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歐四國-峽灣遊 01-[桃園-杜拜-瑞典]-杜拜-瑞典阿蘭達機場.
置頂照片:平生第一次體驗的全景天窗遊覽車.
旅遊時間:14天13夜-(09-17-到09-30)-第0天
時間:民國113年9月17.18日星期二-三.中午
可樂旅遊-導遊-領隊-楊思蜀先生
天氣:晴
溫度:22-32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30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7個國家-(日本+12.柬埔寨+1.中國大陸+6.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埃及+1.瑞典+1.芬蘭+1.丹麥+1.挪威+1.杜拜+1)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 小米12手機
鏡頭-CANON-RF15-35 F2.8L + RF 16MM F2.8 + RF 35MM F1.8 + 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 + GODOX LED 36
(近年來懶得多帶上三腳架了.畢竟總重已經超過七公斤了.)
(本篇圖片皆為手機拍攝)
首先很幸運地要說.我們本次的行程是13天的.
原本是18號出發.但是因為不知明原因本班次取消了.
所以提前一天改為今日的17號晚上出發.
而增加的一天所延生的費用.如住宿遊覽車費用....等
完全由旅行社自行所吸收.所以跟對旅行社很重要.
這也是我們夫妻出門一定以大旅行社為主.尤其是可樂旅遊.
(寫這遊記時.電視上傳來旅客在克羅埃西亞被丟包的慘況...^^")
所以真的不要貪小便宜.找一些不知名的小旅行社.(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出了事就慘了.遊玩的興致都沒了.還要花更多錢.再去申訴打官司.
這些事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找對旅行社就好了.(有財力.有能力.有影響力)
他們當然也不保證不會遇到其它狀況.但大多都可以迅速的解決.
這是我們夫妻20年來走遍世界各國的經驗....請選一家大型的旅行社啦!
我跟老婆很早的就優閒地出門了.
八點半的集合時間.我們六點整出門.七點不到就到達機場.
在地下街休閒的喝杯咖啡.打個卡....
今天剛好是中秋節..
每次到了這裡開始後才有出國的感覺..
心情也開始放鬆放鬆了....
中秋佳節...好多月餅.就像我現在的圓臉.
朝著我們的登機門走去...
一如以往...D7登機門處有我所喜歡的-素還真.
(這台就是我們第一次搭乘的A380廣體客機)
空中巴士A380(Airbus A380)
是空中巴士公司研發的雙層4發巨型客機。
該型號的原型機於2004年中首次亮相。
首架A380客機於2005年1月18日在土魯斯廠房舉行出廠典禮,
並於4月27日試飛成功。
同年11月11日,客機首次跨國試飛抵達新加坡。
2007年10月15日客機首先交付給新加坡航空公司,
在10月25日首次載客從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飛抵澳洲的雪梨國際機場。
(預計11:15起飛的客機)
空中巴士A380是目前全球載客量最高,體積最大的客機,
打破波音747近37年的世界載客量最高的客機紀錄。
A380亦不同於波音747客機,是航空界首架真正意義上的雙層客機,
即從頭至尾均為雙層客艙。當採用最高密度座位安排時,可承載多達893名乘客。
在三級艙組態下(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可承載約555名乘客。
其客艙實用面積達478平方公尺(5,145平方英尺),比波音747-8大超過40%。
(客機大..果然螢幕也加大不少...)
不過,載重量最大的民航機仍是前蘇聯烏克蘭安托諾夫設計局製造的安-225夢想式運輸機,
直到其於2022年損毀於俄烏戰爭。A380的航距為15,700公里(8,500海里),足以不停站由杜拜直達洛杉磯。
A380客機亦是現時唯一擁有四條乘客通道的客機,典型座位佈置為上層「2-4-2」形式,下層為「3-4-3」形式。
2019年2月14日,空中巴士與阿聯酋航空達成了削減A380訂單的協定後,
空巴宣布於2021年完成訂單交付後停止生產該款客機。
至此,空中巴士共交付了240架該飛機,其中113架交付給阿聯酋航空;剩餘11架待交付,
其中屬於阿聯酋航空的有10架,其餘1架屬於全日空。
2021年12月16日,最後一架空中巴士A380交付給阿聯酋航空。
(我們是處於一樓的經濟艙.二樓還有豪經艙跟頭等艙)
由於A380耗油過多,且座位數雖然增加,但對等航線的發展,
令通過航空樞紐出行的人並未明顯增長,A380往往無法滿載,
入座人數與機型更小的飛機相差無幾,因此更小的機型反而受到青睞。
由於客戶基本上僅剩阿聯酋航空,2019年2月14日,
空中巴士基於阿聯酋航空大幅縮減空中巴士A380之訂單,
令其沒有持續生產A380的基礎,空中巴士在六月底運送最後一批次A380零件,
用於組裝最後一架A380。同年9月23日,最後一架A380(MSN 272,
將交付予阿聯酋航空)完成組裝,至此A380正式停產。
(A380的第一餐.還算可以啦.比起X航真的算不錯了.)
空巴於2019年2月宣布A380停產之時,
最早使用A380的新加坡航空公司就已經開始將其A380退役,其中部份已被拆解。
卡達航空也已經考慮在其A380投入營運10年後將它們退役。
2020年起,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的巨大創傷,
法國航空考慮全數退役A380,而其他航空公司考慮全部A380封存至航空業恢復正常為止,
在2020年疫情期間只有中國南方航空繼續使用A380。
同一年,由於阿聯酋航空無法負擔昂貴的保養費用,其中一架較早期投入服務的A380(A6-EDB)
在2020年6月中已去除設施及阿聯酋航空相關標誌,並在同年10月尾飛往TARMAC AEROSAVE拆解報廢。
(經過八個多個小時.抵達杜拜機場.當地時間是清晨4點半左右)(班機延誤二小時起飛)
2021年12月16日,最後一架空中巴士A380交付給阿聯酋航空,
結束其短暫的生產,並作為一個商業上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案例。
但2021年下半年起,因應航空業急速復甦,部份航空公司開始將A380重新投入服務,
包括新加坡航空、英國航空、澳洲航空及卡達航空等,而航空公司也發現此次A380的營運有了變化,
高度的舒適性與話題性,突然頗受疫情後重視度假品質的旅客歡迎,
尤其是疫情後旅遊市場格局變化,因此漢莎航空更延後先前將A380提早退役的決定。
(以前來歐洲大多是跟著小邵來的.這一次換了他的好朋友楊導)
然而在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導致燃油油價大幅上漲後,
大部分航空公司又開始重新考慮將A380與2030年前退役的計畫提上日程,
不過仍有一些公司對此客機保持信心,因為停產後A380的稀有性與獨特性標誌愈發明顯,
頗受商務航線上公務客人青睞,阿聯酋航空就表示該機型與公司的上流形象有著重要關係,
A380的使用壽命會被盡可能地延長,或是利用其巨大的空間與飛行穩定的舒適性,
比如全日空找到新的市場定位後,專門放在了夏威夷航線上,
度假的旅客願意高價購入此型號飛機的機票享受,在負責高端人士等新的客源上再度發揮。
(楊導英文名-uncle.但他才大我二三歲.怕把他叫老了.所以我都叫他一聲大哥)
杜拜國際機場
(阿拉伯語:مطار دبي الدولي,英語:Dub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IATA代碼:DXB;ICAO代碼:OMDB)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的主要機場,
為阿聯酋航空的樞紐港。
可起降目前所有的機型,是中東地區重要的航空中途站之一,
許多來往於亞洲、歐洲及非洲間的飛機中停於此。
機場內擁有眾多的商店,因此它成了在阿聯購買免稅商品的主要場所。
2010年完工的馬克圖姆國際機場,現已作為杜拜國際機場的輔助機場。
(只要跟著楊導走..你就會從耳機中聽到-來.來.來..往這邊.往這邊)
歷史
建設杜拜國際機場的設想於1959年提出,1960年舉行了落成典禮。
1988年7月3日,伊朗航空655號班機在執行德黑蘭-阿巴斯港-杜拜飛行途中
,被美國軍艦文森號用飛彈擊落,290名乘客遇難。
2004年9月28日,三號航廈在建設過程中發生部分坍塌。
航廈是由法國設計師保羅·安德魯設計的,
他設計的夏爾·戴高樂國際機場在2004年3月23日也發生了同樣的情況。
(後來聽習慣了...回到台灣這幾天反而不太習慣了... .)
主要航空公司
以杜拜國際機場為主要基地的航空公司
阿聯酋航空是杜拜國際機場及國內最大的航空公司,
擁有超過200架空中巴士和波音公司出產的廣體飛機,
並提供中東、非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南美洲、
澳洲、紐西蘭的航空服務。3號航航廈為其專用大樓。
(杜拜機場超級無敵的大...你自己是沒辦法走到登機處的.)
阿聯酋貨運航空 為阿聯酋航空的子公司,
運營杜拜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所有貨運服務。
杜拜航空為一所低成本航空公司,擁有超過100架民航飛機,
並從杜拜提供定期飛往中東、非洲、歐洲和南亞的客運服務,
並主要於2號航廈營運。
(而且一下子搭電梯.下電梯.手扶梯...又搭電車..搞得我好亂呀. .)
航廈
第一航廈
T1為杜拜機場最早落成的航廈,主要服務大部分的外籍航空公司,
並有地下通道連結T1航廈主體與候機廊,T1候機廊同時也跟T3相接。
第二航廈
T2在T1與T3的另一側,中間有兩條跑道隔著;主要服務杜拜航空、
其他低成本航空公司與一部分前往中亞、西亞與非洲的班機。
第三航廈
T3為杜拜機場最嶄新的航廈,亦為世界目前最大的航廈,
主要服務所有阿聯酋航空的航班,
跟T1一樣有地下甬道連接航廈本體與候機廊;
此外也安裝了能供空中巴士A380使用的雙層空橋。
(搭電梯下樓....)
杜拜
(阿拉伯語:دبيّ,羅馬化:Dubayy;或譯迪拜)
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
位於阿拉伯灣東南岸,為該國七個酋長國之一杜拜酋長國的首府。
作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經濟中心,杜拜已經成為全球城市,
同時也是世界主要客運及貨運樞紐。
(電梯很大..一行團員都可以進去...)
1960年代,杜拜經濟開始趨向貿易,並且開始實施小規模的石油勘探。
1966年發現石油,1969年起開始出口石油。
石油收益加速杜拜早期城市發展,但石油儲量有限且產量不高,
目前經濟以資本投資和旅遊、貿易、服務等驅動,石油收益佔比低於5%。
杜拜採行西方商業模式,經濟發展主要依賴觀光業、航空業、房地產及金融服務業。
根據薩拉姆標準,杜拜被認為是穆斯林遊客的最佳旅遊地點。
隨著創新大型建築計畫、舉辦運動賽事提高城市關注度,
杜拜也成為摩天大樓的指標城市,世界最高大樓哈里發塔也位於杜拜。
(楊導:來.來.來....往這邊.往這邊..... )
但杜拜對於大量南亞及菲律賓勞動者不良的人權紀錄,亦遭批評。
於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後,杜拜房地市場在2008–09間面臨嚴重衰退,
隨著經濟恢復成長,2015年財政出現盈餘。
名稱
「杜拜」這一名稱被認為有著許多不同的來源。
其意思可能是用來指「集市」(سوق, souk),或者是指「金錢」。
也有學者指出可能意為「爬」,指流動速度緩慢的杜拜河。
(去到國外才知道大陸強大的經濟.真是無所不在...)
歷史
公元前三世紀,杜拜就有人類活動。
這幾年來,考古學家在杜拜久邁拉地區發現公元五世紀人類住區遺址及文物。
最早提到杜拜的文獻為1095年阿拉伯學者Abu Abdullah al-Bakri所著的《地理書》
(Book of Geography)。威尼斯珍珠商人Gaspero Balbi於1580年訪問了此地,並提到了杜拜。
杜拜從1799年開始有村莊出現的記錄。
(再搭一小段電車捷運...)
在18世紀早期,巴尼亞斯部落的阿爾·阿布·法拉沙後裔開始遷徙至杜拜,
而他們一直在阿布達比居住直至1833年。
1820年1月8日,杜拜的謝赫·拉希德二世·本·賽義德·阿勒馬克圖姆與英國簽訂了基礎和約。
1833年,巴尼亞斯部落的阿勒馬克圖姆王朝在沒有抵抗的情形之下離開了阿布達比並遷移至杜拜。
1835年,杜拜與特魯西爾酋長國的其餘部分與英國簽訂了海上停戰協定並在二十年後簽訂「永久停戰協議」。
1852年,馬克圖姆成為謝赫,開創了該家族在杜拜的統治。
(不遠啦...一站而已)
從此,杜拜作為新獨立的酋長國,正式與阿布達比酋長國分離。
杜拜以其在1892年所訂的秘密協議受到英國的保護。
1892年3月,特魯西爾阿曼成立。多年之後,杜拜得到很快的發展,
成為定居在城市中的外國商人的重要的海上貿易港口,它的寬鬆的自由貿易價格和合理的稅制,
吸引著來自各個地區的冒險家們相繼來到這裡尋求發展。與周圍市鎮不同,杜拜的管理者鼓勵商業貿易。
杜拜曾是一個吸引(以印度人為主)定居在城市中的外國商人的重要港口。
直到1930年代,它都以珍珠出口而聞名。
1966年,在離杜拜海岸線120千米的地方發現了石油,之後杜拜獲得石油開採權。
(再繼續...來.來.來.往這邊.往這邊.. .)
隨著石油的開採與出口,杜拜的經濟和城市基礎建設得到了更大的發展,
1968年至1975年間,杜拜人口成長超過三倍。1971年,英國作為保護國離開波斯灣,
杜拜聯合阿布達比和其它五個酋長國於1971年12月2日成立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973年杜拜與其他酋長國開始使用共同貨幣阿聯迪拉姆,同年,原先杜拜與卡達組成的貨幣聯盟宣告解散。
1970年代後,杜拜的領導者利用石油貿易轉投資其他產業成功地管理和運作,
並利用石油所帶了發展前景迅速地發展城市基礎建設,進而發展國際性貿易市場並同時大力發展旅遊業,
使杜拜國際機場成為全球第二大運量的機場。
2024年4月15日起,杜拜遭遇建國以來的最大降雨量,因排水系統無法負荷導致全市淹水,陸空交通均中斷。
(又搭一次電梯...我都忘了是往下還是往上了... )
地理
杜拜位於阿拉伯半島中部、阿拉伯灣南岸,波斯灣、沙迦的西南、
阿布達比的東北,與南亞次大陸隔海相望,並往陸地內延伸。
哈塔(阿拉伯語:حتا)作為杜拜的外飛地,為阿曼所包圍。
杜拜海岸線長734公里,它沿海岸線呈西南到東北的走向,長30公里,最寬處10餘公里。
一條長約14公里的海汊將它分為兩部分,西南部分稱為迪拉,
東北部叫巴爾杜拜(阿拉伯語:بر دبي )靠海汊的迪拉地段最為繁華。
海汊從南到北,建有戈爾胡德橋、馬克西姆橋和山代盍隧道,將東西部連在一起。
(楊導:到這裡暫時解散..還有二個小時可以逛逛.XX登機門再集合)
氣候
杜拜屬於亞熱帶氣候,杜拜的夏季(四至十月)氣溫高達45℃以上,局部沙漠地區有小沙暴。
十一月至次年三月為冬季,最低氣溫一般在11至13℃左右,歷史最低氣溫為7℃。
杜拜降水量在最近幾十年稍微增加,年降雨量為491.2 mm(19.34英寸)。
杜拜夏季濕度偏中高,導致體感較為不舒適。
(帶著老婆四處亂逛中...)
政府及政治
目前杜拜的領導人是謝赫·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酋長,
與哥哥謝赫·馬克圖姆·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酋長一樣,也是阿聯的副總統和總理。
杜拜現任王儲是酋長次子哈姆丹·本·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
杜拜任命聯邦國民議會40席代表中的8席,該機構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國家立法機關。
(跟老婆逛逛去...是說清晨5點多還這麼熱鬧.人這麼多?)
伊斯蘭教法
在部分地方進行親吻行為屬非法,且可能遭驅逐出境。
飯店以外的餐廳基本上不能販賣酒精飲料。
如同其他國家,酒駕在杜拜也是違法行為。
另外,在公開場合穿著性感或異性服飾可能觸犯法律,
但規定女性在泳池及沙灘可以穿著比基尼泳衣。
(這應該也是我來過的最大機場之一了.還有上海.北京機場)
區劃
杜拜區劃
杜拜劃分為九個區:一區、二區、三區、四區和六區為市區,
七區和九區為郊區,八區是傑貝阿里。
每個區位以社區規模與主要公路的界線來劃分。
目前,杜拜有132個社區。
(感覺這裡的商店都是24小時似的.一大早的遊客這麼多? )
經濟
杜拜為世界上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杜拜生產總值為1,107億美元,2014年經濟成長率為6.1%。
雖然許多杜拜核心貿易基礎建設係為了支持石油工業,
但石油、天然氣佔杜拜營收已低於5%,
石油產量約每天50,000至70,000桶(7,900至11,100立方公尺),
大多來自海上油田,天然氣佔營收約2%,
杜拜石油儲量顯著下降,預期僅能再開採20年。
(因為沒來過.所以真的都很好奇.. ..)
房地產及營造業(22.6%)、貿易(16%)、
轉口港(15%)及金融服務業(11%)為杜拜經濟最主要產業。
杜拜,以及交叉於杜拜河的德拉(獨立的時候),是西方廠商的重要通商港口。
許多的城市新金融中心都設在港區,成為1970年代與1980年代的重要貿易中心。
直到1990年代,杜拜市區仍允許黃金自由貿易,因印度的黃金進口受限,
所以杜拜成為走私黃金到印度的地點。
(這就是杜拜式速食??)
杜拜的石油蘊藏量比阿布達比還少百分十幾至二十幾,
杜拜政府不想倚重不多的石油存量,所以致力使經濟多元化,
大力發展商業及刺激公司活動,以增加財政收入來源。
杜拜經濟從依賴石油向服務、觀光業轉變,使得杜拜不動產升值,
建築業的快速增長,讓城市建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旅遊業隨著杜拜樂園及其他主題公園、度假勝地、
體育場地等旅遊基礎設施的建造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今日,杜拜不僅成為重要的觀光勝地與港口(傑貝拉里人工港,
自1970年代起建設,世界最大的人工港),
更是資訊技術與金融的產業重鎮,並將有杜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
1985年在杜拜成立的阿聯國際航空,坐落於杜拜國際機場,
在2005年搭載了1200萬名的旅客。杜拜機場為中東最重要的航空中轉站之一。
石油經濟現在只佔杜拜經濟的一小部分。
(很大根的香蕉)
交通
道路及運輸局(Roads and Transport Authority,RTA)為杜拜交通的主管機構,
於2005年根據皇家法律而成立。預期城市於2020年人口將超過350萬,
政府投入700億阿聯迪拉姆,以改善城市交通。
杜拜2009年車輛數為1,021,880。
2010年1月,杜拜居民使用大眾運輸比例約6%。
(斯斯評判當地物價.最主要是以可樂為主.可樂一瓶18-
18 阿聯酋迪拉姆 = 158.22 新台幣.看起來消費不低呀!)
航空
杜拜國際機場(IATA: DXB)為阿聯航空及杜拜航空的樞紐機場,
服務杜拜及其他酋長國,該機場為旅客量居世界第7,
2014年共接待7,040萬人次,也是國際客量最多的機場之一。
除旅客運輸外,該機場貨運量居世界第7,2014年處理量達237萬噸。
阿聯航空為杜拜國有航空公司,於2014年,該公司航點遍布六大洲,
於超過70個國家,通航142個城市。
(走累了.就來一杯咖啡唄! )
地鐵
杜拜地鐵耗資38.9億美元,由紅線及綠線兩條路線組成,
行經商業區及住宅區,於2009年9月啟用。
杜拜地鐵為阿拉伯半島第一個開通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
也是全世界最長的自動化無人駕駛軌道交通。
大陸地區經濟強不強大..有時候出國門一趟就知道了...中秋快樂!
這一次斯斯很不要臉的把杜拜加入到我去過得國家了.
以前斯斯也曾去過泰國轉機.但並沒有把他加入去過的國家中.
因為我想泰國我以後應該會去一次.但是杜拜我應該不會想專程去一次.
一來他有值得一看的歷史景觀嗎?我不知道.他消費太高了.而且它太熱了.
這一次到來半夜三四點.外面都還32度.白天的溫度??真是受不了....
而且我們也算入境了.所以說我到過杜拜應該也不算騙人唄!
至少拍拍照片..證明我來過..
杜拜帆船飯店小飾物.
可愛的駱駝.
還有馬克杯們..
這個杯顏色鮮豔.很是可愛.我為什麼沒下手??
還有一個粉色系的..也很可愛.
果乾類...
明明是在杜拜..卻到處可以看到中秋快樂耶!
本以為時間到了..可以搭飛機了..沒想到....
最後還要再搭一段接駁車....到另一個航廈去.
我們第二段的飛機來了...
雖然不是A380.但也是很大的一般飛機了.
上飛機了....
還好..一樣是廣體客機.(一排共有10個位子 .3+4+3)
而且都不用換位子耶.我跟老婆都坐在還不錯的位子上.讚!
(航空公司的團體旅客座位安排要跟阿聯酋多學學)
..........................第二段飛機開始.....................
(北歐時間的下午一點40分左右...
我們到達瑞典-斯德哥爾摩-阿蘭達機場)
斯德哥爾摩-阿蘭達機場
(瑞典語:Stockholm-Arlanda flygplats;IATA代碼:ARN;ICAO代碼:ESSA)
是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省錫格蒂納的一個國際機場。
阿蘭達機場是瑞典最大的機場,和2006年度北歐國家第三大機場,全年共有1750萬乘客。
此機場座落於斯德哥爾摩市以北42公里,和烏普薩拉東南40公里。
以公路和鐵路來往斯德哥爾摩的距離分別不大,但是以鐵路來往烏普薩拉的距離比公路短得多。
它也是北歐航空(SAS)其中一個主要樞紐機場。
除了用作民航外,阿蘭達機場也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太空太空梭的緊急降落點之一。
(相對於杜拜的半夜32度.這裡的溫度已經明顯的下降許多了)
歷史
阿蘭達機場於1959年已開始運作,但只是用作飛行訓練。
直至1960年,它才開始用作公共運輸,而開幕典禮於1962年才舉行。
起初只有一個客運大樓,即現時的5號大樓。因當時的布羅馬機場跑道太短,
所以阿蘭達機場在1960年已用作洲際航線。
其名稱「Arlanda」於開幕前徵募,由機場位處的Ärlinghundra區的舊名──Arland而來,
而名字後面的字母-a是為了模仿瑞典地名(Landa)而加上,
同時landa是瑞典語中的動詞「降落」。
1983年,新的客運大樓建成(今稱為4號大樓),國內航線由布魯瑪機場遷至阿蘭達機場。
(二段都是搭乘阿聯酋航空)
1990年,兩個新的國內客運大樓──2號和3號大樓建成,
位於首個國內客運大樓以南。
1992年時,2號大樓因使用量減少,曾被暫停使用,
之後才被重新用於國際航線。
首兩個運作的大樓其後被重新編號為4、5號大樓。
第三條跑道於1998至2002年間建造,但至2003年才開始使用。
(到達轉盤處....來.來.來..往這邊.往這邊.. ..)
結構
現時,阿蘭達機場有四個客運大樓。
2號和5號用作國際航線,而3和4號用作國內航線。
2003年底才開放的Arlanda N(阿蘭達北)大樓連接5號大樓和新建的F碼頭。
SAS和其星空聯盟盟友運作的國際航線都使用這大樓。
曾經有計劃興建Arlanda S(阿蘭達南)連接2、3、4號大樓,
但因資金不足而暫停。
(開箱拿外套了....外面溫度約18度左右)(往後一天會比一天更冷)
機場內共有64個閘口、5個貨櫃大樓、5個飛機庫和3個起飛、
降落跑道(分別長3300米、2500米和2500米)。
4號和5號客運大樓之間有一個購物中心「Sky City」,該處同時擁有鐵路車站。
阿蘭達快線火車連接機場和斯德哥爾摩市中心。
(此時團員們都還不太熟悉.尚未抱團.只能聽楊導說話.. )
地面交通
鐵路
來往機場和斯德哥爾摩中央車站最便捷的方法是阿蘭達快線高速列車,只需18分鐘。
也可以搭乘斯德哥爾摩交通公司(SL)的斯德哥爾摩通勤鐵路,但耗時較久需要38分鐘。
烏普蘭交通公司(UL)營運的upptåget,
是一個覆蓋烏普蘭斯韋斯比、阿蘭達機場、烏普薩拉、耶夫勒的區域鐵路。
列車每30分鐘開出一班,來往烏普薩拉只需19分鐘、蓋維爾90分鐘,
在烏普蘭斯韋斯比也可轉乘鐵路往斯德哥爾摩。
由SJ營運的InterCity和X2000長途列車可到達阿蘭達機場以北,
但被禁止駛進斯德哥爾摩中央車站。
(我們這幾天大多是一天一台遊覽車..要到挪威後才會固定車輛)
公共汽車
彩虹巴士
彩虹巴士(Flygbussarna)提供巴士來往機場,於斯德哥爾摩省北和斯德哥爾摩市中心設有幾個站。
使用彩虹巴士由斯德哥爾摩巴士總站和阿蘭達機場,需時40分鐘,在繁忙時間則更長。
SL巴士和區域鐵路
來往阿蘭達機場最便宜的方法是乘搭SL的583或583X號巴士,連接機場和區域鐵路Märsta站。
在Märsta站有區域鐵路到達中央車站。
(在這邊有一個遊覽車使用須知要跟新手說一下.除了前一排不能乘坐之外.
前半的遊覽車位子.請以二人坐為主.((當然還要看人數.))想要一人坐二個位子的.
請去後後半部.還有最重要的.坐在前半部的人應從前門下車.你要從後車門下車也可以.
但應該先禮讓後車門的人下車.這才是正確的.但是.....大多數菜鳥都不懂.... )
使用這個方法,來往機場和市中心需時約60分鐘──其中18分鐘巴士、6分鐘轉乘、36分鐘火車。
由於巴士上無法購買車票,故乘搭SL巴士前必須先行買票,
如在機場內的Pressbryån和7-Eleven便利店出售的預繳車票。
由SJ有限公司)營運,來往斯德哥爾摩中央車站和烏普薩拉的鐵路也經Märsta站。
烏普薩拉
烏普蘭交通公司的801、802號巴士來往阿蘭達機場和烏普薩拉。
(這台遊覽車很新.還有全景天窗耶...第一次坐到 )
計程車
另一個快速往來阿蘭達機場和斯德哥爾摩或烏普薩拉個處的方法是計程車。
所有從機場駛出的計程車都必須收取固定價格,或按計程咪錶收費,因此不用估計車費。
每輛計程車可接載四名乘客,大型計程車則可接載更多。
有很多公司都提供固定價格的接送服務。
機場泊車
司機可以在客運大樓長期或短期泊車,但是價錢不便宜。
泊車規則嚴厲執行,而泊車罰款是錫格蒂納和民航管理局的主要收入來源。
(習慣跟老婆坐後面一點....一個人二個位子.
而且還要窗戶大面積一點的.方便拍窗外的景致
好了...讓我們開始進入本次旅遊唄!)
專機接發
作為瑞典首都的主要機場,阿蘭達機場也常有貴賓專機起降,
使用者以政府官員及社會名流為主。
2011年4月,時任俄羅斯總理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訪問瑞典時,
其專機隊均使用阿蘭達機場。日本天皇訪問瑞典時也使用其波音747專機。
2013年9月,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訪瑞時乘坐的空軍一號也以阿蘭達機場為目的地。
歐盟會議召開前後也會有一些專機在阿蘭達機場起降。
一些私營公司的要員也乘坐其商務噴射機參加斯德哥爾摩一帶的會議。
部分專機也會在離斯德哥爾摩城區較近的布魯瑪機場降落,
但由於布魯瑪機場的噪音管制,多數貴賓專機仍會前往阿蘭達機場。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9張照片.
本次-2024-北歐四國-峽灣遊-共已上傳80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4-北歐四國-峽灣遊.大約有110篇文章.46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一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