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窯博物館 (19)

 

 

 2014-戀戀上蘇杭41 .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上

置頂照片:  博物館前的斯言彤語.

旅遊時間:六天五夜-第六天早上


時間:民國103年6月4日星期三

天氣:艷陽天 .

溫度:28-32度C.

 

南宋官窯博物館 (1)

 

杭州市

(「杭州」的本地吳語讀音國際音標:ɦaŋ tsei)簡稱杭,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錢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運河南端。

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城市之一,是中國東南重要交通樞紐,

同時是中國最大的經濟圈——長三角的副中心城市。

下轄9區、2個縣級市和2個縣,總面積16596平方公里,

其中市區面積4876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884.4萬,

其中市區708.17萬。

 

 

南宋官窯博物館 (2)

 

以杭州為中心的杭州都市圈,面積達到34585平方公里,

居住的人口已經達到2110.2萬。

根據2012年7月上海交通大學發布的「2012年中國都市圈評價指數」,

杭州圈在中國大陸是僅次於上海圈、廣州圈、首都圈(北京)的第四大都市圈。

2012年杭州經濟總量是全國第十,全國省會城市第四,

並被《福布斯》多次評為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

杭州正在以「城市東擴、旅遊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為總體發展目標,

由「西湖時代」向「錢塘江時代」前進。

 

 

南宋官窯博物館 (3)

 

 

杭州的杭字本意是船,專指大禹治水乘坐過的船。

杭州歷史悠久,47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

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

古時曾稱「臨安」(南宋)、「錢塘」、「武林」等。

是五代時期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為中國七大古都之一。

市內有有西湖、西溪濕地等景區,其中西湖周邊還有文瀾閣等眾多名勝古蹟。

因為風景秀麗,自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美譽。

是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和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南宋官窯博物館 (4)

 

 杭州-這座現代化的城市.著實讓我們驚嘆連連....

台灣真的落後人家一大截呀...

 

南宋官窯博物館 (5)

 

 處處是高樓林立的辦公大樓...

 

南宋官窯博物館 (6)

 

 也處處是頂級的高級住宅...

 

南宋官窯博物館 (7)

 

 因為跟著現代化的腳步...

所以要長的漂亮不用重新投胎.

只要花點錢就可以搞定了..

 

南宋官窯博物館 (8)

 

 終於呀...來到第六天了...好辛苦哇...

 

斯斯修圖寫文章查資料..寫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了呀...

我的媽呀.....

 

南宋官窯博物館 (9)

 

 我們今天的第一站要來點更有文化的.

帶大家去瞧瞧甚麼南宋官窯.甚麼叫做青瓷器...

 

南宋官窯博物館 (10)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是一座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的博物館,

以郊壇下南宋官窯遺址為基礎,是中國第一座依託古窯址建立的陶瓷專題博物館。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佔地面積約43000平方米,展館面積10000平方米,

1992年正式對外開放,2002年進行綜合改造,2007年博物館二期擴建,2010年三期擴建工程竣工。

 

南宋官窯博物館 (11)

 

 

南宋官窯博物館介紹

展廳由三個展室組成:

第一展室展示了在杭州出土的歷代精美陶瓷器珍品;

第二展室展示了中國古代陶瓷歷史和南宋官窯建立後社會、

政治、經濟基礎及發展的情況;

第三展室展示了國內的仿古瓷研究及運用現代技術仿製官、哥、

汝、定、鈞宋代五大名窯和越、建窯等精品。

 遺址內有建築面積達1700平方米的作坊遺址保護廳和龍窯遺址保護廊,

是我國最大的古遺址保護建築。

 作坊內的水溝、練泥地、陶車坑、釉缸、素燒爐、

生坯堆和窯爐均是當年的生產設備和製作流程,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南宋官窯博物館 (12)

 

爭議

2011年8月,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靜榮在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中.

公開質疑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藏品長沙窯大執壺(「壺王」)。

楊靜榮稱,他沒見過類似的出土器物;

另外,這個壺不實用,壺的比例存在問題,

如果裝滿液體,壺把無法承受整個壺的重量。

楊認為這個壺是20世紀90年代後的仿品。

 

 

南宋官窯博物館 (13)

 

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回應,不同意楊靜榮的看法,

認為這只是「一家之言」,將另找專家進行鑒定。

館方表示,楊靜榮之前確實來過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

但他並沒有上手看過這件文物,也沒有當場表示反對。

9月份,有民間制瓷藝人稱,這件大執壺與他曾經的一批作品很相似,

但是因為他只看到了照片,沒有見到實物,所以無法確定是不是自己的作品。

 

南宋官窯博物館 (14)

 

據說,20世紀80年代末,湖南長沙銅官鎮陶瓷廠曾生產了30餘件類似產品。

後來,媒體披露,這件執壺是民間收藏家丁仰振從農民手中以1,600元人民幣買下的,

當時一共買了兩件。

2004年,丁仰振拿著其中一件參加了中央電視台的賽寶大會(捐給博物館的壺王是另外一件),

被專家現場鑒定為贗品。當時參與鑒定的四位專家是故宮博物院楊靜榮、

故宮博物院葉佩蘭、首都博物館王春城、景德鎮歐陽世彬。

 

南宋官窯博物館 (15)

 

然而丁仰振對記者稱專家鑒定壺是真品。

2005年秋,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擴大規模,徵集藏品,

丁仰振將自己的584件藏品送往博物館。

博物館請來南京博物院瓷器鑒定專家「張青花」張浦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朱伯謙、揚州文物培訓中心主任朱戟、

故宮博物院瓷器專家馮小琦四人進行鑒定,

只有在四人一致認為是真品時才予徵集。

張浦生、朱伯謙和朱戟三人均認定「壺王」為稀世珍品,

並建議博物館將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馮小琦沒有在鑒定結論上簽名。

丁仰振因為捐贈這批文物,收到了杭州市政府1,5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南宋官窯博物館 (16)

 

 

命運的鏤空——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考察記

 作者:同人旅行網旅遊顧問麥柯


   南宋官窯博物館的考察是今年的博物館系列考察中收穫最多的一次。

一點鐘從公司出發,因對新買的電動車自信滿滿,所以先在城北兜了一個圈,

然後直搗黃龍體育中心、楊公堤、虎跑路,鳳凰山路。

事實證明杭州不僅是一個適合騎行的城市,而且是一個適合騎電動車的城市。

非週末的楊公堤和虎跑路上恢復了難得的清淨,西湖籠罩在午後的霧霾裏,

如果沒有PM2.5,從表面上看,仿佛仙境。

右側的茅家埠更是集西湖和西溪濕地的特徵於一體,山水合一,

仙境已經無法形容了。

 

南宋官窯博物館 (17)

 

在到達終點之前我被位於鳳凰山路一側的杭幫菜博物館吸引了過去。

這是一座深藏在山中的博物館,與其一起深藏的還有一個江陽畈生態公園,

園外張望,秋林密染,當是市民休閒野營的好去處。

杭幫菜博物館展示了從古至今杭州一帶的特色菜肴,

既有文化內涵,又令人胃口大開,如果帶遊客來參觀完之後,

再去吃一餐特色的杭幫菜,一定吃得更有滋味。

不過我的下一個任務是,回歸大部隊,去南宋官窯看碎瓷。

 

南宋官窯博物館 (18)

 

 

這樣專業性的博物館,如果沒有導遊講解,

走馬觀花是看不出什麼名堂的。

好在南宋官窯博物館的講解員夠專業,夠便宜,

15人以下20元,15人以上30元,學生團隊免費,講解時間45分鐘。

博物館建在南宋官窯的其中一座遺址之上,

這裏主要的看點是從遺址中挖掘出來的陶瓷碎片,

還有製作陶瓷的作坊及燒制陶瓷的官窯遺跡。

 

南宋官窯博物館 (19)

 

 請導遊幫我們夫妻拍一張合照...

(我真的要來減肥了...>"<)

 

南宋官窯博物館 (20)

 

 

因為遺址中都是當年給皇宮制陶時未能通過驗收的次品,

所以全部雜碎填埋,因此這裏的沒有完整的陶器精品展示。

這些碎瓷片拼貼成的復原品,多了命運的鏤空和裂痕,

仿佛可以看到當年制陶師猛力砸碎時的力量和惋惜。

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瓷片便碎滿了南烏龜山,

這個歷史上悲情王朝的命運,想來如是。

 

南宋官窯博物館 (21)

 

我本是個對陶瓷無知識無興趣無收藏的三無人員,

但隨著導遊的講解,一點點開始瞭解關於胎、釉、形、意的知識,

也可以假模假樣地欣賞起來。最有意思的一點是,

看到南宋時的很多陶器都是模仿古代青銅器的造型製作,

想來古人也有復古之風,一下子親近了許多。

本館的重頭是位於最末展廳的官窯原址,

順山勢而上一條五十米長的窯坑,是當時燒制瓷器的工廠。

長長的窯坑只剩地基,和兩側微露的磚牆,如果不被發現,

這裏應該爬滿青苔,枝蔓和落葉密佈,秋蟲唱歌,

落雨時,雨水順勢而下,一遍遍淘洗燒制陶器時留下的污痕。

 

 

南宋官窯博物館 (22)

 

主展廳之外還有一座臨時展廳,這裏正在展示的是四川遂寧的精品瓷器,

一下子從次品碎瓷片過度到國家級的精品瓷器,頓覺眼福大飽,人生美好。

雖然只有短短45分鐘的參觀和講解,但我發現我開始能夠欣賞瓷器,

開始會去想瞭解這些瓷器背後的文化和歷史。

甚至,在展廳裏的現代龍泉瓷商店,

也忍不住把玩了20元一隻的瓷杯,猶豫要不要買回去。

 

南宋官窯博物館 (23)

 

華夏經緯網


    一、南宋官窯的歷史演變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

是我國陶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輝煌的時代。

江南一帶由於其富庶的地理條件和以外貿易的發展,

已形成商業繁榮、人口密集的城市。

臨安(今杭州),是當時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又是最大的消費城市。

 

南宋官窯博物館 (24)

 

還有明州(今寧波)、越州(今紹興)、

溫州、婺州(今金年)、處州(今麗水)等地,

這些市鎮,歷史悠久,瓷業甚為發達,

既是瓷器生產中心,又是瓷器消費市場和銷售集散地。

越瓷、婺州窯瓷、龍泉青瓷已久負盛名,各樹一幟。

 

南宋官窯博物館 (25)

 

 "靖康之難",標誌著北宋五朝的滅亡。

中原地區諸名窯被毀。宋高宗趙構避逃東南,

定都臨安,建立了南宋朝庭。

在杭州鳳凰山設立修內司官窯,

並在烏龜山八卦田郊壇下附近另建新官窯。

內窯和新官窯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

燒造官庭和達官貴人需要的青瓷。

這是北宋汴京官窯的繼續,歷史上稱為南宋官窯。

 

南宋官窯博物館 (26) 南宋官窯博物館 (27)

 

 據南宋人葉寊的《坦齋筆衡》一書中記載說:

政和間(北宋1111-1117年),就師自置窯燒造,

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

襲故宗遺制置窯 于修內司,造青器, 名內窯,

澄泥為花,極其精製,釉色瑩沏,為世所珍,

後郊壇下別立新窯,比舊窯大不侔矣。

 

南宋官窯博物館 (28)

 

 

此段文獻資料是迄今發現的關於南宋官窯歷史的最早文字記載,

後人研究都多以此為考證。文獻說明,北宋時期已燒制官窯。

南宋官窯繼承了北宋官窯的技術和製作方法。

文獻把南宋官窯劃分為"修內司"和"郊壇下",

前者"名內窯",後者係"別立新窯",

並明確指出新窯"比舊窯大不侔"。

 據浙江省文管會1956年所發掘出來的一座南宋烏龜山窯址已確認了郊壇官窯的存在。

但文獻所指的"修內司"官窯址迄今未發現,有考古專家提出,

抑或是它和郊壇下僅是一處窯 址的兩 種稱謂,這也有特研究與考古發現的印證。

 

南宋官窯博物館 (29)

 

 

 二、南宋官窯瓷的特點

    明初曹昭的《格古要論》在描述官窯瓷器說:

"官窯瓷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

濃淡不一,有蟹爪紋 紫口鐵足"。

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箋》裏進一步說明杭州官窯青瓷的特徵是"色取粉青為上,

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之下也。"

 

南宋官窯博物館 (30)

 

在已發掘的杭州烏龜山郊壇官窯窯址中發現很多瓷片與窯 具,

胎質呈黑灰或灰褐色,胎質輕薄、釉層較厚、釉色有粉青、蜜臘黃等色,

器型常有盤、碗、碟等,還有倣古器皿是受北宋徽宗提倡倣古復古的影響,

作為宮遷陳設用品;郊壇官窯遺址出土遺物較為豐富,其特徵與歷代文獻記述相符合。

 

南宋官窯博物館 (31)

 

南宋官窯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依色譜的顏色分,

是極淺的藍綠色,但也有以灰色綠色、黃綠色色調為主的。

具有良好的乳濁性和釉層豐厚的多次釉,在質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

 南宋官窯瓷的胎土有黑褐色、灰褐色、灰色及紅褐色等,

但以黑褐色佔大多數,所謂"紫口鐵足"是由於黑胎上釉後,

口部及凸棱部位釉向下流,因而造成口棱部釉薄,

而顯現了胎色,這就是"紫口"。

至於"鐵足"則是指圈足部份的黑鐵色了,

南宋官窯的釉極厚,故便有"原釉薄胎"之說法。

 

南宋官窯博物館 (32)

 

南宋官窯瓷多有紋片,有大小開片,亦稱文武片。

紋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淺,以冰裂紋等大紋層為主,

所謂"冰裂紋"者,如同冰糖、雲母一般,層層而下,

多角形的開片,顯白色的紋路,由於機會不多,較為特殊。

釉面出現的紋片原是一種缺陷,它由於製作過程中工藝處理不當,

胎釉膨脹系數相差過大,使釉面發生裂紋,

但我們的祖先巧妙地利用這種缺陷美,作為裝飾瓷釉的特殊手段,

使這種釉面紋路通過工藝的調整,控制裂紋的大小和疏密,

形成紋片碎路,縱橫交錯,極不規則又在規則之中。

經過人工染色,從而達到所謂"金絲鐵線"的藝術效果。

 

南宋官窯博物館 (33)

 

南宋官窯瓷的造型,品種包括很廣,以陳設用瓷為主,

有文房用具,也有日用器皿及裝飾瓷,

如尊、壺、琮、爐、瓶、碗、碟、洗樣樣都有。

器型多倣自周、漢古制。造型嚴謹肅穆,古風樸樸,

又配以"紫口鐵足"更顯得風韻別致、古色古香。

官窯瓷器以小型器為多見,體積不大。

但是它所表現的氣度,卻仍然不可漠視。

 

南宋官窯博物館 (34)

 

南宋官窯青瓷,主要表現的不是在它的裝飾,

而在它本身如玉泉般的、莊重的、典雅的、神秘的自然美。

在藝術風格上以釉色取勝,以造型見長,以紋片著稱,

這些製品反映出東方民族諄厚樸實,崇高古雅的獨特藝術風格。

 

 

 

南宋官窯博物館 (35)

 

 官窯所燒的都是宮廷御用器,因此,要求製作都儘量完美,

早期作品為了使器身全部敷釉,盤洗等器一般都以支釘裝燒,

唯支釘較汝州官窯為大且粗,數目甚至有多達二十枚者。

晚期,則多以墊托墊燒,雖然是底留下一道無釉的痕跡,

但涂上一層鐵質護胎漿成"鐵足",使製品更富特色。

 

南宋官窯博物館 (36)

 

南宋官窯瓷既繼承了北宋汴京官窯瓷、

河南汝官窯瓷等北方名窯的造型端莊簡樸,

釉質渾厚的特點,又吸收了南方越窯、龍泉窯等名窯的薄胎厚釉,

釉面瑩沏,造型精巧之精華。

北藝南技的結合,創造了我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而且對世界文化藝術方面也是一個偉大的卓越的貢獻。

南宋王朝覆滅之後,官窯被毀,工匠失散,技藝失傳,故傳世珍品較少。

一九八九年,在香港以2500萬港幣拍買的一件南宋官窯青瓷,

創造了中國古陶拍賣史上的最高紀錄。

 

南宋官窯博物館 (37)

 

三、 南宋官窯瓷的恢復和發展

    1950年,周總理在日理萬機中對恢復南宋官窯瓷作了批示:

希望有關科研生產部門儘快弄清碎紋釉青瓷的原料、

配方、燒制工藝,恢復古名窯。

直到1976年,南宋官窯的恢復試製工作才全面開始。

杭州瓷廠承擔了研試任務,1978年,倣官窯灰青釉和月白釉二類試製品研製成功。

1986年,杭州南宋官窯研究所成立。同年,研製成功南宋官窯粉青金絲紋片瓷。

 近年來,杭州瓷廠杭州南宋官窯研究所仿製的南宋官窯,

不但繼承了原有的以釉色取勝,以紋片著稱,以造型見長之三大優點,

而且又發展了刻、畫、浮雕、堆塑與釉色結合等多種裝飾工藝,

豐富了造型,增添了藝術感染力。

 

南宋官窯博物館 (38)

 

在一九八七年國家輕工業部優質產品評比中,

倣南宋官窯菊瓣碗,雙弘貫耳瓶、果盤、葵口碗等十九件(套),

新研製的十二錦瓶現代造型在全國同行產品品質評比中奪魁。

榮獲一九八七年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一九八八年,在北京舉行的國際博覽會中榮獲銀牌獎。(周少華)

    (中國陶瓷資訊資源網)
 

 

南宋官窯博物館 (39)

 

 官窯是中國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辦瓷窯,

專燒宮廷、官府用瓷。官窯始於宋代,有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之分。

 宋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一個輝煌時代,

汝窯、官窯、哥窯、定窯、鈞窯五大名窯著稱於世。

官窯排在五大名窯的第二名,官窯專爲宮廷燒制瓷器,

無論器物本身的藝術價值,還是歷史價值都非常高。 

 

南宋官窯博物館 (40)

 

北宋官窯
 

  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

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附近設立窯場,

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窯。

南宋顧文薦《負雜錄》記載:宋宣政間

(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

名曰“官窯”,南宋葉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宋官窯亦有記載:

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

 

南宋官窯博物館 (41)

 

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徽宗在汴京(即今河南開封)

建窯燒制禦用瓷器,命名爲官窯。

汴京官窯瓷器胎質細膩,胎釉都纖薄如紙,

釉色有粉紅、月白、大綠、灰油等。

器形有鼎鑪、蔥管、空足、沖耳、乳鑪、貫耳、

壺環、耳壺、尊等及一些仿古銅器。

不久,由於金兵入侵,汴京被破,官窯也隨之終結。

 

南宋官窯博物館 (42)

 

北宋官窯傳世品很少,其器物主要有碗、瓶、洗等。

胎體顯厚,且呈黑色,釉爲淡青色,瑩潤溫雅,尤以釉面開大裂紋片著稱,

不同於南宋官窯和汝窯及龍泉窯瓷器,它也有“紫口鐵足”的特征。


  據文獻記載,北宋後期在東京汴梁,即現在的河南開封設置過官窯,

但至今爲止窯址都沒有找到。

 

南宋官窯博物館 (43)

 

南宋官窯


  南宋時在今杭州市鳳凰山南麓烏龜山郊壇另設新窯,稱“郊壇下官窯”。

此官窯瓷器胎爲黑、深灰、淺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質細膩。

釉面乳濁,多開片,稱爲“蟹爪紋”,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

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卻偏赤鐵色,故有“紫口鐵足”之稱。

器型除碗、盤、碟、洗等日用器皿外,

還有仿商周青銅器的尊、鼎、鑪、觚等陳設瓷和祭祀禮器。

 

南宋官窯博物館 (44)

 

南宋官窯建於公元1127-1279年。

“靖康之難”以後,北宋滅亡,中原地區的許多名窯被毁。

宋高宗趙構避逃東南,定都臨安,建立了南宋朝庭,

南宋官窯也“襲故京遺制”移地於南方繼續生產。

 

南宋官窯博物館 (45)

 

南宋時,江南一帶貿易繁榮、人口密集,

富庶的臨安(今杭州)城成爲當時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寧波、紹興、溫州等地的瓷業十分發達,

既是瓷器生產中心,又是瓷器銷售集散地。

 

南宋官窯博物館 (46)

 


  據悉,南宋官窯聚集了全國南北各地的能工巧匠,

很多人都是避戰亂,隨遷都,從北方來到了南方。

這些本就技藝嫻熟的工匠到了南方,

繼續用自己精湛手藝爲皇家宮廷燒造瓷器。

不少專家認爲,南宋官窯是北宋官窯的延續。

 

南宋官窯博物館 (47)

 

 南宋官窯瓷既繼承了北宋汴京官窯瓷、

河南汝官窯瓷等北方名窯造型端莊簡樸,

釉質渾厚的特點,又吸收了南方越窯、龍泉窯等名窯的薄胎厚釉,

釉面瑩沏,造型精巧之精華。

北藝南技的結合,創造了中國青瓷史上的頂峰。

 

南宋官窯博物館 (48)

 

 南宋官窯通過細致純熟的工藝,

將流暢簡練的造型和精光内蘊的釉色和諧統一在一起,

代表着八百年前中國瓷器生產的最高水平。

不過,它產量有限,傳世極少。南宋覆滅後,官窯被毁,工匠失散。

現傳世珍品不足百件,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

南宋官窯存世量極少有多方面的原因。

 

南宋官窯博物館 (49)

 

首先是時間的久遠,宋代距今已經有1000多年,瓷器又非常易碎。

更重要的是,南宋官窯是宮廷用瓷,數量本身就十分稀少。

據悉,南宋官窯制瓷配方和生產工藝十分複雜,成品合格率僅有百分之一。

平民百姓幾乎與官窯瓷器絕緣。

即便是民間出現官窯瓷器,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擁有的,主人家多爲皇親貴族。

 

南宋官窯博物館 (50)

 

南宋官窯瓷器的器型、釉色、胎質和藝術水准均達到中國古瓷器巔峰,

尤其是器物表面釉層的開片紋理、制作工藝與審美蘊含堪稱登峰造極。


  明初曹昭《格古要論》在描述官窯瓷器說:

“官窯瓷宋修内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

明人高濂在《遵生安箋》里進一步說明杭州官窯青瓷的特征是“色取粉青爲上,

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紋取冰裂鱔血爲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之下也。”

 

南宋官窯博物館 (51)

 

南宋官窯瓷的釉色,主要是粉青色。

依色譜的顏色分,是極淺的藍綠色。

具有良好的乳濁性和釉層豐厚的多次釉,

在質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

南宋官窯瓷的紋片有大小開片之分,亦稱文武片。

紋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淺,以冰裂紋等大紋片爲主。

 

南宋官窯博物館 (52)

 


  南宋官窯青瓷,主要表現的不是裝飾,

而是瓷器本身莊重典雅的自然美。

它在藝術風格上以釉色取勝,以造型見長,以紋片著稱,

這些制品反映出東方民族諄厚樸實,崇高古雅的獨特藝術風格。

 

南宋官窯博物館 (53)

 

 

 

南宋官窯博物館 (54)

 

 

 

南宋官窯博物館 (55)

 

 

 

南宋官窯博物館 (56)  

 

 

南宋官窯博物館

  地址:南複路60號
  電話:0571-86081049
  開放時間:週二至周日8:30——16:30,每週一閉館(法定假日除外)
  官網:http://www.ssikiln.com/newEbiz1/EbizPortalFG/portal/html/Welcome.html

  展館特色:以南宋官窯遺址為基礎建設而成,是中國第一座陶瓷專題博物館。

博物館建築按南宋風格構建,分為古窯址保護廳、

出土文物展廳、傳統作坊製作區三部分。

展示了中國歷代具有代表性的陶瓷文物,

南宋官窯的歷史風貌、製作工藝和器物類別等。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56張照片.

本次-2014-戀戀上蘇杭-共已上傳2425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驚人.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4-戀戀上蘇杭.大約有45篇文章.30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