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利公園 (8)

 

2015-古堡楓情-加拿大  51.加拿大-溫哥華-史丹利公園-上

置頂照片:   情深似海的三姊妹.
 
玩美加族-領隊兼導遊-賴春燕(小燕)

旅遊時間:10天7夜--第八天上午 

時間:民國104年10月1日-星期五.

天氣:陰有霧

溫度: 5-10度C

 

 

史丹利公園 (1)

 離開了加拿大廣場之後...

大約五分鐘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這一座很大的公園.

這裡是一個很棒的公園.也很大.要是可以騎自行車來逛就更好了.

 

 

史丹利公園 (2)

 當然要是肯花錢.也有馬車可以搭啦..^^

 

 

史丹利公園 (3)

 瞧. ....騎單車逛公園的人很多ㄡ.

因為這個公園太大了.大到你用走的可能都走不完.

 

 

史丹利公園 (4)

 看到這隻..別以為他是鴨子ㄡ.

有看過一部電影吧-返家十萬里.說的就是它們的故事.

原來這是加拿大野雁...

 

《返家十萬里》

(英語:Fly Away Home)是一部1996年的美國傳記電影,

導演為卡羅爾·巴拉德,內容描述一名女孩與她爸爸帶領一群加拿大雁從加拿大飛到美國佛羅里達州某一野生保護區的經過。

這一片是根據1980年代末期,一位加拿大籍的發明家、藝術家以及超輕型飛機愛好者-Bill Lishman的親身經驗改編。

 

史丹利公園 (5)

 

劇情

Amy在新西蘭遭遇喪母的車禍事故後,在她十三歲時已離異的父親Thomas Alden(Jeff Daniels)把她帶回了加拿大。

但剛搬來跟父親同住的Amy還是難以接受母親的逝世,而且再加上父親怪誕又不修邊幅的舉止,所以初時與父親的關係有點疏遠。

Thomas在當地是一位藝術家、也是一位發明家,而且很注重自然生態的環境保護。

某一天早上有一群工程隊前來砍伐Thomas家前方有野雁棲息地的沼澤樹林,Thomas衝出去阻止但卻無濟於事。

Amy在被砍伐的樹林中發現一群被遺棄的加拿大雁的蛋,於是她把那群蛋帶回去並細心照顧牠們。

當她放學回來看時,那些蛋已經孵化了。由於Amy是牠們第一眼看到的生物,因此她變成了那群雛雁的媽媽。

之後Thomas與負責當地處理野生動物問題的警員詢問如何照顧那些雛雁。

不過他不知道加拿大的法令中,為了防止加拿大雁對其他建築物及飛機構成威脅,豢養的雁必須剪翼使其永遠無法飛行而失去飛行能力。

但是當警員要剪其中一隻雛雁時,被憤怒的Amy施暴阻止而被Thomas趕出去。

當那群雛雁長大時,Thomas說服Amy必須照著加拿大雁遷徙的習性將牠們野放,否則遲早會慘遭警員的毒手。

 

 

史丹利公園 (6)

 

同時Thomas的弟弟David(Terry Kiney飾)去美國拜訪一位北卡羅來納州的鳥類學者,他告訴David有一片即將廢除的自然保護區,

在十一月一日前若沒有野生動物來棲息,該地會變成建築公司的建地。於是David和Thomas便計畫要用輕航機使野雁們遷移到那片自然保護區。

一開始試飛非常失敗,因為野雁只跟在Amy身邊。在無計可施之下Amy偷開父親的輕航機,雖然成功帶領野雁飛行,卻因為不諳操作而墜毀在她家的圍牆附近。

焦急的Thomas上前搭救困在輕航機的Amy,所幸她並無大礙,不過也因此父女之間的隔閡頓時化解而拉近彼此的親子感情。

在這事件的啟發下Thomas決定教Amy如何駕馭輕航機飛行,而資質甚佳的Amy也漸入佳境。

然而就在計畫開始的前一天,其中的一隻野雁Ego在飛行訓練時不慎被輕航機撞傷,在Amy一行人去救回Ego的同時,那位警員便把其他的野雁偷走。

於是Thomas便改變計畫,他的弟弟與朋友Barry (Holter Graham飾)去警局成功救出野雁的同時帶著Amy與野雁開始野放的飛行旅程。

計劃成功後Thomas和Amy駕駛著輕航機讓野雁跟隨他們飛翔,不過傍晚飛過Ontario湖,要降落時卻不慎誤闖美軍Niagara空軍基地,險些釀出大禍。

基地司令官諒解他們的行為後,司令官於是決定成全他們的善舉,還請美國當地記者採訪Amy和Thomas,一夕之間父女帶領野雁飛行的行動家喻戶曉,名聞全美。

 

史丹利公園 (7)

 

可是接下來的路途卻不是一帆風順。先是遇到大群遷徙的野雁時遇上獵戶開槍狩獵,所幸Amy的野雁們沒有受到任何傷害,並在一位反對獵戶的老婦人邀請下在其住處過夜。

之後的飛行雖遭遇濃霧誤闖高樓大廈林立的城鎮,不過都能安然經過。而另一方面在目的地的自然保護區,保育團體與建商的對立情勢如火如荼,各不相讓。

眼見Amy與Thomas帶領野雁即將要抵達目的地,Thomas的輕航機卻發生故障墜落在一片農田中。

Amy緊急降落匆忙來探視父親的狀況,Thomas卻只催她在日落之前盡速帶野雁抵達目的地,並相信她一定可以做得到。

Amy在失落之餘,繼續進行飛行的旅途。沿著海岸獨自帶著自幼養大的野雁們翱翔,Amy一小時後在萬眾期盼下終於抵達目的地,

接受了眾人熱烈的歡呼與迎接,Amy的野雁們終於抵達了南方的新家,也同時徹底粉碎了建商開墾破壞這塊美地的意圖。

隔年春天的某天早晨,Amy一早醒來看見了包括Ego在內的16隻野雁,全部平安回到了屋前的野地上。

 

 

史丹利公園 (8)

雖然 是旅行的最後一天了....還是要開心一點呀..姑娘們...^^" 

 

 

史丹利公園 (9)

 

史丹利公園

(英語:Stanley Park)是一個位於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的市區公園。

公園面積有404.9公頃(1000英畝),是加拿大最大與北美第三大市立公園。

公園每年吸引大概800萬人次遊覽,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

一條8.8公里(5.5英里)長的路徑環繞整個公園,以供遊人緩步、騎腳踏車或玩滾軸溜冰;

每年有大概250萬人次使用此路徑。

公園內大部分地帶保留為樹林,估計有大概50萬棵樹,部分更有76米(250英尺)高或已生長了數百年。

史丹利公園與溫哥華市中心近在咫尺,亦是溫市地標之一獅門橋的南端落腳點所在,而溫哥華水族館亦座落園內。

公園三面環水,而洛斯特湖則座落公園的南端。

 

 

史丹利公園 (10)

 

歷史

史丹利公園所在是多個不同原住民族的傳統聚居點。

蘇誇密許族民在此處設有多條村落,而瑪斯昆族民則於此處進行捕獵和採取天然資源。

蘇誇密許族民利用此處的雪松樹製造獨木舟,而高豪港畔的死人島則用作先人葬地。

西班牙船長何塞·瑪麗亞·納瓦埃斯和英國船長喬治·溫哥華於1791年先後航行至此處,成為首批接觸當地原住民的歐洲人。

溫哥華船長在其著作《A Voyage of Discovery》形容該帶為一個島嶼,意味該處過往起碼在潮漲時是四面環水。

往後多年一直沒有歐洲人接觸當地原住民的紀錄,直到克里米亞戰爭期間英國皇家海軍才與蘇誇密許族達成協議,

由前者把守布勒內灣的南岸,後者則守衛其北岸。

英國皇家工程兵於1860年代早期進行勘察後將該處設為軍事保留地。

雖然1860至80年代期間曾有六間林木公司在此處砍伐,但其軍事保留地的地位卻確保該處免受進一步發展的影響。

溫哥華於1886年正式設市後,市政府首項工作便是向加拿大自治領政府申請租借該片軍事保留地作公園之用,

市議會並成立了一個由六人組成的公園委員會以管理這片土地。

委員會的功能於1890年由溫哥華公園局取代;公園局委員由市民投票產生而成,在北美城市中實屬罕見。

 

 

史丹利公園 (11)

 (對面就是我們剛剛所在的加拿大廣場....^^)

 

史丹利公園於1888年9月27日對外開放,名稱來自時任加拿大總督史丹利伯爵;

史丹利伯爵再於翌年訪問卑詩省期間主持公園的正式開幕禮。一名與會人士記述:

 

史丹利伯爵將他的手臂伸進天堂,仿彿擁抱著整個佔地1000英畝的原始森林,並將之奉獻給所有人民,不分膚色、信仰和習俗。

(他言道:)『我將此處定名為史丹利公園。』


史丹利公園對外開放後仍有一定數目的原住民居於此處。

蘇誇密許族人莎莉·庫爾卡林一直居於公園內,直到她於1923年去世為止;當局以15,500元從她的後人收購其物業。

史丹利公園的租約於1908年屆滿後,聯邦政府再與溫市政府簽訂為期99年的租約;市政府可再於2007年續租。

公園於1988年被聯邦政府界定為國家歷史遺產區。

 

史丹利公園 (12)

 彤彤:

這個公園有近404.9公頃大.

那麼404.9公頃有多大呢?

一公頃等於3025坪。

404.9等於1224822.5坪.

換算下來..

約等於至少有90個大安森林公園那麼大.

這樣應該比較有概念吧.....很大吧...走不完的..

 

 

史丹利公園 (13)

 喜歡運動的人應該很喜歡這樣的公園吧....晨跑..單車..休閒都很讚.

 

 

史丹利公園 (14)

 

 彤彤:

這應該是我們所到過的最大公園了...(國家公園當然不算啦.)

 

史丹利公園 (15)

 可愛的野生大雁....^^"

 

 

史丹利公園 (16)

 

加拿大雁(學名Branta canadensis),屬於鴨科黑雁屬,種名canadensis為拉丁文「來自加拿大」之意。

 

特徵

加拿大雁為體形巨大的雁形目鳥類,其成鳥體長可達100厘米,翅膀展開時的長度為160至175厘米。

這鳥類有7個亞種,主要是體型和毛色的分別,但都被認為是加拿大雁。

而其雄雌則同形同色。雄性重3.5至6.5公斤,善於保衛其領土。雌性則稍輕,約3至5.5公斤,並與雄性的鳴聲不同。

成鳥頸部甚長,整個頭部頸部均以黑色為基色;兩側頰部具三角形白色斑塊,這塊白色斑塊是辨識本物種的重要特徵;

上體肩部、背部均為較深的灰褐色;翅上的覆羽與肩羽顏色相同為灰褐色,具有淺褐色的羽緣;飛羽亦為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

尾羽黑色;與上體的灰褐色相比胸部的顏色要淺很多,呈略現褐色的白色,自肩部的灰褐色到胸部的白色,

其體羽顏色變化非常平緩,並無明顯的邊界存在;腹部顏色與胸部相近,直至尾下覆羽亦為較淺的近白色,在這個部位,

尾下覆羽的白色與尾羽的黑色形成鮮明的對比;兩脅密布與上體顏色接近的灰褐色寬大縱紋;虹膜黑色;喙黑色;足黑色。

 

 

史丹利公園 (17)

 要逛完這個公園騎自行車應該是最快的方式吧..

我也好想騎著我的大白給他逛上一圈...哈哈

 

 

史丹利公園 (18)

 騎單車來 野餐應該也是不錯吧...

 

 

史丹利公園 (19)

 小姑姑又出現了..^^"

 

 

史丹利公園 (20)

 這次小姑姑加拿大之旅應該是這輩子一次性拍過最多照片的一次吧...我要...收錢....>"<

 

 

史丹利公園 (21)

 

 大姑姑

 

史丹利公園 (22)

 大姑姑

 

 

史丹利公園 (23)

 再一張.

 

 

史丹利公園 (24)

 二姑姑

 

 

史丹利公園 (25)

 感覺二姑姑最會穿衣服了....^^"

 

 

史丹利公園 (26)

 往前方商店前進....

 

 

史丹利公園 (27)

 後方的當地原住民圖騰木雕...

 

 

史丹利公園 (28)

 閃亮三姊妹..

 

 

史丹利公園 (29)

 

 鏡頭拉近一點再一張.

不知甚麼時候可以再一起出國遊玩....

 

史丹利公園 (30)

 公園裡的商店.

 

 

史丹利公園 (31)

 不知這算不算是楓葉....很大一片...

 

 

史丹利公園 (32)

 更大的來了...

 

 

史丹利公園 (33)

 前方的橋..等一下我們也會去瞧瞧的..

 

 

史丹利公園 (34)

 很美麗的海岸線吧.....

 

 

史丹利公園 (35)

這個公園可是三面面海的....

 

 

史丹利公園 (36)

 美麗的原住民雕塑..

 

 

史丹利公園 (37)

 這個杯子也不錯.我喜歡.

 

 

史丹利公園 (38)

 

 這個杯子小姑姑喜歡..

 

史丹利公園 (39)

 要是有人在二姑姑跟小姑姑家看到這樣的杯子..

那你們必須要知道....那是阿丈花的錢.....^"^

 

 

史丹利公園 (40)

 在加拿大很多地方或多或少都會看到這樣的原住民雕塑.

 

 

史丹利公園 (41)

 當然有些國家都會有一段原住民的血淚史....

至因為他們是少數.只因為他們武器不如人....>"<

 

 

史丹利公園 (42)

 

加拿大原住民,他們是在1982年憲政法案第25和35節中所認定的原住民族群,分別是第一民族、因紐特人以及梅蒂人。

根據2006年的人口普查,加拿大總人口超過1,172,790人,其中包含3.8%的原住民人口。

這些人中有698,025名第一民族子嗣,389,785名梅蒂斯人和50,485名因紐特人。

加拿大的國家代表人員包含原住民國族聯合議會,因紐特團結組織,梅蒂斯部族議會,加拿大原住民婦女協會,全國友誼中心協會和原住民族國會。

在做為當地原住民的意見代表上,某些人並不認可他們。那些當地人比較傾向依賴自己的傳統律法以及管理,並且依傳統法規行事。

一些原住民宣稱他們的主權從未消失過,並且表明,在1982年加拿大憲政法案第25節提到的1763年皇家宣言、

英屬北美法及加拿大和英國簽署的1969年維也納公約,全部支持這一說法。

皇家原住民委員會是一個在1990年代,由加拿大政府所掌管的重要委員會。它評判過去政府對於原住民族群的政策,

比如住宿學校,並且為政府提供提關於政策建議;然而,大部份皇家原住民族委員會提出的建議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被聯邦政府應用。

在就業等法之下,原住民族是一個被指定為包含女人、可見的少數民族和弱勢族群的團體,

但他們在法案下和在加拿大統計局的觀點裡並不被認為是一個可見的少數族群,因而有相當多的權益受損。

 

 

史丹利公園 (43)

 

母語

主條目:美洲原住民語


 
今天,原住民們使用著超過30種以上不同的語言,大多只有在加拿大使用,但是日漸衰微。

這些包含了齊佩瓦族國和克里族國,加起來總共有15萬以上的使用者:伊努克梯圖語,大約在西北領土有29,000的使用者,

努納瓦特語、努納維克語(北魁北克)和努納特西亞烏特語(北拉布拉多語);和密卡茂語(密克馬克語),加起來大約有8,500的使用者,大部分在加拿大東岸。

加拿大有兩個地區給予母語官方地位。在努納瓦特,伊努克梯圖語和Inuinnaqtun語皆和英文及法文一樣是官方語言,而且伊努克梯圖語是政府的常用語言。

在西北領地,官方語言法案認定了超過50種以上不同的語言,例如:奇標揚語、克里語、英語、法語、庫欽語、Inuinnaqtun語、伊努克梯圖語、

Inuvialuktun語、北斯拉維語、南斯拉維語和道格瑞普語。然而除了英語和法語之外,這些語言在政府裡不使用;

官方地位使得公民他們的要求要得到回應並且他們要和政府一起處理自己的事物。

 

史丹利公園 (44)

 

命名爭議

「印第安」這個字雖然在加拿大國會裡是合法的,但它的用法在外頭被認為是冒犯的。

這個困惑可以追溯到歐洲探險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他完全堅信了他發現一條到印度的新航路

(當年哥倫布以為他到了東印度群島,所以將島的人命名為印第安,即印度人之意)。

它通常被引用於加拿大原住民的自我認同,但是他們從未接受他們的主權權利或者土地所有權的消失。

第一民族和第一國族曾經是同義字,並且偶爾會被美國當地原住民在聲援他們加拿大的親屬時,當作描述性術語來使用。

 

史丹利公園 (45)  

 

國家原住民節

自從1996年之後,加拿大全國原住民日(6月21日)已成為全國慶祝的正式節日。

重要日期

1763年皇室宣言:確定第一民族的權利。

1763-1921:政府與第一民族陸續簽定條約(Treaties)以分享土地及資源。

1867年憲法(91條24款):要求聯邦政府保障印地安並劃設印地安保留區(Lands Reserved for Indians)。

1876年印地安法(Indian Act):架構國家與印地安的管理關係。

1982年憲法(35條):確定原住民族權及條約權(Treaty Rights)。

(所謂「條約權」,包括對於過去以簽定條約的承認及未來訂定條約的權利)。

補充:最高法院的判決不斷重新定義彼此關係的實質內涵,使其更寬廣且更具實質內涵

(例如以下判決均具有指標性意義:1973年承認原住民族對傳統土地的權利、1985年信託責任、

1990年原住民權、1998 年原住民命名權、1999年選舉權、2000年歷史條約的承認等等)。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45張照片.

本次-2015-古堡楓情-加拿大 -共已上傳2993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5-古堡楓情-加拿大.大約有50篇文章.3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斯斯 的頭像
    斯斯

    斯言彤語-旅行攝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