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 28-[加拿大-渥太華]-國會大廈.上
置頂照片:彤彤於國會山莊雕像前.
旅遊時間:12天9夜-(10-04到10月15)-第五天
時間:民國112年10月08日-星期日-下午
可樂旅遊-領隊-楊麗豫小姐(小楊)
天氣:陰雨
溫度:4-12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7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1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
本次參加人員-斯斯.彤彤.二姑姑.小姑姑-4位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腳架-Marsace DT-1541T + DB-1 碳纖維三腳架套組
這是一個打卡景點...不拍幾張真的說不過去.
大姑姑與二姑姑.
再來一張就準備離開了...
渥太華位於北美大陸中部的渥太華河南岸,
包括麗都河及麗都運河河口, 緯度較高,冬天蒸發小,
極為嚴寒, 夏天氣候濕潤溫暖。河流的流量大,有結冰期,
初冬和初春有凌汛現像等出現。
渥太華河北岸的加蒂諾(Gatineau)屬於魁北克省,
也被視為首都地區(National Capital Region)的一部分。
渥太華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濕潤氣候(柯本氣候分類法:Dfb),
夏季6月最高溫為26.5°C,1月最低溫為−14.8°C,冬季十分寒冷。
歷史記錄的最高氣溫是1986年夏季測到的 +37.8℃(100 °F);
最低是1943年冬季的 -36.℃(-32.8 °F);
使渥太華成為世界第三寒冷的首都城市(僅次於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和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
(在國外看到RAV4.5代.感覺就是親切.哈)
渥太華冬季為冰雪所覆蓋,平均年降雪量為235厘米(93英寸)。
一月份的夜間平均氣溫為-25℃,考慮風力因素,人體感覺是-40℃。
通常11月至4月為冰雪覆蓋。到每年的維多利亞日之後,人們才開始戶外園藝活動。
渥太華夏季溫暖潮濕,並且時間短暫。
七月的平均最高氣溫為26.5℃,30℃以上亦非罕見。
因為靠近河邊,濕度很大,有時悶熱異常。
準備離開餐廳了.....
跟著小楊..
準備上遊覽車...
由於是首都的關係,渥太華的公營部門在該市就業人口中佔相當大比重,約聘用了110,000人。
渥太華另一個就業支柱是高科技行業。她是加拿大的信息科技中心,
其中科立爾數位科技、Cognos、Mitel等公司總部都是在渥太華。
而一些科技公司,包括北電網絡、阿爾卡特、國際商用機器公司、
思科、加拿大貝爾公司、JDS Uniphase等,在渥太華地設有分公司。
大部分科技公司皆是在渥太華西郊的卡納塔地區,而該地又被稱為「北方矽谷」。
五分鐘左右....下車..
下午第一站-國會山莊.
跟著小楊走在渥太華市區中...
我們是第一次來美加東岸...這裡的氣候很舒爽.
某某五星級飯店.
(在國會山莊旁邊,有一個通往安大略湖的運河河道,就是麗都運河 Rideau Canal。)
麗都運河建於 1832 年完工,也被稱作「麗都水道」,
全長共 202 公里,而「麗都」這一詞起源於法語的「窗簾」之意,
最初用來戰略用途,在 1812 年與美軍交戰時,
擔心美軍封鎖聖勞倫斯河所修築的運河,
而保留至今成為北美最古老的運河,於 2007 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里多運河,建成於一八三二年, 全長202公里,
連線渥太華和京士頓(Kingston),建造的初衷是為替代聖勞倫斯河(St. Lawrence River),
作為商業及戰略的重要通道。但是,它的原始使命早已被公路、鐵路、輪船等現代交通工具取代。
現在,它最為人知的美譽當屬“世界最長的滑冰場”,但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它的評語是,
“它是美洲大陸北部爭奪控制權的見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遺產稱號, 成為加拿大的第14個世界遺產地。
加拿大安大略省東南部的一條運河。
連線渥太華河畔的渥太華和安大略湖濱的京斯頓(Kingston)。
運河起自渥太華的西南面,溯里多河而上到達里多湖,
再取道卡塔拉奎(Cataraqui)河進入安大略湖,全長200公里(125哩),共有47座船閘。
里多運河(Rideau Canal)全長202公里,由渥太華延伸至金斯頓。
竣工於1832年的里多運河包括47個石建水閘和53個水壩,是19世紀工程技術的奇蹟之一,
由英國皇家工程師、海軍陸戰隊中校約翰•拜設計。
秀麗的里多河橫貫全城,為首都平添了幾分秀色。
里多運河建成東達大西洋,西面則通往北美五大湖區,在當時來說,起重要的運輸作用。
現今,運河已不能容納大型船隻通過,她貫穿整個市區,運河上有十座大橋橫跨東西兩岸。
河西稱上城,居民多為英裔;河東稱下城,居民多為法裔。
當年河上的水閘、水壩等石徹工程,現在成為歷史性文物。
在英美兩國爭相控制這一區域之際,為戰略軍事目的開鑿了這條運河。
麗都運河是首批專為蒸汽船設計的運河之一,防禦工事群是它的另一個特色。
1826年,在運河建造初期,英國人採用“靜水”技術,
避免了大量挖掘工作,並建立了一連串的水庫和47座大型水閘,將水位抬高到適航深度。
這是北美保存最完好的靜水運河,表明當時北美已大規模使用這項歐洲技術,
是唯一一條始建於19世紀初北美大規模興建運河時代,流經途徑至今保持不變,
且絕大多數原始構造完好無損的運河。運河上建有六座“碉堡”和一座要塞,
後來又在多個閘站增建防禦性閘門和管理員值班室。
在1846至1848年期間,為加固金斯頓港口的防禦工事建造了四個圓形石堡。
麗都運河見證了為控制北美大陸發起的戰爭,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它也是首都重要的旅遊資源,春、夏、秋三季可乘船遊覽觀光,
冬季,冰上健兒可以在此一展身姿。每年2月中旬渥太華舉辦為期十天的冬季狂歡節
(Winter Carnival)就在結凍的里多河上舉行。
它的特色除了有冰雕展、雪橇活動、破冰船之旅、冰上曲棍球賽、
雪鞋競走以及冰上駕馬比賽等精彩活動。你可以在約9公里長的運河上悠遊冰上世界。
冰面上,各色的滑冰服穿梭來去,形成五彩人流。里多河邊幾處公園中,
屹立著嚴冬賜予人們的各式藝術品——除了獨具匠心、玲瓏剔透的冰雕外,
還有巨大的、憨厚雄渾的雪雕。
冬慶節已經成為渥太華一個重要的標誌,同時也是整個北美洲地區最吸引人的冬季旅遊活動之一。
而在世界最長的溜冰場-里多運河上滑冰則是冬慶節中最具有特色的項目,
冬季的渥太華已成為加拿大滑冰愛好者的首選之地
夏天的麗都運河活絡不得了,度假小艇悠閒地穿梭其間;最美的季節該屬春日時,
運河兩旁開滿荷蘭王室贈送的鬱金香、番紅花,奼紫嫣紅,看得人滿心歡喜。
這是運河的一道閘口.可以讓船隻慢慢往下降..
一般的閘口只有二道.不過這裡有很多道.
所以一路向下會花一點時間.
不過現在好像荒廢了....
麗多運河.
運河閘口處..
一路往下的運河..
麗多運河.
麗多運河.
麗多運河.
國會山莊
(英語:Parliament Hill;法語:Colline du Parlement)
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市中心,坐落渥太華河南岸的官地,
為加拿大國會建築群所在。國會建築呈哥德復興風格,
加上其政治核心地位,每年吸引約300萬人次的訪客到此遊覽。
歷史
國會山莊所在的山丘由石灰石構成,
表面的原始森林則充斥著櫸木和鐵杉,
為渥太華河上一座主要路標,
數百年來為原住民、歐裔皮毛交易員和探險家指點了通往北美洲內陸之路。
現渥太華的前身拜敦聚落(Bytown)形成後,
麗都運河開通至此,而這座山丘則成為一個軍事基地所在,
並取名為軍營山(Barrack Hill)。
當局原計劃在此設立一座要塞,但最終沒有成事。
議會選址
1858年,維多利亞女王將加拿大省的首府定於拜敦;
由於軍營山地理上淩駕於拜敦鎮址和渥太華河之上,
加上該片土地的業權已歸政府所有,
當局因此決定將加拿大省的議會建築設置於此。
加拿大省工務局於同年5月7日對外徵求議會建築設計,總共收取298份方案。
得選方案於1859年8月29日公佈,議會中央大樓(Centre Block)、
東西兩側的辦公大樓和總督官邸各由不同建築師設計。
中央大樓預算造價為30萬元,而東西兩側辦公大樓的預算造價則各為12萬元。
加國政治核心
議會建築於1859年12月20日動土,翌年4月16日起奠石,
而威爾斯親王阿爾伯特·愛德華(即後來的國王愛德華七世)
則於1860年9月1日為中央大樓奠下基石;國會山莊為當時北美的最大型建築工程。
工程人員較預期早挖掘至基岩,因此需進行爆破才可完成地基工程。
到了1861年初,工務局報告顯示項目開支已超越140萬元,
當局遂於同年9月暫停工程。政府再於1862年成立調查委員會探討問題癥結,
而工程則於1863年重新展開。
國會山莊工程完結之前,英屬北美當中三個殖民地-加拿大省(包括現安大略和魁北克)、
新伯倫瑞克和新斯科細亞-於1867年7月1日締結成加拿大聯邦,
而渥太華亦成為加拿大聯邦的首都。
往後四年內曼尼托巴、英屬哥倫比亞、愛德華王子島和西北地方
(包括現艾伯塔、薩克其萬、育空地區、西北地方和努勒維特)相繼加入加拿大聯邦,
令聯邦政府公務員數目遞增,議會亦需容納來自曼尼托巴、
英屬哥倫比亞和愛德華王子島的新議員,
國會山莊建築群的辦公空間因此已不敷應用。
國會山莊建築群工程到1876年已告完成,但建築周圍的園藝設計則尚未妥善。
總督達弗令侯爵指派首席建築師史考特(Thomas Scott)
到紐約市與中央公園設計師沃克斯(Calvert Vaux)會面,並考察該公園。
沃克斯制定了國會山莊的園藝佈局(包括現有的車道、平台和大草坪),
而史考特則設計了建築群側邊和背後的次要園地。
1901年1月維多利亞女王駕崩後,加拿大的官方悼念儀式在此舉行;
同年初夏,維多利亞的孫子康瓦耳公爵喬治王子(即後來的國王喬治五世)
為國會山莊上的維多利亞雕像揭幕。
大火之後
國會中央大樓在1916年2月3日一場火警中焚毀;
總督康諾特公爵阿瑟王子於同年9月1日為大樓重奠其原有的基石。
大樓於11年後重建完畢,其中央鐘樓名為和平塔以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陣亡的加拿大軍人。
國會山莊此後成為加國歷史中數項重要事件的舞台:
1939年5月19日:國王喬治六世與王后伊莉莎白到訪,成為首位親臨加拿大國會的在位加國君主
1965年2月15日:加拿大的新國旗楓葉旗首次在和平塔旗杆升起
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從英國取回立憲權,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親臨國會確立《1982年憲法法令》
國會山莊上的車道過往一直有限度容許普羅大眾的汽車行駛。
1989年4月,一部載有11名乘客,
從紐約市前往蒙特婁途中的灰狗巴士被一名持械男子騎劫並駛至國會中央大樓對出的草坪,
該男子隨之與警方對峙八小時,期間雙方總共開了三槍,但無人受傷。
1996年9月,另一名男子駕駛自己的汽車衝破國會中央大樓大門,
之外跳出車外並襲擊在場守衛的皇家加拿大騎警警官。
經過這兩次事件後,國會山莊上的車道自此只容許政府和媒體車輛行駛。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47張照片.
本次-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共已上傳1294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3-楓紅名城-美加東.大約有86篇文章.42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