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 54-[美國-華盛頓DC]-國會大廈.上
置頂照片:華盛頓-中國城牌樓.
旅遊時間:12天9夜-(10-04到10月15)-第八天
時間:民國112年10月11日星期三-中午
可樂旅遊-領隊-楊麗豫小姐(小楊)
天氣:晴
溫度:10-21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7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1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
本次參加人員-斯斯.彤彤.二姑姑.小姑姑-4位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腳架-Marsace DT-1541T + DB-1 碳纖維三腳架套組
(2024-新編輯器-第一篇文章-紀錄)紀錄.紀錄.紀錄
還記得上篇斯斯說過從威廉波特到華盛頓DC 325公里吧!
所以我們早上一路都是在拉車中..從這個州跨過那個州....
所以不要問我這美麗的橋在哪裡?
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哈.
來到某個高速公路休息站.又看到我們熟悉的老朋友-柯博文.
關於這些辛苦的卡車司機.我們可以稍微地來了解一下它們的辛苦.
(北美卡車司機-胖虎Yvette)
美國目前討論度最高的職業是什麼?
是AI或半導體嗎?答案都不是,而是卡車司機。
擁有34萬司機的美國航運業巨頭UPS,數月以來與國際卡車司機工會(IBT)進行談判,
工會希望改善員工間差別待遇及改善駕駛員安全,也希望調漲薪資,
雙方一直未能達成共識,工會甚至揚言罷工。
不過,雙方最新達成協議並簽下堪稱「史詩級勞動合約」,
全職司機的年薪與福利高達約17萬美元(約540萬台幣)、
全職員工時薪可達到25.75美元(約新台幣820元),
但這項合約引發研發工程師的不滿,
因為貨運司機們竟然賺得比他們還多。
沃爾瑪正在大力招募長途貨車司機,
祭出9.5萬美元至11萬美元的高額年薪吸引人才,與此同時,
還推出為期12週的培訓計畫,想把自家員工轉職成卡車司機,
加入沃爾瑪自己的車隊,但在2020年,
美國卡車司機年薪的中位數還不到5萬美元。
不只沃爾瑪,物流堵塞帶來卡車司機荒,
全美各家卡車業者都在抬高司機的薪水條件。
除了大幅調漲薪資外,各家公司招術百出,
改善福利、祭出1萬美元簽約獎金、舉辦上百場招募說明會等,
都是為了填補不容等候的司機人力缺口。
如今,長途卡車每週收入相較2019年初上升25%。
司機到底有多稀缺?
現在全美國缺少80,000名卡車司機,人力缺口比2019年擴大30%。
美國卡車運輸協會(American Truck Association)估計,
到了2028年缺人數會達160,000人。
卡車行業的人員流動率高達90%,在這波漲薪之前,
菜鳥司機一年可能只拿得到4.5萬美元,有時甚至低於最低工資,
是司機高齡化、吸引不到年輕人的原因之一。
美國卡車運輸業年產值達8,000億美元,
全美70%(以貨物價值計算)的貨物都是長途卡車在運送,
出問題的話,商品上不了架、也送不到我們家門口,
是整條供應鏈中至關重要、但長期不受重視的環節。
休息站中滿滿的販賣機..
終於在下午一點時....我們進入市區了.
美國首都華盛頓(Washington, D.C.),
正式名稱為哥倫比亞特區,直屬美國國會管轄,
特區並不屬於美國任何一州。
而很多人都習慣直接稱為華盛頓,
只是因為美國西雅圖那邊還有個華盛頓州,
不知道的話容易被搞混。
美國聯邦政府
(英語:Federal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簡稱U.S. Federal Government)是美國的中央政府,
聯邦政府由三部分組成:立法分支、行政分支、司法分支,
其權力分別由國會、總統和聯邦法院掌握,由《美國憲法》賦予。
這些部門的權力和職責由美國國會法進一步定義,
包括設立行政部門和次於最高法院的法院。
聯邦政府部門總部皆位於華盛頓特區,下屬機構遍布美國各地。
美國的政治制度
美國的全名是「美利堅合眾國」。
憲法中沒有其他名稱,這是在貨幣,
條約和它所參與的法律案件中出現的名稱(例如申克訴合眾國案)。
正式文件中經常使用「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或「合眾國政府」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又譯為「美國政府」一詞,
以表示聯邦政府與各州不同。
日常在隨意交談或寫作中,人們經常會使用「聯邦政府」一詞,
有時使用「國家政府」一詞。政府機構或計劃名稱中的「聯邦」
和「國家」一詞通常表示與聯邦政府有隸屬關係
(聯邦調查局,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國家公園管理局)。
因為政府所在地在華盛頓特區,
所以「華盛頓(華府)」也通常被用作聯邦政府的代名詞。
1800年,美國聯邦政府部門從費城遷往建設完成的華盛頓,
華盛頓開始作為美國首都正式運作至今。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實際上是由美國國會直接管轄的聯邦地區,
因此不屬於美國的任何州份。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位於美國東岸的中大西洋地區,
屬馬里蘭州和維吉尼亞州的交界處,
兩州界河波多馬克河由西北向東南流貫特區,
形成特區西面的天然界限。
成立之初,哥倫比亞特區是一個邊長10英里(16公里)的正方形區域,
不僅包括特區現在的全部範圍,
還包括波多馬克河西岸維吉尼亞州亞歷山德里亞郡,
(雖然已經一點多了...但我們還沒吃午餐.)
華盛頓的中國城形成於1851年。
此後,越來越多的華僑華人移居到這裡。
1984年5月,華盛頓和北京結為友好城市。
作為禮物饋贈,北京市政府專門派人,耗資百萬美金,
在7街和H街的交界點,建造了一座富有中國特色的木結構牌樓,
官名“友誼牌樓”,由時任北京市市長陳希同題寫樓名。
牌匾上“中國城”三字,則出自著名書法家吳作人之手。
(我們來到了華盛頓特區的中國城)
美國旅遊著名景點之一。
中文名-中國城
外文名-Chinese Town
別 名-唐人街
所屬區域美國-華盛頓
(來中國城.當然是吃中式料理了)
“中國城”地處華盛頓市的心臟地帶,地理位置優越,
地位舉足輕重。 現在大概連同周邊一帶居住的華人有2000多人,
而居住在紐約華人街的華人多達22000人。 各色人種也逐漸多起來。
地鐵站Gallery Place-Chinatown將中國城與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乃至近郊的弗吉尼亞和馬里蘭方便地連接起來。
變成一個不僅僅屬於華人的地方。 它終日人頭湧湧,常年人氣旺旺。
同時,它也與世界其他各地的華人街一樣,是華人在海外的落腳地,
更是中華文化在海外的保留地和生長點。
有它的時候,你或許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的,
但一旦沒有它的時候,你一定會感到少了些什麼。
上桌了..........
開動.......我吃飽了..
唐人街
(英語:Chinatown),又稱中國城、華埠、中華街,
是指華人地區以外國家的城市裡華裔人士的聚居區。
唐人街不限於某條街道,範圍可以擴大至一個社區,
更貼切的叫法應該是唐人區、華人區。
唐人街因歷史因素或特殊國情在東亞、
東南亞、大洋洲和北美洲皆十分常見。
唐人街最早在19世紀的美國和加拿大形成。
當時,由於歧視性的土地法規嚴禁華人等有色人種
介入土地買賣市場或僅准許華人在特定區域購買土地,
從而形成了第一代華人移民的聚居區。
唐人街之形成,乃因為早期華人移居海外,
成為當地的少數族群,在面對新環境需要同舟共濟,
便群居在一個地帶,故此多數唐人街是華僑歷史的一種見証。
日本和韓國則稱唐人街為「中華街」,
比如日本乃至亞洲最大的唐人街橫濱中華街。
歷史
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
1673年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
「日本,唐時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謂之『大唐街』,今且長十里矣。」
1872年,志剛在《初使泰西記》中有:「金山為各國貿易總匯之區,
中國廣東人來此貿易者,不下數萬。
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國人呼之為『唐人街』。
建立會館六處。」1887年,王詠霓在《歸國日記》中也使用了「唐人街」:
「金山為太平洋貿易總匯之區,華人來此者六七萬人,租屋設肆,洋人呼為唐人街。
六會館之名曰三邑,曰陽和。」王詠霓的這句話與志剛的差不多。
在這之前,王可能看過《初使泰西記》,因此,他在這裡沿用了志剛的「唐人街」。
「唐人街」是粵人華僑自創的名稱。
1875年,張德彝在《歐美環遊記》中就稱唐人街為「唐人城」,
張通英語,英語稱唐人街為Chinatown。
其實,在這以前,張德彝更為直接,他將Chinatown直譯為「中國城」,
如《航海述奇》(1866年):「抵安南國,即越南交趾國……再西北距四十餘里,
有「中國城」,因有數千華人在彼貿易,故名。」
1930年蔡運辰《旅俄日記》:「飯後再赴旅館,新章五時亦至,
候余甚久,公事畢,同遊中國城。城在莫斯科中心,女牆高底,
完全華式,華人名之曰中國城。」今人李歐梵有一篇有關唐人街的隨筆,
題目就叫《美國的「中國城」》(1975),
文章說:「唐人街是老華僑的溫床、新華僑的聚會所。
也是美國人眼裡的小中國。也許我們應該把唐人街的英文原名直譯過來,
乾脆稱它為『中國城』(Chinatown),可能更恰當一點。」
在東南亞,由於移民的歷史比較早,因此語言和文化多與當地融合。
另外華裔在當地大多經商、且族群意識很強,
所以一般還掌控了當地的產業主導權,成為地位重要的少數族群。
由於東南亞是華人早期移民的主要地區之一,大多都已融入當地社區,
而並不居住生活於唐人街,因此著名的唐人街相對較少,
但還是有一些知名的唐人街如茨廠街和牛車水。
在北美的唐人街經常可見餐館林立,而餐館、洗衣店和手藝店即早期華僑的主要營商行業。
一些歷史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於大城的舊區,環境會較為擠迫,
治安和種族歧視亦是某一些華埠要面對的問題。
一些唐人街亦出現華人人口遷離、人口老化的現象。
西方的唐人街
中國的第一艘直接交易船到達英國利物浦的碼頭交換諸如絲綢和棉花等的商品時,
一個早期的中國飛地於1830年代在利物浦出現了。許多中國移民在晚1850年代到達了利物浦,
成為了藍色漏斗航運公司的員工。這是一個貨物運輸公司,由阿爾弗雷德·霍特創建。
這條商業航線建立了上海,香港和利物浦之間的緊密貿易聯繫,其中主要是利物浦進口絲綢,棉花和茶葉。
舊金山的唐人街是北美最大的唐人街之一,還是墨西哥以北最古老的唐人街。
在1850年代到1900年代,它成為了早期中國移民進入美國的入口。
(穿著美國登山靴.回到它的祖國)
這片地理區域的特殊之處在於城市政府與私營業主允許中國移民繼承財產以及在城內合法擁有房產。
許多中國移民成為了大公司的勞動力。中國移民對於中太平洋公司建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其他早期移民成為了煤礦工人或獨立勘探者。這些獨立勘探者希望在1849年的淘金熱時大賺一筆。
在19世紀中期,有許多中國人移民到美國北方。每當有一次大量移民,就有一個唐人街在美國北方出現。
這些中國人移民到美洲西海岸,從聖地牙哥到維多利亞。
經濟機遇推動了更多唐人街在美國的建立。第一批唐人街在美國西方出現,
例如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華盛頓州,愛達荷州,猶他州,科羅拉多州,和亞利桑那州。
當洲際鐵路建立完成後,更多臨近鐵路的城鎮出現了唐人街,
比如聖路易斯,芝加哥,辛辛那提,匹茲堡,比尤特。
許多東海岸城市也出現了唐人街,比如紐約,波士頓,費城,普羅維登斯,和巴爾的摩。
隨著解放宣言的通過,更多南方的州,比如阿肯色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喬治亞州開始僱傭中國移民作為勞動力。
唐人街的歷史不總是和平的,尤其是勞資糾紛出現的時候。低工資的中國工人在山區的唐人街大規模替代白種礦工。
這引發了緊張的種族衝突,甚至導致了懷俄明州的羅克斯普林斯大屠殺。
許多前沿的唐人街在美國種族歧視的影響下消亡了。1882年,排華法案通過。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提升了中國移民在美國的地位。
在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之後,中國與美國成為了對抗日本的戰友,
而美國人也希望在美國的中國移民加入到他們的戰線之中。
中國移民有史以來第一次進入了美國主流社會。
中國移民穿上了戰服,與美國士兵成為了戰友。
由於前線缺乏勞動力,更多中國移民有了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羅斯福總統在1943年12月17日廢除了排華法案。
這一舉動結束了長達60年的合法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
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移民立刻被社會所接受。
在排華法案被廢除與戰爭新娘法生效之後,中國文化開始滲入美國並被美國所同化。
這個單民族的社區開始向一個充滿家庭和孩子的社區轉型。
最終,中國移民可以合法地成為公民,擁有財產。
70年代後期,越南戰爭的華裔難民和流亡者在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唐人街的重建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其結果是,許多唐人街已成為泛亞洲商務區和住宅區。
相比之下,大多數過去的唐人街主要是來自中國東南的中國人的居住區。
近些年來,新出現的唐人街開始承擔歷史和旅遊中心的角色。
很多新的唐人街,比如在紐約奧爾巴尼的唐人街,建立的目的是作為景點而不是飛地。
這些唐人街試圖在高檔的環境下給人以「老唐人街」的感覺。
在北卡羅來納羅利新建成的唐人街還將建設一個五星級的酒店,其主要目的是吸引遊客。
「後唐人街」時代
隨著種族歧視的觀念消失,半世紀以來,各國政府紛紛開放參政權予華裔,
使華人的地位在外國趨於公平,在西方國家新一代的華人移民和當地土生土長的華裔人士由於高科技、
企管和專業背景,許多家庭甚至於有經濟能力在高級住宅區居住。
北美以及澳洲很多大型都會區更已進入「後唐人街」時代,
即唐人街外的華人人口和商業活動已遠超過原唐人街,
而且華人人口和商業活動不再是聚集在某個社區,而是在市郊多個相鄰社區裡,
散居在主流或其他少數族裔當中。
「後唐人街」的例子包括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的聖蓋博谷;
舊金山灣區的矽谷;紐約皇后區的法拉盛;
加拿大溫哥華地區的里奇蒙市和本那比市;
與及多倫多地區的士嘉堡區、萬錦。
在澳洲計有墨爾本的博士山、韋弗利谷;
雪梨的車士活、寶活及好市圍市;
布里斯本的森尼班克。
美國-唐人街
美國華裔在紐約市的曼哈頓、法拉盛、布魯克林和它們的周邊區域占有較高人口比例,
其中曼哈頓下東城的華埠是東海岸歷史最悠久的華人聚居區,
早在1850-1870年間就已經出現。由於下城的地價愈加高昂,後來美國的華人,
尤其是偷渡或非法居留者因為收入低,只能遷往他處居住,因此形成了法拉盛華埠。
在中西部,芝加哥的唐人街也出現很早。
到1900年時,芝加哥的華人社團已經初具規模,
而且在很長時間裡一直是中西部唯一的華人聚居區,
直到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現的非法移民潮和2000年前後的留學熱才使得很多城市也出現了(新式)唐人街。
美國西岸的舊金山作為一個重要太平洋港口城市,因為與中國僅相隔太平洋而且與東亞貿易關係密切,
擁有西半球歷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其起源一般被認為是1850年代修建太平洋鐵路的華工在美國定居後形成的。
華盛頓也有唐人街。2000年後,由於華人移民出現高學歷化、精英化的趨勢,
很多華人不滿足於市中心唐人街不佳的居住和出行條件而選擇住在郊區高檔社區,
很多大城市的市郊也出現了新唐人街甚至華人城市,例如加州的蒙特雷公園、爾灣和聖荷西。
這些新唐人街與老唐人街有很大的不同,老唐人街往往位於市中心,
道路狹窄、綠化欠缺、住宅單元狹小老舊等問題,而郊區的新唐人街則與周邊區域融為一體,
居住環境和質量更好,因此導致了新老移民群體的地域和文化上的分割。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40張照片.
本次-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共已上傳2472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大約有86篇文章.42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