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豪華郵輪-地中海 57-[義大利-米蘭]-史佛薩古堡
置頂照片:老婆於羅馬-史佛薩古堡.
旅遊時間:11天8夜-(5-25到6月4)- 第9天.
時間:民國112年6月2日-星期五 下午
鳳凰旅遊-領隊-楊子群先生(小楊)
天氣:晴
溫度:18-27度C
斯言彤語人生目標:環遊全世界.(40個國家以上)
目前夫妻倆一起出國次數:第26次(正以龜速慢慢增加中)
斯言彤語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20個國家(日本+11.柬埔寨+1.中國大陸+4.加拿大+1.
荷蘭+1.比利時+1.法國+3.韓國+1.澳洲+1.德國+2.瑞士+1.土耳其+2.
奧地利+2.捷克+1.新加坡+1.馬來西亞+1.斯洛維尼亞+1.克羅埃西亞+1.義大利+1.西班牙+1)
相機包-Lowepro Flipside 400 AW
相機-CANON-EOS R
鏡頭-CANON-RF15-35 F2.8L+RF 35 F1.8+70-300L
閃光燈- GODOX 神牛- V860 II+GODOX LED 36
腳架-Marsace DT-1541T + DB-1 碳纖維三腳架套組
(接連二篇來介紹一下義大利-米蘭)
米蘭(義大利語:Milano[miˈlaːno] )
是歐洲國家義大利的西北方大城,也是米蘭廣域市(原米蘭省)
的省會和倫巴第大區的首府,位於義大利人口最密集和發展程度最高的倫巴第平原上。
它是歐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點,歷史悠久,
以時尚、觀光、與建築景觀聞名於世。
米蘭市轄區目前有138萬居民,其都會區達到822萬人(2018年數據)
而大米蘭地區(Greater Milan)遠遠超出都市邊界進入瑞士,
在此生活約有1250萬人,為義大利最大以及歐盟第二、歐洲第三大都會區。
米蘭市總面積約有181,6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7650人。
市轄區生產總值占義大利國內生產總值的4.8%,
這個地區也被稱為藍香蕉(Blue Banana),是歐洲人口最密集與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米蘭最初被凱爾特人當中的因蘇布雷人稱為Medhlan。
後來羅馬人在西元前222年征服該地後,稱它為梅蒂奧拉努。
米蘭因此成為羅馬帝國最繁榮的地區之一,並在286年至402年成為西羅馬帝國的首都。
米蘭在中世紀時期則被稱為Mailand,德語目前依然使用這個名字,
它來自於凱爾特語的Mid-lan,意為「平原中心」。
米蘭是文藝復興的重要中心,達芬奇、米開朗基羅等藝術家曾在此工作,
留下了《最後的晚餐》等藝術珍品。
拿破崙於1796年佔領米蘭,並於1805年將米蘭當作義大利王國的首都。
米蘭隨後成為受到奧地利帝國所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西亞王國首都,
並於1859年成為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份,逐漸隸屬於義大利王國。
米蘭是一個國際性及國際化的城市,有15.2%的人口出生於國外。
這個城市依然是歐洲主要的運輸和工業中心,
米蘭是歐洲聯盟當中第6大的商業和金融中心(2009年),
其經濟購買力(參見米蘭經濟)位居世界第26位。
在2017年,米蘭都會區/倫巴第大區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次於巴黎法蘭西島大區,
位居歐洲第二位。米蘭省2017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大約為€46,200
(為歐盟27國平均水準的161%),是義大利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省份,
城市工人平均所得位居義大利首位,在世界上則排名第26位。
此外對於外籍員工而言,米蘭是世界第11昂貴的城市。
根據2010年一項經濟學人信息社的研究顯示,米蘭是全球第12昂貴的居住城市。
據一些研究報告顯示,它的經濟環境位於世界第20位,
也是歐洲的第10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擁有價值非常高的城市品牌。
米蘭是公認的世界時尚和設計之都,商業、工業、音樂、
體育、文學、藝術及媒體皆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也是一個主要的全球城市。
全市擁有豐富的文化古蹟和遺產,擁有充滿活力的夜生活,並具有獨特的料理,
例如義大利麵包和義大利調味飯,耶誕節的點心巴內多內則是米蘭另一個著名的特產。
蒙特拿破崙大街上的時裝商店舉世聞名,埃馬努埃萊二世長廊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購物中心。
米蘭的戲劇特別著名,尤其是傳統歌劇,也孕育出幾位重要的作曲家(例如朱塞佩·威爾第),
斯卡拉大劇院也相當知名。米蘭也擁有一些重要的博物館、大學、專科院校、宮殿、教堂和圖書館,
例如布雷拉美術學院和斯福爾扎古堡。
兩支著名的足球隊伍:AC米蘭和國際米蘭也以這座城市為根據地。
米蘭在最受歡迎的歐洲旅遊城市中排名第52位,在2008年共有超過1,914,000名外國旅客造訪。
這個城市曾經舉辦過1906年和2015年世界博覽會。
米蘭2005年7月啟用的RHO展覽中心占地250萬平方米,展覽面積46萬平方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覽會場之一。米蘭也以阿爾法·羅密歐汽車品牌和絲綢工業著稱。
裕信銀行大樓以231米的高度成為全義大利最高摩天大樓,
同時米蘭也是義大利乃至歐洲高層建築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米蘭將於2026年和威尼托大區的科爾蒂納丹佩佐一起承辦第25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這也是米蘭首次承辦奧運會相關賽事。
歷史
米蘭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元前400年左右,
當時凱爾特人分支因蘇布雷人已經在定居米蘭與周邊地區。
西元前222年羅馬共和國佔領該地。米蘭後來逐漸成為羅馬帝國的商業貿易大城。
四帝共治初期,馬克西米安成為西羅馬帝國皇帝,定都米蘭。
293年,當盎博羅削在米蘭擔任主教,而狄奧多西一世繼任為羅馬皇帝時,
米蘭曾短時間成為西羅馬帝國首都,當時米蘭是歐洲第二大城市,居民約30萬人。
西元3世紀時,米蘭被羅馬皇帝正式劃入領土之下,是當時西方文明的重要地區。
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在313年於米蘭頒發米蘭敕令,
宣佈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且發還了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
亦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22]。米蘭因此成為基督教的推廣中心,
西元774年,查理大帝(或者查理曼,「曼」由拉丁語演變而來,是大帝的意思)曾短暫征服米蘭。
直到西元962年,米蘭才又回到義大利人的手上。
米蘭於11世紀時重新受到矚目,成為其他義大利城市的領導者,
而且從神聖羅馬帝國獲得了獨立地位。1349年的瘟疫流行沒有影響到米蘭,
但是後來發生在1402年(50,000人死亡)、1542年(80,000人死亡)、
1576年(17,000人死亡)和1629年的瘟疫卻對米蘭造成深刻的破壞。
1629年至1631年間的米蘭鼠疫流行造成當時米蘭居民130,000人當中有60,000人死亡。
因為米蘭地處肥沃的波河平原中央,又是數條商貿路線聚合點,
這城市在12-13世紀作為反對神聖羅馬帝國在義大利統治的主要中心而崛起。
1158年,米蘭人被腓特烈一世圍攻所破而歸順,但隨即在一次突襲中俘獲貝亞特麗絲皇后,
並迫使她以倒騎驢子示眾的羞辱性方式穿越城市直到出城。
1162年,腓特烈一世攻陷米蘭,並將其夷平。
史佛薩古堡(義大利語:Castello Sforzesco)
是義大利米蘭的一座城堡,
曾經是統治米蘭的史佛薩古堡家族的居所,
現在成為博物館。
歷史
這個地點上原來的建築始建於14世紀。
1450年,弗朗切斯科·史佛薩古堡一世開始重建城堡,
其後人進一步加以修改。
許多房間原來有精美的內部裝飾,
其中最著名的是有達文西所作天花板畫的「木板室」---Sala Delle Asse。
1515年法國在馬里尼亞諾戰役中獲勝,
戰敗的馬克西米利安·史佛薩古堡、
他的瑞士僱傭兵和錫永樞機主教撤退回到斯福爾扎城堡。
但是,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跟著他們進入米蘭,
他的工兵在城堡地下安放了地雷,於是防禦者投降。
19世紀義大利統一以後,城堡得到修復,
但是不再用作軍事用途,而是移交給米蘭市。
修復工作由盧卡·貝爾特拉米(Luca Beltrami)領導。
主要城市入口上方的中央塔樓重建於1900年至1905年,
作為國王翁貝托一世的紀念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3年,米蘭遭到盟軍轟炸,
該城堡受到嚴重破壞。
斯福爾扎家族(House of Sforza)(同-史佛薩家族)
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以米蘭為中心的統治家族。
斯福爾扎王朝由穆齊奧·斯福爾扎創立,他是來自羅馬涅的僱傭兵頭領,
為那不勒斯的瓦盧瓦-安茹家族效力。
1447年,穆齊奧之子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一世從消亡的維斯孔蒂家族手中獲得米蘭公爵的頭銜,
開始統治米蘭。1445年,穆齊奧二兒子亞歷山德羅·斯福爾扎開始了斯福爾扎家族對佩薩羅的統治,
直至1512年加萊亞佐·斯福爾扎被教宗儒略二世罷黜,
並將佩薩羅給予了教宗的姪子烏爾比諾公爵弗朗切斯科·瑪麗亞一世·德拉·羅維雷。
穆齊奧三子博希奧一世·斯福爾扎建立了聖菲奧拉分支,
斯福爾扎家族統治聖菲奧拉伯爵國直到1624年被托斯卡納大公國併吞,
但家族成員仍保有伯爵頭銜直到1806年拿破崙佔領義大利。
此外,斯福爾扎家族還有眾多成員在教皇國擔任重要職務,
包含多位樞機主教。
15世紀後半葉,米蘭在歷代斯福爾扎公爵統治下逐漸繁榮昌盛,
大興水利灌溉,農業、絲綢業迅速發展。
它還擁有優於義大利除那不勒斯外的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事組織,
控制著法意之間幾條主要通道,是抵禦外國侵略的屏障,
也是對威尼斯領土擴張的鉗制。
盧多維科·斯福爾扎(摩爾人)當權(1480年)以後,
米蘭進入最鼎盛的時期,頂尖文藝天才如達文西等人,
被公爵招集在米蘭城中,並為盛世貢獻巨大心力。
但這個黃金時代沒過太長,到1494年爆發致命災星的義大利戰爭時
(此戰連續60多年,給輝煌的義大利文藝復興造成巨大打擊),
盧多維科主動和入侵義大利的法軍結盟,
但是戰亂連年使米蘭軍費爆增,
米蘭的財政、內政和文藝都急速墜落,
而且法軍是請神容易送神難,1499年法軍視盧多維科為敵,
攻佔米蘭並於次年將盧多維科囚禁(1508年死於監獄中)。
1500年後法國吞併米蘭長達13年,
直到1513年神聖羅馬軍和西班牙聯手,
才將法軍趕出米蘭、恢復斯福爾扎公爵
(盧多維科之子馬克西米利安·斯福爾扎)對米蘭的統治。
但斯福爾扎公爵也成為西班牙的徹底傀儡,
西班牙大軍常駐米蘭以控制其國政。
到1535年最後一任斯福爾扎公爵無後而卒,
米蘭公爵由西班牙王子腓力繼承,米蘭公國正式併入西班牙帝國之中。
通過盧克雷齊婭·博爾賈和喬瓦尼·斯福爾扎的包辦婚姻,
斯福爾扎家族與波吉亞家族聯手。
米蘭公國統治者
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一世(1450年-1466年)
加萊亞佐·馬里亞·斯福爾扎(1466年-1476年)
吉安·加萊亞佐·斯福爾扎(1476年-1494年)
盧多維科·斯福爾扎(1494年-1499年、1500年)
馬希米利安諾·斯福爾扎(1512年-1515年)
弗朗西斯科二世·斯福爾扎(1521年-1535年)
佩薩羅統治者
亞歷山德羅·斯福爾扎(1445年-1473年)
科斯坦扎一世·斯福爾扎(1473年-1483年)
喬瓦尼·斯福爾扎(1483年-1500年、1503年-1510年)
科斯坦扎二世·斯福爾扎(1510年-1512年)
加萊亞佐·斯福爾扎(1512年8月5日-11月2日)
其他成員
比安卡·瑪麗亞·斯福爾扎:神聖羅馬帝國皇后。
博娜·斯福爾扎:波蘭王后及立陶宛大公妃。
阿斯卡尼奧·斯福爾扎:樞機主教,弗朗切斯科·斯福爾扎一世之子。
卡特琳娜·斯福爾扎:加萊亞佐·馬里亞·斯福爾扎的私生女,
弗利伯爵夫人,她的後代創建了里亞里奧-斯福爾扎家族。
托馬索·里亞里奧·斯福爾扎:19世紀樞機主教。
西斯托·里亞里奧·斯福爾扎:樞機主教,托馬索的姪子。
卡洛·斯福爾扎:20世紀初政治家,
曾任義大利駐華大使、義大利眾議院主席。
以下照片請自行觀賞....^^"
PS:
世界就像是一本書,
不旅行的話就等於只翻了一頁。
-聖奧古斯丁
因為喜歡攝影所以愛上旅行,
因為愛上旅行所以更喜歡攝影。
--斯斯
本單元共計40張照片.
本次-2023-豪華郵輪-地中海-共已上傳3020張照片.
由於工作關係.修圖跟寫文章時間有限.
2023-豪華郵輪-地中海.大約有66篇文章.36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半年時間以上完成.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
衷心感謝您的觀賞!並不吝批評指教!感恩!!
((本篇文章資料搜尋部分來自於網路.如維基百科.中華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