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s0i0Mk   

 

2024-北歐四國-峽灣遊 02-[瑞典-斯德哥爾摩]-斯德哥爾摩王宮.

置頂照片:楊導正對團員們溫馨解說中.

旅遊時間:14天13夜-(09-17-到09-30)-第2天

時間:民國113年9月18日星期三.下午

可樂旅遊-導遊-領隊-楊思蜀先生

天氣:晴

溫度:9-22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30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7個國家-(日本+12.柬埔寨+1.中國大陸+6.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埃及+1.瑞典+1.芬蘭+1.丹麥+1.挪威+1.杜拜+1)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 小米12手機

鏡頭-CANON-RF15-35 F2.8L + RF 16MM F2.8 + RF 35MM F1.8 + 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 + GODOX LED 36

(近年來懶得多帶上三腳架了.畢竟總重已經超過七公斤了.)

 

斯德哥爾摩王宮. (1).JPG

 

 辛苦了十幾個小時...從台灣到杜拜.

 

再從杜拜到瑞典-斯德哥爾摩.

 

終於要開始我們的行程了....開心. 

 

斯德哥爾摩王宮. (2).JPG

 

 尤其今天的遊覽車真的很讚!

 

 

斯德哥爾摩王宮. (3).JPG

 

 今天的第一站是斯德哥爾摩王宮.

我們此行的導遊兼領隊楊導-uncle.

 

他是一個很盡責的好導遊.專業知識不用說了.

 

幽默風趣好相處.這14天有了他.我們此行就注定了將是個美好的旅程了. 

 

 

斯德哥爾摩王宮. (4).JPG

 

 

斯德哥爾摩王宮

(Stockholms slott),或稱皇家宮城(Kungliga slottet),

位於斯德哥爾摩老城北部的瑞典王宮。

斯德哥爾摩王宮的歷史始於中世紀的三王冠宮,

雖然現時王室已經搬出到郊外的卓寧霍姆宮,

但斯德哥爾摩王宮仍是瑞典國王的官方居所。

 

 

斯德哥爾摩王宮. (5).JPG

 

 

除了用作王室居所的樓層外,

王宮其餘部份還有其他用途,

如古斯塔夫三世文物館(Gustav III:s antikmuseum)、

寶藏展覽廳(Skattkammaren)、軍械展覽廳(Livrustkammaren)

和位於地底的三王宮博物館(Museum Tre Kronor)。

 

 

斯德哥爾摩王宮. (6).JPG

 

 (參訪斯德哥爾摩皇宮時正值衛兵換班)

 

1878年之前,王宮的東北翼原為王家圖書館所在地,

現時該部分是貝爾納多特圖書館,

稱為「圖書館翼」(Biblioteksflygeln)。

1523年,古斯塔夫·瓦薩已經派置衛兵駐守王宮,

以維持整個城市(即現時的老城)的治安。

 

 

斯德哥爾摩王宮. (7).JPG

 

 (北歐民族身材亦相當高大.男的平均183.女的170)

 

外觀


斯德哥爾摩王宮有四個立面,各有特色。

面向外庭院的西立面是國王的立面,佈置有武術和剛陽的風格。

東立面是王后的立面,整個以多條巨大壁柱裝置。

南立面代表民族,上面的多個凱旋門式設計深受巴洛克風格影響,

內有國家大廳(Rikssalen)和王宮教堂。

北立面對著北橋和古斯塔夫·阿道夫廣場,

代表所有王室成員,內有面向北方的國王和王后房間。

王宮花園(Logården)位於東南翼和東北翼之間。

 

 

斯德哥爾摩王宮. (8).JPG

 

 

西部

從西部階梯而上(Västra Trapphuset),

左方的第2層有貝爾納多特房間,

右方是勳章大廳(Ordenssalarna )。

第三層有國賓館和國家房間。


東部


從南方的入口進入的下一層是軍械展覽廳,

是瑞典最古老的博物館,展出兵器、軍服和寶石。

 

 

斯德哥爾摩王宮. (9).JPG

 

 

北部

北部有國王和王后的套房,包括睡房、衣櫃和前室。

除此之外,還有每年招待5至10次賓客的卡爾十一世畫廊、

國王或王儲會見政府官員的房間,和用作特別展覽的房間。

這些房間原是古斯塔夫六世·阿道夫國王的私人房間。

在獅子斜坡下的地面上,是三王冠博物館。

 

 

斯德哥爾摩王宮. (10).JPG

 

 (跟著楊導繞王宮半圈)

 

南部

國家大廳在一樓西邊,國家教堂在一樓東邊。

地下一層有展出瑞典冠冕的寶藏展覽廳。

東北翼

東北翼有古斯塔夫三世文物館,展出義大利的古老雕塑。

 

 

斯德哥爾摩王宮. (11).JPG

 

 (房子都蓋在斜坡上)

 

歷史

斯德哥爾摩王宮的興建,源於1697年5月7日的一場大火災。

這場火災幾乎把當時的三王冠宮完全燒燬,只有北部幾乎不受大火波及。

和其餘部份不同的是,北部的牆壁進行了維修,至今仍然存在。

 

 

斯德哥爾摩王宮. (12).JPG

 

 

這部份的牆壁在火災前不久建成,其巴洛克式建築與現時所見的一樣。

王宮教堂於火災前5個月,即1696年聖誕節落成,其內部依然被現時的王宮教堂使用。

當時王宮的北部按羅馬巴洛克風格建造,規格和對稱都很嚴謹。

負責建築的工程師小尼哥底母·特辛(Nicodemus Tessin d.y.)

曾在1688年到羅馬法爾內塞宮作實地考察。

 

斯德哥爾摩王宮. (13).JPG

 

 

牆壁重建

三王冠宮的中世紀牆壁現時可見於獅子斜坡(Lejonbacken)

後的北部地庫內。獅子斜坡後隱藏古舊的無窗牆璧。

舊牆壁也形成了北部牆壁的大部分。

例如,以前的東北和西北牆角塔的牆壁,就比現今王宮的地面牆壁較厚,

因為特辛致力保存,使舊牆壁的一半仍可使用。

 

 

斯德哥爾摩王宮. (14).JPG

 

 

1690年,節儉的國王卡爾十一世已經不情願地同意了開始維修工程。

重新使用舊部份,對建造這部份的新宮殿尤其重要。

因此,工程很快就完成了,只用了5個月時間。

新建的牆壁也比舊的高,包括完全包含在新牆壁內的舊塔。

特辛的圖則也把卡爾十一世在火災前的畫廊包括在內。

 

 

斯德哥爾摩王宮. (15).JPG

 

 

特辛興建新宮殿的計劃


火災過後,由母親海德維希·伊麗歐諾拉輔政的

卡爾十一世決定在被毀的舊宮殿遺址上興建一座新的宮殿。

小尼哥底母·特辛負責設計和建築新王宮。

特辛設計的新宮殿獲批准後,他被任命為宮殿工程的總管,

和王宮的軍需主管。

 

斯德哥爾摩王宮. (16).JPG

 

 (瑞典國王查爾斯.約翰十四世雕像)

同時,Göran Josuæ Törnquist擔任他的顧問和副手,

Hans Conradt Buchegger擔任建築主管,對工程也作出重大貢獻。

他們憑這工作賺得德國「巨匠」的榮譽。

 

 

 

斯德哥爾摩王宮. (17).JPG

 

 

根據特辛在大火前的設計,宮殿會以無翼的四方型式建造,

嚴謹地跟隨羅馬巴洛克風格(即其他三道外牆看似來跟北部外牆一樣長)。

後來他放棄了此設計,因為他不敢向節儉的卡爾十一世提出建議。

然而,卡爾十一世死後的《古今瑞典》(Suecia Antiqua et Hodierna

)有5幅圖樣:I.19(新的北立面俯視圖,連同獅子斜坡和新庭院)、

I.20(新王宮教堂的內部設計)、I.27(船島俯視圖)、

I.32(從國王公園觀看王宮)。

 

斯德哥爾摩王宮. (18).JPG

 

 

從船島上的巴洛克式宮殿(I.27)來看,

三王冠宮的高塔會保留在新的王宮廣場。

大火後,特辛需要重新設計,他改動了原先的四方形,

加入了翼的設計,使宮殿東西方較長。

 

 

斯德哥爾摩王宮. (19).JPG

 

 

這是為了增加紀念碑,和把宮殿向西部的空間擴建。

然而,因為大教堂位於南方,所以西南方的翼需要縮短。

由於各翼的長度不一,為了保償對稱性,

他在主要建築以西劃出了一個半圓形,後來變成今日的外庭院。

 

 

 

斯德哥爾摩王宮. (20).JPG

 

 

瑞典皇宮

歡迎來到歐洲最大的皇宮之一的瑞典皇宮(The Royal Palace)。

瑞典皇宮坐落於斯德哥爾摩老城區的斯塔丹島,

建於17世紀,整個宮殿分為七層,共有600多間房間。

是瑞典皇室辦公,舉行慶典和迎接外賓的地方。

 

 

斯德哥爾摩王宮. (21).JPG

 

 

另皇宮內多個廳室現為博物館常年對外開放,

其中有收藏古斯塔夫三世see Gustav III 珍寶的藏館,

三皇冠展館, the Tre Kronor Museum 等。

此外皇宮內仍保留了兵器庫包括皇室著裝、盔甲、加冕禮的四輪馬車等等。

 

 

斯德哥爾摩王宮. (22).JPG

 

 

1697年,當時的皇宮三皇冠宮(Tre Kronor)在一場大火中燒為灰燼。

之後在宮廷建築師Nicodemus Tessin the Younger

的設計下修建成一座充滿意大利巴洛克風格的皇宮建築,可媲美英國白金漢宮。

每天中午皇宮外都會舉行皇家衛兵的換崗儀式。

也是參觀瑞典皇宮時不能錯過的精彩環節。

 

 

 

斯德哥爾摩王宮. (23).JPG

 

 (彤彤:接下來讓我們好好的來介紹一下-瑞典)

 

瑞典王國

(瑞典語:Konungariket Sverige),

通稱瑞典(Sverige),是一個位於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北歐國家,

首都及最大城市為斯德哥爾摩。

瑞典西鄰挪威,東北與芬蘭接壤,西南瀕臨斯卡格拉克海峽和卡特加特海峽,

東邊為波羅的海與波的尼亞灣,與丹麥、德國、波蘭、俄羅斯、

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隔海相望,

國土西南端透過厄勒海峽大橋與丹麥相連。

 

 

斯德哥爾摩王宮. (24).JPG

 

 

瑞典面積為450,295平方公里,為北歐第一大國家,

人口約1,000萬是北歐五國中最多的。

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僅25人),

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7%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國土面積1.5%的城市裡。

瑞典是一個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已開發國家,

其公民享有高品質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環保。

 

 

斯德哥爾摩王宮. (25).JPG

 

 (收穫北歐第一面車牌)


瑞典是傳統的鐵、銅和木材出口國,其水資源也很豐富,

但石油和煤礦資源十分匱乏。隨著運輸和通訊的進步,

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

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使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

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

 

斯德哥爾摩王宮. (26).JPG

 

 


20世紀中期,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於1995年加入歐洲聯盟,隨後於2024年加入北約。

由於瑞典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設立福利國家之社會福利的制度,

已被國際視為極力追求人權與平等的國家之一,

並且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指數中通常名列前茅。

 

 

斯德哥爾摩王宮. (27).JPG

 

 

歷史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隨著冰河時期內陸積雪漸漸溶解,

瑞典一帶地區石器時代已有人聚居。他們居住在波羅的海附近,

主要以打獵、蒐集、捕魚為生。

貿易活動的遺跡顯示瑞典南部青銅器時代人口已頗為稠密。

 

 

 

斯德哥爾摩王宮. (28).JPG

 

 (王宮坡方尖碑於1800年揭幕,以紀念斯德哥爾摩市民在1788年俄瑞戰爭期間的事蹟。)

 

九至十世紀時,瑞典地區發展出維京文化,

以搶略、侵略、貿易、殖民等方式向東發展,

受影響的地區包括波羅的海、俄羅斯及黑海。

1150年代時瑞典佔領芬蘭,芬蘭成為瑞典本土一部份。

 

 

斯德哥爾摩王宮. (29).JPG

 

 

(大教堂建於13世紀,位於皇宮和諾貝爾博物館之間,

不僅是斯德哥爾摩市民的信仰中心,也是瑞典皇室舉行重大慶典或儀式的地方)

 

公元1397年,瑞典、丹麥、挪威三國共擁一主,

但各國仍維持國家的身分,史稱卡爾馬聯合。

15世紀起,瑞典人極力抗拒丹麥的企圖吞併。

1521年,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再次建立王權,瑞典從聯盟中獨立。

 

 

斯德哥爾摩王宮. (30).JPG

 

 

17世紀時瑞典在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

中獲得許多歐陸領土包括立窩尼亞和英格里亞,

瑞典帝國躍升成為歐洲強國。

然而在18世紀的大北方戰爭(1700年-1721年)中,

瑞典先勝後敗,被改革後的俄羅斯帝國取代其在歐洲的地位。

1809年芬蘭戰爭中瑞典戰敗,芬蘭被迫割給俄國,

成為附屬於俄羅斯帝國的大公國。

 

 

斯德哥爾摩王宮. (31).JPG

 

 (主教座堂長期以來一直是斯德哥爾摩唯一的教區教堂)

 

1810年卡爾十三世為了與拿破崙交好,收法軍元帥伯納多特為養子,

成為太子,登基之後,即後來的卡爾十四世·約翰。

拿破崙戰爭結束後,根據基爾條約丹麥將挪威割予瑞典,

最後一次參與的戰爭是1814年與將挪威合併的戰事。

該戰後兩國組成由瑞典主導的瑞典-挪威聯合王國,1905年解散。

 

 

 

斯德哥爾摩王宮. (32).JPG

 

 

瑞典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均保持中立,但在二戰納粹德國佔領挪威後,

給予德國軍事通行權以及鐵礦資源。

冷戰時期沒有向美國或者蘇聯兩大陣營靠攏,因而被視為緩衝。

瑞典不是任何軍事組織的成員,但會參與北約的軍事訓練,

直到1995年放棄中立國地位,正式加入歐盟,隨後於2024年加入北約。

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獎頒獎禮在斯德哥爾摩皇家音樂學院舉行。

1902年開始由瑞典國王頒授諾貝爾獎(和平獎除外)。

 

 

斯德哥爾摩王宮. (33).JPG

 

 

(王宮坡方尖碑-是一座位於斯德哥爾摩老城區王宮坡的一座方尖碑,被視為瑞典首都的中心點。)

 

地理

 

瑞典位於歐洲北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東部,

東面瀕波羅的海和波的尼亞灣,因此有漫長的海岸線。

西面為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也是和挪威的分界線。

瑞典國土總面積為449,964平方公里(173,720平方英里),

可耕地比率約佔7.0%,歐洲國家面積排名第五位,

也是北歐最大的國家。

 

斯德哥爾摩王宮. (34).JPG

 

 

瑞典地形狹長,南北長1574公里,

東西最寬僅500公里,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

從地理上分成三個大的地區,北部為諾爾蘭高原,

山嵐起伏,大片遼闊的森林;斯韋阿蘭位於中南部,

多為平原或丘陵,湖泊約9萬個;最南部為約塔蘭,

由斯莫蘭高地和肥沃的斯科訥平原組成。

 

 

斯德哥爾摩王宮. (35).JPG

 

 (斯德哥爾摩王宮為義大利巴洛克風格,

 

設有內外兩處中庭,外部中庭為兩棟弧形建築)

 

 

大約有15%的瑞典國土位於北極圈以北。

哥得蘭島和厄蘭島是瑞典最大的島嶼;

維納恩湖、韋特恩湖和梅拉倫湖是瑞典最大的湖泊。

南部的厄勒地區和中部的梅拉倫湖周邊則人口密度最高。

 

 

斯德哥爾摩王宮. (36).JPG

 

 

氣候

由於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瑞典大部分地區屬溫帶氣候。

即使位於較高緯度,但四季仍分明,氣候亦溫和。

瑞典可劃分三種氣候,南部主要是海洋性氣候;

中部地區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北部主要為亞寒帶氣候。

 

 

斯德哥爾摩王宮. (37).JPG

 

 

由於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瑞典較其他相同緯度的國家

(例如:俄羅斯、加拿大及美國北部)較為溫暖及乾燥。

年平均降水量500-800毫米。西南部地區有較多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有1,000至1,200毫米。

 

 

斯德哥爾摩王宮. (38).JPG

 

 

瑞典的日照時間有較大的變化。

瑞典的全年日照時間大約由1,100至1,900小時。

在北極圈以南的地區,夏季日照時間較長。

例如首都斯德哥爾摩,在六月尾,日照時間會長達18小時以上,

但在冬季(如十二月尾),日照時間則縮短至大約6小時。

 

 

斯德哥爾摩王宮. (39).JPG

 

 

南北地區在溫度上亦有明顯的變化。

中南部地區普遍有較溫暖的夏季

(平均最高溫度大約20至25度,最低溫度大約12至15度)

及較寒冷的冬季(平均溫度大約零下4至2度)。

在北部地區,夏季較短及較清涼,但有較長及寒冷有雪的冬天。

 

 

斯德哥爾摩王宮. (40).JPG

 

 

人口

瑞典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平均壽命最長和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全國90%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地區,

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和馬爾摩是瑞典人口最密集的三大城市。

2004年8月,瑞典人口第一次超過900萬。2017年1月20日,

瑞典全國註冊人口突破1000萬。

 

 

斯德哥爾摩王宮. (41).JPG

 

 

約12%(110萬)的人口出生地不在瑞典,

16.7%(153萬)的人口是移民或移民的後代,

反映了北歐人口流動性高、早期勞工移民及後期的難民潮等現象。

2010年的數據,14.3%的瑞典人有移民背景,

9.2%來自非歐盟國家,5.1%來自歐盟國家。

 

斯德哥爾摩王宮. (42).JPG

 

 

移民多數來自芬蘭、土耳其、德國、丹麥、

挪威、波蘭、伊朗、伊拉克和前南斯拉夫等國家。

根據瑞典移民局的資料統計,目前北歐國家的移民還是佔了多數。

據2005年資料統計,來自北歐國家移民有20,162人,來自亞洲為16,739人,

來自非洲為5,625人,而來自拉丁美洲為2,655人。

 

 

斯德哥爾摩王宮. (43).JPG

 

 

移民多數來自芬蘭、土耳其、德國、丹麥、

挪威、波蘭、伊朗、伊拉克和前南斯拉夫等國家。

根據瑞典移民局的資料統計,目前北歐國家的移民還是佔了多數。

據2005年資料統計,來自北歐國家移民有20,162人,來自亞洲為16,739人,

來自非洲為5,625人,而來自拉丁美洲為2,655人。

 

 

斯德哥爾摩王宮. (44).JPG

 

 

移民多數來自芬蘭、土耳其、德國、丹麥、

挪威、波蘭、伊朗、伊拉克和前南斯拉夫等國家。

根據瑞典移民局的資料統計,目前北歐國家的移民還是佔了多數。

據2005年資料統計,來自北歐國家移民有20,162人,來自亞洲為16,739人,

來自非洲為5,625人,而來自拉丁美洲為2,655人。

 

 

斯德哥爾摩王宮. (45).JPG

 

 

(斯德哥爾摩大教堂 Storkyrkan)

 

語言

瑞典的官方語言是瑞典語,屬印歐語系的北日耳曼語支,

又稱斯堪的那維亞語支,與丹麥語及挪威語相近,但發音與寫法均相異。

挪威人能夠輕鬆地理解瑞典語。丹麥人也可以理解,但比起挪威人稍微有一點難度。

反過來,這種情況對於講標準瑞典語的居民同樣存在:挪威語比丹麥語更易理解。

 

 

斯德哥爾摩王宮. (46).JPG

 

 


2009年7月1日,新的語言法誕生,瑞典語成為瑞典的官方語言。

瑞典語是否是官方語言曾在歷史上有爭議。

瑞典國會在2005年把瑞典語訂為官方語言的議案沒能通過。

瑞典語是瑞典「主要語言」(huvudspråk),而「少數族裔語言」

(minoritetsspråk)包括芬蘭語、梅安語、薩米語(多種方言)、

羅姆語和意第緒語。

 

 

斯德哥爾摩王宮. (47).JPG

 

 (楊導不說沒人知道這是廁所.還是男廁)


隨著貿易全球化,英語成為瑞典人最普遍的第二語言,

對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人尤其如此。

從1849年開始,英語就是高中的必修課程,

在1940年代後期更是成為所有瑞典學生的必修課程。

大部分瑞典人還掌握其它一門甚至幾門語言,

如西班牙語、德語、法語和義大利語等。

 

 

斯德哥爾摩王宮. (48).JPG

 

 

政治


瑞典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是現任瑞典國王,

僅履行代表性或禮儀性職責,不干預議會和政府工作。

瑞典實行內閣制,政府首長為首相,由議會選舉所產生。

現代瑞典的立法機構是瑞典國會,共有349名議員,選舉產生首相。

 

 

斯德哥爾摩王宮. (49).JPG

 

( 大廣場幾乎是每個中世紀城市的中心,)

 

議會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日期為九月的第二個星期天。

其主要職能包括制定法律、決定稅收和公共資金的使用、監督政府行為和國家行政等。

瑞典政府內閣受議會委託管理國家,並對議會負責。

法院分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兩個法院體系。

行政法院與議會督導制度共同監督政府行政,是瑞典政治制度的特點。

 

 

斯德哥爾摩王宮. (50).JPG

 

 (舊城廣場上最醒目的建築是-諾貝爾博物館)

 

經濟


19世紀以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成長,

加上一直在政治上保持中立,瑞典經濟發展逐漸加速。

到20世紀中葉更是飛速發展,成為一個工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1970年代開始,瑞典實施了新的產業調整戰略,進一步加大科研的力度和投入,

積極發展現代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現代化福利社會。

 

 

斯德哥爾摩王宮. (51).JPG

 

 (斯德哥爾摩的舊城廣場是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廣場)

 

近百年來,農業在瑞典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持續下降,

瑞典農業勞動人口只佔全國就業人口的3%左右,

現有耕地300萬公頃,農產品自給率達80%以上,

所產各類食品除滿足本國需要外,還可供出口。

 

 

斯德哥爾摩王宮. (52).JPG

 

 (還有造型特別的噴泉)

 

瑞典森林資源豐富,林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重要,

除木材原料出口外,還建立了龐大的造紙、家具、林產化工等配套深度加工工業部門,

其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最前列。其中針葉樹木產品的出口額居世界第二,

紙漿出口居世界第三,紙業出口居世界第四。

同時政府注重環境保護,每年的採伐量不超過自然生長量,

使得瑞典森林覆蓋率長期保持穩定。

 

斯德哥爾摩王宮. (53).JPG

 

 

瑞典在保留傳統的特色同時,產業優勢也已轉向技術整合度高的機械工業和化學工業,

同時大力發展資訊、電信、生技、 醫藥、環保等新興產業。

目前,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

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藥研究能力。

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

 

 

斯德哥爾摩王宮. (54).JPG

 

 (明信片上常出現的場景就是這裡哦。)

 

瑞典由於只有千萬人口,因此一直支持世界貿易自由化,

是出口導向型經濟的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為80%左右,出口利潤佔GDP的45%左右。

瑞典擁有很多國際知名的品牌,如富豪汽車、斯堪尼亞汽車、

紳寶集團、愛立信、Spotify、伊萊克斯電器、ABB、利樂包裝、哈蘇相機、

宜家家居、H&M、阿斯利康製藥、斯凱孚、阿法拉伐集團和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等等。

按人口比例計算,瑞典是世界上擁有跨國公司最多的國家。

2006年,瑞典共有6家企業進入《財富雜誌》評選的全球500強企業。

 

斯德哥爾摩王宮. (55).JPG

 

 (諾貝爾博物館展示諾貝爾獎的建立,以及獲獎者們及創辦人阿佛烈·諾貝爾的資料)

交通

瑞典共有152座機場(2007年)、250條跑道,其中3條跑道長超過3,047公尺,

12條跑道長2,438公尺至3,047公尺,75條跑道長1,524公尺至2,437公尺,

24座條跑道長914公尺至1,523公尺,38條跑道長度短於914公尺;未建造跑道共有98條。

 

 

斯德哥爾摩王宮. (56).JPG  

 

 

鐵路總長11,528公里(2006年),皆為標準軌(軌距1.435公尺),

並有7,527公里已電氣化。公路總長424,947公里(2004年),

已建設完成的有129,651公里,包含1,591公里的高速公路,

建設中有295,296公里。瑞典境內有運河2,052公里(2005年)。

亦建有798公里的瓦斯管(2007年)。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56張照片.

本次-2024-北歐四國-峽灣遊-共已上傳136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4-北歐四國-峽灣遊.大約有110篇文章.46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一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斯斯 的頭像
    斯斯

    斯言彤語-旅行攝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