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安大略省]-尼加拉大瀑布.上  

 

 

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 42-[加拿大-安大略省]-尼加拉大瀑布.上

置頂照片:浩瀚的尼加拉瀑布.

旅遊時間:12天9夜-(10-04到10月15)-第六天

時間:民國112年10月9日星期一-下午

可樂旅遊-領隊-楊麗豫小姐(小楊)

天氣:晴

溫度:6-12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7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1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

本次參加人員-斯斯.彤彤.二姑姑.小姑姑-4位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腳架-Marsace DT-1541T + DB-1 碳纖維三腳架套組

 

 

(手機拍攝之-壯觀美麗的尼加拉大瀑布)

 

尼加拉大瀑布 (1).JPG

 

 (目前所在加拿大的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

(英語:Ontario),簡稱安省,位於加拿大的東部,

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華也在安大略省。

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聯邦省份,根據2020年4月統計數據顯示,

安大略人口大約是14,745,040人。

 

 

尼加拉大瀑布 (2).JPG

 

 (遊覽車正往尼加拉瀑布前去)

 

地理


安大略北達哈德遜灣,東鄰魁北克,西接曼尼托巴,

南界美國明尼蘇達、密西根、俄亥俄、賓夕法尼亞與紐約等州。

安大略同美國的邊界基本上都是河流或是湖泊,

自西面的森林湖直到東部康瓦耳的聖羅倫斯河,

位於Watap湖及高山湖之間的陸地,

是安大略省與美國之間唯一陸地相接的地方。

 

 

尼加拉大瀑布 (3).JPG

 

 

這其中包括五大湖中的四座湖蘇必略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安大略自此得名,「安大略」在易洛魁語中是美麗的湖的意思)。

安大略全省大約有25000個湖泊以及全長超過十萬公里的河流。

最大城市和首府為多倫多,是安大略湖西岸所謂「金馬蹄地區」

(Golden Horseshoe)城市帶的主要城市之一。

加拿大首都渥太華在省的最東端渥太華河畔。

渥太華河也是安大略和魁北克兩省之間的主要界河。

 

尼加拉大瀑布 (4).JPG

 

 

全省可分為三個地理區域:北安大略基本為加拿大地盾的崎嶇山地。

全省最高點在伊示巴蒂那山脈上;西部和中部為加拿大地盾,土地貧瘠,

礦產豐富,河流和湖泊眾多;東北部是哈德遜灣低地,

多為森林和沼澤;東南部的五大湖-聖羅倫斯河谷地,

人口眾多,氣候溫暖。工業區主要在此,通過聖羅倫斯海道可以直通大西洋。

 

 

尼加拉大瀑布 (5).JPG

 

 

來自全世界眾多的移民,特別是前往大多倫多地區的移民,

令該省的文化比起其他省分更加多樣化。安大略大約有百分之五的人口說法語。

安省地區都是根據大多倫多地區的位置而命名,

例如「安省西部」其實是在安省的西南部。

由多倫多到溫莎,大約95%的安省居民都住在安省南部,

由渥太華到溫莎。其餘的5%住在安省北部。

 

 

尼加拉大瀑布 (6).JPG

 

 

歷史

歐洲人到來前,此地區主要居民為印第安的阿爾岡昆人和易洛魁人部落。

法國探險家艾蒂·布魯勒於1610年到1612年探索了安大略省的一部分地區。

英國探險家亨利·哈德遜於1611年航行到了哈德遜灣,並宣布此地為英國所有。

但法國人薩繆爾·德·尚普蘭於1615年到達休倫湖,法國傳教士開始在大湖地區建立駐地。

這些法國移民點遭到了敵視他們的易洛魁人的襲擊,當時易洛魁人更願意同英國人結盟。

 

 

尼加拉大瀑布 (7).JPG

 

17世紀末,英國人開始在哈德遜灣建立貿易站,並著手爭奪安大略的控制權。

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巴黎條約規定將法國在北美幾乎所有的領地(即新法蘭西)都轉給英國。

安大略1774年併入魁北克。從1783年到1796年,對於美國獨立戰爭中逃離的保皇派,

英國給予200公頃的土地,讓他們在加拿大開始新的生活。

此項措施使得渥太華河以西的加拿大人口迅速增加。

1791年的憲法法案將魁北克分成渥太華河西面的上加拿大與東面的下加拿大兩塊。

1793年,辛科(John Graves Simcoe)被任命為上加拿大第一任總督。

 

 

 

尼加拉大瀑布 (8).JPG

 

 

在1812年戰爭中,美國軍隊越過尼加拉河與底特律河進入安大略,

但被英軍和原住民軍隊趕了出去。美軍控制了安大略湖和伊利湖,

並在約克戰役中一度占領了約克(今多倫多市),

但美軍無力守住約克,於是撤退時將其燒為白地。

1812年戰爭結束後,由於不滿英屬北美實行的家族寡頭統治,

上下加拿大都曾爆發過反叛運動,但都被英國政府撲滅。

 

 

尼加拉大瀑布 (9).JPG

 

 

1840年,上下加拿大兩省合併為加拿大省。1848年加拿大省建立了議會制自治政府。

到了1850年左右,加拿大的英裔人口超過法裔。

1860年代,由於擔心美國內戰影響到加拿大,

英裔和法裔開始籌劃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建立更廣泛的聯邦。

1867年7月1日,英屬北美法生效,加拿大省重新分成安大略和魁北克兩省,

安大略、魁北克、新斯科細亞和新布藍茲維四省組成加拿大自治領。

多倫多也從此正式成為安大略的首府。

 

尼加拉大瀑布 (10).JPG

 

 

1872年到1896年,奧立佛·默瓦特當選安大略省長。

在他的任期內,安大略省權力和地域都得到了擴張,現在的安大略西北部,

蘇必略湖到哈德遜灣的廣大地域傳統上並不是上加拿大的轄區,

但在他的努力爭取下,這片土地成了安大略省的一部分。

默瓦特同聯邦政府總理約翰·麥唐納的對省權的爭奪也使得加拿大未成為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

同時期聯邦政府修建的加拿大太平洋鐵路從安大略穿過,也造成了省內工業的繁榮。

 

 

 

尼加拉大瀑布 (11).JPG

 

 

19世紀末期,礦業開採開始繁榮。同時也開始利用水利發電。

當時成立的安大略水電委員會即是現在安大略水電公司的前身。

便宜的電力更促進了製造業的發展,1904年福特公司在溫莎開辦加拿大分公司,

1918年通用汽車加拿大分公司也成立了。汽車製造自此成為安大略的主要產業之一。

二戰以後安大略經濟繼續迅猛發展。大多倫多地區吸引了大量的移民。

 

 

 

尼加拉大瀑布 (12).JPG

 

 

自1980年後,很多移民來自歐洲以外的地區,

安大略也成為一個多民族的省份。

1970年代以後,由於魁北克獨立運動的影響,

很多商業也從蒙特婁轉移到多倫多,

使得多倫多超過蒙特婁,成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

 

 

尼加拉大瀑布 (13).JPG

 

 

經濟

該省的工業主要為製造業,東南部城市帶為全國工業中心。

主要產品有汽車、鋼鐵、食品、電器、機械、化工和紙張,其中安省南部,

尤其是汽車製造業重心所在,通用、福特、克萊斯勒、

豐田、本田都在此設廠生產汽車,行銷北美洲。

科技工業也很發達,特別是在萬錦、滑鐵盧和渥太華等城市附近地區。

漢密爾頓市是加拿大最大的鋼鐵製造城市,緊隨其後的是聖蘇瑪麗,

和薩尼亞市是石油化工生產的中心。

2011年6月,建築施工行業僱傭了該省6.5%以上的勞動力。

位處加拿大地盾的大薩德柏立為安大略省礦產中心,是加拿大最大的鎳礦公司(INCO)的所在地。

安大略眾多的河流、湖泊,特別是與美國共享的尼加拉河提供了豐富的水電資源。

 

尼加拉大瀑布 (14).JPG

 

 

農業

農業和畜牧業在安大略南部和聖羅倫斯河谷地是很重要的產業。

安省南部克萊爾湖和伊利湖之間,還有尼加拉半島上有重要的蔬菜水果生產基地和酒廠。

渥太華附近還有蘋果種植。萊明頓附近有全世界最大的複式溫室,

面積約兩百多公頃(0.8平方公里),大部分用來種植番茄。

休倫湖沿岸和喬治灣附近為牛肉生產中心。安大略同時也是養蜂大省。

聖凱薩琳斯和濱湖尼加拉一帶葡萄園林立,是安大略省的釀酒業中心,所產冰酒頗有名。

被定義為玉米帶的地區覆蓋了該省西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向北延伸至靠近戈德里奇,

但玉米和大豆遍布該省南部。 蘋果園是柯林伍德附近Nottawasaga海灣(喬治亞灣的一部分)

南岸以及科堡附近安大略湖北岸沿岸的常見景觀。

 

尼加拉大瀑布 (15).JPG

 

 (看到車窗外的大瀑布了.)

能源

在休倫湖的坎杜堆布魯斯核電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核電工廠

2009年《綠色能源和綠色經濟法令》(GEA)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來商業化可再生能源:

為該省帶來更多的可再生能源資源

採取更多能源效率措施來幫助節約能源

該法案設想任命一位可再生能源協調員為項目開發商提供「一站式」協助和支持,以促進項目批准。

傳輸項目的審批流程也將被精簡,並且(首次在安大略省)該法案將製定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標準。

房主可以獲得獎勵,以開發小規模可再生能源,如低息貸款或無息借貸,

以資助太陽能電池板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的資本成本。

安大略省是尼加拉大瀑布的所在地,尼加拉大瀑布向該省供應大量電力。

全球最大的核電站布魯斯核電站也在安大略省,並使用8個CANDU反應爐為該省發電。

 

 

 

尼加拉大瀑布 (16).JPG

 

 

政治

安大略省實行一院制,省議會中多數黨領袖出任省長。

省督是查爾斯三世在省內主權的代表,由加拿大總理推薦後由加拿大總督委任。

安大略省現在的主要政黨有安大略進步保守黨,安大略自由黨,安大略新民主黨。

現在執政黨是安大略進步保守黨,省長為道格·福特。

 

 

尼加拉大瀑布 (17).JPG

 

 

五大湖

(英語:Great Lakes)是位於加拿大與美國交界處的5個大型淡水湖泊,

按面積從大到小分別為:蘇必略湖(Lake Superior)、休倫湖(Lake Huron)、

密西根湖(Lake Michigan)、伊利湖(Lake Erie)和安大略湖(Lake Ontario)。

除密西根湖全屬於美國之外,其它4湖為加拿大和美國共有。

 

 

尼加拉大瀑布 (18).JPG

 

 

這5個湖泊所組成的五大湖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淡水水域,包括了世界地表淡水的21% 。

五大湖的總面積為94,250平方英里(244,106平方公里),

約略跟英國差不多大,總水量為5,439立方英里(22,671立方公里)。

五大湖有時也被有些美國人稱作北海岸或第三海岸。

五大湖湖岸也被認為是北美第四長岸線,總長大約為17,000公里(10,563英里),

粗略相當於地球赤道一半的長度。

 

尼加拉大瀑布 (19).JPG

 

 (下遊覽車.跟著小楊往瀑布區前行...)


水文特點

水流方向從西向東,通過聖羅倫斯河注入大西洋的聖羅倫斯灣,由西向東排列如下:

蘇必略湖:五大湖中最大的一個,面積為82,100平方公里。

是世界第二大湖(僅次於裏海),也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

 

 

尼加拉大瀑布 (20).JPG

 

 

密西根湖:面積57,750平方公里,是美國第一、世界第五大湖泊。

五大湖中唯一完全在美國國境之內的湖泊,密西根湖與休倫湖屬於同一水體。

休倫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176公尺,湖的平均深度為59公尺,

面積59,600平方公里,蓄水量3,568立方公里,湖岸線長6,159公里。

 

 

 

尼加拉大瀑布 (21).JPG

 

 

伊利湖:以暴風雨聞名,湖水最淺,有田園風光之美。

有著名的尼加拉瀑布由伊利湖飛濺直下至安大略湖。

安大略湖:是五大湖中最小的一個(19009平方公里),

蓄水量超過伊利湖(1639立方公里),是世界第十四大湖,

湖岸線長1162公里,河水奔流至安大略湖東岸的聖羅倫斯河。

 

 

尼加拉大瀑布 (22).JPG

 

 

氣候

五大湖地區是潮濕的大陸性氣候,夏天冷涼而冬天異常嚴寒,為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

五大湖地區南部屬於柯本氣候分類法的Dfa型氣候,北部屬於Dfb型氣候,

受來自於不同區域的氣團影響,比如來自北極的乾冷氣團,

來自西部的溫暖的太平洋氣團,來自南邊和墨西哥灣的暖濕氣團。

大湖本身對氣候也有調節效應,他們可以增加降水和產生湖效應降雪。

 

 

尼加拉大瀑布 (23).JPG

 

 

大湖效應

最有名的五大湖的冬季對天氣的影響就是「大湖效應」。

五大湖在冬季並不完全封凍,即使到了晚冬,湖中央還是沒有冰蓋。

由西邊刮過的盛行風從湖中帶走略微暖濕的空氣。

當這些暖濕空氣與湖畔陸地上的乾冷氣團相遇時,產生帶狀強降雪帶。

當強風伴隨著冰凍的空氣吹過大湖時常常給湖岸地區(尤其是五大湖東岸地區)帶來大雪帶。

 

 

尼加拉大瀑布 (24).JPG

 

 

大湖還會調節季節溫度,但沒有海洋效應那麼強。

大湖在夏季可以吸收熱量,降低溫度,在秋季則會緩慢的輻射熱量,增加溫度。

這種溫度調節效應結合局地氣候產生了一些所謂的「水果帶」,

那裡可以出產很多南部才有的水果,因此五大湖畔有許多果園和酒莊。

這種大湖的效應還會給沿湖地區帶來大霧,沿蘇必略湖畔特別明顯。

 

 

尼加拉大瀑布 (25).JPG

 

 

經濟

五大湖周邊的天然資源豐富,有鐵鑛石、石炭、石灰石等礦產,

美國位於五大湖區南端的芝加哥是全國的工業重鎮。

1825年美國開鑿伊利運河,1848年完成,經由紐約州的哈德遜河,

將五大湖和紐約市連接起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際內陸航運系統之一。

 

 

尼加拉大瀑布 (26).JPG

 

 (平生第一次近距離觀賞尼加拉大瀑布)

 

1954年加拿大又在聖羅倫斯河上開鑿聖羅倫斯航道。

五大湖地區形成多個重要湖港,貨運繁忙,貨運總量達9800萬噸。

五大湖是重要的觀光景點。因位處高緯度內陸區,夏天冷涼,

日平均氣溫也只有攝氏15度,適合避暑。湖內有無數島嶼,

湖中多鱒魚、白魚、鮭魚、富鱸、海鰻等特產,遊人可以享受到垂釣的樂趣。

水力發電廠主要集中於聖瑪麗斯河、聖羅倫斯河,總發電量達800萬千瓦。

 

 

尼加拉大瀑布 (27).JPG

 

 (豐沛的水量聲音如同萬馬奔騰.浩蕩般激動人心....)

環保

2006年11月30日,加拿大環保組織提出的報告指出,

美國和加拿大的城市每年將數十億加侖未經處理過的污水傾倒入五大湖,

造成了部份湖岸必須關閉,並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損失。

其中,由於前期美國在工業化進程中的不重視,

水體優養化導致的水生動物大量死亡和河道的淤塞。

 

 

尼加拉大瀑布 (28).JPG

 

 (這應該是我們目前所看過最豐沛的水量了.)

 

尼加拉河

(Niagara River)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區,自伊利湖流向安大略湖,

是連接兩大湖的通道。尼加拉河全長58公里,上游海拔174公尺,

下游海拔75米,水量非常豐富,在山羊島形成著名的尼加拉大瀑布。

尼加拉河是美國紐約州與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邊界。

 

 

尼加拉大瀑布 (29).JPG

 

 

尼加拉峽谷

(英語:Niagara Gorge)是位於美國紐約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之間,

美加邊界之上的峽谷。尼加拉峽谷全長11公里,

始於尼加拉大瀑布底部,終於鄰近昆士頓的尼加拉斷崖。

 

尼加拉大瀑布 (30).JPG

 

 

1861年,法國特技運動員夏爾·布隆丹曾藉由走鋼絲穿越峽谷。

這座峽谷中流淌的河水水力強勁,

由於相當危險,一般而言在峽谷中是禁止劃皮艇的。

相對的,遊客可以乘坐堅固的噴氣艇來橫越峽谷與急流。

在少數情況下,紐約州立公園管理局會允許某些世界一流的專家對峽谷發起挑戰。

 

 

 

尼加拉大瀑布 (31).JPG

 

 等一下要在瀑布旁吃晚餐.飯店也在附近.

 

明天早上的第一個行程就是船遊尼加拉大瀑布.

 

尼加拉大瀑布 (32).JPG

 

 此時也漸漸夕陽西下..

 

尼加拉大瀑布 (33).JPG  

 

 開心.....[加拿大-安大略省]-尼加拉大瀑布.上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33張照片.

本次-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共已上傳1958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大約有86篇文章.42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斯斯 的頭像
    斯斯

    斯言彤語-旅行攝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