱隊到達戰場,沒有任何的偵察和警戒就亂鬨哄的開始進攻。

法王想將部隊集結一下再攻擊,於是弩手被調到了前面,但是那些「士氣高漲」的法軍騎士們則不聽命令開在弩兵行動后不久就開始「自己」的進攻。

弩手開始向英軍進行射擊,但由於英軍是在一個坡地上,同時由於弩本身的問題多數的箭都沒有射中目標,對英軍來說可以說是毫髮無傷。

戰役結束后,法軍傷亡慘重,屍體中有1524位勛爵和騎士、約15000名左右的騎兵、弩兵和步兵的屍體,同時還有成千上萬匹的馬做了陪葬。

而英軍則傷亡約兩百人。其中陣亡的僅有2名騎士、40名重騎兵和長弓手、100左右的威爾士步兵。

 

羅浮宮 (109)

 

阿金庫爾戰役


阿金庫爾戰役(Battle of Agincourt) 

發生時間:1415年10月25日

英軍經過哈福婁圍攻戰後,傷亡達4000人。英王亨利五世不得不率領剩下的5000長弓手和900騎兵撤退。

法軍在阿金庫爾堵住了英軍北撤之路,英王亨利五世的求和被拒絕,亨利命令英軍向前推進。

法軍弓弩和火炮由於兩軍交錯而無法射擊,很多人實際上整場戰役一箭未發。

法軍屍體堆積如山,二三線的法軍見此情景都被嚇得逃出了戰場,以至當法軍第三線騎兵開始衝鋒時僅剩下了600人。

半小時英軍就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亨利下了一道不尋常的命令結束了這場戰役,英軍處死了所有的法軍俘虜。

此戰法軍損失過萬,僅大大小小的貴族就戰死了5000多。

英軍最大的損失是戰死的約克公爵,其他損失不過是十餘名騎士和100餘長弓手。

 

羅浮宮 (110)

 

英法百年戰爭 -戰爭結果
 

 百年戰爭

為了爭奪王位和土地,英國和法國的統治者發起的這場長達116年的戰爭不但極大地影響了歐洲的政治格局,而且給兩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

由於戰爭始終是在法國境內進行的,法國人民首當其衝飽受戰爭之苦。

許多法國城市在英軍的粗暴蹂躪下,呈現滿目瘡痍的破敗景象。諾曼底、皮卡爾迪等重要地區的人口大約喪失了1/3,有的教區空無一人,土地荒蕪。

首都巴黎到處都是無人居住的空房,有的甚至成了野狼的巢穴,巴黎30萬居民中有8萬淪為乞丐。

英國儘管遠離戰場,但當艱難地趟出百年大戰的邪惡泥潭時,英國人痛苦地發現他們在付出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代價之後,不但一無所獲,還把家底也輸光了。

這迫使英國放棄謀求大陸霸權的企圖,而把全部精力向自己島嶼周圍的海洋發展,走上了海洋擴張的道路。

   

羅浮宮 (111)

 

英法百年戰爭 -戰爭影響


百年戰爭從中世紀中葉延續到十五世紀,其結束之年也被認為是中世紀結束的標誌之一。

在戰爭過程中,雙方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都經歷了緩慢而深刻的轉變,戰爭的過程也促使交戰雙方的戰爭體制調整。
 
百年戰爭極大地打擊了兩國的貴族勢力,是兩國走上了中央集權的道路。

 

羅浮宮 (112)

 

14世紀戰爭開始時,雙方主要採取中世紀西歐化的貴族兵源制,由各領主募集部隊。

而作為遠征的英國一方,由於這種傳統兵役制限制了領主們對國王的效忠義務時間,

在戰爭中開始採取更多的來自下層國民的雇傭兵以及相對應的長弓兵戰術,同樣對法國來說,

持續而大規模的戰爭逼迫統治階層集結權力應付外敵,促使王室更重視自身的權力而不是希望分配給下面的領主,

因此當戰爭最終結束后,交戰雙方均先後走上了中央集權的道路。

百年戰爭有利於兩國近代民族主義的形成。

百年戰爭中,代表著騎士貴族的法國軍隊在大規模會戰中屢屢失敗,

最後由出身平民的聖女貞德鼓舞起士氣才取得最終勝利,也就標識著貴族騎士風範的退卻和民族戰爭意識的興起。

 

羅浮宮 (113)

 

軍事價值

 

1、削弱了騎士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使人們認識到步兵也可以戰勝騎兵

在戰爭中英國的數次勝利,也被認為嚴重挑戰和打破了貴族騎兵在西歐占軍事壟斷地位的特點,

自此之後,雖然在勝利國法國仍然保留了大量的重騎兵傳統,但步兵能夠戰勝騎兵的意識已經被全面普及,

影響和促進了此後於15-16世紀步兵地位的進一步重大轉變。

在初期的大規模會戰中,法國人堅持使用重騎兵正面衝擊,而到15世紀的阿金庫爾戰役中,

他們也部分接受了對手的思想開始令騎兵下馬徒步戰鬥,可說明對騎兵和步兵地位在戰爭中經歷的微妙變化。

 

羅浮宮 (114)

 

2、騎士裝備的改進,由鎖子甲到板甲

百年中,雙方的武器裝備也經歷了改良和演化,14世紀開戰時,當時最好的盔甲仍然為鎖鏈甲,

這和之前數個世紀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進化和改善,而15世紀戰爭中後期時,新形態的板甲已經成為了貴族騎士們的普遍裝備。

這種新裝備相對前者,事實上最顯著的價值即是針對射擊和刺殺為主的防禦能力改良,因此也可以認為是英國大規模應用的長弓戰術所帶來的必然後果。

 

羅浮宮 (115)

 

3.新式武器的誕生:火藥與火炮作為攻城武器的使用


騎士裝備的改進

在連續不斷的圍攻戰中,雙方也重視攻城武器的設計和應用,在後期,法軍開始大規模使用火藥及火炮作為武器而取得勝利,

並在這些新型武器上具有科技領先地位,即由此促使了新形態的戰爭方式。

 

羅浮宮 (116)

 

英格蘭長弓

13世紀的英國開始發展長弓,從愛德華一世到亨利八世),這一時期內的英國君主無不大力發展弓箭部隊,

提高弓的殺傷力,從而使長弓得到了很大發展。

長弓用榆木、榛木和羅勒木製成,後來主要用從義大利和西班牙進口的優質紫杉木製造。

長弓的長度為6英尺(1.8m),箭長3英尺(0.9m)。弓架的前部為圓弧形,後面是平的。

弓身的中間手握部寬1.5英寸(3.8m),往兩端方向逐漸變細,端部用角料鑲包。

 

羅浮宮 (117)

 

長弓的最遠射程達400碼(365.8m),有效射程為250碼(228.6m),是弩的兩倍。

它的射速高達每分鐘10——12箭,更是十字弓所無法比擬的。

在技術熟練的英國士兵手中,長弓的命中率大大高於弩。

由於長弓更輕便,更容易掌握,威力巨大,適用於散兵射擊和方隊齊射,這些優點最終導致了弩的淘汰。

就當時來說,長弓是戰場上最有效和用途最廣的單兵武器。

長弓的不足之處在於使用者必須有強健的體魄,高超的技術和各方面的協調配合。

為此士兵必須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和實踐。

恩格斯評論說,「這種長弓是一種非常可怕的武器,它使英國人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庫爾等會戰中取得了對法國人的優勢。」

 

羅浮宮 (118)

 

英法百年戰爭 -重要人物

 

「黑太子」愛德華

「黑太子」愛德華(1330年6月15日—1376年6月8日)英格蘭統帥。

愛德華三世長子,母親為埃諾的菲利帕。生於牛津郡伍德斯托克。

愛德華三世加封他為切斯特伯爵、康沃爾公爵、威爾士親王,均為王儲專用稱號。

此外,他於1348年被愛德華三世授予為第一代的嘉德騎士團成員。

愛德華是英法百年戰爭第一階段中英軍最著名的指揮官。

「黑太子」的綽號,大概是由於他穿戴黑色盔甲(最早見於16世紀文獻中;愛德華生前從未被這麼稱呼過)。

 

羅浮宮 (119)

 

1346年,愛德華隨同其父指揮了英軍獲勝的克雷西戰役。1355年他的軍隊洗劫了阿基坦。

1356年,愛德華指揮了他最出名的戰役:普瓦捷戰役,他與父王配合大勝法軍,俘虜了法王約翰二世。

同年,他被封為阿基坦公爵。他亦積極干預西班牙事務,支持(殘忍的)佩德羅一世爭奪卡斯蒂利亞王位。

1362年—1372年,愛德華是阿基坦的統治者。然而,他的軍隊在阿基坦橫行不法,令他的聲名受損。

1371年1月愛德華返回英格蘭,並於1372年末正式放棄公爵稱號。

此後他過著打獵、比武的騎士生活。

1376年愛德華在威斯敏斯特去世,葬於坎特伯雷。

 

羅浮宮 (120)

 

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1387-1422),英國國王,(1413年—1422年在位)。亨利五世1413年繼位,鎮壓了羅拉德派起義。

1415年乘法國內亂,入侵法國,開始了百年戰爭的第三階段。

同年在阿爾庫金戰役中,亨利五世率5千弓箭手和1千重步兵大敗法國以騎士為主的3萬大軍,俘虜了法軍統帥奧爾良公爵,法軍死6千多人。

此戰後,亨利五世佔領了巴黎和法國北部。阿爾庫金戰役,亨利五世以弱小的兵力戰勝數倍的法軍,取得決定性勝利,其指揮才能和膽識過人。

但這同樣是英軍在素質和戰術上優勢的體現。在他短暫的九年統治期間,他取得了中世紀任何一位英格蘭國王都未取得過的軍事輝煌。

 

羅浮宮 (121)

 

聖女貞德

扭轉百年戰爭的形勢,使法國反敗為勝。

 

聖女貞德(法語:Jeanne d'Arc或Jeanne la Pucelle,1412年1月6日-1431年5月30日)

是法國的軍事家,天主教聖人,被法國人視為民族英雄。

在英法百年戰爭(1337年-1453年)中她帶領法國軍隊對抗英軍的入侵,最後被捕並被處決。

 

羅浮宮 (122)

 

貞德原本是一位法國農村少女,她聲稱在十六歲時的一日,

在村後的大樹下遇見天使聖彌額爾、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

從而得到「上帝的啟示」,要求她帶兵收復當時由英格蘭人佔領的法國失地。

後來她幾番轉折,得到兵權,於1429年解奧爾良之圍,成為了聞名法國的女英雄,

後帶兵多次打敗英格蘭的侵略者,更促使擁有王位承繼權的查理七世於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

 

羅浮宮 (123)

 

然而聖女貞德於1430年在貢比涅一次小衝突中為勃艮第公國所俘,

不久為英格蘭人以重金購去,由英格蘭當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異端和女巫罪判處她火刑,

於1431年5月30日在法國魯昂當眾處死。

20年後英格蘭軍隊被徹底逐出法國時,貞德年老的母親說服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審判貞德的案子,

最終於1456年為她平反。500年後被梵蒂岡封聖。

貞德死後成為了西方文化的一個重要角色。

從拿破崙時代到現在,法國的政治人物常以她的偉大形象進行宣傳。

眾多的作家和作曲家,包括莎士比亞、伏爾泰、席勒、威爾第、馬克吐溫、

柴可夫斯基、蕭伯納與布萊希特都創作過有關她的作品,

而大量以她為題材的電影、戲劇、和音樂也一直持續發展直到今天。

 

羅浮宮 (124)

 

聖人


出生
1412年1月6日
法蘭西王國棟雷米[1]

逝世
1431年5月30日(19歲)
 法蘭西王國魯昂(英占)

敬奉於
羅馬天主教
普世聖公宗

列福
1909年4月18日,巴黎聖母院 由庇護十世

列聖
1920年5月16日,羅馬聖伯多祿大殿 由本篤十五世

慶節
5月30日

主保
法國人民;殉道者;俘虜;士兵;
 虔誠信仰而遭嘲笑的人;囚犯;強姦未遂受害者;女軍人;
 參與緊急服役的自願婦女

 

羅浮宮 (125)

 

背景

在聖女貞德嶄露頭角前的法國,是法國歷史上最陰險的一段時期,

長期的英法百年戰爭讓法國人民遭受了大量苦難。

法國北邊的一大片領土被英格蘭軍隊所佔據,

而且這些地區很可能就要被以「第二王國」的名義永久成為英格蘭領土。

當時的法國國王為查理六世,查理六世大約在貞德出生的那年發瘋了,導致他完全無法處理政事。

國王的兩個親戚,勃艮第公爵無畏的約翰與奧爾良公爵路易,

經常為了攝政的權力與王室成員的監護權而爭吵不休。

而當伊莎貝拉王后的婚外情緋聞傳出後兩派的鬥爭急劇升高,各自開始綁架王室的成員,

鬥爭在1407年達到最高潮,無畏的約翰策劃刺殺了路易公爵。

這兩人的支持者各自被稱為勃艮第派(約翰)與阿馬尼亞克派(路易)。

 

羅浮宮 (126)

 

英格蘭國王亨利五世藉著這場政爭的混亂入侵法國,

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中獲得戲劇性的勝利,並接著佔領了法國北部的城鎮。

未來的法國國王,查理七世,在他4個年長的哥哥都去世後,於14歲時承擔起了王儲的頭銜。

他第一項重大的行動是於1419年和無畏的約翰締結和平協議,但這次談判卻變成一場大災難,

查理事先保證會保護約翰的安全,但在談判中約翰卻被阿馬尼亞克派刺殺了。

繼任勃艮第公爵的是菲利普三世於是改與英格蘭結盟,大片的法國領土都被英格蘭和勃艮第人佔領了。

 

羅浮宮 (127)

 

1420年,伊莎貝拉王后簽下了《特魯瓦條約》,條約中承認了由英格蘭的亨利五世和他的繼承人來繼承法國王室,

這等於剝奪了王儲查理的繼承權。條約還引起了關於王儲其實是王后與奧爾良公爵的私生子、而不是國王查理所親生的揣測。

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於1422年在2個月內相繼去世,留下了一個嬰兒─—亨利六世,

在名義上成為了英法兩國共同的國王,由亨利五世的弟弟貝德福公爵(Bedford)攝政。

 

羅浮宮 (128)

 

到了1429年,幾乎法國的整個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國的控制下。

英格蘭佔領了巴黎,而勃艮第人則佔有蘭斯。

蘭斯的重要性在於,它一直是法國國王進行加冕典禮和祝聖儀式的傳統地點,

尤其是這時主張擁有王位的法國王室成員都還沒有進行過加冕。

英格蘭這時展開了對奧爾良的攻勢,奧爾良處在羅亞爾河上,

它成為了最後一個能阻擋英軍長驅直入剩餘法國領土的戰略要地。

法蘭西民族的存亡面臨了空前危機,依據現代歷史學家的說法「整個王國的命運都繫在奧爾良上了」。

但當時卻沒有多少人對奧爾良的未來感到樂觀。

 

羅浮宮 (129)

 

生涯

童年


 貞德的出生地,現在成了博物館。

村莊的教堂就在右邊幾棵樹的後面,當時貞德經常前去進行禱告。

貞德出生於法國香檳-阿登大區和洛林大區邊界一個叫做棟雷米的農村,

父親為雅克·達克(Jacques d'Arc),母親為伊莎貝拉·達克(Isabelle Romée)。

她的雙親擁有大約50英畝的土地,並經營一座農場,

同時她的父親也擔任了村莊裡不太重要的官員職務,負責收集稅金並領導看守村莊的工作。

這個村莊屬於法國東北部仍然忠誠於法國王室的一小塊孤立地區之一,週遭都被勃艮第人的領土所包圍了。

在貞德的童年中,村莊遭受了幾次襲擊,其中一次甚至使村莊起了大火。

 

羅浮宮 (130)

 

貞德後來證實了她在1424年遇見第一次神蹟。

她據稱遇見了大天使聖彌額爾、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

告訴她要趕走英格蘭人,並帶領王儲至蘭斯進行加冕典禮。

在她16歲時她請求她的親戚杜蘭德·拉蘇瓦(Durand Lassois)帶她前往附近的伏古勒,

她在那裡向當地的駐防部隊指揮官博垂庫爾(Robert de Baudricourt)說明來意,

希望能帶她前往王儲的所在地——希農。

博垂庫爾只是嘲笑了她一番,但這並沒有讓貞德就此打退堂鼓。

貞德在第二年的一月再次前來,隨同的還有兩個支持她的士兵:

讓·德梅斯(Jean de Metz)和貝爾特朗·德普朗吉(Bertrand de Poulegny)。

 在他們的支持下她獲得第二次接見,在談話中她並說出了一些神奇的戰情預報,

預言奧爾良附近的法軍會在鯡魚之戰中戰敗。

 

羅浮宮 (131)

 

邁向傳奇

 

在前線傳來的消息證實了貞德的預言後,博垂庫爾終於同意護送她前往希農。

她偽裝成男性,穿越了廣闊的敵方勃艮第領土,最後到達王儲查理在希農的城堡。

在會面中她給了查理極為深刻的印象,查理接著指示在普瓦捷對貞德進行背景的調查和神學上的檢驗以證實她的道德。

在這個時候,查理的岳母約蘭德(Yolande of Aragon)籌措了資金以發起一場解救奧爾良的遠征。

貞德請求參與這次遠征,並穿上了騎士的裝備,由於她沒有自己的資金,她的盔甲、馬匹、劍、旗幟與隨從花費都是他人捐贈的。

 

羅浮宮 (132)

 

歷史學家Stephen W. Richey對於貞德為何能受到任用提出了這樣的解釋:

「在戰場一年接著一年的可恥失敗,法國政府在軍隊和人民的領導地位上已經士氣低落而名聲敗壞。

當查理王儲同意由貞德來領導他的軍隊並準備戰爭時,他很可能已經試過所有正規、理性的策略選擇,然而卻皆告失敗;

只有一個已經到達了存亡最後關頭、卻全然無計可施的政權,才會在絕望下去相信一個自稱受到上帝指示的農村文盲女孩,

讓她指揮國家的軍隊。」

 

羅浮宮 (133)

 

貞德的軍隊在1429年4月29日到達戰場,但當時的法軍指揮官迪努瓦公爵(Jean de Dunois)

和其他將領自行擬定了作戰計畫,在沒有告知貞德的情況下展開作戰。

貞德察覺後對此大發雷霆,無視於其他經驗豐富的指揮官計畫先補給奧爾良的判斷,

貞德主張直接攻擊英軍,她投入了每一場小規模戰鬥中,身處戰鬥的最前線,並隨身帶著她那明顯的旗幟。

對於貞德在戰場上的實際領導能力一直是歷史上的爭論之一,目擊者聲稱她常常在戰場上做出相當明智的決策,

但士兵和將領們往往將她所獲得的勝利視為是上帝的神秘力量所成就的。

 

羅浮宮 (134)

 

傳統的歷史學家如Edouard Perroy則推斷貞德在戰場上的領導作用主要是在士氣上的。

 這些分析往往是根據後來貞德在審判上的證詞,貞德聲稱她更注重她的軍旗、而不是她的劍。

最近學者在審判證詞的解讀上則較常指出,跟隨她的軍官們將她視為一個足智多謀的戰術家和成功的戰略家。

Stephen W. Richey主張:「她持續領導著軍隊進行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勝利,扭轉了整場戰爭的局面。」

不管在哪種情況下,歷史學家都同意,法軍在她的領導下都能創造相當非凡的勝利。

 

羅浮宮 (135)

 

領導者

 
 
貞德非常輕視法軍將領們一向謹慎行動的戰略,在戰場上她採用正面的猛烈攻勢來進攻那些英軍堡壘。

在攻陷了幾個堡壘後,英軍開始放棄其他木製的防禦建築,並集中剩餘的兵力,

以防守一座控制了奧爾良聯外橋樑的石製堡壘——土列爾堡壘(les Tourelles)。

在5月7日,法軍開始進攻土列爾,貞德在交戰中被一支箭射中肩膀而被士兵們抬離前線,

但她很快把箭拔了出來,負傷重返戰場以領導最終的攻勢。

 

羅浮宮 (136)

 

在奧爾良的迅速勝利,使法軍開始計畫進一步的攻勢。

英格蘭人預期法軍的下一個目標會是巴黎或諾曼第;

迪努瓦公爵後來證實這的確是原本計畫的目標,但貞德堅持應該朝蘭斯進攻。

在一系列突如其來的勝利後,貞德說服查理授與她和阿朗松公爵全權指揮軍隊,

並獲得允許進攻羅爾河附近的橋樑,以作為稍後進攻蘭斯的序幕。

這是一個相當大膽的提議,因為蘭斯的距離是巴黎的兩倍,而且已經深入敵軍領土。

 

羅浮宮 (137)

 

法軍在6月12日攻下了札若,6月15日攻下羅亞爾河畔默恩,

接著在6月17日攻下博讓西,阿朗松公爵完全支持貞德所做的決定。

其他的將領,包括迪努瓦公爵,也對貞德在奧爾良的勝利印象深刻,而都轉為貞德的忠誠支持者。

貞德還在札若的戰鬥中,警告阿朗松閃避來襲的火炮而救了他一命。

在同一場戰役中,她也在攀爬攻城梯時遭到石頭擊中頭盔,但她仍繼續戰鬥。

在6月18日,預料中的英格蘭援軍到達,英軍指揮官為約翰·法斯托夫,

這場帕提戰役可以看作是阿金庫爾戰役的逆轉:法軍先鋒部隊在英軍長弓兵的陣勢準備完成前便發動突襲,

在接下來的戰鬥裡殲滅或俘虜了大批的英軍,並俘虜了英軍指揮官,

與一小批士兵逃出的法斯托夫則成為英格蘭可恥戰敗的替罪羔羊。

法軍在戰役中只承受了極小的傷亡。

 

羅浮宮 (138)

 

法軍於6月29日開始從羅亞爾河畔默恩進攻蘭斯,並於7月3日在與勃艮第城市奧塞爾的談判中使奧塞爾保持中立,

法軍於是得以通過,其他途中路經的城鎮也都毫無抵抗的重歸法國一方。

而之前簽定了特魯瓦條約的特魯瓦,也在四天的圍城後不流一滴血的投降了。

 軍隊到達特魯瓦後面臨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傳說此時貞德結識了一位名為「兄弟理查」(Brother Richard)的修道士,

兄弟理查長期以來在特魯瓦宣揚世界末日將近的警告,而使當地的農民改種植豆類—能夠早熟的作物,

軍隊到達時豆實剛好成熟,於是便解決了糧食問題。

這個傳說被歷史學家路希·史密斯(Edward Lucie-Smith)所引用,

他以此主張貞德扮演的其實是神聖化的角色、而不是實際的一些能力。

 

羅浮宮 (139)

 

蘭斯在7月16日打開了大門,加冕典禮迅速於隔天早晨舉行,查理王儲正式加冕為查理七世。

雖然貞德和阿朗松極力主張進攻巴黎,但查理較傾向於與勃艮第進行談判以達成休戰。

勃艮第的菲利普公爵於是利用談判來作為緩兵計的策略手段,在談判的同時暗中增援巴黎的防禦。

法軍繼續往巴黎前進,途中獲得更多城鎮和平的投降。

由英格蘭貝德福公爵率領的英軍與法軍在8月15日相遇,雙方打成平手。

法軍接著在9月8日進攻巴黎,儘管貞德在戰鬥中被石弩擊傷腿部,

她仍然繼續指揮軍隊直到當天的戰鬥結束。

隔天早上,她便接到王室的命令下令法軍撤退。

許多歷史學家將這次撤退歸咎於法國大臣拉特雷穆瓦耶公爵(Georges de la Trémoille)所犯下的政治大錯。

 

羅浮宮 (140)

 

遭俘虜以及審判

 
 
貞德在羅亞爾-沙里特(La-Charité-sur-Loire)度過了沒有戰鬥發生的11月和12月,

接著在隔年3月前往Lagny-sur-Marne,並在5月13日前往貢比涅以抵擋英格蘭和勃艮第人的攻勢。

在1430年5月23日的一場小規模戰鬥中,貞德被俘虜了。

當她下令軍隊撤退回貢比涅城時,她處在軍隊的最後方以確保所有人都退回了城裡,

但就在這時貢比涅城因為害怕英軍跟著闖入,沒等到所有部隊撤回便將城門關下,

貞德與剩餘的後衛部隊便遭到了勃艮第人俘虜。

 

羅浮宮 (141)

 

當時有關俘虜的慣例是,只要俘虜的家人能付出贖金便能將他贖回,但這次勃艮第人不想這樣做。

許多歷史學家指責查理七世沒努力進行援救。

她試圖逃跑了好幾次,有一次甚至從70英尺的高塔跳下來,摔在乾燥了的護城河的柔軟泥地上而沒受重傷。

在一番談判後,菲利普公爵將貞德交給英格蘭。

在法國北部博韋的一名主教皮埃爾·科雄(Pierre Cauchon),在這些談判和稍後的審判中擔任關鍵的角色,

他是英格蘭的強硬支持者,並認為自己有責任確保貞德會遭受懲罰。

指控貞德為異端邪說的審判是出自政治上的目的。

貝德福公爵宣稱法國國王的寶座應該屬於他的姪兒—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的,而她則破壞了這一切。

審判的程序於1431年1月9日在盧昂展開,由英格蘭佔領政府主導,審判的程序在許多方面都顯得雜亂無章。

 

羅浮宮 (142)

 

總結一些主要的問題,擔任法官的科雄主教的審判權只是法律上假設(legal fiction),他是因為親英格蘭的立場而獲得了這個職位。

英格蘭政府資助整場審判的花費。神職的公證人員Nicolas Bailly,也只被任命以收集對貞德不利的證詞,卻沒有提出半點反面的證據。

也因此整場審判缺乏根本的公平基礎,無論如何貞德都將被定罪。

審判紀錄證明了貞德有著卓越才智。

紀錄中最著名的一段質問是:「妳是否覺得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而貞德回答:「如果沒有得到,希望上帝能賜予我;如果我已得到,希望上帝仍賜予我。」

 

羅浮宮 (142)

 

這個問題是個陷阱。

當時教會的教條是沒有人可以肯定他自己受到上帝的恩典,如果她做出肯定答覆,那她就證明了自己是異端邪說。

而如果她的答覆是否定的,那她就承認了自己是有罪的。

公證人Boisguillaume後來證實了當時法庭在聽到了貞德的回覆後,「那些質問她的人全都目瞪口呆」,並且只得暫停了那天的審問。

這一段質問後來非常知名,在現代成為了許多領域的題材。

幾個法庭的人員後來證實很大一部分的手抄紀錄都被更改了(更改得對貞德不利)。

許多神職人員都是被強迫參加的,包括審問官Jean Le Maitre,其他一些人甚至遭到來自英格蘭人的死亡威脅。

依據審訊的規定,貞德應該被監禁在由修女所看守的教會監獄,但英格蘭人卻將貞德監禁在一般由士兵看守的監獄中。

 

羅浮宮 (143)

 

科雄主教也拒絕了貞德希望教宗出面的要求,因為這很顯然會讓他的審判停止。

5月30日,本穿女裝的貞德又換回男裝,教士紀錄認為這是為了避免被姦污,因為當時的男裝極難強行脫下。

最後法庭總結了貞德的12項罪行指控,但這些指控都和在審判中的紀錄相互矛盾。

在各種方式逼迫之下,不識字的貞德在立即處死的威脅下簽下了一份她完全看不懂的公開棄絕書(abjuration,等於直接認罪),

但法庭在官方留下的紀錄上卻是另一份不同的文件。

 

羅浮宮 (144)

 

死刑


 
當貞德簽下棄絕書時,棄絕書上也聲明同意穿著女性的服裝(自從離開家鄉以來,貞德始終穿著男裝)。

幾天後,依據目擊者的說法,貞德在監獄中被一名英格蘭貴族試圖強姦未遂。

她重新開始穿著男裝,要不是為了防止騷擾,或者就如同Jean Massieu作證所言的,因為她的裙子被偷走而沒有衣服可以蔽體了。[34]

死刑於1431年5月30日在盧昂的老集市廣場進行,目擊者描述了死刑的那一幕。

貞德被綁在火刑柱上,她不斷地祈禱著,並向旁邊的神父請求讓她握著一個小十字架。

最後火被點燃,幾分鐘後就結束了。

英格蘭人將燒焦的木炭撥開,暴露出焦黑的屍體,以向人群證明她的確死了,接著又燒了屍體一次,以免有人想收集她的骨灰。

英格蘭人將剩餘的灰燼都扔進了塞納河。負責點火的劊子手Geoffroy Therage後來形容他當時「……非常害怕因燒死了一位聖女而會被打入地獄。」

 

羅浮宮 (145)

 

重新審判


在戰爭結束後重新進行了一次審判。

在貞德年邁的母親伊莎貝拉·達克和法國宗教裁判所的首席法官Jean Brehal的請求下,卡利克斯特三世授權了這次重新審判。

審判開始於牧師Guillaume Bouille對案件重新的審訊,並在1452年由Brehal主導下進行了調查,正式的裁決則在1455年11月進行。

遍及歐洲各地的許多神職人員參加了審判,審判的過程也遵照標準的法庭規定進行。

神學家組成的小組也分析了115名目擊者的證詞。

最後Brehal在1456年6月提出結論,描述貞德是一個為正義犧牲的聖女,並指出當初主導審判的皮埃爾·科雄是為了自身的現世利益而錯誤的將貞德定罪。

法庭在1456年7月7日正式宣布了貞德的清白。

 

羅浮宮 (146)

 

貞德的服裝

 

 
貞德自從離開家鄉後直到她被俘虜並誤簽棄絕書之前都穿著男裝。

女性穿著男裝在那個時代是會引起宗教上的指責的,英格蘭人主導的審判也以此將貞德定罪,理由是聖經上有關穿著的規定。

但在重新審判中推翻了這一項指責,因為這忽略了聖經教義上的例外情況。

在教義上來講,女人可以在必要時偽裝她自己以穿越敵方的領土、讓她在戰鬥中可以穿著盔甲,並稱這樣做可以讓她在露宿野外時避免性騷擾。

在重新審判上作證的牧師證實她在監獄裡穿著男裝以避免遭騷擾和強姦,為了保持貞潔而穿著男裝也是一個很正當的理由:

這樣穿著可以緩慢侵犯者的速度。

 

羅浮宮 (147)

 

當初經查理王儲指示而在普瓦捷對貞德進行的調查也指出,她穿著男裝是因為她的任務是男人所做的工作,也因此著男裝更為合適。

她在整個軍事生涯和後來被俘時都保持著短髮,重新審判中的神學家以及法官Brehal也都替她的髮型辯護。

就如Francoise Meltzer所說的:「對於聖女貞德的描述,顯示出人類每個時代以來在性別上的成見和偏見,但這些記載卻沒有告訴我們聖女貞德的長相。

這些記載是可以被解讀的,一種關於性別的記號:每個世代以來的文化對於具有勇敢特質的人物的想像,再加上性別角色上的模糊,使得她相當難以被後人描繪。」

 

羅浮宮 (148)

 

貞德看到的神蹟


 
聖女貞德所看到的神蹟一向是她的事蹟中最受爭議與討論的,吸引了許多神學家和心理學家的研究。

有關她看到的神蹟的線索只能從當初審判的紀錄裡加以找尋,這些紀錄相當複雜且不一定準確,

而且貞德在審判一直抗拒回答法庭針對這些神蹟的質問,也拒絕依照慣例對這些回答的真實性做發誓。

對於貞德所言「看到了某些東西」的宣稱通常被認為是出自真誠的,她認出了天使聖彌額爾、聖瑪加利大和聖加大肋納出現在神蹟中,

問題只在於她所看到的是否真的是神蹟。虔誠的天主教徒更相信貞德所看到的真的是出自神蹟。

而另一種看法,許多學者認為貞德所看到的只是由心理疾病造成的幻覺和妄想,例如偏執狂的精神分裂症、癲癇造成的短暫腦葉變化。

大多數採取這種看法的學者都認為貞德只是一個名義上的精神領袖,而不是有真實才幹的領導人。其他說法還包括結核病擴散、偏頭痛。

 

羅浮宮 (149)

 

許多人反對這種心理疾病的解釋。一個精神病患不太可能會得到查理七世朝廷的支持。

事實上之前的國王—發瘋了的查理六世,便被人稱為「瘋子查理」,

當時法國在軍事和政治上的衰退便是因為他的發瘋造成的權力真空而導致的。

他宣稱自己的身體是玻璃做的,任何人接近就會打碎他,

但他的臣子部下們並沒有將他的說法也當成信仰的意識。

在特魯瓦簽定的條約剝奪了查理七世的繼承權,

或許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擔心他遺傳了父親的瘋病。

當貞德到達希農時,王室的顧問Jacques Gélu便提出警告:

「我們任何人都不該因為受到這個女孩談話的影響而改變政策,

一個農夫……如此的被幻覺所矇蔽;我們不該因此而遭受外國的譏笑……」

與現代人對於中世紀的刻板印象不同,查理七世的朝廷相當的精明,

而且對於幻覺這方面都抱持著懷疑論的看法。

 

羅浮宮 (150)

 (世紀名畫-加納的婚禮.)

還有說法指出貞德在紀錄上所展現的智慧,證明了她不可能是精神病患。

貞德一生中都展現出相當聰明,在重新審判中都常對貞德的智慧感到驚訝,

「他們(審判者)常常從一個問題跳到另一個問題,變化無常,

但儘管這樣,她仍然相當精明的回答,而且顯示出極好的記憶力。」

她在質問中不可思議的回覆甚至迫使法庭停止公開的開庭。

不過,儘管智力的衰退和記憶的喪失是許多主要精神疾病的病徵,

但缺乏這些病徵不代表能完全排除精神疾病的可能性。

雖然這樣,許多學者如Judy Grundy便指出,除了審判上的表現外,

依據許多目擊者的說法,其他精神疾病可能導致的混亂,

例如顯著的人格改變和雜亂無章的言語,都沒有在貞德身上出現。

 

羅浮宮 (151)

 

那些主張貞德所見的是心理疾病造成之幻覺的人,通常根基於以下其中一種或多種的可能:

1.由於認為天主並不會命令某個人去投入戰爭、或至少不會是去跟英格蘭人打仗,

所以貞德一定是受到幻覺的影響,而不是真的遇上神蹟。

不過,由於這只是人對於天主的假設,這種說法不能算是根據客觀原則而對於心理疾病的判斷。

2.由於唯物論上否定天主的存在,所以任何看見的「神蹟」都必定是幻覺,因此貞德一定是有著心理疾病。

 

羅浮宮 (152)

 

同時,醫學界並不會自動的將全部的神秘現象歸類為心理疾病,而且通常不會將以上的兩種分析視為是有根據的診斷:

由於有關貞德心理疾病的爭議主要聚焦在她所見的是否為幻覺上,如果有人想要將這些所見的事物視為心理疾病的病症

(也就是「幻覺」和「妄想」),那此人就必須先證明這些真的是屬於幻覺和妄想,

而不是自己利用這些假設來作為證據以證實假設的本身。

一些對貞德所見的神蹟的醫學解釋則是諷刺性的:為了回應有些人所主張的,

貞德是因為喝了結核病牛隻產下的未加熱殺菌的牛奶而產生幻覺,

Régine Pernoud寫道:「法國政府應該停止對牛奶的加熱殺菌規定,好培養出更多這樣的英雄人物來造福國家」。

 

羅浮宮 (153)

 

所造成的影響

百年戰爭在貞德死後繼續進行22年,查理七世成功保住法國國王的正統性,

而沒有被英格蘭所宣稱的繼承者亨利六世(於1431年12月時進行加冕)所打倒。

在英格蘭能重新組織於1429年損失的軍事將領和長弓兵部隊前,英格蘭也失去了和勃艮第的同盟,

法國成功的在1435年的阿拉斯條約中使勃艮第向法國靠攏。

英格蘭攝政的貝德福公爵在同一年去世,使年僅10歲的亨利六世成為最年輕的英格蘭國王而卻沒有人輔政。

勃艮第立場的轉變以及亨利六世無能的領導或許就是造成戰爭結束的主要原因。

Kelly DeVries主張,貞德將火炮作為攻勢用途和正面攻擊的戰術也影響了法軍往後的戰爭。

 

羅浮宮 (154)

 

聖女貞德在接下來四百年成為了半傳說的角色。

有關她的記載主要來自編年史,英格蘭主導的首次審判的5份原始手稿於19世紀時在舊檔案庫裡被發現。

很快的歷史學家也找出重新審判時的完整紀錄,包含了115位目擊者的證詞,以及以拉丁文記載的首次審判的紀錄。

許多當時的信件也被發現,其中3份有著貞德「Jehanne」的簽名,搖擺的字跡顯示她還在學習寫字。

這些第一手資料都是兩次審判所留下的文件,成為相當不尋常的豐富資料來源,

如同DeVries說的:「沒有任何中世紀的人物,無論男女,像貞德一般能被廣泛的研究。」

 

羅浮宮 (155)

 

貞德來自一個不起眼的小村莊,而且只是個不識字的17歲農村女孩,但卻在短短幾年內成為了傳奇人物。

在貞德前英法兩國都以有千年之久的薩利克繼承法來正當化這場戰爭,這場戰爭原本只是君王之間的為了繼承權產生的衝突。

貞德則為戰爭帶來了不同的意義,如Jean de Metz所描述的:「我們(法國)的許多國王都來自英格蘭血親;但我們就要成為英格蘭人嗎?」

而Stephen Richey則說:「她將一場原本枯燥乏味、普通人民深受其害但卻不感興趣的王朝間的衝突,變為一場熱情激昂的保家衛國的聖戰。」

 

羅浮宮 (156)

 

Richey也描述了她對後代的影響力:

「在她死後5個世紀的人們,對她做了一切紀念:(她是)狂熱的信徒、宗教神秘主義者、天真純潔,

卻又可悲地成為一枚被當權者擺弄的棋子,同時又是現代民族主義的創始者和象徵,被崇拜的女英雄和聖女。

她即使面臨酷刑的威脅和火刑的死亡時,仍然堅持著她所聽到的來自上帝的聲音。

無論那個聲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蹟讓所有聽到她故事的人都會震撼不已。」

 

羅浮宮 (157)

 

在1452年戰爭結束後對她的死刑進行重新調查的同時,教會宣布由於她在奧爾良的光榮事蹟,

核准奧爾良為朝聖的地點之一,並對當地的罪犯頒布了一次特赦。

聖女貞德在16世紀被反對新教徒的天主教同盟作為他們的象徵。

而在1849年至1878年擔任奧爾良主教的Félix Dupanloup的努力下,於1909年對貞德進行了賜福禮。

她並於1920年5月16日被封為聖人,她的紀念節日被定在5月30日。

她成為了羅馬天主教會裡最受歡迎的聖人之一。

聖女貞德並不是女性主義者,她所扮演的角色為依據宗教傳統的特殊人物,代表了無論來自何種社會階層都能得到神的召喚。

她嚴格禁止法軍招引婦女進入營地,有一次甚至還以劍背來敲打這些隨軍婦女以驅離她們。

 

羅浮宮 (158)

 

不過,許多在貞德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幫助都來自女人,

查理七世的岳母阿拉貢在起初對貞德的調查中證實了貞德的處女之身,並資助發起了援救奧爾良的遠征。

在貞德於貢比涅被俘後,盧森堡伯爵的姑母珍夫人(Joan of Luxembourg)

也改善了貞德在監獄裡的生活狀況而且可能也延緩了她被移交給英格蘭人的時間。

最後,英格蘭攝政的貝德福公爵的夫人安妮(Anne of Burgundy)在審判前證實了貞德仍是處女之身。

也因此法庭無法指責貞德為女巫,並也為貞德的清白和聖徒品行提供了證據。

從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到現在,聖女貞德成為女性眼中勇敢而積極的正面角色。

 

羅浮宮 (159)

 

從拿破崙開始,聖女貞德在法國就時常被作為政治的象徵,

自由派強調她出生於卑微平凡的家庭,早期的保守派則強調她對國王的支持。

後來的保守派則強調她的民族主義。在二戰中維希法國與法國反抗勢力都以貞德作為象徵之一:

維希政府的宣傳強調她對抗英格蘭人的事蹟,在海報上顯現英軍戰機轟炸盧昂的情景,

並輔以標題:「他們總是回來展現暴行。」

而反抗勢力則強調她與外國佔領勢力的對抗,以及她的故鄉洛林被納粹所控制。

 

羅浮宮 (160)

 

傳統的天主教徒,尤其是在法國,也用貞德作為象徵之一,

在1988年反對教皇進行改革的法國樞機主教勒費弗爾·馬塞(Marcel Lefebvre)被逐出教會,

支持者則將他和聖女貞德被逐出教會相提並論。

三艘法國海軍的軍艦也前後以貞德為名,現役的是一艘直昇機航空母艦。

近來引起相當爭議的法國政黨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也以貞德作為號召,

在出版物上都有她的畫像,而且還以燃燒的三色旗作為殉教的象徵。

不過這個政黨的反對者往往諷刺這種盜用貞德形象的做法。

每年的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也被法國定為紀念貞德的全國假日。

而香港港島東區的聖貞德中學,就是在1955年時以聖女貞德命名。

 

羅浮宮 (161)

 

相關的文學藝術

 
 
文學


貞德的形象一直對文學家有著非一般的魅力。

莎士比亞(《亨利六世》),席勒(《奧爾良的處女》)和蕭伯納(《聖女約翰娜》)都是有關她生平,

進行不同角度詮釋的重要作品。

Jean Anouilh(L'Alouette,意為「約翰娜或是雲雀」)視貞德為出生平民的少女,卻用著自己的熱情與愛國情懷促使當權者進行抵抗。

Bertolt Brecht對這位女英雄有著類似的看法。

在作品《屠宰場裏的聖女貞德》中他將貞德帶到現代(1929/30年世界經濟危機)。

在戲中她成了一位救世軍的積極分子。

而在《西蒙·馬卡德的觀點》中,一位少女竭力喚醒周圍的人去對抗德國侵略者,有著一如貞德對抗英格蘭的氣概。

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則為她寫了部虛構的自傳──《巾幗英雄貞德傳》(1896年)──他所署的筆名為Sieur Louis de Conte。

但他另一個筆名馬克·吐溫更有名氣。伏爾泰則在1739年用貞德的題材寫了一部諷刺教會的敘事詩《處女》。


中國作家馬伯庸著有騎士文學《貞德別傳》。

 

羅浮宮 (162)

 

音樂

席勒的悲劇《奧爾良的處女》為威爾第寫成歌劇《聖女貞德》(1845年)。

席勒的作品同樣為柴可夫斯基所採用,歌劇名為《奧爾良少女》,而腳本則是由作曲家本人自己加工過的。

這部歌劇中,貞德作為殉道者戰死於戰場上,但歌劇結尾,柴可夫斯基卻又忠實於原著:貞德遺體還是被執行了火刑。

阿爾蒂爾·奧涅格在1938年寫了一部清唱劇《火刑架上的貞德》。

義大利金屬樂隊Thy Majestie在2005年10月發行一張專輯Jeanne D´Arc,專輯裡體現了貞德的題材意念。

濱崎步的歌《Free & Easy》(單曲Free & Easy、2002年專輯RAINBOW)封面、歌曲和MV都是以貞德為題材的。

凱特·布希的歌《Joanni》(2005年專輯《Aerial》)也是以貞德為題材的。

 

羅浮宮 (163)

 

電影

貞德的這段歷史也是一個好的電影素材,是電影歷史上被重拍次數最多的人物傳記片,

單是英格麗·褒曼就拍了兩部,兩部的導演分別是《亂世佳人》的導演維克托·弗萊明以及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導演羅伯托·羅塞里尼。

1999年,Ed Gernon和Christian Duguay導演拍了一部比較忠於歷史的電影《貞德-千古傳奇》。

主角由莉莉·索比耶斯基擔任,彼得·奧圖爾飾主教Cauchon,而馬克西米利安·謝爾則出演Le'Maitre。

這個題材同時也被不少早期傑出的導演詮釋過。

1928年由丹麥導演卡爾·希歐多爾·德萊葉所執導的默片版本《聖女貞德蒙難記》,

以及後來在1962年由法國導演羅伯特·布列松執導的黑白片版本,都把焦點直接放在審訊的過程,

主題非常集中且手法明確,前者甚至有著名戲劇理論家Artaud參與演出。

1999年,盧貝松完成《聖女貞德 (1999年電影)》。蜜拉·喬娃薇琪飾貞德,約翰·馬爾科維奇飾查理七世。

片中就貞德究竟只是狂熱的瘋子還是熱忱的信仰者做了一次新的探討,

這裡的貞德有著自己的弱點和疑慮,甚至到了最後她為自己的信仰而苦苦爭鬥。

片中反覆出現的黑袍人,由德斯汀·荷夫曼飾演。

 

羅浮宮 (164)

 接著------第二次英法百年戰爭來了.....

第二次百年戰爭


(the Second Hundred Years' War,約1689年-1815年)是一些歷史學家 使用的歷史分期術語,

用以描述從約1689年至1815年間英國(起先為英格蘭王國,後為大不列顛王國和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

與法國(先後為法蘭西王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法蘭西第一帝國)之間的一系列軍事衝突。

這個名詞由約翰·羅伯特·西利在他的著作《英格蘭的擴張:兩場講座》

(The Expansion of England: Two Courses of Lectures,1883年)中首次創造。

 

羅浮宮 (165)

 

和「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一場單一而連貫的戰爭,

而是由兩個主要交戰國之間的一系列斷斷續續的戰爭組成。

這個名詞也用來指代英法兩個世界強國之間的競爭狀態,而不僅是直接軍事衝突。

這是一場決定這兩個殖民帝國未來的較量,而英國在1815年的最終勝利,確立其日不落帝國的霸主地位。

英法在18世紀的一系列戰爭,通常將其他歐洲國家作為一個更大同盟的一員捲入其中。

除了在四國同盟戰爭中兩國曾攜手合作之外,在所有的歐洲的大規模衝突中,英法兩國總是互相敵對。

而其中的部分戰爭,如七年戰爭,有時會被視作「世界大戰」——雙方將戰火燒到了印度、美洲等殖民地地區以及全球各大洋的航路上。

 

羅浮宮 (166)

 

概述

主條目:大英帝國

這一系列的戰爭,起因於荷蘭執政威廉三世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繼承了英格蘭王國的王位。

本來在革命之前,英國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一直與法國的波旁王朝友好相處。

當初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在法國與西班牙中間兩面討好,既不願與西班牙帝國為敵,

避免捲入三十年戰爭,又同時與法國維持友好關係;在1659年西班牙衰落之後,

查理二世和詹姆斯二世調整國策,積極支持法王路易十四對荷蘭的戰爭(1672-1678年)

,被外界視為太陽王霸權的附庸。

 

羅浮宮 (167)

 

結果荷蘭人在經過三次英荷戰爭(1652-1674年中間斷發生)之後,

於1688年對英國發起絕地大反攻,成功把執政威廉三世送上英國王座。

因為威廉三世一直將自己視作新教的保護者,反對天主教的法國,

因此1689年在英國巧妙地誘使國會,力挺國王參加反法的大同盟戰爭(1688-1697年);

並與荷蘭締結同盟,劃分商貿與海權的勢力範圍。

另外在光榮革命後的數十年內,因為法國對試圖奪取英國王位的詹姆斯黨提供庇護與支援,

連帶加劇了英法的緊張關係,使英國狂熱地參加每一場打擊法國的大戰。

 

羅浮宮 (168)

 

1702年威廉三世死後,英法之間的對立從宗教領域擴展到經濟和貿易領域,

兩國為了爭奪美洲和亞洲的控制權而展開競爭。

七年戰爭(1756-1763年)是其中最大、也是最具決定性的衝突之一,結果由英國獲勝。

心有不甘的法國,隨即支持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獨立革命,

協助美國獨立建國成功破壞了英國在北美的殖民霸權,對英國反將一軍。

但此後不久,這場戰爭帶來的債務危機反而為法國國內的革命埋下了財政方面的導火線,

而法國支持美國的自由,亦間接動搖它的專制皇權。

 

羅浮宮 (169)

 

1780年深陷北美戰爭的英國,藉由抓住荷蘭支援美國獨立戰爭與傾向法國的小把柄,

片面廢除當初威廉三世所主導英荷同盟的各種條約,發動了第四次英荷戰爭(1780-1784年)。

英國靠著優勢的海軍,徹底打垮軍備廢弛的荷蘭,並掠奪荷蘭豐厚的商隊物資與殖民地。

打垮荷蘭可以說是作為失去北美十三州的巨大補償,這增強了英國的國力與競爭力

(荷蘭從此失去與英國競爭商貿的力量),有能力進行下一波的英法戰爭。

 

羅浮宮 (170)


勝利的英國因此在1815年後,正式成為主宰世界的日不落帝國。最終結束了英法兩國百年來持續不斷的戰爭。拿破崙攻俄失敗後,1813年在萊比錫戰役的失敗,

以及此後1815年復辟後在滑鐵盧戰役中的再次失敗,1792年後,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共和政府和拿破崙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繼續和英國進行軍事對抗。

 

羅浮宮 (171)

反法同盟在巴黎條約和維也納會議上恢復法國波旁王朝的統治,

並試圖阻止歐洲的進一步革命,但這種企圖隨著1848年革命的爆發而落空。

而英法兩國對對方也不再使用「天敵」這樣的詞彙,

並在此後的克里米亞戰爭中為了共同利益而攜手作戰。

出於對統一的德意志帝國的擔憂,兩國在1904年正式簽訂英法協約,

結為盟友,宣告「第一次」與「第二次」百年戰爭徹底成為歷史。

 

羅浮宮 (172)

 

「迦太基」和「羅馬」

許多法國人將英國稱為「背信棄義的阿爾比恩」(也參見阿爾比恩),

以此表明這是一個根本不值得信任的國家。

法國人將英國和法國分別比作古代的迦太基和古羅馬,

表示前者(英國)是一個貪婪的、即將崩潰的舊帝國,

而後者(法國)是繁榮的智慧與文化國度:

 

羅浮宮 (173)

 

共和主義者和波旁王朝一樣,清楚地知道英國的制海權對大陸的大國政治有很大的影響,

而法國不可能在不擊敗英國的情況下主宰歐洲。

「迦太基」——吸血鬼,海洋的暴君,「背信棄義」的敵人,

破壞性的商業文明的承載者——與「羅馬」——普世秩序、理念和無私的價值的承載者——之間形成了鮮明對照。

 

羅浮宮 (174)

 

學術用詞的意義

不過,因為「第二次百年戰爭」此一名詞是由英國歷史學者所發明,所以法國學術界並未普遍接受此一名詞。

對英國來說,1689-1815年的主要敵人確實是法國與波旁王朝(包含法國的附庸西班牙波旁王朝)沒錯;

但是對法國來說,這126年中的重要敵人卻不只英國一個。

法國在1689-1748年的主要敵國,是荷蘭、英國、奧地利組成的三強聯盟;

1792-1815年更是單獨對上幾乎全部的歐洲國家,英國在1792年後雖然是重要的敵國,

卻不是最迫切的戰爭目標,這時期比英國更專制的有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

對比來說,「第一次百年戰爭」確實是英法兩國以彼此為主要目標,拼個你死我活的鬥爭,但是第二次百年戰爭卻並非如此。

因此法國學界接受百年戰爭的術語,卻不接受第二次的用法。(可能跟法國打贏第一次,卻打輸第二次有關)

 

羅浮宮 (175)

 

民族主義的作用

回過頭來思考,英國歷史學界使用「第二次百年戰爭」術語的意義,

在於百年戰爭對英法兩國民族主義的巨大推進。

正如法國在第一次百年戰爭出現聖女貞德,激發法國人的強大愛國心,

第二次百年戰爭也使英國人的愛國心徹底昂揚。

譬如英國國旗和英國國歌(天佑吾王,1745年公開演唱而流行)就是在這一百年中出現的;

英文的愛國主義(patriotism)一詞也是在這時(18世紀)出現而流行的;

而且為了讓不列顛群島聯合對抗法國,英格蘭因此在這一百年中與蘇格蘭、愛爾蘭相繼合併,

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塑造與團結,等於是拜這段英法百年衝突所賜。

 

羅浮宮 (176)

 

反奧V.S.反英

相對來說,第二次百年戰爭中,法國人的仇英情緒,卻不如英國人的仇法情緒那樣強烈。

把時間拉長來看,15-18世紀時法國人凝聚愛國心與激發民族主義的對象,

其實一直是源出奧地利帝國的哈布斯堡王朝。

15世紀末到16世紀上半的義大利戰爭時,法國從1525年帕維亞之戰大敗給哈布斯堡王朝之後,

就一直視西班牙帝國與奧地利帝國這兩支哈布斯堡家族為不共戴天的仇敵。

之後經過16世紀下半的法國宗教戰爭、17世紀上半的三十年戰爭,以及路易十四後期的兩次大戰,

都可看到法國仇視哈布斯堡王朝所起到的團結人心、激發愛國心的巨大效果。

 

羅浮宮 (177)

 

這樣的仇奧情緒,充斥著整個18世紀(二次百年戰爭的大部分時段)。

即使1756年法國與奧地利帝國發生外交革命,法奧結盟發動消滅普魯士的七年戰爭,

法國對奧地利帝國的恨意仍是高漲不下;法國的啟蒙哲學家也反對與奧地利帝國結盟,

認為奧地利是受天主教會控制的落後專制國家,而且消滅開明進步的普魯士,只會讓奧地利受益、法國受害。

對國家聯奧外交的不滿,是法國內部反波旁王朝專制勢力快速發展的一個因素。

 

羅浮宮 (178)

 

也因為這樣的仇奧情緒,當法國王后出身哈布斯堡家族時,

多數會被法國人充滿恨意地稱為「奧地利的女人」,

譬如17世紀的奧地利的安妮、18世紀的瑪麗·安東尼特。

後者(瑪麗·安東尼特)身為路易十六的王后,更受到公眾猛烈的批判與抹黑,

常被通俗歷史讀物視為法國大革命的起因

(對她最有殺傷力的謠言,就是她那句經典名言:「人民沒有麵包吃,為什麼不吃蛋糕?」,但實際上她從未說過)。

這也是法國學術界對「第二次百年戰爭」用詞接受度不高的原因。

 

羅浮宮 (179)

 

第二次百年戰爭包括的主要衝突

大同盟戰爭 (1688–1697) 威廉王之戰 (1689–1697)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1701–1714) 安妮女王之戰 (1702–1713)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1742–1748) 喬治王之戰 (1744–1748)

七年戰爭 (1756–1763) 法國-印第安人戰爭 (1754–1763)

美國獨立戰爭 (1775–1783)

法國大革命戰爭 (1792–1802) 第一次反法同盟 (1792–1797)

第二次反法同盟 (1798–1802)

拿破崙戰爭 (1803–1815) 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3–1806)

第四次反法同盟 (1806–1807)

半島戰爭 (1808–1814)

第五次反法同盟 (1809)

第六次反法同盟 (1812–1814)

第七次反法同盟 (1815)

 

羅浮宮 (180)

七年戰爭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

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了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了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以及菲律賓。

在有些國家的歷史中,這場戰爭依照其所在區域發生的戰鬥被賦予了不同的名字:

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這次戰爭以「征服之戰」的名稱為人所知。

而在加拿大英語區則被叫做「七年戰爭」(發生於北美,1754年-1763年);「波美拉尼亞戰爭」

(普魯士與瑞典之間,1757年-1762年);「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發生於印度次大陸,1757年-1763年);

以及第三次西利西亞戰爭(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1758年-1763年)。

 

羅浮宮 (181)

 

這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

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

同時普魯士,這個日益崛起的強國與奧地利正同時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了「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普魯士與英國建立了聯盟,

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國和奧地利締結了同盟關係。

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

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了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了和約。

1763年法國,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Treaty of Paris),

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胡貝圖斯堡條約 》 共同標誌著戰爭的結束。

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

戰爭總共造成了約900,000-1,400,000人死亡。

 

羅浮宮 (182)

 

英國在戰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獲得了絕大部分位於加拿大東部的新法蘭西,西屬佛羅里達,

一些位於西印度地區的加勒比島嶼,西非海岸的塞內加爾殖民地,

以及在印度次大陸上對法國貿易站的絕對優勢。

北美原住民部落被排除在和約之外,並在隨後進行的龐蒂亞克戰爭 (Pontiac's War) 之後再也無力恢復過去的地位。

在歐洲,戰爭起初在普魯士造成了巨大的破壞。

但是好運和成功的策略幫助腓特烈大帝成功地恢復了普魯士的國家地位並且在戰後保持了「戰前的狀態」(status quo ante bellum)。

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的參戰並沒有幫助這些國家取得曾經的列強地位。

法國被剝奪了大量的殖民地並背負了沉重的戰爭債務,西班牙雖然失去了佛羅里達,

但是得到了法屬路易斯安那,並恢復了在戰爭期間被英國奪去的對古巴和菲律賓的控制。

 

羅浮宮 (183)

 

命名

在加拿大,法國以及英國,「七年戰爭」的名稱用來形容發生在1754年的北美,

遠早於爆發於1756年的歐洲以及亞洲的衝突的戰爭,因為「九年戰爭」已經被史學家用於形容一場早先爆發過的衝突。

然而在美國,這場戰爭的北美部分以法國-印第安戰爭的名字而廣為人知。

然而許多美國的學者及史學家,例如弗雷德·安德森(Fred Anderson),

在其他國家時依然採用當地國同行的習慣稱呼這場衝突為「七年戰爭」。

在加拿大法語區,這場衝突有時被稱作La Guerre de la Conquête(「征服之戰」)。

 

羅浮宮 (184)

 

在印度的衝突被稱作「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同時普魯士與奧地利間的戰爭被稱作「第三次西利西亞戰爭」,

在瑞典的歷史中則使用「Pommerska kriget」(「波美拉尼亞戰爭」)一詞,

因為瑞典的介入僅限於中德意志東北部的波美拉尼亞地區。

 這次戰爭被看作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同樣的稱呼也被賦予了之前的許多衝突,

例如八十年戰爭,三十年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以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以及之後的衝突,例如拿破崙戰爭。

 英國和法國,以及她們的帝國間世界範圍內的衝突被看作是「第二次百年戰爭」——

這個名稱有時被一些歷史學家用於形容與持續於17世紀,更加著名與緊湊的宗教衝突相對的,

橫跨18世紀的世界範圍內持續衝突——的重要階段。

 

羅浮宮 (185)

 

背景


 
這場戰爭經常被看作是發生於1740年-1748年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的延續。

在這場戰爭中,以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之名為人所知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King Frederick II of Prussia)

從奧地利手中奪取了富庶的西利西亞省。

奧地利瑪麗婭·特蕾西婭女皇(Empress Maria Theresa of Austria)於1748年簽署了《艾克斯·拉·沙佩勒條約》

(Treaty of Aix-la-Chapelle)以贏得重建軍隊與同盟關係的時間。

她獲得了極大的成功。歐洲的政治版圖,由於奧地利放棄了與英國的二十五年的盟約,在其後數年間被重新改寫。

在被稱作「外交革命」(Diplomatic Revolution)的1756年,法國,奧地利,俄羅斯,這三個幾個世紀以來的宿敵共同結成了針對普魯士的同盟。

普魯士的惟一外部支持來自她的新盟友英國——其王室的世襲領地漢諾威遭到了來自法國的威脅。

從很多方面來說,這一對盟國對各自構成了完美的互補:英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且最高效的海軍,同時普魯士的陸軍是歐洲大陸上最令人畏懼的力量。

這使得英國可以集中她的軍事力量投入殖民地的擴張。英國曾經希望這一在「外交革命」期間構建的全新同盟關係能夠維持歐洲的和平,

但事實上,這一體系卻成了彌漫於歐洲各國上空的敵意在1756年最終爆發的催化劑。

 

 

羅浮宮 (186)

 

奧地利軍隊根據普魯士的作戰體系經歷了系統的改進,瑪麗婭·特蕾西婭女皇——她對於軍事事務的瞭解會使許多將軍感到羞愧——無情地推進著改革。

她對於士兵福利的關注甚至為她贏得了過重的尊敬。奧地利在之前與普魯士的戰爭中遭受了多次恥辱的戰敗,並且對於英國所給予的有限援助極為不滿,

因此將法國視作惟一能幫助她收復西利西亞以及遏制普魯士擴張的國家。

戰爭的另一起因則是大英帝國與法蘭西帝國間日益升溫的殖民地爭奪。他們的勢力範圍在兩個大陸上擴張,相遇並最終相互碰撞。

北美大陸上的衝突甚至要早於歐洲。在那裏,位於大陸東海岸的英國殖民地於1740年代晚期與1750年代早期向西擴張時與法國宣稱主權的密西西比河谷構成了衝突。

同時為了防止弗吉尼亞與賓夕法尼亞的擴張,法國人於1750年代中期在現在的西賓夕法尼亞地區建造了一系列的要塞,

而英國人試圖將法國人從此地逐出的行動一般被認為構成了部分的法國-印第安戰爭。這比歐洲大陸衝突的爆發提早了兩年。

 

羅浮宮 (187)

 

1756年1月16日,英普首先締結《威斯敏斯特條約》(Treaty of Westminster,又名《白廳條約》),

規定雙方負責在德意志境內維持和平,並以武力「對付侵犯德意志領土完整的任何國家」,保證英王在德意志的漢諾威領土不受侵犯,

這就大大觸怒了與英國爭奪海外殖民地的法國。反對如此局勢,俄國女皇葉麗薩維塔·彼得羅芙娜決心放棄原先簽訂的《俄英條約》,

於1756年3月25日轉向同奧地利考尼茨(Kaunitz)親王結成攻守同盟。稍後,在奧地利女皇瑪麗婭·特蕾西婭積極策劃下,

奧地利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簽訂相互保證的第一次《凡爾賽條約》,雙方保證各自提供軍隊,援助另一方反擊任何敵人,

漸漸給普魯士的脖子套上外交絞索,積極準備收復西裏西亞。

隨著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雙方都進一步爭取同盟者。結果,漢諾威(英國王室在歐洲大陸上的世襲領地)、

黑森-卡塞爾、布倫瑞克等德意志諸侯國以及葡萄牙先後參加英普同盟;瑞典、薩克森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德意志諸侯國以及西班牙則先後參加法奧俄同盟。

 

羅浮宮 (188)

 

戰略

在十八世紀的大多數時候,法國都是以同樣的方式參與戰爭:

讓殖民地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衛自己,或僅向其提供少量的援助(派遣少量的或者缺乏作戰經驗的部隊)。

因為法國預想在殖民地的作戰最終很可能會以失敗告終。這樣的戰略選擇某種意義上是外部壓力的結果。

因為地理環境的阻隔,再加上英國海軍的優勢地位,使得法國很難為其殖民地提供大量的補給與支援。

同時數條漫長的陸地邊界意味著一支高效的本土軍隊對於法國統治者來說必不可少。

在這些軍事上的現實必要性限制之下,法國政府將其戰略重心過度向位於歐洲大陸的軍隊傾斜也就並不令人意外了。

她將大多數軍隊集結於歐洲大陸,期望這支力量能在家門口取得勝利。

她的計畫則是戰至在有利條件下結束敵對狀態,然後於條約談判中以在歐洲的領土所得換取失去的海外領地。

但這樣的方式並沒有在此次戰爭中取得成功,因為殖民地確實毫無懸念地失去了;

而歐洲的戰事雖然在多數情況下進行得很順利,但在其結束時,法國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可以補償殖民地損失的歐陸戰果。

 

羅浮宮 (189)

 

英國人——同樣基於現實理由做出了戰略傾斜——則傾向於避免在歐洲大陸上的大規模會戰。

他們試圖尋求同一個利益與他們的敵人——尤其是法國——針鋒相對的歐陸強權結盟以彌補其在歐洲大陸的不足。

在七年戰爭中,英國選中了那個時代最優秀的軍事家腓特烈大帝,以及他的普魯士王國——後來成為了逐漸崛起的中歐強權——作為她的主要夥伴,

並為腓特烈提供了大量的資源以支援其作戰。與法國構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充分利用其海軍力量積極介入殖民地的戰爭 。

英國人採用了海上封鎖與炮擊敵港口的雙重戰術,並且將海上運兵做到了極致。

他們有效襲擾了敵方船隻,並且在鄰近的己方殖民地支援下對敵方殖民地展開攻擊。

俄國人和奧地利人則旨在同法國一道削弱普魯士——這個家門口的全新威脅——的力量。

他們於1756年提出了共同防禦(普魯士)的計畫,以及由奧地利和俄羅斯對普魯士發動進攻,由法國提供經濟支援的計畫。

 

羅浮宮 (190)

 

影響

英國

英國是在七年戰爭中最大的贏家,法國在《巴黎和約》中被迫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

並從整個印度撤出,只保留5個市鎮,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邁向日不落帝國的傳奇。

但英國將這次的大帝國戰爭(法國-印第安戰爭)的戰費轉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當地居民的不滿。

七年戰爭完後13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

法國

《巴黎和約》成為了法國君主制時期最屈辱的事件之一。

法國放棄了印度、加拿大、法屬路易斯安那。法國的外交策略黯然失敗,聲望也顯著下落。

奧地利

奧地利繼上次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第二次西利西亞戰爭後再次不敵普魯士。

瑪麗婭·特蕾西婭而後一直對葉卡捷琳娜大帝和腓特烈二世有敵對情緒,並在晚年致力於瓜分波蘭來尋求失去西裡西亞的補償。

 

 

羅浮宮 (191)

 

俄國

俄國在七年戰爭中鞏固了其在東歐的勢力。俄國沙皇在戰爭後期的倒戈行為引來奧地利和法國的一片罵聲、卻贏得了普魯士的友誼;

日後葉卡捷琳娜皇后罷黜不守信義的前沙皇、自己登基為女皇;並更趨於向西擴張,踴躍於瓜分波蘭。俄國名將魯緬采夫亦在此戰中成名。

普魯士

腓特烈因為俄羅斯在戰爭後期的沙皇倒戈至普魯士才保住了西利西亞,使他獲得「軍事天才」及「大帝」的榮譽;

但他終其一生也只是讓普魯士崛起,並沒有成為能和英、法、俄相提並論的歐洲列強(great power);

只能算是比瑞典、西班牙略強的中等強國(middle power),較好聽的稱呼是——「半個列強」。

而且巨大的戰爭也使王國本土成為一片廢墟,不過戰後的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和經濟的工作讓普魯士的地位變得穩定。

由於英國讓普國在七年戰爭成為孤軍,必須要對付三國(法奧俄),普國上下彌漫著仇英態度。

而後美洲爆發獨立革命,普魯士有意無意站在美軍這邊,並且派軍事觀察團觀察美英之戰。

後來普魯士軍被拿破崙打的幾乎滅絕,直到俾斯麥的出現才真正的讓普魯士強大。

 

羅浮宮 (192)   

 以上講了一大堆...不知大家有看有懂了沒.

下一篇我們將再來介紹一下拿破崙的一生.....^^"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96張照片.

本次-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 -共已上傳899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6-花都蜜月-荷比法.大約有45篇文章.40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