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戀戀上蘇杭41 .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上
置頂照片: 博物館前的斯言彤語.
旅遊時間:六天五夜-第六天早上
時間:民國103年6月4日星期三
天氣:艷陽天 .
溫度:28-32度C.
杭州市
(「杭州」的本地吳語讀音國際音標:ɦaŋ tsei)簡稱杭,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
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之一,是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紐,
同時是中國最大的經濟圈——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
下轄9區、2個縣級市和2個縣,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
其中市區面積4876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884.4萬,
其中市區708.17萬。
以杭州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積達到34585平方公里,
居住的人口已經達到2110.2萬。
根據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2012年中國都市圈評價指數」,
杭州圈在中國大陸是僅次於上海圈、廣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
2012年杭州經濟總量是全國第十,全國省會城市第四,
並被《福布斯》多次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
杭州正在以「城市東擴、旅遊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為總體發展目標,
由「西湖時代」向「錢塘江時代」前進。
杭州的杭字本意是船,專指大禹治水乘坐過的船。
杭州歷史悠久,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
古時曾稱「臨安」(南宋)、「錢塘」、「武林」等。
是五代時期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
市內有有西湖、西溪濕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
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
是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杭州-這座現代化的城市.著實讓我們驚嘆連連....
台灣真的落後人家一大截呀...
處處是高樓林立的辦公大樓...
也處處是頂級的高級住宅...
因為跟著現代化的腳步...
所以要長的漂亮不用重新投胎.
只要花點錢就可以搞定了..
終於呀...來到第六天了...好辛苦哇...
斯斯修圖寫文章查資料..寫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了呀...
我的媽呀.....
我們今天的第一站要來點更有文化的.
帶大家去瞧瞧甚麼南宋官窯.甚麼叫做青瓷器...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是一座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博物館,
以郊壇下南宋官窯遺址為基礎,是中國第一座依託古窯址建立的陶瓷專題博物館。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佔地面積約43000平方米,展館面積10000平方米,
1992年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進行綜合改造,2007年博物館二期擴建,2010年三期擴建工程竣工。
南宋官窯博物館介紹
展廳由三個展室組成:
第一展室展示了在杭州出土的歷代精美陶瓷器珍品;
第二展室展示了中國古代陶瓷歷史和南宋官窯建立後社會、
政治、經濟基礎及發展的情況;
第三展室展示了國內的仿古瓷研究及運用現代技術仿製官、哥、
汝、定、鈞宋代五大名窯和越、建窯等精品。
遺址內有建築面積達1700平方米的作坊遺址保護廳和龍窯遺址保護廊,
是我國最大的古遺址保護建築。
作坊內的水溝、練泥地、陶車坑、釉缸、素燒爐、
生坯堆和窯爐均是當年的生產設備和製作流程,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爭議
2011年8月,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在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中.
公開質疑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藏品長沙窯大執壺(「壺王」)。
楊靜榮稱,他沒見過類似的出土器物;
另外,這個壺不實用,壺的比例存在問題,
如果裝滿液體,壺把無法承受整個壺的重量。
楊認為這個壺是20世紀90年代後的仿品。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回應,不同意楊靜榮的看法,
認為這只是「一家之言」,將另找專家進行鑒定。
館方表示,楊靜榮之前確實來過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但他並沒有上手看過這件文物,也沒有當場表示反對。
9月份,有民間制瓷藝人稱,這件大執壺與他曾經的一批作品很相似,
但是因為他只看到了照片,沒有見到實物,所以無法確定是不是自己的作品。
據說,20世紀80年代末,湖南長沙銅官鎮陶瓷廠曾生產了30餘件類似產品。
後來,媒體披露,這件執壺是民間收藏家丁仰振從農民手中以1,600元人民幣買下的,
當時一共買了兩件。
2004年,丁仰振拿著其中一件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的賽寶大會(捐給博物館的壺王是另外一件),
被專家現場鑒定為贗品。當時參與鑒定的四位專家是故宮博物院楊靜榮、
故宮博物院葉佩蘭、首都博物館王春城、景德鎮歐陽世彬。
然而丁仰振對記者稱專家鑒定壺是真品。
2005年秋,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擴大規模,徵集藏品,
丁仰振將自己的584件藏品送往博物館。
博物館請來南京博物院瓷器鑒定專家「張青花」張浦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朱伯謙、揚州文物培訓中心主任朱戟、
故宮博物院瓷器專家馮小琦四人進行鑒定,
只有在四人一致認為是真品時才予徵集。
張浦生、朱伯謙和朱戟三人均認定「壺王」為稀世珍品,
並建議博物館將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馮小琦沒有在鑒定結論上簽名。
丁仰振因為捐贈這批文物,收到了杭州市政府1,5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命運的鏤空——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考察記
作者:同人旅行網旅遊顧問麥柯
南宋官窯博物館的考察是今年的博物館系列考察中收穫最多的一次。
一點鐘從公司出發,因對新買的電動車自信滿滿,所以先在城北兜了一個圈,
然後直搗黃龍體育中心、楊公堤、虎跑路,鳳凰山路。
事實證明杭州不僅是一個適合騎行的城市,而且是一個適合騎電動車的城市。
非週末的楊公堤和虎跑路上恢復了難得的清淨,西湖籠罩在午後的霧霾裏,
如果沒有PM2.5,從表面上看,仿佛仙境。
右側的茅家埠更是集西湖和西溪濕地的特徵於一體,山水合一,
仙境已經無法形容了。
在到達終點之前我被位於鳳凰山路一側的杭幫菜博物館吸引了過去。
這是一座深藏在山中的博物館,與其一起深藏的還有一個江陽畈生態公園,
園外張望,秋林密染,當是市民休閒野營的好去處。
杭幫菜博物館展示了從古至今杭州一帶的特色菜肴,
既有文化內涵,又令人胃口大開,如果帶遊客來參觀完之後,
再去吃一餐特色的杭幫菜,一定吃得更有滋味。
不過我的下一個任務是,回歸大部隊,去南宋官窯看碎瓷。
這樣專業性的博物館,如果沒有導遊講解,
走馬觀花是看不出什麼名堂的。
好在南宋官窯博物館的講解員夠專業,夠便宜,
15人以下20元,15人以上30元,學生團隊免費,講解時間45分鐘。
博物館建在南宋官窯的其中一座遺址之上,
這裏主要的看點是從遺址中挖掘出來的陶瓷碎片,
還有製作陶瓷的作坊及燒制陶瓷的官窯遺跡。
請導遊幫我們夫妻拍一張合照...
(我真的要來減肥了...>"<)
因為遺址中都是當年給皇宮制陶時未能通過驗收的次品,
所以全部雜碎填埋,因此這裏的沒有完整的陶器精品展示。
這些碎瓷片拼貼成的復原品,多了命運的鏤空和裂痕,
仿佛可以看到當年制陶師猛力砸碎時的力量和惋惜。
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瓷片便碎滿了南烏龜山,
這個歷史上悲情王朝的命運,想來如是。
我本是個對陶瓷無知識無興趣無收藏的三無人員,
但隨著導遊的講解,一點點開始瞭解關於胎、釉、形、意的知識,
也可以假模假樣地欣賞起來。最有意思的一點是,
看到南宋時的很多陶器都是模仿古代青銅器的造型製作,
想來古人也有復古之風,一下子親近了許多。
本館的重頭是位於最末展廳的官窯原址,
順山勢而上一條五十米長的窯坑,是當時燒制瓷器的工廠。
長長的窯坑只剩地基,和兩側微露的磚牆,如果不被發現,
這裏應該爬滿青苔,枝蔓和落葉密佈,秋蟲唱歌,
落雨時,雨水順勢而下,一遍遍淘洗燒制陶器時留下的污痕。
主展廳之外還有一座臨時展廳,這裏正在展示的是四川遂寧的精品瓷器,
一下子從次品碎瓷片過度到國家級的精品瓷器,頓覺眼福大飽,人生美好。
雖然只有短短45分鐘的參觀和講解,但我發現我開始能夠欣賞瓷器,
開始會去想瞭解這些瓷器背後的文化和歷史。
甚至,在展廳裏的現代龍泉瓷商店,
也忍不住把玩了20元一隻的瓷杯,猶豫要不要買回去。
華夏經緯網
一、南宋官窯的歷史演變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
是我國陶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輝煌的時代。
江南一帶由於其富庶的地理條件和以外貿易的發展,
已形成商業繁榮、人口密集的城市。
臨安(今杭州),是當時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又是最大的消費城市。
還有明州(今寧波)、越州(今紹興)、
溫州、婺州(今金年)、處州(今麗水)等地,
這些市鎮,歷史悠久,瓷業甚為發達,
既是瓷器生產中心,又是瓷器消費市場和銷售集散地。
越瓷、婺州窯瓷、龍泉青瓷已久負盛名,各樹一幟。
"靖康之難",標誌著北宋五朝的滅亡。
中原地區諸名窯被毀。宋高宗趙構避逃東南,
定都臨安,建立了南宋朝庭。
在杭州鳳凰山設立修內司官窯,
並在烏龜山八卦田郊壇下附近另建新官窯。
內窯和新官窯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
燒造官庭和達官貴人需要的青瓷。
這是北宋汴京官窯的繼續,歷史上稱為南宋官窯。
據南宋人葉寊的《坦齋筆衡》一書中記載說:
政和間(北宋1111-1117年),就師自置窯燒造,
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
襲故宗遺制置窯 于修內司,造青器, 名內窯,
澄泥為花,極其精製,釉色瑩沏,為世所珍,
後郊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
此段文獻資料是迄今發現的關於南宋官窯歷史的最早文字記載,
後人研究都多以此為考證。文獻說明,北宋時期已燒制官窯。
南宋官窯繼承了北宋官窯的技術和製作方法。
文獻把南宋官窯劃分為"修內司"和"郊壇下",
前者"名內窯",後者係"別立新窯",
並明確指出新窯"比舊窯大不侔"。
據浙江省文管會1956年所發掘出來的一座南宋烏龜山窯址已確認了郊壇官窯的存在。
但文獻所指的"修內司"官窯址迄今未發現,有考古專家提出,
抑或是它和郊壇下僅是一處窯 址的兩 種稱謂,這也有特研究與考古發現的印證。
二、南宋官窯瓷的特點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論》在描述官窯瓷器說:
"官窯瓷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
濃淡不一,有蟹爪紋 紫口鐵足"。
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箋》裏進一步說明杭州官窯青瓷的特徵是"色取粉青為上,
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之下也。"
在已發掘的杭州烏龜山郊壇官窯窯址中發現很多瓷片與窯 具,
胎質呈黑灰或灰褐色,胎質輕薄、釉層較厚、釉色有粉青、蜜臘黃等色,
器型常有盤、碗、碟等,還有倣古器皿是受北宋徽宗提倡倣古復古的影響,
作為宮遷陳設用品;郊壇官窯遺址出土遺物較為豐富,其特徵與歷代文獻記述相符合。
南宋官窯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依色譜的顏色分,
是極淺的藍綠色,但也有以灰色綠色、黃綠色色調為主的。
具有良好的乳濁性和釉層豐厚的多次釉,在質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
南宋官窯瓷的胎土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紅褐色等,
但以黑褐色佔大多數,所謂"紫口鐵足"是由於黑胎上釉後,
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
而顯現了胎色,這就是"紫口"。
至於"鐵足"則是指圈足部份的黑鐵色了,
南宋官窯的釉極厚,故便有"原釉薄胎"之說法。
南宋官窯瓷多有紋片,有大小開片,亦稱文武片。
紋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淺,以冰裂紋等大紋層為主,
所謂"冰裂紋"者,如同冰糖、雲母一般,層層而下,
多角形的開片,顯白色的紋路,由於機會不多,較為特殊。
釉面出現的紋片原是一種缺陷,它由於製作過程中工藝處理不當,
胎釉膨脹系數相差過大,使釉面發生裂紋,
但我們的祖先巧妙地利用這種缺陷美,作為裝飾瓷釉的特殊手段,
使這種釉面紋路通過工藝的調整,控制裂紋的大小和疏密,
形成紋片碎路,縱橫交錯,極不規則又在規則之中。
經過人工染色,從而達到所謂"金絲鐵線"的藝術效果。
南宋官窯瓷的造型,品種包括很廣,以陳設用瓷為主,
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裝飾瓷,
如尊、壺、琮、爐、瓶、碗、碟、洗樣樣都有。
器型多倣自周、漢古制。造型嚴謹肅穆,古風樸樸,
又配以"紫口鐵足"更顯得風韻別致、古色古香。
官窯瓷器以小型器為多見,體積不大。
但是它所表現的氣度,卻仍然不可漠視。
南宋官窯青瓷,主要表現的不是在它的裝飾,
而在它本身如玉泉般的、莊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
在藝術風格上以釉色取勝,以造型見長,以紋片著稱,
這些製品反映出東方民族諄厚樸實,崇高古雅的獨特藝術風格。
官窯所燒的都是宮廷御用器,因此,要求製作都儘量完美,
早期作品為了使器身全部敷釉,盤洗等器一般都以支釘裝燒,
唯支釘較汝州官窯為大且粗,數目甚至有多達二十枚者。
晚期,則多以墊托墊燒,雖然是底留下一道無釉的痕跡,
但涂上一層鐵質護胎漿成"鐵足",使製品更富特色。
南宋官窯瓷既繼承了北宋汴京官窯瓷、
河南汝官窯瓷等北方名窯的造型端莊簡樸,
釉質渾厚的特點,又吸收了南方越窯、龍泉窯等名窯的薄胎厚釉,
釉面瑩沏,造型精巧之精華。
北藝南技的結合,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而且對世界文化藝術方面也是一個偉大的卓越的貢獻。
南宋王朝覆滅之後,官窯被毀,工匠失散,技藝失傳,故傳世珍品較少。
一九八九年,在香港以2500萬港幣拍買的一件南宋官窯青瓷,
創造了中國古陶拍賣史上的最高紀錄。
三、 南宋官窯瓷的恢復和發展
1950年,周總理在日理萬機中對恢復南宋官窯瓷作了批示:
希望有關科研生產部門儘快弄清碎紋釉青瓷的原料、
配方、燒制工藝,恢復古名窯。
直到1976年,南宋官窯的恢復試製工作才全面開始。
杭州瓷廠承擔了研試任務,1978年,倣官窯灰青釉和月白釉二類試製品研製成功。
1986年,杭州南宋官窯研究所成立。同年,研製成功南宋官窯粉青金絲紋片瓷。
近年來,杭州瓷廠杭州南宋官窯研究所仿製的南宋官窯,
不但繼承了原有的以釉色取勝,以紋片著稱,以造型見長之三大優點,
而且又發展了刻、畫、浮雕、堆塑與釉色結合等多種裝飾工藝,
豐富了造型,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在一九八七年國家輕工業部優質產品評比中,
倣南宋官窯菊瓣碗,雙弘貫耳瓶、果盤、葵口碗等十九件(套),
新研製的十二錦瓶現代造型在全國同行產品品質評比中奪魁。
榮獲一九八七年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一九八八年,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中榮獲銀牌獎。(周少華)
(中國陶瓷資訊資源網)
官窯是中國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辦瓷窯,
專燒宮廷、官府用瓷。官窯始於宋代,有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之分。
宋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一個輝煌時代,
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五大名窯著稱於世。
官窯排在五大名窯的第二名,官窯專爲宮廷燒制瓷器,
無論器物本身的藝術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都非常高。
北宋官窯
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
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附近設立窯場,
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窯。
南宋顧文薦《負雜錄》記載:宋宣政間
(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
名曰“官窯”,南宋葉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宋官窯亦有記載:
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徽宗在汴京(即今河南開封)
建窯燒制禦用瓷器,命名爲官窯。
汴京官窯瓷器胎質細膩,胎釉都纖薄如紙,
釉色有粉紅、月白、大綠、灰油等。
器形有鼎鑪、蔥管、空足、沖耳、乳鑪、貫耳、
壺環、耳壺、尊等及一些仿古銅器。
不久,由於金兵入侵,汴京被破,官窯也隨之終結。
北宋官窯傳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
胎體顯厚,且呈黑色,釉爲淡青色,瑩潤溫雅,尤以釉面開大裂紋片著稱,
不同於南宋官窯和汝窯及龍泉窯瓷器,它也有“紫口鐵足”的特征。
據文獻記載,北宋後期在東京汴梁,即現在的河南開封設置過官窯,
但至今爲止窯址都沒有找到。
南宋官窯
南宋時在今杭州市鳳凰山南麓烏龜山郊壇另設新窯,稱“郊壇下官窯”。
此官窯瓷器胎爲黑、深灰、淺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質細膩。
釉面乳濁,多開片,稱爲“蟹爪紋”,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
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卻偏赤鐵色,故有“紫口鐵足”之稱。
器型除碗、盤、碟、洗等日用器皿外,
還有仿商周青銅器的尊、鼎、鑪、觚等陳設瓷和祭祀禮器。
南宋官窯建於公元1127-1279年。
“靖康之難”以後,北宋滅亡,中原地區的許多名窯被毁。
宋高宗趙構避逃東南,定都臨安,建立了南宋朝庭,
南宋官窯也“襲故京遺制”移地於南方繼續生產。
南宋時,江南一帶貿易繁榮、人口密集,
富庶的臨安(今杭州)城成爲當時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寧波、紹興、溫州等地的瓷業十分發達,
既是瓷器生產中心,又是瓷器銷售集散地。
據悉,南宋官窯聚集了全國南北各地的能工巧匠,
很多人都是避戰亂,隨遷都,從北方來到了南方。
這些本就技藝嫻熟的工匠到了南方,
繼續用自己精湛手藝爲皇家宮廷燒造瓷器。
不少專家認爲,南宋官窯是北宋官窯的延續。
南宋官窯瓷既繼承了北宋汴京官窯瓷、
河南汝官窯瓷等北方名窯造型端莊簡樸,
釉質渾厚的特點,又吸收了南方越窯、龍泉窯等名窯的薄胎厚釉,
釉面瑩沏,造型精巧之精華。
北藝南技的結合,創造了中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南宋官窯通過細致純熟的工藝,
將流暢簡練的造型和精光内蘊的釉色和諧統一在一起,
代表着八百年前中國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
不過,它產量有限,傳世極少。南宋覆滅後,官窯被毁,工匠失散。
現傳世珍品不足百件,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
南宋官窯存世量極少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時間的久遠,宋代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瓷器又非常易碎。
更重要的是,南宋官窯是宮廷用瓷,數量本身就十分稀少。
據悉,南宋官窯制瓷配方和生產工藝十分複雜,成品合格率僅有百分之一。
平民百姓幾乎與官窯瓷器絕緣。
即便是民間出現官窯瓷器,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擁有的,主人家多爲皇親貴族。
南宋官窯瓷器的器型、釉色、胎質和藝術水准均達到中國古瓷器巔峰,
尤其是器物表面釉層的開片紋理、制作工藝與審美蘊含堪稱登峰造極。
明初曹昭《格古要論》在描述官窯瓷器說:
“官窯瓷宋修内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
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箋》里進一步說明杭州官窯青瓷的特征是“色取粉青爲上,
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紋取冰裂鱔血爲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之下也。”
南宋官窯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
依色譜的顏色分,是極淺的藍綠色。
具有良好的乳濁性和釉層豐厚的多次釉,
在質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
南宋官窯瓷的紋片有大小開片之分,亦稱文武片。
紋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淺,以冰裂紋等大紋片爲主。
南宋官窯青瓷,主要表現的不是裝飾,
而是瓷器本身莊重典雅的自然美。
它在藝術風格上以釉色取勝,以造型見長,以紋片著稱,
這些制品反映出東方民族諄厚樸實,崇高古雅的獨特藝術風格。
南宋官窯博物館
地址:南複路60號
電話:0571-86081049
開放時間:週二至周日8:30——16:30,每週一閉館(法定假日除外)
官網:http://www.ssikiln.com/newEbiz1/EbizPortalFG/portal/html/Welcome.html
展館特色:以南宋官窯遺址為基礎建設而成,是中國第一座陶瓷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建築按南宋風格構建,分為古窯址保護廳、
出土文物展廳、傳統作坊製作區三部分。
展示了中國歷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文物,
南宋官窯的歷史風貌、製作工藝和器物類別等。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56張照片.
本次-2014-戀戀上蘇杭-共已上傳2425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驚人.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4-戀戀上蘇杭.大約有45篇文章.30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