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年殿
祈年殿在天壇的北部,
位於祈谷壇中央,原名大祈殿、大享殿,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
是天壇最早的建築物。
我國古代為了適應禮制的要求-為人們表達對天地,
祖先的崇敬和感恩,
為奉行各種祭祀活動提供場所而產生壇、廟、祠等建築類型。
現存的北京天壇建築群便是壇廟建築中的傑作,
更是我國現存最大的一處壇廟建築。
天壇位於北京城區南部。
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 公元一四二零年 ),
佔地約二百七十公頃,
是明清兩代帝王孟春祈穀、夏至祈雨、冬至祈天的地方。
因為天氣好.所以拍了許多張.
就來多做幾種不同風格的後製吧.
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繕後,
改名為祈年殿。
光緒十五年(1889年)毀於雷火,
數年後按原樣重建。
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徑32.72米的圓形建築,
鎏金寶頂藍瓦三重檐攢尖頂,層層收進,總高38米。
祈年殿的內部結構比較獨特,
不用大梁和長檁,
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銜接支撐屋頂。
殿內有楠木柱二十八根,數目排列切合天象:
中央4根龍柱高19.2米、直徑1.2米,象徵四季,
中圈12根金柱象徵一年十二個月,
外層12根巨柱象徵一天十二個時辰,
中層和外層相加象徵二十四節氣,
三層柱總共28根象徵二十八宿。
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圓形的祈穀壇,
三層6米高,氣勢巍峨。
壇周有矮牆一重,
東南角設燔柴爐、瘞坎、燎爐和具服台。
壇北有皇乾殿,面闊五間,
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後來牌位移至太廟。
壇邊還有祈年門、神庫、神廚、
宰牲亭、走牲路和長廊等附屬建築。
長廊南面的廣場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間放置的鎮石。
祈年殿曾在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被雷擊起火焚毀,
據說,當時殿的大柱是用沈香木做的,
燃燒時,清香的氣味,數裏之外都可以聞到。
翌年,皇帝召集群臣商量重建祈年殿。
因找不到圖樣,掌管國家建築事務的工部便把曾經參加過祈所殿修繕事務的工匠們召集來,
讓他們根據記憶、口述製成圖樣,再施工建造。
因此,現在的祈年殿是清代光緒年間的建築,
但是,基本建築形式、結構,還保留著明代的樣子。
鎦金寶頂的三重檐圓形大殿,
殿基庭落在三層圓形的白石台基上。
殿檐上深藍色琉璃瓦象徵天空。
( 明代原為藍、黃、綠三色,清乾隆時一律改為藍色琉璃瓦。 )
全殿高三十八米,直徑三十米,
全憑內外三層共二十八根木柱和複雜的木結構支撐沉重的檐頂。
而殿內柱子的數目據說是按天象建的-中央四根龍井柱,象徵四季;
中層十二根金柱,象徵十二個月;外層十二根柱,象徵一天十二時辰。
加起來二十四根,象徵二十四節令,三層相加二十八根,象徵周天二十八星宿。
此殿是我國古代獨特的木結構体系抬梁式構架的典型作品,
也是世界建築藝術的珍貴遺產。
從祈年往南有皇穹宇和圜丘。
皇穹宇是存放「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
正殿為圓形,外面有一道圓形圍牆,就是著名的回音壁。
由於內側牆面平整光潔,聲波可沿內孤反射傳遞。
從皇穹宇到圍牆南邊的琉璃門之間有一條石板通道,
在皇穹宇台階前由北而南的第一、二、三塊石板,叫做三音石。
如站在它們不同的石板中央上,面向殿內拍一下手,可以聽到不同的回響。
這是因為三塊石板在這道圓形圍牆中心,無論站在哪塊石板上都能聽到回音。
祈谷壇的另一座重要建築是皇乾殿,
它坐落在祈年墻環繞的矩形院落裏,其間有琉璃門相通。
這是一座廡殿式大殿,覆蓋藍色的琉璃瓦,
下面有漢白玉石欄杆的臺基座。
它是專為平時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神版均供奉在形狀像屋宇的神龕裏,每逢農曆初一、十五,
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時派官員掃塵、上香。祭祀前一天,
皇帝到此上香行禮後,由禮部尚書上香,
行三跪九叩禮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員將神牌恭請至龍亭內安放,
由鑾儀衛的樣鉺抬至祈年殿內各相應神位安放,受祭。
圜丘壇、皇穹宇、祈谷壇是中軸線上三個主要建築,
連接這三座主建築的是一長長的貫通南北的臺基,
叫丹陛橋,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
它長360米,寬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漸升至3米,
象徵著此道與天宮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
丹陛橋中間是神道,左邊是禦道,右邊是王道。
皇帝走禦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
橋下有東西向隧道,是祭祀前將牲畜送去屠宰的洞口。
齋宮位於天壇西天門南,坐西朝東,
是皇帝來天壇祈谷、祈天前齋戒沐浴的地方。
所以,也可以說是一座小皇宮。
它建有宮城,宮墻有兩層:外層叫磚墻,內城稱紫墻。
外城主要是防衛設施,在外城四角建有值守房。
外城東北角有一座鐘樓,每逢皇帝進出齋宮,
都要鳴鐘迎送。齋宮內城分前、中、後三部分。
前部以正殿為中心;後部是皇帝的內宅寢宮;
中部是一個狹長的院子,院內兩端各有廊瓦房五間,
是主管太監和首領太監的值守房。
齋宮面積4萬平方米,有建築房屋200余間,
雖不及紫禁城金碧輝煌,但規模也很宏大,而且典雅清幽。
明、清兩朝皇帝均在祀前來此“致齋”三日,
只有雍正皇帝以後“致齋”的前兩日改在紫禁城內齋宮“致齋”,
最後一天才遷居天壇齋宮。
週邊有兩重禦溝,外溝內岸四週有回廊163間。
宮面東,正殿5間,為無梁殿式供券磚石結構。
正殿月臺上有齋戒銅人亭和時辰牌位亭,殿後有寢殿5間,
東北隅有一座鐘樓,內懸永樂年制太和鐘一口。
神樂署在圜丘壇西天門外西北,始建於明朝永樂十八年(1420年)。
神樂署是管理祭天時演奏古樂的機關。
明代叫神樂觀,當時神樂觀的樂舞官、舞生都由道士擔任。
明朝永樂十八年遷都北京時,有300名樂舞生隨駕進北京,
以後明代神樂觀常保持有樂舞生600名左右。到嘉靖時樂舞生總人數達2200
建築特點
北京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築群之一。
在中國,祭天儀式起源於周朝,
自漢代以來,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對此極為重視。
明永樂以後,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
帝王們都要來天壇舉行祭天和祈谷的儀式。
如果遇上少雨的年份,還會在圜丘壇進行祈雨。
在祭祀前,通常需要齋戒。
祭祀時,除了獻上供品,皇帝也要率領文武百官朝拜禱告,
以祈求上蒼的垂憐施恩。
天壇建築的主要設計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遼闊高遠,
以表現“天”的至高無上。在佈局方面,內壇位於外壇的南北中軸線以東,
而圜丘壇和祈年壇又位於內壇中軸線的東面,
這些都是為了增加西側的空曠程度,使人們從西邊的正門進入天壇後,
就能獲得開闊的視野,以感受到上天的偉大和自身的渺小。
就單體建築來說,祈年殿和皇穹宇都使用了圓形攢尖頂,
它們外部的臺基和屋檐層層收縮上舉,也體現出一種與天接近的感覺。
天壇還處處展示著中國傳統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徵的表現手法。
北圓南方的壇墻和圓形建築搭配方形外墻的設計,
都寓意著傳統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而主要建築上廣泛地使用藍色琉璃瓦,
以及圜丘壇重視“陽數”、祈年殿按天象列柱等設計,
也是這種表現手法的具體體現。
明﹑清兩代祭祀的禮節繁復﹐清乾隆時期,
祭祀大典禮儀程序的規模宏大,場面更加隆重。
乾隆皇帝在位60年中,親自到圜丘行禮59次,親自到祈谷壇行禮58次。
他中年時常從紫禁城步行至天壇舉行祭典,
60歲以後精力減退,曾命大學士、禮部減禮儀,
但仍告誡臣子“敬天報本,不可疏略”。
祈谷典禮是祈禱農業豐收,所以殿宇名字叫祈年殿。
祭祀九項儀程:
第一項﹕燔柴迎帝神。
贊引官司唱贊“燔柴迎帝神”﹐燎工將一整隻犢牛置於燔柴爐口,
將敬獻上帝的犧牲毛血掩埋在瘞坎裡。唱樂官高唱“樂奏始平之章”,
由73人組成的中和韶樂樂隊開始奏樂。
皇帝到上帝位前,上“金龍沉柱”香,然後依次到列祖列宗神位前行禮。
第二項﹕奠獻玉帛。
皇帝將“圓形蒼壁”敬獻給皇天上帝。
這是祭祀禮儀的重要標志之一。
然後將“郊祀制帛”敬獻給皇天上帝,並依次將奉先制帛敬獻給列祖列宗。
第三項﹕進俎。
由執事人將犢牛陳放在神位前,
由澆湯官將滾燙的水澆至犢牛身上,一時間淑氣四溢,以馨享上帝、祖宗。
第四項﹕初獻敬酒。
司爵官將醴酒奉給皇帝,皇帝將酒獻於皇天上帝,
第一獻放在神位前爵墊中間的位置上。
同時,舞生起舞,皇帝將酒放在供案後,樂舞停止。
讀祝官朗讀祝文,祈谷祝文大致內容是:
“某年﹑月、日嗣天子某謹告皇天上帝,我承上帝之命統有萬方,
人民希望生活安定。現已到春天,春耕開始,我誠懇地準備迎接上帝降給的幸福。
謹率領百官用玉帛、犢牛、粟、棗、米谷、俎肉、蔬菜等物恭祭。
請祈風調雨順,谷物豐收,三農(平地農、山農、水農)仰賴。
並請我祖先來奉陪,請神接受敬意。 ”
讀祝官朗讀祝文後,樂奏舞起,皇帝依次為列祖宗敬酒。
第五項﹕亞獻。
皇帝將第二爵醴酒獻給上帝,然後依次獻給祖先。
亞獻敬酒時,64名文舞生手執羽龠,跳文德舞。
第六項﹕終獻敬酒。
第七項﹕撤饌。
執事人將饌盤內供品從壇上撤下,依次送往燔柴爐及燎爐準備焚燒。
第八項﹕送帝神。
執事人將玉、帛、祝文等撤下,送至燔柴爐。
第九項﹕望燎。
皇帝至望燎位觀看焚燒過程。
所有獻給上帝及列祖列宗的供品分別送入燔柴爐及燎爐內焚燒,以示虔誠。
祈谷典禮時,皇帝在祈谷殿中行禮,王公在祈谷壇第一層壇上陪祀拜位,文武百官在三臺下。
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神樂觀改稱神樂所,
乾隆二十年(1755年)又改稱為神樂署。
設置官居正六品的署正一人﹐從八品的左右署丞各一人﹐
還有正八品的協律郎五人﹐下面有樂生舞生近500人﹐
這些樂團專門負責祭祀的演奏。
平時也研究音樂﹐而神樂署的官員﹐北京百姓稱他們為“假老道”。
所謂假老道﹐就是指他們沒有固定的身份。
他們在神樂署內﹐是頭戴花翎頂的清朝官員﹔
離開天壇回到道觀﹐他們又成了穿道袍的道士﹔
晚宿私宅﹐換上便服﹐又是妻妾環侍﹐兒孫繞膝的富室縉紳。
神樂署院內的太和殿,康熙十二年(1673年)改名凝禧殿。
五間大殿後面有七間小殿。另外,署內還設有奉祀堂、掌樂堂、
協律堂、教師房、伶倫堂、穆佾所和收藏樂生冠服的庫房23間,
設施齊全,是一個培養宮廷樂舞生的學校。
這座大殿坐落在面積達5900多平方米的圓形漢白玉臺基上,
臺基分3層,高6米,每層都有雕花的漢白玉欄杆。
這個臺基與大殿是不可分的藝術整體。
當遊人跨出祈年殿的大門,往南望去,只見那條筆直的甬道,
往南伸去,一路到府廊重重,越遠越小,極目無盡,有一種從天上下來的感覺。
難怪一位法國的建築專家在遊覽了天壇之後說:摩天大廈比祈年殿高得多,
但卻沒有祈年殿那種高大與深邃的意境,達不到祈年殿的藝術高度。
閒嘮天壇
1420年,明永樂皇帝朱棣用工十四年與紫禁城同時建成了天壇。
這個巨大的祭天神廟位於故宮正南偏東的城南。
也許和那個時候還保留著一些相似,南城在今天仍是京城中比較後發展的區域。
拜後發展之賜,南城鮮有鱗次櫛比的高大建築群用來遮天蔽地,
從長安街中心地段往南即使是步行也不需要很久,
就可以張望到高撐空中蓋笠一樣的祈年殿鎏金寶石藍琉璃頂或是綿亙數公里素樸的灰磚圍墻之一隅。
北方的園林不比江南建造的細巧雅致,
多是宏大敘事,動輒佔地數百公頃。
有一種說法,天壇當年的設計者們顧忌天壇是祭天之所,
皇帝既然自稱是天之子,“老天”的居所自然要大過“天子”,
因此天壇的佔地面積比故宮要大四倍。
大概出於同樣的顧忌,天壇的主體建築都以深藍琉璃瓦敷頂,
不敢僭越使用本屬皇家園林專用的明黃色琉璃,
而每年度的祭天大典開始前皇帝更要到丹陛橋東側專設的
具服臺臨時將黃袍換成藍袍以向上天演示他虔誠的敬畏和頂禮膜拜。
這樣的祭典在這裡延續了數百年,直到上個世紀的1914年,
史稱竊國大盜的袁世凱當上皇帝的時候又聲勢浩大地操辦了一次之後就正式拉上了帷幕。
天壇的南北東西各有一門,其主要建築集中在內壇中軸線的南北兩端。
對於匆匆的遊客來說,最好從南門開始遊覽。從南門進園,依次先到寰丘壇,
這座幾何造型祭天壇的建築充滿奇思巧技,壇面、臺階、欄杆所用的漢白玉石塊全是九的倍數,
象徵九重天;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牌位的地方,造型像是一個小號的祈年殿;
在皇穹宇的外面,有一道圓形磨磚對縫的圍墻,門向南開,就是很有趣的回音壁。
在回音壁試回音要方法得當,如果同行兩人,兩人應面向北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後才能聽見彼此的說話。
回音壁北有祈年殿、皇乾殿,是北端的重要建築,其間由一條寬闊的丹陛橋相連接。
天高雲淡的晚秋時節跨出祈年殿的大門,順著這條三百米長筆直的甬道往南望去,
門廊重重,越遠越小,天地渺然雄渾似是極目無盡,令人不得不讚嘆當年設計建築的手法和靈感。
天壇另有東側的遊廊、神廚、宰牲亭和西天門的齋宮等建築和古跡。
特別是齋宮,因為是皇帝典禮前沐浴焚香清心靜養留宿齋戒的地方,
不似天壇的其他建築那麼恢弘高遠儼儼然天庭氣概。
暮春時分,齋宮內外兩道護城河的河池鋪滿盛開的紫花沙參,
榆葉梅絢爛的花枝隱現在紅墻懸山頂綠琉璃瓦建造的重重回廊房舍和小小的月亮門上,
透著庭院深深的人間氣息。
難以想像,八國聯軍那時候怎麼就能把聯軍總司令部設在這樣清幽凈心之地而不得些感化。
其實對於把天壇當作自己生活空間向戶外延展的市民來說,
天壇的華美建築只是他們在這裡活動的一個大背景,
更大的吸引力來自這是城區獨有的森林公園。
明清以來天壇廣植松柏,至今已成森然巨林。
最佳旅遊時間
最佳的時間應該是春秋兩季。
這是因為天壇的綠化主要是草,在夏天不能提供足夠的遮陽,
長時間暴露在太陽下容易中暑;如果冬天去又太過於冷清。
但冬天去有一個好處,
就是可以利用這個冷清的時段好好體會天壇那些聲學建築物(三音石、回音壁等)的效果。
當然,不管是什麼季節,想仔細欣賞那些古建築就最好早點去。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天壇建於西元15世紀上半葉,座落在皇家園林當中,
四週古松環抱,是保存完好的壇廟建築群,
無論在整體佈局還是單一建築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間的關係,
而這一關係在中國古代宇宙觀中佔據著核心位置。
同時,這些建築還體現出帝王將相在這一關係中所起的獨特作用。
●文化遺產價值:
(一)天壇是華夏文明的積澱之一。
天壇從選位、規劃、建築的設計以及祭把禮儀和祭祀樂舞,
無不依據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等學說,
成功的把古人對“天”的認識、“天人關係”以及對上蒼的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至。
各朝各代均建壇祭天,而北京天壇是完整保存下來的僅有一例,是古人的傑作。
(二)天壇建築處處展示中國古代特有的寓意、象徵的藝術表現手法。
圜丘的尺度和構件的數量集中並反復使用“九”這個數字,
以象徵“天”和強調與“天”的聯繫。天壇祈年殿以圓形、以藍色象徵天,
殿內大柱及開間又分別離意一年的四季、二十四節氣、
十二個月和一天的十二個時辰(古代一天分十二時辰,每時辰合兩小時)
以及象徵天上的星座——恒星等。
處處“象天法地”是古代“明堂”(中國古代帝王專用的一種禮制建築,處處象天法地)
式建築僅存的一例,是中國古文化的載體。
(三)天壇集古代哲學、歷史、數學、力學、美學、生態學于一爐,是古代精品代表作。
天壇在建築設計和營造上集明、清建築技術、藝術之大成。
祈年殿、皇穹宇是木製構件、圓形平面、形體巨大、
工藝精製、構思巧妙的殿宇,是中國古建中罕見的實例。
天壇又以大面積樹林和豐富的植被創造了“天人協和”的生態環境,
是研究古代建築藝術和生態環境的實物,極具科學價值,
是皇家祭壇建築群中傑出的範例。
建築軸線北部的構圖中心祈年殿,
體態雄偉,構架精巧,內部空間層層升高向中心聚攏,
外部臺基屋檐圓形層層收縮上舉,既造成強烈的向上動感,
又使人感到端莊、穩重。
色彩對比強烈,而不失協調得體。
使人步入壇內如踏祥雲登臨天界。
天壇從總體到局部,均是古建佳作,是工藝精品,
極具藝術價值,是華夏民族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思想文化的遺跡和載體。
天壇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學思想,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
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更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
綜上所述,天壇這個古代祭壇建築組群,
有著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的藝術價值,
更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具備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標準之一、之二、之三、之四:
把天壇這具有世界性突出價值的藝術傑作列人世界文化遺產將更有利對它的保護,使其永久傳世。
● 概況:
天壇位於北京市崇文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
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祭雪的聖地。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920年),名天地壇。
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稱天壇。
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才形成現在天壇公園的格局。
據史料記載,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動,
可追溯到西元前兩千年,尚處於奴隸制社會的夏朝。
中國古代帝王自稱“天子”,他們對天地非常崇敬。
歷史上的每一個皇帝都把祭祀天地當成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
而祭祀建築在帝王的都城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必集中人力、物力、財力,以最高的技術水準,最完美的藝術去建造。
在封建社會後期營建的天壇,是中國眾多祭祀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築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瑰寶。
在明朝初年,天與地原是合併一起祭祀,
南北的郊壇都一樣,設祭的地方名叫大祀殿,
是方形十一間的建築物。
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改為天地分祀,
在天壇建圜丘壇,專用來祭天,
另在北郊建方澤壇祭地,
原來合祀天地的大祀殿,逐漸廢而不用。
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將原大祀殿改為大享殿,圓形建築從此開始。
(當地一群高人在踢毽子.好厲害.怎麼來怎麼踢回去.真是了得.)
清廷入關後,一切仍按明朝舊制。
乾隆時期,國力富強,天壇也大興工程。
乾隆十二年(1747年),皇帝決定將天壇內外墻垣重建,
改土墻為城磚包砌,中部到頂部包砌兩層城磚。
內壇墻的墻頂寬度縮減為營造四尺八寸,
不用檐柱,成為沒有廊柱的懸檐走廊。
經過改建的天壇內外壇墻,更加厚重,
周延十余裏,成為極壯麗的景觀。
天壇的主要建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等也均在此時改建,並一直留存至今。
天壇公園位於北京市崇文區、紫禁城東南方,
建於明永樂十八年,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
天壇於1918年開闢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園內被柏樹環環包圍,是北京城南的一座大型園林;
1961年天壇公園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而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可見天壇在世界各國皆擁有極大的聲譽,
也是來北京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天壇公園內的古代祭壇建築群,
擁有深厚悠久的歷史人文及獨特的藝術價值,
是個深具意義的北京旅遊景點,
來北京旅遊走一趟天壇公園,
留下充滿古典特色風味的回憶,
體驗不同的北京風情,
將會讓您的北京旅遊更為豐富!
除了來天壇公園遊玩之外,
您可順遊至地壇公園參觀遊覽,
您可更深入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及欣賞地壇公園的特色建築,
在這片充滿綠意盎然的地方讓您留下獨特精采的北京回憶喔!
地址:北京市崇文區天壇東裡2號
營業(開放)時間:一、四大門:
開門時間:AM06:00;止售時間:PM20:00;
靜園時間:PM21:00;關門時間:PM:22:00。
二、景點每日8點開放
費用簡介:4月1日—10月31日為旺季,聯票RMB$ 35元、門票RMB$ 15元;
11月1日—次年3月31日為淡季,聯票RMB$ 30元、門票RMB$ 10元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再會了.....美麗的天壇公園.
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再來一次...
冬天的樹木迎著陽光展現出無比的生命力.
短暫的歇息是為了明年春天的努力綻放.
喜歡這大地被白雪覆蓋的景致.
我們一行人也慢慢的往停車車走去.
再會了.....這美麗的一景一物....
PS: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