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DGmJ7l  

 

2020-藏王樹冰-銀山泉 19-[秋田縣-仙北市]-陸奧小京都-角館武家屋敷散策.中

置頂照片:青柳家的珍藏玩偶.

旅遊時間:5天4夜-(2-2到6)- 第3天.

時間:民國109年2月4日星期二-下午

百威旅遊-領隊-劉凱倫(二百仔)

天氣:晴

溫度:1-4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25(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18(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加拿大+1.

荷蘭+1.比利時+1.法國+2.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土耳其+1.

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出遊成員-斯斯+大姑姑+二姑姑+林老爺+璇璇全家四位+璇拔朋友(共10位)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16-35L F4+ RF 35 F1.8+70-300L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腳架-Marsace DT-1541T + DB-1 碳纖維三腳架套組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61).JPG

 

 (本篇就邊看照片.邊來介紹一下日本武士唄!)

 

武士

 

是10世紀到19世紀在日本的一個社會階級,

 

原為接受文武合一教育、負責文政或打仗的貴族階層;

 

後來也衍伸用來指通曉刀法、佩刀不離身的的日本劍客。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62).JPG

 

 

除了日本及受到漢語語系影響的國家以外,

 

多種語言以日語的「侍」

 

(关于这个音频文件 さむらい Samurai )來表示。

 

武士的精神被稱為「武士道」(Bushido)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63).JPG

 

 (⑤神明水)

 

地位和等級

 

武士在十二世紀到十九世紀中統治日本,

 

江戶幕府的四民等級中排名最高。

 

由於性質類似,故經常和西歐的騎士比較。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64).JPG

 

 

武士基本上皆為貴族出身,

 

武士等級分為上士和下士,

 

上士(上級武士)包括了大將軍、大名、

 

旗本、藩士等有官位與領地的貴族,

 

和騎士非常相似,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65).JPG

 

 

而下士(下級武士)是那些沒落貴族的後人(鄉士),

 

或被所屬的藩府所免職的浪人,

 

雖有貴族血統但已不被重視,與平民無異。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66).JPG

 

 (來到了④解體新書紀念館)

 

((與青柳家有姻親關係的小田野直武,師從平賀源內,

 

確立了秋田蘭畫基礎,並為『解體新書』繪製插畫,因此享有名氣。))

 

雖然下士能被幕府或藩聘僱當足輕,

 

但出身不被承認,僅具備擁有姓氏和帶刀等身分象徵的權力,

 

在服裝打扮和居住的地方上不可僣越上士,

 

如住所等級只能是「侍長屋」而非高級的「武家屋」,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67).JPG

 

 

平時也不可以使傘或穿著絲綢等,收入不多僅足餬口,

 

生活上不會比尋常百姓優渥多少;由於能藉由戰功獲得提拔,

 

出路與地位還是遠高於平民,因此還是有不少下士熱衷投身官場,

 

鮮少有寧願農耕隱居卻不願出仕的例子出現。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68).JPG

 

 

另有野武士的身分存在,專指地方上有錢有勢、

 

進而組織武裝私兵的土豪平民,

 

這些人在地方上聲望高影響力大,

 

通常被統治階級吸收,並賜姓晉身貴族之列。

 

但在建制上仍然屬於下士的鄉士。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69).JPG

 

 

忍者並非武士階層,

 

只算是大名底下收編的聘僱人員,

 

一般只有平民身分,高級忍者相當於下士,

 

故社會地位也較武士低。

 

雖然也有些真正有上士地位的忍者,

 

但嚴格上只屬於幕府的特務或忍者組織的首領。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0).JPG

 

 

起源


武士的雛形是在日本平安時代律令制下產生的武官,

 

最初日本桓武天皇為了鞏固政權而設立。

 

在平安時代以前,除了奴隸,

 

所有的自由人男子都有責任和義務成為被天皇募兵的對象。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1).JPG

 

 (採取西洋的陰影法,對之後日本洋畫界影響甚深的秋田蘭畫,

 

是小田野直武與當時的秋田藩主-佐竹義敦共同建立的。)

 

然而這些士兵必須自行補給和養活自己,

 

很多人因此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而是選擇在當地定居。

 

人們可以通過交重稅來免除兵役,

 

這種主要由農民組成的士兵在日本統稱為防人。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2).JPG

 

 (藩主義敦更在江戶的秋田藩邸內,設立歡樂宮。

 

據說其因欲擴大「由高處俯視」的最新視角,

 

採用幕府禁止的三層建造,改成圓頂構造。)

 

 

由於防人士兵的不正規,

 

且又給農民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在平安時代初期被桓武天皇所廢止。

 

這種形式的士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武士。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3).JPG

 

 (⑥小田野直武像)

 

在平安時代早期(8世紀末—9世紀初),

 

桓武天皇想要在北本州島鞏固和擴張自己的統治範圍。

 

天皇對本州北部蝦夷人派出的北伐軍缺乏士氣和紀律,

 

很難在戰場上取勝。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4).JPG

 

 


於是桓武天皇開始向地方世家豪族求助,

 

提出將授予征夷大將軍的稱號給任何替代自己討伐北本州的地方勢力。

 

這些弓馬嫻熟的世家豪族很快成為了天皇用來剿滅反抗力量的工具。

 

為了應付征戰,軍人不再是所有人都能勝任的,

 

完全的專職軍人--武士制度,也開始流行於日本國內。

 

另一起源是守衛領主莊園的郎黨與臣籍降下的王子。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5).JPG

 

 

12世紀末,武士首領源賴朝出任「征夷大將軍」,

 

創立幕府,統帥天下軍政,標誌著武士時代的來臨。

 

爾後的軍事領袖多半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實施統治。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6).JPG

 

 

由1192年開始,大部分幕府勢力握有日本實際政權,

 

直到1868年明治維新,江戶幕府奉還政權給天皇為止。

 

之後武士被降格為士族,實際上相當於所謂的下級貴族。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7).JPG

 

(進入室內要脫靴子)

 

日本武士理論上必須是文武雙全的人,

 

除了要擅長日本劍術、馬術、射箭等武藝,

 

也須讀書、習漢文、練書法、做文章;

 

尤其兵法、韜略更是所須精通。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8).JPG

 

 (⑨藏吉)

 

品行、操守、勇氣也都是被評鑑的範圍,

 

武士的道德被稱為武士道。

 

武士小學年紀就需現場參觀死刑的執行,

 

甚至上戰場作戰,日本戰國時代,

 

失去君主的武士會變成浪人。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79).JPG

 

 

在20世紀,

 

宮本武藏成為世界家喻戶曉的日本武士代表人物;

 

一部分日本電影導演如黑澤明和五社英雄等為詮釋日本武士電影最佳代表人。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0).JPG

 

 

日本歷史上,除王公貴族外,

 

只有武士才能佩長刀,一般平民是無權使用的

 

(但是可以配帶脇差)。

 

武士佩刀一長一短,長刀為太刀或是打刀,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1).JPG

 

 

短者為脇差,兩把刀使用上有分野,

 

長刀是主武器,脇差是備用武器,

 

是在長刀損壞時,才使用的,平常不會使用,

 

此外脇差也是切腹自裁專用的兵刃。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2).JPG

 

 (館內公開展示著深藏在青柳家倉庫內的古時照片,

 

以及40多年前再製後的幕末照片。

 

每一張照片,都是經過仔細的復原手續而成的。)

 

按習慣武士出門之前,先會將脇差插在腰帶裡,

 

然後用右手提著刀,走到門口的玄關處穿上鞋以後,

 

才再將刀插在腰帶裡。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3).JPG

 

 

刀佩帶在左腰,是為了方便以右手拔刀。

 

短刀除外,尤其是為配合盔甲的馬手差

 

(めてざし,Metezashi)短刀。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4).JPG

 

 (二樓展示聲音的世界,以及戰亂的歷史。)

 

此外,武士以自己的刀為榮耀,

 

碰撞武士的刀鞘,會被視為不禮貌。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行走都是靠左邊。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5).JPG

 

 

刀佩帶在左面,即使兩個武士在狹巷相遇,

 

他們的刀鞘也不會互相碰觸。

 

武士到人家中探訪,也會先在玄關把刀解開,

 

然後用右手提著,再進入屋內。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6).JPG

 

 (張張都是珍貴骨董的黑膠唱片)

 

用左手提刀入戶,表示可以隨時用右手拔刀,

 

是不信任的表現。除非有合理的原因(左撇子),

 

否則也會被視為不禮貌。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7).JPG

 

 

日本刀顯現了日本鑄劍技術在中古至近代領先世界各國的地位。

 

在中國明朝洪武年間,錦衣衛在大將軍藍玉官邸內,

 

搜出近萬把日本武士刀,朱元璋即以謀反罪逮捕藍玉,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8).JPG

 

 

處決相關謀反人士萬餘人;明軍在外出作戰時,

 

也有相當比例的部隊裝備來自兵仗局所打造的或購自日本的倭刀。

 

明末崇禎年間宋應星著作《天工開物》提及「倭刀出鞘,暗室生輝」之讚許。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89).JPG

 

 

日本刀,又稱武士刀、東洋劍,

 

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

 

脇差(脇指)、小太刀、短刀等。

 

廣義上還包括長卷、薙刀、劍、槍等。

 

在日本製刀人被稱作「刀匠」或「刀鍛冶」。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0).JPG

 

 

日本刀各部分名稱

 

另外日本對於刀劍不做區別,

 

不論彎型直型均可稱作刀或劍,

 

與中國的分類大不相同。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1).JPG

 

 

歷史

 

日本刀最早有起源於日本本土的蕨手刀(彎形),

 

亦有仿自中國古代的環首刀(直形),

 

從平安時代末期開始刀具形制便逐漸改變,

 

後來均改為彎形刀,鎌倉中期因為元日戰爭,

 

日本刀為了戰備大量製作,偶有佳作產生,

 

便成為後世所稱的名刀,同時制刀技術也開始進步。

 

日本刀的製作以大和國,備前國,山城國,

 

相模國,美濃國五地為核心,此五地名匠與良刀輩出。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2).JPG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

 

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稱作侍,日文:侍/さむらい Samurai ?;

 

也有稍微古老的說法武士,日文:武士/ぶし Bushi ?)的道德規範以及哲學。

 

如同歐洲中世紀出現的騎士精神,

 

武士道是基於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3).JPG

 

 

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

 

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

 

(日文:切腹/せっぷく Seppuku ?,或腹切り Harakiri ?)自殺。

 

新渡戶稻造認為,對武士來說,最重要的是背負責任和完成責任,

 

死亡不過是盡責任的一種手段而已,倒在其次。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4).JPG

 

如果沒有完成責任所規定的事務,簡直比死還可怕。

 

認為切腹是武士唯一謝罪的方法的觀點是錯誤的。

 

浪人指的是武士畏罪逃亡或效忠的君主或國家滅亡卻不隨之而亡的人。

 

1869年,明治政府通過版籍奉還廢除幕府時的身份制度,

 

宣布四民平等,廢除封建俸祿,武士階層解體.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5).JPG

 

 (明治時期的大官官服)

 

1871年制定戶籍法為廢除等級制著手簡化階層成分,

 

宮廷貴族和大名被指定為華族,武士被指定為士族或卒族,

 

其餘者劃為平民。明治維新後,

 

武士階層占據了新政府和地方行政的大部分官職。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6).JPG

 

 (⑩秋田鄉土館)

武士和武士制度雖然消亡,

 

但是武士精神作為一種思想範式和日本美的符號深深植根於國民性格之中,

 

化為縱貫列島的「國風」,

 

並對後來日本的政治、軍事和社會生活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

 

天皇制、日本神道、武士道三位一體,構成了日本政治文化傳統的基本要素。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7).JPG

 

 

武士道的起源

 

日本武士是日本身份制度下的士族階層,

 

最早的武士是在大化改新之後,作為封建貴族莊園的護從而出現的。

 

後來武士不斷壯大,開始介入政治。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8).JPG

 

(都可以打躲避球了)

 

它本身分化出將軍、大名、家臣、足輕、鄉士等20多個等級,

 

成為日本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的勢力。

 

早期武士其實是僱傭兵,在戰國時代是下剋上時代,

 

武士道真正完成於德川幕府時代,

 

來源於神道教、佛教。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99).JPG

 

 

從神道教中,武士道得到了忠於主君,

 

尊敬祖先;從佛教的日本禪宗得到了專注、平靜、沉著、不畏死;

 

從儒學中得到了五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

 

武士道是日本神道教的主要內容。

 

它原是日本封建武士的道德規範。

 

經過十二世紀晚期的發展,武士道在16世紀成為成文的準則。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0).JPG

 

 

武士道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江戶時代之前,江戶時代,和明治維新之後。

 

江戶時代之前:

 

主要崇尚個人榮耀與家族名譽,

 

講究個人實力,不尚下對上的忠誠,也就是流行以下剋上,

 

提昇個人與家族的政治威望,

 

典型代表是平清盛、足利尊氏、明智光秀。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1).JPG

 

 (⑫傳統工藝品的現場演示實作)

 

江戶時代:

 

幕府為了安定社會,制定諸多武家法規,

 

本份,得主盡忠,忠於主君,不顧身家,

 

報恩,克己,面對逆境而不動搖,以內在的修行,

 

穩定武士階級的倫常,外在上也以嚴格取締的方式約束對上不敬的行為,

 

把社會帶向和平穩定的方向,代表人物是山鹿素行和吉田松蔭,

 

這些武家法規,就形成了現在所謂的武士道,這使得武士有了恆常效忠對象。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2).JPG

 

 

明治時代之後:

 

因實行四民平等、廢刀令,使武士的地位被削弱,

 

但而後隨著軍國主義的發展,武士道再度被提倡,

 

並被強調成對天皇的徹底服從與勇武。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後,日本轉變為近代資本主義社會。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3).JPG

 

 

武士道發展轉化為近代軍人精神倫理和擴展為國民普遍道德及行動準則的武士道,

 

更成為日本軍國主義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明治政府以贖買方式廢除取消了武士身份等級及財產特權,武士階層隨之瓦解。

 

1878年,陸軍卿山縣有朋以陸軍省(相當於部)名義發布的《軍人訓誡》,

 

就要求軍人必須把天皇當作「神」來崇拜,向軍隊灌輸絕對尊崇天皇的思想;

 

還特別提倡「武士道」精神,宣揚軍人精神的三大根本在於-

 

「忠誠」、「勇敢」、「服從」的武士道精神。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4).JPG

 

 

1881年建立了憲兵制度,

 

1882年又以天皇名義發布《軍人勅諭》,

 

再度重申軍人應絕對遵守「武士道」的「忠節」、

 

「武勇」、「禮儀」、「俠義」、「質素」等,

 

把武士道進一步發展為近代軍人的信條。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5).JPG

 

 

1890年更頒布強調「和魂」的《教育敕語》,

 

本著「以儒教為根本」的原則,倡導全日本國民均「應義勇奉公,

 

以輔仁天壤無窮之皇運」,以為天皇之「忠良臣民」,

 

武士道全民化確立了明治時代的武士道,

 

皇國臣民化構築了「一君萬民」體制,

 

把國民道德規範總結為「孝悌忠信」與「共同愛國」兩大綱目。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6).JPG

 

 

臣民對於天皇的「忠誠」賦予「愛國」的意義,

 

使武士道精神披上「愛國主義」的軀殼,

 

體現出近代國家意識。於是武士道成為近代日本教育方針的靈魂。

 

建構起以武士道精神、國家主義為核心,

 

以忠君愛國為內容的近代國民道德。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7).JPG

 

 

一是以忠孝為本,尊崇五倫五常等儒家倫理綱常。

 

《教育敕語》要求臣民「克忠克孝」,

 

並與「皇祖皇宗」的「肇國宏遠」相聯繫,

 

稱其為近代日本「國體之精華」,「教育之淵源」。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8).JPG

 

 (⑪古董市場)

 

宣傳家族國家觀,奉天皇為最高家長。

 

在五倫五常方面,《教育敕語》

 

亦要求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婦相和,朋友相信」等。

 

二是倡文武兩道,但以武為先,強調「尚武精神」。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09).JPG

 

 

(洋風館 2F展示室

繼承平賀源內、小田野直武等與角館淵源甚深的前人們的先進思想,

 

以及他們的洋風作法,進而成立的復古藝術館。

 

此處亦為全日本首屈一指的古物收藏館。)

 

明治時代的武士道是以「忠君愛國」為核心的。

 

武士道從幕府時代效忠各自主君,

 

轉而強調全體日本人只效忠天皇個人。

 

同時打破重義輕利的武士道傳統觀念,

 

提出「士魂商才」方針。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0).JPG

 

 


「士魂」,即武士之魂、武士精神,

 

其核心就是「忠君愛國」觀念;「商才」,即經商之才。

 

1911年,明治政府在全面修訂的修身教科書中明確形成了家庭國家觀。

 

修身教科書明確指出整個日本社會是一大家庭,

 

而皇室是宗家,對雙親的孝和對天皇的忠是緊密一致的。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1).JPG

 

 

福澤諭吉強調維持士風是萬世不變的要義。

 

新渡戶稻造呈給明治天皇的『上英文武士道論書』中認為「武士道興於茲,

 

輔佐鴻謨,宣揚國風,使眾庶皆歸忠臣愛國之德。」

 

新渡戶認為孔子的教誨是武士道最豐富的源泉。

 

武士道對男性和女性要求稍微不同。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2).JPG

 

對於女性而言,武士道意味著守衛自己的貞操(當作為武士的女兒時),

 

教育子女,支持丈夫及維繫家庭等。

 

戰後,日本銀行在1984年更改紙幣上的圖案設計,

 

採用福澤諭吉像為一萬日圓,新渡戶稻造像為五千日圓,

 

夏目漱石像為一千日圓的圖樣。

 

而此三人對武士道都表示積極的讚賞,

 

三人的看法雖說一致也存在著微妙的差異,

 

但也表示明治時期的日本人,相當受武士道的影響。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3).JPG

 

 

武士道的經典


日本武士道的古典稱為「葉隱」。

 

《葉隱聞書》是江戶時代的佐賀藩(肥前鍋島藩)所傳誦的武士道修養書,

 

是一部「武士論語」,所以又稱《葉隱論語》或《葉隱論語摘抄》。

 

「葉隱」一詞的由來,緣於西行上人詩句。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4).JPG

 

 


西行詩曰:「隱於葉下,花兒苟延不敗,終遇知音,欣然花落有期。」

 

「葉隱」就如樹木的葉蔭,在人家看不見的地方為主君「捨身奉公」之意。

 

而作者山本常朝的俳號即為「辭浮世何處洗塵的山櫻」。

 

該書開宗明義:「武士道者,死之謂也。」武士道者尋覓通向死亡之路,

 

「每朝每夕,念念悟死,則成『常住死身』,於武道乃得自由」。

 

同時強調崇奉先祖,以先祖的教訓為指南,並專注於國學傳統。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5).JPG

 

 

在江戶初年,由朱舜水的學生、古學派的始祖山鹿素行汲取了中國儒家思想的養份,

 

對日本的武士道精神,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山鹿素行在《聖教要錄》中批判當時流行的朱子學者對儒家經典的解釋,

 

提出了「古學」,主張儒教本來的精神,應當直接向古代聖人學習其道。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6).JPG

 

 

他認為武士道的最高準則是「殺身成仁」、「捨生取義」。

 

山鹿素行將日本稱為「中朝」或「中華」,

 

主張日本天皇「可至萬世而為君」,「神神相生、聖皇連綿」,

 

「與天地無窮」以便維護萬世一系的「國體」。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7).JPG

 

 

著有《武教全書》、《武家事記》、《兵法問答》等書,

 

在日本被稱為「國人道德的權威,武士道精神的真諦」。

 

山鹿素行認為武士的職分就在於輔助君主統治農工商三民:

 

「士不可不備文武之德知。然則形為劍戟弓馬之用,

 

內務君臣朋友父子兄弟夫婦之道,文道為心,

 

武備調外,三民自然以是為師,以是為貴,從其教而知其本末。」

 

山鹿流兵學適應江戶時代的武士從戰鬥者轉變為政治支配者的需要,

 

細緻闡述幕藩制度下的武士應有的行動倫理,提出了影響深遠的武士道論。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8).JPG

 

 

儒學家中江藤樹和貝原益軒用儒家的知識和理論

 

將武士基於經驗形成的文武兩道觀改造成武家用以治國安邦的政治理論,

 

形成文武合一論,特別是他們以儒家的仁義之道作為武士的行為規範和安身立命的基礎。

 

中江藤樹在所著《文武問答》中,系統地論述了儒家倫理與日本武道的關係,

 

並以儒家理論為指導,將武士傳統的文武兩道觀發展為系統的文武合一論。

 

貝原益軒的《武訓》主張文武一途,以此來強調文道的重要作用,

 

「文中有武,武中有文,猶如陰陽互為其根,故無文之武非真正之武」。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19).JPG

 

 

「以文憫人撫民乃仁也,以武制敵靜亂乃義也。文武二道,如車之兩輪,

 

鳥之兩翼,缺一則難以修身治國平天下;故仁義為道之本,體也,文武乃行仁義之用也。

 

仁義之道之外無文武,文武之外無法治無兵術。」強調武士如不以仁義為本,

 

在戰場上就不可能為主君行忠義、捨命死節,如此何談武道。

 

齋藤拙堂著的《士道要論》提出文武平行論,武士為四民之首,

 

上侍奉主君,下管理百姓,「國以士立,士以氣立」,

 

因此武士的風尚、風氣如何,關係到國家的盛衰。

 

角館武家屋敷散策 (120).JPG  

 

 

士風健康的標誌,在於武士以禮義廉恥為宗旨。

 

藤田東湖作《弘道館記述義》認為文武兩道是日本的神聖建國之道,

 

朝廷代表「文」,幕府代表「武」,這樣,

 

文武合一論就為水戶學的尊皇論和公武合體論提供了思想基礎。

 

江戶末期的吉田松陰提倡尊奉天皇的武士道,

 

極力主張武士的根本責任之一是尊王攘夷:「今之士名為武士,

 

其本職在於平禍亂、攘夷賊。」松陰論述了廢除幕藩制、

 

將權力從武家政權『復古』為天皇政權的正當性。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0張照片.

本次-2020-藏王樹冰-銀山泉-共已上傳887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0-藏王樹冰-銀山泉.大約有44篇文章.1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