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 65-[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置頂照片:美麗又迷人的紅海海邊.

旅遊時間:10天7夜-(2-23到3月3)-第八天

時間:民國113年3月1日星期五-上午+中午

可樂旅遊-

台灣領隊-王建榳(小菲)

埃及導遊-趙雲

天氣:晴

溫度:16-29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8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2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埃及+1)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 小米12手機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度假村-白日篇 (68).JPG

 

說真的....優美的景色.隨便用手機拍拍都很美.[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69).JPG

 

帶著老婆.一人各一機.休閒的拍著照片...

 

度假村-白日篇 (70).JPG

 

因為季節溫度的關係.玩水的人潮尚未出現.(小貓二三隻拉)

 

度假村-白日篇 (71).JPG

 

不過人少也好...讓我們更專心於拍照...[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72).JPG

 

這邊有許多的遊樂設施.是溜小孩的好所在.[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73).JPG

 

拍照.我其實還蠻喜歡這種傘下的世界..[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74).JPG

 

把它當前景.拍出不同於一般的照片.

拍照麻.就是要多方嘗試.不要一程不變.[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75).JPG

 

除了少了比基尼之外...這景緻真的很優..[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76).JPG

 

終於看到海邊了.....紅海.我來了..[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77).JPG

 

沙灘排球場....可以想像夏天時...晃啊晃的..[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78).JPG

 

再度回到傘下.拍幾張不同角度的..[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79).JPG

 

幾乎包場了....[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80).JPG

 

也有這種大包台.可以在這裡休息睡覺看海吹吹風...[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81).JPG

 

雖然大太陽的..不過溫度大約只在25度上下.

加上海風徐徐..很是舒適宜人..[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82).JPG

 

是說...這要預約嘛!?還是先佔先贏??[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83).JPG

 

前面說了...這個季節是淡季.

玩水的遊人不多.可以盡情的拍拍照..[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84).JPG

 

鄉親啊....紅海就在眼前呀!

我又解鎖一片海洋了....

蛇模黑海.愛琴海.亞得里亞海.....等.[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85).JPG

 

前方終於有幾位大小人在玩水了...[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度假村-白日篇 (86).JPG

 

紅海為什麼會叫紅海,

一說是因為一種藻類的季節性開花,

使得通常水晶般清澈的水呈現深橙紅色;

另一說是它可能來自附近的紅色山脈Harei Edom、

或來自埃及沙漠,曾被稱為紅色土地。

 

度假村-白日篇 (87).JPG

 


【紅海:The Red Sea】  

在聖經中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走埃及,

他們根據神的指示必須繞道紅海而行才會徹底獲得拯救,

也能夠順利避開戰亂。於是他們捨棄近路,選擇橫越紅海;

當他們抵達紅海時,埃及法老帶領著軍隊追趕至此,

於是摩西面向大海伸起手杖,海水就分成兩邊形成了一條路徑讓以色列人通過。  

 

度假村-白日篇 (88).JPG

 

因此埃及東岸的紅海,自古以來就是一處充滿傳奇故事的秘境。

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後,現今的紅海是聯結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重要航道,

也因蘊藏石油礦產而增加其戰略價值。

而且由於紅海沒有任何河流的主流注入,所以海水特別清澈,

擁有許多珊瑚礁和魚類,吸引大批的觀光客前來潛水。

 

度假村-白日篇 (89).JPG

 

紅海

(阿拉伯語:البحر الأحمر‎;希伯來語:יַם סוּף‎;

法語:Mer Rouge;英語:Red Sea)

位於非洲東北部與阿拉伯半島之間,呈狹長型,

長約2250公里,最寬355公里,均深490米,

最深3040米,面積438,000平方公里。

 

度假村-白日篇 (90).JPG

 

其西北面通過蘇伊士運河與地中海相連,

南面通過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相連。

紅海是印度洋的陸間海,

實際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

 

 

度假村-白日篇 (92).JPG

(又是一張傘下的世界...美吧!)

名稱

紅海是直接由希臘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譯過來。

雖然紅海在大多數時候並不呈紅色,

但是偶爾會季節性地出現大片紅色藻類,

這提供了其名稱的一個可能的來源。

 

 

度假村-白日篇 (93).JPG

 

另一些學者認為,「紅」來源於其相對於命名者的方位

(許多民族都有以顏色指代方向的傳統),指南方或者西方。

另外一些該名稱的可能來源是:附近的紅色山脈;

一個名稱為紅色的本地種族;紅地的海(古埃及稱沙漠為紅地)等。

 

度假村-白日篇 (94).JPG

(要是再來幾朵白雲那就更好了.但我不會用AI造假.因為沒意思)

 

歷史

最早由埃及人發現。

在《聖經·出埃及記》中,有摩西帶以色列人穿過紅海的故事,

但穿過的是否紅海受到質疑,因修訂版聖經中出谷記

(即出埃及記)之備註是蘆葦海,但沒有有關的考古證據。

 

 

度假村-白日篇 (95).JPG

(來幾張後製一下變變色調)


1978年,Ron Wyatt潛入紅海海床發現一些被珊瑚包著的古代埃及戰車車輪,

與海邊有古希伯來文的圓石柱,因此聲稱其證明摩西穿過紅海,

但未被學界普遍承認。

有一派科學家以實驗結果認為風速達每小時60英里能造成風降分海現象,

而是否為事實有待考證。

 

度假村-白日篇 (96).JPG

(還不錯看吧....^^:)


在1世紀左右,

希臘航海家打開了由紅海到印度的航線。

歐洲人在15世紀開始對紅海發生興趣,

但因鄂圖曼帝國控制紅海,

導致歐洲需繞經非洲好望角前往東方,

亦間接促成地理大發現和前往美洲殖民。

 

度假村-白日篇 (97).JPG

 

隨著18世紀鄂圖曼帝國衰弱,

1798年法國拿破崙佔領埃及,

並計劃建運河,但後來放棄了。

1869年11月,蘇伊士運河建成,

由英法意分用,一戰後,英法直接控制運河。

 

度假村-白日篇 (98).JPG

 

二戰後,埃及在1956年取回運河控制權,

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最後英法被逼撤離,

美蘇也增加了對運河的影響力。

1967-1975年,運河由於6日戰爭關閉。

 

度假村-白日篇 (99).JPG

 

(泡泡紅海的海水.冰涼呀!非常非常的開心)

運河重開後,埃及和以色列達成和平協議,

1982年取回西奈半島,紅海和運河重新成為重要的國際水域。

至今,儘管是較為直接的航道,因為地緣政治關係,

紅海航線仍未超越好望角航線的地位。

 

度假村-白日篇 (100).JPG

(紅海的沙灘)

地質

濱岸水深一般淺於50公尺;紅海沿岸廣布著珊瑚礁;

曼德海峽中散布著淺灘、島礁;海峽下部有一道海檻;

紅海的中軸線為中央海槽,大部深1500公尺。

海槽中部出現幾處深邃的V形裂谷,為紅海最深的地方。

 

 

度假村-白日篇 (101).JPG

 

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約在2000萬年前開始分離,

之間的裂谷沿海槽軸通過;兩個板塊近300萬~400萬年來,

仍以每年約2.2毫米的速度分開。

紅海是未發育成熟的大洋,

海底沉積物主要來自珊瑚礁和其他鈣質生物碎屑,

另有少量由風帶來。

 

度假村-白日篇 (102).JPG

 

20世紀60年代初以來,

在裂谷底層水中,

發現了若干水溫和鹽度特別高的地點,

近底層水溫達34~56℃。

 

 

度假村-白日篇 (103).JPG

 

氣候

受副熱帶高壓和信風帶控制,

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兼有季風氣候;

冬半年,北部盛行西北風,南部盛行東南風;

夏半年,海區多東北風,風速為3.4~10.7公尺/秒。

 

度假村-白日篇 (104).JPG

 

降水稀少,降水多集中於冬季,

平均年降水北部28毫米,

南部約127毫米,一般以雷暴、沙塵暴的形式下雨;

終年高溫,月平均氣溫2月最低(北部15.5℃),

8月最高(南部32.5℃);蒸發量大,

年平均蒸發量2100毫米,蒸發損失的水由印度洋補充。

 

 

度假村-白日篇 (105).JPG

 

鹽度: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海域,

鹽度在3.6-4.2%之間;比其他深層海水鹽度高2~9倍;

由於裂谷擴展湧上來的熔岩加熱沿裂隙下滲的海水,

而富含溶解鹽類和礦物質的熱水重新上升。

 

 

度假村-白日篇 (106).JPG

 

大洋之平均鹽度是33-37 psu,大西洋最鹹,

太平洋鹽度平均為34.6-34.7 psu,而兩極最不鹹。

但有些地區之鹽度極不正常,

波斯灣及紅海鹽度都超過42 psu,

而在紅海2000公尺深處,

其鹽度超過270 psu (已接近飽和)。

 

 

度假村-白日篇 (107).JPG

 

洋流:因氣候原因,

紅海水面比周圍海域的水面要低,

使得表層洋流向紅海流動;

海底因為鹽度高,密度大,壓力大,

所以底層洋流是紅海海水向周圍海域流動。

 

 

度假村-白日篇 (108).JPG

 

(逛夠了紅海海邊.又慢慢往渡假村的另一邊走去.)

交通

紅海是連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

也是一條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並具有戰略價值。

 

 

度假村-白日篇 (109).JPG

(以下就簡單的來介紹一下-出埃及記唄!)

《出埃及記》(希伯來語:שְׁמֹות‎)

天主教譯為《出谷紀》,是聖經舊約的第二書,

主要是講述以色列人如何在埃及帝國受到逼害,

然後由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的故事。

出埃及記傳統上認為是摩西在西奈半島曠野完成的第二本書,

因此在一些聖經譯本如德文聖經中,它也簡稱作摩西二書(2. Mose)。

 

度假村-白日篇 (110).JPG

 

著者

塔納赫 / 舊約


創世記 · 出埃及記 · 利未記 · 民數記 · 申命記 ·

 約書亞記 · 士師記 · 路得記 · 撒母耳記 · 列王紀 ·

 歷代志 · 以斯拉記 · 尼希米記 · 以斯帖記 · 約伯記 ·

 詩篇 · 箴言 · 傳道書 · 雅歌 · 以賽亞書 · 耶利米書 ·

 耶利米哀歌 · 以西結書 · 但以理書 · 小先知書

(何西阿書 · 約珥書 · 阿摩司書 · 俄巴底亞書 · 約拿書 ·

 彌迦書 · 那鴻書 · 哈巴谷書 · 西番雅書 ·

 哈該書 · 撒迦利亞書 · 瑪拉基書)

 

度假村-白日篇 (111).JPG

 

天主教會與東正教會都接受的次經

多俾亞傳 · 猶滴傳 · 馬加比一書 · 馬加比二書 ·

 所羅門智訓 · 便西拉智訓 · 巴錄書(耶利米書信) ·

 但以理書補編(即比新教的但以理書多出的3個段落) · 以斯帖記補編

此外東正教會還接受的次經

以斯拉續篇上卷 · 詩篇續編(即第151篇和瑪拿西禱詞) ·

 馬加比三書 · 馬加比四書(附錄)

 

度假村-白日篇 (112).JPG

 

主題:聖經

本模板:檢視討論編輯

《出埃及記》是摩西五經的第二本經書,

傳統學者認為本書的作者就是摩西本人。

這本書提及摩西在三個不同的場合奉耶和華之命執筆作記錄。

據聖經學者韋斯科特(Westcott)和霍特(Hort)研究,

耶穌及新約聖經(基督教希臘文聖經)

的執筆者曾引述或提及出埃及記的經文逾100次。

例如耶穌曾經說:「摩西豈不是傳律法給你們嗎?」

摩西在西奈曠野執筆寫成出埃及記,以色列人逃離埃及一年之後。

 

度假村-白日篇 (113).JPG

 

真確性考證

出埃及記是否為史實,在西方是長期爭論的焦點。

基於多種原因,大多數主流學者不接受《聖經》中

《出埃及記》的記載是歷史性的。

人們普遍認為,《出埃及記》故事是在故事的明顯背景發生幾個世紀後寫成的。

根據塔西佗歷史第五卷的記載,過去埃及發生瘟疫,

國王波科里斯到阿蒙神那請求神諭,神要他清洗王國,

並把神討厭的希伯來人趕出去,於是希伯來人就被趕了出去。

 

 

度假村-白日篇 (114).JPG

 

當希伯來人在荒野哀哭的時候,摩西站出來向民眾喊話,

因此他率領希伯來人走了六天,來到一處地點,趕走那裡的居民。

為了使自己對這一民族的影響能永遠保持下去,

所以摩西制訂一系列宗教儀式。

由於波科里斯統治時間在西元前763年~西元前720年

跟一般認知以色列人出埃及至少在西元前13世紀之前不同。

另外塔西佗歷史第五卷講述希伯來人是從克里特島逃出去,也與一般認知有所不同。

 

度假村-白日篇 (115).JPG

 

考古發現

相信聖經記載可靠的人,致力於將信仰與科學(如考古學等)結合。

提出的理論包括:出埃及記所用的埃及名字是正確的,

所提及的官銜亦與埃及碑文所刻的吻合。

考古學顯示埃及慣於容許外族人士在埃及寄居,

然而他們會與外族人保持分離。埃及人以尼羅河水作沐浴之用,

出埃及記就記載法老的女兒曾在那裡沐浴。

人們發現埃及的磚有些混有稻草,有些則沒有。

此外,在埃及的全盛時期,術士享有很顯要的地位。

 

度假村-白日篇 (116).JPG

 

根據《出埃及記》第12章第37節參的記載,共有60萬成年男性逃離埃及。

按此推斷,連同婦兒,逃亡的人數約為200萬人。

但當時埃及的總人口估計為300–600萬。

如此大量人口離開埃及,會嚴重影響埃及的經濟和勞動力,

尤其埃及仍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文明帝國。

考古學並未找到任何有關這段時間內埃及經濟突然變化的證據,

因此可推斷即使真有大批希伯來人出埃及之事件,

人數也應遠低於《出埃及記》所記載。

 

度假村-白日篇 (117).JPG

 

而相信聖經記載可靠的人,提出了「當時不是用十進制的」、

以及「實際逃離埃及的以色列男人可能只有約2萬人左右,

60萬亦可能包括牲畜」等論點,

或是「以色列人或只是古埃及其中一個旅居但有影響力的少數族群,

正如現今只占人口2%的美國猶太人般,人數雖少但有政治及經濟的影響力。等。

其次,埃及的墓碑石刻會顯示法老率領戰車隊御駕親征的日子,

出埃及記則表明追擊摩西出走的法老也應該跟從這個傳統。

 

度假村-白日篇 (118).JPG

 

但古代的埃及記錄完全沒有提及以色列人寄居埃及或埃及發生的災禍。

另一方面,而相信聖經記載可靠的人,

認為埃及每個新王朝均會把以往所有不光彩的歷史記載從史冊中刪除。

他們不會把壞的的戰敗事跡或是災厄編入史冊中。

在出埃及記的十場災殃里,埃及諸神如尼羅河神、

蛙神及太陽神等埃及本地人崇拜的神受到打擊和羞辱,

藉以證明耶和華超越諸神的事跡,

十災所涉及的這些事件也沒被收錄在埃及的史冊裡。

 

度假村-白日篇 (119).JPG

 

發生時間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期,對應的埃及歷史朝代,考古學者之間有幾派說法:

一派認為西元前1290年是希伯來人出埃及的年份。

這是考古學者推算比東(Pithom)和蘭塞(Ramses,

意即「拉美西斯之城」)兩座積貨城被建造的年代而得出的,

而當時的法老王為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九王朝的全盛時代霸主──拉美西斯二世(蘭塞二世)。

 

 

度假村-白日篇 (120).JPG

 

持此說的學者認為摩西的一神教觀念,

乃是啟蒙於不久之前在埃及推行歷史上第一個一神教信仰革命之法老王阿肯那頓;

換言之,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擁有一神教觀念的民族。

許多知名電影如《十誡》、《埃及王子》,都是採信「拉美西斯二世說」。

一派認為出埃及的年份遠至西元前1445年,

這是根據《列王紀上》第6章第1節參推算出來的。

 

度假村-白日篇 (121).JPG

 

(6:1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後四百八十年,

所羅門作以色列王第四年西弗月,就是二月,開工建造耶和華的殿。)

從所羅門王建造聖殿時間,反推算四百八十年前出埃及,

當時的法老王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最以尚武著稱,

被後世稱為「埃及的拿破崙」之法老王──圖特摩斯三世

(其後人便是推行一神教信仰革命的阿肯納頓)。

 

度假村-白日篇 (122).JPG

 

近來,不少學者重新鑑定考古學的資料(例如耶利哥城崩塌的時間,

以及導致埃及發生十災的愛琴海火山爆發事件),

認為西元前1290年的說法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而以1445年較合理。

若是如此,則摩西建立的猶太教便是名正言順世界上第一個一神教信仰。

也有一些聖經學者認為,摩西帶領希伯來人離開埃及的時間是西元前1513年,

接獲十誡的時間是西元前1512年。

所根據的時間依據是巴比倫前539年攻陷耶路撒冷的時間點接合聖經記載產生的時間線。

根據麥克阿瑟注釋聖經,摩西五經之四,民數記,

背景環境記載:民數記1:1~14:45 記載的事都是在主前1444年發生,

就是在出埃及後的一年。也就是出埃及應該是在主前1445年。

 

度假村-白日篇 (123).JPG

 

記載的地理細節


摩西在葉忒羅指導下從事了40年的牧羊工作,

這使他熟悉當地的環境、水源及食物情況,

從而使他具備能力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

今日已不能肯定記載中所提及的許多地方的位置,

因此無法確定以色列人當時離開埃及的精確路線。

雖然如此,人們通常認為早期以色列人在西奈半島的安營地點之一

瑪拉便是位於距離今日的蘇伊士東南偏南約80公里的艾因哈蒂拉。

此外,人們亦通常認為以色列人的第二個安營地點以琳

便是位於蘇伊士東南偏南約88公里的瓦迪蓋爾蘭德。

 

度假村-白日篇 (124).JPG

 

現今這個地點以植物茂盛,有棕櫚樹和泉水為人所知;

這印證了聖經記載中的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樹」的記載。

宗教人士認為,摩西記載的真確性並不有賴於考古學家能鑑定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沿途經過的不同地點。

(《出埃及記》第15章第23節參,《出埃及記》第15章第27節參)


帳幕樣式

關於在西奈平原上建造帳幕的記載與當地的情況十分吻合。

一位學者說:「帳幕在形式、構造和材料上都充滿了曠野的色彩。

製造帳幕所用的木材是曠野所盛産的。」

 

 

度假村-白日篇 (125).JPG

 

其它經文的引用

其他的聖經執筆者經常提及出埃及記,由此表明它是聖經的一部分。

先知耶利米在他的著作里指出「至大全能的上帝,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

祂「用神跡奇事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與大可畏的事」領祂的子民以色列人出了埃及。

西元1世紀,使徒行傳記載司提反在殉道之前的演講從出埃及記引用大量資料。

《希伯來書》第11章第23節至第29節參以摩西作為信心的榜樣。

保羅也經常提及出埃及記的例子和鑑戒。

 

度假村-白日篇 (126).JPG

 

主題特色

耶和華為了拯救名下的百姓脫離埃及人的苦待而施行異能和神跡,

祂將以色列人組織為自己的子民,作「祭司的國度和聖潔的國民」,

以及以色列成為一個神治國的早期歷史——這一切都是出埃及記這本聖經書的重要主題。

(出埃及記19:6)這本書在希伯來文稱為史莫特(Shemoth),

意即「名字」。這本書現代的英文名字源自希臘文《七十士譯本》,

稱為艾客素度斯(Exo·dos),後來加以拉丁化而成為艾客素杜斯(Exodus)。

出埃及記起頭所用的「現在」(見英文聖經,實際是「此後」)

一詞足以表明出埃及記乃是創世記的延續記載。

此外,它把雅各眾子的名字根據《創世記》第46章第8節至第27節參的詳細記錄重新列出,

由此也可以看出它與創世記的關係。

 

度假村-白日篇 (127).JPG

 

出埃及記一書顯揚上帝的名耶和華及尊祂的名為聖。

上帝對摩西解釋祂聖名的偉大含義時說:「我要證明是什麼,就證明是什麼,」

並進一步吩咐摩西告訴以色列人「我要證明」是(希伯來文אהיה,Eh‧yeh′,艾耶,

來自希伯來文的動詞ha‧yah′,哈雅]派我到你們這裡來。」

耶和華(יהוה,YHWH)這個名字來自一個有關的希伯來文動詞哈華(ha·wah′),

意即「成為」,而這個名字本身的實際意思則是「我使之成為」。

耶和華為了拯救以色列人而施展的大能,使祂的名受到顯揚,

充滿榮耀而值得記念,直至「萬代」。

 

度假村-白日篇 (128).JPG

 

摩西對神說:「請看,我到以色列人那裡,

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 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甚麼呢?」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

『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神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YHWH

(現代不能發音,這才是神自稱的名。)

─你們祖宗的 神,就是亞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

雅各的 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YHWH

 

度假村-白日篇 (129).JPG

 

(現代不能發音,這才是神自稱的名。)是我的名,

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紀念,直到世世代代。

自有永有的是事實,但不是神的名字。

因此,本書的前半段(《出埃及記》第19章第7節參-

《出埃及記》第40章第38節參)則描述這個新團體如何得以成形。

本書將焦點集中在兩個地區,一個是埃及,另一個是西奈。

本書的前半部是描寫以色列人如何從埃及到西奈,

後半部則他們在西奈如何組織成一特別的民族。

 

 

 

度假村-白日篇 (130).JPG

 

摩西(希伯來語:מֹשֶׁה‎)

天主教按照拉丁文譯作梅瑟,唐代景教譯作牟世法王,

伊斯蘭教稱作穆撒,是在舊約聖經的出埃及記等書中所記載中,

西元前13世紀時猶太人的民族領袖,猶太教徒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

 聖經最初的五卷經文──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

除申命記末段外都是摩西寫的,因此被稱為摩西五經。

他在亞伯拉罕諸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裡都被認為是極為重要的先知。

按照以色列人的傳承,摩西五經是由其所書寫。

 

度假村-白日篇 (131).JPG

 

依照出埃及記的記載,摩西受耶和華之命,

率領受奴役的希伯來人離開古埃及前往一塊富饒的應許之地──迦南。

原本僅需十一天的行程,卻因以色列民不信服上帝的指引,

且抗拒摩西的領導,而延宕了征途,在西奈半島上的流離生活遠不如在埃及時的安定,

當時西奈半島仍在古埃及統治之下,以色列民歷經四十餘年的艱辛跋涉,

(有指是是避免和迦南各族正面衝突,另外迦南已有很多強大部族居住,陸路受非利士人阻攔),

才最終抵達應許之地。他們在流徙期間所經過的西奈半島地區,

要麼已有其他民族佔據,要麼則因土地貧瘠、水源缺乏而不適合長期定居。

 

度假村-白日篇 (132).JPG

 

在加底斯巴尼亞,因缺乏水源,以色列民與摩西發生爭執。

摩西未能遵從上帝的吩咐,而是以杖擊打磐石取水。

因這次不順服,上帝宣告摩西不得渡過約旦河,無緣與以色列民一同進入應許之地。

在摩西的領導下,以色列人不僅擺脫了被奴役的境遇,

更在西奈半島期間接受並恪守十誡,從此成為歷史上首個信奉一神教的民族。

這一轉變使猶太教得以確立,形成了集政治、宗教、民族認同、神權與政權於一體的獨特體系。

 

 

度假村-白日篇 (133).JPG

 

(在在此巧遇我的夜間部同學.[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中)

 

聖經記載


摩西降生之際,正值以色列民族面臨嚴峻考驗之時。

其祖先原本過著游牧生活,因故鄉鬧饑荒,雅各攜眷遷居埃及。

起初數十年間,以色列人與埃及人和平共處,生活安定。

然而,局勢隨著新王的統治而驟變。

據聖經記載 "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興起治理埃及,

他向其民眾宣稱"以色列民族人數眾多,實力強大,已然超越我們。

 

 

度假村-白日篇 (134).JPG

 

(準備回去吃午餐了.....^^)

我們務必謀劃應對,以防他們日益壯大。

若逢戰事,恐其與敵軍結盟,攻擊我們,進而離境。"" 為此,

埃及統治者採取了嚴厲的壓制政策,不僅強迫以色列人從事繁重勞役,

更下令希伯來助產士處死新生男嬰,藉此控制人口增長。

然而,希伯來助產士秉持信仰與良知,不願執行如此殘酷的命令。

以色列人的人口依然持續增長。

面對此況,法老進一步頒布嚴令"所有希伯來人所生的男嬰,皆須投入尼羅河中"

此時,利未支派中有一對夫婦誕下一名男嬰。

他們見這孩子生得俊美非凡,決意冒險將其隱藏,不願順從法老的殘酷命令。

三個月後,隱匿嬰孩變得愈發艱難。在此危急之際,

這對父母精心策劃了一個保全孩子性命的方案:母親編織了一個蒲草箱筐,

仔細地塗上瀝青和石漆使其防水,將嬰孩安置其中,再謹慎地把箱筐置於尼羅河岸邊的蘆葦叢中。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7張照片.

本次-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共已上傳3271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大約有70篇文章.3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一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斯斯 的頭像
    斯斯

    斯言彤語-旅行攝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