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聖誕奧捷-布拉格 27-[捷克-卡羅維瓦利]-舊城廣場.上
置頂照片:美麗的人間仙境-卡羅維瓦利
旅遊時間:10天7夜-(12-08到12-17)- 第五天
時間:民國107年12月12日-星期三-早上
可樂旅遊-領隊-邵士立(小邵-第三次跟他的團.本團是我們指定小邵帶團)
天氣:陰晴
溫度:2-5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21(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14(日本+9.柬埔寨+1.中國大陸+4.加拿大+1.
荷蘭+1.比利時+1.法國+2.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土耳其+1.奧地利+1.捷克+1)
出遊成員-斯斯+大姑姑+二姑姑+小姑姑.(4位)
隨身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
相機+鏡頭總重量 = 9公斤.(加腳架超過10公斤)
主機-CANON-EOS 5D2,鏡頭-CANON-16-35L F4+28-70L F2.8+70-300L(胖白)
備用機-CANON-EOS M5,鏡頭-CANON-EF-M 11-22mm+EF-M 28mm f3.5+(轉接環+胖白)
閃光燈-CANON-EX-430+GODOX 神牛 V860二代+ GODOX 神牛 LED 126 補光燈
輕型腳架-FOTOPRO C-4i+ Manfrotto PIXI 迷你三腳架
吃過早餐.也結束了一個人的清晨之旅.
我們在早上的八點四十分左右集合在飯店大門口處.
等一下我們一樣要去逛我之前拍過的美麗街道.
不過這個小鎮不算小.早上我也不過逛了一下下而已.
再說我早上拍過的大概應該不會再拍一次吧.
所以這一次小鎮之旅約有三篇二百五十張照片.重複的不會超過十張.
還請有看過的大大鄉親們不用擔心..
斯斯會給妳們一個新的美麗的溫泉小鎮風光的...喵.

停在飯店的德國賓士車..結霜了.
今天的溫度大約在三度到五度之間.算是很爽郎的氣候.我喜歡.

卡羅維瓦利
(捷克語:Karlovy Vary;德語:Karlsbad,曾經以卡爾斯巴德著稱)
是捷克西部波希米亞地區卡羅維發利州的一座溫泉城市,
位於奧赫熱河(德語為Eger)和Teplá2條河流的匯合處。
(普普大飯店前的小姑姑)
該市名稱Karlsbad得名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波西米亞國王卡爾四世,
他在1370年建立城市。該市在歷史上以溫泉著稱
13個主要溫泉,大約300個較小溫泉,以及 熱水的Teplá 河;
Karlsbad中-bad字根就是德語裡溫泉的意思。
在19世紀,卡羅維瓦利成為一個受歡迎的旅遊勝地,
尤其是國際名人來此進行溫泉治療。
該市還以卡羅維瓦利國際電影節和流行的捷克liqueur Karlovarská Becherovka著稱.
玻璃製造廠商莫瑟玻璃,位於卡羅維瓦利。
卡羅維瓦利 Karlovy Vary(KV)
又稱為溫泉小鎮,以具療效、可以喝的溫泉水聞名。
KV小鎮位於捷克邊界,自1870年與歐洲的鐵路相連後,
吸引更多遊客來訪,小鎮的知名度急速攀升,
帶動當地的經濟與觀光,至今仍為歐洲熱門景點。
我們住宿的普普大飯店.
準備出發了....再探訪一次這美麗小鎮.
商店都還沒營業呢?
這是一座絕美的小鎮..
快速地往前中..因為這些早上大多都拍過了...

這棟建築可是大有來頭...
但是...但是....我忘了是甚麼來頭了.
哈哈哈吃老有三壞....

小邵解說中....
因為早上有仔細地拍過一次了.所以....

再拍一次還是依舊那美麗的容顏吶..

走訪KV小鎮、參觀溫泉柱廊、喝泉水,一律免費,
遊客只需自備一個溫泉杯,
路邊許多攤販皆有販售、可挑選一款自己喜歡的樣式,作為紀念。
據說,14世紀時,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四世的皮膚病被KV鎮上的溫泉水治癒,
它的神奇療效因而廣為流傳,人們相信這裡的溫泉有養身、美容的功能,
因此不僅飲用、也會用來擦拭皮膚。
很快的我們來到了溫泉館之中..
想喝溫泉嗎?拿溫泉杯來裝唄...(好像沒人想喝.哈哈)
小商店開始營業了...
KV小鎮上共有14座知名的溫泉,
其中古羅馬柱廊SADOVÁ KOLONÁDA
(The Orchard Colonnade) 和MLÝNSKÁ KOLONÁDA
(The Mill Colonnade)的溫泉水最為熱門。
SADOVÁ KOLONÁDA 上有3座溫泉, 溫度約在30至 60度間;
附近就是當地最大的柱廊MLÝNSKÁ KOLONÁDA,至今約147年歷史,共6座溫泉。
MLÝNSKÁ KOLONÁDA的平均泉水溫度較SADOVÁ KOLONÁDA 高,
且其中的The Mill Spring在16世紀時僅供泡澡使用,和其他座溫泉不同。
上頭有標示溫泉的溫度-72度C
有了昨晚的恐怖經驗..應該沒人想再嘗試吧..

溫泉館中的玻璃展示.
這邊又是另外不同的美景...
從來沒想過..每一次的歐洲之旅.
總是有著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漂亮吧!.很是讓人讚嘆吧!
隨便拍拍就隨便漂亮.這就是捷克呀真是好神奇好棒棒.

可愛的三輪車.
溫泉出處之一..
在這邊後我們解散自由活動了....
我們大約有近二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四處走走拍拍照..

由於照片眾多.請自行慢慢觀賞.
斯斯........還是會一一介紹.不偷懶.

沒辦法..歡喜拍就要甘願受.
誰叫自己要拍那麼多張照片呢..

不過帶著三姊妹出來..總是要幫她們拍拍到此一遊照才是.
這邊的景緻不錯看...來..三姊妹上場了..

算算這一個景點拍的三姊妹照片是最多了...

大姑姑..
通常斯斯用最多的鏡頭是16-35L F4可拍景或是景帶人.
如今主機改用EOS R之後.用這顆超廣角還要接轉接環.真的是OOXX.
真希望可以有一顆如N家的14-30F4輕巧小鏡.不知該有多好.
(再不然有一顆新的定焦14 F2.8也可以.以後就改用定焦鏡頭拍照了)
畢竟習慣是可以慢慢改變的....
也許以後出國帶小包包就可以了.
EOS R再加兩顆定焦(RF14+RF35)就可以了
真不得已.希望副廠的趕快出RF接頭之鏡頭吧.
我要趕快存錢了....



這個時候溫度約在五度以下.
出國旅遊最喜歡這種舒爽不流汗的溫度了.
最討厭的是熱到滿身汗的旅遊了......

不過在寫這篇遊記時是七月中.
下個月十八號我們要去第五次的歐洲之旅.(克羅埃西亞..)
通常我們夫妻是不會選這時機出國的(怕熱)
但是..沒辦法...大姊夫本人就是人帥又好相處.
連小朋友暑假出國也要找我們作伴...我能忍心拒絕嗎?

不過說真的...來歐洲旅遊一直是很多人一生中的夢想.
沒想到斯斯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就要來第五次了.
自己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呢!!這不是在作夢吧!!!!
(雖然總覺得歐洲起碼要來十次才算活夠本)

當然出國的最大樂趣在於可以拍照.
拍拍美麗的山河景致.精緻的雕樑畫棟.人文....等
當然最重要的是幫家人們拍拍到此一遊照才是真.

至於放在網路上給人觀賞.真的不是要炫耀(沒什好炫耀的拉)
只是因為我想要給自己留一個美好的紀念.
將來老了可以慢慢地回憶往事.而有了照片也就會更加有了畫面.
至於給大家欣賞..只是順便而已啦.我沒有要當網紅或是部落客.

畢竟活了一把歲數了.加上臉皮薄..還是安分一點的好...

所以說能看到我的部落格是大家的緣分.我會珍惜.感恩!!
每每看到這樣子的美景往往都不能自己...
真的是美景如畫.吾亦身在此畫中...

因為有美景當然也要有美人..
順便幫三姊妹拍拍美美的照片.
這樣子的建築美景拍再多也不累..
歐洲的教堂有分哥德式,拜占廷是,羅馬式,洛可可,巴洛克等等
請問各個建築的特色為何?
時期為何?
哥德式建築看起來輕巧精緻、空間寬廣,
三個主要建築特色是:尖拱、肋筋穹隆和飛扶壁,
另外則是大型彩色玻璃窗。
哥德式建築之最大特色,
在於伸向無際蒼穹的塔尖及無數承擔屋頂重量的尖拱形高窗,
強調與地面的垂直線效果重於地面上的安定感,
為了強化此種垂直線的效果,
哥德式建築揚棄了羅馬式建築的厚重牆壁,
轉而大量運用筋骨穹窿、尖拱形窗戶、飛樑及扶壁等技術,
使得哥德式建築出現了大量的銳角組合,
因而建構出輕快、靈巧與上升的力道,
從而創造出哥德式建築特有的動感與旋律,
外觀異常華麗優美。
羅馬式
羅曼式建築(英文:Romanesque architecture,又譯羅馬式建築、羅馬風建築、似羅馬建築)
為歐洲中世紀一種以半圓拱為特徵的建築風格,並從12世紀開始逐漸過渡到以尖拱為特徵的哥德式建築。
雖然對於這一風格的起源時間有從6世紀到10世紀等不同的提議,
尚未達成共識,但其建築實例遍及歐洲大陸,使其成為自古羅馬建築之後第一種風靡歐洲的建築形式。
在英格蘭,這一風格在傳統意義上更傾向於指諾曼式建築。
羅曼式建築兼有西羅馬和拜占庭建築的特色,並因其結實的質量、
厚重的牆體、半圓形的拱券、堅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頂、
巨大的塔樓以及富於裝飾的連拱飾而知名,顯得雄渾而莊重。
每座建築有明確、清晰的形式,並且常常採用規則對稱的平面,
所以在與隨後的哥德式建築比較時,總體上會有一種質樸的形象。
儘管有地域特徵和材料差異,這一形式仍可以在歐洲各處被識別。
洛可可 洛可可藝術主要是指在法王路易十五時代(1715 年以後)的一種室內裝飾風
格:常使用 C 形、 S 形曲線或漩渦狀花紋是其特色。洛可可藝術的另一個特色是甜
美輕快、精巧華麗,而沒有巴洛克藝術的宗教氣息和誇張的情感表現。
洛可可的建築外觀,與巴洛克的建築相近,著重內部繁複的裝飾。雕刻則與家
具等成為室內裝飾的一部份,缺乏獨立的機能。繪畫方面以風俗畫為主,用色清
淡、甜美,充滿了幽雅、華麗的感覺;描繪的題材,除了豪華的貴族以外,尚有肖
像、風景、神話以及平民生活。
巴洛克
巴洛克建築的特徵包括:寬闊的、有時是圓形的中殿取代了狹長的中殿戲劇性地使用光線,
強烈的光影對比,明暗對照效果(如威爾騰堡修道院教堂),
或依靠窗戶實現均勻照明(如溫加滕修道院教堂)大量使用裝飾品
(通常是鍍金、 石膏或粉飾灰泥、 大理石或人造大理石 )
巨大尺度的天花板壁畫外部立面的顯著特點是通常有戲劇性的中央突出部分內部通常只是繪畫與雕塑的框架
(特別是後期巴洛克)錯視畫法般的虛幻效果,繪畫與建築的混合在巴伐利亞、捷克、波蘭和烏克蘭巴洛克,
普遍存在梨狀穹頂天主教國家的聖母柱和 聖三柱,通常因黑死病結束時的感恩而興建.
照片真的拍太多了....斯斯就不再多做介紹了.
請大家自行慢慢觀賞..(外面大太陽的.好悶熱.都不知要寫甚麼了...)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83張照片.
本次-2018-聖誕奧捷-布拉格-共已上傳1588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8-聖誕奧捷-布拉格.大約有70篇文章.45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