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玉龍雪山-麗江城 36.[雲南-麗江]-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上
置頂照片: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江澤民.
(本篇照片不只為自己拍.為親友們而拍.為廣大鄉民們而拍.更為我親愛的老婆而拍...^^")
東南旅遊-台灣領隊-陳冠宇.大陸導遊-楊雪.卓瑪
旅遊時間:六天五夜-- 第五天下午
時間:民國104年 3月31日星期二
天氣:晴
溫度:6-15 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15(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去過的國家:4(日本+9.中國大陸+4.柬埔寨+1.
加拿大+1.....等)
時間來到了下午二點三十五分左右...(媽呀...當時還很肥的肥手)
我們要慢慢往山下走去...進入麗江古城...
雲南麗江獅子山公園、萬古樓
麗江獅子山公園位於麗江古城西面的山丘上,
上面建有一座樓高五層的萬古樓。
登上萬古樓可俯瞰麗江古城和遠眺玉龍雪山,
是遊麗江不容錯過的景點。
登獅子山可沿華山路走上,亦可遊木氏土司府後沿後山石級路走上。
出發前曾看過國內網友評語建議找間山邊可觀景的客棧,
住一晚便不用花錢到萬古樓。
旅遊提示(資料更新:2008 年 12 月)
獅子山公園連萬古樓門票 15 元。
萬古樓座立古城以西,宜安排晴天的下午參觀。
無論走上山定是跑上萬古樓都要徒步走石級或木梯,但山不是太高。
我們離開了高高在上的萬古樓之後..
一路往下的走進了山下的麗江古城中...
一路下山之後才知道....原來剛剛還真是爬了不少階梯呢.
好在老婆今天沒出門...不然一定會很慘...好家在...^^"
當然一路的停停走走...看得我眼花撩亂....
很多大陸人愛的小玩藝-核桃.
不能再看了...小楊在催了..
因為我都在拍照亂看..所以通常我一定是最後一個.
加上老婆不再我身邊..所以小楊都會看著我...^^"
一路下山...都是這種千年的石階梯...
如果自行前來..真的可以玩上一整天.
而且聽說麗江古城越夜越美麗....
不過聽說麗江古城晚上有三多...
一是夜店多...
二是嫖客多....
三..當然是妓女多....>"<
所以呀....
如果是夫妻一起來的..
當心妳老公.如果晚上跟別人一起來..一定有問題..^^"
這古城賣銀器的店家真的好多好多....
天空灰灰的....就像我此刻的心情..
不知老婆在飯店內如何了.有吃飯嗎?
不過小楊說飯店人員沒打電話來.
還安慰我說..沒事就是好事...^^"
我也只能以我帥氣的外表跟她傻笑了....^^"
人潮真的很多....
沒來過大陸的.真的別說你看過很多觀光客.
在台灣那一丁點的觀光客真的遜斃了..
別再坐井觀天了....我們真的比不上大陸了..
像是上次在上海...
我一天看到的阿兜仔.比我在台灣一年看到的還多上許多..
我喜歡這樣的古城....
而大陸這樣有名的古城有十座.
不知何年何月我都可以親身的走上一遭...
當然要有老婆在身邊啦..不然真不是滋味..>"<
人越來越多了....看來快到底了....
新龍門客棧...繁體字耶...^^
當地的包包..很有當地特色.
前方就是麗江古城最熱鬧的四方街了....
麗江古城(或稱麗江古鎮),
位於中國雲南省麗江市的舊城區,
1997年12月4日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並於2007年獲頒發亞太區文物古蹟保護獎。
概要
麗江古鎮又名大研鎮,坐落在麗江壩中部,
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鎮,
據說是因為麗江土司(世襲統治者)姓木,
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納西族名稱叫「鞏本知」,「鞏本」為倉廩,
「知」即集市,可知麗江古鎮曾是倉廩集散之地。
古鎮位於縣境的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0°14′,北緯26°52′。
海拔2400餘米。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
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相當完好的少數民族古鎮。
歷史
麗江古鎮始建於宋末元初,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當時麗江木氏先祖將統治中心由白沙遷至現獅子山。
西元1253年,蒙古軍南征,木氏先祖阿宗阿良迎降。
1254年,蒙古設三賧管民官。1277年,改麗江路通安州。
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歸順明朝,
改設麗江軍民府,賜阿甲阿得木姓,封世襲知府。
明末徐霞客的《滇游日記》曾寫麗江古鎮中木氏土司宮邸「宮室之麗,擬於王者」。
城區則「居廬駢集,縈城帶谷」、「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當時麗江古鎮已有名。
麗江古鎮曾是明朝麗江軍民府和清朝麗江府的府衙署所在地,明朝稱「大研箱」
(大研即大硯,因古城周圍群山環繞,流水縈迴,外型有如一方大硯)。
清朝時改稱「大研里」,在清咸豐年間(西元1860年左右),古城大部分建築都毀於兵燹戰禍。民國以後改稱「大研鎮」。
麗江古鎮,因為集中體現了納西文化的精華,並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
1986年2月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登錄過程
1997年12月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一致通過,將麗江古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被納入世遺保護範圍的除大研古鎮外,尚包括白沙、束河等兩處民居建築群。
說到麗江,最使人難忘的就是那像江南姑蘇城的小橋流水風光。
麗江城內到處是小橋流水,戶戶“盡枕”著滿是垂柳的小河!
而古城內,濃濃的納西古文化活動,或者稱為東巴文化活動,
是麗江古城之夜最重要的活動項目!
還有那停留在明、清時代風格的納西族民居,
如迷宮巷道的典雅藝品街道等等。
因此,麗江古城被譽為世界唯一“活著的古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麗江古城
麗江建城於宋代,到明朝時期,古城區內已經有一千多戶的居民了。
那時的建築群,並不乏雄偉壯麗之作。
明代的麗江統治者木氏土司,是一位積極吸收漢文化的君王,
由於麗江西南有一座文筆峰,因此木土司就把麗江命名為“大研”,
“大研”就是大硯的意思,用硯台與文筆相對應,有文化興邦的意思。
這就是麗江古城又稱為大研鎮的由來。
納西族是大陸少數民族中吸收漢文化最深的幾個之一,
其上層文化人士,大多對漢詩文有相當的研究。
除了吸收大量的漢文化之外,納西族更創造了本民族非常有特色的文化,
稱為納西文化,其中包括東巴文化。
麗江古城有名的四方街....也是我們集合的地方...
◆小橋、流水、青石板街道
黑龍潭裏清澈晶瑩的玉泉水,流至雙石橋下後,
分成東河、中河、西河 三股支流,
這三股支流沿途分成無數的小支流,
這些小支流穿街過巷,入牆繞屋,
流遍了麗江城內各處的小街窄巷,
使得城內“條條街道見流水,家家門前有水流”。
當地人跳的當地舞蹈.
這些應該是胖金婆了才是.....ㄏㄏ
看大家都神采奕奕的..讓人羨慕..
說真的...來大陸好多次了..很少看到有人坐輪椅被外勞推著曬太陽的....^^"
鄉親呀...多多運動吧.....多走路走路就可以了...
麗江城內既然到處見流水,那麼小橋之多就不在話下了,
有河就有橋,這是一定的道理。
麗江的小橋大多數是造型優美的拱形橋,
大約在兩平方公里的城區內,就架設有76座大小橋 。
不管是新橋還是舊橋,那橫跨在各處小橋上的玲瓏石拱橋,
都令凌先生想起“水鄉小橋多”這句蘇州的美稱,
因此麗江古城也就順理成章地被稱為“高原姑蘇”!
而城內的青石板路面,斑痕累累,
那是經歷了幾百年來,人馬雜沓而留下的痕跡。
麗江古城中居民的房舍,大多是土木結構的瓦屋樓房。
幾乎清一色是人字屋架的瓦房,
這些瓦屋樓房建築的形式不是“三坊一照壁”就是四合院,
所謂“三坊一照壁”,其實就是三合院再加上一個照壁的建築格式。
因此如果你站在獅子山頭,向下俯視麗江古城,只見一望無垠,
清一色的瓦房結構,清一色的人字架房頂,那場面真是壯觀又壯麗,
內心的激動真是難以用言語形容!
不管是“三坊一照壁”還是四合院,一定有面積不小的院落,
人們特別喜歡在院內種植花木,培植盆景。
有些院落除了花木的種植以外,另外又建有小橋流水,
這就有了私家花園的起碼氣派了!
因此麗江向來就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養花”的美稱。
民居是古城建築的精華,漫步街巷,凡是掛有“重點保護民居”門牌的宅院,
就是你最佳的觀賞目標。
◆迷宮巷道與四方街
麗江古城的另一建築特色,是巷道狹窄卻不會有擁擠之感,
巷道在麗江城中就像蜘蛛網一樣穿來繞去,如果不是當地人,
走入麗江城內深處的巷道裏,就像進入迷宮一樣,
往往會讓你繞了好幾轉都轉不出來。
要理清麗江古城的巷道結構,最畫龍點睛的一筆,
就是掌握住城內市中心的四方街廣場。
四方街的四角伸出了四條街道,通向四方,
這四條主街道又各自分出無數的小巷道,
因此巷道如網,往來非常的方便。
◆集市和街市
集市和街市構成了情調多樣、多采多姿的市井風俗畫面,最值得你仔細觀賞。
四方街為古城集市的代表,這裏攤販雲集,古玩百貨琳瑯滿目。
古城的街市也很有特點,新華街原本是一條織麻、製革的街道,
新義街是各國散客聚集的地方,餐飲風味多樣化,琳瑯滿目的工藝品,也是這裏的大特色。
大石橋一帶的河段,是古城最繁華的街市,這裏河岸多的是飯館與咖啡座,情調浪漫悠閒。
◆書畫水平高
書畫水平表現在民居門聯、扁額,……等等。
初次遊覽麗江古城時,深深地驚訝於古城民居的對聯之多,
也深深驚訝古城尋常百姓漢詩文水平之高!
這些大門的對聯遣詞用字樸實自然,沒有名家的鑿痕,
有的甚至改寫自古代詩詞,因此當然是出自尋常百姓之手,
其難得之處就在這裏!
◆納西古樂
這是久已失傳的,盛行於中國唐宋時期的道教洞經音樂 和儒家宮廷音樂,
到後來漸漸變調失傳,卻奇蹟般的保存在玉龍山下的納西音樂中。
這是自十四世紀以來,納西族開明宏達地接受中原文明的結晶,
在古城可聽到這曠世絕響。
對納西古樂的推廣與貢獻功勞最大的,一般都認為是創立“大研古樂會”的納西族音樂家宣科先生 。
“大研古樂會”重要成就之一,就是將失傳已久的部分宋詞曲牌的樂譜,
重新建立起來,配上原詞後,今人就可以吟唱古詞了。
◆東巴文化
古老神奇、宏大豐富的東巴文化藝術,是納西族的特色文化。
題材包括東巴教、東巴祭司、東巴文、東巴經、東巴舞、東巴畫、以及納西古樂等等。
遠在一千多年以前,納西族的先民,就創造了一種古老的象形文字。
這種文字創造出來後,被東巴教徒用來寫作他們的經書,因此被稱為“東巴文”。
“東巴”的納西話含義就是占卜者或唸經者之意,是納西族的巫師和祭師。
東巴經就是他們唸誦的經書,在這些經書中,記錄了納西族有關的遷徙、戰爭歷史、
以及生活、生產的活動。內容涵蓋廣泛,被稱為是古代納西族社會的百科全書。
納西族有一種古典舞蹈,稱為東巴舞,舞蹈起源于古代納西族的社會生活。
這種舞蹈通常只有在東巴主持大規模的宗教儀式時才跳。
東巴畫是納西族一種最原始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藝術遺產,
畫風粗獷,線條豪放,色彩強烈,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古城內表演東巴文化的機構很多,但良莠不齊。
訂做團將會推薦其中最優秀的表演機構給團員,以節目表演方式向觀眾介紹納西古典文化,
由於節目內容活潑生動,觀眾在節目進行中,趣味盎然的一件件了解並接收了納西文化。
這時候我有二個多小時的時間一個人亂亂逛...
這應該也是我這麼多年來..一個人的自由行.
之前的景點大家都一起行動...這地方就不一樣了.
所以我開始感到孤單了..
不過好在我還有我的無敵兔陪著我.
有它在陪我記錄現在的一切...
以下照片無聲勝有聲...
斯斯就不多作介紹了.
請大家自行慢慢觀賞.....讓我一個人繼續孤單去.....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76張照片.
本次-2015-玉龍雪山-麗江城-共已上傳2140張照片.
因為大圖看起來氣勢比較優.也比較大器.
所以斯斯皆採1200x800或800x1200的圖檔.
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想看到全圖可將螢幕解析度調至最大.
如斯斯27吋螢幕解析度為1920iX1080p.縮放比為100)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本次-2015-玉龍雪山-麗江城.大約有35篇文章.24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三個多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PS.2
承蒙你的大駕光臨.既然都看到最後了.
還請不吝移動你的貴手.文章左上角.幫我按個讚吧.
算是給斯斯一個鼓勵啦.再次感謝你.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