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 (15)

 

 

話說當初我跟老婆在找旅遊路線時.都是看到京阪神+環球影城.

說真的我跟老婆都不喜歡去環球影城.所以找了好一陣子.才看到有京阪神+MIHO美術館.

看斯斯跟彤彤的樣子就知道我們是有文化氣質低倫.當然要來美術館參觀摟

 

 

 

 

 

 

美術館 (1)

 

 

 

京都大部份的房子都是像這種很有悠久歷史的建築物.

走在這樣的街道上心中特別有感受.

感受什麼呢....

釣魚台是我們的...

 

 

 

美術館 (2)

 

 

路旁巧遇上上一代灣岸大魔神GTR.

話說新一代的R35 GTR這幾天在台灣陸續的交車中.

一台499萬..等我中了樂透一定買二台來玩玩.

一台自己開..一台給NIKE...感謝他對我的忠心..

 

 

 

美術館 (3)

 

 

 

車子離開了京都...往我們今天的第一站MIHO美術館出發.

(今天的行程只有二站.所以不趕時間...而且下午會下雨..)

 

 

 

美術館 (4)

 

 

【MIHO 美術館】

位於日本滋賀縣信樂町的自然保護區山林間

由知名中國建築師貝聿銘所設計

設計的理念是以陶淵明筆下之「桃花源記」

漁夫發現仙境樂園--桃源鄉的故事為主題

美術館是以「自然、建築物和美術品」「傳統和現代」「東洋和西洋」之融合為主題

 

 

 

美術館 (5)

 

 

MIHO美術館

地址:滋賀縣甲賀郡信樂町桃谷300

電話:+81-748-82-3411

網站:www.miho.or.jp

開館日期:春季3月中旬~6月上旬、7月下旬~8月中旬、9月上旬~12月中旬。

開館時間:10:00~17:00(週六開放到20:00)

休館日:週一

交通:前往MIHO美術館唯一的方式是搭乘公車,從JR石山站搭「帝產巴士」往MIHO MUSEUM,

車程約50分鐘。每天9:10~17:00約5班次來往兩地之間(週末假日增加2~5班次)。

 

 

 

 

美術館 (6)

 

 

 

是的...開放時間是10點開始.

我們到的時後才九點多一點.還有近一個小時可以到處晃晃.

 

 

 

美術館 (7)

 

 當然有時間.斯斯一定不會乖乖的座下來空等時間的飛逝...

 

 

 

 

美術館 (8)

 

 

 

這邊不是美術館.只是入口的簡介室跟販賣部.可是一樣是貝聿銘的設計風格.

說到貝聿銘.他可是中國人的驕傲呢.

 

 

美術館 (9)

 

 

 

貝聿銘祖籍蘇州,1917年生於中國廣東,

在上海受中等教育,並於1935年赴美國分別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學校攻讀建築並取得碩士學位,

並於1964年間設計了為紀念已故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的「約翰.肯尼迪圖書館」

後躋身於世界級建築大師行列,隨後又有如羅浮宮入口金字塔、香港中國銀行、

波士頓美術館西翼、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東館,以及近期的蘇州美術館等等代表性作品,

是全球知名的傑出華人建築師。

 

 

 

美術館 (10)

 

 

 

 

 

 

美術館 (11)

 

 

 

 

 

 

美術館 (12)

 

 

 

馬沙為大家講解一下這一站的行程規劃.等一下走路去美術館.

之後中午是在這裡用餐.今天是吃養生素食.

 

 

 

美術館 (13)

 

 

 馬沙發放美術館的入場卷..

 

 

 

美術館 (14)

 

 

外面溫度約10度左右.

還不時的飄著毛毛雨....

 

 

 

 

美術館 (15)

 

 

 彤彤:MIHO意指美秀,即取小山美秀子姓名而來 

 

 

 

 

美術館 (16)

 

 還是我老婆...

 

 

 

美術館 (17)

 

 

 

 偶而也要讓老婆拍自己一張拉

 

 

美術館 (18)

 

 

 山中的寧靜幽雅.這裡看的到.享受的到.

 

 

 

美術館 (19)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也準備走路去.約十分鐘..

 

 

 

美術館 (20)

 

 阿姑仔跟彤彤一拍

 

當然也有園區往返接送車.

回程時我跟老婆.阿姑仔會搭乘.開車的還是個很漂亮的日本小姑娘ㄡ

 

 

 

美術館 (21)

 

 

 

拍照後.終於踏進隧道裡...讓人頓時眼前一片漆黑...

等到稍為適應後...才逐漸看到隧道裡的燈光造景...真是贊歎不已.

 

 

美術館 (22)

 

 

 

 

在這將近短短100公尺左右的隧道...配合圓三角型的燈罩與帶著點翡翠綠的燈光..

加上朗朗晴空射進的隧道口光線..讓人不斷經歷明明暗暗的視覺縮放...

也或許.可以說是一種視覺spa....

 

 

美術館 (23)

 

 

視覺spa進行中.隧道口的山谷、橋樑、紅葉.

與一座小小的幾何建築也慢慢變得清晰.

卻又隨著隧道的圓弧線條與吊橋的直線切割不斷展現不同的幾何之美.

每走一步,都有不同的線條與光線對比驚嘆....

 

 

 

美術館 (24)

 

 

 

彤彤:

在經過櫻桃楓紅.柳暗花明.光線變化.視覺spa.幾何線條.黃金切割......

最終置身在一座山林間的綠意..光線與藝術品匯集而成的美術館中..

伴著淡淡的清風與悠閒的心境....我也肯定明白了什麼叫做桃花源....

 

 

美術館 (25)

 

 

人生三願︰一是吃得下飯,二是睡得著覺,三是笑得出來。


彤彤:如果以上三願是在國外.那就更幸福了..

 

 

 

美術館 (26)

 

 

 終於得以一窺桃花源的秘境...開心

 

 

 

美術館 (27)

 

 

 當初是整坐山頭挖空之後.等蓋好房子再慢慢的回填.回歸於大自然之中..

 

 

美術館 (28)

 

 

建築的面積80%以上埋在地底下

盡量融入且不破壞週遭的自然景觀


屋頂是以幾何圖形編織而成

且玻璃屋頂延伸至石灰岩的壁面

讓明亮的陽光注入室內

柔和的包圍著來訪的客人

 

 

 

美術館 (29)

 

 

 

 

 

美術館 (30)

 

 

進到館內更是感受到貝聿銘的建築風格

讓人想到巴黎羅浮宮的金字塔

天然光線產生了會隨著一日不同時間

一年不同季節而變化的光與影的圖案

 

 

 

美術館 (31)

 

 

 

美術館的收藏品是從茶道用具開始

以日本美術為主

進而收集世界的古代美術

結合東西文化的收藏品約有2000多件.

不過因為展館內禁止攝影.所以我們也沒拍照..

 

 

 

 

美術館 (32)

 

 

 

 

 

 

美術館 (33)

 

 

白天不用電燈.就能讓空間如此明亮.

而且說話也不會有迴音.似乎也不用空調.卻不感悶熱.很棒的設計..

 

 

 

 

美術館 (34)

 

 

記者陳志東/日本報導˙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所描繪的「柳暗花明又一村」,除了意指光線明暗變化與視野豁然開朗外,

更在於看見那種純樸與和諧之美。從東晉至今1600多年以來,桃花源藏在書裡、藏在畫裡、

藏在混亂年代的人心裡,大家傳述它、形容它、想像它,卻沒有人真正看過它。

直到西元1996年8月,才由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在日本關西山裡打造它。

 

 

 

美術館 (35)

 

 

 

 

進入美術館後,三角線條、光線明暗、外加館藏的古埃及雕像、西亞波斯浮雕、

南亞佛教文物、羅馬精緻馬賽克,以及日本本土傳統藝術等多種文物,

讓人全然置身於一種美的情境中。

 

 

美術館 (36)

 

 

 

 

 

 

美術館 (37)

 

 

 

 

 

 

美術館 (38)

 

 

 外面這棵老松有150年的樹齡了...

 

 

 

美術館 (39)

 

 

 導覽小姐正在為大家說明美術館中的鎮館之寶_馬賽克圖.

 

 

 

 

美術館 (40)

 

 

 

在MIHO美術館的簡介中,

貝聿銘這麼說:「我肯定來這裡的人將會明白我是有意識地設計此美術館與自然融為體」。

 

 

 

 

美術館 (41)

 

 

 

是誰打造了桃花源?

1970年間,為了承襲宗教家兼藝術家教祖岡田茂吉(1882-1955)的理念,
自小喜愛並精通藝術的小山美秀子(1910年生、已去世)於是創辦「神慈秀明會」,
以觀音信仰為主,並結合了藝術之美,期待以美的理念與體現來潔淨靈魂並提昇人性。
成立至今,神慈秀明會約有信眾10萬多人,同時也是日本財力雄厚的財團法人。

 

 

美術館 (42)

 

 1987年間,
小山美秀子與女兒小山弘子(現為神慈秀明會會長)前往紐約拜訪貝聿銘,
邀請其為神慈秀明會設計鐘塔,這是小山母女與貝聿銘首次會面,
而隨後貝聿銘也以日本三弦琴為靈感為其設計了一座山區裡的鐘塔,
此一鐘塔目前可由MIHO美術館遠望得見。

 

 

 

美術館 (43)

 

 

 斯斯:MIHO美術館處處充滿線條與光影變化 .貝聿銘真厲害

 

 

 

美術館 (44)

 

 

 就是這一幅畫拉....是由小小方塊磁磚拼湊成的..

 

 

 

美術館 (45)

 

 

 

 

隨著小山美秀子本人與神慈秀明會的藝術收藏品不斷增加,
小山美秀子於是興起興建美術館想法,並再次找上貝聿銘。

這一次,貝聿銘只在紙上短短寫下桃花源三個字,兩人會心一笑,
一座真實的桃花源也就此進入實現階段。
(MIHO意指美秀,即取小山美秀子姓名而來。)

 

 

美術館 (46)

 

 

 

桃花源之美與艱辛

在世界各地,幾乎所有的美術館都在城市裡,
要在山區裡打造一座符合桃花源意境的美術館,這是創舉,也是一場硬仗,
特別日本滋賀縣對於山區建築有著非常嚴格的限制,
除了必須是公益性建築才可蓋在該山區中外,也限制建築物高度不可超過13公尺、
屋頂坡度需與山勢吻合、且從空中看到的屋頂全部面積不得超過2000平方公尺等等。

 

 

 

美術館 (47)

 

 

 貝聿銘建築最愛三角型與光影。
對貝聿銘來說,三角型正如巴哈的音樂一般,
那是一種最單純也最堅固的幾何結構 

 

 

美術館 (48)

 

 

 原先美秀子希望該美術館只以日本藝術文物展示為主,
在貝聿銘的建議下,最後改以展示古埃及、西亞波斯、南亞佛教、
羅馬與日本傳統藝術等多種文物,希望藉此提升成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美術館。

 

 

美術館 (49)

 

 然而,要如何將這麼多的館藏與文物擺放在這麼一個嚴格限制下的建築法規中,
貝聿銘最後的想法是「地下化」。

 

 

 

美術館 (50)

 

 

 欣賞十分鐘的影片.介紹如何從無到有的建設.

 

 

 

美術館 (51)

 

 

 

 

沒錯...地下化.

整個MIHO美術館建築約有80%藏在地底,只有20%浮在地面,

且透過隧道與橋樑將美術館與既有道路形成曲隔,除了不破壞原本的地理環境外,更順利營造出桃花源般的幽靜。

令人驚訝的是,在興建過程中,美術館山頭曾經全部遭到剷平,消失了2年,一等到地下建築全部完成,

這些當初挖起的土石與樹木,又一塊塊、一棵棵擺回原地,並另外動用大批人力,

選在適合的季節種植適合的樹種,到了現在,整個美術館山區綠意盎然,

天然原始,若非有人解說,根本無法相信這裡曾經遭到挖空。

 

 

美術館 (52)

 

 

 

 目前館藏以一尊古埃及的何露斯銀塑神像、位於地板的羅馬馬賽克畫、

一片來自西亞波斯帝國的浮雕版畫,還有南亞的相關佛像等等最具吸引力,

而且其背後的蒐藏取得過程故事非常有意思,記得詢問館方人員或聽取解說。

此外,更別忘了多花一點時間並放鬆心情,好好體驗貝聿銘的建築情境與光影變化,

那是美術館蒐藏品外最大的附加價值,甚至其建築本身就是最大的藝術蒐藏品。

 

美術館 (53)

 

 

 美術館固定於每週一休館,其他開館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5點,
成人門票1千日圓(約台幣330元),
交通方面可由京都站搭乘JR琵琶湖線於石山站下車,再轉乘約50分鐘的巴士前往,
或可參加日本最大旅行社JTB的Sunrise Tours提供的「MIHO 美術館一日遊」行程,
相關資訊可至MIHO美術館網站查詢,或至JTB網站查詢,
尋找由「Kyoto」(京都)出發的行程,
或是搜尋「MIHO Mesuem」行程。
網址:www.jtbgmt.com/sunrisetour/

 

 

美術館 (54)

 

 

 

 

 

美術館 (55)

 

 

 

 

 

美術館 (56)

 

 

 

 

 

美術館 (57)

 

 

 

 

 

美術館 (58)

 

 

回程時.我跟彤彤.阿姑跟馬沙剛好一起.加上有點細雨.

所以就坐上園區車回前面的招待所.....

其實也是剛好這位日本姑娘長的粉可愛拉...

 

 

 

美術館 (59)

 

 

 

不過人生麻..總要體驗一下不同的旅遊方式.

不要一成不變才不會枯燥無味.

 

 

美術館 (60)

 

 園區開車.時速約15公里左右..沿途風光依舊可以慢慢欣賞.

 

 

美術館 (61)

 

 

 走路相對於跟坐車於隧道中又有著不同的心情.是喜悅也是一種珍惜.

 

 

美術館 (62)

 

 

 

慢慢的...我們到達之前剛到達時的招待所.

也非常的感謝這位可愛的日本姑娘親切的服務.

真是阿里阿豆...

 

 

美術館 (63)

 

 

 

 

 

美術館 (64)

 

 

這一張照片是要看蝦米東東呢.懂得開車的人就會懂.

能開車在如此平坦的泊油路上.那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我保證在台灣就算是高速公路上也找不到幾段路是這模樣的

真的是乾淨.平整.連一點土粉都不會有.真是好樣的.水土保持做的有都好.台灣要加油.

 

 

 

美術館 (65)

 

 斯斯喜歡這樣的森林綠...看了眼睛很舒服...

 

 

 

美術館 (66)

 

 

 

日本人真的很有一套.一樣是栽種樹木.就是特別用心.也特別好看.

 

 

 

 

美術館 (67)

 

 

彤彤:

MIHO美術館館外接待處與餐廳也提供餐飲,
全部的餐飲都是素食,並均為自然農法生產的無農藥、
無添加物、有機農產品,非常健康。

 

 

美術館 (68)

 

  幫老婆大人連三拍....

 

 

美術館 (69)

 

 

 最後一張...

 

 

美術館 (70)

 

 

 老婆幫我拍的二連拍...

 

 

美術館 (71)

 

 

 

 

 

美術館 (72)

 

 

 

 

 

美術館 (73)

 

 

 

 

美術館 (74)

 

 

 

 

美術館 (75)

 

 

 

 

 

 

美術館 (76)

 

 

 

 

 

美術館 (77)

 

 

 古松剪影

 

 

美術館 (78)

 

 

 老婆大人..

 

 

美術館 (79)

 

 拉近一點..

 

 

 

美術館 (80)

 

 

中餐吃的是MIHO有機風味定食.

所採用的食材,均是以無農藥、無化學肥料及無有機肥料,

是採用自然堆肥(落葉、枯草等)的種植方法培育的。

運用及發揮泥土原有的活力的種植方法,可保護環境,

能獲得安全及營養價值高的產物,並且能夠發揮產品本來原有的美味。

 

 

 

 

美術館 (81)

 

 

本館的餐館,喫茶室,均採用由全國各地實施這個農法的農家所送來的,

蔬菜,米,小麥,豆類,水果等,都是經過嚴格挑選的食材。

還有豆醬、醬油、鹽、糖等的調味料都也是自然食品。

 

 

 

美術館 (82)

 

 

 

來日本每一次吃的午餐都很有地方特色.雖沒有很大一份.但總也吃的飽.

我跟彤彤對於每一天的午餐都是充滿了期待.

因為可以吃到不同於以往的地方美食.

 

 

美術館 (83)

 

 

 

有機定食也是一種素食參.

偶而清清腸胃也是不錯.

 

 

 

美術館 (84)

 

 

 雖然只是一盤小菜.確也是人間美味.

 

 

美術館 (85)

 

 瞧...我們家彤彤早已練就出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

 

 

 

美術館 (86)

 

 

斯斯:阿姑仔...我有欠妳錢嗎.....

其實是阿姑還不適應斯斯的即時拍照方式拉...

 

 

美術館 (87)

 

 

很不錯吃的有機米飯.斯斯吃了二碗.

對於能夠吃到不同的米飯.我夫婦倆心中總是充滿感激.因為這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美術館 (88)

 

 菜的量以斯斯的胃口來說是剛剛好.

 

 

 

美術館 (89)

 

 

 有點鹹的味磳湯..

 

 

美術館 (90)

 

 

斯斯個人很喜歡的日本公共電話.

彤彤:你喜歡的東西會不會太多了呀...

 

 

 

美術館 (91)

 

 

吃飽飯後..外面開始下起大雨來.....

日本氣象說今天下午會下雨..果真沒錯

 

 

 

美術館 (92)

 

 

 因為下起大雨..一行人在此等待遊覽車從停車場裡的到來..

 

 

美術館 (93)

 

 

 

旁邊有著一朵不知名的小花 正悄悄的綻放.

別怕..斯斯用相機記錄下你曾經擁有過的美麗.

你將一輩子活在斯斯的記憶中...

 

 

 

美術館 (94)  

 

 

就這樣..在此櫻花季中.加上又是周六的下雨塞車情況下...

慢慢的往我們今天唯二的第二個行程_奈良東大寺緩緩前進了.

 

PS: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斯斯 的頭像
    斯斯

    斯言彤語-旅行攝

    斯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