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H3kG9M  

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 17-[開羅-吉薩]-古夫金字塔.下

置頂照片:有著4584年歷史的金字塔.

旅遊時間:10天7夜-(2-23到3月3)-第三天

時間:民國113年2月25日星期日-早上

可樂旅遊-

台灣領隊-王建榳(小菲)

埃及導遊-趙雲

天氣:晴

溫度:12-23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8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2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埃及+1)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 小米12手機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古夫金字塔. (40).JPG

 

 

水力運輸

中國工程師孫宏斌認為,建造古夫金字塔可能利用了浮力,

就象大壩上的梯級船閘一樣,把密封的木箱和石塊固定到一起,

利用浮力把巨大的石塊從尼羅河運到金字塔上40米的高度。

所用的水來自金字塔的西南方的河流,建造金字塔的時候這裡到夏季水量充沛,

從這裡修建一個引水渠,可以把河水引到金字塔上最高40米處。

 

古夫金字塔. (41).JPG

 

 

40米以上的地方石塊重量比較小,可以採用槓桿,把石塊交替吊往更高處。

如果能夠找到金字塔西南方遺留的水渠的痕跡,

或者在金字塔的石塊之間找到防止漏水的密封結構和材料,

則可以證實建造金字塔確實使用了浮力。

 

 

古夫金字塔. (42).JPG

 

 

內部結構

內部剖面

1.入口 2.盜墓者挖的隧道 3.上升通道口 4.下降通道口

5.半完成的地下室 6.上升通道口 7.皇后房 8.水平通道

9.大走廊 10.國王房 11.中央房 12.離開口

金字塔原本的入口離地面17米,位於離金字塔中軸線以東7.29米的地方。

 

 

古夫金字塔. (43).JPG

 

 (也可以騎駱駝.繞金字塔一圈.價格雙方說好就好.)

 

進入了這個入口之後是一條高0.96米,寬1.04米,斜率為26° 31'23"的下降通道。

首先穿過金字塔的石制部分,接著達到金字塔下的岩床。

在離入口105.23米處,通道由傾斜變為水平,再過8.84米,就到了未完成的地下墓室。

在地下墓室的南牆處還有一小段水平的通道;除此之外,

地下墓室的地上還有一個挖成的小坑。

 

 

古夫金字塔. (44).JPG

 

 

有些古埃及學家認為這個地下墓室原本是作為法老的埋葬處而建造的,

但是後來古夫法老改變了主意,決定被葬在上面的金字塔內部。

在離通道入口28.2米處,下降通道的天花板上有一個正方形的孔。

這個孔原本被一塊石板隱藏起來,它的後面則是上升通道。

上升通道長39.3米,並和下降通道有著一樣的寬度和傾斜率。

 

 

古夫金字塔. (45).JPG

 

 

上升通道的末端被三座巨大的花崗岩關起來,每塊達1.5米長。

在大走廊的起始處的右方有一個刻入牆壁的孔(現已被細鐵絲網圍上)。

這個孔是一個垂直管狀通道的起始處,它以一種不規律的形狀穿過金字塔的石制部分,

另一頭連接著下降通道。在大走廊起始處還有一條水平的走廊通向「王后墓室」。

這條通道的大部分高1.1米,但在墓室附近的地面上有一級階梯,而階梯之後的部分高1.73米。

 

 

古夫金字塔. (46).JPG

 

 

王后墓室

王后墓室位於金字塔北面和南面的正中間,南北長5.75米,

東西寬5.23米,高大約6.23米。在墓室的東部有一個高4.67米的壁龕。

壁龕原高1.04米,但後來被盜墓者鑿深了。

在王后墓室的南牆和北牆上有豎井,這些豎井不像法老墓室的那樣直接傾斜向上。

在起始處大約2米的豎井是水平的,而之後才開始向上傾斜。

 

 

古夫金字塔. (47).JPG

 

 

這平行的豎井是於1872年一位英國工程師Waynman Dixon發現他認為在法老墓室一定也有類似的豎井。

而他的這一猜想後來被證明是正確的。但因為豎井並不通到金字塔的外面或王后墓室,

當年古埃及人們修建豎井的用途現已不得而知。

在其中一個豎井的盡頭Dixon發現了一個閃長岩做的圓球和一個不明用途的銅製工具。

現在這兩個物體存放於大英博物館。

 

 

古夫金字塔. (48).JPG

 

 

1992年,一位德國工程師Rudolf Gantenbrink使用一個自製的可變履帶式移動機器人

(Upuaut2號)對王后墓室的豎井進行了探索。

在前進了65米之後,[31]他發現有一個豎井被石灰岩製成的有兩個被損壞的銅「把手」的「門」給擋住了。

幾年後,2002年,國家地理學會製造了一個小型機器人並在南方的門上鑽了一個小孔,

但在這道門之後卻發現了一個更大的門。

因彎道而難以通過的北方的豎井,也在裡面發現了一道擋路的門。

 

 

古夫金字塔. (49).JPG

 

 (爬上爬下的就免了.但是摸一下4584年的石頭還是有必要得)

 

對於豎井的研究在2011年得以繼續(Djedi 計劃)。

在發現國家地理協會的問題在於機器人所攜帶的鏡頭只能錄得前方的影像之後,

他們決定採用使用纖維光學原理製成的「微型蛇形相機」以觀察角落部分。

利用這個機器人,他們穿透了北豎井的第一扇門並對它後面的小室進行了全面的觀察。

在那裡,他們發現了用紅色顏料寫成的象形文字。

 

 

古夫金字塔. (50).JPG

 

 

同時也仔細檢查了門上兩個銅製「把手」的內部,

並認為它們只是裝飾用的。

此外,他們還發現「門」的另一邊也打磨完成。

而這表明「門」並不僅僅是將豎井於瓦礫相隔開來,

而是有著另外一個明確的用途。

 

 

古夫金字塔. (51).JPG

 

 

主墓道


主墓道和上升通道的斜率一樣,但高8.6米,長46.68米。

在底部寬2.06米。從2.29米處開始,兩側牆上的石頭每級向內側疊澀7.6厘米,總共有7級。

大走廊頂部僅寬1.04米,頂部是由厚石板鋪成的,角度比地板的斜率稍大一點,

因此,頂部的每一塊石頭都能像棘輪一樣切合在一起。

這樣建造的目的是讓走廊兩邊的牆面來支撐上面的石塊,而不是讓下面的石塊來支撐它。

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可能會導致大走廊的下部分受到不能承受的重壓。

 

 

古夫金字塔. (52).JPG

 

 

在主墓道的底端右方的天花板處有一個孔,它裡面是一條通往最低處減壓室的短通道。

而其他的減壓室則是由用爆炸性火藥向上挖掘通道的

李察·威廉·哈沃德·威瑟和約翰·謝·帕林於1837/8年發現的。

主墓道的兩邊都有一級寬51厘米的階梯,中間是一條1.04米寬的坡道。

在階梯上共有54個插槽,每邊27個,而牆上也有對應的平行插槽。

這些與階梯上的插槽組成了一個十字形,而這些插槽的目的現已不為人知。

 

 

古夫金字塔. (53).JPG

 

 

這些插槽和位於走廊中間和上升通道一樣寬的溝引出了一種猜測:

石塊曾被儲存在大走廊中,而階梯上的插槽可能用來放置木質橫梁來防止這些石頭順著通道滑下去。

這個理論也導致了一個提議:也許一開始大走廊有多於三個用於阻擋的石塊,而這些石塊填滿了大走廊。

在主墓道的末端有一個階梯,之後是約寬1.02米,高1.02米的水平走廊。

走廊中有4個插槽,其中三個可能是用來放置花崗岩制的吊閘。

Petrie在下降通道發現的花崗岩碎片可能就來自這些現已不存的門。

 

 

古夫金字塔. (54).JPG

 

 (其實金字塔的表層還有一層的.只是有的風化了.有的被搶了.)

 

(搶得最多.最不要臉的都在大英博物館.我最看不起的國家之一.)

 

(就像是小偷把偷來的東西公開展出.你要看自己的東西還要花錢.荒唐)

 

法老墓室

法老墓室東西寬10.47米,南北長5.234米。

它有著一個離地板5.974米的平坦屋頂。

離地面0.91米處的南牆和北牆有兩個窄豎井(有一個現已放置了用於保持金字塔內部空氣流通的排風扇)。

這兩個豎井的修建目的不明:它們看上去朝向星辰或南方與北方的天空,其中有一個修建得很彎曲。

這表明當時的設計者並不想能透過它們看到星辰。

很久以來,古埃及學家們認為他們是保持空氣流通的「通風井」,

但現在這一看法已經被大部分人拋棄了。

現在一般認為這兩個豎井在法老的靈魂升上天國時起儀式性的作用。

 

 

古夫金字塔. (55).JPG

 

 

法老墓室整體由花崗岩製成。天花板上有五個由9片巨型石板組成的減壓室。

最下面的四個和法老墓室一樣有平坦的天花板,而這些天花板是由位於它們上面減壓室的地板組成的。

最上面的減壓室有一個尖的天花板。

當發現他能夠把一根長蘆葦從第一個減壓室天花板上的裂紋中插入進去的時候,

Vyse懷疑可能還有位於第一個減壓室上方的減壓室的存在。

 

 

古夫金字塔. (56).JPG

 

 

從下往上,這些減壓室分別被稱為戴維森室(Davison’s Chamber)

和威靈頓室(Wellington’s Chamber)、納爾遜室(Nelson’s Chamber)、

阿巴思諾特室(Lady Arbuthnot’s Chamber)、坎貝爾室(Campbell’s Chamber)。

這些減壓室是用來保護國王墓室免於遭受因位於上方的石塊重量太大而導致天花板倒塌而建造的。

因為這些減壓室位於隱藏起來看不到的部分,用來構成石頭都沒有經過仔細加工,

有一些石頭上面還存有工匠們做的標記。有一個石頭上有著一個工作組名字的印記,

而這是整個金字塔中唯一提到古夫法老的地方。

 

古夫金字塔. (57).JPG

 

 (動員無數人力.物力.財力.經過數十年才建成的建築-金字塔)

 

法老墓室中的唯一物體是一個長方形花崗岩石棺,其中一角已損毀。

這個石棺比上升通道稍微大一點,這表明石棺是在法老墓室的屋頂修建好之前被安放進來的。

和經過加工的墓室牆壁不同,石棺的做工很粗糙,在一些地方還留下了製作時的記號。

這和在其他同時期金字塔中發現的經過仔細加工的石棺很不一樣。

Petrie認為一開始準備好的石棺在亞斯文以北的河中沉沒了,

於是只好用了一個匆忙趕製的替代品。

 

 

古夫金字塔. (58).JPG

 

 (有很多靠金字塔賺錢的埃及百姓.)

 

現代入口

現在,旅客們從哈里發阿布·阿拔斯·阿卜杜拉·馬蒙·本·哈倫

約於公元820年召集的工人們掘出的盜墓通道進入古夫金字塔。

這個通道在石制的金字塔中直進27米,然後突然轉向左伸往上升通道的石壁。

因為無法移除這些石頭,工人們在通道旁邊較軟的石灰石中向上挖掘直到到達上升通道。

在這裡也能夠進入下降通道,但這種行為是被禁止的。

 

 

古夫金字塔. (59).JPG

 

 (埃及很少會下雨.如果真的遇到了.可以去買樂透了.)

 

金字塔建築群

主條目: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

古夫金字塔被一個由一些建築和小型金字塔組成的建築群所包圍。

除了黑色玄武岩的地板之外,位於金字塔東邊南北長52.2米,

東西寬40米的金字塔神廟現已完全消失了。

連接河邊和谷廟的甬道也只有很少一部分被保存了下來。

 

 

古夫金字塔. (60).JPG

 

 

谷廟被埋在Nazlet el-Samman村下面,現在已經發現了玄武岩制的地面和石灰石制的牆,

但是神廟本身還沒有被發掘。已發現的玄武岩岩塊表明它是被一條長4.6米,

每分鐘能夠切38毫米的鋸子切下來的。

John Romer認為這一條「超級鋸子」可能有銅製的鋸齒且重達140公斤。

他認為這樣一條鋸子理論上應該於一座木製棧橋相連,並使用植物油,切割砂,

金剛砂或者搗碎的石英石來切割石塊,切割工作至少需要12個人來進行。

 

 

古夫金字塔. (61).JPG

 

 

在古夫金字塔的南邊有一些附屬金字塔,或稱「王后金字塔」。

其中有三個至今仍差不多保持了原有的高度,

但是第四個被摧毀的如此徹底以至於直到最近發現了第一道石塊和頂石的殘留才能確認它的存在。

在金字塔附近的地面下是王后海特菲莉斯一世的陵墓。

她是斯尼夫魯的姐妹和妻子,古夫的母親。

這座墓葬是由Reisner的遠征隊無意中發現的,墓葬非常完整,但是被仔細密封的棺材卻是空的。

 

 

古夫金字塔. (62).JPG

 

 

位于吉薩的金字塔建築群,包括古夫,

卡夫拉和孟卡拉的三座金字塔都被一座稱為烏鴉之牆(Wall of the Crow)

的用巨石砌成的牆壁包圍起來。Mark Lehner在牆外發現了一個被稱為「失落的城市」

(The Lost City)的工匠們居住的小鎮,根據陶器樣式,印章的壓痕和地層學,

這座城市能夠追溯到卡夫拉(公元前2520年-2494年)和孟卡拉(公元前2490至2472年)的統治時期。

 

 

 

古夫金字塔. (63).JPG

 

 

最近由Mark Lehner和他的小組在這座城市進行的發現表明它是一個蒸蒸日上的港口,

而且發現還顯示這座城市以及相連的有被稱為「畫廊」(galleries)

的軍營的居住區可能不是由金字塔的工人們居住的,而是由使用港口的軍人和水手居住的。

鑑於這點,對於金字塔的建造者們住在哪裡這一問題,

Lether提出了另一個可能性:他們住在用來建造金字塔的坡道上面搭建的帳篷里或者是附近的採石場處。

 

 

古夫金字塔. (64).JPG

 

 

在20世紀70年代早期,澳大利亞考古學家Karl Kromer高原南面的一個土堆處進行了考古發掘。

這個土堆中的工藝品包括了古夫法老的軟泥印章,而他同時在此發現了工匠們的居住地。

古夫法老谷廟南部的這些用軟泥磚製成的房子中發現的有

古夫法老名字的封泥表明這一片是在古夫法老去世之後用來進行祭祀的居民點。

札希·哈瓦斯於1990年在烏鴉之牆南方發現了一個至少在古夫法老統治時期到第五王朝末期使用的工人墓地。

 

 

古夫金字塔. (65).JPG

 

 

太陽船

主條目:太陽船博物館和古夫船

在金字塔附近有三個用來儲藏完整的船的船型坑。

這些坑都很淺,上面可能曾經存在過的上層建築已被移除或拆散了。

1954年5月,埃及考古學家Kamal el-Mallakh發現了第四個坑,它呈細長方形,

上面在發現時仍有重達15噸的厚石板。

在裡面發現了1224塊木板,最長的有23米,最短的僅有10厘米。

這些碎片後來委託制船師Haj Ahmed Yusuf進行組裝。

組裝時間,包括對木片進行的保護和將彎曲的木板變直總共花了14年。

 

 

古夫金字塔. (66).JPG

 

 (知道金字塔地基是三角還是四角形嗎?)

 

制船師將發現的木板組裝成了一艘長43.6米的雪松木製的船,船上的木材由繩索束在一起。

目前,這艘船存放在金字塔邊一座船型有著空氣調節系統的博物館內。

在建造位於發現船的坑上的博物館的過程中發現了另外一個封印著的坑。

這個坑被刻意留著沒有打開,直到2011年,對這艘船的挖掘行動才開始。

 

 

古夫金字塔. (67).JPG

 

 

對金字塔的劫掠


儘管之後的金字塔和古夫金字塔比起來都比較小,金字塔的建造工作直到中王朝晚期才停止。

然而,就像作家Briar和Hobbs認為的一樣,在新王國時期,

當位於沙漠裡的皇室墓地(國王谷)的建造開始之後,「所有的金字塔都被洗劫一空」。

Joyce Tyldesley認為古夫金字塔在哈里發阿布·阿拔斯·阿卜杜拉·馬蒙·本·哈倫約

於公元820年進入金字塔之前已「在中王朝時期已被打開並洗劫空了」。

 

 

古夫金字塔. (68).JPG

 

 (準備回遊覽車.往下一站前去..)

I. E. S. Edwards提到斯特拉波曾記述到金字塔「一邊有一條上升的通道,

裡面有一塊被放到這裡可以取出的石頭。

此外,還有一條通往地基的通道。」Edwards認為金字塔在古王國之後就已經有人進入並遭受了洗劫,

在洗劫完金字塔之後,這些人又把金字塔封上,

然後過了一段時間金字塔的入口又被其他人不止一次的打開,直到斯特拉波提到的門(石頭)被加在通道里。

 

 

古夫金字塔. (69).JPG

 

 

他同時還認為如果要給為什麼哈里發沒有找到入口作出解釋的話,

在這個猜測是正確的情況下,金字塔的入口後來逐漸被人們遺忘了或者是入口重新被表面的石塊給覆蓋住了。

他還提到了一個希羅多德曾講述的故事。

希羅多德在公元前五世紀年訪問了埃及並聽說金字塔下面的地下室建於有基奧普斯屍體的島上。

Edwards注釋到「在希羅多德的時代,金字塔幾乎可以肯定已經被打開過了,

而它裡面的東西也都被搶奪一空」並可能在埃及第二十六王朝修復其他紀念建築的時候一同被修復了。

他認為希羅多德聽說的故事可能是兩個世紀來金字塔守衛們口口相傳的結果。

 

 

 

古夫金字塔. (70).JPG

 

 上了遊覽車..往下一個景點去.. 

 

古夫金字塔. (71).JPG

 

 

 

古夫金字塔. (72).JPG

 

 這是第二大的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

 

也是唯一一個頂端完整的金字塔.(外層是比花崗岩更為堅硬的玄武岩)

 

古夫金字塔. (73).JPG

 

 我們來到大金字塔的背後地區...

古夫金字塔. (74).JPG

 

 

............以下為手機照............

古夫金字塔 (76).jpg

 

 跟老婆合照..

 

古夫金字塔 (77).jpg

 

  

古夫金字塔 (78).jpg

 

 三個金字塔形成的吉薩金字塔群..

 

古夫金字塔( 75).jpg  

 

最後一張...斯斯於大金字塔.

 

(人生另一個解鎖-金字塔完成)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39張照片.

本次-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共已上傳806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大約有70篇文章.3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一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斯斯 的頭像
    斯斯

    斯言彤語-旅行攝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