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 (69)  

 

問:中國的萬里長城簡直就是一道門檻而已啊,長城這麼矮究竟能攔住什

 


答:實際上長城不矮,我想說的是,即使矮也有用,1503年,西班牙名將貢薩洛分別在克里格諾拉戰役和加里利亞諾戰役中率領西班牙人教法國騎兵做人,除了西班牙步兵的訓練有素之外,兩次戰役中都有一件東西參與-----胸牆,這還不是長城這種永備工事,就足以讓法國騎士折戟。而冷兵器時代,如果沒有工事,那麼面對騎兵,只能以血肉之軀硬抗,騎過馬都知道,即使是矮小的蒙古馬,一旦衝起來,沒幾個人能站在它的對面。歷史上除了幾隻強兵,大多數沒有這種素質。

所以不要質疑長城和哈德良長城的意義,它們當然有用,不然瘋了嗎?修這個。

至於為什麼只修這麼高?修這很費錢啊。

但是僅僅這麼回答一下,太有辱長城了。長城的偉大當然不止於此。

迪斯尼動畫《花木蘭》里有個片段非常好,匈奴入侵,試圖越過長城,被一個守衛的士兵發現,拚死點燃烽火,長城的烽火迅速依次燃起,把消息傳遞到京城,而後皇帝開始在全國進行動員。我當時看到這段覺得實在太帥了。

它很好的詮釋了長城的第一個功能-------預警。

有了長城,花木蘭們平時可以耕作、紡織,也可以戀愛,生兒育女,帝國可以不用建立龐大的常備軍,一旦有警,可以從容的動員、訓練,等到游牧大軍踏過長城,他們面對的就是一個武裝到牙齒的中原軍隊。而實際上,純粹從軍事上征服長城的幾乎沒有,滿清八旗號稱滿萬無敵,也得繞道蒙古,以明軍戰力之低下,吳三桂不投降,還是只能望城興嘆。

而實際上,長城不僅僅是孤零零一道長城,長城的外圍,有一系列據點,《漢書地理志》記載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又西北得呼河城,又西得宿虜城。通常起預警牽製作用的是這些據點,王朝越強大,這些外圍的據點越多,當王朝相對弱小時候,就越少。

而在長城之後,重要的地區都有一系列的後勤補給點、兵站。

那麼回到花木蘭,實際上動畫里的場景根本不可能出現。真實的情況是這樣的,游牧民族彎刀控弦,要想打進來,先要吭哧吭哧一個個拔掉外圍的據點,等終於筋疲力盡到了長城,發現已經有兵精糧足、全副武裝的一隻軍隊在城堡里,對他們說:有本事你上來啊啊啊!

游牧民族如果要戰,通常會死的很慘。於是游牧民族表示:我忍。中原王朝說,乖,從哪來回哪去吧。然後等他們一退,王朝的軍隊會越過長城,重新恢復自己的據點。

這就是長城的第二個功能-------維持戰線。

而如果游牧民族選擇繞道呢,中原的軍隊表示,讓他繞。於是游牧民族沒日沒夜的翻山越嶺,吭哧吭哧找到長城的薄弱點準備進攻,忽然發現,咦,怎麼這裡長城上來了那麼多人?咦,那個不是上個月在山西看見的XXX嗎,他怎麼到陝西來了,他莫不是會飛。XXX表示:飛你個頭,老子吃得好,喝的好,順著長城慢悠悠溜達著就來了。

這就是長城的第三個功能-----運輸通道。

到此,這仗就沒法打了。

然而這不算完。游牧民族表示我不打行嗎,我不玩了。不行!長城還有一個功能,封鎖線。游牧民族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的收成十分不穩定,同時由於科技的落後,他們幾乎不會採礦,鐵鍋這種東西都要依賴跟中原王朝的互市,更不用說刀劍和箭頭,蒙古人被明朝趕回草原,不到三十年,就淪落到用獸骨做箭頭的地步,別說打仗了,活著都艱難。

更重要的是,長城作為農耕和農牧文明的分野,跨過長城的游牧民族,就已經不是草莽了。如匈奴突厥,只是一個大部落,並不能構成威脅。在長城之外,即使控弦三十萬,也只是一群牧民,最多只擁有騎兵的優勢。

可是,一旦越過長城,游牧民族就變成草原帝國,就可以利用農耕文明的工匠、技術。他們的軍事裝備和工程能力都將得到極大提升,游牧的軍事+農耕的生產簡直是冷兵器時代近乎無敵的存在,蒙古人席捲亞歐,從石敬瑭割幽雲十六州就已經註定,即使沒有蒙古人,也會有別的民族完成這次征服。所以長城更是安全閥,可以把亞歐大陸最大的游牧中心爆發的危險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長城的存在,使中原王朝的容錯率大大提高。漢高祖有白登之圍,可是那是在長城外,不服你攻長城試試,匈奴人幾乎沒有工程能力。漢高回來以後休養生息,三代發奮,至漢武把匈奴一波帶走。有長城,面對游牧民族,你可以軍事失敗,可以政治無能,可以外交腦殘,你有足夠的時間犯錯,也有足夠的時間糾正錯誤。

而沒有長城的北宋,在河北常常保持三十萬的兵力,只能依託河北的水網構建防線。巨大的國防壓力,使得北宋要保持達百萬之巨的常備軍,對國內徵收高額稅收。即使這樣,面對遼人南下,只能納歲幣,金人渡河,幾乎被一波帶走。可見這防線比長城差得遠了。

這麼說,長城其實可以被稱為:超級無敵武器霸王。(@知乎——霍真布魯茲老爺)

------

淺談萬里長城的防禦體系



前幾天看到有人提出疑問,說古時長城防線那麼長,關隘那麼多,建造起來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不說,防禦起來比較困難,同時還浪費軍力。因本人故鄉為燕趙大地,又身居曾經的九邊重鎮之一宣府鎮,自幼經常接觸與長城有關的事物,所以不忍發表此文與大家探討。

首先,修建長城並不是封閉自守,閉關鎖國。眾所周知,中原地區多為平原,草場較少,畜牧業不如關外的蒙古地區發達,這就造成了軍馬的差異,關內的軍馬質量整體上不如關外,所以關內的軍隊一直以步兵為主要兵種,騎兵為輔。關外的游牧民族則不一樣,在水草肥沃的草原以游牧為生,馬匹可選範圍大,軍馬質量較高,軍隊以騎兵為主,機動性較高,基本是打了就跑。我想以步兵去追著騎兵打仗,是沒有任何人會這麼做的。而且,以靜止不動的步兵列陣去直接對抗全速衝擊騎兵代價是很大的,可以說幾乎就沒有勝算,相信任何一個帶兵的將領都不會傻到去做這種賠本的買賣。所以中原的歷代王朝多少都要修建我國北方地區的長城來減緩游牧民族騎兵部隊的衝擊。有了長城,一來有了防禦騎兵的緩衝,使敵人的騎兵不能橫衝直撞、為所欲為,二來為整兵迎戰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並且隨之產生了一系列高效的防禦系統,充分展現了古人智慧和戰爭藝術。再者,古時長城防禦並不是將所有兵力都駐紮在長城或關隘上,平時只有少數部隊在長城上執行戰備巡邏,主要兵力駐紮在關隘附近的衛城或軍事重鎮,占時根據情況機動調撥。就好比現在中國的邊境線很長,不可能將所有大部隊一字擺開在邊境線上一樣,而是只設置固定哨所,重兵部隊另有駐紮地。

本人就以明代長城的防禦體系為例進行簡要探討。

一、九邊重鎮及防禦體系

明代沿長城壕垣設置重鎮,派駐重兵駐守,先後設置了九個軍事重鎮統領前線軍士,這九個邊鎮是:遼東鎮、薊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偏關)、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本人家鄉宣府鎮(今張家口市宣化區)即為九鎮之一,轄四海至大同1300里的防禦任務。明中期,為加強北京和帝陵的防務,朝廷又增設了昌平鎮和真保鎮,合稱九邊十一鎮。

鎮是明朝在邊疆的最高級軍事組織,每一個鎮都相當於現在的省級規格,這些重鎮多城高磚厚,又分為內外城,駐紮重兵,易守難攻。每鎮所配備的兵力在幾萬到十幾萬不等。明朝在九鎮的防禦兵力一度達到97.66萬人。「軍事重鎮」一詞就是由此而來。

除軍鎮外,長城沿線還根據地形、地勢、方向和關隘設置路城,每城設置所需配備的兵力,以得到嚴密的防守效果,確保防區內的安全。比如宣府鎮下的葛峪堡便是其中的路城之一。《宣化府志》記載為中路參將的駐地:「宣德五年土築,嘉靖四十二年增修,萬曆六年磚甃,周四里二百九十二步,高三丈五尺,堡樓三,角樓四,門二,南曰永安,西曰永寧。」

除邊疆九鎮和路城外,明的主要軍事防禦機構便是「衛」,「衛」之下有「所」,也稱衛所。衛所製為明朝的最主要的軍事制度。衛所分為沿邊衛所、沿海衛所、內地衛所、在內衛所。長城沿線的衛所是沿邊衛所,由於長城沿線許多地區不設府、州、縣,所以本人所在地宣府鎮附近的衛所除了軍事功能外還兼理民政,成為行政制度的一部分。「衛」「所」多為實土所築,駐紮的軍士三分守城,七分屯耕,以屯養軍,軍需錢糧基本由軍屯收入支給。此外「衛」下的各「所」還下轄堡、寨、烽火台、煙墩等。

衛所之下便是邊防城堡,仍以宣府鎮為例,約平均30里一堡。「堡」通常駐軍百餘人,分為前線的軍堡、後方屯兵堡和游擊堡。前線的軍堡距離長城比較近,最遠不過幾里地,多居位置險要,便於瞭望之地。屯兵堡則距離長城幾里地到幾十里地不等,規模較大,多居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的平原。游擊堡則是起協調、援助、運輸等作用的兵士駐紮,規模較小,臨時性較大。

「衛」、「所」城之間相距約百餘里,與長城的距離或近或遠,軍堡或邊堡間距30-40里,與長城的距離一般不超過20里,遇警時可迅速登城禦敵。

二、軍事長官及兵力配備

結合以上設置,相對應的軍事長官有總兵、參將、衛設指揮使,千總,把總,總旗官等。

鎮的軍事長官為總兵,明朝後期還常派駐巡撫為鎮的文官。軍鎮下設「路」,由參將領轄,每「路」管轄2個「衛」(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略有調整),每「衛」管轄5個千戶所,每千戶所管轄10個百戶,每百戶又管轄2個總旗,每總旗設5小旗。此外各鎮設游擊將軍和兵備道,與路平行,掌管屯田、水利、田賦、運輸等事物。

具體來說,在長城的各個邊關設軍鎮,各鎮的最高長官為總兵,總體負責防區內的戰守行動,統兵約在10萬餘;路城的軍事長官為參將,管轄2個「衛」,負責本路的駐軍和防禦,統兵約10000餘人;再往下的「衛」,長官為指揮使,管轄本衛城的駐軍和所屬地段的長城防禦,統兵約5000餘人;「衛」下設千戶所,長官為千總,管轄本所城的駐軍和所屬地段的長城防禦,統兵約1000餘人;千戶所下百戶所,長官為把總,管轄本城堡的駐軍和所屬地段的長城防禦,帶兵約100餘人;百戶所下為總旗,長官為總旗官,帶兵50人左右;總旗下有小旗,受總旗調遣,兵力約10幾人。

在職責劃分上,官軍皆有定職。總兵為正兵,副總兵分領三千為奇兵,游擊將軍分領三千往來防禦為游兵,參將分守各路東西策應為援兵。

這樣,從長城的整體防禦作用上看,構成了一個從鎮守(總兵)到各路參將、各城守備,直到最基層軍事單位及守戍卒的完整防禦體系。邊防一旦遇有敵情,便可通過煙墩、敵台、關堡、邊堡、衛城、鎮城等不同等級,不同形式組成的防禦工程體系,以呼喊、傳遞、鳴炮、烽火等形式,經由各級軍事組織,把敵情傳遞到關隘守備、鎮守總兵,直到朝廷。

三、伺機而動應對來敵

那麼駐守長城附近的部隊是如何應對外地入侵呢?

還是以本人家鄉宣府鎮為例吧,北方游牧民族南犯的主要入侵方向有三:一是集寧、大同方向;二是張宣、獨石方向;三是燕山、薊邊方向。宣府鎮雄踞張宣,是前兩個方向的要衝之地,加上這一帶崇山峻岭,溝塹縱橫,巨峰如林,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即可向西攻克大同大肆擄掠而歸,又可向東震撼北京甚至改朝換代。明代初期全國共有總兵62名,但總兵掛印可以稱將軍的僅有8名,宣府鎮的鎮朔將軍就是其中之一,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其地位的重要性,稱為京師的「鎖鑰」和「屏障」並不為過。

河北省張家口市長城大境門就隸屬宣府鎮管轄,大境門是萬里長城上唯一一個以「門」命名的重要關隘,獨樹一幟,故被稱為萬里長城第一門。大境門、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被並列為萬里長城四大名關,也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門,連接邊塞與內地的交通要道。

大境門和平時期開放,為茶馬互市交易,戰時關閉據守。平時關隘上只有部分兵力執行戰備值班任務,其他守備部隊則屯紮在距大境門較近的張家口堡、寧遠堡、萬全右衛等軍堡和衛所。如遇來敵侵犯,附近的軍堡和衛城兵力立馬奔赴支援作戰,如果軍堡和衛所的部隊不足以禦敵,還有略遠一點但駐有常備軍十數萬的軍事重鎮宣府鎮作為後援。總之一旦長城上烽火台升起狼煙,周邊兵力的駐紮地則會根據敵情調撥兵力應對。

明宣府鎮地區只是萬里長城中的一小部分,長城地處偏遠,氣候環境複雜,要了解整個長城的軍事防禦體系,還要有大量的工作去做,本人只是結合自己對家鄉古鎮的了解和縣誌文獻寫出此文,如有不妥之處,望大家指正以便完善。

長城是一串五彩的項鏈,串聯了大量的藝術結晶,就像戰士的披掛,積澱了民族不朽的靈魂與氣魄。(@大漠煙起)


(責編:小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斯斯 的頭像
    斯斯

    斯言彤語-旅行攝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