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豪華郵輪-地中海 51-[義大利-羅馬]-萬神殿.下
置頂照片:越來越喜歡的蛋糕甜點.
旅遊時間:11天8夜-(5-25到6月4)- 第8天.
時間:民國112年6月1日-星期四 下午
鳳凰旅遊-領隊-楊子群先生(小楊)
天氣:晴
溫度:18-25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6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0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加拿大+1.
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土耳其+2.
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義大利+1.西班牙+1)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腳架-Marsace DT-1541T + DB-1 碳纖維三腳架套組
(再接第一篇之北歐神話)
創世神話
世界初始一片荒蕪,宇宙中心有道深不見底的鴻溝名為金倫加,
鴻溝之北為寒冷的尼福爾海姆,鴻溝之南是炙熱的穆斯貝爾海姆。
在岩漿與冰川匯集之地,誕生了宇宙初始的生命,巨人尤彌爾和母牛歐德姆布拉,
歐德姆布拉舔食著結冰的岩石上面的鹽分維生,而尤彌爾則吸食著歐德姆布拉的乳水維生。
之後,尤彌爾分別從左右的腋窩中誕下了智慧巨人密米爾和女巨人貝斯特拉,
而他的雙腿則誕下一個六頭的怪物—瑟洛特格爾密爾 (Þruðgelmir)。
另外,在母牛歐德姆布拉的舔舐下,冰中出現阿薩神族之祖布利,布利生下包爾,
包爾和女巨人貝斯特拉生下了奧丁、威利(Vili)、菲。
巨人和諸神相當不合,雙方挑起戰火。後來尤彌爾被諸神所殺,
巨人族戰敗,剩下的巨人逃往約頓海姆。
後來諸神利用尤彌爾的屍骸打造世界,以肉體作為大地,再以血液作為大海,
頭髮作為草木,再用頭骨造出蒼穹,腦髓造出雲朵,
至於人類所居住的中土世界,則是以尤彌爾的眉毛打造而成。
當尤彌爾屍身腐爛長出蛆,這些蛆就變成了精靈及侏儒。
奧丁命四個具有怪力的侏儒支撐著天空的四角。
尤彌爾的眉毛則被用來造成牆壁用來圍住「中間世界/中庭」(Midgard,米德加爾特)。
然後奧丁又捕捉穆斯貝爾海姆的火焰,將他們化為星星、月亮、太陽,並訂定了四季的運行。
諸神又取來梣木枝造成男人,用榆樹枝造了女人。
男的取名「阿斯克」(Ask,即「梣樹」),女的叫做「恩布拉」(Embla,即「榆樹」)。
奧丁給他們生命和靈魂,威利給他們理性與動作,菲給他們感情、儀表和語言。這就是人類的始祖。
世界觀
太陽女神蘇爾與月亮之神曼尼 (Máni) 被巨狼斯庫爾與哈提 (Háti) 追趕。
【巨狼追趕蘇爾和曼尼】,由J. C. Dollman 於1909年繪製。
北歐神話中有九大世界,九大世界圍繞世界之樹而生,九大世界各有其民,
如阿斯嘉特的亞薩神族以及中土世界的人類,北歐神話中常有往返九大世界的故事,
例如亞薩神族去到中土世界與人類互動。
世界之樹上住有許多生物,如傳口信的松鼠拉塔托斯克與樹頂的神鷹維德佛爾尼爾。
世界之樹有三條主要的根,與命運相關的諾恩三女神便居住在其中一條根的基部。
北歐神話中的元素常被具象化,如太陽與女神蘇爾、月亮與神祇曼尼 (Máni)、
大地與女神嬌德、白天和神祇達格 (Dagr),與黑夜和約頓巨人諾特。
北歐神話中的死後世界很複雜,死者有可能會去到由赫爾所統治冥界,
有可能會被奧丁帶去英靈殿,也有可能被女神芙蕾雅選中住進弗爾克范格。
死在海上的人會被女神瀾 (Rán) 帶走,女神葛馮則負責以處子之身死去的女性。
有些文本則提及投胎轉世。大多數關於世界觀的文本都以冰島文撰寫,
諸神黃昏常在文本中出現,諸神黃昏講述了世界未來的毀滅與重生。
人類
根據《散文埃達》和《詩體埃達》的〈女巫的預言〉,
最早的人類名為亞斯克 (Ask) 和恩布拉 (Embla),亞斯克和恩布拉是亞薩神族奧丁、威利,
和菲發現的漂流木,後來三位神祇賜予漂流木生命。
由木頭帶來生命的象徵也出現在諸神黃昏,世界毀滅時,
男人里普特拉西爾 (Lífþrasir) 和女人莉芙 (Líf) 因為躲在樹幹中所以倖免於難,
這兩個倖存的人類會讓世界重新恢復生機,重新建構社會。
對流行文化的影響
隨著古北歐語的文本被翻譯成現代的語言,大家漸漸習慣北歐文化,
在二十世紀末期,北歐神話的元素常常出現在科幻小說、奇幻文學、
角色扮演遊戲、漫畫書,和日本動畫中。
在音樂中則有維京金屬的音樂風格,許多樂團的歌詞都和北歐神話有關。
九個世界
北歐神話中共有九個世界,雖然文本中曾多次提及九大世界,
但沒有任何文本詳細的將九大世界一一列出,
因此九大世界是哪九個尚無定論,
以下為亨利·貝洛斯 (Henry Adams Bellows)
於1923年推論的九大世界:
(傳說中.很好吃的冰淇淋店)
阿斯嘉特 (Ásgarðr) :
亞薩神族的居所。金宮格拉茲海姆、英靈殿,與梵格爾夫都位於阿斯嘉特。
華納海姆 (Vanaheimr) :
華納神族的居所。有一說法認為華納海姆位於地下世界。
亞爾夫海姆 (Álfheimr) :
精靈的居所。
約頓海姆 (Jötunheimr) :
巨人的居所。
米德加爾特 (Miðgarðr) :
人類的居所。
這裡有由冰、火、空氣構成的三色彩虹橋(Bifrost),可以通往神國。
穆斯貝爾海姆 (Múspellsheimr) :
火之國。金倫加鴻溝之南,由巨人史爾特爾 (Surtr) 守護的酷熱國度。
除了史爾特爾每天坐在寶座靜觀,其餘的火巨人和火焰士兵都只會在諸神黃昏前三天甦醒並活動。
斯瓦塔爾法海姆 (Svartálfaheimr) :
黑暗精靈的居所。
尼德威阿爾 (Niðavellir) :
侏儒之國。侏儒是厲害的巧匠,擁有種種神祕的力量和深遂的知識,打造過很多寶物。
奧丁的槍岡格尼爾、索爾的鎚妙爾尼爾、海姆達爾的劍豪弗 (Hǫfuð) 皆出自侏儒之手。
尼福爾海姆 (Niflheimr) :
霧之國,亦作赫爾海姆,冰冷多霧的永夜之國,亡者的國度。
死法不光榮的死者 如:病死、老死、意外而死都會來到這裡永遠痛苦的徘徊,
光榮的死者則會去到英靈殿。
然而,亨利·貝洛斯對於尼德威阿爾是否為第九世界則只是臆測。
在詩體埃達中尼德威阿爾也被稱為斯瓦塔爾法海姆。
而有時候,尼福爾海姆與赫爾海姆則被認為分別是兩個世界,只
是彼此的分別模糊不清。
神祇
奧丁(Odin):亞薩神族的主神,又稱眾神之父 (Allfather),獨眼,
常戴大兜帽行於戰場,養有兩隻烏鴉,名為記憶和心靈;掌管戰爭、死亡、智慧、詩歌等。
奧丁曾經以右眼為代價,向密米爾換取一口智慧之泉的泉水。
奧丁曾經將自己獻祭給奧丁(獻祭給自己),奧丁用長槍在身上刺了九個洞,
並倒掛在世界之樹上,無水無食,風吹日曬九天九夜之後,奧丁在樹下發現了盧恩文字即銘文 (rune)。
弗麗嘉(Frigga):奧丁之妻。婚姻和家庭之神、負責紡織雲彩。
索爾(Thor):奧丁之子。雷電之神、戰爭與農業之神。
希芙(Sif):索爾之妻,土地和收穫女神。
洛基(Loki):淘氣和惡作劇之神。約頓海姆的巨人,
非亞薩神族,奧丁的結拜兄弟,擁有變形的能力。
其父法布提,其母勞菲,洛基有兩個兄弟 Helblinde 和 Býleistr ,
洛基是八腳馬斯萊普尼爾的「母親」,洛基變形成母馬與公馬斯瓦迪爾法利生下了斯萊普尼爾。
洛基的妻子是希格恩,他們的孩子是納爾維 (Narvi ) 和瓦利 (Vali);
洛基也和曾和女巨人安格塔波達結婚,誕下了冥界女王赫爾、巨狼芬里爾和中土世界巨蟒耶夢迦德。
(今日的一小步.是我們夫妻人生中的一大步)(RED WING-9013)
巴德爾(Baldur):光明之神。奧丁和弗麗嘉之子,
曾被洛基陷害而被攣生兄弟霍德爾殺死,進而導致諸神黃昏。
霍德爾(Hodr):黑暗之神。奧丁和弗麗嘉之子,盲眼,曾受洛基陷害而誤殺孿生兄弟巴德爾。
凡賽堤(Forseti):真理與正義之神。巴德爾的兒子。
布拉基(Bragi):詩詞、智慧、雄辯之神。奧丁之子,伊登之夫。
伊登(Iðunn):青春女神。布拉基之妻。
阿斯嘉特萬年花園的主人,掌管恢復青春的蘋果。
尼約德(Njord):海洋之神,領導華納神族,後因政治聯姻加入阿薩神族。
弗雷(Freyr):豐饒之神。
主司收成和天氣;尼約德之子,後與弗蕾亞一起作為人質加入阿薩神族。
芙蕾雅(Freyja):繁育及戰爭女神。
弗雷的妹妹;她和奧丁平分戰爭中的死者。
提爾(Tyr):獨臂戰神。被巨狼芬里爾 (Fenrir) 咬斷了右手。
在一次武鬥大會中敗給奧丁,奧丁成了新的戰神,提爾則被奧丁賦予為正義之神,
在除了約頓海姆與赫爾海姆的其他國度中擔任判官。
海姆達爾(Heimdall):彩虹橋的看守者;擁有九界最靈敏的耳朵和最優秀的眼睛,
能清楚聽見羊毛長出的聲音,能直接看到跳蚤的移動,
一切都是奧丁為了讓他守護阿斯嘉特所賦予的能力。
在諸神黃昏時吹響號角,與洛基戰鬥後雙雙陣亡。
塔疆維德圖像石 (Tjängvide image stone) 上畫有北歐神話的圖像。
與星期的關係
北歐神話與英語中星期的名稱有很大的關聯。
星期日(Sunday):巨人蒙迪爾法利(Mundilfari)之女蘇爾 (北歐神祇)(Sol)之日。
是古日耳曼(Teutonic peoples)民族祭祀太陽的日子。
星期一(Monday):巨人蒙迪爾法利(Mundilfari)之子瑪尼(Mani)。
是盎格魯-薩克遜(Anglo-Saxon,日耳曼人一支)人的月亮之日。
星期二(Tuesday):是以戰神提爾(Tiu或Tiw,北歐戰神Tyr的古英語名字)之名而定。
星期三(Wednesday):這個名字來自古代祭祀主神奧丁的日子
(Woden's day,Woden是古英語對奧丁的稱呼)。
星期四(Thursday):取自北歐神話中的雷神索爾(Thor)。
這是古日耳曼人一星期中最神聖的一天,會議通常在這天舉行,
且議員中午前未出現,就會被取消資格,所以索爾也是會議的守護神。
星期五(Friday):來自古英語(Frigedaeg),指的是女神弗蕾雅(Freyja)之日,
或說是奧丁之妻弗麗嘉(Frigga)。不過也有人認為兩位女神有可能是同一人。
星期六(Saturday):取自羅馬神話的農神──薩圖恩努斯。這是唯一和北歐神話無關的。
北歐神話解密
北歐神話的流傳:北歐神話最早流傳在瑞典、挪威及冰島一帶,
甚至在北美及格陵蘭島,是日耳曼民族之一的斯堪的那維亞民族(維京人的祖先)所創。
受限於缺乏文字流傳與中世紀早期基督教打壓,北歐神話遲遲未形成系統性的紀錄。
此時神話主要以詩歌及散文的型式傳唱於北歐吟遊詩人之間,
並隨維京海盜、商人的旅程產生一定程度的擴散。
約在10、11世紀左右,隨著基督教會的教育體系正式傳入斯堪地那維亞地區,
一部分當地出身的傳教士以文學形式彙整記錄在地傳說,
例如沃爾松格薩迦、冰島的埃達、丹麥的丹麥人的事跡和英格蘭的貝奧武甫的等等。
這部分紀錄多出於私人興趣,多在歷史動盪中散迭或塵封,直至近代之後才重新被發掘。
北歐的神明通常不是全能、所向無敵的,而有一定的限制,本身也要面臨滅亡的命運。
《諸神的黃昏》中就體現了這一萬物同歸於盡、轉換新生的思想。
諸神黃昏:〈女巫的預言〉中寫到,諸神黃昏之後,世界為熊熊烈火所滅,
火焰消退後新世界誕生。火焰有可能是指「火山爆發」,北歐由於地殼不穩,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在古北歐人看來,火山爆發宛如世界末日,但之後誕生出的新大陸又充滿無限生機。
因此將恐怖毀滅但又能誕生生命的自然現象給套用到神話中。
以下照片請自行觀賞..^^"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39張照片.
本次-2023-豪華郵輪-地中海-共已上傳2711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3-豪華郵輪-地中海.大約有66篇文章.36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