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 56-[埃及-路克索]-帝王谷.中
置頂照片:色彩依舊的古蹟雕塑.
旅遊時間:10天7夜-(2-23到3月3)-第七天
時間:民國113年2月28日星期四-上午
可樂旅遊-
台灣領隊-王建榳(小菲)
埃及導遊-趙雲
天氣:晴
溫度:15-28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8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2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埃及+1)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 小米12手機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KV38
圖特摩斯一世的陵墓。
KV39
也許是阿蒙霍特普一世的陵墓。
KV41
也許是特提舍麗女王的陵墓。
KV43
圖特摩斯四世的陵墓。
KV46
貴族尤亞和圖玉的陵墓,他們也許是王后泰伊的父母。
它於1905年2月由英國古物總督察詹姆斯·奎貝爾在美國百萬富翁西奧多·戴維斯的贊助下發現,
一直到圖坦卡門的陵墓被發現前,它一直是國王谷中保留最完整的陵墓。
多數發現品目前於埃及博物館和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示。
KV47
西普塔的陵墓,目前開放參觀。
KV55
也許是阿爾馬奈時期的木乃伊隱藏地,
並且可能埋藏著皇室成員 – 泰伊王后 和 斯蒙卡拉/阿肯那頓.
KV57
哈倫海布的陵墓
KV62
圖坦卡門的陵墓,是霍華德·卡特於1922年11月4日發現,
是西方考古學上最重要的發現,整個清理以及保存過程持續到1932年。
圖坦卡門陵墓是第一個發現並保持完整(儘管盜墓賊曾經光臨過)的皇家陵墓。
它也是國王谷中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發現。
儘管在墓中的藏品相當豐富,圖坦卡門仍然被認為是一個次要的帝王,
其他的墓葬中也許有更大量的珍寶。
卡特所領導的考古隊中的一些成員和後來的考古學家通過食品或動物
(特別是昆蟲)感染上了當地的致命病毒,並引發了法老的詛咒的傳說。
KV63
可能是圖坦卡門的母親基亞或妻子安克姍海娜曼的陵墓,於2005年發現。
KV64
阿蒙女歌手妮赫美斯-貝斯特的陵墓,2011年發現。
WV23
西國王谷
西國王谷的排序在東國王谷之後,並且只存在四個已知的陵墓和幾個窖藏。
WV22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陵墓,這裡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陵墓。
它最近被重新發掘,尚未向公眾開放。
WV23
新修的阿伊陵墓,是西國王谷中唯一向公眾開放的陵墓。
WV24
並沒有完成的陵墓。
WV25
也許是阿蒙霍特普四世的陵墓,但是它並沒有完成。
德爾巴哈里皇家木乃伊窖藏
探索
在過去的兩個世紀,國王谷都是現代埃及學進行勘探的主要地方。
在此之前,國王谷在古代是旅遊景點(尤其在古羅馬時代)。
此地展示了古埃及研究的改變:由最初的盜墓演變為對整個底比斯墓地的精確發掘。
撇除以下的發掘及研究,僅有十一個陵墓的資料完整地記錄下來。
古代
古希臘的斯特拉波(前1世紀)和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
(1世紀)均記載底比斯王室墓葬共有47處,
其中17處當時仍保存完好。
保薩尼阿斯等古代作家也曾提到谷中管狀的通道,
指的明顯就是國王谷的陵墓。
許多墓葬都有古代旅遊者留下的塗鴉。
朱爾斯·巴耶(Jules Baillet)找到2100處希臘與拉丁文的塗鴉,
並有少量其他如腓尼基文、賽普勒斯文、呂基亞文、科普特語等的塗鴉。
大部分古代塗鴉都是在KV9發現的,有近千處之多,
最早的塗鴉可追溯至公元前278年。
18世紀
在19世紀之前,由埃及前往底比斯
(又或者在埃及本地往來)的交通是困難、費時及昂貴的,
只有最刻苦耐勞的歐洲旅行家才會到來——在法國神父克勞德·西卡爾於1726年來到之前,
沒有人知道底比斯的所在。
人們知道它是在尼羅河沿岸的位置,但經常與孟斐斯及其他城市混淆。
其中一名首位到達埃及的丹麥探險險家費雷德里克·路易·諾登
(Frederic Louis Norden)記錄了他所看見的底比斯。
其後理察·波寇克於1743年出版了第一幅國王谷的現代地圖。
法國探險隊
1799年,拿破崙遠征埃及,隨軍的德農男爵(即多明尼克·韋馮)
繪畫了國王谷陵墓的地圖及平面圖,並第一次記錄了西谷這地方,
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陵墓(WV22))就是在當地發現。
合共二十四冊的《埃及記述》中有兩冊亦介紹了底比斯附近的地區。
19世紀
由於商博良於十九世界初期對埃及象形文字的翻譯,
推動了歐洲人在當時對底比斯附近地區的研究。
在該世紀早期,受僱於亨利·薩爾特(Henry Salt)
的喬瓦尼·巴蒂斯塔·貝爾佐尼發現了若干陵墓,
包括在1816年發現位於西谷的阿伊陵墓(WV23)
及在次年發現了塞提一世的陵墓(KV17)。
最後,他宣稱已發現所有的陵墓,在該地不會再有新的發現。
同時在該地進行發掘工作的法國總領事納迪諾·德霍維提
(Bernardino Drovetti),是薩爾特和貝爾佐尼的同行競爭對手。
1827年,約翰·伽德納·威爾金遜(John Gardiner Wilkinson)
獲委派為每個陵墓的入口繪畫,
為各陵墓定下編號,這些編號由KV1至KV21。
這些圖畫及地圖後載於1830年出版的《底比斯地形圖及埃及的全面研究》
(The Topography of Thebes and General Survey of Egypt)。
與此同時,埃及學家詹姆士·柏頓(James Burton)探勘國王谷,
他的工作包括令KV17免受尼羅河氾濫的損害,但是使他更為有名的是進入KV5。
1829年法國遠征塔斯卡尼的時候,
商博良與伊波利托·羅塞里尼(Ippolito Rosellini)
及涅斯托耳·洛特(Nestor L'Hôte)來到帝王谷。
這次的探索持續兩個月,他們研究了已打開的陵墓,
並走進其中16個陵墓內加以研究。
他們複製了陵墓裏的銘文,並辨識陵墓所葬的主人。
在KV17,他們颳走了牆壁上的雕刻裝飾,那些裝飾現於巴黎羅浮宮展覽。
1845年至1846年期間,卡爾·理察·萊普修斯的遠征隊對帝王谷進行研究,
他們對國王谷東谷的25座陵墓及西谷的4座陵墓加以探索及記錄。
旅遊
為了避免可能的破壞,帝王谷內的大部分墓穴並不對外開放,
而總共18個開放的墓穴亦很少在同一時間開放,
關閉墓穴通常是為了進行修復工作。
參觀KV62的遊客為帝王谷帶來額外的收入。
國王谷西谷僅有第十八王朝法老阿伊的陵墓開放,
遊客亦需另行購票方可進入參觀。
現在導遊不再能在墓穴內為遊客講解,
而遊客在參觀時亦要保持安靜,
參觀時亦要以單程的路線團體進出,
目的是為了減少參觀的時間及降低遊客對墓穴壁畫的損壞,
另外,嚴禁在墓內拍照。
1997年,來自伊斯蘭集團的伊斯蘭武裝分子-
在附近的代爾巴哈里屠殺了58名遊客和4名埃及人。
這導致該地區的旅遊業整體下降。
國王谷每天平均能吸引4000至5000旅客,
而當內河船可在尼羅河行駛的時候,
遊客的數量可升至9000人左右,預期到了2015年更會升至25000人。
帝王谷全年開放,具體時間如下:
夏季:從 06:00 am 開始,最後入場時間 05:00 pm
冬季:從 06:00 am 開始,最後入場時間 04:00 pm
齋戒月:從 06:00 am 開始,最後入場時間 04:00 pm
建議大家盡量早上來參觀,避開中午的高溫,也能在遊客較少時享受這片神秘的谷地。
探索历史
在过去的两个世纪,帝王谷都是现代埃及学进行勘探的主要地方。
在此之前,帝王谷在古代是旅游景点(尤其在古罗马时代)。
此地展示了古埃及研究的改变:由最初的盗墓演变为对整个底比斯墓地的精确发掘。
撇除以下的发掘及研究,仅有十一个陵墓的资料完整地记录下来。
古代
古希腊的斯特拉波(公元前1世纪)和西西里的狄奥多罗斯
(公元1世纪)均记载底比斯王室墓葬共有47处,其中17处当时仍保存完好。
保萨尼阿斯(Pausanias)等古代作家也曾提到谷中管状的通道,
指的明显就是帝王谷的陵墓。
许多墓葬都有古代旅游者留下的涂鸦。
朱尔斯·巴耶(Jules Baillet)找到2100处希腊与拉丁文的涂鸦,
并有少量其他如腓尼基文、塞浦路斯文、吕基亚文、科普特语等的涂鸦。
大部分古代涂鸦都是在KV9发现的,有近千处之多,
最早的涂鸦可追溯至公元前278年。
18世纪
在19世纪之前,由埃及前往底比斯(又或者在埃及本地往来)
的交通是困难、费时及昂贵的,只有最刻苦耐劳的欧洲旅行家才会到来—
—在法国神父克劳德·西卡尔于1726年来到之前,没有人知道底比斯的所在。
人们知道它是在尼罗河沿岸的位置,但经常与孟斐斯及其他城市混淆。
其中一名首位到达埃及的丹麦探险险家费雷德里克·路易·诺登
(Frederic Louis Norden)记录了他所看见的底比斯。
其后理察·波寇克(Richard Pococke)
于1743年出版了第一幅帝王谷的现代地图。
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随军的德农男爵
(即多明尼克·韦冯)绘画了帝王谷陵墓的地图及平面图,
并第一次记录了西谷这地方,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陵墓(WV22)就是在当地发现。
合共二十四册的《埃及记述》(Description de l'Égypte)
中有两册亦介绍了底比斯附近的地区。
19世纪
由于商博良于十九世纪初期对埃及象形文字的翻译,
推动了欧洲人在当时对底比斯附近地区的研究。
在该世纪早期,受雇于亨利·萨尔特(Henry Salt)
的乔凡尼·巴提史达·贝尔佐尼(Giovanni Battista Belzoni)发现了若干陵墓,
包括在1816年发现位于西谷的阿伊陵墓(WV23)
及在次年发现了塞提一世的陵墓(KV17)。
最后,他宣称已发现所有的陵墓,在该地不会再有新的发现。
同时在该地进行发掘工作的法国总领事纳迪诺·德霍维提
(Bernardino Drovetti),是萨尔特和贝尔佐尼的同行竞争对手。
1827年,约翰·伽德纳·威尔金逊(John Gardiner Wilkinson)
获委派为每个陵墓的入口绘画,为各陵墓定下编号,
这些编号由KV1至KV21。
这些图画及地图后载于1830年出版的《底比斯地形图及埃及的全面研究》
(The Topography of Thebes and General Survey of Egypt)。
与此同时,埃及学家詹姆士·柏顿(James Burton)探勘帝王谷,
他的工作包括令KV17免受尼罗河泛滥的损害,但是使他更为有名的是进入KV5。
1829年法国远征塔斯卡尼的时候,
商博良与伊波利托·罗塞里尼(Ippolito Rosellini)
及涅斯托耳·洛特(Nestor L'Hôte)来到帝王谷。
这次的探索持续两个月,他们研究了已打开的陵墓,
并走进其中16个陵墓内加以研究。
他们复制了陵墓里的铭文,并辨识陵墓所葬的主人。
在KV17,他们刮走了墙壁上的雕刻装饰,
那些装饰现于巴黎卢浮宫展览。
1845年至1846年期间,
卡尔·理查德·莱普修斯的远征队对帝王谷进行研究,
他们对帝王谷东谷的25座陵墓及西谷的4座陵墓加以探索及记录。
建筑结构
帝王谷成了旅游景区。
在帝王谷中傍晚的景色中最值得参观的主要陵墓有图坦卡蒙墓、
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
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对外开放,只供学术研究用。
帝王谷内主要开放的墓室有:
1.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现拉美西斯三世应用事迹的浮雕:
讨伐敌人、捕杀野牛等。第2院落内有由24根石柱组成的列柱室,顶部保存有色彩鲜艳的浮雕。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墓室内的2根柱子上绘有奥塞里斯神
、阿努比斯神、哈物尔神、荷鲁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图坦卡门(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
墓室正面的墙上,绘有以奥塞里斯神形象出现的图坦卡门王,以及其继位者阿伊王。
图坦卡蒙的陵墓是帝王谷中最后被发现的也是唯一一座未遭盗掘的法老墓。
4.荷莱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内有精美壁画。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红色花岗岩制成的石棺。
7.塔乌塞尔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画。
9.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竖琴演奏者的石像。
10.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
11.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画。
1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于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13.图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内的线条构图十分漂亮。
(從另一個坑再逛到另一個坑.只是我沒記此坑是哪坑????)
主要游览项目
帝王谷一共有60多座帝王陵墓,
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
最大的一座是第19王朝沙提一世之墓,从入口到最后的墓室,
水平距离210米,垂直下降的距离是45米,
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墙壁和天花板布满壁画,
装饰华丽,令人难以想象。
墓穴入口往往开在半山腰,
有细小通道通向墓穴深处,
通道两壁的图案和象形文字仍十分清晰。
帝王谷中最值得参观的主要陵墓有图坦卡蒙墓、
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等,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对外开放,
只供学术研究用。
交通信息
在开罗以南700公里,尼罗河西岸岸边7公里,
驾车或包车前往均可,通常需要包车游览,
从卢克索东岸往返西岸景点一天的包车费用在120埃及镑左右。
实用信息
门票介绍
80埃镑,学生证40埃镑,只能参观3座。
如果超过3座,则需额外购票。此外,图坦卡蒙法老墓需单独购票。
开放时间
5月1日-斋月6:00-19:00(最后售票时间为18:00),
斋月-次年4月30日6:00-17:00(最后售票时间16:00)。
(注:斋月一般为每年的7月或8月)
修建过程
具体施工的记载得以保存下来,倒是要感谢建筑师依南尼的虚荣心了。
因为依南尼本人的殡葬礼堂的墙壁上的文字详述了他的生平,
其中有一段叙述了这第一座岩洞陵墓的建筑经过,这里有几句是值得注意的:
“国王陛下的岩洞陵寝是我一个人监修的,谁都没有见过,谁都没有听说过。”
然而现代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却对依南尼使用的工人数目有所估计。
卡特说:“知道国王的这件头等机密的工人有一百名以上,
这些人显然不可能逍遥自在的。依南尼肯定会想出有效的办法封住他们的口。”
据估计,这些工人大多是战俘,工程结束后他们就被统统杀掉了。
地质情况
帝王谷中的岩石质地不一。陵墓的修建需要穿过多层不同质地的石灰岩。
这使得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当时的陵墓设计师面临着相同的问题。
修建计划因此需要不断的修改。最严重的问题是页岩层。
这种材料遇水会膨胀。这将毁坏许多陵墓,特别是在发洪水的时候。
保存情况
图特摩斯一世是为了防止盗墓才把岩洞陵墓修建在帝王谷的,
然而,历史注定了帝王谷要成为盗墓贼的天堂。
那些法老们在安葬他们的干尸时极尽奢华之能事,
这在那些盗墓贼看来,诱惑实在太大了,
那里的每一座墓室的财富数量,都远远超过最贪婪者的梦想。
在帝王谷,法老们选定的墓穴位置是彼此靠近的,
不像过去那样分散,目的是为了便于集中守护,
然而,这也恰恰给盗墓贼提供了方便。
不知从何时开始,一个个匪帮会聚到帝王谷周围,
他们要么暗度陈仓,要么明火执仗,
要么与当地政府或守护者相互勾结,
进行疯狂的盗墓活动。
托特米斯一世的遗体在那里平安待了多久不得而知,
但他的后辈托特米斯四世下葬不到10年,
他的墓就被人洗劫一空,并且,在墓室的墙上,
盗墓者还留下了得意的留言。
可以说,在500年的时间里,
葬在那里的每一座墓室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洗劫。
以至于后来的法老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将他们的先祖改葬。
拉美西斯三世的遗体前后改葬了3次,
阿赫密斯、阿门诺菲斯三世、
图特摩斯二世以及拉美西斯大帝的遗体也都曾被改葬别处。
到最后,由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
只好将它们几具、十几具堆在一处。
1881年,开罗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仅在
一个秘密洞穴中就发现了40多具法老木乃伊!
随着时光流转,朝代更迭,过了3000年后,
帝王谷早已被彻底废弃成一片破败不堪的荒漠。
3000年来,一批又一批的盗墓者把这片山谷翻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19世纪,一支又一支盗墓匪帮仍然在这里活跃着。
可以想像,这里的陵墓遭到了怎样的浩劫—
—这个被四周的山脉所包围的荒凉峡谷,充满了死亡的阴影。
当年豪华的洞穴已被洗劫一空,
许多洞穴的入口敞开着,
成为野狐、沙隼和蝙蝠的巢穴。
然而尽管帝王谷已经破败不堪,
仍然有一些贪婪的人在山石上四处踅摸。
在同一个地方,盗墓活动持续了3000年,
这在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公元前16世纪中叶,法老图特摩斯一世选中了这里作为他的重生之地,
然而,珍宝发觉者的嗅觉是异常灵敏的,
他们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价值连城的东西。
自从商博良破译了古埃及文字,冒险家,
考古学家,文物贩子都长上了飞往埃及的翅膀,
大量的文物车载船装,
被运到充满现代城市文明的博物馆或者就藏在一些人家的地下室里。
帝王谷不再平静。从1817年10月,文物爱好者,
意大利冒险家贝尔左尼在底比斯附近的毕班·埃尔——穆鲁克山谷发现了一批古墓,
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就被明目张胆或偷偷摸摸地弄走了。
目前现状
帝王谷成了旅游景区。
在帝王谷中最值得参观的主要陵墓有图坦卡蒙墓、
拉美西斯三世及六世墓、塞提一世墓等,
有一些陵墓一般不对外开放,只供学术研究用。
帝王谷内主要开放的墓室有:
1.拉美西斯三世葬祭殿:保存有表现拉美西斯三世应用事迹的浮雕:
讨伐敌人、捕杀野牛等。第2院落内有由24根石柱组成的列柱室,顶部保存有色彩鲜艳的浮雕。
2.阿蒙荷太普二世(第十八王朝):三乡墓室内的2根柱子上绘有奥塞里斯神、
阿努比斯神、哈物尔神、荷鲁斯神及阿蒙荷太普二世。
3.图坦卡门(第十八王朝):法老的木乃伊仍安置于墓室之中。
墓室正面的墙上,绘有以奥塞里斯神形象出现的图坦卡门王,以及其继位者阿伊王。
4.荷莱拇赫布王(第十八王朝):内有精美壁画。
5.西蒂二世(第十九王朝):有木乃伊。
6.美耐普塔(第十九王朝):红色花岗岩制成的石棺。
7.塔乌塞尔托女王(第十九王朝):西蒂二世妻子墓地。
8.拉美西斯一世(第十九王朝):精美壁画。
9.拉美西斯三世(第二十王朝):竖琴演奏者的石像。
10.拉美西斯四世(第二十王朝):巨大的石棺。
11.拉美西斯六世(第二十王朝):保存良好的壁画。
12.拉美西斯九世(第二十王朝):小于拉美西斯六世之墓。
13.图特摩斯三世(第十八王朝):墓内的线条构图十分漂亮,
是帝王谷中最后被发现的一座法老墓,也是唯一一座未遭破坏的墓。
重要陵墓
参见 List of burials in the Valley of the Kings
的完整陵墓列表陵墓以从Ramesses VII (KV1)到Tutankhamun (KV62)的发现顺序编号,
尽管一些陵墓古时就被发掘,而 KV5 最近才被重新发掘。
有些陵墓是空的,有些的主人仍然未知,还有些只是用来储物的坑。
下面只列举主要的陵墓(向公众开放的或著名的)。
东谷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的首都在尼罗河东部的底比斯,
但新王国的大多数法老都埋葬在尼罗河西岸的穆鲁克帝王谷。
帝王谷与卢克素神庙,卡纳克神庙隔河相望,
那些巨大的廊柱、寺庙,依然显露着昔日的威严气象。
公元前16世纪中叶,法老图特摩斯一世选中了这里作为他的重生之地。
他下令在尼罗河西岸的峭壁上开凿洞室,
建造了一条陡峭的隧道作为墓穴,用来安葬遗体。
此后的500年里,历代法老和王室显贵都沿用这种方法在这里构筑岩穴陵墓,
墓室里堆放着各种随葬品,雕像、战车、太阳船、珠宝、
武器、饰物、家具、绘图应有尽有,
丰盛的陪葬品保证了帝王们在俄里西斯世界中能中能够继续享受他们生前的待遇。
然而珍宝发掘者的嗅觉是灵敏异常的,
他们知道在那里能找到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
自从商博文破译了古埃及文字,冒险家、
考古学家、文物贩子都长上了飞往埃及的翅膀,
大量的文物车载船装,
被运到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博物馆或者就藏在一些人家的地下室里。
帝王谷不再平静。
1817年10月,文物爱好者、
意大利冒险家贝尔左尼在底比斯附近的毕班·埃尔——穆鲁 克山谷发现了一批古墓,
其中有西索斯一世的陵墓,于是,从此开始,帝王谷横遭罹难,
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明目张胆或者偷偷摸摸地弄走了。
仅仅100年之后,帝王谷陵墓硕果仅存的就是只有图坦卡门的陵墓了。
图坦卡门陵墓的发现者和发掘者是霍华德`卡特,
他的背后的支持者英国贵族卡冯勋爵。
卡特是一位严谨的富于考古知识并且对考古充满热情和责任心的人,
卡特建议勋爵把注意力放在帝王谷,
因为他凭自己的经验认定那里不像人们说的那样已经一无所有,
那里肯定有一座陵墓还没有被发掘出来,那就是图坦卡门的陵墓。
经过10年的艰苦发掘工作,1922年11月5日,
他们最终找到了传说中的神秘墓穴的入口。
当台阶清理干净之后,盖着戳的墓门出现了。
那个封戳证明这就是图坦卡门的墓穴。
图坦卡门法老`伴着5000多件大大小小的陪葬品安睡了3000多年,
他的长梦终于被搅醒了。
不过,这位年轻得才只有18岁的法老虽然在位9年,
但其建树却不见多少记载,因此,
卡特幽默地说:“据我们所知,
图坦卡门的一身惟一出色的成绩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
应当在加上一条,那就是,在最后的关头,
他有被挖了出来,并带出了 古代埃及文明的盛景。
然而在阴森的墓道里,刻着法老的咒语:
“不论是谁搅扰了法老的宁静,‘死神之翼’降临他的头上。”5个月后,
卡那冯勋爵死于被墓穴中蚊虫叮咬引起血液中毒导致的急性肺炎。
卡特也在1939年3月神秘的死去。
此后,参加过墓穴发掘工作的人员接二连三地因为各种原因而死去,
使法老的咒语显得扑朔迷离而且更加使人心生畏惧。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4張照片.
本次-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共已上傳2750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大約有70篇文章.3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一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