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雪國北海道-(31) 小樽運河
分類:日本遊記2011/06/06
代表北海道小樽市的旅遊景點—小樽運河
開鑿於1914年,共花費9年時間於1923年完工,全長1,140公尺、寬20公尺~40公尺。
小樽運河沿岸紅磚倉庫鱗次櫛比,印證小樽昔日媲美紐約華爾街的繁榮景象。
隨著時代的發展,小樽運河已失去了往日作用,現今作為歷史觀光景點,
舊日兩旁的倉庫及銀行,早已變身為餐廳、商店及博物館,向遊人展現當年浪漫風采。
小樽運河以淺草橋為起點,沿岸設有全長1,120公尺散步小徑,
沿路豎立著記錄著小樽歷史的浮雕版畫、人物紀念碑,隨時也可見街頭藝人獻技,
能感受到小樽獨特的小鎮風情。
運河兩側63隻的煤油路燈在入夜後、華燈初上,
與點亮燈火的倉庫群共同營造出復古的浪漫風情,令人不禁油生懷舊之情。
自1873年在札幌市內發現煤炭之後,小樽成為煤炭輸出的重要商港,
因而發展為北海道經濟發展的中心。但是由於小樽地勢多為山地,平地較少,
因此在1989年展開填海工程,並在新形成的海岸線外著手興建人工島,
為了取得填海的沙土,於是在1914年,在小樽內地開始開鑿運河,
成為由港口運載貨物到各家倉庫的重要運輸碼頭。
但是這種靠人力卸載的方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被淘汰。
加上在大戰後,因為小樽與樺太等地的貿易減少,作為一個物流據點的用途,
小樽運河已喪失其功能。日漸廢棄的運河,加上缺乏管理,
運河兩端開始逐漸呈現淤積、發臭的情形,
一到夏天,淤泥的惡臭成為小樽都市管理的重大問題,
這時當地政府就推動填平運河的計畫,逾是小樽市在1965年決定把小樽運河轉換成道路。
雖然當時全國各地展開了保留運河的行動,但是運河還是被填平大半,
整頓成為現在的北海道道17小樽港線(名港小樽港灣線)。
不過,道路施工開展到運河區時,
當工程將矗立在運河邊石造倉庫中一些有礙觀瞻的雜物清理後,
意外讓居民重新發現小樽運河景觀的美麗與迷人之處,
居民開始認為填埋運河改建為幹道的政策,有必要重新評估與調整,
從此,開啟了小樽運河保存運動的濫觴。
現在林立著運河的兩岸的倉庫使許多人回想當時。
小樽運河觀光
小樽運河的煤油路燈是小樽運河的象徵。
點燈的時間是傍晚至24:00。倉庫群的點燈時間是傍晚至22:30。
小樽運河附近的運河PLAZA是觀光物?廣場及觀光介紹處,
有販賣日本旅客也推薦的食材及特產。有空一定要逛逛。
營業時間09:00~18:00 (7月及8月為09:00~19:00)。
小樽冬天很冷,要在冬天參觀小樽運河務必做好防寒準備。
若只是要逛逛運河,北一哨子及音樂館等小樽的主要景點的話,
用走的,大約花上一個下午,很就足夠了。
四年後舊地重遊.
心中的感受自然大大不同...
運河有一部份結冰了..
冬天的小樽運河有著特別的景觀...
四年過去了.阿伯依然快樂的作畫中.....
這邊的天氣終於好一點.
溫度也沒那麼低了.
應該是在零度左右吧.
不同的時間跟人物.
果然有著不同的感受.
我都喜歡拉...
老婆大人...
再一張...^^
運河旁的倉庫群...
讓人懷念的運河...
因為看了這幾天拍的照片.
覺得自己要覺醒了...
真的該好好的減肥了.
臉腫得像豬頭...
進入第四天了...
雙腳大腿部都腫起來了.
但還是要故裝瀟灑...
不癢不痛拉....
被雪覆蓋住的石碑
這間食堂聽說也很有點名氣ㄡ.
運河旁都是這種大倉庫建築.
馬路上都是油亮亮的感覺.
而路旁的雪都是烏黑的顏色.
那是因為止滑砂的關係.
並不是馬路特別髒....
美麗的建築物
冬天的小樽街道..
壽司專賣店..聽說也很有名.
喜歡吃日本壽司的千萬走過路過別錯過歐...
說真的走路去北一哨子館不遠拉.
若是自由行的話走路過去就可以了.
PS:
本單元共計30張照片.
本次 雪國北海道之旅共已上傳1320張照片.
因為奇摩部落格照片會壓縮.上傳照片會有些失真.
所以斯斯皆採600x400或600x900的圖檔.若造成您的不便.還請見諒!
由於修圖時間有限.本次雪國北海道之旅.大約有35篇文章.1800張相片.
斯斯預計以一個月時間完成.(不過我想應該會更長)
敬請各位親朋好友們.耐心等待.並衷心感謝您的觀賞!!