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KtAFPc  

 

2019-亞德里亞-東歐趣 70-[奧地利-維也納]-中式料理午餐

置頂照片:再訪維也納.

旅遊時間:10天7夜-(8-18到27)- 第8天.

時間:民國108年8月25日-星期日-中午

可樂旅遊-領隊-劉力源(劉導)

天氣:晴

溫度:18-28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23(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18(日本+9.柬埔寨+1.中國大陸+4.加拿大+1.

荷蘭+1.比利時+1.法國+2.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土耳其+1.

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出遊成員-斯斯+大姑姑+二姑姑+小姑姑+柳家二位大朋友(6位)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16-35L F4+28-70L F2.8+ RF 35 F1.8

備用機-CANON-EOS M5,鏡頭-EF-M 22mm+70-300L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 LED 126

腳架-FOTOPRO C-4i+Manfrotto PIXI

 

 中式午餐 (1).JPG

 

 早上十點二十分...我們遊覽車上了高速公路一路飛奔往260公里外的奧地利維也納而去..

 

中式午餐 (2).JPG

 

 中午的午餐將在維也納享用.

 

而我們的旅程只剩下下午半天時光.

 

我們明天一早就會往維也納機場而去.

 

剩下的半天時光要更加珍惜.

 

因為下一次再來歐洲也不知將會是何年何月了.. 

 

中式午餐 (3).JPG

 

 奔馳於斯洛維尼亞公速公路上...

 

 

中式午餐 (4).JPG

 

 過邊境海關中...

 

中式午餐 (5).JPG

 

 

 還好不像之前克羅埃西亞般的行事緩慢...

 

中式午餐 (6).JPG

 

 高速公路休息站下車放風中....

 

 

中式午餐 (7).JPG

 

 休息站之紀念品..

 

 

中式午餐 (8).JPG

 

 高速公路之休息站也是許多長途聯結車之休憩之地.

 

因為是星期日的早上所以很多聯結車也還在休息中.

 

 

中式午餐 (9).JPG

 

 很多司機是以聯結車為家.好幾個星期才回家一趟..還真是辛苦了

 

 

中式午餐 (10).JPG

 

 

貨櫃車,顧名思義就是用作運送貨櫃的車輛。

貨櫃車,可以分為三部分:


拖掛車(香港稱之為拖架)


牽引車(香港稱之為拖頭)


貨櫃

 

 

中式午餐 (11).JPG

 

 高速公路休息站..(這邊應該算是奧地利了吧!?)

 

 

中式午餐 (12).JPG

 

 

 休息站旁支農田.不知這種的是甚麼植物?

 

中式午餐 (13).JPG

 

 

 是甘蔗還是玉米還是小麥?傻傻搞不清楚!哈哈

 

中式午餐 (14).JPG

 

 準備上車了..繼續拉車去... 

 

 

中式午餐 (15).JPG

 

 遊覽車再度奔馳於奧地利國土之上...

 

 

中式午餐 (16).JPG

 

 

奧地利與多國接壤,東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

南面是義大利和斯洛維尼亞,

西面是列支敦斯登和瑞士,

北面是德國和捷克。

 

 

中式午餐 (17).JPG

 

 

奧地利的德文名稱Österreich源自古高地德語Ostarrîchi,

即是「東方的邊藩」,首見於996年一個記錄。

該名可能是中世紀拉丁語同義詞Marchia orientalis在當地(巴伐利亞)德語方言的轉譯。

另一個可能是該名源自一座山的當地稱呼,斯洛維尼亞語「Ostravica」(意即「尖峰」),

因為山脈兩面都十分陡峭。奧地利的中文譯名就是由德文名稱音譯過來。

奧地利的拉丁名稱Austria由德語名稱轉譯而來,首見於12世紀。

當時奧地利地區(僅上下奧地利)屬於巴伐利亞的最東端。

 

 

中式午餐 (18).JPG

 

 

奧地利是一個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

地勢西高東低,阿爾卑斯山貫穿奧地利的西部和南部,

這使得奧地利成為著名的冬季運動勝地。

山地占國土面積的70%。

 

 

中式午餐 (19).JPG

 

 

山脈南北兩側是石灰岩帶,中央是結晶岩帶。

最高峰為大格洛克納山,海拔3798米。

東北部是維也納盆地,東南部和北部為丘陵地型及高原。

多瑙河流經東北部,在境內長350公里。

南部有穆爾河和德拉瓦河,西部則有因河和薩爾察赫河等。

 

 

 

中式午餐 (20).JPG

 

 

奧地利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過渡區內,

氣候溫和,冬季寒冷、夏季涼爽。奧地利的森林覆蓋率約為46.7%。

首都為座落於多瑙河邊的維也納。

其它主要城市包括薩爾斯堡、因斯布魯克、格拉茲和林茲等。

總面積約83879平方公里。

 

 

中式午餐 (21).JPG

 

 

奧地利產生過很多著名的作曲家,

例如海頓、莫扎特、舒伯特、布魯克納、

老約翰·施特勞斯、小約翰·施特勞斯、馬勒、荀貝克、維博恩、博格等。

其他著名的奧地利人包括物理學家玻爾茲曼、薛丁格,

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天文學家喬治范派爾巴赫(Georg von Peuerbach),

哲學家維根斯坦,數學家哥德爾,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

詩人彼特·魯塞格爾(Peter Rosegger)和畫家古斯塔夫·克林姆等。

 

 

 

中式午餐 (22).JPG

 

 

觀光業是奧地利經濟的重要產業,佔奧地利GDP總量的約9%。

奧地利的遊客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峰值是二月和七月至八月。

2007年,奧地利是世界國際旅遊收入排名第八位的國家,達189億美元。

在世界入境遊客數排名中,奧地利排名第12位,達2080萬人。

除了薩爾斯堡、維也納等城市之外,阿爾卑斯山的山地景觀也是奧地利重要的旅遊資源。

 

 

 

中式午餐 (23).JPG

 

 

維也納

(德語:Wien,[viːn] (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聆聽))

是奧地利的首都,也是該國最大城市,同時是奧地利九個邦之一。

維也納是奧地利的首要型都市,有著188.9萬人口

(若包含都會區則約240萬人,將近奧地利人口的三分之一),

並且是奧地利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該市人口數在歐盟城市中名列第七。

 

 

中式午餐 (24).JPG

 

 

二十世紀初,維也納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語都市,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奧匈帝國瓦解前,該市有兩百萬居民,

時至今日,維也納仍是德語區第二大都市,僅次於柏林。

維也納擁有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包含聯合國以及OPEC。

 

中式午餐 (25).JPG

 

 

城市坐落於奧地利東部,緊鄰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邊界,

這些地區緊密相連,形成歐洲中部地區。

如果加上布拉提斯拉瓦(斯洛伐克首都),

維也納就是個擁有三百萬居民的大都會區。

2001年維也納市中心古城區被指定為聯合國世界遺產。

2017年7月它被移至瀕危世界遺產的名錄中。

 

中式午餐 (26).JPG

 

 

維也納除了因為豐富的音樂歷史遺產而被稱作「音樂之都」,

也因為它是世界第一個心理治療師西格蒙德·佛洛伊德的家鄉而被稱作「夢之都」。

該城市最早是凱爾特人和羅馬人的定居點,

隨後逐漸轉變為中世紀及巴洛克時期的都市,

接著成為奧匈帝國的首都。

 

 

中式午餐 (27).JPG

 

 

眾所周知,從古典主義時代至20世紀初期,

維也納是具有領導地位的的歐洲音樂中心。

維也納歷史中心有著豐富的建築群,

包含巴洛克式的城堡和花園、

19世紀末期戒指路上雄偉的建築物、雕像以及公園。

 

 

中式午餐 (28).JPG

 

 

維也納也以高品質的生活著稱。在2005年的研究中,

經濟學人智庫在 127個全球都市中,

將維也納選為世界最佳宜居城市第一名,與溫哥華及舊金山同列。

2011到2015年之間,名列第二,僅次於墨爾本。

2018年,維也納取代墨爾本,再次成為第一。

 

 

中式午餐 (29).JPG

 

 

連續八年(2009年至2016年),

人力資源顧問公司美世將維也納列為年度生活質素調查的第一名。

以此為基礎,Monocle 的2015年生活品質調查,

在世界最佳25個城市中將維也納列為第二。

2012及2013年,聯合國人居署將維也納列為世界最繁榮的都市。

 

 

中式午餐 (30).JPG

 

 

2007及2008年,該城市在創新文化名列世界第一,

並且在2014年的創新城市指數中從256個城市中拿到第六名,

該指數分析162項指標,內容涵蓋三大領域:文化、基礎設施和市場。

維也納定期舉辦城市規劃會議,而該城市本身也經常被城市規劃者用作案例研究。

2005年至2010年間,維也納是世界上國際會議和大會的首選城市。

維也納每年吸引超過 680萬遊客。

 

 

中式午餐 (31).JPG

 

 

維也納面積414.677平方公里,

是奧地利最小的一個邦,也是唯一不同鄰國鄰接的邦。

因維也納的首都地位,其邦內擁有全奧地利最大交通和建築面積比例,

其中11.3%的面積是建築用地,11.1%為道路交通 ,2.2%為鐵路軌道。

 

 

中式午餐 (32).JPG

 

 

維也納亦是綠化面積最大的邦,面積117.76平方公里,覆蓋率達28.4%。

河流和湖泊面積19.1平方千米,佔4.6%,僅次布根蘭邦。

維也納是奧地利種植葡萄的四個邦之一,葡萄園佔面積的1.7%。

森林覆蓋率為16.6%,農業用地佔15.8%。

 

 

中式午餐 (33).JPG

 

 

位置

維也納之所以能夠成為中歐重要的城市之一,

應當歸功於它優越的地理位置。

維也納位於阿爾卑斯山的東北麓和維也納盆地西北部之間,

維也納是從多瑙河的南岸發展起來的,

現在拓展到了多瑙河的兩岸,

是東西向多瑙河航線和南北向琥珀之路的交叉點。

 

中式午餐 (34).JPG

 

 

自從1989年鐵幕降下以後,

奧地利同北部和東部鄰國的交通和經濟關係明顯發展,

與東歐之間的距離之近引人注目,

維也納距離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提斯拉瓦僅60公里,

這是歐洲除梵蒂岡城與羅馬以外,

兩個國家首都之間的最近距離。

維也納共分為23個行政區。

 

 

中式午餐 (35).JPG

 

 

維也納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居住。

凱爾特人在約公元前500年建立維也納,稱其為「Vedunia」。

公元15年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前線城市,

用來防衛北邊的日耳曼部落,羅馬人稱其為「Vindobona」。

有記載的維也納城市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

在巴本堡王朝的統治下,維也納第一次崛起,

直到奧地利大公國的哈布斯堡王朝統治時作為首都和統治中心而聞名世界,

此後維也納是神聖羅馬帝國(1278年起)、

奧地利帝國(1806年起)和奧匈帝國(1867年起)的首都。

 

 

中式午餐 (36).JPG

 

 

16世紀和17世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歐洲時就在維也納被奧地利、

波蘭等歐洲聯軍打敗,這就是著名的維也納之戰。

1815年法國皇帝拿破崙戰敗後,維也納會議在維也納舉行。

隨著19世紀奧匈帝國的強盛,維也納也成為當時歐洲一個重要的都會,

1873年維也納舉辦了為期106天的世界博覽會,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和奧匈帝國的解體,

奧地利獲得獨立,維也納仍為其首都。

 

 

中式午餐 (37).JP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奧地利再度和納粹德國合併,

1945年維也納戰役後被蘇聯攻占,二戰後,

奧地利的維也納,跟德國的柏林一樣,

遭到英、美、法、蘇四國劃分四個控制區管理,

直至1955年奧地.利再度獲得獨立為止。

冷戰時期,維也納是國際間諜活動的溫床,

因為其位於東西方集團之間的中立國奧地利。

 

 

中式午餐 (38).JPG

 

 

維也納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美譽。

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時代的輝煌為維也納留下了不計其數的雄偉建築,

而作為「音樂之都」也吸引了貝多芬、莫扎特和馬勒等眾多音樂家,

繼承了他們的古典主義音樂作品和文化遺產,

使得維也納成為一座遠近聞名和深受歡迎的旅遊城市。

 

 

中式午餐 (39).JPG

 

 

(來第二次的南京飯店)

 

遊客乘坐具有維也納特色的馬車行走在維也納的內城即老城,

老城的中心是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

老城內還有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霍夫堡皇宮、

奧地利最繁華的步行街克恩滕大街、有名的蛋糕店和旅館、

富麗堂皇的戒指路(環城大街),

還有各式各樣的酒館、爵士酒吧、舞廳和藝術畫廊等,

以及大量咖啡店,其中一些甚至歷經戰爭炮火倖存下來,

擁有百年歷史。

 

 

中式午餐 (40).JPG

 

 

維也納的大部分旅遊景點常年開放,

比如美泉宮、霍夫堡皇宮、貝爾佛第宮和維也納博物館區。

遊客大多選擇夏季來旅遊,

也有不少遊客在每年12月來到維也納參加聖誕市場。

哈布斯堡王朝在維也納的美泉宮入選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的世界遺產,

而市中心的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的標誌。

 

 

中式午餐 (41).JPG

 

 

維也納同時也是一座國際會議城市,

2006年共承辦了147項國際性會議,

超過巴黎和新加坡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的國際會議城市。

 

 

中式午餐 (42).JPG

 

 

 

 

 

中式午餐 (43).JPG

 

 餐廳內的燈飾..

 

 

 

中式午餐 (44).JPG

 

 

 華人經營的中華料理餐廳..

 

 

中式午餐 (45).JPG

 

 飢腸轆轆的團員門.....

 

 

 

中式午餐 (46).JPG

 

 

 吃飽之後逛逛外面的景致..景拍過了..那就拍拍車子唄!

 

中式午餐 (47).JPG

 

 

瑪莎拉蒂

(Maserati)是一家知名義大利賽車與跑車生產商,

於1914年在波隆那成立。

公司的總部現位於摩德納,他們的徽章是一支三叉戟。

瑪莎拉蒂曾經是法拉利(一家菲亞特擁有大部分股權的公司)的一部分,

現為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直接擁有。

 

 

中式午餐 (48).JPG

 

 

 

 

 

中式午餐 (49).JPG

 

 記得去年來時還是冰天雪地的聖誕節.

 

沒想到短短十個月之後.我們又來了第二次.

 

同樣的餐廳同樣的地點.卻有著不同的氣象.

 

只是我們的心情一樣是那麼的美好與開心. 

 

 

 

中式午餐 (50).JPG

 

 

 不同季節有著不同的景致.親眼一瞧.果真勝讀萬卷書.. 

 

 

中式午餐 (51).JPG

 

 吃飽飯後逛逛旁邊的超市..買小紅帽咖啡...等

 

 

中式午餐 (52).JPG

 

 不知這是甚麼??

 

 

中式午餐 (53).JPG

 

 

 

 

 

中式午餐 (54).JPG

 

 

 美麗的維也納市區建築..跟斯洛維尼亞建築又有著不同的風格.

 

 

中式午餐 (55).JPG

 

 

 

 

 

中式午餐 (56).JPG

 

 

 冬天時是聖誕市集的小場地..

 

 

中式午餐 (57).JPG

 

 這棟特別的建築是我們集合上車的地方...

 

 

中式午餐 (58).JPG

 

 

美麗的建築..

 

 

中式午餐 (59).JPG

 

 

 上車了..剛剛買的小紅帽咖啡..

 

 

中式午餐 (60).JPG

 

 等一下要去哪??

 

原來也是第二次拜訪的熊布郎宮.

 

這次最主要目標是上次沒盡興的後花園.

 

 

中式午餐 (61).JPG

 

 

在歐盟範圍內,維也納是生活質量很高、

犯罪率很低的城市,物價水平相對適中。

根據2007年的數據,維也納在歐盟最富有的城市中位居第五,

僅次於倫敦、盧森堡城、布魯塞爾和漢堡。

維也納也被稱為「到東歐的跳板」,

因為維也納和它的企業同中歐及東歐具有良好的關係,

在2004年歐盟東擴的背景下,

 

 

中式午餐 (62).JPG

 

 

許多外國大企業將他們在中歐和東歐國家的業務交由維也納的分部處理,

或者在維也納開設代理機構,從維也納出發開發中歐和東歐市場,

比如法國建築材料巨頭拉法基集團、德國的漢高、

雷韋集團(REWE Group)和拜爾斯道夫。

 

 

中式午餐 (63).JPG

 

 

有些外國企業則收購在維也納的奧地利企業以便進軍中歐和東歐市場,

比如荷蘭飲料大亨喜力收購奧地利最大的啤酒公司,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收購奧地利信貸銀行(Bank Austria Creditanstalt)。

而奧地利本土大企業也多將總部設在維也納,

其中包括奧地利幾乎所有的銀行,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OMV AG)、

全球最大制磚商維內貝格(Wienerberger)和奧地利電信公司(Telekom Austria)。

維也納證券交易所是奧地利的唯一一所證券交易所。

 

 

中式午餐 (64).JPG

 

 

維也納16%的面積由約900家企業經營農業,

每年生產約50000噸蔬菜,包括番茄、辣椒、黃瓜、色拉菜和小蘿蔔。

它們按季節供應了維也納70%和奧地利56%的新鮮蔬菜。

 

 

中式午餐 (65).JPG

 

 

維也納有數百所小學、中學和特殊學校。

維也納大學是德語國家中歷史最悠久和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

由魯道夫四世公爵創建於1365年,其中尤其以醫學學科聞名,

2004年醫學系獨立成為維也納醫科大學。此外還有維也納美術學院(1692年)、

維也納獸醫大學(1765年)、維也納科技大學(1815年)、

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1817年)、維也納應用藝術大學(1867年)、

維也納農業大學(1872年)和維也納經濟大學(1898年)等一大批大學。

 

 

中式午餐 (66).JPG

 

 

維也納的醫學和心理學具有國際領先水準,

代表人物有精神分析學和第一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個體心理學和第二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的代表埃爾溫·林格爾,

意義治療法、存在主義分析和第三維也納學派的創始人維克多·弗蘭克等。

此外,熱力學和統計力學的奠基人路德維希·玻爾茲曼,

發明了卡普蘭渦輪機的維克托·卡普蘭,

物理學家和哲學家恩斯特·馬赫,提出都卜勒效應的都卜勒,

電視機遙控器之父羅伯特·阿德勒都曾在維也納研究和工作過。

維也納也是哲學的維也納學派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發源地,

代表人物有路德維希·維根斯坦、卡爾·波普爾、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和歐根·博姆-巴維克等。

 

 

 

中式午餐 (67).JPG  

 

下午的第一個景點到了...這也是我跟三姊妹們第二次到訪了耶!

 

熊布朗宮我們來了...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7張照片.

本次-2019-亞德里亞-東歐趣-共已上傳4325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19-亞德里亞-東歐趣.大約有77篇文章.4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