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馬祖東引-南北竿 24-[馬祖-南竿]-八八坑道+南竿酒廠
置頂照片:南竿-八八坑道
旅遊時間:5天4夜-(10-28到11-01)- 第4天.
時間:民國109年10月31日星期六早上
可樂旅遊-領隊-張嘉屏(小屏)
天氣:晴
溫度:15-20度C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RF 15-35L F2.8+ RF 35 F1.8+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今日第一站來到有名的八八坑道)
酒香百里的八八坑道
打開了八八坑道的大門,就像是開啟了一段窖藏的祕辛,
坑道口兩旁擺著滿滿酒甕、上方有著大大的「八八坑道」四個字,
走進坑道,內部可是相當涼爽,長年維持在攝氏16-19度,
恆溫又穩定的環境,讓存放的老酒有一定品質,是絕佳的儲藏酒窖,
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所構成,而坑道所在,就位於馬祖酒廠斜前方不遠處。
相傳八八坑道原為居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
在軍方進駐馬祖後,加以鑿高、挖深與強固,闢為戰車坑道,
全長273公尺(包含副坑道長度),可容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
正向出口可迎擊海上入侵的敵軍,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
於1974年完工,施工期歷時約10年,
由於落成之日適逢蔣公88歲誕辰,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
戰地政務解除後,馬祖酒廠即利用此坑道窖藏美酒,
所出品的高粱酒便以「八八坑道」為名,不僅成為馬祖酒的一大特色,
也打響了馬祖酒的知名度;目前主通道為罈裝老酒存放區,
次通道為高粱酒系酒槽區,老酒儲存區放置的陳年老酒因停產之故,
現存均為十五年以上,存量賣完即停,更顯其珍貴,
坑道內酒香四溢,置身其中不禁令人微醺。
八八坑道位於南竿鄉牛角嶺下,原是軍民躲避海盜的山洞,
後經軍方擴建為戰備坑道,落成之日適逢蔣中正總統88華誕而命名。
後因坑道內長年潮濕,不利戰車保養,故轉為電信中心,
後又移交予馬祖酒廠作為儲酒之用,因溫度濕度皆非常穩定,利於釀酒。
目前內部儲有陳年老酒、高粱、陳年高粱等各式酒類,
並以「八八坑道」品牌聞名全球。
「八八坑道」位在通往南竿機場的中央大道路旁,
最早是民眾躲避海盜的山洞,後經軍方擴建成為戰備坑道,可停放輕型戰車。
落成之日適逢蔣中正總統88歲華誕,因而命名「八八坑道」。
一進入坑道口,立刻就可聞到濃濃的酒香味。
前段的坑道儲存的是馬祖老酒。
馬祖冬天非常冷,需要喝點酒暖身,
早年馬祖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釀老酒。
甚麼叫老酒?就是市面上買不到.喝一醰少一醰的好酒.
首先,老酒跟標示年份無關,一般來說,
老酒是指已經無法在市場通路買到的酒類,也就是斷貨的產品,
只能通過次級市場私下交易取得。
更狹義一點定義是指「2000年以前的酒類產品」。
因此不要以為高年份酒款就是老酒,同時也要了解,
放的久並不會讓酒款變成高年份,只是變老而已。
常見的中式烈酒,例如:金門高粱酒、貴州茅台酒……等等,
與洋酒不同,不會將酒款窖藏的時間直接標示出來,
而是用較為隱晦表的表達方式,也就是增加「陳年」的樣式來代表。
換句話說,陳年的標示就代表這支酒款不同於一般版本,是經過窖藏的!
但有意思的是,陳年的時間並沒有統一標準,每間酒廠都不一樣,
酒廠可以根據自己的規範來定義,超過某個年限的酒款,
可以冠上「陳年」藉以區分。
以金門高粱為例:在酒廠中窖藏五年以上的酒款就有標示「陳年」的資格。
(這裡面儲放的酒有元尊陳高、成年高梁、陳年大麴等白酒。)
最後,說明一下為什麼陳年的酒款比較好,這是因為酒體在越大的容器中,
所形成的陳化效應越好,尤其是保存在酒廠內良好的環境時,
能夠最大程度的優化酒款風味,另一方面,陳年的酒款不像一般常態品項,
需要時間的醞釀與照顧,在數量上不可能太多,因此陳年系列的酒款單價通常比較高。
(儲酒的說明牌,牛角嶺的泉水泉質好,所以釀出來的酒好喝。)
了解陳化效應,甚麼樣的條件最適合陳化?
陳化指的是酒體在釀造完成之後,
隨著時間將含有的辛辣物質(主要是甲醇、甲醛)逸散、轉變的過程,
這個過程非常複雜,實際效果與酒體的好壞、含有的雜質、
儲放的環境(包括:溫度、溼度、空氣)、
放置的時間、容器的容量及材質都有著密切關係。
(一共有92個大型酒槽,很壯觀.每個大型儲酒槽有4000公升。)
這其中微妙的變化,更是愛酒人士喜歡鑽研的主題,
究竟什麼樣的方式陳化效果最好,至今尚未有很明確的答案,
只能以經驗統計來推估酒體的變化。最主要影響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每一大桶上都有標示年份酒精度數日期跟操作人員)
酒體濃度:基本上,濃度越高的酒陳化效果越好,
這是因為濃度高代表醇類含量充足,在陳化的過程中較不容易變質,
並且具有更多需要被轉換的醇類,陳化前後的變化更明顯。
容器的材質:不同的容器對陳化的效果也有明顯的差異,
一般來說效果是:甕裝 > 瓷器 > 玻璃瓶,並且保存的容量越大陳化效果越好。
這是因為容器本身擁有的孔隙不同,甕裝擁有較多細小孔隙,
能讓甲醇、甲醛……等刺激性物質從孔隙中散出,
使酒體的刺激性降低,讓酒體變得順口、不辛辣。
瓷器與玻璃瓶效果則依序降低。
(也有這種陶器罐裝)
酒體類型:酒的種類也有很大的差異,通常,
白酒是最能感覺酒體陳化的酒種,這是因為白酒沒有經過過桶。
一般來說,白酒在蒸餾完之後,就放置在沒有雜質的容器中,
而紅酒、白蘭地、威士忌……等其他酒種,會經過釀製或過桶的程序,
所以酒體的改變在橡木桶中幾乎就定型了,之後的擺放不太影響口感。
(台灣最有名的高粱酒除了金門外就是馬祖了)
簡而言之,陳化作用就是讓酒款變好喝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是保存在酒廠內效果最好,一旦裝瓶後效果就變差了,
並且白酒的效果遠比洋酒更好,這是因為白蘭地與威士忌的風味主要來自於橡木桶,
但白酒主要來自於酒體本身的變化。
也因此,市場上大多只有在談論中式烈酒時,才會提到陳化作用。
新製程的影響,逝去的陳化口感
早期白酒的製程以固態釀造為主,現在則有了液態釀造技術,
這兩種製程最大的差異在於:液態的口感需要大量進行原料添加與勾兌,
而固態釀造則是保持酒基原本的口感,利用時間陳化的作用提升適口性。
(最珍貴的老酒區罐裝酒)
液態釀造的酒體在釀造完就已經相當順口了,代價則是香氣與尾韻降低。
不過為了適應現代快速商業的需求,很多酒廠都已經偏向液態釀造為主,
畢竟動不動就要沉放數十年的成本實在太高了。
但也正因如此,早期固態釀造並且保存到現今的老酒才顯得如此珍貴,
這些老酒如果能夠保存良好,讓時間減少其辛辣的口感,不但能夠維持香氣與尾韻,
有時還會產生酯類的水果風味,例如:梅子、哈密瓜、百香果……等多變風格。
這些風味,就是新的製程沒有辦法超越的門檻。
雖然現代化的製程可以快速、低成本的大量生產,但是卻也改變了傳統的味道。
在味道的改變上,能不能接受變成個人追求的問題,百酒樓不會評價這種轉變是好是壞,
只是仍然會因為過往的風味消失而感到可惜,相信正是因為如此,老酒才會如此吸引人吧!
(喝一醰少一醰的老酒.真的香.雖然我不喝酒)
東引酒廠遵循古法,採取低溫發酵釀造頂級陳高,
經過勾兌,裝對後的東湧陳高酒精度約在45%左右,
性甘醇、無辣味,即使宿醉,也不會頭疼口乾,
這也就是東湧陳高不須要廣告,就能暢銷馬祖列島,
進軍中國大陸,甚至在陳水扁總統任內總統府指定為迎賓酒的原因。
八八坑道口是人人必拍的打卡景點.(不必是網美也可以拉)
離開八八坑道..來去旁邊的馬祖酒館看看各種馬祖酒唄!
沒有污染的豔陽天...在台灣本島不容易見到.尤其是汙染嚴重的北台灣
過個馬路就到了...
八八坑道旁的馬祖酒館..
聞名中外的馬祖陳高
爆藍的豔陽天.
導遊盡責的介紹中...
「開罈香百里,洗甕醉千家」,這是愛酒人士對馬祖老酒的讚美,
許多不辭千里來到馬祖的遊客,就是為了能夠喝一口馬祖老酒,
配上老酒黃魚、麵線等料理,看著日落餘暉,享受人生。
2015年11月7日「馬習會」上,
馬英九總統特別指定「馬祖老酒」宴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先生共進晚宴時品嚐,
「馬祖老酒」見證了這段兩岸歷史新頁!
馬祖老酒因「馬習會」爆紅,不僅在台灣地區更在對岸吹起了一陣「老酒熱潮」,
價格更是節節高升。馬祖酒廠在停產20年後重啟生產老酒,
106年新春馬祖老酒重新上市,在口感風味上,經由40年經驗的勾兌師調合,
風味更臻完美;入口柔和滑順、餘韻悠長。
在包裝設計上採用高檔材質印刷製作,大方體面,
並附專屬提袋,是送禮自用的絕佳選擇。(文源自馬祖酒廠)
高粱酒,
又稱白乾、燒刀子,一種以高粱為主要釀酒原料的蒸餾酒,
是中國燒酒中的主流。經過二次蒸餾而成,一般的酒精濃度為50度至60度之間。
這種酒起源於天津大直沽,最早出現於明代,
目前在河北、陝西和山東等北方省份廣受歡迎。
它主要在中國大陸和台灣製造和銷售,
但是在韓國同樣也很受歡迎。
著名的高粱酒包括汾酒、金門高粱酒等。
其特色為顏色透明,酒香濃郁,入口辛辣。
高粱酒的酒精含量通常在38%到63%之間。
大麯酒,也作大麴酒,是中國燒酒的一種,
這種分類主要是因為使用麴的不同。
以大麴進行固態釀造,之後製成的蒸餾酒,就稱為大麴酒。
著名的大麯酒品牌有:汾酒、五糧液、茅台酒等,此外,
還有中華民國出產的金門大麯酒、馬祖大麴酒等。
麴,又稱酒母,
由小麥、大麥、豌豆等製成,用來培養發酵菌種之用。
固態釀造的麴,分成大麴,小麴跟散麴三種,
其中以大麴來釀造的酒,稱為大麴酒。
先將小麥等原料壓成磚塊狀的粗胚,將粗肧放到大麯發酵房發酵。
經過二到三個月的發酵,再經三個月的堆放,
之後用來製酒,這種麴,稱大麴。大麴中含有麴黴菌和酵母。
在中國北方各省、四川省,以及台灣的金門、馬祖等地,
因為氣候涼爽,適合製造大麯,都有大麯酒的生產。
目前製酒環境
由固態釀造製成的酒,比起液態釀造更花時間,
因此,為了迎合快速生產的現代商業模式,
很多酒廠已經放棄傳統的大麯製酒,
以調和的方式繼續生產味道類似大麯的酒。
以下照片就不再介紹了..請自行慢慢關唄!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58張照片.
本次-2020-馬祖東引-南北竿-共已上傳1028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0-馬祖東引-南北竿.大約有32篇文章.12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