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伊斯坦堡-土耳其 26-[土耳其-卡帕多奇亞]-哥樂美露天博物館.上.
置頂照片:博物館也有艷陽天.
旅遊時間:11天8夜-(3-28到4-7)- 第4天.
時間:民國107年3月31日-星期六-下午
可樂旅遊-領隊-黃漢瑋(小瑋)+土耳其導遊-OMER.
天氣:晴
溫度:8-16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20(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12(日本+9.柬埔寨+1.中國大陸+4.加拿大+1.
荷蘭+1.比利時+1.法國+2.韓國+1.澳洲+1.德國+1.瑞士+1.土耳其+1)
隨身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
相機+鏡頭總重量 = 9公斤.(加腳架超過10公斤)
主機-CANON-EOS 5D2,鏡頭-CANON-16-35L F4+28-70L F2.8+70-300L(胖白)
備用機-CANON-EOS M5,鏡頭-CANON-EF-M 11-22mm+EF-M 28mm f3.5+(轉接環+胖白)
閃光燈-CANON-EX-430+永諾-YN565EXII+ GODOX 神牛 LED 126 補光燈
輕型腳架-FOTOPRO C-4i+ Manfrotto PIXI 迷你三腳架
剛剛吃中餐的小山坡..
美麗的好天氣..感謝老天爺啊..
準備上車了...
經過幾分鐘後車子在一個路邊停了下來..
我們要去的地點還需要走上一小段..
美吧....土耳其最美的地方-卡帕多奇亞.
天氣好.隨便拍拍都很漂亮..
經過的商家..
(目的地到了-哥樂美露天博物館)
「哥樂美」(Göreme)原意指「讓你看不到」,
是過去基督徒為了躲避阿拉伯軍隊而建立的公社聚落,
也是現在卡帕多細亞地區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村鎮,
由於在面積不大的範圍內,密集呈現本區所有特色景觀――
洞穴社區、教堂、宗教壁畫、蕈狀岩、精靈煙囪等等,
成為來土國觀光萬萬不可錯過的重點行程,
而其中最精華的一級景點,當然就是被稱為露天博物館的這一塊了。
1985年列入UNESCO世界遺產,如今園區內還保留了約三十座教堂,
全都是西元九世紀後以十字架圓拱形式所開鑿的,
牆上壁畫清晰可見,更是珍貴的史料和藝術傑作。
哥樂美坐落在土耳其中部高原的「奇石區」,
那裡遍佈嶙峋怪石,怪石下是綿延數里的天然洞穴和地下通道。
數百年前,一些基督教傳教士為了逃避入侵的伊斯蘭教徒,
把那裡的天然屏障改造成一些地下城和通道。
門票-30里拉.(台幣240元)
奇石區佔地甚廣,遊客多住在當中的三個小鎮 -
Göreme、Avanos 和 Ürgüp,
再參加當地旅行團或租車遊覽附近的名勝古蹟。
三個小鎮之中以哥樂美最熱門。
哥樂美露天博物館(Göreme Open Air Museum)
到哥樂美(或奇石區)不能不到哥樂美露天博物館,
那裡可說是奇石區的縮影,怪石、洞穴比比皆是,
而當中一些洞穴的壁畫更是奇石區保存得最好的。
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的奇石區域,位於土耳其的東南部.
主要包含三個城鎮Goreme、Avanos 和 Urgup,三個小鎮中以哥樂美(Goreme)最熱門。
哥樂美露天博物館是卡帕多奇亞奇石區的縮影,各式各樣奇怪的石頭、洞穴比比皆是.
其中許多洞穴為石造教堂,裡面還保留基督教的濕壁畫,來到這一定要去參觀。
哥樂美露天博物館在198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
而哥樂美,其實是:You cannot see的意思。
雖然現在的土耳其是伊斯蘭教國家,但早期,在10世紀以前.
卡帕多奇亞其實由虔誠的基督教徒在此定居.
早期基督徒來到這裡定居,隨後受到阿拉伯人的攻擊和迫害.
因為沒有能力自衛,只好躲在地底下,先前的凱馬克勒地下城也是如此。
這一間哥樂美露天博物館最迷人之處,就是文化與宗教的衝撞,基督徒與回教徒的戰爭。
只是哥樂美博物館裡有三十幾座教堂,要全都逛完實在很難.
所以導遊建議我們,可以挑幾個比較重要的看.
包括免費的聖巴西里、蘋果教堂、聖芭芭拉禮拜堂,蛇教堂與黑暗教堂等。
前面有提到,卡帕多奇亞的地形之所以這麼奇特,是因為由軟火山岩組成.
歷經數個世紀的強風、大雪、雨水和侵蝕.
使得這裡的軟火山岩被雕刻成形狀特殊的石柱和圓柱,隨後經人類改造.
成為驚人的洞穴和地下城市,初來乍到時真的覺得很神奇,好像小精靈居住的地方。
而哥樂美博物館裡的石造教堂歷史.
可回溯至10至13世紀的拜占庭和賽爾柱時期.
最值得一看的是濕壁畫,
藝術價值非常高.不過因為不能拍照.
所以無法呈現給大家看.有興趣請親自來一趟吧..
在石造教堂裡,有許多基督徒留下栩栩如生的基督徒和他的門徒們.
其中又以黑教堂的濕壁畫最為完整;其他的壁畫,臉部多半都會被搗毀.
因為回教是禁止偶像崇拜的,所以很多地方的濕壁畫都受到破壞,有點可惜。
沒來過的朋友看到「博物館」三個字可能會被誤導,
其實卡帕多細亞的怪石地形一望無際,綿延不絕,
很難看出什麼明顯的界線,也沒有什麼「館」能把一切涵蓋在內,
所以這裡應該比較接近「國家公園」才對。
「哥樂美」(Göreme)原意指「讓你看不到」,
是過去基督徒為了躲避阿拉伯軍隊而建立的公社聚落,
也是現在卡帕多細亞地區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村鎮,
由於在面積不大的範圍內,密集呈現本區所有特色景觀――
洞穴社區、教堂、宗教壁畫、蕈狀岩、精靈煙囪等等,
成為來土國觀光萬萬不可錯過的重點行程,而其中最精華的一級景點,
當然就是被稱為露天博物館的這一塊了。
1985年列入UNESCO世界遺產,
如今園區內還保留了約三十座教堂,
全都是西元九世紀後以十字架圓拱形式所開鑿的,
牆上壁畫清晰可見,更是珍貴的史料和藝術傑作。
偶而喜歡拍拍樹枝剪影..
大中午的.溫度不高.
但是太陽曬照.著實傷人心吶...
博物館中有著大大小小的山洞教堂.
但是裡面不能拍照.加上都是宗教圖繪.
所以....我就沒興趣進入了...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斯斯呀...山跟水是來者不拒呀.
大自然的岩石.加上人為的穿鑿.
形成一個特別的景致..世界遺產呀.
OMER用英文介紹.
小瑋中文翻譯中....
有時候我會想...在導遊的心中我應該不是一個好團員吧.哈哈.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我是在想吶.
雖然我從不遲到早退.但是..導遊在解說時.
只見我似乎從沒在聽解說.那我在忙甚麼呢?
想也知道...我出國一趟遠門所謂何來?當然是拍照呀.
而且大夥跟在小瑋後面時.
通常在隊伍最後的也大概都是我.(忙著拍照中)
不過習慣了就好.反正我也不會太超過就是了.
但要我乖乖聽話不拍照...沒門.
(小瑋賣力解說中..斯斯也認真的拍照中.. )
塞爾柱土耳其的「塞爾柱」是一個酋長的名字,
他取代阿拉伯人的勢力,建立伊斯蘭政權。
(塞爾柱突爾其、鄂圖曼土耳其都信奉伊斯蘭教)
塞爾柱土耳其:
11世紀時,塞爾柱土耳其迫害基督教徒,造成了羅馬教宗發動的十字軍東征。
目的是收回耶路撒冷(聖地),但是並沒有成功,反而促進了東西雙方的文化交流。
鄂圖曼土耳其:
後來塞爾柱土耳其的勢力漸漸縮小,被逐漸強大的鄂圖曼土耳其併吞(後來橫跨歐亞非三洲)。
15世紀時,鄂圖曼土耳其還攻陷了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並將其改名為「伊斯坦堡」。
直到15世紀末,歐洲人對東方貨品的需求量大增。
但是路線被「鄂圖曼土耳其」(其實還有「義大利」)掌控,
只好尋找往東的海上航路;這就是地理大發現的起因。
這是起因於羅馬帝國時期對新宗教的迫害,
迫使教徒們遁入卡帕多奇亞複雜龐大的地下城市,
以及隱密的山中岩洞之中。
即雖如此,教徒們仍不放棄他們對上帝堅定的信仰,
因此修道院及教堂仍然以卡帕多奇亞為據點,
在各個洞穴之中、地下城市裡被建立起來。
哥樂美的露天博物館裡頭有三十座以上大大小小的教堂讓遊客參觀,
這些教堂多半是九至十一世紀時候建造,但因為基督教裡頭的派系爭辯,
使得教堂有著不同特色,有些濕壁畫或馬賽克拼貼宗教畫,
有些則是禁止偶像崇拜下的產物,繪畫線條簡單樸實。
有些教堂內部裝飾濕壁畫。為了區別各個教堂,
除了以聖徒命名使其區別,還會因為地形特色而有暱稱。
例如教堂前面曾經長蘋果樹,就別稱為「蘋果教堂」,
壁畫上有描繪勇士屠蛇怪的故事,就叫做「蛇教堂」。
蘋果教堂(Elmali Kilise)
蘋果教堂可不是因為濕壁畫打上蘋果光喔!
只是因為其洞穴中的壁畫恰巧以紅色調為主,剛好跟蘋果暱稱相呼應。
蛇教堂(Yilanli Kilise)
蛇教堂(Yilanli Kilise)
蛇教堂原名「聖歐諾菲斯教堂」,名字源自於一位隱士的名字,
因此他的畫像與其他兩位隱士並列於教堂拱頂的壁畫上。
據說畫像是因具聖歐諾菲斯的生前形象據實描繪,
就是披著長髮並且裸身的那一位,有一片棕櫚葉遮蔽「重點部位」。
傳說他原本是一位非常漂亮的女性(這可以由繪畫上仍保留女性胸部略知端倪),
但他非常想要變成一位男性,於是他非常虔心地祈求,
終於讓他祈求成功,變成男性並蓄有鬍鬚。
黑暗教堂(Karanlik Kilise)
黑暗教堂的濕壁畫保存最佳,可能是因其終日無光線進入,因而不會破壞壁畫有關。
這是唯一在這裡還要另外付費的教堂,而且不准攝影(連關掉閃光燈也不准)。
如果時間匆促,可以改參觀性質相近,而且濕壁畫也一樣豐富完整的另一座免費教堂--托卡利教堂。
托卡利教堂(Tokali Kilise)
托卡力教堂又稱「鈕釦教堂」。
它並不位於這個露天博物館裡頭,而是在出口處的對面停車場旁邊,但步行可到。
其規模比前面所提的教堂規模都要來的大。
耶穌基督的生平事蹟都可以在壁畫上看到。
穿過走道還有一處新教堂,背景色調為藍色,壁畫內容多半為耶穌基督的生平事蹟。
哥樂美露天博物館-
(Goreme Open Air Museum)
裡面有許多巧奪天工的奇石造景區
其中很多洞穴都是「教堂」,
其中又以「黑教堂」的壁畫保存得最完整
但必須另外付費才能進入一探究竟~
這裡也是於1985年入選土耳其的世界遺產,
經過了長年風化水蝕之特殊景觀令人歎為觀止~
山谷與其周圍地區皆聳立著形狀不一之岩石丘陵,
然而在這些岩面上開鑿了上千個洞窟,
大多是羅馬帝國統治下潛逃之基督修士所建之修院與聖堂,
不少岩洞內還保存有許多濕壁畫,
為拜占庭藝術中反聖像崇拜後期之獨特見證~
Cappadocia卡帕多奇亞自然奇景,
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岩石風化區,
此地於3百萬年前,三座火山陸續爆發後,
大量的熔岩噴出並覆蓋了地面,
經過了長時間風吹雨打,
大自然的力量就像一雙雕刻家的巧手般,
在這片大地上創作了無數的傑作,
更孕育出獨一無二的土耳其岩石奇景~
宗教民族主義 / 伊斯蘭壓迫
土耳其人只能是穆斯林
土耳其整個社會的大觀念就是:
真正的土耳其人必須是穆斯林。
從伊斯蘭教改信他教, 比如基督教的人,
就不僅被視為是家族恥辱,
更是冒犯了土耳其人的民族認同。
這種激烈的民族主義也影響著如亞美尼亞人和希臘人這樣的少數民族中的基督徒。
他們被視為外國人,並不完全享有土耳其公民權。
此外,當局還正試圖使土耳其成為遜尼派穆斯林國家,
這主要是因為伊斯蘭教被認為是鞏固社會的因素。
戒嚴中的國家
自2016年7月的一場政變失敗後,土耳其就一直處於戒嚴狀態。
當局採取更加獨裁的手段收緊權力,鎮壓反對者,
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
被控發動政變者如今在美國境內,
而美國拒絕引渡他,致使兩國關係愈發緊張。
由於美國被視為基督教代表,
土耳其國內對基督徒的負面看法與日俱增。
隱瞞信仰才是“正常”
雖然法律並未禁止從伊斯蘭教改信基督教,
但家人和社會的壓力已足以使歸主者如履薄冰。
其中有些人過著雙重生活,秘密讀聖經和禱告。
這種事如此常見,人們已將其視為“正常”。
曝光的歸主者即面臨毀棄基督信仰的沉重壓力。
每個家族的具體情況有差異,
但已經有一些基督徒由於害怕家人逼迫,
不得不在境內逃到遠方。
代禱事項:
祈求在高漲的伊斯蘭主義影響和社會歧視下經歷逼迫的基督徒能把希望和信任全然交託給神。
祈求穆斯林歸主者能滿有恩慈和智慧地在家人中服侍。
祈求土耳其人改變對基督徒和基督教的觀念。
有時候拍照取景時..
為了不要讓畫面太過於平凡或是單調.
我會選擇在樹下拍.站在不同於一般人的角度拍照.
同樣的場景如果大家都拍得差不多.
那就像是複製一張明信片風景般的無聊跟無趣.
所以想跟別人拍得不一樣..多多移動雙腿唄.
這些圖就是洞內的一些壁畫.
不過裡面是禁制拍照的.
加上我對這些壁畫沒太大興趣.
所以....一張也沒拍..(不管她可不可以拍)
跟著小瑋往前走去....
這些山洞都是人工挖掘出來的..
每一鑿一痕都是歷史的遺跡.拍一張.
跟妳在一起的時光都很耀眼.
因為天氣好.
因為天氣不好.
因為天氣剛好.
每一天,都很美好.
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 金信..
這個洞不是很大.我背相機包都要低頭走得很小心..
美麗的山谷.
不同的構圖方式...
洞內不是很大.又很昏暗.
所以我沒進去瞧瞧.因為那不是我的最愛..
每一個山谷岩石都有被開鑿過的痕跡.
很難想像當年基督徒過的是甚麼樣的生活.
也因為如此..才會引發後來的十字軍東征.
有時候想想..人類是最可憐的生物物種之一.自相殘殺總是不落人後..
還在忙著進入山洞中的團員們..
人口七千六百萬的土耳其,有百分之九十九為伊斯蘭教徒,
基督徒是少數中的少數,但近日該國教育部邀請基督徒代表,
參與制定宗教課程中有關基督教的部分,
當地基督徒學生可望學習到自己的宗教信仰,
有關人士指這是在土耳其教育史上首見。
基督教《宣教網絡新聞》報道,
土耳其教育部邀請了基督教代表貝赫南.科努特根(Behnan Konutgan)擔任召集人,
負責編訂公立學校宗教課程中有關基督教的教材。
據現任基督教「國際需求網絡」負責人科努特根指出,
土耳其因為預備加入歐盟,因此需要做出改變。
他們要顯示給歐洲看,土耳其有基督徒存在,
並愛他們、尊重他們,並願意他們學習他們的宗教。
據土耳其政府規劃,未來將對國中小高年級生實施宗教選修課程,
過去由於沒有其他選擇,當地基督徒學生只能被迫在宗教課程中學習伊斯蘭信仰。
目前,教材已編訂好,並已呈交教育部。
科努特根說:「他們承諾會印製教材。
這是土耳其歷史上首見。這很美妙。」
土耳其基督徒約有十二萬人,以正教徒為主,佔總人口不到百分之一。
據德國國際人權協會宗教事務專家費里克表示:
「我不會以『迫害』來形容基督徒在土耳其的處境,
但相較伊斯蘭徒,特別在宗教自由上,他們無法享受同等權益。」
當地正教會精神領袖巴爾多祿茂一世在伊斯坦布爾接受《美聯社》專訪時也指出,
土國總理埃爾多安(Erdogan)雖致力改善基督徒權益,但努力仍舊不足,
他指出,屬於正教會的哈爾基神學院遲遲未獲准重新招生便是一例。
哈爾基神學院成立於一八四四年,是當地基督教神學教育的主要管道,
一九七一年因土耳其禁止私立大學而遭被關閉。
巴爾多祿茂一世說:「這事關係到土耳其是否願意保障宗教自由。
我在土耳其出生,且是土耳其國民,並服役兩年。
我現在爭取的只求能享受土耳其公民的權益,
因為這關係到我自己,也攸關教會與基督徒團體。」
來源:《聯合新聞網》。
看著這片遺跡心中有著無限的感慨..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9張照片.
本次-2018-伊斯坦堡-土耳其-共已上傳1400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8-伊斯坦堡-土耳其.大約有95篇文章.5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