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 66-[路克索-胡加達]-Jaz-紅海渡假村.白日篇.下
置頂照片:理想的度假村.
旅遊時間:10天7夜-(2-23到3月3)-第八天
時間:民國113年3月1日星期五-上午+中午
可樂旅遊-
台灣領隊-王建榳(小菲)
埃及導遊-趙雲
天氣:晴
溫度:16-29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8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2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
加拿大+2.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
土耳其+1.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
義大利+1.西班牙+1.美國+1.埃及+1)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 小米12手機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胖白)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續接上一篇-摩西-介紹)
貴為王室成員
約基別並非任由命運擺佈,而是將箱子策略性地放置在尼羅河畔的蘆葦叢中。
由於法老女兒經常在此處沐浴,這個位置的選擇顯然經過深思熟慮,意在使箱子被人發現。
法老女兒很快發現了蘆葦叢中的箱子。
當她打開箱子,看見男嬰正在啼哭,立即辨認出這是希伯來人的孩子,但仍決定收養。
這名男嬰的原生家庭所取的名字已無從考證,世人僅知其養母為他取名為摩西。
在古埃及的信仰中,只有慈悲為懷、廣行善事的人,死後才可進入天堂。
考古學家霍伊塞·蒂爾斯利指出,當時的埃及婦女享有與男性相當的地位,
在法律和經濟層面上擁有平等機會,包括收養子女的權利。
這從出土的紙莎草文獻中可見一斑,其中記載了埃及婦女收養奴隸的案例。
而關於摩西的撫養,《綜合聖經辭典》提到,
聘請其生母為乳母的做法,與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收養慣例相符。」
據聖經記載,摩西的姐姐米利暗靈機一動,
巧妙安排了由生母約基別來擔任乳母。
約基別因敬畏上帝,向摩西揭示了他的真實身份。
在古代,嬰兒的哺乳期通常持續數年,
這給了約基別充足的時間向摩西傳授關於"亞伯拉罕的上帝、
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的信仰。
這個信仰的根基後來對摩西影響深遠。
當他成為法老女兒的養子後,"就學了埃及人的一切智慧"。
歷史學家約瑟夫斯記載摩西在衣索比亞戰役中被擢升為將領,
而聖經也描述摩西"說話做事都大有能力"。
當摩西四十歲時,作為皇室成員的他已經立足於高位,前途光明。
只要他繼續效忠法老,更高的權位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件事情的發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逃到米甸
有一天,摩西"看見一個埃及人打他的希伯來弟兄"。
當他目睹一個以色列同胞遭受毆打,生命垂危時,他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抉擇。
正如《希伯來書》第11章24至25節所記:他"不肯稱為法老女兒的兒子,
寧願選擇與上帝的子民同受虐待"。
摩西在憤怒和激動之下殺死了那個埃及人,並將屍體藏在沙中。
摩西殺死埃及人的事情傳到法老那裡,他不得不倉皇逃離埃及。
他逃到了米甸地,在那裡安頓下來,
並與當地遊牧民族的祭司葉忒羅的女兒西坡拉結婚,生了兩個兒子。
在接著的40年裡,他放牧度日,過著簡樸的生活。
(過了許久,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受奴役,
就嘆息哀號,他們的哀聲上達於神。《出埃及記》第2章第23節參)
有一天,他放牧葉忒羅的羊群,把羊趕到何烈山附近。
就在那裡,耶和華的天使在燃燒著的荊棘叢中顯現。
上帝吩咐摩西說,「把我的子民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但摩西驚訝之餘自覺不能勝任,就向上帝直言:
「我算什麼?我怎能去見法老,把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
他甚至把自身的缺點說出來,但上帝已指派他去領導以色列人。
(渡假村建築色澤跟整個環境蠻搭的.你覺得呢!?)
得救離開埃及
摩西回到埃及後進宮見法老,要求釋放以色列民。
但因法老的心剛硬,拒絕放人,上帝便降下十災震懾埃及:
水變血災
青蛙之災
虱子之災
蒼蠅之災
畜疫之災
瘡災
冰雹之災
蝗蟲之災
黑暗之災
長子之災
每次災難過後,法老都答應放人,但災難一過就反悔。
直到最後一災,埃及所有頭生的,包括人和牲畜都死去。
失去長子的法老悲痛萬分,終於同意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
這就是著名的"出埃及"事件的開始。
不過法老很快就後悔放走以色列人。
當他聽說以色列人在曠野迷路時,隨即率軍追趕,企圖將他們抓回。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來到紅海邊,向海伸出手杖,紅海頓時分開形成一條通道。
以色列民就走在這條路上逃離埃及人的追捕。
當埃及軍隊也跟著進入海中時,耶和華使紅海的海水回復原狀,
埃及追兵就全被淹沒在紅海之中。
死亡
摩西死在摩押地、伯昆珥對面的谷中,
只是至今沒有人知道他的墳墓何在。
史實性
儘管這段傳奇的細節尚需要更充分的史料來佐證,
但這時期希伯來人流入埃及卻大致符合史實。
在古埃及的歷史中,中王國時期和新王國時期中間有個「第二中間期」,
約當在西元前十七和十六世紀時,埃及北部為西亞而來的西克索人所佔領,
建立起第十五王朝,埃及人則在南方的底比斯建立偏安的第十六王朝,
並且臣服於西克索人。
(整個度假村.我們夫妻大概都逛了一整圈了.)
埃及人在隨後的底比斯政權第十七王朝後期養精蓄銳,
一舉發動對西克索人的抗戰,最後反攻勝利、復興國家,
建立統一的第十八王朝,並逐漸將西克索人逐出埃及。
西克索人是閃族的一支,同為閃族的猶太人隨西克索人及其他閃族游牧部落入侵埃及
(大約在西元前1800至前1540年期間,亞洲西部說閃族語的人移居埃及。
以及古物學家詹姆斯·霍夫邁爾在《寄居埃及的以色列人》一書中說:
「考古學資料清楚地表明,埃及是黎凡特人(來自西亞、靠近地中海東部地區的外族)
常去的國家,尤其在氣候反常、發生旱災的時候,黎凡特人就遷移到埃及去。),
獲任第十五王朝的統治階層,後來尼羅河民族覺醒後也一同被逐出埃及。
《摩西的生平事跡》說:「埃及一幅古墓壁畫,經常被人複製,
畫中描寫一群奴隸造泥磚時的情景,用筆工細,
可作為以色列人曾在埃及受苦這個聖經記載的有力佐證。」
關於約基別用的箱子,聖經的描述也準確無誤。
經文說箱子是用紙莎草造的;紙莎草做箱子是很合適的,
《庫克(聖經評註)》指出「埃及人常用紙莎草來造輕快的小舟」。
有學者主張摩西原型為哈特謝普蘇特的忠實顧問大臣賽穆姆特。
以摩西(梅瑟)為主題的電影-
《十誡》(1923年無聲電影,西塞·狄米爾(Cecil B. DeMille)執導)
《十誡》(1956年電影,西塞·狄米爾執導)
《埃及王子》(The Prince of Egypt,夢工廠1998年動畫電影)
《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2007年3D動畫電影)
《方舟展覽》(Ark Exhibition, Noah's Ark Theme Park, Ma Wan, Hong Kong,
香港馬灣挪亞方舟主題公園)
《出埃及記:天地王者》(Exodus: Gods and Kings,2014年3D電影,雷利·史考特執導)
(埃及人90%信仰-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
(阿拉伯語:الْإِسْلَام,羅馬化:al-'islām;,新加坡稱回教)
是以《古蘭經》為基礎,聖訓為輔助的一神教宗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穆斯林(伊斯蘭教信徒)相信《古蘭經》
為造物主命天使給其最後使者穆罕默德逐字逐句的啟示,
而聖訓則是穆罕默德的言行錄。伊斯蘭這一名稱來自《古蘭經》,
源自閃語字根S-L-M,意為「追隨、服從(真主的律法)」;
穆斯林這個詞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服從(造物主)者」
「追隨者」、「和平與善的實踐者」。
(只要可以進出的.我跟老婆都去走一走.瞧一瞧)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造物主阿拉,
並相信人生意義和目的是服從並取悅造物主阿拉(真主)並慈愛所有真主的創造物;
伊斯蘭教導阿拉在人類歷史長河裏歷代各個時期、
個個民族都有派遣了眾多先使者帶領並教導人類伊斯蘭正信和生活方式,
始於人類共同祖先阿丹(亞當)、努哈(諾亞)、還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
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而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
古蘭經載有他所得的訊息。
伊斯蘭的教義色彩較其他宗教更明顯,而強調信仰與生活方式的價值觀,
伊斯蘭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禮、齋、課、朝」,
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基本義務。伊斯蘭還擁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
該法律實際觸及生活衣食住行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
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持續並迅速發展,
短短一世紀內傳遍了大片的地區,並制定了哈里發制度,
傳教活動亦吸引更多人改信伊斯蘭。
早期哈里發的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鄂圖曼帝國
的擴張都使伊斯蘭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遊覽車是一台一台的進出中)
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順尼派)(75%—90%)
及什葉派(10%—20%)兩大伊斯蘭學派,
此外兩派中均有人同時信仰伊斯蘭神秘主義。
伊斯蘭是西亞、中亞、南亞、東南亞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信仰。
在巴爾幹半島、中國西北地區、俄羅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
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
南亞、西亞及北非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
回歸伊斯蘭(歸伊)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
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預估2030年將達到22億人,
分別佔23.4%和近26.4%的世界人口。
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是世界第二大宗教,是目前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學觀念是認主學,即是伊斯蘭的信主獨一論。
真主在阿拉伯語裡稱作阿拉,部分學者相信那是「al-ʾilāh」
(主)的簡化字,又有人將之追溯到阿拉姆語「Alāhā」。
五功之一的認主學在清真言裡有述,宣稱除了阿拉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主宰,
穆罕默德是阿拉的最後使者,《古蘭經》裡斷定了祂的獨一性:
「除真主外,假若天地間還有許多神明,那麼,天地必定破壞了……」。
《古蘭經》又把真主描述為:「祂是真主,是獨一的主;
真主是萬物所仰賴的;祂沒有生產,也沒有被生產;沒有任何物可以做祂的匹敵。」
穆斯林堅信,真主不僅僅是某個民族的主,而是全人類的主,
全世界的主,甚至是眾世界的養主、普慈特慈的主。
他們也相信真主所造之物是受祂掌管、管理和支配,
生命的意義是信仰、崇拜和服從祂。
伊斯蘭教的信仰是嚴格的一位論,真主阿拉是唯一真主。
穆斯林認為耶穌是前代的其中一位先聖先賢、一位先知、一位偉人,
但僅只可以稱耶穌為真主的使者,就像穆罕默德一樣。
他們並不認同基督教三位一體的教義,認為那是多神論。
JAZ紅海渡假村之大門處..
又逛回到了昨晚一進渡假村的接待會館...
晚上拍跟白天拍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景致.
想說既然又逛進來了就多少加減拍個幾張....
真正的逛過一圈之後.心想這個度假村真的大....
因為沒有行程了...整個人是真正的放鬆下來...
不過距離吃午餐還有一個小時.
想說不然回房間去洗個熱水澡唄!
天空的色溫真的棒...怎麼拍怎麼漂亮...
利用不同的角度拍出不同的視覺照片..
因為照片眾多.以下照片......
斯斯還是會努力地講解啦...
因為不想虎頭蛇尾的...畢竟只剩下幾篇就完結了
看不到盡頭的度假村....很值得一遊.最好多住幾天.
下次問一下有沒有可以連住三四天渡假村的..
來埃及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幾乎天天都是艷陽天..
拍起照片來都很艷麗.色澤很棒.手機拍就很漂亮了...(只要構圖好的話)
如果只身在渡假村裡的話.
你不會相信自己如今身在埃及這個貧窮的國家..
渡假村的維護也是需要相當多的人力物力的.
當然這些維護的工作都是當地人的工作機會.
回到我們的二樓房間口了..
寫到這裡....突然心血洶湧.
我親愛的母親大人.我又想到妳了.
我們如今過得很好.阿嘟很孝順.
我們夫妻倆更是逍遙又自在.妳不用擔心....
暫時放下跟著斯斯十多年.走遍世界各國的包包.
洗個澡休息一下....等吃午餐了...............
時間飛逝......中午十二點了.
我們夫妻兩準時出現在餐廳中....趁沒人多拍幾張照片唄!
斯斯最思念的大蛋糕...完整.
(斯斯最愛左邊的奶油蛋糕.拍完馬上切一大塊)
各式各樣的甜點...也都完整存在.
各式各樣的甜點...也都完整存在.
各式各樣的甜點...也都完整存在.
水果.
當地風味的糕點..
麵包區也是多樣化...
看起來很好吃的甜點....
熟食區...右邊是馬鈴薯.
醃製佐料區..
嗯...不知是甚麼的食物.(斯斯一心在甜點)
沙拉醬料區...
沙拉區...
更多的沙拉區....
義大利麵區...
魚料理.
雞肉料理..
再度回到甜點區....開心.
起司甜點..
很想每個都來上一塊的甜點.
哇...又是三個完整的大蛋糕耶...快瘋了...
可恨的是我只有一個小小的胃.
我以前從來都不知道原來我這麼愛吃蛋糕耶!我的天...
看到完整的蛋糕被自己大切一塊....就是這麼的爽...哈哈
斯斯的第一輪美食..中間一樣是白飯淋上燴牛肉塊.
兩邊都是蛋糕.....吃得好爽.
當然這只是第一輪...
後來的斯斯通常就沒時間拍了.
只知道今年一整年的蛋糕.都沒今天一餐吃得多..
吃飽之後要出餐廳...才知道這邊還有燒烤耶..
只可惜我的胃都被蛋糕填滿了....下次有機會再來吃唄!
同時我們也準備離開渡假村了.
下午要再度拉車450公里左右回到埃及首都-開鑼!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68張照片.
本次-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共已上傳3339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4-埃及神殿-金字塔.大約有70篇文章.3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一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