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 (50)

 

 

要瞭解頤和園.那就要先來好好的談談它真正的主人-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

玉牒全名「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寧池太廣道惠徵女」,

出生於北京城,那拉氏,出身於滿洲鑲藍旗,後抬入滿洲鑲黃旗的一個世襲官宦之家。

清文宗咸豐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簾聽政或臨朝稱制,

為自1861年至1908年間大清帝國的實際統治者,為期僅次於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

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聖母皇太后」、「西太后」等稱之者;

自光緒年間,宮中及朝廷開始以「老佛爺」尊稱之;

死後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二位正宮,

同時也超過入關後滿清所有皇帝的諡號。

 

 

頤和園. (51)

 

 

 

生平


 
慈禧太后父系家族的身世說法不一,

自民國後很多學者都認定是葉赫部貝勒金台吉的後裔。

據自稱慈禧太后弟弟桂祥曾孫的那根正之說法,

慈禧是葉赫部後裔納蘭性德的子孫,

但這種說法受到清史學家馮其利的駁斥,

馮其利同時還質疑那根正的身分。

而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收藏的《德賀訥世管佐領接襲家譜》所記載,

慈禧祖先喀山是蘇完那拉氏,在天命四年葉赫部未滅之前就歸附了努爾哈赤。

 

頤和園. (52)

 

 

 

大陸13億人口眾多.也有著許許多多的能人.

地上的字是某位老兄的傑作.

用著一隻大毛筆沾水在地上寫字.

因為天冷.水結凍了.因此字就很明顯.

若不是行人的睬踏.應該可以撐很久很久.

不過那位老兄常常會出現再寫一次....

 

 

 

 

 

 

頤和園. (53)

 

 

 

慈禧的父親惠徵,原為吏部筆帖式咸豐二年

(慈禧選秀入宮之年)昇為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道員(四品)。

咸豐六年,懿嬪生下咸豐帝長子載淳,

亦是咸豐帝唯一活到成年的兒子,當日晉懿妃。

後晉封懿貴妃。咸豐帝逝世於避暑山莊後,治喪期間,

大行皇帝皇后鈕祜祿氏住煙波致爽殿的東暖閣,

那拉氏則以新皇帝生母「聖母皇太后」的身分住西暖閣,故得「西太后」之稱謂,

同時她也是清朝最有權勢的人,人稱清朝「無冕女皇」。

 

頤和園. (54)

 

 

昆明湖位於北京西郊頤和園內,北倚萬壽山,

面積3300餘畝,約佔頤和園的四分之三。

昆明湖曾有七里濼、大泊湖等名稱。

 

 

頤和園. (55)

 

 

金時引金山(萬壽山)下的水匯成金水河,稱為金海。

元代定都北京後,經水利學家郭守敬主持,開發上游水源,

引玉泉山及昌平泉水注入湖中,改稱瓮山泊(萬壽山原稱瓮山),

成為大都城內接濟漕運的水庫。

 

頤和園. (56)

 

 

年表

1835年陰曆十月初十慈禧出生,出生地不明。

1851年5月(十六歲),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

1854年(十九歲),晉懿嬪。(清制後宮地位共分八級,依序為: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

1856年(二十一歲),生下兒子載淳(後來的同治皇帝),當日晉懿妃。

1857年(二十二歲),晉懿貴妃。

1860年(二十五歲),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咸豐皇帝率后妃、宗室、重臣等避禍承德避暑山莊,命恭親王奕訢留京與聯軍議和。

1861年(二十六歲),咸豐皇帝駕崩,皇子載淳繼位,以皇帝生母被尊為聖母皇太后;

八月,在恭親王奕訢支持下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太后聯合恭親王,殺肅順等八大臣,成功奪權,垂簾聽政。

1862年(二十七歲),同治皇帝對聖母皇太后晉徽號「慈禧」。

1865年(三十歲),罷議政王奕訢職務,遭洋人、宗室、大臣疑問,旋又復職,但是對奕訢開始有所戒備。

1874年(三十九歲),同治皇帝駕崩,因其無嗣;遵皇太后之意,由醇親王奕?之子載湉繼位(即後來的光緒皇帝)。

1888年(五十三歲),光緒帝大婚,翌年親政;慈禧繼續「訓政」。

 

 

頤和園. (57)

 

 

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圍種植稻穀,

湖旁又有寺院、亭台,酷似江南風景,遂有「西湖」之稱。

清乾隆建清漪園時,將湖開拓,成為現在的規模,

並取漢武帝在長安開鑿昆明池操演水戰的故事,

命名昆明湖,每年夏天在湖上練武演操。

昆明湖上的主要景物有:

西堤及西堤六橋
東堤
南湖島
十七孔橋等。

 

 

頤和園. (58)

 

 

1894年(五十九歲),皇太后六十大壽慶典;慈禧太后不惜挪用海軍軍費重修頤和園,是為甲午戰爭戰敗的其中一個因素。

1898年(六十三歲),因光緒皇帝發起戊戌變法,皇太后與守舊派大臣及新軍領袖袁世凱,聯合發動戊戌政變,殺六君子、囚光緒,後重行訓政。

1900年(六十五歲),因義和團發起庚子拳亂,導致列強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帝后被迫離京,前往西安避禍,列強順勢搶奪其最心愛的頤和園文物古董。

1901年(六十六歲),辛丑條約簽訂後,兩宮回鑾;皇太后及皇帝下詔罪己、行庚子新政。

1908年(七十二歲),光緒皇帝駕崩後一天,皇太后於11月15日下午五時病逝,後葬於定東陵;

大行皇帝無嗣,由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其子溥儀為帝(即後來的宣統皇帝),

慈禧太后臨終遺言說:「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此與本朝家法相違,必須嚴加限制。

尤須嚴防,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鑒!」

 

 

頤和園. (59)

 

 

按定東陵神牌上記載,皇太后葉赫納拉氏生前死後得到的諡號全稱為:

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諡字23字,連皇后共25字,諡號長度超過清朝開國皇后孝莊,

及孝德與孝貞兩位正宮皇后,為清代及中國歷代皇后中之最。

1928年,軍閥孫殿英藉演習之名,率其部下盜掘了金碧輝煌,

極盡奢華的慈禧定東陵,並盜挖慈禧臨終時口含大如雞蛋的一粒夜明珠。

溥儀在回憶錄裡提及:祖母慈禧太后夜明珠被盜事,

並改餽贈給某位民初權貴夫人,讓他耿耿於懷。
 

 

 

頤和園. (60)

 

個人生活

大英帝國外交官埃蒙德·特拉內·巴恪思爵士曾出使清朝,

其著作《太后與我》披露,慈禧在未滿五十歲之前,嗜好房事,

數度祕密地招幸外交官,一夜能行房五次。

然而巴恪思此書以內容極為離奇荒誕著稱,為巴恪思作傳《北京的隱士》

的英國學者休·特雷費-羅珀(Hugh Trevor-Roper)稱他是「少有人能匹敵的騙徒」,

Lo Hui-min更於提出了巴恪思作偽的鐵證。

慈禧對西洋人顯無好感,招幸外交官更是無走露風聲的可能,

此記錄極有可能是巴恪斯為嘩眾取寵所編造的故事。

 

 

 

頤和園. (61)

 

 

樂壽堂是慈禧在頤和園內居住的寢宮。

慈禧當政後期,許多重大決策都是在這裡作出。

該堂最初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年),

是乾隆皇帝在他母親60歲生日時為慶祝所建的。

後來在1860年為英法聯軍燒毀, 一直到1887年再度重建。

 

 

頤和園. (62)

 

 

正面評價分析

 

慈禧是帝制時代中國史上,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

政治手腕堪稱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

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清朝因為她的能力而續命數十年。

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

她從捍衛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雖難以挽回清朝頹敗之勢,

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並不比古中國眾末代帝王做得差。

為因應自鴉片戰爭以來,來自歐美列強的挑戰,以及鎮壓太平天國等民間反抗勢力,

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

在洋務自強運動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內部反叛勢力,

在帝國體制下維繫中國相對穩定的局面,並且建設近代化陸海軍軍備,造就「同治中興」的氣象。

 

 

頤和園. (63)

 

 

也有歷史研究者認為,慈禧的改革深度及廣度都屬一流,而且幾乎都在打擊守舊派;

反觀百日維新毫無章法,連現代政府都無法在短期執行其改革命令、也不先處理基本問題,

根本只是一場鬧劇,甚至把幾乎所有改革派給推向慈禧一派,不可能成功。

慈禧本來是想要藉由維新放權、同時讓光緒獲得改革美名;

但光緒的亂搞,讓改革派大臣倒戈慈禧,並且樂見慈禧長期垂簾聽政。

這些研究認為,慈禧在百日維新後的攝政,嚴重違反清朝的慣例

(可說是違反清朝的不成文憲法),可見百日維新的問題之大。

 

 

頤和園. (64)

 

 

在庚子年一場八國聯軍的大禍之後,

慈禧皇太后意識到時局已不容她堅持帝制傳統--所謂的「祖宗成法」,

乃容許清廷推展多種新政措施。庚子後新政牽涉多端,

其中犖犖大者包括:官制改定、訂定各種現代法律、

代科舉以新式教育,甚至君主立憲準備。

有學者認為慈禧執政四十八年中,對於政務掌握相當嚴格,即使在病中亦然。

在她統治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一直勉力維繫並且牢牢掌控著中央集權帝國的局面,

中國在她死後數年陷入各地民亂與割據亂局,這代表她的能力幾乎不可取代。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襲「承恩公」一虛爵外,並無家人能干涉朝政。

相對當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歪風,慈禧於這方面尚算公私分明。

 

頤和園. (65)

 

負面評價


個人的人格方面,從宮廷鬥爭中奪得政權。

1861年,咸豐皇帝駕崩於熱河避暑山莊後,已篡奪取得皇太后名分的那拉氏,

聯合恭親王奕訢等皇室近支,發動政變從以皇室遠支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為首,

實際以能臣肅順為核心的顧命八大臣集團手中奪得政權,並將其中三位(載垣、端華、肅順)處死。

後為建立及維繫其獨裁權力,慈禧皇太后對於政敵之整肅絕少留情,即使對親生兒子同治帝,

以及繼位者光緒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極為高壓嚴峻,

臨終前甚至密令以砒霜毒死光緒皇帝,以防自己死後被新黨清算。

 

 

 

頤和園. (66)

 

 

從廣泛角度研究,慈禧當政的結果確實極多數得到負面評價。

主要是中法戰爭後在許多清流文人眼中獲得了勝利卻仍要簽訂放棄越南的天津條約,

以及甲午戰爭失敗後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

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

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慈禧皇太后雖然在當時專制政治體制上非常幹練,但其最高目的仍然是維繫本身對中國的統治。

 

 

 

頤和園. (67)

 

 

以上列舉的數次喪權辱國的戰爭結果,並非一定如此,

其中鎮南關大捷後的乙酉清法戰爭以及中日甲午戰爭都是繼續戰爭比接受議和的恥辱條件要更加有利,

但繼續戰爭的結果雖然有可能會在甲午時拖垮當時國力即將窮盡的日本,

從而有可能使中華民族避免二十世紀初期遭受極多苦難與大量中國人民死亡的歷史,

卻由於當時慈禧執政中期之後內宮花費糜爛不足以同時支撐戰爭與慈禧生活費,

同時很可能會讓滿族政府因為持久戰亂而國力窮竭並且因此失去權威而垮台。

特別是中法戰爭如果繼續,會耗盡清漪園(即後來的頤和園)所急需的銀兩,

因此受到了恭親王、李鴻章等洋務派人物的反對。

此外慈禧個人於早年當政之初尚知節儉與勵精圖治,但後來即日漸奢靡。

舉凡重修圓明園(後為恭親王等大臣所阻)、清漪園與籌辦萬徇壽誕等均耗費大量銀錢。

上述之事雖非均由慈禧之意而興,但對於皇帝及臣工等對其進行討好之作為,

慈禧並不加以勸止卻反而多有縱容。

甚至庚子事變後中國面臨辛丑和約的巨額賠款時,

其奢靡之風仍未見明顯收斂,無形中使晚清已捉襟見肘的財政問題更加惡化,民生凋敝。

 

 

頤和園. (68)

 

 

甲午戰敗之源


在「同治中興」的太平表象下,「自強運動」只重視購買武器,實為戰敗主因。

當時敗戰主因實因訓練不足,如同日俄戰爭對馬海戰,日軍並無任何一艘戰鬥艦被擊沉,

僅損失3 艘魚雷艇,但是俄國海軍艦隊被擊沉戰列艦及各型艦艇19艘等。

慈禧皇太后的病態性鋪張浪費,以及對於國際時局缺乏認識,

輕視事情重要性,允稱導致甲午戰爭戰敗的主因之一。

其中最顯著的事例為花費巨資擴建頤和園用以慶祝自己的六十大壽,

給包含海軍軍費在內的國家財政帶來無建設性的負擔。

修建頤和園是光緒帝為討好慈禧所為,有部分原因是讓慈禧頤養天年還政於光緒。

所用款項和海軍軍費衝突,導致北洋海軍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前的連續數年經費嚴重不足。

1882年,日本海軍還只是魚雷艇和二千噸以下的近海鐵甲艦為主,無大型鐵甲巡洋艦。

1885年,日本提出十年的擴軍計劃,意圖超過北洋海軍。

 

 

頤和園. (69)

 

 

(右前方多人圍觀.在看什麼呢.原來是有名的敗家石)

在頤和園的樂壽堂庭院裡頭,可以看到一塊碩大無比,形狀非常突兀橫臥在漢白玉石座上的北太湖石,

那就是有所謂長生不老的靈芝石「青芝岫」,但還有一說,叫做「敗家石」。


為什麼叫「敗家石」呢?

原來,這塊巨石產自北京郊區一個叫房山的群山中。在明朝時被米萬鍾發現。

米氏是宋代米芾的後裔,愛石成癖。為尋求園林置石,經常不辭辛苦踏遍郊野群山。

一日在房山群山中偶爾發現一塊巨石,突兀凌空,昂首俯臥,米氏讚歎不止,當下便爬上石頭頂禮膜拜,

心想將此石置於他的花園,用來裝點他的庭園,並藉此在親朋中顯赫一番。

因此他不惜財力,僱用百餘人,先開山鋪路,分段引水,掘水井待嚴冬,淘水潑地成冰,用四十匹馬拉石滑行運輸。

正當巨石被運出山區到平原良鄉時,朝中不少大臣、官員和文人聞訊前去良鄉觀賞這塊以大、

奇、靈、秀以及“玲瓏嵌空、竅穴千百”為特色的園林佳品,並咸認它可以與宋代諸多名石相媲美。

這塊奇石不僅轟動了京都,更驚動了朝廷。最後引來宦黨的覬覦,便設計陷害米氏,米氏因此被抄家丟官,

因係忠良賢達之後,命雖保住了,但家產卻被充公,一夕間孑然一身,再也沒錢可再玩石頭了。

      從此這塊奇石便擱置在良鄉。當地百姓都非常納悶疑惑,而一些文人墨客向米氏探詢。

米萬鍾惟恐說出真情將會惹出更大禍害,就謊稱因運石而散盡家產,並顯出一副無奈的樣子。

 此後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離奇,便將這塊巨石稱為“敗家石”。

 

 

頤和園. (70)

 

 

1886年,法國海軍工程師白勞易(Louis-Emile Bertin)受雇建造4700噸級大型鐵甲巡洋艦「松島號」和「?島號」。

1890年時,中國北洋艦隊的總排水量為27000噸,而日本海軍的總排水量在17000噸以上。

到了1894年甲午戰爭時,日本海軍艦隊總排水量為72000噸,並且多有配置速射炮的新式艦艇。

相反,北洋艦隊自1888年正式成立後,再未添加任何船隻。

1891年後,又停購槍炮彈藥,後來海軍軍費挪用修了慈禧的頤和園。

甚至在戰敗簽約、割地賠款之後,1895年,又大興土木,重新修建自己的陵墓,

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直到她死前才完工;重修的慈禧陵雖成為清代最豪華獨特的皇家陵寢,

然而耗資巨大,放在清季國事日非的歷史脈絡下加以檢視,

更突顯出慈禧皇太后重視個人虛榮以及清廷威儀甚於國家興衰的心態令全中華民族可嘆與可恨。
 

 

 

頤和園. (71)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有一次乾隆皇帝去河北易縣西陵為父親雍正掃墓。

路過良鄉時,有一太監?報明朝米萬鍾覓石獲罪等細節,乾隆大感興趣,御駕親往,

看見石頭形狀出奇不凡,龍心大悅,馬上降旨要將石頭拉進清漪園內。

但當時樂壽堂的正門“水木自親”已經修好,門寬僅 一米 多,石頭過於巨大,

很難移進庭院, 必須拆牆破門,才能把這塊奇石安放在現今的地方。

為了拆牆破門這件事,皇太后聽了非常的不高興,認為這石頭“即敗米家,又破我門,其名不祥”硬是反對,

事母至孝的乾隆又不敢得罪太后,但又很喜歡這塊石頭。

但在古代只要天皇老子想要的東西那有得不到的呢,過了不久太后終於?不過乾隆,於是答應了。

乾隆便把這塊石頭置放在樂壽堂的庭院中,並在它左右又分別豎起了兩塊形狀別緻的太湖石。

同時也考慮到他母親的諱忌,將石頭起名“青芝岫”,並將三個字刻在石頭上。

 

 

頤和園. (72)

 

 

「青芝岫」長8米,寬2米,高4米,重約二十幾噸。 由於多年風化,現在“青”字已脫落,“芝岫”二字還清晰可辨。

在這塊石頭前,常有很多遊客爭相取景照像,導遊叫我們聽她解說石頭的來歷後,再考慮要不要拍照。

聽完「敗家石」導覽後,不知是不是迷信作遂,心裡還真有點點「敗家」的想法與感慨呢。

說「敗家石」其實也滿貼切的,你看從明朝米氏被宦黨陷害,散盡家產到清乾隆為了石頭,

不惜拆門破牆並與其母后齟齬,還真充份印證了「敗家」這個說詞。

清朝自乾隆後一代不如一代,國運漸漸衰敗,是不是跟石頭有關還真值得細細研究一番。

 

 

頤和園. (73)

 

 

 

阻礙維新變法

按照傳統史學觀,許多批評者謂,慈禧皇太后對於李鴻章等漢臣的重用,

以及對於洋務運動的接受和推動,均乃出於維繫清廷統治的現實需要,而非出於真心支持。

還有人批評說,慈禧皇太后表面上雖讓光緒皇帝於1894年起親政,

並容許皇帝及一班主張維新的臣僚在1898年實施變法,實際上對於政局的掌控及干涉卻從未放鬆。

終於,帝后兩黨之間的矛盾衝突在一場帝黨方面倉皇籌劃的流產政變中爆發;

皇太后大權在握,在守舊派親貴朝臣以及近畿軍權的支持下,

順勢從皇帝手中收回政權,實際上等於后黨政變成功。

於是,史稱百日維新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實驗,尚未及實施,即戛然中止;

嗣後朝政愈趨保守,對於當時中國的近代化革新造成強大的阻力。

然而有很多最新的歷史研究和歷史學論文指出,

戊戌變法實際上是一次很不成熟的、過於急躁求成的、難以成功的政治改革。

由於在極短的時間內改革幅度過大,激起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僚的激烈反對,

甚至因此威脅到了清王朝統治,所以慈禧干涉新政,實際上是迫不得已的。

 

頤和園. (74)

 

 

根據雷家聖《力挽狂瀾:戊戌政變新探》 一書指出:

戊戌變法期間,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至中國訪問。

當時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向變法派領袖康有為建議,

要求清朝方面聘請伊藤為顧問,甚至付以事權。

於是變法派官員在伊藤抵華後,紛紛上書請求重用伊藤],

引起不屬於變法派的官員們的警惕。

保守派官員楊崇伊甚至密奏慈禧太后:

「風聞東洋故相伊藤博文,將專政柄。伊藤果用,則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

 這種激烈的言論,促使慈禧太后在9月19日(八月初四)

由頤和園回到紫禁城,意欲瞭解光緒皇帝對伊藤有何看法。

 

 

頤和園. (75)

 

 

不過,伊藤與李提摩太又向康有為提議「中美英日合邦」。

於是,在康有為的授意下,變法派官員楊深秀於9月20日(八月初五)上書光緒皇帝:

「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

 另一變法派官員宋伯魯也於9月21日(八月初六)上書言道:

「渠(李提摩太)之來也,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

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

別練兵若干營,以資禦侮。…今擬請皇上速簡通達外務、名震地球之重臣,

如大學士李鴻章者,往見該教士李提摩太及日相伊藤博文,與之商酌辦法。」

 儼然欲將中國軍事、財稅、外交的國家大權,交於外人之手。

慈禧太后於9月19日(八月初四)返回紫禁城後,

於9月20至21日獲知此事,驚覺事態嚴重,才當機立斷發動政變,重新訓政,結束了戊戌變法。

此一新發現,打破了以往對戊戌政變的解釋,

使得戊戌時期正反兩方人物的歷史評價,都有重新加以商榷討論之必要。

 

 

頤和園. (76)

 

 

辛丑和約之源


受到戊戌政變的影響,慈禧太后在此後一段時間內開始排斥維新派,

並因此利用端王載漪、剛毅等守舊親貴,甚至考慮撤換光緒皇帝;

載漪之子溥?因而被立為大阿哥,實同儲君,然因忌憚光緒皇帝為歐美日列強一致支持,不敢驟廢。

載漪為求其子早日登基,乃利用皇太后對「洋人」的嫉忌之心,極力離間帝后。

順此,朝中形勢乃逐漸演變為非理性仇視「洋人」的守舊親貴,

結合保守的清流派,對抗主張務實的朝臣之局。

 

頤和園. (77)

 

 

在端王等當權親貴的縱容,甚至暗助之下,以扶乩迷信加上民族主義起家的「義和拳」

乃得以大舉進入直隸、進迫北京,形成一股「逼宮」的形勢。

慈禧皇太后雖未必相信拳民「神力護體」之說,亦未必不能洞悉端王奪權的陰謀,

但出於本身對於洋人反感的心理,認為「民氣可用」;

而且當時號稱上百萬的義和團民已經在北京附近大量聚集,

慈禧太后擔心鎮壓義和團會促使其矛頭轉而指向清王朝,亦未嘗嚴令鎮壓拳民,

終於釀成拳民大規模進入京畿,並且殘殺「教民」、攻擊外人、

甚至殺死德國、日本外交官等人員等事故,引起八國聯軍干涉之禍。

慈禧皇太后又誤信各國欲迫其退位的假情報,負氣處死主張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的大臣,

並隨即對多國宣戰,至此大勢乃全無轉圜餘地。聯軍攻入北京,帝后西逃,終以締結《辛丑和約》解決;

和約規定懲辦禍首、謝罪賠款、使館區駐軍、軍備限制等,並造成日軍、俄軍長駐滿洲的局面,

中國的主權以及清廷的威望均蒙受重大損失。

 

頤和園. (78)

 

 

事件發展的過程中,慈禧皇太后諸般考量大多以個人權位為重,

結果嚴重損害國家利權以及無辜人民生計,堪稱其主政期間最大的過失。

締結辛丑和約後慈禧發布「罪已詔」,詔中對列強的「寬大」處理表示感激並表示反省:

「今茲議約,不侵我主權,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見諒,疾愚暴之無知,事後追思,慚憤交集」

、「大小臣工,清夜自思,即無拳匪之變,我中國能自強耶?」

又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其中最後一句話成為後世指責其賣國之名言,然而說出這一句話在當時情境之下屬於被迫。


 

 

 

頤和園. (79)

 

 

 

清末新政


《辛丑條約》簽訂以後,慈禧太后決定銳意進取,

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希望因此能夠避免清王朝走向滅亡。

在慈禧的支持和領導下,清末新政的改革的深度、

廣度和實際效果都大大超過了戊戌變法,進行了官制改革、

教育改革、稅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廢除了實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

建立了新軍和新式警察,在直隸等地試行了現代司法和刑獄管理制度,

為此後中華民國的建立奠定了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和人才基礎。

慈禧太后甚至宣布籌劃預備立憲,一度讓國民燃起了走向君主立憲制度的希望。

然而隨著慈禧太后的病逝,清末改革由於缺乏精明有力的領導者而最終走向失敗,

清王朝也在隨後被辛亥革命所推翻。

 

頤和園. (80)

 

 

光緒之死

2009年前光緒之死因眾說紛紜,沒有歷史定論。

對光緒遺骨及衣物經現代法醫技術鑒定後確認,

光緒死於急性砷(砒霜)中毒,兇手極有可能為慈禧。

(主因是慈禧病重時,曾猶豫對光緒帝要如何處置,

遂以自己不久人世的消息透露給光緒帝知道,惟其近侍回報,

帝曾微露喜色,故慈禧決意自己病終前,帝須先於自己命終,

以免皇帝有再度親政、否定慈禧生前之佈局的可能)。

但根據官方紀錄,他是自然病死,光緒自少身體就很虛弱,

常有疾病,再加上慈禧太后在心理上對他有壓迫,

其後又迫死了他最愛的珍妃,令他失去精神支柱、英年早逝。

 

 

頤和園. (81)

 

 

更有一說,是袁世凱親自進藥害死的,以避免日後光緒報他告密之仇,不過可能性極微。

民國之後,據光緒帝的御醫透露,皇帝生前的確身體並不非常健康,

主因是不見天日、身體欠運動,心情不佳,導致飲食不正常,但卻也無病重之跡象。

2008年11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清西陵文物管理處與中央電視台聯合召開記者會,發表「清光緒皇帝死因研究報告」,

確定光緒是因為砒霜中毒而亡。

至於對光緒下毒的兇手,當時條件有資格能進行殺死當朝皇帝手段的當為光緒之嫡親姨母慈禧,

慈禧殺死光緒後再令醫正改為自然死亡。

 

 

頤和園. (82)

 

 

相關影視作品


西太后與珍妃 (1964年電影) - 李湄 飾慈禧


戲說慈禧


清宮殘夢 (1970年電視劇) - 張冰玉 飾慈禧


垂簾聽政 (1983年電影) - 劉曉慶 飾慈禧


西太后 (又名「一代妖后」,1988年電影) - 劉曉慶 飾慈禧


吾土吾民 (1987年電視劇) - 李麗鳳 飾慈禧


慈禧秘密生活 (1995年電影) - 邱淑貞 飾慈禧


蒼穹之昴 (2010年電視劇) - 田中裕子 飾慈禧


大太監 (2011年電視劇) - 米雪 飾慈禧

 

 

頤和園. (83)

 

 

頤和園長廊長廊:東起樂壽堂西院,西至石丈亭。

長廊長達728米,共273間,其間點綴以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亭子,

以及魚藻軒、對鷗舫兩座對稱的點景建築。

長廊背山面水,平面呈展翅蝙蝠形狀(取福字諧音),

不僅把各處景點有機地串聯起來,本身也是頤和園中一處最有名的景觀,

 頤和園. (84)

 

 

光看這700多米的長廊.造形景觀跟畫像無一不是世界之最.

慈禧太后呀.妳真是愛花錢.....

 

 

頤和園. (85)

 

 廊外景觀一邊是昆明湖一邊是景觀造景...

 

 

頤和園. (86)

 

 

長廊上有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湖風景、二十四孝、

中國古代詩歌和神話故事(如張敞畫眉、牛郎織女、張良納履等)、

山水花鳥等圖畫,共計一萬七千餘幅。

 

 

頤和園. (87)

 

 

每一個亭角都是這樣的美麗.

每一個亭角的畫像也都不一樣.真是華麗一族..

 

 

頤和園. (88)

 

 

 

說真的.頤和園之大不用說了.

就連這700多米的長廊我們也沒逛完.

只覺得一個半小時就很快的過去了.

我還有很多很多沒看到說.

看來下次來自由行好了.光是紫禁城跟頤和園就可以逛二天了..

 

頤和園. (89)

 

 

 

廊,又稱廊子,

是指有頂的過道,可供遮陽、避雨、休息等用。

廊根據形式可分為迴廊、游廊、檐廊等。

其中迴廊成「回」字形圍繞庭院,游廊連接建築物,檐廊則位於建築物屋檐下。

游廊又有穿山游廊、抄手游廊等形式,著名的游廊有頤和園長廊。

廊以窗戶封閉起來構成暖廊。

根據廊的造型及其與地形、環境的關係,可將其分為:

直廊、曲廊、迴廊、抄手廊、爬山廊、疊落廊、水廊、橋廊等。

 

頤和園. (90)

 

 

回廊和角亭建築是園林的常用形式。

頤和園的長廊長約728米,為世界長廊之最。

廊上繪有圖畫14000余幅,均為傳統故事或花鳥魚蟲。

 

 

 

頤和園. (91)

 

 

 

那又何謂角亭呢.

在網路上斯斯找不到註解.

所以斯斯以自己的體會來說明一下.若有錯還請不吝指教.

角亭就是長廊與長廊間的銜接處.用來轉角.休息及造型之用.

也就是關節之所在.因此若只有長廊而無角亭.會變的很呆板.無趣.沒有特色.

所以可以有亭而無長廊.但不能有長廊而無角亭.這樣你們聽明白斯斯的意思了嗎.

 

頤和園. (92)

 

 

 

光是要畫出這一萬多幅的畫.跟彩繪.

本身就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頤和園. (93)

 

 記得這一幅畫說的是三英戰呂布.

 

 

頤和園. (94)

 

 

長廊本身的地面是高於平地許多尺的.

再則每一塊地基岩石都要完美的平整.尺寸合一.

那又是一項很大的工程.

因為光是從很遠的地方搬來.就不知要花費多少的銀兩跟人力了.

葉赫那拉氏.妳好樣的...

 

 

頤和園. (95)

 

 

 

不想再問你你到底在何方
不想再思量你能否歸來麼
想著你的心想著你的臉
想捧在胸口能不放就不放

one night in 北京 我留下許多情
不管你愛與不愛都是歷史的塵埃
one night in 北京 我留下許多情
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

人說百花的深處住著老情人縫著繡花鞋
面容安詳的老人依舊等著那出征的歸人

 

頤和園. (96)

 

 冰封一片之昆明湖...

 

 

頤和園. (97)

 

 ……………我已等待千年為何城門還不開
嗚………………我已等待了千年為何良人不回來
one night in 北京 我留下許多情
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觸動了傷心的魂
one night in 北京 我留下許多情
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地安門
人說地安門裡面有位老婦人猶在癡癡等
面容安詳的老人依舊等著那出征的歸人

 

 

頤和園. (98)

 

 

其實在頤和園之上還有一座更美麗的亭園.它叫做-圓明園.

圓明園位於中國北京市區西北的海淀區,

是一組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

(後改稱萬春園)組成,通稱為「圓明三園」。

圓明園規模宏偉,融會了各式園林風格,運用了各種造園技巧,

被大多數中國園林學家認為是中國園林藝術史上的頂峰作品。

清朝時一些在中國的外國傳教士參觀圓明園之後將其稱作「萬園之園」。

 

 

頤和園. (99)

 

 

1860年,圓明園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焚毀,現時僅存遺址。

1988年,圓明園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圓明園遺址的中部和東部成立了圓明園遺址公園。

2008年7月29日,圓明園管理局宣布開放九州景區。

至此,圓明園開放了全園面積的4/5,

整個圓明園估計至約2010年全面開放。

 

 

頤和園. (100)  

 

 

 

現今人們對於圓明園中最為熟悉的印象當為12獸首了吧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又稱為圓明園獸首、圓明園紅銅獸首、圓明園獸首銅像等,

是原中國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一部分,

由義大利籍清朝宮廷畫家郎世寧設計,法國人蔣友仁監修,清宮廷匠師製作。

該噴水池稱為「水力鐘」和「十二生肖報時噴泉」,

十二生肖形象的十二件獸首人身像以八字形分列在噴水池兩旁,

南邊為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

北邊則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

 

 

十二生肖銅像每天會依次輪流噴水,

每個時辰,相應的動物口中就會噴水兩小時。

正午十二時,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則同時噴水,場面壯觀。

 

中國文物專家羅哲文認為十二生肖獸首工藝粗糙,

藝術價值並不高;其最大價值僅在於是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的罪證。

 

 

 

PS: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