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 39-[瑞士-英格堡]-鐵力士山.下
置頂照片:登高望遠的美女們.
旅遊時間:10天7夜-(9-16到9-25)- 第6天.
時間:民國106年 9月21日-星期四.上午-中午
可樂旅遊-領隊兼導遊-邵士立先生.(小邵.第二次跟他帶的團)
天氣:晴天
溫度:5-零下5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19(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11(日本+9.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1.荷蘭+1.比利時+1.法國+2.韓國+1.澳洲+1.德國+1.瑞士+1.)
隨身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
相機+鏡頭總重量 = 9公斤.(加腳架超過10公斤)
主機-CANON 5D2,鏡頭-CANON-16-35L F4+28-70L F2.8+70-300L(胖白)
備用機-CANON-EOS M5,鏡頭-CANON-EF-M 11-22mm+EF-M 28mm f3.5+(轉接環+胖白)
閃光燈-CANON-EX-430+永諾-YN565EXII+ GODOX 神牛 LED 126 補光燈
輕型腳架-FOTOPRO C-4i+ Manfrotto PIXI 迷你三腳架
冰河,或稱冰川(拉丁語:glaciarium;英語:glacier;德語:Gletscher),
是指大量冰塊堆積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觀。
是一巨大的流動固體,是在高寒地區由層層積雪堆疊而成的巨大冰河冰。
在終年冰封的高山或兩極地區,多年的積雪經重力或冰河之間的壓力,
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河。
受重力作用而移動的冰河稱為山岳冰河或谷冰河,
而受冰河之間的壓力作用而移動的則稱為大陸冰河或冰帽。
兩極地區的冰河又名大陸冰河,覆蓋範圍較廣,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
冰河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也是地球上繼海洋以後最大的天然水庫。
七大洲都有冰河。(大洋洲的冰河都在島嶼上,不在澳洲大陸上。)
由於冰河形成於長年封凍地區,所以對冰河的研究,
可以幫我們找到遠古時代的地質信息。
由於溫室效應在高緯度地區和高海拔地區格外明顯,
地球上的冰河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
對於直接流入大海的冰河來說,這意味著巨型冰山的增多、
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沿海地區可能遭受到的氾濫;
對於高山上的冰河來說,這意味著山腳下河流水流量的不穩定,
即在大量融雪時造成水災、其餘時間則造成旱災。
冰河前進時會切割山谷兩側的岩石,將它們帶往下游非常遠的地方。
在冰河退縮時,這些巨大的石塊就被留在原來冰河的河道上,包括兩旁山坡上。
冰河流經的山谷會由原來的V字型橫切面變成U字型橫切面,
千萬年期間其粗糙的山谷岩層表面更能給冰河移動時磨擦至平滑。
分布
總面積約達1622,7500平方公里,即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1%,
約佔地球上淡水總量的69%。
現代冰河面積的97%、冰量的99%為南極大陸和格陵蘭兩大冰蓋所佔有,
特別是南極大陸冰蓋面積達到1398萬平方公里(包括冰架),
最大冰厚度超過4000米,冰從冰蓋中央向四周流動,最後流到海洋中崩解。
對於冰河的認識
人類很早就對於冰河有所認識。
中國唐朝的玄奘師徒西行時曾把天山木札爾特冰河描寫為:
「冰雪所聚,積而為凌,春夏不解……」大意就是說冰雪堆積形成了冰凌,不論春夏都不融化。
歐洲的阿爾卑斯山是現代冰河的研究的起源地。
人類首次系統研究阿爾卑斯山的冰河19世紀30、40年代阿加西,
J.L.R.(Jean Louis Rodolphe Agassiz)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冰河研究站開始,奠定冰河學的基礎。
(三位姑姑們還是不願意往下看...美景耶.. )
1911年J.P.科赫和韋格納開創了對大陸冰蓋的研究。
20世紀50年代以來幾次大規模的國際合作計劃,
70年代以來氧同位素、雷達測量、衛星遙感和遙測技術的應用,
都有效促進對冰河的認識和研究。
冰河的分類
冰河依照在地球上分布的位置分為兩種,之所以分類是因為許多地理學者認為,
這兩類的冰河地形其作用力、塑造的地形、成因皆有顯著差別。
儘管習慣上冰河、冰川為同義詞,但是以下兩種分類慣用上並沒有冰河的同義詞,
也就是說山岳冰河、大陸冰河相比於山岳冰川、大陸冰川而言,
是較罕用或是地理研究上並不使用的專有名詞。
要努力的把一切美景記錄下來.
讓閉著眼睛的姑姑們可以回家在電腦上瞧瞧.
妳們所擦身而過的美景....
報告眾美女.眼睛睜開了..
咱們準備登陸了..
之後我們要來這邊見識一下.
這個歐洲最高、同時也是最驚悚的天空步道拉.
只要把它當成是一般的吊橋來走就好啦.
不過有人一起走的時候的確很晃耶.(如果有人還故意搖晃的話)
怕的人還是抓著旁邊的鋼纜比較穩妥一些.
雖然我一點也不怕...
這條天空步道沒有透明玻璃..
整條步道都是鋼絲鐵網.
連步道都是不透明的鐵道.
不知大家在怕蝦米碗糕...不懂.
來來來...真的沒甚麼好怕的..
大姊夫再搖一搖.就沒那麼怕了不是嗎..
一個一個來..不要怕啦...小姑姑..
三姊妹中比較怕冷的二姑姑.
話說..那個...包成這樣誰知道妳是誰.
我那可愛的夜間部同學.
斯斯想對同學說:
遇見妳是偶然的.
喜歡妳是自然的.
愛上妳是毅然的.
得到妳是欣然的.
伴妳一生必然的.
彤彤:
每次旅行,都是修行;
每次出走,都是尋找自心的機會!
鐵力士山上最高建築-氣象觀測站.
(風大..雪花四濺)
等三姊妹經過我身旁之後再幫妳們用力地搖一搖嘿.訓練一下膽量...
天空當時親眼所見其實並沒有這麼藍.
那為什麼照片看起來這麼藍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是用相機中的風景模式拍照.
二是用光圈優先.(手持拍照用F8.低ISO)
三是最重要一點.加CPL鏡.(我的16-35 F4就是用偏光鏡當保護鏡的)
(當然要是嫌不夠.還有後製拉)
只要具備以上三點.加上好天氣...包妳張張都是藍到爆表.
還有一點...戶外拍人像..一定要外接閃燈.外接閃燈.外接閃燈.
在這邊可以眺望歐洲最美的阿爾卑斯山脈...
怕高又怕冷的二姑姑....
愛玩又愛跟路的小姑姑..
這樣的美景真的會讓人忍不住的童心大發..
登高望遠..遠目望去...群覽重山小..
跟太陽公公對目...沒閃光還真不行哩..
要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人間有此美景.
在這邊有很多人搶著拍.
所以也不好耽誤到別人.趕緊來幾張..
二姑姑先..
還好對於搶拍這件事.
斯斯最有經驗了.
快.狠.準...張張漂亮.水啦...
當然拍我家的閃光.
閃燈是一定要的拉...
最後來張閃亮三姊妹到此一遊照.
話說..
能幫三姊妹多拍幾張出國紀念照.
也是大姊夫最樂意做的一件事了..
之後我們一路跟著樓梯往下....
烏漆媽黑的...開開閃燈.(曝光兩秒的結果..)
這裡是哪呀.
(原來...這裡就是鐵力士山的萬年冰川了...)
冰原
(英語:ice field)是面積小於50,000 km2的冰川覆蓋的陸地。
它是互相連接的峽谷冰川形成的廣大地區,山峰成了冰原島峰。
冰原要比高山冰川的面積更大,但小於冰蓋,接近於冰帽。
(裡面是很暗的.不開閃燈根本很難拍.畢竟我的5D2可用ISO不高.)
形成
冰原的形成,是由於大量降雪的積累、受重力的壓縮、結冰,最終形成了冰川。
冰原通常在盆地或者高原上形成,這使得其連續分布在廣大陸地上,
不至於因為重力影響下從冰川通道流出而分崩離析。
冰原的邊緣形成了冰川,並在重力推動下流出,從而與冰原的降雪補給形成平衡。
作為對照,冰帽並不受限於地形,而冰原受限於地形。冰原也不像冰帽那樣具有帽型外觀。
(這些冰可是有著上萬年的年紀了..)
世界各地的冰原
亞洲-
喜馬拉雅山脈與阿爾泰山脈有大量的冰原分布。
大洋洲-
紐西蘭有一些冰原:
Garden of Eden ice field
Garden of Allah ice field
Olivine Ice Plateau
Reference:
(斯斯當然忍不住的摸了幾把... )
歐洲-
挪威有一些冰原:例如Dovre與Jotunheimen。
在阿爾卑斯山有幾十個小型冰原。
在瑞典,亞平寧山脈,庇里牛斯山脈、巴爾幹有一些永久冰的遺存。
安達盧西亞的最後的冰原遺存——Corral del Veluta冰川於1913年消失。
歐洲大陸最南方的永久性冰原遺存是保加利亞的Snezhnika。
歐洲的島嶼,如冰島,斯瓦爾巴群島與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有較大的冰原。
在揚馬延島與新地島有較小的冰原。
(連地上都是冰..走路要慢慢的.不然會滑倒.好在有扶手)
北美-
北美一處知名的冰原是哥倫比亞冰原,位於加拿大落基山脈。
可以通過公路方便地訪問旅遊。
大量面積廣闊的冰原位於海岸山脈,阿拉斯加山脈,
楚加奇山地區,屬於阿拉斯加,不列顛哥倫比亞,育空地區。
6,500 km2的Stikine冰帽,2,500 km2的朱諾冰原都是跨加拿大與阿拉斯加邊境。
更北的Kluane冰帽 —與Bagley冰原。
南美-
南美有兩處冰原:位於智利的北巴塔哥尼亞冰原,
以及位於智利阿根廷國界的南巴塔哥尼亞冰原。
在智利的火地島西部也有一些小型冰原。
這邊是冰川的入口處.我們是倒著走的...
機會難得..拍幾張紀念照...小姑姑.
二姑姑...小姑姑是故意的....
好啦....餓肚子了...吃飯去.
餐廳中用餐的人真是多到爆...
等了一會兒才有位子坐.
我們先占四個位子.大姑姑跟二姑姑買餐去...
等餐中....大中午的鐵力士山..
說真的....這裡是瑞士.加上是在高山上.
物價真的不便宜.
所以吃個止妖的就好啦...
這一份是豬排...但是...真的蠻好吃的..
第二份豬排...知道一份多少錢嗎?
等一下告訴你..
還有一份二姑姑的義大利麵.
(也不敢點太多.怕吃不完浪費) .
我們總共只買了二份豬排跟一份義大利麵.
四個人一起分著吃..我們有自己帶的小點心跟可樂.
鄉親呀...這樣要價60瑞士法郎.
義大利麵一份-16.8.台幣-538元.
豬排一份21.8.台幣-698元.
總共約合台幣1920元.貴吧..還沒有飲料耶.
我的媽媽咪呀...物價這麼高.
看來移居瑞士阿爾卑斯山的事我可要好好的從長計議了.
準備下山去了.....
怎麼上來就怎麼下去...簡單吧..
圓形纜車來了...還是要站個好位子才行.
纜車站結構體..
纜車來了..
準備下山去了...再會了鐵力士山.
纜車一路往下移動中..
外面的玻璃有髒汙...沒辦法.
還好剛剛要上來已經拍很多了.
要下山隨便拍拍就好..
多看幾眼窗外的鐵力士山美景....
下山中...
下來的速度跟上去其實是一樣的.
只是我拍的照片比較少而已.
好像奶油般的靄靄白雪.令人想來上一口.
因為光線充足..拍的照片都很清晰銳利...讚.
窗外美景.
今日一別.不知何年何月再相見.
美呆了...看幾遍也不厭倦.
此刻的心情是開心又有點不捨.
到達第二段Stand(2428m)了.
這些雪以後就要看不到了...(近距離)
還是忍不住多拍了幾張.
美麗的 Trubsee 高山湖.
(拍到倒影了.開心)
搭乘第二種交通工具..六人座小纜車中..
再一次的俯瞰這個村落.
英格堡也是位於海拔一千公尺的山谷.
美呆了....
這就是瑞士的阿爾卑斯山房屋..讚.
再次降落...有點捨不得下來.
出門企..
山下溫度真是舒適呀..
來到山下的美麗小鎮-
還有一點時間散散步.買買小禮物.
或是像我們對著這片美麗的風景-發呆.放空....
當然只是發呆跟放空未免太浪費了.
最重要的是留下證據.懂嗎?
多拍照留下美麗的證據.
黑白的也是很有紀念性啦..
美麗的雪山就在你眼前...可我們就要離開了..
阿爾卑斯山
(德語:Alpen;法語:Alpes;義大利語:Alpi;斯洛維尼亞語:Alpe)
是一座位於歐洲中心的山脈,它覆蓋了義大利北部邊界、
法國東南部、瑞士、列支敦斯登、奧地利、德國南部及斯洛維尼亞。
它可以被細分為三個部分,從地中海到白朗峰的西阿爾卑斯山,
從奧斯特谷(義大利西北部一自治區)到布勒內山口
(奧地利和義大利交界處)的中阿爾卑斯山,
從布勒內山口到斯洛維尼亞的東阿爾卑斯山。
歐洲許多大河都發源於此,水力資源豐富,為旅遊、度假、療養勝地。
阿爾卑斯山共有128座海拔超過4000公尺的山峰,
其中最高峰白朗峰海拔4810.45公尺,位於法國和義大利的交界處。
山脈呈弧形,長1200公里,寬130~260公里,
平均海拔約3000公尺,總面積約22萬平方公里。
阿爾卑斯山北邊是水氣較多的氣候,而南邊則較為乾燥,雨量很少。
形成
阿爾卑斯山屬於第三紀褶皺山脈。
北大西洋擴張,造成非洲、歐洲板塊間運動;
早白堊世以來,非洲分裂出的小板塊不斷向北移動,
晚始新世開始與歐洲板塊碰撞,逐漸隆起形成阿爾卑斯山脈。
巨大的推覆構造為其顯著特徵,由於在板塊碰撞中,
多次構成劇烈的沖斷層,掀起有些巨大岩體,
移動數十公里覆蓋到其他岩體之上,
形成大型平臥褶皺;以西阿爾卑斯為典型。
阿爾卑斯山除了主山系外,還有四條支脈伸向中南歐各地:
一條向西伸進伊比利半島,即庇里牛斯山脈;向南一條為亞平寧山脈,
它構成了亞平寧半島的主脊;東南一條稱狄那裡克山脈,
它縱貫整個巴爾幹半島的西側,並伸入地中海,
經克里特島和塞普勒斯島直抵小亞細亞半島;東北一條稱喀爾巴阡山脈,
它在東歐平原的南側一連拐了兩個大彎然後自保加利亞直達黑海之濱。
地貌
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地貌分布廣泛,冰蝕地貌最為典型;
山峰峰角尖銳,挺拔俊俏,有很多冰蝕崖、U型谷、冰斗、懸谷、冰蝕湖等。
有1200多條現代冰川,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
其中以瑞士西南的阿萊奇冰川規模最大,長22.5公里,面積130平方公里。
山峰
參見:阿爾卑斯山脈山峰列表
國際登山聯會定義了一個官方的阿爾卑斯山脈山峰列表,
其中有82個超過4000公尺的山,但其中不止是高山,
也包括了一些地形突起度不高,但常作為登山運動目的地的山。
下表是22座地形突起度超過500公尺的山,
也就是高度高過最近鞍部500公尺的山。
再會了美麗的小鎮-
恩格爾貝格(德語:Engelberg)是瑞士上瓦爾登州的一個鎮。
2000年人口數為3500人,其中600人為外來移民。
恩格爾貝格是瑞士中部著名的渡假山莊。
中世紀時期,本篤會修道院的教學水平在整個國家眾所周知並受到尊敬。
19世紀以來,恩格爾貝格作為度假勝地和溫泉浴場開始為全球所知,
不過如今清新的空氣和滑雪的設施吸引遊客來到這裡。
由於恩格爾貝格結合了現代的體育設施和高山的位置,
因此在夏天和冬天都有遊客來訪。
最近的大城市為琉森和蘇黎世。
二姑姑:
感謝各位親朋好友的收看..
本次法德瑞之旅的瑞士部分在此做為一個完美的結束.
下午我們將離開瑞士..再度回到德國的旅遊行程.
請繼續定時收看我們三姊妹的歐洲之旅ㄡ.
謝謝大家.感恩....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86張照片.
本次-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 -共已上傳2476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7-童話古堡-法德瑞.大約有48篇文章.36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